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91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帝国主义时代辨敌我友 人民范畴历史嬗变 两面人/人民资本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4 14:2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毛主席悼文里的大爱、大情、大道和大义
2021-04-04 12:04:09  来源: 乌有之乡思想   作者:耿来意


  中国的文体里有悼文一类,用于悼念逝者,表达哀思,抒发情志,寄托愿望。

  毛主席是文章大家,他立下的是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志,干的是砸烂旧世界的革命事业,这就意味着他要面对更多的流血和牺牲,要面对“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这样的伤痛,要面对“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这样的悲壮。这就意味着,他不仅会留下气势磅礴的雄文,也会留下感人肺腑的一篇篇悼文,让人们从中感受他丰富的内心情感和远大的革命志向。

  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

  1915年3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生易咏畦(易昌陶)病逝。易咏畦工书善文,与毛主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学校于5月23时为他举办追悼会。

  其时,袁世凯与日本签约,承认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日本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独霸中国,激起中国人民的群体愤怒。

  在易咏畦的追悼会上,收到了一师师生大量挽诗挽联,内容多含“悼念学友,毋忘国耻”之意。

  毛主席对好友的去世深感惋惜和痛心,他写下了挽联《悼友人易咏畦》:

  “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没,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

  此后,毛主席又写下了追忆好友的挽诗: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方期沆游,零落匪所思;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关山蹇骥足,飞飚拂灵帐;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列嶂青且蒨,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毛主席的挽联挽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失去好友的悲伤心情,追忆了他与易咏畦交往过程的美好经历,而且抒发了自己为国雪耻的豪情壮志,“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列嶂青且蒨,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他要秉持长剑,一扫岛夷之国给中国带来的腥秽和耻辱。

  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1919年农历8月12日,毛主席深爱的母亲病逝,他闻耗从长沙回家奔丧。在母亲灵前,他执笔成文,写下《祭母文》,其中写道: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宅心宽厚,与毛主席母子情深。1936年10月,美国记者斯诺到陕北采访,毛主席向他谈起母亲,他说:

  “我的母亲是一个慈祥的妇人,慷慨而仁爱,不论什么都肯施舍。她很怜惜穷人,在荒年,她常常施米给那些跑来乞讨的人。”

  而毛主席一直在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四处奔波,无暇在家中尽孝。对于母亲的去世,毛主席是心存愧疚的,他在《祭母文》中历数母亲的高风盛德,回忆母亲抚育儿女的艰辛和对儿女的期待,流露出他对母亲的深爱和不舍。“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毛主席的塾师、族兄毛宇居曾收藏了此文的抄本,他在文后写道:

  “此文脱尽凡俗,语句沉着,笔力矫健,皆是至性流露,故为之留存,以为吾宗后辈法。”

  除了“祭母文”,毛主席还写下了两幅“灵联”,其一: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其二:

  “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无不流露出毛主席未能床前尽孝的遗憾,和失去母亲的伤痛之情。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国共两党在陕西黄陵县黄帝陵进行公祭。中共《祭黄帝陵文》由毛主席亲笔书写,委派负责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的林伯渠宣读 。“祭文”如下: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毛主席书写这一祭文的背景是国共两党在民族危亡时刻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摒弃前嫌,共同御侮。这篇祭文行文流畅,气势宏伟,感情充沛,令人动容。前文主要讲述我们拥有同一个祖先,创造了伟大的基业,却不幸被鞭笞侮辱,面临国土沦丧的局面。后文水到渠成,表达“还我河山,卫我国权”的雄心壮志。文中“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读之使人心潮澎湃,精神激昂,让人从中看到了共产党人的民族大义和壮情激烈的豪迈气概。这篇祭文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发布的号召全民族抗战的“宣言书”,誓为抗日救亡之先驱的“出师表”。

  国共公祭黄帝陵后几个月,“七七”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共赴国难,“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最终将侵略者逐出国门,实现了民族解放。

  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

  1937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在陕北公学召开。

  毛主席在纪念大会上做了讲话,高度评价了鲁迅,称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鲁迅是从正在溃败的封建社会中出来的,但他会杀回马枪,朝着他所经历过来的腐败的社会进攻,朝着帝国主义的恶势力进攻。他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丑恶的帝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

  毛主席总结了鲁迅先生的三个特点:一个是“他的政治的远见”,“他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二个是“他的斗争精神”,“他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三个是“他的牺牲精神”,“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他往往是站在战士的血痕中,坚韧地反抗着、呼啸着前进。”

  毛主席称赞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他把鲁迅的三个特点总结为“鲁迅精神”,号召陕北公学的同学们学习鲁迅的精神,“把它带到全国各地的抗战队伍中去,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其后,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先生做了更加高度地概括: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在对鲁迅先生的悼念中所提练出的“鲁迅精神”,正是中国人民在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中最需要的精神,它激励着无数的人们去奋斗。

  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

  1925年3月12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孙中山先生生前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建立了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统一战线,创立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大好局面。

  1938年3月12日,在孙中山先生逝世13周年的日子里,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纪念大会,毛主席发表讲话高度评价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纲领、统一战线的政策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孙先生的三民主义纲领与统一战线政策,实为处在半殖民地国家的大革命家对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同时还有他的革命精神,“当着多少追随者在困难与诱惑面前表现了灰心丧志乃至投降变节的时候,孙先生总是坚定的。孙先生是坚持其主义的。在他一生,他的三民主义只有发展而无弃置。”

  为什么要纪念孙中山?那就是为了团结抗日。毛主席说:

  “我们纪念孙先生,如果不是奉行故事的话,就一定要注意这样的三项:第一,为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第二,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扩大而奋斗;第三,发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我以为这三项是孙先生留给我们的最中心最本质最伟大的遗产,一切国民党员,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爱国同胞,都应接受这个遗产而发扬光大之。”

  对于自卢沟桥事变以来牺牲的几十万将士,毛主席说:

  “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从郝梦麟,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刘家祺,姜玉贞,陈锦秀,李桂丹,黄梅兴,姚子香,潘占魁诸将领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为了民族自尊与人类正义,为了中国人一定要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决不让日本法西斯不付重大代价而达到其无法无天的目的。我们的方法就是战争与牺牲,拿战争对抗战争,拿革命的正义战对抗野蛮的侵略战。这种精神,我们民族的数千年历史已经证明,现在再来一次伟大的证明,郝梦麟将军等数十万人就为着这个而牺牲了。”

  毛主席在讲话中表示:“孙中山先生的民族解放、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三大理想,谁能说不会实现于中国的?”他坚信,“在这回大战中,齐心一致,一定要把亡国奴或亡国奴威胁的锁链摆脱掉。”

  在纪念大会上,毛主席还为孙先生撰写了一副挽联:

  “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

  这幅挽联深刻点出了实现抗战胜利的先决条件,只有实现全民族的抗战,结成牢固的统一战线,才能实现抗日胜利。

  毛主席悼念文章,是一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典范。

  必须制裁反动派

  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顽固分子包围新四军驻湖南平江嘉义镇的通讯处,惨杀新四军参议涂正坤、八路军少校副官罗梓铭等六人。

  1939年8月1日,延安人员召开追悼平江惨案死难烈士大会,毛主席在大会上发表演说,抨击这一倒行逆施的惨杀事件。他说:

  “现在全国抗日,全国人民在抗日的目标之下结成一个大团结。在这个大团结里面,有一部分人是反动派,是投降派。他们干什么呢?就是杀抗日分子,压制进步,勾结日寇汉奸,准备投降。”

  为了抗日胜利,毛主席提出必须实现统一,统一于抗战,统一于团结,统一于进步。

  对于平江惨案,毛主席愤怒指出:

