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中国历史

天福山起义是胶东抗战一面大旗

发布时间:2023-07-19 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 作者:

\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国难当头,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在文登县发动震撼胶东大地的天福山起义,创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在山东较早、在胶东首先打起武装抗日的大旗。天福山起义是全面抗战初期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和发动的十大抗日武装起义之一,在山东乃至全国抗战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一、天福山起义的历史背景

早在1935年11月29日(农历十一月初四),中共胶东特委根据共青团山东省工委的指示,发动了大规模的农民武装暴动(史称“一一·四”暴动)。这次暴动因遭到国民党反动武装的血腥镇压而失败,仅有于得水、王亮等率领30余名暴动战士转入昆嵛山区,建立胶东红军游击队(俗称昆嵛山红军游击队)继续坚持战斗。

“一一·四”暴动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胶东大地,胶东特委领导人大部分牺牲,党的上下级组织、党员与组织失去联系。在党的工作处于最困难时期,1936年1月,理琪从上海辗转来到文登县,与特委幸存的同志积极恢复党的组织。4月,成立以理琪为书记的中共胶东临时特委。10月,胶东临时特委与以吕志恒为书记的中共烟台工委合并,成立以理琪为书记、吕志恒为副书记的中共胶东临时工委。

1936年12月29日,由于叛徒出卖,理琪被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后,理琪于1937年10月出狱。回胶东之前,省委向他传达了要求各地党组织抓住日军入侵、国民党逃跑、人民抗日情绪高昂的时机,及时领导人民举行抗日武装起义的指示。12月上旬,在中共胶东临时工委的基础上重新成立中共胶东特委,理琪任书记,吕志恒任副书记。

二、在天福山抗日大旗下

1937年12月15日,中共胶东特委在文登县沟于家村召开特委扩大会议,决定迅速举行武装起义。12月24日清晨,胶东红军游击队全体成员及文登、荣成、威海卫的抗日志士80余人相继到达天福山,在天福山天寿宫前举行了庄严的仪式。理琪代表特委传达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山东省委的指示,郑重宣布:“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正式成立!”31日上午,“三军”一大队在文登县岭上村开展抗日宣传时,遭到国民党文登县县长李毓英组织的地方反动武装袭击。除于得水等部分同志突围脱险外,政委宋澄等29人被捕,史称“岭上事件”。

天福山起义后,中共胶东特委充分运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于1938年1月15日成功发动了威海起义,100多人的起义队伍获取了100多支枪和两卡车军用物资。起义当天,国民党文登县县长李毓英摄于“三军”的声威和外界的压力,将“岭上事件”中被捕的宋澄等26人释放,而曾经参加“一一·四”暴动的王洪、邢京昌、隋原清三位同志被残忍杀害。

天福山起义点燃了胶东人民武装抗日的熊熊烈火。胶东各地党组织在特委的领导下,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先后组织发动了荣成埠柳乡校、黄县黄格庄、文登黄山、蓬莱西宋家村、牟平育黎乡校(今乳山市境内)、荣成伟德山古迹顶、即墨、莱阳等10多次抗日武装起义,这些起义都属于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编入“三军”序列的天福山系列起义。天福山起义引发的火种效应,使胶东人民抗日武装从无到有、迅速壮大,成为胶东抗战的中流砥柱。

1938年2月12日夜,理琪率“三军”近百人长途奔袭,13日攻破牟平城,摧毁伪政权,活捉伪县长宋健吾,俘虏170余人。当理琪等特委领导转移城南雷神庙开会时,遭到从烟台赶来的近百名日军包围,激战七八个小时,消灭日军50余人,理琪和特务队队长杜梓林等4名同志壮烈牺牲。

为了便于统一领导和指挥,1938年5月,胶东特委将胶东各地抗日武装起义部队编为四路部队。9月18日,“三军”与掖县起义的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在掖县沙河镇合并,成立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五支队,辖4个团7200余人,居同时期山东十大抗日武装起义队伍之首。12月27日,奉命改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正式纳入八路军序列,标志着胶东地方抗日武装发展成为由党统一指挥、组织严密的正规化部队。

根据抗日形势的发展,中共胶东特委决定进行战略转移,西进蓬莱、黄县、掖县,建立抗日根据地。西进意味着离开熟悉的胶东半岛东端,主动出击半岛西部广阔的腹地,显示出深邃的战略眼光。1938年8月,在蓬黄掖建立的抗日民主政府基础上,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个专区级抗日民主政府——北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标志着蓬黄掖抗日根据地的形成,“三军”西进目的初步达到。

三、天福山起义的历史启示

天福山起义是在日军尚未踏入威海之际,胶东党组织主动发动的抗日武装起义,之后不久,天福山起义队伍毅然离开家乡西进抗日、主动出击,充分彰显了威海革命者“没有国哪有家、卫国才能保家”的家国情怀。天福山起义诞生的“三军”这粒种子,在胶东这片沃土上迎着战火迅速成长。天福山起义的历史启示丰富而深刻:

(一)党的领导是天福山起义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胶东部队发展和巩固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为起义提供了正确的政治方向、领导力量和组织保证。为什么胶东党组织能够从无到有、逐步壮大,使胶东抗战烽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为什么中共胶东特委及其领导下的“三军”能够作出西进抗日的正确战略决策?为什么胶东各地众多抗日武装起义队伍能够顺利进行整编,实现统一领导、指挥和行动,并成功开辟蓬黄掖抗日根据地?为什么由“三军”发轫的胶东部队能够组建人民解放军4个军(27军、31军、32军、41军),转战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屡建奇功,直到2017年3月军改前人民军队编制序列里还有27、31、41三个集团军,占全国18个陆军集团军的六分之一?天福山起义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了这个核心,就能够做到党指挥枪,人民军队就能够坚定地跟党走。

(二)天福山起义生动昭示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品格。正是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使以“三军”为火种发展起来的胶东人民抗日武装所向披靡。抗日战争中,作战7500多次,消灭日伪军14.6万人;解放战争中,歼敌58.5万人;抗美援朝中,歼敌2.1万人,成为全军赫赫有名的胶东雄师,涌现出“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潍县团”“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等诸多英雄部队和一大批战斗英雄。据不完全统计,威海仅在册烈士就有2.3万多名,其中文登区烈士7900多名,居山东省之首。新时代,我们必须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进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保持旺盛的干事创业激情,担当作为、履职尽责。

(三)天福山起义充分展示了“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政治优势。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从“一一·四”暴动到天福山起义打起胶东抗战第一面大旗,从为革命事业甘当“老贴”的张修己、变卖家产支援抗战的于烺到拆掉宗庙以防资敌的荣成姚氏家族,从支前小车的滚滚洪流到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南征北战,胶东人民义无反顾跟党走,无私无畏闹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威海人民先后将6.4万多名优秀儿女送进人民军队,解放战争时期6.6万多名民工在车轮滚滚中支援前线。人们熟知的《林海雪原》《塔山阻击战》《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战上海》及与三大战役相关的众多影视作品,在生动展示胶东雄师威武雄姿的同时,深刻诠释了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今天,我们依然要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始终把党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责任编辑:山鹰)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