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苏东研究

像列宁那样忠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及其划时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0-03-30 来源: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作者:梅荣政

摘 要
 
1903 年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一种政党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列宁是列宁主义的主要创始人。列宁主义是 20 世纪这个伟大时代的产物。列宁应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条件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的新阶段。斯大林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主义基本内容的概括,彰显了列宁主义划时代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历来视自己所干的事业是伟大十月革命的继续。在列宁诞生 150 周年之际,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列宁,像他那样忠诚于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这一划时代的科学概念,正式命名是1924年1月21日列宁辞世后,由联共(布)中央将布尔什维主义改为列宁主义而来。①(参见赵曜,王伟光,鲁从明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2页。)但是1903年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一种政党的出现,就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列宁(1870—1924年)是列宁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他刻苦学习、潜心研究和成长为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后,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适合于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斗争新条件的革命理论。同时,他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洞察俄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历史时代下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以创建和培育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科学理论观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适合于帝国主义时代特点的新的发展阶段。
 
\
 
一、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新阶段
 
列宁主义作为20世纪这个伟大时代的产物,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进步人类的实践经验、政治智慧、荣誉、良心的结晶和升华,它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一样,是颠扑不破的永恒真理,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只要世界上还存在剥削、压迫和不平等,它就是一盏照亮历史前程的指路明灯,就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而英勇奋斗的人们的光辉旗帜和恒久的理论武装。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代条件赋予马克思主义的使命
 
列宁主义同任何理论一样有自己诞生的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截至1898—1914年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洲和欧洲然后是亚洲的资本主义经过一段时期的相对和平发展,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它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完全形成。帝国主义时代的三大基本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达到空前尖锐的程度,把社会动荡和革命风暴推到历史的前台,使得无产阶级革命成为直接实践的问题,并造成直接冲击资本主义的良好机会。然而在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无产阶级起来进行夺取政权的伟大斗争提到日程上来的时间节点上,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加强指导的时候,资产阶级思想家和钻进工人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却逆历史大势而动,结成反动联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攻击和篡改,阻碍和破坏科学真理与改造资本主义旧世界社会力量的结合。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受到阻碍。这种社会背景对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要求和赋予的使命是,以做好“三个总结”(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经验、民族解放与民主运动经验、最新科学技术成就)为基础,揭露、批判种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击退它们的进攻,创造性地捍卫、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全新的革命理论和战略道路来应答时代之问,从根本上解决紧迫的社会问题。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无产阶级具有了成为国际革命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条件
 
19世纪60年代以前,俄国是封建农奴制国家。1861年废除农奴制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初,俄国变成一个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社会矛盾特别突出和尖锐。工人运动随无产阶级觉醒而迅速兴起。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农民群众与封建地主阶级之间、资本主义与农奴制残余之间,人民大众与沙皇专制制度之间,各民族之间、特别是俄罗斯民族与非俄罗斯民族之间,俄国人民与西方帝国主义之间,矛盾重重,盘根错节。俄国成为帝国主义时代各种矛盾的集中点。
 
激烈尖锐的矛盾催动着革命的社会力量的成熟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与迫切要求消灭农奴制残余的农民运动,工人协会陆续成立,各种力量相互呼应,汇聚成用革命手段解决错综复杂矛盾的强大动力,俄国成了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加革命的国度。世界革命的中心由德国转移到了俄国。俄国有了革命深厚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摧毁俄国这个不仅是欧洲的同时也是亚洲的反动势力的最强大的堡垒,成为俄国无产阶级肩负的直接革命任务。列宁描述当时的形势说:“历史现在向我们提出的当前任务,是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的一切当前任务都更革命的任务。实现这个任务就会使俄国无产阶级成为国际革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1](P315)
 