  “杀抗日的人,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中国的反动派执行了日本帝国主义和汪精卫的命令,准备投降,所以先杀抗日军人,先杀共产党员,先杀爱国志士。这样的事如果不加制止,中国就会在这些反动派手里灭亡。所以这件事是全国的事,是很大的事,我们必须要求国民政府严办那些反动派。”

  毛主席的演说,揭开了国民党顽固派反动凶残的面目,揭示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本质,而提示的目的,是为了抗日的民族大局和民族大义,为了“继续抗战,继续团结,继续进步”,他要求国民党政府“制裁那些投降派、反动派”,“保护一切革命的同志、抗日的同志、抗日的人民”,毛主席有理、有据的揭露、批判和正当要求,获得的是全国正义力量的支持和拥护,是人心的所向。

  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1939年11月12日,到中国帮助抗战的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因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感染逝世。

  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为白求恩举行追悼大会,毛主席写下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12月21日,他在杨家岭窑洞写下了《纪念白求恩》一文,他在文中写道: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他号召中国共产党员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曾经说过一段话:“让我们把盈利、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使我们的职业因清除了贪得无厌的个人主义而变得纯洁起来。让我们把建筑在同胞们苦难之上的致富之道,看作是一种耻辱。”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崇高感染着人们,也感动了毛主席,毛主席写下的纪念文字,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乃至中国人民精神塑造的宝贵财富。

  为人民服务

  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

  1944年9月8日,中共中央警备团为张思德举办追悼会,毛主席在会上做了讲演。他说: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毛主席的演讲短小精湛,催人奋进。他从张思德这个普通战士身上所看到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硬核,是立党之本,立国之本,是须臾都离不开的护身法宝。

  一定要把黑暗的中国从地球上除掉

  1945年6月17日,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延安人民的代表联合召开追悼大会,以追悼在几十年来中国革命队伍各个战线上所牺牲的人。

  毛主席做了演讲。

  他回顾了中国人民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的苦难历程和付出的巨大牺牲,歌颂了无数的革命不怕牺牲的高贵精神。

  他说:

  “烈士们是已经离开我们了,他们的责任交给了我们,我们要完成这个责任。”

  他勉励人们:

  “我们有这样的信心,一定要把黑暗的中国从地球上除掉,建设一个光明的中国。这个光明的中国是烈士们长期奋斗的目标,他们虽然没有成功就牺牲了,但是他们给了我们经验教训。我们今天开追悼大会纪念他们,革命也还没有成功,但是明天我们就要成功。我们下决心要把中国变为人民的中国,要战胜一切外国的、中国的反动派,一切外国的、中国的压迫者,不战胜他们决不罢休。”

  毛主席的演讲是鼓舞人心的,让人们看到了光明的前途和希望。

  人们从那儿奔赴新的战场,为民族和人民的解放而浴血战斗。

  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中国人民的流血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这一天,毛主席为纪念碑题写了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主席写下的著名悼文还有许多。

  他为红军将军王尔琢写下了挽联:

  “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他为红军将领黄公略写下了挽联: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他为国民党远征将军戴安澜写下了挽诗: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他为誓死守城的国民党将领王铭章写下了挽联: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他为彭雪枫将军写下了挽联:

  “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他为国民党将军续范亭写下了挽联: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他为力促国共合作的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写下了挽联:

  “大计赖主持,内联共,外联苏,奔走不辞劳,七载辛勤如一日;斯人独憔悴,始病热,继病疟,深沉竟莫起,数声哭泣已千秋。”

  他为中共中央委员张浩写下了挽联:

  “忠心为国,虽死犹生。”

  他为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刘志丹写下了挽联:

  “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他为印度援华医疗队医生柯棣华写下了挽词:

  “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他为因飞机失事“四八”被难烈士王若飞、叶挺、邓发、秦邦宪等写下了祭文和挽联:

  “你们的死是一个号召,它将加深中国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它将加强中国人民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事业的决心!

  你们的死是一个号召,它号召全党党员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和平、民主、团结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

  全党党员和全国人民将继承你们的遗志,继续奋斗,直到胜利,决不懈怠,决不退缩!”

  “天下正多艰,赖斗争前线,坚持民主,驱除反动,不屈不挠,惊听凶音哀砥柱;

  党中留永痛,念人民事业,惟将悲痛,化成力量,一心一德,誓争胜利慰英灵。”

  他为被国民常特务杀害的李公朴写下唁电:

  “先生尽瘁救国事业与进步文化事业,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今为和平民主而遭反动派毒手,是为全国人民之损失,抑亦为先生不朽之光荣。全国人民必将以先生之死为警钟,奋起救国,即以自救。”

  他为同样被国民党杀害的闻一多写下唁电:

  “先生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今遭奸人毒手,全国志士必将继先生遗志,再接再厉,务使民主事业克底于成。”

        他为罗荣桓将军写下了挽诗:“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关于祭文,毛主席也有着自己独道的认识。

  1942年5月28日,毛主席在中央学习组会议上说:

  “‘人生一世,草长一春’,为了什么呢?人生一世就是专门为工农兵,死的时候如果作祭文也是这样作就好了,当然不是专门为了作祭文。张浩去世,我们就作了祭文,名为对死人,实则对活人,就是告诉人们,你们不要自私自利吧!张浩革命一生,难道是为了作祭文吗?我相信不是的!”

  1943年8月8日,毛主席在中央党校二部开学典礼上说:

  “一个人死了开追悼会,群众的反映怎样,这就是衡量的一个标准。有些人高高在上,官位很大,称首长,好像老百姓都拥护他,其实这不能说明问题,要看最后的盖棺论定,要看开追悼会那一天老百姓落不落泪。有些干部死了,我看老百姓就不见得落泪,他是自封的群众领袖。因为你做了官,老百姓不得不和你打交道,其实公事一办完,人家就掉头而去,不大理睬你了。真正的群众领袖,到开追悼会那一天,老百姓会觉得他死了很可惜,至少不会觉得死了也好,可以省下小米。刘志丹同志牺牲后,陕北的老百姓伤心得很,这说明他是真正的群众领袖。群众领袖是群众封的呢?还是我们自己封的呢?季米特洛夫说,是要群众封的,是群众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确认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

  重温毛主席写下的一篇篇悼文,仿佛回到了风云激荡的历史之中,一个个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灵魂从历史中生动地走来,他们是中华民族绵绵流长的保护神,他们在毛主席的悼文里永生。

  毛主席正是从他们那里,提炼出了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和品质,告诉那些活着的人们,怎么样去奋斗,怎么样去生活。

  从那一篇篇悼文里,也可以感受得到毛主席思想的光芒和温度,感受他的大爱,感受他的大情,感受他的大义,感受他的大道,感受他的大志,感受他的大德,感受他对于人民的赤胆忠心和念念不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4-4 14:24:07 | 只看该作者
郭松民:清明节,更加缅怀人民领袖毛泽东

2021-04-04 10:00:05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郭松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1

  清明节有点变味了。

  一切似乎都和吃喝玩乐以及娱乐有关。

  高速公路堵车了,旅游景点爆满了。

  一座陵园的公众号发出了这样的推文:“花开了,树绿了,就差你了……”

  简直是亡灵发出的死亡邀约,令人毛骨悚然又啼笑皆非。

  就像曾经是红色的“劳动节”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黄色的“黄金周”一样,清明节也失去了应有的肃穆气质,变得轻快,甚至轻佻了。

  02

  清明节,固然有踏青赏春,放风筝、荡秋千等轻松的一面,但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慎终追远,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才是清明节的基本面。

  而这些,是必须要怀着庄重的心情去做的。

  清明节为什么重要?

