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工业革命的扩散
发布时间:2023-08-14 来源:历史学习促进社作者:Oswald Chao
到19世纪,工业革命逐渐地从英国这个工业革命发源地扩散到欧洲大陆,甚至扩散到世界其他地区。
最初,工业革命的扩散面临各种障碍。首先,英国有一项法律禁止机器出口。其次,欧洲大陆上的各种情况不利于工业化:如政治分裂、农奴制度、政治动荡、革命和战争等等都妨碍工业革命的进行。
但是,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上述那项法律也在1825年被废除。而且,英国工业家到19世纪30年代已积累了大量过剩资本,在欧洲大陆寻找投资场所,这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机器的出口。阻碍工业革命扩散的其他障碍也一个一个地消失了。因此,欧美诸国先后走上工业革命的道路。
下面分别介绍各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及特点。
01·法国工业革命
法国本是欧洲大陆上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十分发达的国家。18世纪末的大革命摧毁了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和中世纪的行会制度,为法国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向工厂制度的过渡扫清了道路。此外,法国是英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很容易受到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因此,法国成为继英国之后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大陆国家。
早在18世纪后期,在法国的个别工业企业中就已经开始使用机器和蒸汽动力,但是,由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政局动荡不定,政权更迭频繁,对外战争连年不断,因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机器的采用陷入停顿。直到1815年拿破仑帝国倾覆后,随着国内外政治局势趋于稳定以及战争创伤的逐步恢复,法国的工业革命才真正大踏步地前进。
像英国一样,法国的工业革命也是从轻工业开始的。自19世纪20年代起,机器和工厂制度首先在纺织业各部门中得到推广。到1848年革命前,全国的棉纺纱机已达11.6万台,丝织机达9万台,仅里昂一地就有丝织机6万台。大型棉纺织工厂多达566家,原棉消费量由1830年的320万公斤增加到1846年的650万公斤。毛纺织业和麻纺织业中也出现了使用机器生产的大型工厂。机器的采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纺织品产量剧增,在法国出口商品中占居了首要地位,其中,毛纺织品已在国际市场上与英国展开竞争。制糖、造纸、印刷等工业部门也开始使用机器。蒸汽机的数量迅速增加。在1820年时,全国只有39台蒸汽机,到1848年增加到5200台,总功率达到6.5万匹马力。
重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起步较迟,不过,在19世纪30至40年代,也开始采用某些新设备和新技术,如冶铁业中开始使用焦炭作燃料,替代了木炭,还出现了鼓风高炉,推广了搅炼法。1847年,生铁产量达到60万吨,钢产量达到1.3万吨。煤产量由1815年的88万吨增加到1848年的400万吨。在金属加工业中,出现了汽锤、滚轧和切削机床,初步奠定了机器制造业的基础。铁路建筑也开始了。30年代初,法国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到40年代末,铁路总长度接近2000公里。
到19世纪中叶,法国工业生产在世界上占第二位,其工业总产值在1847年达到40亿法郎,相当于1827年的3倍。但是,与英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40年代初,法国的煤产量只及英国的1/12,生铁产量和铁路长度分别为英国的1/4。19世纪50年代后,法国工业革命进入完成阶段,其重心转向重工业。第二帝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政策,诸如提供贷款和补助金、降低关税、实行自由贸易、资助铁路和港口建设、改善交通、兴办公共工程、鼓励外国投资、大量引进英国的人才与技术等,这些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法国工业的高涨。在50至60年代,焦炭炼铁法基本上普及,占冶铁业的92%。贝氏炼钢法和西门炼钢法被引进国内,并且得到迅速推广,使得钢铁产量大幅度增加。到1870年,生铁产量达到138万吨,钢产量达到10万吨,煤产量达到1330万吨。蒸汽机的使用更加普遍,1869年时全国共有3.2万台,总功率达到32万匹马力,相当于20年前的5倍。铁路建筑业的发展尤为突出,到1870年,铁路总长度接近1.8万公里,全国铁路网基本建成。
轻工业的发展继续保持着较高的速度,各种新发明和新机器不断涌现,如针织机、缝纫机和各种木材加工机器等相继应用于生产过程。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这20年内,法国的工业总产值翻了两番。到19世纪60年代末,机器大生产已成为法国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至此,法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法国的工业革命具有不同于英国的鲜明特点。首先,从资本原始积累方面看,法国对农民土地的剥夺主要不是通过大规模圈地的暴力方式,而是通过租税盘剥进行的。尽管法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圈地现象,但其规模和影响远不能与英国相比。此外,对外殖民掠夺虽然也是法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来源之一,但由于法国在18世纪前半期在同英国的争霸战争中连遭失败,丧失了原有的大片殖民地,其殖民剥削的范围大大缩小,因而殖民掠夺对于原始资本积累的意义在法国也不像英国那样突出。
