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主席研究

毛泽东与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数十年交往之情 (下)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人民网作者: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请梁漱溟到北京

  1950年1月,梁漱溟应毛泽东、周恩来的盛情之邀,来到北京。当时毛泽东、周恩来已经应斯大林的邀请,到莫斯科多日了。因此他并没有马上见到毛泽东和周恩来。但毛泽东和周恩来赴莫斯科之前,已经安排好统战部的领导干部细心接待梁漱溟,无论食宿,都安排得十分周全,这使他十分感动。

  3月10日,毛泽东和周恩来由莫斯科返抵北京。中央对迎接毛泽东、周恩来十分重视,除了中央领导人到北京火车站迎接外,还安排许多民主党派人士到火车站迎接。中央统战部知道毛泽东、周恩来对梁漱溟来北京十分重视,特意把他排在迎候队伍中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第一个。毛泽东一下火车,在刚刚见过几位中央高级领导人后,敏锐的目光立刻发现了梁漱溟。他大步走过去,握住梁漱溟的手说:“梁先生,您也到了北京,我们又见面了!您身体可好?家眷都来了吗?改日来我家做客,长谈,再来一个通宵也成!”梁漱溟紧紧握住毛泽东的手,笑着说:“好,一切都好!”其他的话则一时想不起来说了。

  第二天晚上,中央举行盛大宴会,庆祝中苏会谈成功。梁漱溟也应邀出席。席间,毛泽东特意走到梁漱溟身边问候他说:“明天请您到中南海我家里,我们好好叙一叙。”梁漱溟说:“好,我一定去府上拜访。”

  3月12日下午,毛泽东派秘书去接梁漱溟。进入院门,梁漱溟见毛泽东已经站在院里迎接自己了。毛泽东把梁漱溟让进会客室,寒暄后,即直言道:“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愿与各民主党派、各位社会贤达共同治理国家,梁先生对国家建设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希望梁先生知无不言。”梁先生说:“如今中共得了天下,上下一片欢腾。但得天下易而治天下难,这也可算是中国的古训吧!尤其是本世纪以来的中国,要长治久安,不容易啊。”毛泽东摆摆手,笑着说:“治天下固然难,得天下也不容易啊!”他抽了一口烟,又接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共产党靠大家,大家为国家齐心协力,治天下也就不难了。梁先生这次到了北京,可以参加我们政府的工作了吧?”梁漱溟迟疑了片刻说:“主席,像我这样的人,如果先把我摆在政府外边,不是更好吗?”毛泽东说:“那样也好。在新中国,民主党派有许多工作可做。共产党是离不开民主党派的,不参加政府,也有许多工作需要梁先生去做。您可以当全国政协委员,在政协里面,就可以为我党建言献策,可以搞调查研究,可以研究一些国家重大问题。”

  天色黑下来时,一个工作人员走进来小声对毛泽东说,晚饭已经准备好了。毛泽东便很客气地把梁漱溟让进小餐厅。餐厅布置简单朴素,但收拾得很干净。毛泽东笑着说:“也不知道梁先生的习惯,简单准备了一点饭菜,不知合不合梁先生的口味。”梁漱溟忙说:“我是食素的,有一二样菜就成,但您们吃什么自便,不碍我的事。”毛泽东说:“我早就知道梁先生食素,因此,今天我特意吩咐厨师全部做素菜,我们统统吃素食,这也是‘统一战线’嘛!”吃罢晚饭,毛泽东意犹未尽,继续和梁漱溟长谈。谈到现在中国农村发生的变化时,毛主席建议梁漱溟到农村实地考察一番,看看农村的变化,也提一提意见。他还说:“梁先生从前在山东、河南搞过乡村建设,你可以去看看那些地方解放后有何变化,旧地重返,会有得益的。然后你再去东北老解放区看看,比较比较。梁先生如同意,具体行程由李维汉、徐冰安排,他们会通知地方政府接待您的。”