  这是因为,中国人是以祖先为参照系,建立自我身份认同和家国认同的。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具有很多不同的身份:官员、商人、将军、学者、农民……

  但在清明节这一天,在祭祀祖先的这一刻,他的这些身份都消失了。在祖先的灵前,他重新回归为家族的一员,他必须思考对家族的责任。

  所以,清明节的祭祀活动,作为一种仪式,重要的功能在于唤醒家族共同记忆,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正是因为清明节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它才能穿越千年时空,一直延续到当下。

  03

  今天,在清明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同样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隆重纪念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

  这是对古老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纪念毛主席,并不仅仅是为了感恩(无疑,感恩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更重要的,我们要在毛主席面前,唤起自己一个重要的身份认同:我是中国人民的一分子!

  没错!是毛泽东“创造”了中国人民!

  尽管“人民”作为一个词汇古已有之,人民作为人口的绝大多数,也始终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这种存在,数千年来始终不过是一种“自在”的存在,而不是一种“自为”的存在。

  关于“自在”和“自为”,容我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

  耕牛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们的存在就是“自在”的,它们不会提出缩短劳动时间、分享农业收获、改善生活条件的要求。除非在《动物庄园》这样的寓言体小说中,它们更不可能推翻人类对它们的统治,建立一个自己当家作主的社会。

  它们只是存在而已,所以是“自在”的,不是“自为”的。

  但在毛主席站上中国革命的舵手岗位之后,他改变了这一切。

  他重新定义了人民的概念,唤醒了人民,把人民从“自在”的状态引导到了“自为”的状态,中国革命也从软弱无力的“国民革命”,一变而为具有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的人民革命!

  毛泽东时代,是当之无愧的“觉醒年代”!

  正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人民才作为一支自为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毛主席的伟大作品,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崭新国家——人民国家。

  人民当家作主,是这个国家最基本的特征。共和国的政府,叫人民政府,法院叫人民法院,军队叫人民军队,最高权力机关叫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代表中,作为人民主体的劳动者,在毛泽东时代所占比例一直在70%以上。

  毛主席是人民领袖,但他从来不凌驾于人民之上,他之所以具有翻江倒海的恰恰是因为他是人民的一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为全党、全军制定的唯一宗旨,也是他终身不变的信仰!

  04

  现在,让我们重温一遍毛主席关于人民的论述吧——

  1942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1948年1月,毛主席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指出:

  “所谓人民大众,是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被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权及其所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压迫和损害的民族资产阶级,而以工人、农民(士兵主要是穿军服的农民)和其他劳动阶级为主体。”

  1957年2月,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

  “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的外延有所变化,但阶级性,这一 “人民”概念的本质从没有改变。

  19世纪末,西方海权论者说:“谁控制住海洋,谁就统治了世界。”

  20世纪初,西方地缘政治论者又说:“谁统治心脏地区,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控制了世界。”

  原子弹问世,又有人说:“谁拥有了核武器,谁就控制了世界。”

  只有毛主席说:“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

  毛泽东的人民观,使他登上了人类思想的高峰,令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家”望尘莫及。

  05

  今天,清明节,让我们一起纪念人民领袖毛泽东!

  同时,也让我们再次回归身为人民的身份,唤起当家作主的回忆!

  让我们一起来保卫共和国的人民性,也让我们坚信,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和人民的力量相抗衡!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4-4 14:25:35 | 只看该作者
《觉醒年代》剧终:革命尚未完结,同志仍需努力

2021-04-04 12:05:20  来源: 多数派 Masses   作者:淋署




  革命历史剧《觉醒年代》近日迎来了大结局: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漫长的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新的时期。令人鼓舞的同时,这个结局也不无悲凉之意,因为剧中字幕清楚标出了众多革命者的归宿:死亡、牺牲、英年早逝。

  作为近年来罕有的、引起了颇高讨论热情的革命历史剧(豆瓣评分达到9.2),《觉醒年代》确实有着多层次的突破意义:对陈独秀、蔡元培、辜鸿铭等争议性历史人物的重新评价;对无政府主义思想和实践的呈现等等。更重要的是,对不少青年观众来说,《觉醒年代》令革命的激情重新变得可亲、可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不再是“情怀党”的无聊空谈。然而,其“主旋律献礼剧”的定位,也决定了这部电视剧无法超越的意识形态限度,比如用民族主义话语吸纳和代替社会主义革命内涵的倾向。

  前几天,“共青团中央”在微博上表示:意犹未尽的观众们不必再催促《觉醒年代》加更续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本文则意图追问:革命是否已然完结?什么才是召唤革命幽灵的“正确姿势”?怎么办,才能不辜负革命先辈的亡灵?

  01

  自由主义失败之后: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觉醒年代》将其开篇设置在了1915年,这无疑是一个深具意味的年份: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第二个年头,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辛亥革命建立起的共和制度已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这些事件共同凸显了一个时代主题: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危机。相应地,资本主义的“经典”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也在当时思考民族命运的中国知识分子中趋于弱势。

  一战所显现的欧洲危机,从其爆发的1914年开始便刺激着中国知识界的讨论:欧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场战争是民主vs.专制吗,抑或是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内部竞争所致?而中华民国自建立以来的共和危机——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等乱象——也活生生展示着代议制民主是如何沦为政党政治权斗工具的。人们慢慢意识到,这是中国的问题,却也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代议制民主与绝大多数的国民有什么关系,这个体制真的能代表国民的声音吗?

  更为赤裸地向国人展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之暴力的,是日本。同样作为被西方殖民者敲开国门的国家,日本成功地现代化,实现了“脱亚入欧”;所以自1894年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就被视为中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楷模。彼时,日本的大东亚主义在中国也颇有市场:全亚洲联合为新的强者,从而对抗欧洲的想象,怎能不激动人心?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和俄国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了一仗,国人才如梦方醒:大东亚主义只是换了张脸的帝国主义,而日本的现代性也只是换了张皮的西方现代性。1915年的《二十一条》则更加深了对日本的幻灭。对日本现代性的怀疑正是留日学生普遍激进倾向(如李大钊、鲁迅)的来源之一。

  自由主义的破产,使得不同的中国知识分子走上了截然相反的两条路:一条向右,一条向左;一条望向自身民族的过去,一条朝向人类共同的未来。这就是《觉醒年代》用大量篇幅呈现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派”与“保守派”的论争。《觉醒年代》提醒观众,这一时期的“保守派”绝不仅仅是一般印象中腐朽的满清遗老;相反,他们中的不少人具有充裕的“现代性”,接受了西方或日本的现代教育,并且能够娴熟地调用反西方、反现代性话语来宣传保守派思想。《觉醒年代》第一集中,留日学生中的保守派指责激进派的话术就是“照搬美利坚民主共和制度”、“不顾中国国情一意孤行”(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今日舆论场域中的类似话术)。甚至连复辟的张勋在溥仪面前也懂得说一句“皇上,这共和不合咱的国情啊”。

  当然,《觉醒年代》中刻画得最为丰满的保守派人物非辜鸿铭莫属。作为爱丁堡大学和巴黎大学的校友,辜鸿铭精通西洋文化。剧中,胡适在北大演讲时引用了《荷马史诗》,被辜鸿铭当场打断,后者嘲笑胡适不会讲希腊语、也不会讲纯正英国口音的英语。事实上,保守派对新文化有许多类似的指责。例如,保守派的重要刊物《学衡》为了论证新文化提倡者在西学上的浅薄,反复地引用哈佛大学教授白璧德的观点:十六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文化背叛了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古典人文主义。既然西方时髦都是回归古典了,中国人也应发扬国粹,“再求进而研究西洋自希腊以来真正之文化”云云。保守派的意图是证明自己的“旧”其实比新文化运动更“新”[ii],以争夺年轻一代的追随。

