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苏东研究

90年代俄罗斯的那次世纪大洗劫!

发布时间:2020-03-27 来源:亚汇网 作者:斯嘉丽

研究过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每一次王朝更替诱因都是财政收支不平衡,远一点的大明王朝是这样,近一点的苏联解体也是这样。
半个月前那篇《摧毁一个超级大国最快的方式是一场金融战争》里,我们详细阐述了苏联收支不平衡的来龙去脉,文中曾经提到后面有机会要讲讲后面私有化的来龙去脉。当时最好笑的是俄罗斯人都相信了叶利钦说的:“股份是对资产的真正拥有的权利,是我们大家通向自由经济的入场券”,也按照他的方法做了私有化改造,结果却全部坠入万丈深渊,日子一天比一天惨。
这一篇我们就讲讲苏联解体以后那次骇人听闻的私有化。

01
以前听过一个笑话,说前苏联阅兵,走过一个黑西装方队,赫鲁晓夫问这是什么兵种?手下回答:经济学家!派到美国搞垮美国经济的!
不过笑话终究是笑话,美国没有被搞垮,苏联却被美国和沙特制造的石油危机搞解体了。
具体原因我们前文都讲过,其实当初美国因为和苏联搞军备竞赛也欠了一屁股债,苏联要是再挺几年,真说不好谁先破产。
苏联的解体仅仅是财富瓜分的开始,真正的饕鬄盛宴发生在俄罗斯。
熟悉苏联历史的同学大多都知道八一九事件,这是苏共为了挽救联盟做出的最后努力。

1991年8月19日,部分苏共领导人试图阻止苏联走向解体,成立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叶利钦成为抵抗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中坚人物,他站在议会大厦前的坦克上,号召人们进行抵抗。

 
通过激烈斗争上台的叶利钦一下子成为英雄,被西方视为拯救“民主”,力挽狂澜的关键人物。
权力突然落在手里。以叶利钦为首的“民主派”一下子懵逼了。
虽然这帮人像微博野生公知一样天天喊改革口号,理论上一套一套的,但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该做点啥。本来是站旁边看苏共经济改革笑话的一帮二货突然被历史推上了前台。
不过叶利钦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必须继续推进改革。因为虽然在斗争中胜利如愿当上总统,但自己的执政基础依然非常薄弱。
一方面因为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同时也继承了大部分债务。1万亿卢布的内债和1200亿美元的外债让国家迅速陷入经济衰退。国内经济近乎瘫痪,生产下降,粮食不足,日用品短缺已经成了大问题。人民群众极为不满生活现状,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有失去支持丧失权力的危险。
另一方面叶利钦是喊着改革口号上台的。他当权之后俄罗斯的社会结构并未发生变化,公有制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领域他手上并没有可以依靠的强大社会力量。为了把位置坐稳防止俄共卷土重来,他需要彻底改变经济制度,培育私有阶层作为自己执政支持的中坚力量。
俄罗斯当时的副总理不就说了大实话嘛。

盖达尔在这时候出现了。这个人有点像喜欢纸上谈兵的赵括,说起西方经济学一套一套的。俄罗斯后面的私有化之父丘拜斯也是他的得力干将。
叶利钦很喜欢这个能说会道的年轻人,他能把经济学理论讲的头头是道,对改革也颇有见解,还能和议会反对派相互辩论。
如果没有叶利钦,盖达尔和丘拜斯们顶多也就像现在国内那帮野生嘴炮经济学家一样在网上坐而论道。叶利钦的支持给了他们把自己想法变成现实的机会。
盖达尔出生在苏联书香门第,父亲老盖达尔是苏联真理报记者,有着传奇经历。曾参加过古巴抗击美国的猪湾战争,还是卡斯特罗的老朋友。爷爷是苏联作家,作品《铁木尔传》曾风靡中国。
八十年代因为接触到西方经济学变成自由市场的忠实信徒,盖达尔决心用这套理论改变苏联。当时他们一帮向往市场经济的年轻人,经常在列宁格勒郊区聚会,有人管他们叫“蛇山会议派”,他们管自己叫青年改革派。
这些未来的经济掌权者提出,苏联经济的出路在于建立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改变公有制,确立私有制。
盖达尔是这批人的精神领袖,一开始子承父业做了苏联党报真理报编辑,后面做了苏联经济研究所所长。
宣传和经济两个口子都熟,加上经常写文章布道,后面肯定是声望越来越大啊。很多人成了他的簇拥,信徒们也被洗了脑,觉得市场经济是万能的。
太史公说,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意思是啥呢?只有在组织基层干过,了解底层结构是如何运作的人,在最高管理岗位才可能有杰出的表现。
毫无基层经验的学者经济学家按照自己书本学来的三脚猫理论照方抓药搞改革,对国家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盖达尔给俄罗斯开的药方就是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先搞市场化,再搞私有化。

