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理论争鸣

关于走资派的三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0-05-14 来源: 旗帜评论2018作者:风雨如

内容提要

一、走资派和走资派的概念

二、走资派和量变质变规律

三、走资派和社会主要矛盾

 

\

 

一、走资派和走资派的概念

“走资派”是一个简称,全称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641228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主持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时说:“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57页)“走资派”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正式文件里,1965114日,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文件《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二十三条》),文件写道:“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走资派”相同的概念有“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表人物”、“党内资产阶级”等。毛泽东说:“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就是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表人物。”(《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37页)毛泽东说:“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41页)

 

此外,毛泽东还使用过“修正主义集团”、“官僚主义者阶级”、“代表资本主义势力的当权派”、“混入无产阶级专政机构内部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既得利益集团”等。这些概念同“走资派”也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概念。同一事物具有几个不同概念的情况是很普遍的,例如:狗也叫犬,老鼠也叫耗子,鸦片也叫大烟等等。

 

有的同志说:社会主义革命开始就有走资派,虽然那时没有走资派的概念。——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管子曰:“名生于实”。(《九守》)荀子曰:“制名以指实”。(《正名》)在社会主义革命刚开始时,还没有走资派的事实所以也就没有走资派的概念。事实(实)和概念(名)是不可分的。一般说来,没有没有概念的事实,也没有没有事实的概念(虚假概念除外)。所以,从名与实的关系来看,我们不能说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一开始就有了走资派。我们只能说,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之时,走资派及其概念都还没有出现,出现的是走资派的萌芽。萌芽长成大树,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二、走资派和量变质变规律

事物的质变是通过以往的不断的量变过程完成的。社会主义革命之初,党内存在反对社会主义、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这是走资派的萌芽。

 

1957年,毛泽东多次谈到党内修正主义者(修正主义思想)问题,认为“这些人比较危险”,把他们称作“共产党的右派”。——这是因为,走资派的萌芽逐渐长大起来了。

 

上世纪60年代初,萌芽长成了大树。那时,中国面临着修正主义上台、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毛泽东多次谈到这个问题,下面摘引几段论述。论述里的“修正主义”,有时是“修正主义集团”的意思,有时是“资本主义复辟”的意思,这要通过分析具体的语境而确定。

 

196278月召开的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说:“在中国一定不出修正主义?这也难说,儿子不出,孙子出。不过也不要紧。孙子出了修正主义,孙子的孙子就又要出马列主义了。按照辩证法,事物总要走向反面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2月第1版,第1246页)

 

1962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说:“在我们中国,也有跟中国的修正主义的矛盾。我们过去叫右倾机会主义,现在恐怕改一个名字为好,叫中国的修正主义。”(《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2月第1版,第12521253页)

 

1963927日下午,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中央工作会议最后一次全体会议,并讲话。毛泽东说:……我们现在搞农村‘四清’、城市‘五反’,实际上是为在国内反对修正主义打下基础。(《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3页)

 

1963102日,在人民大会堂一一八厅会见由巴卢库率领的阿尔巴尼亚军事代表团……毛泽东说:……党内隐藏了许多坏事情,党内不纯,部分组织已经被敌人占领了,所以,如果我们再不搞,再过十年,中国也会出修正主义。”(《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7268

 

19631018日,在武昌东湖客舍会见古巴土地改革委员会领导人托雷斯和一位工程师……毛泽东说:……中国这个国家很有出修正主义的可能。如果要使修正主义不发生,发生了能够制止,那末就必须采取措施。”(《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70页)

 

1964130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一一八厅会见并宴请途经北京的由中央第一书记黎笋率领的越南劳动党访苏代表团……毛泽东说:……如果中国产生修正主义,你们怎么办?苏联产生了修正主义,你们反对。如果中国产生修正主义,你们也要反对。”(《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11页)

 

以上论述告诉我们,毛泽东对党内产生修正主义集团、中国发生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性问题,是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高度重视的。毛泽东以其敏锐的政治警觉意识到: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走资派就要出山了,一场残酷的阶级大决战,已经不可避免了。

 

需要指出的是:走资派的出现,是毛泽东发动文革的根本的也是唯一的原因或依据。换句话说,走资派是上世纪60年代初出现的,否则,毛泽东就没有理由在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再换句话说,没有走资派,就没有文化大革命。

 

\ 
 

三、走资派和社会主要矛盾
 

从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一直到文革前夕,社会主要矛盾都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1957年,资产阶级右派猖狂进攻;1959年,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猖狂进攻。阶级斗争如此激烈,毛泽东并没有修改主要矛盾,依然说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到了文革前夕,党内形成了修正主义集团和资产阶级司令部。这时,毛泽东依据阶级斗争形势和阶级对比关系的变化,修改了主要矛盾。

 

《毛泽东年谱》记载:“1964年12月22日晚上,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同陈伯达、陶铸、王任重、张平化谈话。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当前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和代表资本主义势力的当权派之间的矛盾。”(1964年12月22日,《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54页)

 

毛泽东亲自“审阅修改”的以《红旗》杂志、《人民日报》编辑部名义发表的文章《伟大的历史文件》(1967年5月18日《人民日报》)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混入无产阶级专政机构内部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同广大工农兵、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是对抗性矛盾。”

 

也就是说,当资产阶级混入党内并形成修正主义集团、走资派和资产阶级司令部的时候,社会主要矛盾就会以一种特殊状态表现出来。反过来说,毛泽东之所以对社会主要矛盾重新评估,就是因为产生了走资派。1964年之前,毛泽东并没有修改主要矛盾,是因为,那时革命的主要对象还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党内那几个未来走资派大佬或者还在潜伏,或者还没有完成蜕变。

 

当走资派篡夺了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也就是发生了资本主义复辟之后,他们就一步一步地演化为一个庞大的官僚资产阶级。(在中国,这个阶级同时也是垄断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权贵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为简明起见,这里用官僚资产阶级一词来表示它的全部内容。)

 

所以,在今天,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具体表现为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官僚资产阶级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当然,这是“后话”了。

\



(责任编辑:林飞雪)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