  02

  与保守派和解:今日民族主义如何再造历史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激进派和保守派都可以看作是对现代性危机和自由主义破产的反应,也都具有某种反对西方殖民的民族主义色彩。但是,两者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来的官方解释中,都是南辕北辙、水火不容的历史选择。然而,在民族主义情绪水涨船高而“社会主义”内涵日益模糊的今天,两派的死对头却在《觉醒年代》中想象性地握手言和了。当然,这一“和解”的发生是以再造、甚至篡改历史事实为前提的。此种对保守派思想的重新评估,实际上暴露出今日民族主义的右翼性质。

  比如,电视剧多次(不无生硬地)让陈独秀和李大钊表态,声明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全然否定。陈独秀说他“只反对三纲五常,不反对孔孟”;“只反对政治尊孔,不反对学术尊孔”。为毛泽东送行时,陈独秀甚至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他绝不全盘否定,“等将来国泰民安,我还想在故纸堆里安度晚年,多么惬意!”。一旁的李大钊竟也表示“我跟你愿望出奇地一致”。(所谓“想在故纸堆里安度晚年”已经成为后革命年代的革命历史剧惯常使用的一种陈词滥调:2007年电视剧改编版“红色经典”《青春之歌》中,共产党人江华对林道静表示“完全理解余永泽(原红色小说中“保守文人”的代表)的人生选择”,并说自己“也想钻故纸堆,只是现在条件不具备,等将来建成一个新世界,自己还想向余永泽请教学问呢”。后来,林道静也安慰心灰意懒的余永泽:“你的知识将来国家用得着”。[iii])《觉醒年代》接近尾声时,李大钊又带着学生们一起来参观韩愈祠,抒发他对儒家教育的满腔尊崇。由此观之,陈李二位实在是“通三统”[iv]学说的祖师爷啊!

  平心而论,新文化阵营内部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与陈独秀相比,曾提出新旧折衷论的李大钊对传统文化确实没有那么抵触。并且,正如迈斯纳(Maurice Meisner)指出的,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培育了李大钊一种髙度的侠义气质、一种强烈的民族爱国精神和为祖国为人民效力的迫切愿望。李大钊后来的生涯确凿地证明,这些中国的传统能够为激进的、反封建的目的服务[v]。如果说李大钊的相关部分尚有某种历史真实性,那么将言论最为激进的陈独秀也塑造成一位“理中客”,只能说是编剧对历史的魔改了。

  相应地,剧中也极力凸显陈、李的反西方色彩,并试图让他们在这一点上与保守派达成和解。第十二集借用了北大解聘英国籍教授引发外交争议这一真实历史事件,但添油加醋地杜撰了一个与英国人谈判的“教授团”:蔡元培让陈、李去说服辜鸿铭参加教授团,成为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共同打败英国人。在谈判桌上,辜鸿铭大发宏论,说中国人如何比西方人更文明、更优等。然而,辜鸿铭及其“中国人的精神”论无非是一种内化了西方视角的自我东方主义。所谓“西方人是物质的,中国人是精神的”等等庸俗的比较文化理论,貌似颠覆、实则重复了白人至上的种族结构。

  对西方貌似颠覆、实则重复的话语渗透在今日中国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方方面面。民族主义者的普遍理想是让中国成为高仿欧美现代性的复制品,一幅强大到超越了欧美“原画”的赝品。不必奇怪,狭隘的民族主义必然以目前世界的强权——西方——作为自己的范本与镜像。与之伴随的是第三世界和国际主义视野的消失。例如,巴黎和会上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引发了全球的抗争浪潮[vi],但只有五四运动作为反帝爱国运动被高高举起,而1919年同期发生的朝鲜、埃及、印度、中东、美国黑人的反对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的运动却鲜少有人提及。事实上,在今天的中国历史课本上,只有中国和西方的历史,第三世界的踪影悉数蒸发、无迹可寻。

  今天,甚至连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本身也被理解为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可以用完即弃的历史“工具”,而不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所谓“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有救亡图存之振兴,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觉醒年代》中塞给李大钊的台词)。作为对照,我们不妨重温真正由李大钊本人所写的一段话:“法人当日之精神,为爱国的精神(指法国大革命),俄人之今日精神为爱人的精神(指十月革命)。前者根于国家主义;后者倾于世界主义;前者恒为战争之泉源,后者足为和平之曙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03

  革命阵营内部的论争:托派与无政府主义

  幸好,《觉醒年代》在“回收”保守派历史的同时,也“回收”了曾被遮蔽和压抑的一部分革命历史。在官方的历史书写中,陈独秀是一个有争议并尽量避而不谈的人物,主要原因在于他后期转变为了一名托洛茨基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主流革命路线有很多批评。虽然《觉醒年代》并没有触及后来这段历史,其仍是第一个全方位展示了陈独秀形象的中国影视剧。

  当然,《觉醒年代》中更引人注目的革命阵营内部分歧,当属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论争。剧中讲述了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等共产党人的无政府主义“前史”(多次提及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也生动地呈现了无政府主义实践“工读互助社”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不过,剧中对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截然对立的处理,却与史实不符。1921年之前,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有着相当长的一段“蜜月期”(或说混淆期)[vii]。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1908年,《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和恩格斯为该书写的英文版序言的中文译本,发表在《天义报》上,这是中国学生在日本出版的倾向无政府主义的报纸。同年,《天义报》刊登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二章的译文。

  无政府主义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早(晚清末年),早期影响力也较大;相比之下,对于十月革命之前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言,马克思仅仅是西方众多的社会主义思想家中的一个。十月革命以前,即列宁主义阶段之前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依据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城市无产阶级的充分发展。当时的中国缺少这些条件,因而马克思主义也就失去了对政治行动的指导意义。

  即使在十月革命之后的三到四年中,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分野也远非那么清晰。十月革命发生后,世界范围内的无政府主义者大多表示了支持态度,认为苏维埃可以很快过渡到一个真正的无政府主义社会。中国无政府主义者也积极介绍十月革命:1918年4月,无政府主义杂志《劳动》发表了两篇论十月革命的文章,这是当时中国发表的对十月革命的意义和思想的最详尽的报道。《觉醒年代》中,陈独秀多次督促儿子陈延年研究十月革命,而作为无政府主义者的陈延年则声明他对十月革命不感兴趣,因为那是“暴力革命”——此种剧情设计也体现出对无政府主义的误解。中国无政府主义有着多种流派,其中只有受到托尔斯泰影响的一派主张彻底的非暴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实际上扩大了无政府主义的影响力,绝大多数共产党创立者(除陈独秀外)都或多或少经历过一个无政府主义时期。

  1922年之后,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经历了悲剧性的分裂、相互的诋毁和攻击。这一分裂部分起源于俄国布尔什维克对无政府主义者的镇压。1927-28年国共合作破裂后,无政府主义者转而与国民党合作,其中一小部分(如吴稚晖)参与了针对共产党的“清党”行动,这确实是中国无政府主义历史上甚不光彩的一页。而在1928年后,那些真诚信仰、实践无政府主义的人士也遭到了国民党的镇压。作为社会运动的中国无政府主义很大程度上就此夭折了。

  尽管马克思主义在此后取得了革命的伟大成功,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断言无政府主义便毫无价值——这样会陷入一种胜利者的、强者的逻辑,也正是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指责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正如《觉醒年代》中陈延年在工读互助社失败之际饱含情感的发言:“我绝不会因为一次短暂实验的失败,而放弃我对心中理想社会的追求”。在社会主义民主、国际主义、家庭-性别问题等方面,无政府主义都有着持续的激进性,有助于恢复和唤醒被“真实存在的社会主义”所遗忘、所玷污的乌托邦理想。

  04

  历史的双刃性——让革命重焕青春!