其次,从工业革命的进程看,小企业的长期和大量存在以及大企业的发展迟缓是法国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70年代初,即法国工业革命完成时,平均每家企业雇用工人还不到3人,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只有100多家,而雇用一二人的小企业多达数1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这种状况与法国历史上形成的特殊工业结构有密切关系。在法国,服饰业、高级化妆品和奢侈品制造业历来十分发达,直到19世纪末仍在法国工业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860年时,仅巴黎一地从事奢侈品生产的工人就有6.3万人。这类工业多以手工劳动为主,适合采用分散型的小企业形式,不宜集中,因而阻抑了大型企业的发展。
在工业结构中小企业大量存在的同时,法国农业中小农经济长期占居优势。法国的大多数农民在18世纪末的大革命中,都获得了一小块土地,以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汪洋大海般的小农阶级。按理说,由于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它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两级分化,导致地产日益集中,但是,由于十分猖獗的高利贷资本作祟,法国小农的分化极为缓慢。1881年时,占地10公顷以下的小农户仍占农民总数的90%以上。
此外,高利贷资本特别活跃是法国工业革命的另一个特点。早在封建统治时代,法国的高利贷就比较发达。革命后,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高利贷资本又获得进一步发展,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19世纪中叶成立的几家大银行,主要是从事利息优厚的国债和证券交易,以及对外贷款等信贷投机活动,很少直接投资于工业企业。1869年,巴黎的交易所拥有307种有价证券,总数达330亿法郎,几乎超过当时法国工业总产值的两倍。
小企业的大量存在造成企业经营分散,阻碍了新机器、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小农经济把大批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影响了工业劳动力的供应,并且造成农业生产落后和农民的贫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发达的高利贷资本吸引了大量社会流动资金,从而减少了工业企业的投资;再加上煤、铁资源贫乏,能源短缺,造成工业成本昂贵,影响了法国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上述种种不利因素,法国工业革命的规模和取得的成就远不及英国,同时,在发展速度上也比不上同期的美国和德国。
02·美国工业革命
美国的工业革命几乎是与法国同时开始的。美国之所以较早发生工业革命是由于国内外两方面都存在有利条件。就国内条件而言,美国在殖民地时期就已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这为工业革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美国没有经过封建社会,旧的行会传统和习惯势力异常微弱,因而有利于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此外,通过第一次独立战争,美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就国外条件而言,美国远离动乱的欧洲,南北有弱国为邻,东西有两大洋保护。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一方面使美国有可能长期保持和平安定局面,较少遭受战争破坏,有助于工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使美国有条件打着中立国的旗号,利用欧洲战争,坐收渔翁之利。例如在拿破仑战争期间,美国乘机发展了自己的航运业和海外贸易,攫取了大量财富。
美国工业革命所需要的资金还有以下几个来源:第一,奴隶贸易。从事这种可耻贸易的主要是北部、中部的商人,他们从中取得惊人利润。第二,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这主要是凭借暴力和欺骗手段实现的。第三,西部土地投机。美国有许多人(其中包括政客)因此发了大财。第四,联邦政府偿还国债的政策。独立战争期间,大陆会议及各州政府发行了大量公债,战后公债券贬值,持有公债券的劳动人民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以票面价格的1/10的低价出卖,购买者多为从事投机的富有的大商人及政客。后来联邦政府根据财政部长汉米尔顿的建议,按票面价格偿还公债,于是,这些投机者转手之间发了大财。这些不义之财也转化为工业资本。
美国还有一个潜在的广阔的国内市场,因为西部处女地不断地吸引着移民前往开垦,而西部的开发就意味着国内市场的扩大。
19世纪初,杰弗逊政府以低价从法国手中购买了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那地区,这使美国版图增加一倍。19世纪40年代,美国又通过侵略战争从墨西哥抢来120万平方英里的辽阔土地。美国的领土扩张,不但意味着土地的增加,而且也带来了地上地下的无尽宝藏,这就使得美国人在从事工业革命时不愁没有能源和原材料。
外国的移民源源不断地涌进美国,为美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据统计,1790-1860年间,进入美国的移民达500万人。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欧洲,其中不少人是熟练的手工业者,他们带来了欧洲先进的生产技术,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工业的技术革新,如美国第一架水力纺纱机是英国移民制造出来的,无烟煤炼铁法是德国移民首先试验成功的。这样,美国到19世纪前半期已完全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条件。
