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当代青年

梁艳萍事件,谁在胁迫湖北大学不敢亮剑?

发布时间:2020-05-23 来源: 长湖霸王花 作者: 湘之荷

梁艳萍出名,因为方方。湖北大学出名,因为梁艳萍。
 
一向崇尚言论自由的梁艳萍没有想到, 一篇《直面对冲,迎头相撞是方方》的声援文章,让自己从此淹没在舆论的汪洋大海里。
 
多年潜伏在网络世界里安然无恙地尽情挥发她无底线的“言论自由”的事儿,却在不经意之中被网友们扒了个精光。“精日”、辱国、支持港独,辱骂军人和警察。国家做什么都是错的,日本是令她向往的国度。
 
因梁艳萍而起的言论掀起的网络舆情大潮自然冲向了她任教的湖北大学。
 
一向极具声誉的江城学府就这样拉下水,损害的是学校的名望和教学声誉。近90年累积下来的威名,因为文学院一两个喊着要言论自由的教授陷入网络负面舆情汹涌之中。
 
在强烈的舆论攻势之下,湖北大学4月26日发出微博表示调查。
 

 \

 

遗憾的是,26天过去了。梁艳萍的调查报告结果依旧没有出来。有网友微博发问:湖北大学是不是要改宣传口号——这是一所誓死捍卫“支持精日、港独、台独教授”的象牙塔?
 

一座高校的舆情应对水平

 
高校舆情应对的处置能力直接看出这所高校校领导的领导力水平。
 
梁艳萍事件在网络舆情发酵后,湖北大学在事后几天无任何回应,任由舆论负面化情绪化,从而引发“涟漪效应”,致使一次单纯的教授网络不当言论的舆情事件,演化为网络对本校乃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工作乃至师德师风的信任危机的批判。
 
26日的声明一出,网络便开始有了新的讨论。这是舆情发展的必经阶段。今天网络舆情传播环境的开放性、时效性与复杂性,对于高校舆情事件的回应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低的包容度。
 
舆情事件一旦发生,容易引发网民的集中讨论。在梁艳萍不当言论被网友揭开后,网友在网络上控诉她的行为使得舆情第一次热潮化,而湖北大学的不回应则加速扩大了网民对于湖北大学的负面情绪,迎来了舆情的第二次热潮。
 
尤其是湖北大学将第一次回应成立调查组,正在进行深入调查后,再度成为舆情焦点。

 

 \


需要湖北大学注意的是,这个时候的网络舆情已经将双方的矛盾焦点从梁艳萍不当言论转移到湖北大学的回应速度。也就是下一波舆情就是网民对于等待调查结果的耐心和容忍。
 
这起事件毫无争议地表现出湖北大学对于网络舆情的认知水平和舆情应对能力的欠缺亟需补课,说明相关部门对舆情发展没有充分认知。

网络舆情应对的最佳黄金时间是48小时内,如果从一开始主动即时地回应网民关切,今天的结果可能就不是这样。
 
同样是应对网络舆情,浙江师范大学应对处置态度和速度就不一样,那么最后的效果自然不同。

 

 \
 

浙江师范大学及时将调查结果表明,显示的是这个学校对于舆情应对的态度和速度,同时也体现了这所学校舆情应对的能力。

 

 \
 

拿“言论自由”当挡箭牌,谁在胁迫湖北大学不敢亮剑?
 
调查结果至今没有出来,不得不看出湖北大学在这件事上的纠结。有人认为这是梁艳萍的网络言语,与学术成就无关,有人认为她有言论自由,不能因为网友的揭发学校就人云亦云。有的甚至劝学校只要不回复,舆论就与我无关;只要拉黑网友,就看不到批评的声音。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是极具愚蠢的做法,一座有生命力的高校,在面对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不但自己无法解决问题,反而想着解决提问题的人。如果有这种想法,无疑是错误的。
 
不错,高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知识分子一向崇尚学术自由和信仰自由。
 
湖北大学声明发出后,网上马上就有人为梁艳萍说话,话题显得极其轻描淡写:不就是几句不当言论嘛?用得着如此大张旗鼓?难道几句话,就要抹杀她所有的学术成就,这样做真的人道吗?

 

\

 
我们先不去评价湖北大学的学术水平在全国高校的排名,仅仅在湖北大学里,梁艳萍并不是那种著作等身的人才,也没有显赫的学术成就,别说把她放在今日高校教授中比较,就是湖北大学里面也实在是再平常不过。
 
虽然言论自由确实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绝不是违法非法言论的护身符与挡箭牌,若因发布不法言论受到处理,再拿“言论自由”来说事,那是没用的。
 
梁艳萍做的是,借知识分子言论自由之“羊头”,售卖“香港独立”、“逆向种族主义”之“狗肉”,传播“港独”挑战法治,违反“一国两制”,违反国家宪法和基本法。
 
这些都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可有人妄图混淆视听,博取舆论的同情,这是极其可笑的。

 

 \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言论自由也有“底线”。在一个文明法治的国家,任何挑战国家主权和影响社会稳定的言论都不会有“通行证”。
 
网络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无论谁在网络上的发言,都必须要遵守法律,当你一旦越过法律的界限,那就要受到惩处。指望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来为自己的不法言行做辩解,注定是徒劳的。
 
如果梁艳萍们明明说错话却还拿“言论自由”作挡箭牌,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底线不可触碰,民意不可糊弄,大是大非面前,网友的眼里容不得沙子。
 
就是在美国,鼓吹最自由的国度,公民发表言论也不是随心所欲,美国公民斯诺登“棱镜门”事件就是最鲜明的例子,他流亡国外,连自我申诉的言论权力都已经丧失。
 

何时公布调查结果,看湖北大学的态度

 
网上期待学校学校调查处理结果,很多网友认为梁艳萍是不适合站在讲台上的,确实,我也认为如果这种思想的教授站在讲台上是危险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高校是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领导的核心任务。我想湖北大学在这点上应该不敢含糊,也不能没有态度。

 

 \
 


如果湖北大学校党委有一点点敏锐的政治意识形态觉悟,那么就该明白中纪委转发张伯礼院士的那个讲座背后意味着什么?
 
直面问题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反映出高校处理问题的决心。湖北大学在增强问题意识的同时,应该做的是,如何找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
 
面对此次事件的发生,如果不能第一时间给予网民准确的结果和处理答复时,应该主动告知网民处理进度。无论调查结果如何,向公众及时公布,这是态度问题。
 
因为表明态度比维持沉默更易获得网民的理解和信任,如果一味“遮掩”“封堵”只会适得其反,严肃透明的处理才能为高校挽回声誉和形象。



(责任编辑:林飞雪)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