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中国历史

中国奴隶社会教育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09-06 来源:教师招聘网作者:

\
我国古代社会的教育一般分为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夏商周、春秋是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而战国之后直到清末鸦片战争前是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

1.学校的萌芽
 

乐师主管音乐事务,日常演奏歌唱之地.亦为实施乐教之地,这个场所称为成均。成均不是劳动场所,所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以生产劳动为内容的教育,而是在生产过程之外进行的独立性的活动。教者和学者都已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专门从事教或专门从事学的人,这已具有条件可被认为是古代学校的萌芽。
 

古史还有虞氏之学为“庠”的传说。据《礼记.明堂位》称:“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庠,《说文》“从广羊声”,“广”即房舍的意思“羊”即家畜的羊。原始社会以羊为美味,只有氏族长老才配享用,食羊者的居处称为序,也以此为敬老养老的地方。孟轲说:“庠者,养也。”在氏族公社中,教育年轻一代的任务,通常由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老人承担。这种活动要就老年人的方便,一般在养老的地方进行,所以庠也兼为教育的场所。庠这种机构,兼有两方面的重要活动,即养老与教育。
 

2.夏朝——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学校
 

(1)教育场所:《孟子,滕文公上》:“序者,射也。”“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弟的场所。“校”作为养马驯马的地方,后来进行军事训练,从而成为习武和教育的场所。

(2)教育内容:军事训练、宗教教育、人伦道德教育。

(3)教育目的:培养能射善战的武士。
 

3.商朝
 

(1)教育场所:《礼记.明堂位》:“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郑玄注:“右学,大学,在西郊;左学,小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右学和瞽宗,都是属于大学性质,实是同一机构的不同名称。古人以西为右,殷人尚右尚西,将大学设在西郊,也叫右学。瞽宗是商代大学的名称。当时大学以乐教为重,乐教的教师也就是乐师。乐师在学中祀其先师为乐祖,学也就成为乐师的宗庙,故称瞽宗。瞽宗是当时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

从有大学小学或右学左学之分,表明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2)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军事训练、礼乐教育、书数教育。

(3)教育目的:培养尊神重孝勇敢善战的未来统治者。
 

4.西周
 

(1)教育场所:国学,在王城和诸侯国都内;乡学,设置在地方。

(2)教育内容:“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礼——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内容;乐——诗歌、音乐、舞蹈;射——射技教育;御—驾驭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文字教育;数——简单的计算教育。其中礼乐教育称为六艺教育的中心。

(3)教育目的:培养具有贵族政治道德思想和军事技能的未来统治者。

(4)教育特点: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合一。
 

5.春秋
 

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冲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使教育的对象由贵族扩大到平民。
 

(责任编辑:山鹰)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