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二卷中一处重大学术的错误
孙经先
§1 引言
在2011年一月出版的,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所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出现了一处重大的学术错误。
在该书下册第563页上写有这样一段话:“由于出生率大幅度大面积降低,死亡率显著增高。据正式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
该书在这一段话的注释中给出了“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的出处是:1、国家统计局编:《1983年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年版,第103页 ;2、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2 党史二卷没有完整的引用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
党史二卷在这里引用了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我们首先看一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究竟是怎样的。在党史二卷所引用的国家统计局编写的《1983年统计年鉴》第103页公布了以下两个数据:1959年年底全国人口总数为67207万,1960年年底全国人口总数为66207万。
就在同一本书的第105页上,国家统计局同时还公布了以下三个数据:196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20.86‰,死亡率为25.43‰,自然增长率为-4.57‰。
以上这一组五个数据是国家统计局关于1960年我国人口状况的完整数据,它们是同时公布的,具有同样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最基本的学术道德规范要求:在引用有关学术资料时,必须完整的引用,而不能只根据自己的需要片面的引用其中一部分。
因此,党史二卷在引用国家统计局的这些人口数据时,应当完整的同时引用这全部五个数据,才能正确的反映国家统计局关于这一问题的真实统计资料。
但是,党史二卷的有关作者不是这样做的。
该书在我们上面所引述的那一段话中提到了1960年的出生率,但是却不引用国家统计局关于1960年出生率的统计数据20.86‰。该书那一段话中提到了1960年的死亡率,但是同样不引用国家统计局关于1960年死亡率的统计数据25.43‰。
对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这一组完整的统计数据中的三个数据(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党史二卷都不引用,而只片面的引用这组数据的另外两个数字计算得到的结果,这显然不是严肃的和科学的态度,也不符合最基本的学术道德规范。
下面我们将在§4指出,完整的引用国家统计局关于1960年人口状况的全部五个数据得到的结论,与只引用其中两个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完全不一样的!
§3 党史二卷应当解释国家统计局人口
数据中的重大矛盾
党史二卷在我们上面所引述的那一段话“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的注释中说这一数据是引自国家统计局编写的《1983年统计年鉴》。但是,中国家统计局编写的《1983年统计年鉴》并没有直接给出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的数字。
这一数字人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计算得到:
第一种方法:这一数字等于1960年年底全国人口总数减去1959年年底全国人口总数。按照这种方法计算,这一数字等于-1000万。
第二种方法:这一数字也可以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的以下公式(这一公式是国家统计局规定的)计算得到:
(1960年年底人口总数+1959年年底人口总数)
÷2×196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按照这种方法计算,这一数字等于-305万。
在不考虑国际移民影响的前提下,从理论上讲,以上这两种计算方法都同样是有效的,这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数字应当是相等的。
但是对1960年来说,这两个在理论上应当相等的数字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就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60年人口数据中出现的重大矛盾。
国内外关注这一问题的学者们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重大矛盾,但是近三十多年来,这一重大矛盾始终没有得到科学的解释。
党史二卷如果要引用上述第一个方法所得到的人口减少1000万的数字,作为严肃的和科学的态度,就必须对1960年人口数据中出现的重大矛盾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说明为什么采用第一种方法,而不采用第二种方法。
但是,党史二卷的有关作者不是这样做的。
党史二卷的有关作者并没有对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中出现的上述重大矛盾做出科学的解释。也没有说明他们为什么采用第一种方法,而不采用第二种方法。
在没有对这一重大矛盾给出科学解释的情况下,党史二卷的有关作者片面的、不加任何说明只叙述用第一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人口减少1000万”的数字,不说明1960年人口数据中出现的重大矛盾,也不说明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另外一个数字(305万)。
这就是说,国家统计局编写的《1983年统计年鉴》没有“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这一数字。按照《1983年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人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党史二卷的有关作者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了对自己预先设定的观点有利的“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这一数字,而向读者隐瞒了另外一个对自己预先设定的观点不利的,同样是由《1983年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所得到的“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305万”这一数字。
党史二卷的有关作者这样做,在学术上显然不是一种科学的和严肃的态度,应接受作者批评。
§4 如何看待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中的重大矛盾?
198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949年—1982年期间我国经户口登记的每个年度人口数据。这些数据中存在着重大的矛盾。为了说明党史二卷中的这一处重大学术错误,我们必须用对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中的重大矛盾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从理论上讲,在不考虑国际移民的情况下,“某年当年岁末人口数”减去“上一年岁末人口数”应当等于“当年出生人口数”减去“当年死亡人口数”。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中出现的令人难以解释的重大矛盾就是:在1960年前后几年中,上述这两个应当相等的数字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我们把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得到的数字称为某一年的人口异常变化数(以下所有公式中的数据均为户籍统计数据):
某年人口异常变化数= (“全国当年岁末人口数”-“全国上一年岁末人口数”) -(“全国当年出生人数-全国当年死亡人数”) (1) |
“当年岁末人口数”=“上一年岁末人口数”+ (“当年出生人口数”-“当年死亡人口数”) +(“当年迁入人口数”-“当年迁出人口数”) (2) |
某年人口异常变化数= ∑(“当年迁入人口数”-“当年迁出人口数”)。 (3) |
“某年人口异常变化数”= (“全国当年迁移重报人数”-“全国当年迁移重报注销人数”) -(“全国当年迁移漏报人数”-“全国当年迁移补报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