市场确实很重要,不过他们忘了一件事,理论和实际操作从来都是两回事。古人说知易行难,看到和做到难度差了几个数量级。
要是光看理论案例就能成功,照方抓药执行就能国家崛起,那现在应该满地球都是发达国家。可事实上最近一两百年除了东亚几个国家成功崛起,后发国家发展起来的几乎没有。这有点像生活里有些人天天看励志故事成功案例照猫画虎学成功经验,学了半天到最后自己还是个low逼。
八国联军时代那几个发达国家,至今还是发达国家。上世纪照方抓药搞改革的国家确实一大堆,可基本全掉沟里了。
纸上的理论变成实际操作并没那么容易。中间的细节失之毫厘,结果就会谬以千里。
比如大家都说要搞市场经济,单纯放开市场就完了么?根本不可能。理论派们最不明白的也是这点,为啥市场经济那套书上写的都ok,实际操作就是不行。
魔鬼都在细节里,因为市场从来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暴力加持才能形成理论的效果。所以马克思不是讲嘛,市场和暴力是一对孪生兄弟。
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市场经济,对外需要防止别人暴力打劫,对内则需要垄断暴力。
对外防止别人打劫就要建立防火墙,防止被跨国金融集团打劫。当初他们怎么打劫南美的,我们以前不是在《拉美的资源魔咒》里讲过嘛。
对内要垄断暴力建立秩序,要有强有力的政府垄断暴力维护秩序,保证社会按规则运行。有谁侵犯别人的权益,就得修理他维持秩序。这样大家才有动力赚钱,不然辛辛苦苦赚点钱全被别人抢了,谁还有心思辛勤劳动,抢肯定来的更快啊。
看过我们拉美文章的都知道,拉美这鬼地方哪个国家都是完全市场经济,可对外阻止不了跨国集团打劫,对内搞不定毒枭维持不了秩序,老百姓赚点钱就被抢,经济能发展见鬼了。
盖达尔这批青年改革家们也犯了同样的病,觉得一旦俄罗斯踏上自由市场的轨道,就会跻身发达国家。所以要想尽一切办法,停止国家对经济得干预,让市场的自然法则发挥作用。
想法很美好,结果很残酷。最后改革的果实老百姓屁都没享受到,全被别人抢走了。不光私有化被寡头抢,还汇率贬值被欧美抢。

