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郝贵生

郝贵生:马克思为什么要写《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发布时间:2023-03-31 来源:作者:郝贵生

 
 

\

马克思为什么要写《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之一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于1845年春天,原以《关于费尔巴哈》为题写在马克思1844-1847年一个笔记本上。它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恩格斯1886年写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终结》)一文(发表在德国《新时代》杂志1886年第4、5期)时,翻阅马克思遗留的笔记本,发现了这个提纲,觉得这个提纲特别有助于他写作和理解他的《终结》一书,于是在1888年出版《终结》单行本一书时,就把这个提纲作为《终结》的附录公开发表,并做了说明。

他说:“我在马克思的一本旧笔记中找到了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现在作为本书附录刊印出来。这是匆匆写成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但是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发表时恩格斯对原提纲做了个别文字的修改,且把题目改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现收集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提纲》写作的大背景就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状况,阶级斗争发展状况,思想理论界发展状况,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发展状况。这个大背景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这里我们主要讲主观条件。就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脉络、过程。简单说,这个《提纲》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篇极其重要的短文,但理论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极其重要。

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同志都知道,马克思恩格斯不是天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他们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实际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再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程。这个《提纲》就是这个过程中的产物。

讲清楚《提纲》的内容,就必须讲清楚《提纲》之前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脉络、过程。是怎样从唯心主义发展到唯物主义再发展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提纲》是马克思哲学发展过程的深入、总结和高度概括,也是哲学研究的新的起点。我们今天学习研究《提纲》首先熟悉马克思哲学思想创立的主要过程、脉络,也是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主观原因。

马克思《提纲》之前的哲学思想发展脉络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对哲学发生兴趣和接受黑格尔哲学。

第二个阶段:对黑格尔哲学的质疑、决裂和运用费尔巴哈哲学认识社会历史问题。

第一个阶段:接受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和对哲学的理解及浓厚兴趣(1835-1841年)

1、马克思中学作文中表达的远大理想抱负

马克思青少年时期就非常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中学时就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他在中学毕业时所写的一篇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讲到:“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的天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恒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2、大学期间对哲学的学习特别是对黑格尔哲学的钻研

1836年10月马克思从波恩大学转到柏林大学法律系,他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如饥似渴地扩充和深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更加刻苦努力。他学的主要是法律课程,但他不满足于教师和书本上所讲的各种法律条文,他要探究这些条文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但法律知识本身却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于是他开始从法律知识之外特别是哲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一时期他阅读的书籍非常广泛、丰富,大大超过老师布置的参考书的范围,他对哲学的学习和研究也越来越系统和深入。先后精读了康德、费希特、伏尔泰和卢梭等人的著作。这时他给父亲的信中说,我“渴望专攻哲学”,“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1837年春天,他开始系统学习和研究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3、撰写《博士论文》,继续深入阐述世界与哲学的关系

他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古希腊哲学内容的,题目是《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在这篇论文中的序言中,他引用了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普罗米修斯的一段话即:我宁肯被缚在崖石上,也绝不做宙斯的忠实的奴仆。表明马克思决心同旧制度、旧势力做顽强的斗争。

他在论文中,进一步阐述了哲学与现实的关系,他说:“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见笔者论文《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的哲学化》,可在网上搜索)。所谓世界的哲学化,就是要对客观世界能够站在哲学的高度说明解释,所谓哲学的世界化就是要运用世界哲学化的成果观察应用和改造世界。

这句话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主持鉴定这篇论文的哲学教授对其论文的观点和风格非常赞赏,认为马克思“才智高超,见解深刻,学识渊博”。1841年,马克思很快地获得了博士学位证书。

第二个阶段: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质疑、批判和接受费尔巴哈哲学(1843-1844年)

马克思大学毕业后,来到《莱茵报》做编辑,后成为主编。这段期间他接触了现实生活,特别是德国现实的状况和斗争。当时德国还是封建专制国家,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农民同封建国家矛盾十分尖锐。

他运用他大学学的知识写出了大量评论文章,抨击社会现状和统治者。同时继续研究他的“博士论文”关于哲学与现实关系的思想。这一时期也读了空想社会主义欧门等人的著作,接受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读了费尔巴哈的著作。同时在实践中遇到苦恼问题。