1789年,塞缪尔·斯莱特仿制英国水力纺纱机成功,并在罗德岛建立了美国第一家纺纱厂,从而揭开了美国工业革命的序幕。第二次独立战争(1812-1814年)后,美国彻底摆脱了对英国的经济依赖,工业革命遂全面展开。在30-50年代,棉纺织业率先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随后,在毛纺织业、面粉业、食品业、制鞋业、服装和木材加工业等部门中,也普遍使用了机器,轻工业初步实现了机械化。
冶铁业也出现重大技术进步。从1834年起,先后采用了热风炉和无烟煤炼铁法,后又引进英国的搅炼法,生铁的产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冶铁业的发展促进了采煤业的发展,蒸汽机在煤矿中普遍推广。1860年,全国煤产量达到1820万吨,相当于1820年的(30万吨)60倍。
在美国工业革命初期,大部分机器是从英国购买来的,但是美国在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和设备时,不是简单地照搬和模仿,而是加以创造性的改进,从而能迅速研制出更为先进的机器,这成为美国工业革命的一大特点。美国政府还较早地实行了专利制度(1790年美国第一届国会就通过了专利法案),因而各项发明不断涌现,像轧棉机、缝纫机、收割机、电报机等发明都是出自美国人之手。此外,美国最先采用和推广了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使一些机器零件可以通用互换,从而降低了机器的生产成本。这些都是推动美国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的有利因素。
到19世纪5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在美国主要工业部门中都已占主导地位,工业革命大体完成。不过,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当时,工厂主要集中在北部,南部仍盛行种植园奴隶制,工业十分落后。
1861年内战的爆发,一度给工业革命带来不利影响,如北方一部分棉纺织工厂因失去南方原料供应而陷入停工,但不久以后,北方工业便重新走向兴旺。林肯政府实行的战时通货膨胀政策,使资本家能够获取比平时更多的利润,因而有条件扩大投资和改进技术。战争还扩大了政府订货,其中,像武器装备、军服等军需物品要求有相同的式样和规格,只有机器生产才能满足这个要求,再加上战时劳动力的相对缺乏,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工业革命的进展。
内战的胜利消灭了南方奴隶制度,恢复和巩固了联邦的统一,扫除了阻碍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同时,内战摧毁了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势力,使资产阶级独掌了国家政权,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有利工业发展的政策,如实行保护关税,建立国民银行制度和统一币制,资助铁路建筑,大力支援农业,发展教育,增加智力投资,重视生产组织的合理化和科学管理等,这一切都推动了工业革命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的进一步发展。北部的大量资金、技术和设备在内战后不断地流入南部各州,促进了南方农业的改造和工业的兴起。到19世纪70年代末,美国工业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宣告完成。
与西进运动(Westward Movement)①密切联系、互相促进、同步发展是美国工业革命所独具的特点。18世纪末,当工业革命在东北部起步时,美国西进运动也刚刚开始。一批批的东部移民像洪水似地涌入西部地区,一望无际的西部荒原逐步得到开发。最先的移民在西部拓荒种地,建立居民点,发展农业,他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及日用工业品完全仰仗于东部,这就为东部制造业扩大了国内市场。反之,西部新农业区的开辟,又为东部城市和工业人口提供了充足的粮食。特别是由于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奇缺,加之西部的地理环境也适合机械化大农业生产,因此,西进运动推动美国农业较早地实现了机械化。从1820年马拉耘田机问世后,割草机、脱粒机、马拉收割机、小麦播种机、玉米栽种机、谷物捆扎机和其他各种搬运机械相继出现。其中,马拉收割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其效率比英国的收割机快两倍多。到1855年,全国共有这种收割机1万台。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美国走在了其他各国的前面。
①西进运动是美国建国初期向西部大规模移民拓殖扩张的运动。18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禁止移民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法令。美国独立后废除了这一规定,美国开始向西移民。19世纪4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对西部的开发产生巨大的推动。19世纪中叶起,美国工业革命中心逐渐西移。到19世纪90年代,西进运动结束。西进运动使美国领土范围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并推动了美国民主化的进程。但西进运动也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西部垦殖区在原料、市场方面所拥有的优势,强烈地吸引着东部制造业逐步西移。自19世纪中叶起,食品加工、屠宰、罐头、木材加工、农机制造、煤炭、钢铁等工业陆续扩散到西部地区。随着西部工业的兴起,西进移民的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使得西进洪流有可能向更荒僻的“远西部”涌进,从而把工业革命的浪潮进一步引向西部边远地区,直至太平洋沿岸。60年代以后,即工业革命大体完成后,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美国工业向西扩散的势头依然未减,结果导致工业中心逐渐西移。60年代前,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约占全国的80%,到1890年降为58%,原来以农业为主的俄亥俄、印第安那、伊利诺斯(伊利诺伊)等中西部各州发展成为新的工业中心。
