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焦点时评

长征第十五章 ——会理会议

发布时间:2020-12-03 来源: 八角楼上作者:小庄

\
 
一、
 
金沙江南岸,追剿而来的国民党军陷入了空前的混乱之中,各部队之间根本不听渡江指挥官的调度和安排,时值夏季初临,气候炎热,能收集到的渡江船只也很少,近十万大军聚集在南岸一带,别说什么井然有序、精诚团结之类的了,就连最基本的渡江秩序都无法建立起来,部队之间常常因为混乱而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
 
当薛岳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既感到郁愤难平,却又自觉羞愧难当。
 
那么多年来,他们一直以国民党中央军的名义追剿所谓的“赤匪”,古今往来,匪寇之类往往是不成气候的,且不说“匪帮之流”无组织无纪律,就算是昔日太平天国那样巨大规模的农民政权,内部也充满了权利倾轧、派系分裂,最后与其说死于湘军之手,倒不如说是走向了自我崩溃。
 
可是眼前这支他们口中的“赤匪”呢?
 
军事纪律、组织能力,不仅仅是远超地方军阀,就是他们一向自诩为国民党“中央军”的队伍,与之相比那也是远远不及,更不要说这支“赤匪”在穷途末路之际,却依然能够善待百姓,帮助群众了。
 
薛岳思之及此,再看看眼前胡乱不堪的渡江场面,实在是汗颜无地。
 
而龙云的滇军,此刻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对于地方军阀来讲,他们最关心的不是“赤匪”能不能剿灭,而是自己的地盘能不能更好的巩固。
 
相反地,此时的红军那一边,在渡过金沙江以后,就连李德都不得不承认,长时间以来,一直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红军队伍,终于从战略上摆脱了极端危险的不利局面,赢得了一个较为宽裕的自我调整时间。
 
但是此刻他们却不得不暂时的停下来,除了部队必须获得短暂的修整之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从毛泽东遵义会议以后开始走上军事指挥的位置以来,部队长时间的处于连续行军、来回穿插之中,非战斗性减员越来越严重,部队的疲劳程度几乎已经超出了行军之极限。
 
另一方面,这段时间来红军可以说是时时刻刻处于被包围聚歼的险境之中,因此在生存成为最迫切的任务之时,不可能实现以往那样把每次行军目的都给大家解释的清清楚楚,当基层甚至是军团长级别的干部,都无法知晓行军意图的时候,极度的疲惫滋生出来的怀疑和怨言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种部队里的怀疑和怨言必然反映到高层干部的头脑之中,于是就有了林彪的那一封信,信的内容大致如下:
 
“这段时间以来,部队一直处于急行军的状态,东奔西跑,走了很多不必要的弓背路,难道非走弓背,不能走弓弦吗?部队已经精疲力竭,再这样下去会被拖垮。建议更换前线指挥,以改变目前的困境。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应主持军事大计,前线指挥最好由彭德怀负责。”
 
当军委接到这封信的时候,他们也意识到,这不仅仅只是林彪一个人的疑惑和建议,其背后也代表了部队里滋生出的怀疑和不安。
 
所以,眼下必须要召开一个会议,不仅仅是要把这段时间以来的行军策略给大家解释清楚,更重要的是必须要统一思想,否则必然陷入某种程度的混乱,于是就有了历史上那个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会议——会理会议。
 
 
二、
 
为什么说这次会议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是因为数十年后,当彭德怀身陷囹圄之时,仍然没有忘记提到这次会议对他的影响和误解,于是由此而来的后人对这次会议的种种解读,既给历史平添了一丝趣味,却又凸显了某种无奈。
 
我们稍微分析一下林彪的这封信,就可以得出两个明确的结论:
 
第一,此信在领导层中引起的震动是十分剧烈的。
 
因为信中的目的实际上比遵义会议还来得明确和直接,遵义会议要换人好歹经过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的铺垫,最后才是委婉的提出更改军事路线,撤掉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而这封信呢?一上来就要撤掉前线指挥,而且林彪是以一个军团长的身份,提出变更军委指挥机构,这事你能说它是小事吗?

