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中国历史

再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发布时间:2022-01-20 来源:击水中流2019作者:黄云飙

\

再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旗帜中流网特约评论员  黄云飙
 

1970年5月20日,为了声援柬埔寨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毛主席在天安门发表了庄严的“五二○声明”,题为《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声明中说:

 

无数事实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下》第一章:

 

孟子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在这里讲的是国君应怎样实行王道、获得民心,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孟子认为,要在战争中获胜,就在于赢得人心;要赢得人心,就在于“得道”。

 

孟子上述这段话大意是说,统治人民不必用国家疆界,保护国家不必靠山川险峻,威行天下不必凭兵器锐利。只要符合道义,帮助你的人就多;违背道义,帮助你的人就少。帮助你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你的亲信都会背叛你;帮助你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归顺你。

 

很明显,孟子在这里主要是讲君王如何实行王道,才能获得人心、获得多数人的同情和支持。孟子在这里所说的“道”,指的是王道。

 

毛主席曾经多次引用过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然而,毛主席将“道”的内涵予以升华,将“道”提升为“正义”、“进步”的意思。就是说,弱小而进步的社会力量,只要坚持正义,就会得到多方面的同情、声援、支持和帮助,最终战胜暂时强大却腐朽的社会力量。反之,违背正义的反动势力,尽管强大于一时,终究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1938年,毛主席在著名的《论持久战》中也曾引用过“失道寡助”一语:

 

由于中国战争的进步性、正义性而产生出来的国际广大援助,同日本的失道寡助又恰恰相反。总的来说,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在其国际形势之助,这些都是中国的特点。

 

日本虽能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但同时,却又不能不遇到一个超过其国际援助力量的国际反对力量。这后一种力量将逐渐地增长,终究不但将前者的援助力量抵消,并将施其压力于日本自身。这是失道寡助的规律,是从日本战争的本性产生出来的。
 

但是,我们有时候回顾历史、特别是观察现实的时候,往往发觉我们眼前的真实现象,“得道”者并非总是“多助”;同时,那些为非作歹、口是心非的“失道”者,也未必就“寡助”。我们说,从现象层面来看,确实如此。

 

为什么要强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恰恰因为“得道”者往往在斗争中暂时失利、暂时孤立。正因为如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才成为一种信念、一种精神资源。也就是说,在一个具体的斗争阶段,“得道”未必立刻就“多助”,而“失道”者由于一时的强大,或者善于欺骗,也未必立刻就陷入“寡助”。

 

回顾“钙铬铠钫”四十年的历程,尽管一开始农村“联产承包”也得到过农民的欢迎,但如今的“三农问题”,却已经使广大农村朋友心力交瘁;虽然企业职工多发奖金也曾使广大工人拍手称快,但后来的“企业改制”、“减员增效”和养老金双轨制,却令他们欲哭无泪。“失道”的“钙铬铠钫”终于“寡助”了。

 

先秦时代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则与孟子针锋相对。他说:“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就是说,势力大,别人就服从你;力量小,你就要服从别人。历来的政治家都看重权力,历来的阶级斗争也都是要夺取政权。

 

毛主席虽像古今所有的政治家一样,一贯注重积累革命力量、注重牢牢掌握革命的领导权,但是他从不迷信权力,也从不迷信实力。在他威望最高的时候,他却在致江青的一封信中说:“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那也没有什么要紧,物质不灭,不过粉碎罢了。”由此可见,他早已预料到党内两条路线、两条道路斗争的严峻性,预料到自己倡导、推行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虽然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但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并不被人民群众所理解。

 

但是,毛主席也有一种自信,他相信身后即使被“打得粉碎”,也会永不脱离人民母亲,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会永远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而随着历史的推进、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后代人最终会理解他、并重新学习和践行他的思想,这就是“物质不灭”。

 

要论同敌人斗智斗勇、兵诈权谋,恐怕谁也比不过毛主席,但毛主席对革命队伍内部、即使对待犯错误的人,始终恪守“思想斗争”的原则,他与别人从来只有“主义之争”,对人民内部从来只搞“阳谋”,这就是伟人。

 

 

可是,党内某些人却不是这样。就拿宵凭举例来说,从文革一开始,毛主席对他既有批评、又有分析,从未彻底否定,历来本着宽宏大量的态度,希望他改正错误。但是,宵凭却阳奉阴违,毛主席在世时他表示“永不F案”,毛主席病重时他便迫不及待、搞右倾F案风,被毛主席及时识破;毛主席逝世后他又“彻底否定”了“反修防修、继续革命”的理论。即使在否定毛主席的时候,宵凭又假惺惺地声称“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像要继续挂下去”,还煞有介事地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宵凭这一套,确实曾欺骗过一大批老干部、一大批人民群众。也因为如此,真正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真正为党和国家命运而忧虑的人,曾经不被人理解、非常孤立。
 

1963年11月,毛主席在修改当时的中宣部副部长周扬送审的题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战斗任务》的讲话稿时写道:“真正的革命家,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战斗的唯物主义者是大无畏的,是不怕孤立的,是不怕反动派和修正主义者咒骂的。因为他们知道,代表未来的不是那个看起来可怕的庞然大物,而是自己这些小人物。一切大人物都是小人物变成的。起初好像孤立的人们,只要他们手里有真理,他们最终总会要胜利,这就是列宁和第三国际。而因为丧失真理,失掉群众的拥护,有名的大人物和大团体,势必会衰亡,会变小变臭,这就是伯恩施坦和第二国际。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向它的反对方面转化。”

 

这段话,其实是更加具体地阐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道理。而对于靠篡党夺权、靠欺骗人民来获取一时胜利的那些阴谋家,引用毛主席评论《资治通鉴》时说的一段话来回敬他们,最为合适。

 

毛主席说:“《通鉴》是一部值得再读的好书。有人说,搞政治,离不开历史知识。还有人说,离不开权术,离不开阴谋。甚至还有人说,搞政治就是捣鬼。我想送给这些人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俗话说:“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非正义的权力、实力,即使张狂一时,也终将走向反面。毛主席历来教导我们,要相信历史。历史之路,跌宕起伏、曲折蜿蜒,但人民终将觉醒,正义不可能永远缺席。

 

当然,毛主席并非主张单纯坐等历史规律去起作用而无所作为,他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责任编辑:山鹰)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