受西进运动的影响,美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特别迅速。由于人口不断西迁和开发西部的需要,美国政府和人民十分重视改善东西部的交通运输条件。19世纪20至30年代建成的伊利运河和俄亥俄-伊利运河,把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和太平洋连接成一体。由政府投资修筑的坎布兰大道于1852年竣工,又从陆上提供了一条沟通东西部的交通要道。更重要的是,从19世纪30年代起,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全国掀起修筑铁路的热潮,在几十年内便建成了横贯大陆的5条铁路干线。这样,一个以铁路为骨干的全国水陆运输网建成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速了美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正是在西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先于法国、德国迅速完成了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03·德国工业革命
德国的工业革命晚于英、法、美三国,这主要因为德国政治上的长期分裂局面,以及16世纪以来农奴制的再版和连绵不断的战争,造成国内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影响了工业革命前提条件的形成。因此,直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才真正踏上工业革命的道路。不过,在最初的20年内,德国工业革命进展缓慢。到1848年革命后,德国工业革命才蓬勃开展起来。在19世纪50-60年代,开发新矿山、建设新工厂、修筑新铁路的投资热潮盛极一时。到60年代末,工厂制度已在各先进工业区占了主导地位。1871年普法战争后,国家实现了最后统一,并从法国手里夺取了煤铁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还获得了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这些都大大增强了德国的政治经济实力,进一步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到70年代末,德国工业革命终于宣告完成。
长期的政治分裂,使德国无力开拓海外殖民地,因此,德国工业革命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自对国内的掠夺,其主要方式是在解放农奴时向农民索取赎金。从1807年开始,以普鲁士为首的多数邦国逐步实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允许农民通过缴纳赎金或割让土地赎免与土地有关的封建义务。赎金额相当于农民常年地租额的25倍(后降为18倍),倘若割让土地,则为农民土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通过这种改革,地主贵族攫取了大量赎金和土地,据统计,仅易北河以东地区的容克就掠夺农民赎金10亿马克。贵族地主们除利用这笔赎金把原来的封建庄园逐步改造为容克-资产阶级农场外,还将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资于工业,从而转化为工业资本。赎免了封建义务的农民,在获得了人身和择业自由的同时,开始了急剧的分化。除少数人上升为富农外,绝大多数人走向破产,沦为雇佣劳动者,因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德国还成立投资银行和股份公司,集中社会上的游资,引导资金流入工业领域。此外,德国工业落后及工业利润丰厚也吸引英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向德国投资。这样,通过多种渠道,大量资金投入德国工业,解决了工业革命缺少资金的问题。
国家的分裂使德国工业革命面临的市场问题特别尖锐,但是,这个问题通过关税同盟的建立得以缓解。1819年,普鲁士联合部分小邦成立了北德意志关税同盟。后来,又相继成立中德和南德关税同盟。1834年,这几个关税同盟联合组成德意志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内部禁止设立关卡,实行免税贸易,采用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制度,这就缩小了国家分裂状态的消极影响。同时,关税同盟对外作为一个经济整体实行统一税率,并先后与英、荷、比等国签订了双方平等的商约,改变了德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当然,农奴的解放也扩大了国内市场。
与直到工业革命后期交通运输业才发生革命变革的英、法两国不同,在德国工业革命中,以铁路建筑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革命处于领先地位。19世纪30年代中期,当工业革命刚刚起步时,德国的第一条铁路——富尔特-纽伦堡铁路便建成通车了。从40年代起,铁路建筑业迅速发展,到1872年,全国铁路总长度达到22426公里,超过了法国和英国。与此同时,德国还大力修筑公路,开凿运河,建设港口,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1850-1870年间,德国的船舶吨位增长了80%。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变革。大规模的铁路修建给予采矿、冶金、煤炭和机器制造业以巨大推动,促使德国工业发展的重心较早地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从1848至1875年,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始终领先于消费资料的生产。当然,这与当时德国的政治形势和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也有着密切关系。那时的普鲁士正推行武力统一全国的“铁血政策”,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普鲁士政府大量订购军事物资,鼓励军火生产,因而刺激了重工业的发展。到1870年时,德国的煤产量达到3400万吨,生铁产量139万吨,钢产量17万吨,分别比1850年增长了4.1倍、5.6倍和28倍。机器制造厂在1861年时已达300家,雇用工人近10万人。由于较早实现了工业重心的转移,德国迅速建立起雄厚的工业基础,保证了其他行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物资及装备能够得到及时而充足的供应,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全面发展,这一点成为德国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