  梁漱溟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后,一直记着毛泽东让他去农村调查的事情。他向全国政协讲了自己的打算后,全国政协很快就做出了安排。1950年4至9月,他带着一些干部先后参观考察了河南、山东、平原三省农村及东北广大地区的城市、农村。梁漱溟所到之处,受到很高的礼遇和盛情接待。通过农村实地考察,梁漱溟发现新中国的农村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有了土地,生产热情很高,粮食产量提高,许多地方还建立了互助组,农村干部也都一心为群众服务。农村的社会风气也非常好,旧社会的黄赌毒等现象基本绝迹。他觉得,共产党能够救中国,也能治理好中国,毛泽东在延安时说的话,是对的。

  1950年9月中旬,梁漱溟的农村调查研究工作告一段落。毛泽东得知梁漱溟回京的消息后,非常想通过梁漱溟了解中国农村的真实情况,便于9月23日傍晚派秘书把梁漱溟再次请到家里来谈话、共餐。这一天梁漱溟已经在朋友家里吃过了晚饭。但毛泽东不知道,他还在等着梁漱溟来一起用餐。梁漱溟一进门,毛泽东就让人上饭菜,并说已准备了素食。梁漱溟如实说,已经在朋友家里吃过饭了。毛泽东笑道:“那我就不恭了,请您略坐,我先吃饭了。”吃完饭,毛泽东问梁漱溟在农村的见闻。梁一一作了汇报。毛泽东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问一些问题。听完梁漱溟的介绍,毛泽东十分满意。临别时,毛泽东向梁漱溟提出建议说:“你看了新解放区,又看了老解放区,但都在北方,还没有看到南方,你还可以再到广东看看。趁热打铁,你的收获会更大的。”梁漱溟说:“我今年外出的时间长了,想休息一下,挤时间写些参观华北、东北的见闻观感,访问广东就且暂缓吧。毛泽东说:“那也好。”接着又问梁漱溟居住条件如何?梁答:“住西城辟才胡同南宽街一本家亲戚处,不是独院。”毛主席即说:“为使您生活、写作更清静些,我已让人安排您到颐和园里边暂住,您就在家等信吧。”不久,中央统战部徐冰派车接梁漱溟住进颐和园内石舫附近一座小巧而精致的四合院里。住了两年多,直到后来搬到积水潭边的小铜井一号定居为止。

  毛泽东建议梁漱溟到南方农村去看一看,实际上是想请梁漱溟从一个民主党派人士的角度,看一看共产党搞的土地改革有没有问题。梁漱溟休息一段时间后,就自动向统战部提出,要去南方看一看土地改革情况。他的要求很快就得到批准。此次去,是由中央统战部组团去的。梁漱溟所在的那个分团有20多人,由章乃器任团长,于5月上旬抵四川,8月30日返京,历时4个月。

  梁漱溟返京后的第4天,毛泽东即派车从颐和园接梁漱溟到中南海。梁下车走进颐年堂时,正遇章乃器与毛泽东告辞。毛泽东送走章乃器后,转身把梁漱溟让进房间说:“土改团总的情况,刚才章乃器来讲过了,我们不用多谈,还是先开饭吧!”仍然是素食,只有毛、梁两个人共餐。饭后,毛泽东问:“对土改,对四川,你个人印象如何?随便聊聊。”梁漱溟略加考虑,便说:“我亲眼看到贫苦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和要求,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但毛病也不是没有。比如政策规定不许打地主,但我亲眼看到在斗争会上打得很凶,有一对地主夫妇,因为受到体罚,一块跳河自杀。这个问题应引起注意,不然地主感到自己没有活路,不是反抗,就是自杀,那都不好。”梁漱溟说到此,毛泽东笑着插话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但我们总的政策是斗倒地主,分田分财,给他出路。大多数地主有活路,不会自杀,也不会反抗。问题是贫雇农受苦受压多少年了,怒火一点着,就难以控制,于是对地主非打即骂。我们应该认真贯彻执行政策,努力说服教育农民,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土改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

  从那以后,毛泽东每一两个月就要把梁漱溟请来长谈一次,谈话内容十分丰富。这充分表明,毛泽东对梁漱溟是十分尊重的,是愿意听他的意见的。二人已经是朋友了。

  两人发生分歧

  1953年9月8日至18日,全国政协开会,讨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问题。这次会议一开始开的是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会扩大会议,后来会议转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扩大会议。当时的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数都比较少,总共不过数十人。因此,大家经常在一起讨论重要问题。党中央也非常希望通过这种途径,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这次会议,梁漱溟便是列席者之一。本来,梁漱溟没有打算在会上发言。但他在10日的小组会上的发言很受欢迎,周恩来就对梁漱溟说:“梁先生,明天的大会你也说一说,好不好?”梁回答说:“好。”