02
盖达尔采用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的休克疗法,分三步走对俄罗斯进行经济改革。
第一步是放开物价。1992年1月首先放开了90%的消费品价格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同时取消对收入增长的限制。公职人员工资提高90%,退休人员补助金提高到每月900卢布,家庭补助和失业救济金也大幅上涨。
听起来大家收入都大幅增长是好事吧,可这诱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道理很简单嘛,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一切按照计划生产,生产能力没有冗余。大家涨了工资手里钱多了就去抢购商品。
价格放开供需失去平衡,物价肯定天天都在涨。大家觉得手里钱越来越不值钱,只要有卢布就想着花掉换成商品。买空货架造成了进一步短缺,又加剧了通货膨胀。
没过半年消费品价格就涨了65倍。因为燃料和原材料价格过早放开,企业生产成本也跟着暴涨,6月份的工业品批发价格也涨了15倍。
其实这玩意用货币价格理论的费雪公式MV=PT也很容易解释(M是货币总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P是商品价格,T是商品总量)。
取消收入增长限制相当于给社会注入大量货币M,也就是货币总量M暴涨了。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生产能力一定没有冗余,老百姓需要购买的商品T难以快速增加。
在货币流通速度V一定的情况下,公式两边想要相等,商品价格P必定是暴涨的。
商品价格P暴涨让老百姓持有货币的欲望大为降低,原来不参与流通的储蓄也加入到M中来,进一步提高货币供应量M加剧了通胀。
通胀压力下,原来一个月花光的工资拿到当天就去抢购所有生活必需品,货币流动速度V等于增加了30倍.
如果货币供应量M增加3倍,商品价格P上涨100倍就变得轻而易举。这等于货币在恶性通胀下贬值了100倍。
类似的事儿我们也经历过,只不过后面及时控制住了。问问家里长辈应该都知道物价闯关和抢购风。很多年轻人觉得日本福岛核电站出了问题老人们抢盐搞笑,就是当时留下的阴影。
第二步就更牛逼了,这边物价飞涨,那边财政开始紧缩了。要求开源节流,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防止通胀。还取消了全部税收优惠,所有商品一律缴纳28%的增值税。
这两招简直要了俄罗斯企业的命。本来放开物价严重通胀导致原材料价格高涨企业就需要比以前多得多的钱维持生产,这时候俄罗斯政府又开始财政紧缩把信贷控制的紧紧的。就是不给你贷款,看你咋办。
再牛逼的企业家遇到这种情况也没辙啊,大量企业因为没有周转资金死亡。
紧缩政策也让勉强活着的企业流动资金大面积短缺,企业之间大量三角债由此形成。由于税负过重,企业生产进一步萎缩,失业人数激增。政府没办法又开始加大补贴和直接投资,提高财政赤字。
1992年,俄罗斯政府被迫增发18万亿卢布,是1991年发行量的20倍,紧缩政策形同虚设。天量货币的注入,进一步加剧了恶性通胀。
当时俄罗斯的通胀率简直骇人听闻。

俄罗斯经济真的被改革休克了。在恶性通胀和超发货币的双重打击下,卢布大幅贬值,购买力只剩了改革前的1%,老百姓所以存款被彻底洗劫。
不过恶性通胀也不是所有人都倒霉,也有聪明人发了横财,比如七寡头中最牛逼的别列佐夫斯基。
当时他经营的伏尔加汽车经销公司销售俄罗斯最大汽车厂的小轿车。在恶性通胀的条件下,他大量收取买主定金和预付款不按时交给厂家,拿这些钱投资外汇和各种资产获得了暴利。恶性通胀让他赚了大钱,短短一两年在莫斯科和彼得堡光不动产就买了3亿多美元。
倒霉的还有俄罗斯的汇率。我们知道,货币也是一种商品。担心通胀的资金在国内商品不足的情况下会寻找替代品,外汇就是最好的替代品之一。
天量的资金涌向了俄罗斯的外汇市场,卢布开始大幅贬值。从1992年的1:59贬值到1998年的1:6000,几乎贬值了100倍。

更牛逼的是在1998年贬值到1:6000以后,俄罗斯进行了币制改革。新旧卢布兑换比率是1:1000。加上前面贬值的一百倍,老百姓存款几乎变成了废纸。美元兑新卢布汇率就这样又回到了1:6,不过现在又快跌到1:30了。
这时候第三步大规模私有化来了。
1992年,俄罗斯国会通过国有资产证券化私有方案。
为加快私有化进程,俄罗斯最初采取的办法是无偿赠送,规定把企业35%股份无偿赠送给企业职工和管理者。
俄国那时国有财产总值1/3约为1.5万亿卢布,按当时俄罗斯人口1.5亿来算,每个俄罗斯人都能领到一张面值1万卢布的私有化券。
就是下面这玩意