伟大的革命,必须有革命的理论指导。因为只有革命理论才能使革命者懂得革命的根源、革命的性质、革命的进程、革命的战略策略和革命的阶段性的、最终的目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正是这样,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的半个世纪里,俄国进步的思想界,如饥似渴地寻求着革命真理。列宁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俄国在半个世纪里,经受了闻所未闻的痛苦和牺牲,表现了空前未有的革命英雄气概,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和舍身忘我的精神去探索、学习和实践,经受了失望,进行了验证,参照了欧洲的经验,真是饱经苦难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2](P136-137)俄国进步的思想界寻求革命的真理,创办各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出版多种马克思主义文献,为俄国成为列宁主义的故乡准备好了理论基础。
 
3.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的新阶段
 
普列汉诺夫曾深刻指出:“凡是有杰出人物发挥其才能的社会条件的时候和地方,总会有杰出人物出现的。”[3](P368)历史辩证法就是这样。当俄国成为列宁主义故乡的一切客观条件都成熟,需要有杰出人物发挥其才能的时候。列宁就应时应势出现了。
 
列宁,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城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家里。1887年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攻读法律,因参加青年学生革命小组的活动,遭受处分,被开除学籍。列宁从此开始,潜心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在艰苦的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日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889年,列宁在萨马拉建立起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深入农村社会,调查研究俄国农民问题。1891年,列宁与彼得堡的马克思主义者建立了联系,后参加了当地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很快得到公认,成为其领导人。工人运动的发展,列宁强烈地意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895年,列宁将彼得堡的20多个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起来,成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莫斯科等工业中心受其影响也相继建立这样的“斗争协会”。这些具有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斗争协会”在罢工斗争中提出的口号,把经济斗争同反抗沙皇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这表明俄国的工人运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步入了新的阶段。
 
然而斗争并不顺利。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受到沙皇的镇压,列宁因此被捕并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流放期间,列宁时刻关注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状况,大量阅读普列汉诺夫的著作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此后列宁一直献身于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反对资本主义的事业。他在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的历史时代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结合,对时代提出的一系列新课题,如关于帝国主义问题、无产阶级政党问题、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民族殖民地问题、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等,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实现了历史赋予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
 
二、列宁主义基本内容及其划时代的意义
 
\
 
 
列宁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思想体系,内容博大精深,非常丰富。斯大林在《论列宁》一著中把列宁的功绩和列宁主义的独特贡献概括为六大方面: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新阶段的问题;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时期,在一个被资本主义国家所包围的国家里顺利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和方法问题;关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在任何人民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它作为列宁主义对于共产主义学说最独特的贡献,包括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无产阶级专政只有通过作为无产阶级专政指导力量的党才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只能由一个党由共产党来领导才能成为完全的专政,共产党不和而且不应该和其他政党分享领导。如果党内没有铁的纪律,无产阶级所担负的镇压剥削者以及把阶级社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就不能够实现①。(详见斯大林:《论列宁》,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2年版,第31—36页。)
 
斯大林这些经典论述,概括了列宁主义内容的基本方面。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根据自己独立的研究和占有的史料,对列宁主义的基本内容也做过多种概括和阐释。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列宁写这篇著作的时候,帝国主义国家为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战争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基本矛盾,却引起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从历史事实看,帝国主义的侵略、渗透,过去主要是‘武’的,后来‘文’、‘武’并用,现在‘文’的(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突出起来,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搞所谓的‘和平演变’。那种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已经过时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非常有害的。”[4](P370)胡乔木提出要从八大方面学习列宁的著作。即列宁怎样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同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分不开;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贡献之一是他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切敌人首先集中力量来反对列宁关于党的理论,我们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也深知,党的领导是我们一切胜利的源泉和保障,我们要不断加强我们的党,也就要努力学习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①(详见《胡乔木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69—673页。)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家重点教材,认为列宁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关于创建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理论与实践;关于俄国民主革命理论和策略;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包括对帝国主义的分析和研究,对考茨基等人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分析批判;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包括创新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关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包括对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探索,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执政与自身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对改革国家机构的探索;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特殊性和多样性的理论思考。②(参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课题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修订)版。)对这些主要内容的每个方面的丰富思想都作了具体阐述。
 
