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主席研究

毛主席的战略预见:总有一天,美国要跟我们建交

发布时间:2020-02-27 来源:前线报作者:李振

    \
   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美两国处于对抗状态,毛泽东却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大格局,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作出了“总有一天,美国要跟我们建交”的战略预见。

  1955年5月底,在与印尼总理阿米佐约探讨即将到来的中美谈判时,在1956年9月中共八大会议期间,在1957年1月27日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在1958年6月16日与二十余位驻外大使会谈时等,毛泽东都表露出尽管美国现阶段“不承认”新中国,但是,“总有一天,美国是要与中国建交”的乐观前景。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是,中共八大政治报告指出:“为了和平和建设的利益,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建立友好关系。我们相信,这一点,总有一天会要做到的。”
 

  是什么原因,促使毛泽东选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作出关于“中美建交”的战略预见?最直接的动因是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谈正式启动。1955年春,中美双方都有意向通过谈判,缓解台湾地区的紧张形势。1955年8月,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从8月14日到9月10日,双方达成了遣返平民的协议。9月中旬进入第二项议程后,美国采取纠缠拖延的做法,中国代表提出的禁运问题等议题均被美方拒绝,会谈陷入僵局并一度中断。虽然会谈没有解决中美双方的实质性问题,但是在那个近乎隔绝和充满敌意的年代,中美大使级会谈是两国进行官方接触的唯一渠道,有助于双方互相了解彼此的政策意图,对缓和两国的紧张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智者见于未萌。有了中美大使级会谈渠道的建立,毛泽东并不指望中美之间的对抗能在一夜之间消除,但有理由相信两国对抗的状态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有理由对中美关系的前景感到乐观。
 

  1956年9月30日,毛泽东同到访的印尼总统苏加诺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问题,话题自然就引到了中美关系上。毛泽东说:“对付美国人是要有一点办法的,要有两条,一条不行。第一是坚决斗争,每天都要叫……第二是不要急,这一条是不登报的。”以1964年约翰逊当选总统为分界线,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美国政府意图通过“遏制孤立”政策,颠覆中共政权;后一阶段,美国政府转向“遏制接触”政策,目的是遏制中国“扩张”的同时避免直接军事冲突。毛泽东的应对之道,在前一阶段,侧重坚决斗争,以斗争求缓和;在后一阶段,侧重以我为主,等待时机。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9月,美军在朝鲜半岛仁川登陆,很快突破“三八线”,向中朝边境推进。朝鲜政府紧急请求中国出兵。最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毛泽东认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五次大的战役,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战场的僵局,让双方坐到了谈判桌上。经过两年多在战场上和谈判桌上的反复较量,1953年7月27日双方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对于新中国来说,抗美援朝是一场立国之战、止战之战,打出了新中国的尊严,也打出了几十年相对安全的外部环境。
 

  推动中美破冰的关键支点,竟是一个小小的乒乓球。1971年3月,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比赛期间,美国乒乓球队提出赛后到中国访问的愿望。中国外交部觉得时机还不成熟,提出拟不邀请美国队访华的建议。对此,毛泽东考虑了三天。最后关头,他由不同意改为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的消息,轰动了世界。国际舆论称这是“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乘坐一架巴基斯坦客机飞到了北京,在北京只停留了48个小时。10月20日,基辛格公开访华,与中方商讨尼克松访华时将要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28日,中美在上海正式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美方明确“一个中国”的原则,并确认了从台湾撤军的最终目标。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责任编辑:黄明娥)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