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52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发声左翼须携国人力挺 斗部委伪中央高级黑 抗疫公立医院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8 15:0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黔线:新冠疫情让公立医院重登王位


  作者:黔线    来源:黔线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1-03-08 09:54:35



3月6日,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在与委员交流时,总书记对我国公立医院的地位和未来发展作了重要讲话,他说:“在抗疫斗争中,公立医院是中流砥柱。下一步,要继续巩固、强化、壮大公立医院,这一条是明确的。我们抗疫斗争再次说明一个道理,在举国体制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是一个十分明确的信号,公立医院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再也不用给民营医院让路了。


早在今年2月19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充分肯定了公立医院。这次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虽然没有公布《意见》的具体内容,但会议新闻稿就公立医院作了这样的报道:


会议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公立医院承担了最紧急、最危险、最艰苦的医疗救治工作,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


短短半个月,最高首长就加强公立医院建设作了两次讲话。这不仅是公立医院的福,也是人民群众的福,同时,这也是给中国医疗改革定下了调子,给那些仍然高叫着公立医院给民营医院让路的地方和部门敲响了警钟。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去年新冠期间,我国民营医院糟糕的表现,已经清晰的证明了民营医院的资本属性和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关头,我们只能依靠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永远也别指望。


但是,前几年我们在医疗改革过程中走了弯路,当时主流声音是要大力发展扶持民营医院,甚至国字头的几大部门还联合下发文件促进社会办医。


文件明确要求:加大政府支持社会办医力度,积极拓展社会办医空间,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为社会办医留足发展空间,各地在新增或调整医疗卫生资源时,要首先考虑由社会力量举办或运营有关医疗机构。同时要求地方政府对社会办医要扩大用地供给、推广政府购买服务、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推进“放管服”、简化准入审批服务、提高准入审批效率。


当时提出大力支持社会办医的一个背景是:中央提出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而社会办医作为医疗领域民营经济的重要形式和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十年后、二十后会是什么时候样子?万幸,一场新冠疫情,让民营医院现了原形;一场新冠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了公立医院的极端重要性。


事实证明,涉及社会公共卫生医疗体系的事,社会办医是不可能发扬奉献精神的,在国家一方有难需要八方支援的时候,社会办医一定会神秘消失的。


我们大力提倡支持民营经济,但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疗行业,显然是不太适合走民营化私有化的。人民的生命健康一定要掌握在国家手里,而不能掌握在资本手里。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讲清楚、想明白。


本号在去年2月下旬曾写了一篇文章《国难面前,私立医院都哪儿去了?》,后来不幸被404。今天,看到全国两会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证实我当初的观点和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下面,再将该文全文发布。


国难面前,私立医院都哪儿去了?


在这次疫情中,关于医疗界的表现,褒贬不一,争议颇多。


一方面是全国各地一批又一批的公立医院前赴后继星夜驰援湖北各地,有的几乎快将自己家底掏空,国难当前,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守望相助、生死与共。


另一方面,平时赚得钵满盆满的私立医院,特别是财大气粗的某田系,很少看到他们的身影,关键时刻,他们神一样的消失了。


昨天,在网上开始流传这样一条帖子。


首先澄清下,对这个帖子的内容我是不认可的。我们不能将民营医院一棍子打死,虽然他们平时挣了很多钱,有的甚至挣了很多黑心钱,但毕竟也是在救死扶伤,同时也缓解了公立医院的很大压力。特别是这次疫情,确实也有部分私立医院奔赴武汉、舍生忘死,他们和公立医院一样伟大。


帖子中提到的辽宁公立医院在此次援助湖北中表现抢眼,我上网查了下,确如其言。辽宁共支援了2030名医护人员,累计救治患者1657名,治愈出院293名。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样的动员能力和成效,恐怕只有上海、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敢与其比肩了。


帖子中提到的辽宁公立医院是湖北的三倍,这个没有可靠数据支撑,不好评说。但如果是真实的,就很值得反思了!


我们的医疗改革,到底要改向何方?许多地方政府不遗余力的鼓吹私立医院好处、夸大私立医院作为公立医院不可或缺的补充有益于缓解当下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政策倾斜大力扶持私立医院发展,这个思路到底正不正确?