盖达尔的想法很简单,因为企业是国有的,所以老百姓积极性差嘛。
怎么提高积极性呢,把国有资产给大家分了呗。钱到了自己手里,大家都是企业的主人了,积极性不就上来了嘛。而且把实体经济证券化以后,不能流通的资产转变为可流通的资产,一下子就进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老百姓依然在工厂工作,又凭空成了企业股东和主人,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盖达尔政府许诺,这张面值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会随着时间增值,过不了多久就能换辆伏尔加小轿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剧烈的通货膨胀,1万卢布在私有化改革完成的1992年也就能买双皮鞋。
拿到私有化券的老百姓刚从苏联的计划经济走出来,根本认识不到这种票据有啥作用。面对剧烈通胀,担心自己手里这张破纸就像钞票一样越来越不值钱,转手就白菜价卖了。
因为抛售的人太多,私有化券的市场价狂跌。寡头们趁机大肆收购,然后拿着收购的私有化券去兑换国有企业股份和控制权。
比如霍尔多科夫斯基在这次证券私有化中就控制了40多家公司,拥有员工15000人,价值21亿美元,涉及钢铁、地产、石化、食品各个领域。其他寡头也在这次私有化中大幅扩充了自己的地盘和实力。
看似公平的私有化,结果就是普通人拿到私有化券以后,只能廉价抛售换取现金改善生活。外国资本和寡头们则趁机廉价购买,他们非常清楚这些资产的价值,一旦获得控制权,不管是卖掉还是继续经营都是暴利。
在工厂门口,他们用几根香肠和伏特加就换回了吃瓜群众手里的私有化劵。

私有化券以极快的速度向这些人聚集,在老百姓对恶性通胀的恐慌抛售中成为俄罗斯国家资产的新主宰者。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没有得到一分钱,资产所有权就廉价转移到私人手里。私有化彻底变成了合法侵吞俄罗斯国家资产的盛宴。
如果资产在国家手里,资产和利润可以用来发展建设,也可以转化为新的资产,还可以给老百姓买医保建保障房。到了私人手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
一批新贵由此产生,原属于人民的财富全部流入了寡头们的腰包,他们在苏联的废墟上建立起自己的帝国。
私有化之前俄罗斯1990年的GDP还有一万多亿美元,私有化之后的1997年下降为4284亿。1998年金融危机下降为1871亿,2000年因为油价回升才回到2469亿,不到1990年的四分之一。
被这帮纸上谈兵的经济学家祸害以后,老百姓饱受物价和疾病折磨。
和1990年比,1999年的物价上涨了8520倍,平均工资仅为64美元,退休金仅为20美元,还经常拖欠。
人均寿命也不断缩短。按照1996年公布的数据,男性居民寿命已经由苏联解体初期的64岁下降到58岁,女性从74下降到71岁。
因为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从1992年开始,俄罗斯每年人口减少70到100万人之间。
摊上这帮青年改革派,俄罗斯人可以说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这也是为啥青年改革派名声在俄罗斯那么差,老百姓听到他们名字恨得牙根都痒痒的原因。
据说私有化干将丘拜斯的哥哥伊戈尔到医院做腿部手术。当医生在做检查时知道他姓丘拜斯后,竟马上厉声说:“如果你是‘那个人’的亲戚,我决不为你做检查。”