  11日下午的大会上,梁漱溟发言。他在发言中讲了三点意见:一、由于政府的计划必须方方面面相配合,我推想政府除了已经给我们讲过的建设重工业和改造私营工商业两方面之外,像轻工业、交通运输等如何相应地发展,亦必有计划,希望亦讲给我们知道;二、由于完成政府的计划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就使我想到群众工作问题。在建设工业上,我推想有工会组织可依靠就可以了;在改造私营工商业上,亦有店员工会、工商联和民主建国会;在发展农业上,我推想或者是要靠农会。然而农会虽在土改中起了主要作用,土改后似已作用渐微。那么,现在只有依靠乡村的党政干部了。但据我所闻,乡村干部的作风很成问题,强迫命令、包办代替盛行。依我的理想,对于乡村的群众,尤其必须多下教育工夫,单单传达政令是不行的。我多年曾有纳社会运动于教育制度之中的想法,这里不及细说,但希望政府注意有更好的安排;三、农民问题或乡村问题。过去几十年的革命中,中共都是依靠农民而以乡村为根据地的。但自进入城市之后,工作重点转移于城市,从农民成长起来的干部亦都转入城市,乡村便不免空虚。特别是近几年来,城里的工人生活质量提高得快,而乡村的农民生活却依然很苦,所以各地乡下人都往城里(包括北京)跑,城里不能容,又赶他们回去,形成矛盾。有人说,如今工人的生活在九天,农民的生活在九地,有“九天九地”之差,这话值得引起注意。我们如果忽略或遗漏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农民,那是不相宜的。尤其中共之成为领导党,主要亦在过去依靠了农民,今天要是忽略了他们,人家会说你们进了城,嫌弃他们了。这一问题,望政府重视。

  毛泽东不同意梁漱溟发言中所讲的第三条意见。当时,毛泽东和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他要维护这条路线,使新中国在各方面进步更快。他认为,梁漱溟的发言,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不合拍的。这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在原则问题上,他不能不讲话。于是,在梁漱溟发言后的第二天,即9月12日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即席讲话。他说,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总路线,认为农民生活太苦,要求照顾农民。这大概是孔孟之徒施仁政的意思吧。然须知有大仁政小仁政者,照顾农民是小仁政,发展重工业,打美帝是大仁政。施小仁政而不施大仁政,便是帮助了美国人。有人竟班门弄斧,似乎我们共产党搞了几十年农民运动,还不了解农民?笑话!我们今天的政权基础,工人农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一基础是不容分裂,不容破坏的!

  这次中央人民政府扩大会议,是有全国政协委员列席参加的,梁漱溟也是列席者之一。毛泽东说这番话,实际上就是批评梁漱溟的,不过他并没有点出梁漱溟的名字。听到毛泽东批评自己反对总路线,梁漱溟有些不服气。他想:我是拥护总路线的,何曾反对过国家的总路线呢?我只不过是想提醒中共中央注意某些问题,根本没有否定总路线的意思,更不想损害工农联盟。梁漱溟是个倔强之人,他想声明自己的看法,就提笔给毛泽东写信,信中的大意是说:我不反对总路线,没有破坏工农联盟,我没有这个意思,这是你误会了,希望解除误会。他想在会上就交给毛泽东。但他的信还没写完,就散会了,他也就无法在这次会议上向毛泽东反映自己的意见了。回家后,他接着把信写完。

  9月13日上午继续开会。梁漱溟准时出席。他见毛泽东步入会场,就站起来,直接走到毛泽东面前,将昨天晚上写好的信当面交给毛泽东。当天晚上中央招待大家看京剧。毛泽东约他当晚在怀仁堂京剧开演之前在休息室里谈话。京剧开演前20分钟,毛泽东和梁漱溟都准时到了休息室。二人见面仍然很客气。梁漱溟主要是解释自己的讲话不是反对总路线的。毛泽东则说:“你的话是与总路线不同的。”二人意见不同。话还没有说完,京剧就开演了,谈话不欢而散。

