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黄纪苏

黄纪苏:纪伯伦的《先知》

发布时间:2015-09-17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黄纪苏

  昨夜在书架上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纪伯伦的这本《先知》。躺在床上,淡黄的封面,淡黄的书页,在一圈淡黄的灯光里,就像小时厨房东窗上的圆月。那会儿人小,看月亮那么大,那会儿生命刚起步,不知日后会有那么多忧伤。

  纪伯伦用不着我介绍,《先知》也用不着我推荐。只说说跟这书结下的一点因缘。

 

  如今老听人家说“宅男”,想想自己才真是个宅男,一辈子没怎么离开过家:全托幼儿园去了几天就不去了,小学中学都离家不远,毕业后病留没去农村插队,大学没上过,结婚后继续跟父母一起过,就这么一直宅到1990年,被一股龙卷风卷到了太平洋那头。到太平洋那头,那年头搁谁都是件惬意的事,可到了我这儿却格外纠结。一想到家在地球对面,亲人隔着几万里,“共婵娟”都不能同一个时候,心就空了,夜夜失眠,看着天花板从深灰潜移默化成浅白。本来长的就不乐观,这下更像越南难民了。这时候,有一只手轻轻搭在我的肩上,扭头一看,是有年头没太来往的诗哥。恕我没出息,那感觉有点像困在“东方之星”里的游客见到了潜水员。记得有回等校车,白亮亮的云在秋空中漫游,游着游着游进心里,化作几行诗句:

 

  日匆匆,月匆匆,偶向闲云认旧踪,身在变世中

 

  云流去,水流去,风前独立只自嘘,来去两无据

 

  天青青,海青青,离情最易说分明,一刀两半心

 

  感伤还是感伤,但感觉已有点不一样。这时候,又一只手伸过来——美丽善良的美国同学Michelle送给我一本《先知》。

 

  《先知》谈痛苦、死亡、自由、爱情,谈的都是最基本最寻常、谁都能谈但未必谁都能谈好的事物。纪伯伦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半基督半尼采的笔力,诗句有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尘世的悲欢离合经他点化而焕然一新,就仿佛蝼蚁都长了翅膀,要到天国附近翱翔。诗歌的升华功能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纪伯伦这方面的能力确实出类拔萃。我对外国诗歌向来兴趣不大,《先知》是少数例外。中国旧诗虽然美轮美奂,但那种接地通天、普照万物的宗教意境则非其所长——也许我们有这东西,只是被过于惯熟的表达形式掩盖了。那几年,《先知》常在枕边。别人和自己的诗句像条忠实的狗,陪我走过异国他乡的四时晨昏。

 

  后来的二十多年里我跟诗歌的关系比较疏远,偶尔写两笔翻两页而已,《先知》则赋闲在某个角落。但赶上生命的连阴天,忧伤挥之不去时,我都会去书架上找它。那一次是父亲去世,这一次是母亲去世。其实,找出来也不过是拿在手里,并没真读。有时老朋友见面,也就是一块默默坐着。

 

  补充一句,《先知》记得后来见过郑振铎和冰心的译本。有人把诗定义为“没法翻译的那个东西”,但冰心的译本真把《先知》独特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胡乱一说,读者姑妄听之可矣。

 

  2015年6月初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