  也许《觉醒年代》最令人触动的,是那一代“新青年”炽热的、洋溢着理想的、勇于实践的革命青春。或如陈独秀所言:“我们青年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研究室与监狱》);或如网友们所言:这剧,看了让人想革命。《觉醒年代》让青年革命者的形象在中国荧屏上重新焕发光彩。

  青年和青春曾是革命中国的突出主题。但是,在后革命的时代,“青春”变为一种消费主义和欲望经济的符号。如果说革命青春指向的是未来的理想,那么后革命青春则困于封闭的、转瞬即逝的当下。如今的中国青年人人感叹“青春不再”、“未老先衰”,这是我们时代的病症,也正是《觉醒年代》这类作品在青年中流行的原因:那里面有我们所匮乏的、真正的青春。

  革命历史的双刃性也由此显现。一方面,革命历史当然可以用来背书当下的合法性——所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这盛世如你所愿”是也(此句出处正是微博网友对周恩来总理说的话)。今年春节期间也有一条热搜曰:#李大钊曾孙希望曾祖父看到今日中国#。我们可以在荧屏前掉几滴眼泪,然后安慰自己:革命的事业已然完成了,逝者的灵魂可以安息了。但另一方面,回顾历史总会在不期然间召唤出革命的幽灵,让我们去继承前人的理想、去继续那前人未完成的革命。是的,如果死者将被救赎,这也只有通过我们在当下的行动才能实现:将他们失败了的、为正义而战的事业进行到底,并取得胜利。

  今天,我们如何悼念革命的先辈?是发两条弹幕“这盛世如你所愿”、“泪目”然后继续我们996的、未老先衰的所谓“幸福生活”,还是像他们一样,走到工人、农民、女性和少数民族中间去,和被损害、被压抑者站在一起?且用罗莎·卢森堡的遗言作为结尾:

  “柏林秩序井然!”你们这帮愚蠢的奴才!你们的“秩序”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明天革命将在磨刀擦枪声中再次兴起,吹响令你们惊惶失措的号角,宣告:我来过,我又来到,我还将重临!

  参考文献:

  刘禾:《黑色的雅典娜——最近关于西方文明起源的论争》

  [ii]汪晖:《再谈“五四”:以文化运动为方法》

  [iii]刘复生:《穿越历史的“青春之歌”》

  [iv]甘阳:《通三统》

  [v]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

  [vi]Margaret MacMillan:Paris 1919: Six Months That Changed theWorld.

  [vii]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4-4 14:40:03 | 只看该作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下岗潮东北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

2021-04-04 08:23:58  来源: 枫火燎原   作者:枫火燎原 金阳光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万能青年旅馆《杀死那个石家庄人》

  在谈到东北时,每一个对东北有所了解的人,都不能不谈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但他们不会用国有企业改革这种散发着力量与希望的词汇,对他们而言,那一年发生的事情,有另一个名字——下岗。

  很多外地的朋友,谈起下岗来,总会充满不屑。不就是没工作了么?找呀。本地找不到就到外地找呗,毕竟比起其他地方的农民来,东北的城市员工曾经享受过很多的体制福利,就算失去了,也不比其他弱势群体差啊。你们为什么不知道感恩呢?

  当下,很多人虽然没有对抗不公平的决心,却从来不缺少诘问不幸者的勇气。

  我问你,当有一天,你坐上一艘免费的渡轮去往美丽的岛屿,半道把你扔在南太平洋的荒岛上让你自生自灭,你是否也会感恩?当你站在上帝的位置,去俯视芸芸众生的时候,你永远会不屑他们的愚蠢,他们的贪婪。正如司马衷在面对遍地饿殍时,那句脱口而出的诘问:“何不食肉糜?”

  然而,我却无法站在上帝的视角上俯瞰,因为,我认识他们,我看到了他们的苦难与挣扎,他们是我的亲人。

  在今天,我们往往难以理解,失业究竟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就好像我本人,换了七八份工作,但并没有哪段时间陷入特别的困顿。原因很简单,城市里,有足够多的工作机会,只要我用心去找,就不难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差事,哪怕辛苦,哪怕离家远,哪怕工资少,哪怕出卖自己的灵魂,这依旧是一份能维系温饱的工作。最不济,也可以融入到为有工作的人提供服务的低端三产大军中,因为社会需求是存在和确定的。

  然而,这一切建立的基础是我生活在一个有完整功能,有起码社会保障的城市里。

  卡尔维诺有本书,叫做《看不见的城市》。而东北的大城市,却是虽然看得见,但并不存在的城市。除了交通之外,城市的公共服务所有功能,都是整合在国有企业内部的,甚至,连社交也是整合在国有企业内部的。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对夫妻,连同他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所有的亲戚,都在一个厂子里工作。所以,当你失去一份工作时,你失去的是整个世界。

  当你被宣布下岗的那一刻,免费的医疗,免费的幼儿园,免费的供暖,甚至免费的服装,都离你而去。而事实上,这些曾经作为你收入的一部分,让你用根本不可能在这个城市生活下去的工资,维持自己衣食不愁的生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1997~1998年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黑龙江省有147.5万国有企业工人下岗,大概占黑龙江城镇总人口的3.9%,按照今天劳动人口占比66.7%的全国平均值(当时的黑龙江劳动人口比例暂时还没有资料,也许有人会认为,在1997年前后,劳动人口占比不该这么低,但东北地区城市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少子化倾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起全国其他地区严重得多,这个比例即使在当时,都有高估的;另外,黑龙江城市少年接受12年教育的比例比较高,这意味着理论上算劳动人口的16岁-18岁青年,实际都在学校里上学。因此,事实上60%的比例才显得更为合理,但这里姑且按照66.7%估算),意味着在这两年中,新增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例,为11%。

  在国际上,7%的失业率就已经达到了警戒线,将导致消费需求进一步减少,社会动荡。而具体到各个国家,失业率带来的影响也不同。欧洲国家由于有基于国家福利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都免费,还有高额的救济金,以至于出现了一些上班一个月2.5万,不上班救济金一个月2万的所谓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失业率达到10%问题也不大;而福利水平虽然比中国高很多,但依然非常低的美国,一旦失业率超过5%,即已经是天大的事情了。

  而当时的东北,不用看失业率,光是两年内的新增失业人口,就已经达到了11%。而与其他区域不同,由于东北的国有企业比例过大,下岗绝不仅仅集中在这两年,而是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更可怕的是,就像我前面无数次强调过的,东北的特殊之处在于,几乎所有社会公共服务,都是和就业绑在一起的,以至于在社会福利基本为0的前提下实现了水准相当可以的整体居民福利水平,一旦下岗,他们所能享有的社会公共服务也全部失去,比起11%的新增失业率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社会现实要残酷无数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东北城市特有的社会结构,更加放大了下岗带来的影响。我前面说过,东北的工厂,往往就是社会本身,整个工厂加之和厂区配套的体系,通常占地达到几平方公里,工人达到了几万人,这就带来了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夫妻二人在同一家工厂工作,同时下岗的情况非常普遍。这就意味着全家没有任何收入,也没有任何的公共服务。