03
不过这只是开胃菜,重头戏在1995年,剩下三分之二的俄罗斯国有资产在这一年被全面私有化。
描述这次贷换股交易的那本《世纪大拍卖》管这个叫浮士德交易,俄罗斯也从此彻底寡头化。
1995是俄罗斯大选前一年,这一年车臣战争正酣,政府的口袋却快要没钱了。
有人说没钱了印不就完了嘛。我们前面说过,自打苏联解体私有化改革开始,俄罗斯就陷入剧烈的通货膨胀。
老百姓生活水深火热,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多数人都开始打心底怀念社会主义。再印钱引发剧烈通胀不是火上浇油嘛。
对国家来说,要维持运转必须有钱啊。所以当时的俄罗斯选了另一条路,发国债借钱。
发债借钱在西方国家是常规操作,以前美国南北战争,北方就向华尔街发债打仗,维持了物价稳定。南方没地方借就只能不断印钞,最后被通胀搞崩溃自然仗打不下去咯。以前民国蒋光头滥印金圆券把国统区经济搞崩溃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俄罗斯不是西方国家,又赶上国内经济崩溃,国际市场上当时根本没人敢借给它,向国内寡头借钱就成了唯一选择。
寡头们的条件非常简单,七个最有实力的寡头借钱给俄罗斯政府,政府则用大型国有企业的股权做抵押,政府不能按时还款,股份就要被拍卖。
表面看起来这个操作公平合理、人畜无害、童叟无欺,政府没钱向国内七个最有实力的寡头借钱渡过财政危机难关嘛。
但实际上这是个赤裸裸的浮士德式政治交易。
你仔细想想,陷入财政危机的俄罗斯可能按时还款么?不能还款这些股份就要优先拍卖给提供贷款的寡头们。
关键在于,寡头们借给俄罗斯政府的钱和那些大型国企价值相比,几乎是微乎其微。比如在交易中获得价值70亿美元石油企业尤先科的霍尔多科夫斯基只借给国家不到5亿美元。
那为啥叶利钦能批准这种交易呢?因为竞选!!叶利钦为购买寡头支持开出的价码就是以贷换股为名的世纪大拍卖,也就是用国家资产购买他个人选举的胜利。
贷换股被批准的时间是1995年8月。这时候距离1996年的俄罗斯大选已经不足一年,俄罗斯经济状况异常糟糕。当年的通胀率是131%,物价和1990年比上涨了1700倍。人们多年积蓄被洗劫,叶利钦的支持率已经掉到10%以下。
与此同时,俄共已经在议会占据多数席位,人人都相信俄共的久加诺夫会打败叶利钦上台成为下一届总统。
在这种情况下,叶利钦需要获得寡头的支持才有可能获胜。寡头们不但能提供资金支持,还控制着俄罗斯所有的媒体,只要他们愿意,就能在宣传上打的久加诺夫毫无还手之力
寡头们自然也不希望俄共上台,因为那意味着财产的丧失乃至被绞死,这在苏联时代是真实存在的。
双方一拍即合,寡头们利用自己掌握的媒体树立叶利钦的亲民形象,同时不断在黄金时间播放反苏宣传资料,控诉那个年代有多黑暗。
舆论被扭转了,最终叶利钦赢得了选举。尽管寡头们花了这么大力气,第一轮投票叶利钦也不过只领先久加诺夫三个点。
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大选这一年,俄罗斯政府因为拿到了寡头贷款,政府不需要印那么多钱,俄罗斯的通胀率居然降下来了。