1843年《莱茵报》被封,他回到书房探讨他在实践中遇到的苦恼问题。写作和出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他和青年黑格尔派重要成员卢格等人筹办《德法年鉴》杂志,1844年出版《德法年鉴》,发表两篇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序言》、《论犹太人问题》。

这一年他还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恩格斯合写《神圣家族》。这段实践和这些文章、著作就体现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和脉络。这个过程就是马克思开始同黑格尔决裂,又接受费尔巴哈思想批判社会问题的研究成果和思维方法。这个过程中,费尔巴哈的哲学对马克思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1、思想理论上出现苦恼问题

马克思在《莱因报》做编辑期间撰写了一系列颇有影响力的反对封建专制的论文。如《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等。文中利用他所掌握的大量事实材料挺身而出为穷苦农民辩护,反对国家制定的关于林木盗窃的法律,以及宣传出版自由的观点。正是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他遇到了理论上一个还没有弄清楚的重要问题。

2、继续阐述哲学与现实的关系

马克思这期间发表的论文中还阐述了对哲学的独到的极其深刻的理解,他说:“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

3、开始接受共产主义学说,强调要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

马克思这一时期还通过读欧门、傅立叶、圣西门的一系列著作,开始接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概念,批判和反对私有制度。他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现象的揭露和批判还是比较深刻的,他们主张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他是赞同的。但他竭力反对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的试验手段。

认为这些试验的手段会遭到当权者“大炮的回答”。同时隐隐约约感觉到,空想社会主义的结论缺乏科学的理论论证,实质他们还是运用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理论推论的结果。他说:“真正危险的不是共产主义的实际试验,而是它的理论论证”。说明马克思这时探讨哲学不是为哲学而哲学,就是探讨共产主义的理论论证。

4、接受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并运用来认识社会问题

马克思离开《莱茵报》之后,就在深入研究他在实践中遇到的苦恼问题。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研究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大量收集和阅读近现代的德国、法国、英国、瑞典、波兰、意大利和美国等国家的历史和政治著作,充分占有更多的历史和现实材料,思考利益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他做了九本详细的摘要笔记,其中涉及历史事件2500多件,内容极其广泛。二就是借鉴和运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费尔巴哈早在1841年就开始批判宗教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5、强调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继续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解读世界,但已经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有所区别。两篇文章中,强调了这样几个思想。

第一,马克思说;“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第二,接受空想社会主义“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思想,但消灭私有制需要物质途径、物质力量,物质的人及人的权利。也就是需要无产阶级。他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第三,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实现人的解放,必须从根本上进行革命解放。

第四,“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

从以上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过程和脉络可以概括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目的和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实事求是评价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马克思对他自己所走过的哲学思想的发展之路,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对他的影响做一总结。既要充分肯定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主义对他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费尔巴哈哲学的一系列错误和根本缺陷,马克思不是一个纯粹的费尔巴哈主义者。要实事求是地全面地评价费尔巴哈哲学。

所以他的题目定为《关于费尔巴哈》。同时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之前哲学发展史上一切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实事求是评价费尔巴哈哲学,也是实事求是评价一切唯物主义。

第二,创立唯物史观。马克思不是为评费尔巴哈而评之,其目的是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把哲学推向前进。费尔巴哈虽然是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但他的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要在这个基础上把唯物主义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历史领域的唯物主义,也就是唯物史观。

第三,为共产主义提供科学的论证武器和探寻实现的物质途径、力量、手段。马克思很早就接受了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但是马克思认为,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论证仍然是运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历史观,也就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同时也没有找到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途径和物质手段。

所以马克思所有的理论探索之路特别是对费尔巴哈的评论就是为了创立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也是实现他的世界的哲学化的思想,只有真正的世界的哲学化才能有哲学的世界化。也就是真正找到共产主义实现的客观的历史必然性和物质途径、手段与力量。

《提纲》写出之后,马克思在《提纲》基础上,对其每一条内容进行了深入、具体、细致的阐发,于1846年与恩格斯完成了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没有公开发表)创立了唯物史观。

在这个基础上,1847年底又完成了《共产党宣言》。《宣言》就是运用《提纲》展开的唯物史观科学“理论论证”了的共产主义。这种“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不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复归,而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无产阶级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依靠阶级斗争的物质途径、手段自我解放、自我发展的过程。这就是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主要和根本原因。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