但是,帖子中另一个消息却引起我极大关注。说一线特大城市深圳,却几乎没派任何医生护士去武汉和湖北,原因是大部分医院和医疗机构都承包了,都私有化了。


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我查阅了深圳官微的最新消息,结果是这样的。


截至2月17日,深圳总共才派出了3支医疗队,总计55人。这与深圳的经济实力医疗资源是极度不匹配的,也是与其超一线城市的地位不匹配的。


而据其官方公布,深圳第三批援助湖北的人员有25名竟然全部是中医。中医,大家都知道,绝大部分都是公立的,大型民营医院是不可能去干这事的,因为不挣钱嘛。


而下辖深圳市的广东省,这次表现又如何呢?我们继续用数据说话。


截至2月18日,广东已派出20批共2147名医生支援湖北,这当然是了不起的,关键时刻,体现了大哥的担当。而相比之下,深圳就显得很小家子气了,55:2147,援助湖北医护人员只占了广东全省的2.5%,而2019年深圳GDP占了广东四分之一。这次深圳的表现实难让人满意。


为何?不是不愿,实是不能。


据深圳市卫健委官方报道,截至2018年底,深圳市社会办医疗机构总数3668家,占全市医疗机构总数83.5 %;床位数8066张,占全市总量的18.7%;执业(助理)医师数10480人,占全市总量的28.9%。这是2018年的数据,到今年,私立医院的各项数据比例肯定已上升不少,医师数量估计占到了三分之一。


然后,这次湖北大疫,我们没有看到深圳私立医院的大爱无疆,而有限的公立医院必须确保后方安稳。所以,深圳到2月17日才交出了55人的成绩单,而其中有近一半还是中医。


试问一下,如果全国的医院都如深圳这样大面积私有化了,再发生一次武汉这样的疫情,谁来星夜驰援,谁来救民于水火?亳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中国强大完善的公立医疗体系全覆盖,这次湖北疫情,我们根本就不可能短期快速动员这么多优质医疗资源支持湖北,今天死亡人员也绝不止这个数。如果这个事放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绝大多数都不可能像中国这样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因为他们没有我们这么强大的公立医疗资源体系。


中国医疗改革,何去何从?希望有关方面当以此次疫情大考为鉴,涉及国计民生的,需要牺牲奉献的行业,还是掌握在公家手中为好。


写于2020年2月24日


展望: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医院开始向国有靠拢之后,教育是否也要逐渐削弱民营资本的进入,乐观展望,或许真的会有那一天。


来源:黔线微信公众号


链接(多被网管两面人封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3-8 15:07:26 | 只看该作者
李玲 江宇:总书记为什么要强调“坚持医疗卫生公益性”“壮大公立医院”?


  作者:李玲 江宇    来源:共和国经济史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03-08 09:17:39





公立医院改革的切入点

李玲 江宇

编者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他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此文发表于2009年第4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原题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切入点》,论及了涉及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当时有相当多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公益性”、“不需要举办公立医院”等观点,影响和干扰公立医院改革。本文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核心。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是医疗卫生规律和制度发展现实的双重必然。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需要明确定位、保障投入、强化治理、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应当选择有效的切入点。

一、为什么说公立医院改革事关医改成败

根据医改总体部署,今后3年是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阶段。同其他改革措施相比,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核心,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事关医改成败。

第一,医院是整个医药卫生体系的核心。医院是连接政府、医保、药品供应、社区医疗卫生和群众的枢纽。医改的绝大多数政策,都要通过医院来实现。如果医院的效率不高,国家和个人的巨大投入就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适用的医疗服务。只要医院还维持着以创收为导向的机制,就会削弱甚至抵消医疗保障的效果,政府的投入就难以转化成百姓的福利。

第二,“看病难、看病贵”主要是在公立医院表现出来的。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目前医疗服务体系资源分布不均衡、过度诊疗、药价虚高、技术路线偏向高端、重治疗轻预防等问题,主要是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没有理顺造成的。

第三,广大医务人员是医改的主力。多年来,公立医院以创收为导向的激励政策,改变了整个医务人员队伍的价值取向和工作状态。他们一方面承担着巨大的工作责任和风险,疲于奔命:一方面不能安心地靠自己的技术获得正当的回报,感受不到职业的荣誉感。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必须通过公立医院改革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使之回归天使的本位。

第四,公立医院改革有利于医改的整体推进。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公共卫生等改革能否落实,取决于公立医院改革是否能够同步推进:群众对于医改成效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在公立医院看病就医的感受来获得的;从现实来看,公立医院是各项改革中较为滞后、阻力和难度较大的一项。公立医院改革远比医保、药物等改革复杂,需要调整利益格局,改变许多体制机制甚至潜规则,还要做许多基础性的工作。