国家政权积极干预是德国工业革命的另一突出特点。为尽快摆脱落后局面,促进经济腾飞,德国各邦政府都充分发挥了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的作用,大力推进工业革命。其主要措施有:实行高关税政策,以保护民族工业;兴办国营企业,资助私营企业;派遣官员出国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招聘外国工程技术人员,组织成立科学研究团体,及时介绍国外新技术和科研新成果等。在国家干预方面,普鲁士堪称表率。早在工业革命准备时期,普鲁士政府就组织成立了技术委员会,颁布了专利法,还两次派遣工商局长鲍斯去英国参观学习。30年代末,普鲁士政府制定了铁路法,以加强对铁路建设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40年代,由政府拨款设立了铁路基金,资助私人铁路公司。从1848年起,政府开始直接投资修建铁路,到60年代时,国有铁路已占普鲁士铁路总数的一半以上。普鲁士政府还兴办了许多国营煤矿和炼铁厂,如鲁尔煤田的煤矿几乎全部是由国家经营的。
国家干预对于工业革命影响最为深远的还在于政府重视发挥智力作用,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大力促进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业革命初期,德国一方面积极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努力发展教育,以尽快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到19世纪60年代,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5%,基本实现了普及教育。与此同时,各邦政府还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在普通中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贯彻教育、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针。这些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国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文盲率降低到欧美各国的最低水平,还培养出一大批像西门子那样的集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于一身的优秀人才,获得了发电机、电炉、煤气发动机、电车、合成染料等一系列重大发明。到70年代末工业革命结束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因为重视教育,重视发挥智力作用,所以,德国工业革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并取得了远比英、法等国更大的成就。
04·俄国工业革命
19世纪30-40年代,工业革命的浪潮越出了西欧,扩展到东欧的俄国。
俄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是在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的统治下艰难而缓慢形成的。自18世纪以来,俄国的农奴制手工工场逐步退居次要地位,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发展并成为主要形式。到19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多达2800家,工场内还出现了精细的分工。同时,农村手工业也有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农村工业中心,如莫斯科周围是毛纺织业中心,弗拉基米尔省是棉纺织业中心。还出现了一批像伊凡诺夫村那样专门从事一种手工业的工业村。工场手工业和农村手工业的发展,共同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国内技术基础。俄国工业革命初期的许多工厂主,如莫洛佐夫、普罗霍洛夫等,都出身于农民手工业者。
俄国工业革命的资本主要来自商业利润和对“边区殖民地”人民的掠夺。近代初期,俄国的国内外贸易都十分发达,除彼得堡、莫斯科等大商业中心外,在各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还有大量的店铺和定期集市。1851年,全国商人共计18万人,商业资本约为9亿卢布。大批发商多从事对外贸易,包买商、行商和“商农”则奔走于城乡各地,收购农民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运到城市和集市去卖,再把农民需要的货物运到农村出售。活跃的商业资本使全国在经济上融为一体,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全俄统一市场。许多商人利用地区差价和季节差价,对农民进行掠夺式的盘剥,积累起巨额财富,其中,一部分人把所得财富投入工业生产,成为工业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
自18世纪起,沙皇政府加紧对外扩张,先后吞并了黑海沿岸、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并且完成了对西伯利亚的征服。这些地区构成俄国的“边区殖民地”,它们对于俄国工业革命前提条件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俄国工业落后,产品质量差,无力打入西欧国际市场,而农奴制又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因之,“边区殖民地”的开拓,为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边区殖民地”自然资源丰富,不仅为俄国工业革命提供了许多必要的原料,而且扩大了俄国商人的财源,因为他们可以出口这些原料,从中牟取厚利,从而加速了资本的积累。