  如果你是东北人,你一定会明白这种情况可怕在哪里。东北与中国其他地方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冬天长达5个月以上,最冷的时候,最低温度会长期维持在-30℃左右。所以,在冬季,城市非常依赖暖气供暖。

  按照要求,供暖后室内温度会达到18℃以上,实际温度通常会超过21℃。如果没有供暖,用不了几天,人就会冻死。而供暖费用,以当时的收入水平看,即使是上班的员工,凭工资也是无力承担的。所以,下岗以后,失业者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不是今后的日子怎么过,而是如何让全家一人不少的活过这个冬天。所以,不要问为什么他们不去外地找工作,离开家的话,他们的孩子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辍学和他们一起去外地,要么冻死在家里。

  然而悲剧还没有结束,在当时,一项看起来理所应当的善举,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班

  各个单位下岗职工,在买断工龄以后,通常要组织待岗培训。一帮下岗工人,在买断工龄之后,参与待岗培训,培训的是一些初级技能。从善意的角度理解,这样的培训,是为了这些除了本职工作没有任何一技之长的工人,能够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顺利一些;从恶意的角度上理解,是为了让工人有一个缓冲期,能够接受现实,避免积蓄大量的不满情绪与抗议。

  然而,组织者为了维持稳定的含糊其辞,以及工人对“待岗”这个能够展现汉语博大精深的词的理解,让这种培训彻底成为了悲剧的开始。工人们刚刚下岗时,拿着自己一生血汗钱换来的买断工龄费用,如果能够及时想办法,或者做买卖,或者远走他乡,虽然前途依旧渺茫,但也存在着一丝走出绝望的可能性。

  然而,待岗这个词,对于工人们太有诱惑力了。他们自始至终,不相信他们父母为之付出了一生,自己为之付出了一生,甚至打算让子女付出一生的企业会真正抛弃他们。待岗,就是有岗可待,就是国家会继续给他们分配工作,就是生活会回到从前。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事情,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在这里,没有任何技能的他们,一天天的等待,愤懑与不解,变成了越来越深的绝望。当买断工龄的钱花光之后,他们渐渐接受了现实,这个时候,冬天也如约而至。东北的雪,真美……

  在贾行家老师关于东北的文字中,曾经讲述过一个故事:一对夫妻,双双下岗,他们想找工作,但他们没有工厂之外的技能,整个社会也没有需求。一次次碰壁,不得不去退休的父母家里蹭饭。在受够了亲人的白眼之后,那一天,夫妻们起得特别早,买了猪肉,做了一顿香喷喷的饭菜。久未尝到肉味的孩子,吃得特别的香,稚气的小脸上,满是幸福。她的父母没有告诉她,这顿饭菜并没有花光家里的最后一分钱,爸爸和妈妈还剩一点儿钱,买了一包老鼠药,这些老鼠药,就在他们最爱的女儿,盼了好久的这顿饭里。第二天的早晨,城市里依旧是一片白茫茫,人们各自寻找着自己的生路,没有人有空为三个人的逝去流下一滴眼泪。

  这样的故事,我却先后多次在不同作家的作品中看到。作为一个在东北度过了三十年的人,我相信,这样的悲剧曾经发生过无数次,以至于形成了一种模式,一种人生轨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沈阳铁西区下岗工人打麻将

  今天,当我们描摹一个典型的下岗职工的形象时,往往会有这样的印象。

  他们出生于50年代的大城市里,在长身体的时候,赶上了被自然灾害的那三年,在本该读书就业的时候,被发配到了偏远的农村,在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里,播种和收获着绝望。三十岁,当他们终于返回生养他们的城市,通过各种上得了台面或者上不了台面的手段,获得一份国企的工作时,他们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幸福。

  二十年,本来就不再年轻的他们,面对同样的机床,同样的人,成为了庞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厂长兼任工会主席,是他们的代言人。传说中,工厂的水龙头会在特定的时间,流出橘子味的汽水。当下岗通知到来的那一刻,他们中甚至有的人,会主动下岗,一生中,最后一次为他们所深爱的企业做出贡献。机器要运转,一颗老化的螺丝钉,会耽误整台机器的运转,不是么?耽误运转就该换掉,不是么?你为企业奉献了青春,奉献了一生,现在,你老了,你快五十了,再过几年,就该企业给你退休金,让你过上盼望了几十年的退休生活了。企业会回报你的,这个回报就是买断工龄。在这个熟悉的地方,你工作了二十年,而一万块钱,就是这二十年对你所有奉献的回报。这是一笔巨款,在当时足够买一条人命,但却不够应付一场病。

  当这些人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深深体会到,所谓下岗再就业,是一句无法兑现的承诺。他们年轻时在种地,他们除了车间里的操作没有任何技能,他们的健康已经透支了,三天两头就会请病假,如果你是老板,你会要他们么?去卖水果?去卖猪肉?在岗职工都已经很久没发工资了,你卖给谁去?

  我们通常说,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指的就是这一代人。然而,他们面对过所经历的一次次苦难,面对自己一次次的被抛弃,你又怎么让他们相信诚信?怎么让他们懂得羞耻?

  事实上,我明白,如果不搞国有企业改革,不让他们下岗,实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几十年的积重难返,如果不搞下岗,整个国家都会陪着殉葬。但我们同样应该清楚,工人们所在乎的,其实并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下岗不下岗,而是下岗的补偿是什么。20年的买断工龄费用,大概相当于两年的退休金,这对一群即将到达退休年龄的人意味着什么?实际上,哪怕没什么文化的工人,也从来不缺少对于金钱的计算。当年,我家老爷子并不在下岗范围内,也基本不存在下岗的风险。但他提到大庆市的买断工龄政策时(似乎是1500元/年,大概是这个数字,未必准确),甚至有些心驰神往。

  就像今天,农民们并不恨拆迁,他们甚至盼着拆迁,经过充分市场化讨价还价的交易,往往能够做到公平与双赢,他们只是痛恨强拆。让工人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并不是下岗本身,而是国企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单方面制定的不许讨价还价买断工龄政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天,打开知乎,无数东北年轻人,最为痛恨的两个作品,一个是刘欢的《从头再来》;另一个就是黄宏和巩汉林的《打气》。

  对于刘欢,大家更多的是痛恨作品本身,毕竟刘欢老师也不是东北人,我们愿意相信他没有看到过这里发生的一切。而黄宏和巩汉林,都是东北人,他们知道这里的一切,知道他们的作品意味着什么。在那个寒冷的大年夜,无数东北下岗工人,经受的是一次在全国人眼皮底下的轮奸。“咱工人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每当看到这句台词时,我会走神,想起《茶馆》里的另一句台词:“我爱咱们的大清国啊,我怕它完了,可谁爱咱们啊!”