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丰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一是对俄国的意义。在列宁主义指导下,在以列宁为领袖的俄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俄国无产阶级作为新世界的开路先锋,整个进步人类的向导和鼓舞者,在世界1/6的土地上,成功地进行了无产阶级革命,赢得了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胜利地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这不仅结束了俄国剥削阶级在本国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俄国沙皇在外国的统治。在十月革命以后的40年里,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又在国内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由革命前的被压迫者变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翁后,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在建设新世界的劳动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苏联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列宁主义的路线前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强大优势,开启了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这种现代化模式自然带有探索性和民族特点,但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在于首创性,即破天荒头一次否定了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坚持按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5](P569)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深深触及包括工业、农业、教育、科学、社会和日常生活在内的各个方面,因而使苏联国内的经济和文化以资本主义国家所不能比拟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获得的辉煌成就,改变了过去俄国贫穷、饥荒的落后面貌,通过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把一个“小农国家”建设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仅就工业总产量说,1956年就达到了革命以前最高年份1913年的30倍。一扫革命以前工业落后、文盲众多的面貌,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工业强国,拥有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和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苏联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根本改变。先前国内各民族的牢狱已被砸碎,各民族相互之间取得了平等地位,社会主义先进民族得以形成并得到迅速发展。
 
还要指出的是,苏联的发展是在严峻的斗争中获得的。1918年至1920年,14个资本主义国家进攻苏联。内战、饥荒、经济困难、党内宗派分裂活动严重折磨着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西方国家开辟第二战场以前的决定性时间内,苏联独立承受并且击败了希特勒及其伙伴们的数百万军队的疯狂进攻。艰苦卓绝的斗争及其胜利检验了列宁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二是对国际的意义。在列宁主义指导下,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科学的社会主义从此由理论和理想变为活生生的现实,实现了从资本主义旧社会到社会主义新世界的根本转变,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结束了人类的史前史,在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创造了新纪元、也在整个人类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即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时代,它取代了资产阶级统治的时代。”[6](P449-450)开辟了新道路,即“为人类开辟了走向真正民主、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7](P465-468)“全世界劳动人民从苏联人民身上看见了自己解放和建设人类幸福社会的光明道路。”[8]
 
苏联的横空出世和迅速发展,使帝国主义的统治发生了根本动摇,而使一切革命的工人运动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获得了无限的希望、信心和勇气。苏联在外交政策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承认各民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世界范围内战胜法西斯侵略的主力。苏联军队在相关各国人民大力合作下,曾解放了东欧各国、中欧一部,积极支持中朝人民的抗日斗争,解放了中国的东北部和朝鲜的北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对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建设给予了重大支持,对世界各国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运动、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运动、新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和平国家的建设,都给予了兄弟般的有力援助。周恩来曾经深刻指出,伟大的十月革命“把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联合起来了。世界一切被压迫民族找到了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自己的朋友,苏联——这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从被压迫民族中找到了自己的朋友。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联合,就是全世界人类将最后摆脱帝国主义统治的保证。世界人民胜利的局面,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就确定下来了”。[9](P166-167)
 
三、列宁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视自己所干的事业是为伟大的十月革命的继任者。毛泽东说:“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10](P676-677)他强调,“我们有两个出生父母,一个是旧中国,一个是十月革命,群众路线,阶级斗争,是学列宁的。”[11](P354)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从来就是十月革命所开始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我国的革命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自己所干的事业看成是伟大的十月革命的继续”。[12](P568)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列宁主义指导下所开辟的“十月革命的道路”,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长途中一个特定阶段内关于革命和建设工作的普遍规律。其中内涵着五大方面的普遍真理:
 
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织成为共产主义的政党。这个政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密切地联系群众,力求成为劳动群众的核心,并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自己的党员和人民群众。
 
无产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之下,联合劳动人民,经过革命斗争从资产阶级手里取得政权。
 
在革命胜利以后,无产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之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联合广大的人民群众,建立无产阶级对于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政,镇压反革命分子的反抗,实现工业的国有化,逐步实现农业的集体化,从而消灭剥削制度和对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度,消灭阶级。
 
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领导人民群众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文化,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积极准备条件,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
 