 
第二,林彪并不是在搞阴谋。
 
从他在信件之中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而且还直白的提出了彭德怀的名字,也没有在基层搞串联,垒山头,所以这可以理解为仅仅是长途行军引起的怀疑和不满,从这个角度去看,那又算不得是一件大事。
 
因此,整个会理会议也就围绕着这件既不是大事,又不是小事的信件展开了。
 
首先是张闻天发言,他直截了当的批评了林彪对毛泽东军事指挥的怀疑。随后在毛泽东的发言中,他详细的把自遵义会议以来,军委的每一个决策的意义,每一个计划的前因后果都给大家解释了一遍。
 
在做这些决策的时候,虽然下面的各级军团长并不清楚,但是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人都是一清二楚的,所以他们知道毛泽东所说是对的。
 
 
而林彪自己本身就是极高明的战术指挥家,之所以产生怀疑和不满,也并非出于任何私心,或是针对其中某个人的,而是对军委每一个决策背后的意义,并不十分明了。这是因为关于敌情、信息的情报,有时候是来不及向各军团长讲清的,于是当各军团长们不清楚这些信息的时候,就无法了解决策背后的意义。
 
此时,持续的急行军、大量的来回穿插造成的极度疲劳和非战斗性减员到了某个临界点以后,矛盾自然就要以某种形式爆发出来。

 
所以,当毛泽东给大家讲清楚了每一个决策背后的意义以后,以林彪的资质,自然立刻就反应过来其中原委,心中的怀疑、不满等等情绪也随即立刻消失了。

 
毛泽东随后又补充到:“有时候打仗就是如此,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是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何况是军事运动。”
 
“天下的事,很多时候都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你这样想,可是偏偏一下子办不到,等你转一圈回来,可能事情也就办成了。”
 
 
这几句话如果放到平时作为单纯的理论来讲,或许大家感受并不深刻,可是在刚刚经过了四渡赤水,佯攻贵阳,又佯攻昆明,再巧渡金沙江以后,众人知晓了当时红军所处的环境,再联想其每个决策背后的意义,只觉得毛泽东所说实在是蕴含了军事上极高的智慧。
 
 
三、
 
那么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虑:“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这句话听起来固然很有哲学上的道理,可是谁又知道这是不是你毛泽东为自己走了弯路而找的借口呢?
 
其实这个东西是骗不了任何人的,其中区别就在于你的每一步“弯路”,到底达成了什么样的目的?
 
 
比如你要区别逃跑主义和战略退却之间的不同,同样也在于你的每一步“退却”,是否达成了你的某种战略目的。
 
一渡赤水是在战役决策陷入被动以后,为了避免全军覆没而作出的第一步退却,其后二渡赤水是为了化被动为主动,重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随后而来的三渡赤水和四渡赤水,是为了完成调动敌人而进行的行军策略。
 
乃至后来的佯攻昆明,佯攻贵阳也是如此,在制定计划之前,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都是十分明确的,这些决策都是我方主动发起,并最终完成其战略目的的决策。

 
每一步棋的意义,绝不是任何人可以含糊其辞的当做借口糊弄过去的,大家只需要代入当时的具体环境中去,立刻就能明白过来。
 
 
因此,当各军团长、军团政委听过以后,明白了当时的具体环境,所有的疑虑也就立刻打消了。

 
林彪脸上露出了一丝歉意,只觉得自己完全不经过深思熟虑,就如此莽撞的给军委写这样的信,实在有些不该。
 
毛泽东却并没有任何责备他的意思,反而是宽慰的说道:“你还是个娃娃,懂得什么?”

 
说起来,林彪1907年12月出生,当时也就28岁,是红军之中最年轻的军团长,但他和毛泽东之间却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信任关系。
 
林彪当初是跟着朱德、陈毅的南昌起义部队到了井冈山的,刚上井冈山的时候他也就21岁的年龄,确实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娃娃了。

 
在往后的井冈山时期,他跟随着毛泽东、朱德打破过无数次国民党军对井冈山的进剿,因为他打仗机动灵活,善用疑兵,因此很受毛泽东的欣赏和喜爱,也是当时晋升最快的军事指挥员。
 
他曾经也一度思想动摇,怀疑红军是否真的有前途,为此还给毛泽东写信表示怀疑和担忧,毛泽东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门给他写了一封回信,也就是后来收录《毛泽东选集》的那篇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苏区早期,曾经因为“党指挥枪”、“单纯军事化”等原则问题的争论,毛泽东一度离开了红四军,那时候林彪又专门写信给他,要求他回来带领大家一起革命和斗争。
 