  9月16日,梁漱溟登台发言,一是复述9日在小组会上的发言,二是复述11日在大会上的发言,并以上述发言之内容,再三陈述自己并不反对总路线,而是热烈拥护总路线的。梁漱溟讲完后,大家都没有说什么,只是沉默,没有人在会上批评梁漱溟。

  9月17日继续开会。毛泽东在会上对梁漱溟进行了批评。但梁漱溟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9月18日的会上,梁漱溟要求发言。会议也允许他发言。他在发言中说:“单从这一次发言就判断我是恶意的,论据尚不充足。”梁漱溟在会上讲的时间很长。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都在认真地听着,并不打断他。但台下一些人则不让梁漱溟讲下去了。有的人对梁漱溟批得很厉害,甚至说他一贯反动,还有人高喊,要他滚下台。毛泽东显然不同意那些高喊口号的人的意见。他当场以非常和缓的语气,请梁漱溟继续讲,但不要讲得太长了。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在讲话中表示:“梁先生还要当政协委员。”可见,毛泽东是不同意有人说的梁漱溟一贯反动的观点的,他对梁漱溟还是要保护的。

  分歧发生后,梁漱溟曾主动提出要闭门思过。他给主持全国政协工作的陈叔通副主席和李维汉秘书长写信,要求请长假,“容我闭门思过”。这个消息传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并不赞成梁漱溟闭门思过,因此,他没有直接答复。李维汉同志派人告诉梁漱溟:“今后可以这样办:需要出席的会议和活动,通知照发,但参不参加自便。”

  从那之后,梁漱溟便居家读书学习,认真反省自己,什么地方都没有去。大概过去一二个月的光景,金日成来访,中央人民政府设国宴招待,也请民主党派人士参加。梁漱溟也接到了请柬,但他没有出席。过后便有人批评他,说这样的活动不出席不对。但梁漱溟总认为自己铸成了这场大错,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错误。

  自1953年9月以后,梁漱溟仍然是全国政协委员,他的工资照发,对他也没有进行任何处分。

  梁漱溟能主动闭门思过,与何香凝的帮助分不开。梁漱溟几十年后在回顾这段历史公案时曾经这样说:“何香凝先生的发言在当时和事后,有三点引起我的注意。第一,在那种场合,她是唯一在发言中明确肯定了我过去是反蒋抗日的。也就是说,我并不是一生中对国家、民族没有做过一件好事的人。何先生说的是事实。那时候,因日寇进攻广西,桂林失守,我们退到贺县百步,我在那里主持民主同盟的发展工作,有许多反蒋抗日的朋友在那里,何先生是大家所敬重的一位。我同她时常见面,对时局的看法亦很相近。第二,她的语气缓和,发言中左一个梁先生,右一个梁先生。这在当时,发言者除毛主席等少数人还时而对我这样称呼外,大多数人都对我直呼其名。第三,她提醒我要闭门改过,补救前途。这是使我醒悟自己不该与毛泽东顶撞的最早的规劝之言。”

  梁漱溟还对自己对毛泽东的态度进行了自责。在这件事发生30多年后的1986年,已经94岁高龄的梁漱溟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多年来,我一直不愿意细谈这桩事。为什么?并不是怕把自己的错误公之于众,因为自己是个平常人,是好是坏只与个人相关,无碍于国家民族,不足轻重,我所顾虑的是另一位当事人――毛主席,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1953年9月,由于我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全不顾毛主席作为领袖人物的威信,当众与他顶撞,促使他在气头上说了若干过火的话。如果说当时意气用事,言语失控,那么也是有我的顶撞在先,才有毛主席对我的批判在后。”梁漱溟对毛泽东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梁漱溟陷入了巨大悲痛之中。他认为,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好领袖,共产党失去了一个伟大的领导人。在悼念毛泽东的日子里,梁漱溟的心情是十分难过的。这也体现出梁漱溟与毛泽东有着非同一般的友谊。毕竟,梁漱溟同毛泽东有长达几十年的交往;毕竟,二人都有为国为民的初衷;毕竟,毛泽东的伟大政治家品格令梁漱溟佩服。这是二人能保持数十年友谊的基础。



(责任编辑:黄明娥)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