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坚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承认各民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努力取得各国劳动人民的援助,并且努力援助各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民族。[12](P567)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是苏联及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走上康庄大道的指南。中国在社会主义大道上所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正是结合中国实际,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些普遍真理的光辉成果。这是列宁主义的国际意义方面最重要的内容。
 
四、像列宁那样忠诚于马克思主义
 
\

 
列宁的一生是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光辉一生。今天我们纪念列宁,就要像他那样,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集中表现在以下重要方面。
 
第一,刻苦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载体,要懂得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就必须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列宁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一生都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我们只要读一读列宁专门或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著作,如: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学说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就会发现,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及其蕴含于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点极为熟悉。你可以从列宁的著作中了解到,马克思、恩格斯对某个重大问题,在这部著作中是怎样讲的,讲了些什么?在另一部著作中又是怎样讲的,又讲了些什么?他们之间的历史联系、逻辑关系和具体历史环境是怎样的?如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书,开始说:“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歪曲空前流行的时候,我们的任务首先就是要恢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此,我们必须大段大段的引证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著作。当然,大段的引证会使文章冗长,而且丝毫无助于通俗化。但是没有这样的引证是绝对不行的。”接下来,他在《国家与革命》各章的每个论点下,大都或长或短,引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1852年给魏德迈的信、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一段至几段原文,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所引用的观点和自己要阐述的观点之间,逻辑联系如丝如扣。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形成发展的考察,从欧洲1848年革命的前夜,到1848年至1851年革命结束,再到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所展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发展进程,历史脉络十分清晰。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精通还表现在它对各种版本及书名的熟悉,如列宁在1914年写的《卡尔·马克思》一文指出,《共产党宣言》曾使用过《共产主义宣言》《论共产主义》《社会各阶级和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哲学》等书名。[1](P9)这是许多专门研究者都不清楚的。
 
第二,精准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理论原则的解读,鲜明透彻,寓意深刻。使读者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领悟有精准之感。如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第一编,列宁在讲到马克思的《资本论》究竟是怎样验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时说:“他做到这一点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由于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13](P161)列宁还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喻为“骨骼”,强调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分析仅限于社会成员间的生产关系,马克思一次也没有利用这些生产关系以外的什么因素来说明问题。但列宁又指出:“马克思并不以这个骨骼为满足 虽然他完全用生产关系来说明该社会形态的构成和发展,但又是随时随地探究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使骨骼有血有肉。”[14](P111)关于一定水平的生产力的分析仅是作为历史前提来运用的;又如,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使用的“组织成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一语,解读为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最初表述。这些解读都深入问题的精髓,大大深化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认识,其本身都成为马克思学说中的经典性观点。习近平曾深有体会:“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阐发的一系列基本原理,比如关于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原理;关于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原理;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及其发展规律的原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的原理;关于阶级、阶级斗争、阶级分析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和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关于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原理;关于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和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原理;关于工人阶级政党学说和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原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共产主义的社会的原理等等。”[15](P265)这些论断都是十分中肯的。
 
第三,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列宁说:“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16](P71)而要确保党的理论的先进性,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所以列宁一方面强调:“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因为它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给这个科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指出了继续发展和详细研究这个科学所应遵循的道路。”[16](P338)另一方面又说:“对于俄国社会党人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17](P96)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运用充满着创造性。众所公认,伟大十月革命的成功就无可辩驳地证明,列宁极善于根据时代和俄国的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重大而紧迫的社会问题。而列宁开辟十月革命道路这一杰出贡献,又是直接以他另一创造性理论为前提和基础的,即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时代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由此得出在帝国主义时代,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由欧洲一些“文明国家”的无产者“联合行动”取得胜利,而可能首先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即学界经常说的“一国胜利论”。列宁是创新和推进唯物辩证的大师,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新实际,适时确定新的目标任务及制定新的斗争方法和斗争段,是列宁得心应手的事。他说:“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2](P189)“我们应当记住,任何人民运动都有千变万化的形式,要不断创造新形式,抛弃旧形式,改变形式或者把新旧形式重新配合。我们的责任就是积极地参加制定斗争方法和斗争手段的过程。”[18](P373)
 
