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文学艺术

文艺界的斗争,需要从强调“社会主义”四个字开始

发布时间:2021-10-22 来源: 八角楼上作者:小庄

一、

 
这一次对文艺界的整顿,不仅仅只是一次对行业秩序、道德规范、明星行为的整顿,它的实质,应该是一次对上层建筑的重塑。
 
什么是上层建筑?
 
它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思想上层建筑,一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
 
思想上层建筑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意识形态,而政治上层建筑,则是与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而一定的政治法律制度,又是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为指导建立起来的。
 
 
我们常说的:法律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这句话就包含着意识对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作用。
 
 
因此,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必然而确定的也是先从意识形态下手。
 
 
而文学、艺术、影视、小说、戏曲,这些都是塑造意识形态,宣传社会文化,打造群体价值观的核心武器。
 
 
毛主席在1962年的八届十中全会上说过这样一个论点:
 
“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搞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无论革命也好,反革命也好,他先要搞意识形态。”——《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话记录,1962年9月24日》
 
这里说的搞意识形态里的这个“搞”字,不是什么其他的意思,就是阶级斗争。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而这种斗争,不管是疾风骤雨式的,还是和风细雨般的,它们始终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因素展开的,那就是——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
 
 
二、
 
在无产阶级专政以前,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革命运动之后,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结果,都是代表少数人的统治阶级占了绝对的优势。
 
资本主义之前的一切革命斗争史,都遵循这一条规律。
 
 
然而这样分配的结果,就是使得这群“少数人”从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就同广大劳动人民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随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随着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日趋向统治阶级汇集,两极分化日趋突出,此前的矛盾就会迅速激化,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或是两个阶级的严重对立,或是因为矛盾的转移使得被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为激烈。
 
这种情况的持续发展,就会带来一次新的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
 
 
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以前的阶级斗争史。
 
 
在无产阶级专政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由于财产和权力开始更多的分配到无产阶级手里,而无产阶级的地位又决定了他们只能解放全人类,最后才能解放自己,因此,这一次的再分配和以往一切历史上的再分配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不再体现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体现了所有愿意接受社会主义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它应该一直保持到共产主义的实现。
 
 
至少从理论上讲应当如此。
 
 
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本身不是从零建立起来的,它是从资本主义社会中脱胎出来的,因此它就必然带着资本主义的种种基因和痕迹。
 
而中国近代革命斗争史则更为复杂,它不仅脱胎于资本主义,同时还脱胎于封建主义,也就是说它是带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基因和痕迹诞生的。
 
 
旧社会的思想意识,分配制度,法权残余都不可能被一下子消除,所以那些掌握着权力,但是身上又残留着旧社会、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资本主义基因和封建主义基因的人,就会拼了命的要表达这种基因,要它们不表达是不可能的。
 
 
这种表达的方式,就是将自己掌握了的权力先永久化和私有化,然后再进一步利用这种权力,将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财产分配制度进行改变,使其向着旧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这也是一次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也是一种阶级斗争。
 
 
这个斗争的过程就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复辟。
 
 
有复辟就会有反复辟,但是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阶段,复辟和反复辟的矛盾斗争往往被生产力的发展所掩盖,直到生产力发展遇到阻碍,这种矛盾斗争就会重新激烈起来。
 
 
因此,在反复辟斗争没有取得完全胜利以前,复辟和反复辟的拉锯战将会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斗争常态,时而疾风骤雨,时而和风细雨,直到反复辟斗争取得最后的胜利,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完全确定为止。
 
 
三、
 
而每一次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的斗争,始终伴随着的就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
 
应该说,复辟和反复辟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以上的历史了。
 
从新中国刚刚成立,毛主席批判电影《武训传》开始,这种斗争就一直持续着,但是两股力量谁战胜谁的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因此这种斗争还会持续下去。
 
而影视、文艺领域,恰恰是斗争最先开始的着手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将这种斗争的内部伤害性降到最低程度,甚至一度将斗争的矛头转移到已经身居海外的精英派代表人物胡适的身上。
 
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主义思想,资本主义思想是非常顽固的,在持续改造了多年以后,仍然大面积存在着,并且有战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严重趋势。
 
 
以至于在1964年的文艺工作指示中,毛主席用了十分尖锐的语言批评文艺工作:
 
“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如不认真改造,势必在将来的某一天,要变成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
 
 
四、
 
在过去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由于过度的强调了“特色”二字,因此舆论界和文艺界的阵地几乎全面丢失。
 
资本主义的“市场决定论”、“人性自私论”、“共产主义空想论”、“资产阶级自由化理论”、“人性解放论”、“私有万岁论”充斥着各个角落。
 
 
这些理论,又通过影视、文艺作品从方方面面进行渗透,使得在文艺领域的复辟力量,一度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不仅仅是今天的流量视频、垃圾文化、享乐主义的价值观,还有很多作品居心叵测,着重刻画我国前三十年的贫穷、落后,却对工农兵和劳动人民战天斗地的伟大精神视而不见。
 
他们喜欢描写风花雪月、诗和远方,喜欢描写知识分子的优雅德行、骚客情怀,他们对群众的劳动充满了鄙夷,即使是假装赞扬,也不忘记在赞扬的时候,更加突出的表现一下知识分子和精英人士们的“高级趣味”。
 
 
他们一面拼命的斗争群众,一面又假装受害人反对群众对他们进行的反斗争,在他们抢占了几乎一切的权力和资源以后,却高高在上的在那里空喊和平。
 
 
这种局面总是要被打破的。
 
 
复辟力量不会一直占据这种优势地位,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社会主义的真正含义,越来越多的人对社会主义有了理论和实践的自信,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资本主义的内生性矛盾的难以调和,大家就会组织起来,把失去的权力重新拿回来。
 
 
而这种权力,首先就是舆论和文化领域的领导权。
 
 
影视、文艺是一个突破口,而理论上的突破口,或许就是在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开始更多的强调“社会主义”四个字开始。
 
 
\
 
 
 
(责任编辑:林飞雪)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