这里肯定有人要问,寡头们哪来这么多钱都能给国家贷款了。
七寡头的暴富要从前苏联说起,1988年苏联经济改革通过《个体劳动活动法》和《合作社法》使得建立私营企业合法。
寡头们大多没有放过这个契机,创办了自己的私营机构,倒卖各种稀缺物资赚钱。
在当时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能发大财的生意无非就是价格双轨制套利和官倒生意。
双轨制套利对年纪大点的人并不陌生。《我爱我家》里有个经典镜头,贾志新游手好闲,但是通过关系拿到钢材批文赚了不少钱讲的就是类似道理,那时候这帮人叫倒爷。
寡头们也差不多,也是利用批文和价格双轨制赚钱。比如倒卖贸易卢布,做进出口贸易。
贸易卢布是苏联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一种虚拟的钱。这玩意无法提现,但是可以在企业间流通。贸易卢布和现金卢布在市场上购买力是有差距的,大概现金1个现金卢布等于10个贸易卢布的购买力,但是向企业买货两者购买力并无差异。
用现金换成贸易卢布向工厂买货,卖货换成现金卢布,再拿现金卢布兑换贸易卢布买货循环操作就成了发财手段。一度成为俄罗斯首富的寡头弗里德曼就是拿卢布现金和手握巨额贸易卢布的企业兑换,然后支付给企业买货倒卖发家的。
进出口更是赚大钱的生意。苏联因为是计划经济,当时商品价格并不和市场接轨,所以价差很大。国际上流行的计算机香水香烟进口到苏联可以卖高价。苏联自产的汽车在国内价格很低(因为苏联汽车是配给制,价格是象征性的),到了国际市场则是高价抢手货。寡头们自然没放过这个机会,别列佐夫斯基就想办法“买”到大量廉价汽车转卖国际市场发了大财。
赚到第一桶金以后寡头们又参与了后续的俄罗斯证券私有化,还搞了银行,一个个自然是富可敌国,4%的富人收入已经超过全俄80%人口收入总和。
财富畸形集中导致了俄罗斯政治随之寡头化,这些鬣狗靠着吃社会主义超级大国的尸体,一个个肥的流油,穷奢极欲。
七寡头的势力也在叶利钦赢得选举这年达到最高峰。波塔宁当上了总理,别列佐夫斯基进入国家安全小组做了秘书。英美资本也在这次交易中盆满钵满,比如俄罗斯电信25%的股权拍卖波塔宁财团就以18亿美元的价格大获全胜,其中10亿来自金融巨鳄索罗斯
普通百姓则苦的要死,实际收入普遍下降了50%到70%。
寡头们从此正式由幕后走向台前,叫嚣着要对国家进行公司化治理。在他们看来,自己是这个国家的董事会,叶利钦不过是他们的首席执行官。
七寡头之一的别列佐夫斯基就曾经说过:如果我愿意,可以让一只猴子做总统。有意思的是,这位旧寡头后面自信满满的成立了俄罗斯统一党。他利用自己的传媒频道狠批普京对手,力挺普京成为叶利钦接班人,试图成为俄罗斯的灰衣主教。最终却因为和普京反目,横死海外。
这也是俄罗斯寡头政治的最高峰。直到普京上台前,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变化。克格勃出身的普京上台就开始了和寡头的战争,历时13年大获全胜。当年不可一世的寡头们要么死在国外,要么资产充公人躲到国外,惶惶不可终日。
俄罗斯的私有化无疑是失败的。搞了十几年,除了寡头换了批人,其他啥也没变。旧寡头交出手中的资源和财富之后,新寡头又在俄罗斯冉冉升起,这个有机会我们可以展开讲讲。
现在的新寡头更像普京的工具,卖资源和油的收入不再完全落入私人腰包,部分开始上缴国家,俄罗斯后面才有钱把苏联时期的外债还了,还能在美国制裁下挺这么久。

和旧寡头比新寡头非常老实,除了赚钱没有任何野心。从新旧两代寡头的谈话就能看出差异。
当年旧寡头别列佐夫斯基自信满满的说:“掌握时代动向的是我们这些企业家。对于企业家的意见,政府必须给予最大尊重。”
新寡头斯里潘契克则说:“了解俄罗斯历史的人都知道,商人绝不能和国家作对。从最初开始经商以来,我也是这么做的。只能和国家同一方向,和政府步调一致。以前是如此,今后也会如此。”
在青年改革派的理想中,他们的私有化改革会在保留苏联时代社会福利的同时,将国家拥有的资产和经济转化为市场经济模式。
可执行下来,却变成了寡头和西方资本对俄罗斯人民的世纪大掠夺。寡头们盆满钵满,老百姓多年积蓄化为乌有,一个个兜比脸都干净。看出书上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差异有多大了吧。
人民几十年辛苦创造的国家财富就这么转移到私人手里,政府却没得到一分钱。俄罗斯再没有资产和能力保障居民基本福利,医保啥的都负担不起,老百姓日子过得嗷嗷惨。
要知道政府的钱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只能是转移支付。欧洲的福利国家都是用高税收的形式让政府获得资源进行财富二次分配。俄罗斯可好,资源免费赠送给国民以后被寡头廉价私有化,完成了国家资产到私人腰包的转移。而且这帮人还不咋交税,贫穷的教师、图书管理员和农民交13%的所得税。寡头却只交9%的税,比老百姓税率还低。
本来能用做支付居民基本福利的钱全进了寡头口袋,国家能有钱做转移支付才怪,老百姓可不是一天比一天惨。
毛熊是个好老师,从生到死都在警戒我们很多事情,还提供了一个全面私有化把自己经济搞崩盘的范例。
以后谁再鼓吹自由主义那一套、鼓吹大规模私有化,每个想过安稳日子的老百姓都该跳起来扇他一个耳光。

 
(责任编辑:山鹰)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