政府的税收制度是俄国原始资本积累的另一手段。沙皇政府在征收商品税方面实行包税制,这就给承包商人提供了发财机会,如酒税承包商马芒托夫、班纳尔达克等人,都积累了上百万卢布的财产,他们后来都成为大公司的创办人。此外,政府自己也把一部分税款直接投资于国营企业和铁路建筑,使其转化为工业资本。政府还把一部分税收以国家贷款、津贴或“奖金”的形式资助给企业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私人资本积累的不足。
西欧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是俄国工业革命的国际条件。19世纪前期,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法国、比利时的工业革命正在深入发展,它们的榜样和经验对于俄国工业技术的变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具备了上述各种条件,俄国还在农奴制的统治之下便开始了工业革命。
从19世纪40年代起,俄国首先在棉纺业中采用机器,建立工厂。到1861年,纺锭达到200万个。继纺纱业之后,织布业、毛纺织业、造纸业等也开始向工厂制过渡。然而,由于受农奴制度的束缚,60年代前俄国工业革命进展缓慢。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因此,在60-80年代,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大加速。采用机器的大工厂在轻工业各部门中迅速取代了手工工场。在冶金业中,贝氏炼钢法和平炉炼钢法得到推广。交通运输也发生革命变革,在国内大河上出现了汽船。铁路修建也加快了步伐,在1866-1880年间,新修铁路达1.85万俄里。还出现了石油、机器制造等新兴工业。总的说来,到19世纪80年代末,工厂制度在各主要工业部门中都已占主导地位,俄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因为俄国技术落后,资本积累不足,所以外国资本和技术在俄国工业革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俄国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俄国的许多大型企业从一开始创建便为外国银行家所操纵,重工业基本上为外国资本所控制。有不少企业是外国资本家直接投资开办的,如顿尼茨最大的冶金企业新俄罗斯公司是英国人约翰·尤兹创办的。在70-80年代,外国资本占俄国资本总额的1/3,90年代增加到1/2。机器设备大部分从外国引进,主要来自英国。1860年以前的30多年间,输入俄国的机器价值增长了73倍,仅1856-1860年的4年间就达到310万卢布。英国一家公司的驻俄代理人路德维希·努普是一个著名的掮客,经他手用英国资本在俄国共建了122个纺织厂,其中,由他直接经营的克兰霍姆工厂是俄国也是欧洲最大的棉纺织厂,因此,克兰霍姆这个地方被人们称为“俄国境内的一块英国领土”。
俄国工业革命的另一特点是发展极不平衡。在地理上,工业分布不均,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集中在欧俄地区,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特别是在“边区殖民地”,直到工业革命结束时,仍保持着原来的农业社会形态,工业经济微不足道。在时间上,起伏波动较大,高涨与低落交替出现,一会儿是“滥设公司”的狂潮(如60-70年代初),一会儿又陷入停滞与萧条(如1872-1877年间),缺乏持续、稳定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上,各行业发展不够协调,轻工业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发展迅速,重工业和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迟缓。交通运输业较为落后,全国铁路网到90年代末才基本建成,而且许多铁路干线是出于政治军事目的修建的,经济意义不大。某些重要工业部门,或者极为薄弱(如金属加工业),或者付之阙如(如农机制造业)。农业机械化基本上还未起步。在工业内部,一方面建起了一批采用机器的大工厂,另一方面靠手工劳动的旧企业和农村手工业仍大量存在,甚至有所增加。在个别地区和行业中(如乌拉尔的冶金业中),长期保存着农奴制企业的残余。
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和技术落后是俄国工业革命的又一特点。由于俄国没有建立起发达的机器制造业,因而企业设备供应不足,更新缓慢。特别是政府长期实行保护关税政策,使本国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上享有垄断地位,削弱了革新生产技术的内在动力。个别新发明即使出现,也难以及时应用和推广,如金属切削机的发明在俄国被埋没了50年之久,直到西欧国家采用后,俄国才开始采用。另外,俄国劳动力价格低廉,资本家宁愿采取增加工人、实行多班制的办法来扩大生产,因此,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俄国居多数,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加之俄国文化教育落后,国民文化水平和工人的劳动素质比较差,所以,俄国的工业生产效率虽比工业革命前有大幅度提高,但仍远远落后于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90年代,在俄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棉纺织业中,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仍比英国低1/2到2/3。乌拉尔地区14.2万工人每年生产的矿石、铁和钢,在比利时只用1.1万工人即可完成。
总之,俄国工业革命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远远落在西欧各国和美国的后面。
(责任编辑:山鹰)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