应该说,那封信是给了毛泽东莫大的宽慰和理解的。
 
 
再后来,在中央苏区的历次战争中,林彪都是毫不犹豫的支持和执行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比如在立三路线时期,毛泽东被派去攻打南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他发布了《向南昌推进》的命令,而不是向南昌进攻,就试图在“推进”二字中做文章,既要遵守上级命令,却又不想在攻打南昌的决策中作无谓的牺牲。
 
那时候,林彪就深得“推进”二字的精髓,带着部队摇摇晃晃、拖拖拉拉的向南昌进军。
 
 
后来,在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时候,很多人对“诱敌深入”不理解,但是林彪同样是坚决支持和拥护毛泽东的军事策略。
 
 
从林彪的成长历程来看,他的军事也好,思想也好,受毛泽东影响是非常大的,说他是在毛泽东的关注和培养之中成长起来的并不为过。
 
 
因此毛泽东对林彪的这种信任和情感,几乎可以说是超出了单纯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了。
 
 
所以,林彪这封信在毛泽东看来,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他也知道只要解释清楚了,大家的疑虑自会打消。
 
 
可是另一边,当彭德怀听了毛泽东的话,也表示非常赞同和支持的时候,毛泽东的态度却又大大不同了。
 
 
四、
 
他批评有人因为丢失了苏区,所以在困难之中产生了动摇情绪。
 
而彭德怀可以明显的感觉出来,毛泽东的话是针对他的。从后来的历史来看,此次会议中,毛泽东认为这封信的始作俑者并非林彪,而是彭德怀,他认为林彪是受了彭德怀的鼓动,才写了这样一封信。
 
 
而彭德怀,本身性格倔强又不善于辩解,所以当时在会议上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觉得偶尔的误会总是有的,事久自然明,现在大家的怀疑和不安已经打消了,思想也统一了,那这些小事也不必挂在心上。
 
 
此事,直至若干年后,在庐山会议上再次被提及出来,林彪表态:“当时的信确实与彭德怀毫无关系”,才总算为此事画上最后一个句号。
 
 
这件事本身在历史上算不得一件大事,也并没有太多可供解读的东西,可是后来的很多人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偏偏最喜欢干这样的事:
 
他们把历史上还残留下来的历史事件罗列出来,然后非得从这些片段性的历史事件中找出某种逻辑关系,试图用这种逻辑关系去解释历史。
 
 
于是他们口中的历史就变成了一群被历史记载着的人物之间,自发而来的相互斗争史。
 
 
今天你看不惯我,所以你要整我,明天我看不惯你,所以又要整你,于是历史看起来就好像是一部宫廷闹剧,人物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全是自发行为,都是个人品质的原因。
 
 
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个个历史人物,在他们的笔下,时而光明磊落,时而阴险自私;时而心胸豁达,时而气量狭窄;时而正义善良,时而卑鄙无耻。
 
 
总之有这样一个原则:历史永远都是少数人之间的斗争史。
 
 
而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千百年来的一切历史,如果要用一句话去总结的话,那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告诉你,任何历史事件背后真正推动它的原因,都在群众那里。
 
 
会理会议不是毛泽东、林彪、彭德怀三个人导演的,而是基层战士们连续行军、极度疲劳、非战斗性减员持续出现以后催生出来的必然结果。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斗争,白军和红军的斗争,本质是无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同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的斗争。
 
 
国民党内部军阀之间的斗争,不过是同一个阶级之间,不同利益团体的斗争。
 
 
所以我们读历史,读的不仅仅是那几个历史人物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读的当时的客观环境、社会背景,经济基础中蕴含着的历史。
 
 
五、
 
会理会议实际上也是遵义会议的延续,如果说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那么会理会议实际上就巩固了这种地位。
 
当大家思想达成高度统一以后,对于毛泽东领导军事的问题,在后来的历史中再也没有发生过争论。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会理会议都算得上是一次成功的会议,因此关于它的种种过度解读实无必要。
 
现在,摆在红军面前的是另外一个重要任务:金沙江再往北走,横堑着一条河,此河虽不甚宽,但是水流汹涌,河面上旋涡丛生,军队根本无法泅渡,一旦失足落水,必死无疑。
 
 
七十二年前,太平天国石达开的部队就在这条河边被清军包围,结果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条河就是有名的大渡河。

(责任编辑:林飞雪)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