正是这样,列宁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的各个方面都推向了前进。如他《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所阐述的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策略原理,就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在欧洲1848年革命中的策略思想的具体运用和进一步发展。又如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直接提上日程,迫切需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而第二国际各国党又逐步蜕化变质的重要历史时刻,列宁作为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把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在彼得堡创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并联合莫斯科基辅等地的解放斗争协会,先后批判了经济派崇拜工人运动自发性的观点,批判马尔托夫关于党员要不要参加一个组织问题方面的错误观点,创立了新兴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完成了建立根本区别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政党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任务。再如1920年末和1921年初,国内战争结束,进入和平建设年代,列宁立即把苏维埃政权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并以1921年3月召开的俄共(布)“十大”为标志,改变过去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又以总结新经济政策初步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构想,即夺取政权后必须及时把改革提到日程上;通过合作化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工业化和电气化;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开展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文化革命;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第四,旗帜鲜明地捍卫马克思主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突出地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当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的、机会主义思潮及其联盟对马克思主义发动进攻时,列宁总是以无比坚定的立场,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同它们展开坚决的斗争。他先后批判了资产阶级的“人民之友”派、工人运动中的经济主义者、俄国社会民主党内的孟什维克派、布尔什维克党内经验批判主义的马赫主义者等。列宁捍卫马克思主义,批判错误思潮,有三个鲜明特点。
 
一是特别重视揭批那些名为“马克思主义”,实为复活旧社会意识形态的变种。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这些企图借马克思主义名号复活的旧社会意识形态的变种,大多是以“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为幌子,实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篡改、诋毁、阉割,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是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揭露修正主义的理论本质。如1908年,巴扎罗夫,波格丹诺夫和卢那卡尔斯基等用马赫主义的修正主义者充当马克思主义哲学,攻击辩证唯物主义。列宁通过分析其论点,将其同200年前有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大师,贝克莱主教的论点进行对比,发现这些修正主义者反对唯物主义的所谓论据,没有一个不是贝克莱主教没有提出过的,从而把它们的主观唯心主义实质暴露无遗。
 
三是把对错误思潮的批判同推进深化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阐释结合起来。仅就哲学方面说,列宁对民粹派唯心史观的彻底批判,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历史必然性同个人历史作用的关系的重要思想;列宁对经济派崇拜自发论的批判,进一步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和革命理论的重要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原理;批判资产阶级哲学流派“经验批判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推进了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新成果的哲学概括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批判“寻神说”和“造神说”,揭明了宗教与科学社会主义,宗教与无产阶级政党宗旨之间的不可调和性,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宗教唯心主义作斗争的原则。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态度对我们是很好的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我们党一贯要求全党忠诚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并善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正如胡乔木所说:“在我们这个十一亿人口的大国正在努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正在更加高举列宁主义的旗帜,我们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事业一天比一天昌盛。”[19](P67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多次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20](P75)“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牢牢占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21](P11-12)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这几部书,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重要文献要经常学习。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地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22](P63)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倡导和推动下,一个学习马列经典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正在高涨,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思想保证。但是毋庸讳言,现在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同志把学习仅挂在嘴上,停留在会议报告中,本人实际不学,自然更谈不上学理论与日常工作挂钩,以至在思想上迷迷糊糊,在政治上不明方向。更有甚者,自己不学习、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何物,但却胆壮如牛,胆大包天,时而敢大言不惭,否定、批判、“创新”马克思主义原理,实在令人啼笑皆非!今天我们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当从列宁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思想和不朽业绩中受到教育,解决好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
 
作者:梅荣政,察网专栏学者。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题组首席专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驻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文章来源:摘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年第1期,原标题为《列宁主义及其划时代意义》,转自“察网”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
[4]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季米特洛夫文集[M].北京:解放社,1950.
[8]毛泽东.在欢迎伏罗希洛夫主席宴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57-04-18(1).
[9]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纪念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0]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1]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13]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5]习近平党校十九讲[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16]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9]胡乔木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黄明娥)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