  今天,黄宏老师也走上了下岗这条路,但赚够了钱的他,会有一个富足的晚年。不知道,他是否会想起那个晚上。在那个晚上,他放弃了一个有起码道德的人就该恪守的沉默,成为了一场人肉盛宴上的掌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5#
 楼主| 发表于 2021-4-4 14:45:16 | 只看该作者
清明节:祭奠我的无产阶级兄弟姐妹

2021-04-04 10:02:32  来源: 子夜呐喊   作者:子午




  题记:这个清明节,是毛主席离开后的第45个清明节。在这个日子里,笔者当然无比怀念伟大的革命导师毛主席;不过,今天的文章却是要祭奠一下我的无产阶级兄弟姐妹。

  ————————

  还记得2012年的清明节,笔者与刚刚订下终身的爱人一起来到毛主席纪念堂,让毛主席“见证”我们的庄重决定。

  上午九点多,通过了安检我们进到广场,此时的广场上已经蜿蜒起几百米的“长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2年的天安门广场,网友拍摄

  这样的现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每年的清明节、9月9日、12月26日都能见到,也堪称时代的一大特色吧。不过,这样的“特色”恐怕却是某些人始料未及的。

  在去纪念堂之前不久,笔者的爱人刚刚给一首歌曲剪辑了一段短视频。歌曲名叫《守望》,是由下岗工人沙石作词,由贵州三线国企工人乌蒙雨雾谱曲、演唱,在当时被工农群众当作网络家园的“乌有之乡”上协作完成的。

  沙石同志回了一趟以前工作过的国营工厂,看到企业早已破产,厂房早已拆除,土地卖给了开发商,变成了暴富者居住的别墅小区。故地重游,回想往事,心情沉重,不久,沙石同志就写下了这首歌词,表达下岗工人对毛泽东时代工人阶级辉煌历史的怀念,对今天现实的思索和对信念的坚守。

  沙石同志在歌词中写道:

  我沿着记忆的小路流浪

  寻找你丢失在岁月里的理想

  在陌生的道路上不再彷徨

  在奢华的别墅前丢弃幻想

  这里的一切不再属于我

  到处是金钱的荒漠

  只有那棵老槐树顽强地

  在那寒风中守望

  这里的一切不再属于我

  到处是金钱的荒漠

  只有那棵老槐树顽强地

  在那寒风中守望……

  90年代末的改制大潮中,八千万曾经为共和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付出汗水与辛劳的国企工人,作为“阵痛”被牺牲掉。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攻击他们是“大锅饭养懒汉”、“效率低下”,那些托派伪装的工业党也污蔑说“铁饭碗和高福利养出了‘工人贵族’”……

  1999年春晚小品《打气》,饰演修自行车的下岗工人黄宏在里面有一段奇葩的台词,“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些下岗工人,相当一部分都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车工、焊工、钳工,这对共和国来讲,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然而,下岗了能像黄宏这样去修自行车都算幸运的了。笔者2001年冬天到铁西区做社会调查,所见的却是凛冽的寒风中已经人到中年的下岗工人举着“力工”的牌子三三两两地站满了街道,长相尚可的女工甚至被迫去到了“红灯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网络图片,非笔者实拍

  1997年,刘欢发表了歌曲《从头再来》,后来还获了“五个一工程奖”,歌里唱道“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从头再来”,说的容易啊。那些珠三角、长三角的小作坊,宁肯去招年纪轻轻、肯熬夜加班,手脚麻利、能从事简单重复劳动的农民工,哪会要你人到中年的大叔?

  前年去沈阳办事,还特意去了一下十几年前到过的地方。映入眼帘的是车水马龙的商业街和一栋栋高楼,早也找不到一丝共和国长子的痕迹。这繁华早已与当年向我们倾诉的下岗工人们无关,尽管他们曾经是这里的主人,但一纸廉价的工龄买断早已剥夺了他们的主人身份。而这过眼的繁华背后,则是东北经济已经连续几年的大萧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铁西区今昔对比

  电影《钢的琴》开头展现了这样的一幕:下岗工人陈桂林的婚丧乐队,在主持一场滑稽的丧礼,灵堂摆在工厂的墙边,背景是两座高耸的冷却塔,挽联上写着 “沉痛悼念母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母亲死了,八千万下岗工人也成了牺牲的对象。只是这“牺牲”有没有意义呢?

  笔者前两天刚好在知乎看到了一个答题:“为什么同样都是机床型企业,马扎克涨价仍供不应求,而大连机床却倒闭了,沈阳机床居然还亏损了几十个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很多了解情况的人立刻现身说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些讲述与笔者此前了解的情况很接近,真不知道那些看一眼统计数据就大言不惭地吹嘘“厉害了”的工业党们,去一线了解实际情况之后会不会脸疼。

  正如笔者的朋友白头豕在电影《钢的琴》的影评中指出的:

  《钢的琴》荒诞的不是一群下岗工人在废墟里造了一架钢的琴,荒诞的是一群能在废墟中造出一架钢的琴的工人,竟然都下岗了。

  下岗的不仅仅是这八千万国企工人,下岗的还有毛泽东时代建立起来的独立自主的完整工业体系,与之相伴随的则是工人阶级社会地位的一落千丈。

  这样的地位下降不仅发生在曾经是“主人”身份的国企老工人身上,也发生了在工二代、进城打工的农一代以及农二代身上。

  1993年11月,广东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致丽玩具厂发生火灾,夺走了87名年轻女工的生命,还有51人受伤,留下了终身的伤病。致丽大火背后是资本家对工人生命安全的完全无视,更是监管部门的贪污腐败与毫无作为……

  2007年10月,重庆市第二针织厂被开发商占地修房子,拆迁经过下岗女工张苏玉的房子,人们才发现张苏玉早已饿死家中、无人问津。从日记中的日期中看,最后的日记日期是:2002年8月8日。距发现她时已经五年多时间了,在她的日记中写着一句话感人肺腑的话“一个月没吃肉了,好想吃回锅肉、烧白……这是我最难熬的一段日子……”

  2010年的短短半年时间里,2010年的短短5个多月时间里,富士康发生了让世人震惊的“十三连跳”。在富士康的流水线上,工人们不仅仅像“牲口”一样日以继夜地工作着;从流水线到宿舍的两点一线,福特的标准化管理精确地规定了工作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连上厕所都掐上了秒表,让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架架高速运转的“机器”……

  2014年12月13日,河南民工周秀云等十三人在太原某工地讨薪,与工地保安发生争执,在周秀云一方先报警的情况下,太原警察王文军到场后却单方面盘问周秀云一方,周秀云在与警察冲突中因钝性暴力致闭合性颈部损伤而死于急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类似的悲剧再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也以“新形式”接连地出现了:

  2020年5月6日,武汉饿了么骑手肖刚某送餐途中,在黄陂区盘龙城F空港中心城一楼的中国工商银行门口突然晕倒,后经抢救无效身亡;

  2020年12月21日,来自山西的43岁外卖骑手韩某和往常一样,作为北京饿了么的配送骑手开始工作,当天韩某已经接了36单,但配送到34单时,他倒下了。经警方尸体检验,系因猝死;

  2020年12月29日,拼多多23岁买菜女员工在下班路上猝死,据拼多多员工的爆料,买菜员工持续工作时间可以达到30小时,买菜员工月工作时间达到380小时才算是老板口中的“本分”;

  2021年1月9日,拼多多上海总部程序员“请假”回到长沙家中,从27楼纵身一跳……

  2020年12月3日凌晨,广州蛋壳公寓一名青年租客从18楼纵身跳下,室友称“他刚毕业没工作,贷款租房”,如今还被蛋壳骗光租金、面临无家可归的局面;

  2020年12月15日,北交大大三学生朓楼坠亡,在他的遗书里充满了对前途的灰心、对世界的失望以及对资本家的痛恨;

  2021年1月初(无人知道具体时间),B站up主“墨茶Official”因贫病交加,默默无闻地死在了出租屋,在毛主席诞辰127周年纪念日那天,墨茶留下了他人生的倒数第三条动态:“公者千古,死者一时”;

  2021年3月24日,包钢钢管厂34岁大龄单身青年,纵深跳下上千度的高炉钢水中自杀;

  这样的例子笔者实在不想再罗列了,仅大学生跳楼事件就接连发生了多起:

  他们都是阶层固化、内卷化的受害者。

  当然,还有那位留下遗书自杀、“用生命举报”的成都大学书记……

  在毛主席逝世后的第45个清明节来临之际,请允许我为你们献上一朵白花,祭奠我的无产阶级兄弟姐妹们。

  当然,在这沉沉死气中,笔者也看到了一丝生机。

  无论是北交大跳楼的那位大三学生,还是贫病而死的墨茶,我们终于看到了青年人开始自觉地找回到毛主席那里,开始“拒绝内卷”,尽管这样的“拒绝”会被资本家的乏走狗们泼满“懒惰”、“无能”的脏水,而导致“社会性死亡”……

  当绝望的人找回到毛主席那里,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道路继续坚定地走下去,不再悲观、不再彷徨,这就是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6#
 楼主| 发表于 2021-4-4 14:46:21 | 只看该作者
一种庸俗的“经济中心主义”思维
2021-04-03 15:56:33  来源: 热风2021   作者:青年毛思想信仰者

  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都是“目”,阶级斗争才是“纲”。

  要阶级斗争这个“纲”,和同样作为“目”的其他建设,“服从”“服务”于一个“目”,都是荒谬的。

  所谓“以阶级斗争为纲”,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就是坚持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和路线,而使改革、发展、稳定,使经济建设和其它建设——所有这些东西,服从和服务于无产阶级的利益。

  要阶级斗争的“纲”服从于“目”的结果,就是发展不知道为了谁,也不知道依靠谁,更别谈惠及谁——反正能“发展”就行。然而,社会主义能发展,资本主义也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否认资本主义能发展。恰恰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高度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能力,即“创造了比过去世代不知道大了多少倍的生产力”之类。问题在于:共产党人要追求的,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条件下的发展。我们跟资产阶级的分歧,不在于“要不要发展”,而在于“要什么样的发展”。如果连这个问题,这个区别都弄不清楚,难免要走上赫鲁晓夫假共产主义的道路就是了。

  要同样作为“目”的其他建设,比如国防科技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服从”“服务”于另一个“目”的结果,也是荒谬的。什么军队忍耐、军工下马、军人经商,盖属于要国防建设服从经济建设;什么“不争论”,盖属于要意识形态建设、文化建设服从于经济建设。前者弱化了硬实力,后者弱化了软实力——总之是给人当了小弟,还以为大哥不会欺负人。恶果正在显现,祸及子孙。

  这跟毛主席处理对苏关系,形成鲜明对比。

  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出“两弹一星”,就是要在国防、安全上保持独立性,不依附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这么做的前提,是对超级大国不抱幻想——你怎么知道人家不欺负你?正因为人家“超强”,所以,不管你顺从不顺从,都有欺负你的实力和脾气。想清楚这一点——即,思想上、政治上保持清醒,才谈得上“勒紧裤腰带”的事。

  中苏论战,也有人想不明白,谓之曰“说了许多空话”。机会主义庸人是永远不懂得“原则斗争”的,他们眼里只有利,而且是一时之利,他们的市侩词典里本就没有“原则”二字。他们也不懂得什么叫“争夺大脑”的斗争,以为拳头硬了人家自然就听你的——实际上未必。大论战,既是为了坚持马列原则,也是为了争夺意识形态解释权、话语权、舆论主导权。不然,任别人怎么骂,你都不还嘴,那就变成别人要怎么说就怎么说,要怎么抹黑就这么抹黑。国内外老百姓一看,只有对方的说辞,没有你的说辞,久而久之就信了对方——几十年来,“以美国西方舆论为准”,大概就是这样养成的思想懒惰症。

  总之还是那句话: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才是决定一切的。不讲以人民为中心,只讲“发展”,其结果就是发展了资本家,富了“先富”阶层。不讲无产阶级专政,只讲“建设”,其结果就是建制内的新生资产阶级分子和社会上的私人资本主义势力逐步控制了政权及舆论,很危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7#
 楼主| 发表于 2021-4-4 14:47:12 | 只看该作者
上海墓地是房价四倍 利润打败九成上市公司
时间:2021-04-04 12:0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在中国房价不断上涨的同时,墓地价格也在一直攀升。在2017年流传的各省市墓地价格一览表中,一块墓地的价格在几千到几十万元不等。媒体发现,现在北京昌平区墓地的起价已涨到3万元(人民币,下同,6146.88万新元)左右每块。

据新浪新闻报道,白事通购墓网发布的2021年1月北京墓地价格表,昌平区墓地的起价已涨到3万元左右/块。福寿园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2021年清明节前,北京墓地的均价在6至7万元/块,每块墓地的占地不足1平方米,0.8平方米的居多。

上海的价格更为惊人,均价8至9万/块,每块占地0.3至0.6平方米。每块墓地按0.5平方米来算,上海墓地的均价至少要17万元每平方米。而据安居客数据显示,上海3月二手房均价5万元每平方米。

与房地产业的白银时代不同,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及大众对人性化殡葬服务的追求,殡葬业正在走向它的“黄金时代”。被称为中国“殡葬第一股”的福寿园,在3月26日晚间发布了2020年度业绩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总营业额18.93亿元,毛利率85.58%。回顾过往四年的毛利率,分别是85.68%、84.68%、84.70%、79.02%。据Wind数据显示,2019年A股只有96家公司毛利超过80%,其余4000多家皆有不及。

对比房地产界的龙头老大,2020年万科集团房地产及相关业务的毛利率为22.6%;恒大毛利率为24.17%;碧桂园21.80%。根据最新财报,公司收益主要来自三个业务分部:墓园服务、殡仪服务及其他服务。其中,墓园服务2020年收益15.79亿元,占总收益的8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8#
 楼主| 发表于 2021-4-4 14:48:1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兵工原董事长尹家绪被查
时间:2021-04-04 12:0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尹家绪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今早披露上述消息。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65岁的尹家绪是重庆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早年曾在西南兵工局任副局长,1998年任长安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

2002年,尹家绪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长安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2010年7月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2013年任董事长。2018年退休。

据“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发文称,2015年10月,中央第七巡视组向中国兵工集团反馈专项巡视情况。巡视中,巡视组发现和干部群众反映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党的领导弱化,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企不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有的领导人员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不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等;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制度不落实,对下级单位及其负责人管控不力;有的领导人员以权谋私,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亲属或特定关系人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等;执纪问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震慑力不够。

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不严格,有的忽视风险盲目投资、违规招投标、资金管理使用把关不严等,导致中国国有资产损失严重。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够自觉、不够坚决,有的顶风违纪。执行选人用人制度不严格,有的领导人员调整频繁。同时,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处理。

当时,尹家绪向巡视组表态,这次专项巡视,既是对集团公司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一次深刻党性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端正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巡视反馈意见,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增强抓好整改落实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回避、不推脱、不遮掩、不护短,坚决完成巡视整改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9#
 楼主| 发表于 2021-4-4 18:26:18 | 只看该作者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当还保存生产资料私有制(无产阶级永远不能一下子完全消灭私有制)的时候,单纯地维护“自由”和“平等”,就会变成同资产阶级的合作,直接破坏工人阶级的政权。要知道,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国家通过整个政权机构来巩固和维持剥削者的“不自由”,使他们不能继续干压迫和剥削的勾当,就是巩固和维护私有制(即把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一定的生产资料据为己有的人)同无产者的“不平等”。在无产阶级胜利以前,在“民主”问题上存在的看来似乎是理论上的分歧,在明天,在胜利后,必然会成为要用武力解决的问题。因此。不根本改变对“中派分子”和“民主制的维护者”的斗争的全部性质,甚至使群众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好初步的准备都是不可能的。
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最坚决最革命的形式。只有在无产阶级的最革命的先锋队带领本阶级的绝大多数前进时,这种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列宁选集》第4卷,2012年,第239-240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