总之,公立医院是整个医药卫生体制的“终端”,是所有其他医改措施发挥作用的平台。目前,公立医院已经成了医改的“短板”,需要将其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二、为什么政府要举办公立医院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是否有必要大量举办公立医院?公立医院改革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算账不能只算政府的帐,还要算社会的帐。目前政府的财力有限,群众的财力更有限。如果政府不提供保障,群众就不得不承受更高的成本,对整个社会来说,负担反而更重。政府办公立医院,直接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适宜技术、适宜药品是最有效的医疗保障方式。实践表明,在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中,以公立医院为基础的国家医疗服务制度,是最能够全面实现效率、公平和可及性等政策目标的制度,是人类医疗卫生制度发展的必然。当前,有130多个国家采取以公立医院为主的医疗保障模式,在西方私有化浪潮最剧烈的上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政府仍然保留了全国的公立医院体系;俄罗斯“休克疗法”过程中,也没有触动公立医院体系。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接近的埃及、泰国、巴西等国,公立医院都办得很好。

具体地说,公立医院具有下列制度优势。

1.调剂医疗卫生资源,确保医疗服务的公平可及性。医疗服务是必需品,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人享有。举办公立医院,是实现地区、城乡和人群之间医疗服务均等化的途径之一。

2.实现和维护医疗体系的非营利性质。世界各国,非营利性医院都占主体地位,这有利于引导医院以质量和服务为主要目标,避免医院为了盈利而侵占患者利益。

3.公立医院由税收进行筹资,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政府对公立医院体系可以采取总额预算包干管理,有利于医院主动节约成本,控制医疗费用。据OECD国家的研究,采取“办服务”比“买服务”的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低2个百分点。

4.公立医院的人、财、物等生产要素都由政府管理,在管理手段上更强,有利于避免医院形成特殊利益集团。如果不办公立医院,仅仅向市场“买服务”,医院会利用在技术、信息方面的优势,不断推高医疗费用。政府为了保民生,不得不接受日益加重的“买服务”的负担。美国政府的老人、穷人医疗保险采取的是“买服务”的方式,医院知道政府不敢削减福利,于是有恃无恐,把医疗费用不断推高。

5.公立医院体系,有利于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医院网络,发挥规模效益,实现资源共享、转诊、信息传递,实现治疗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6.有利于实现应急抢险、医疗援外等政策目标。

这些制度优势,决定了公立医院是政府在医疗领域履行职能最有效的方式。我国建国之后的30年,依托公立医院体系普及了初级医疗卫生,创造了发展中国家的卫生奇迹。因此,公立医院也是我国的制度优势。公立医院不仅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好。

三、什么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公益性是指为社会公众谋取利益。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应当表现在:

1.在定位上,公立医院运行的目标应当体现政府意志和社会利益,而不是以自身的发展和营利为主要目标;

2.在资源配置上,公立医院的资源配置应当着眼于缩小地区、城乡和人群之间的医疗服务水平差距,尤其注重为弱势群体提供医疗服务,保障全体人民能够公平的享有安全、方便、支付得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在成本控制上,公立医院体系应当起到平抑医疗服务价格,控制医疗服务总成本的作用,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低成本、高收益的适宜技术、适宜药品,严格控制高端服务和享受性消费挤占资源;

4.政府建立起有利于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的投入机制、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

四、为什么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行为违背公益性?

前些年,我国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过度商业化、市场化,我们把公立医院当作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企业来对待,违背了医疗卫生规律和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公立医院因而从改革开放以前的资源匮乏、激励不足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即过度发展、营利动机过强。我国公立医院违背公益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立医院定位偏差,投入不足。公立医院是政府职能的延伸,是受政府委托维护人民健康的非营利机构。但在现实中,许多公立医院自负盈亏,一些地方出于减轻财政负担等目的,过度强调公立医院的经营性,减少财政投入,默许甚至鼓励其从事经营性、营利性的行为,这是在“以GDP为本”的不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必然出现的行为。

第二,考核监督不力,导致公立医院的经营者违背出资人的意志。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监督和管理十分软弱,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状况、违反区域卫生规划、超标配置高新技术设备、对外投资等行为,政府部门没有足够的权威和手段进行管理。

第三,偿付和激励机制不符合公益性要求。在政府投入不足和监督考核不力的双重作用下,公立医院形成了自我营利、自我发展的道路,尤其是营利空间更大的药品、检查等项目,费用迅速增长,公立医院内部也长期形成了违背公益性的运行机制。以营利创收为目标的科室核算、开单提成等做法还广泛存在,医务人员不得不通过提高费用来获取收入。

总之,我国出现“看病难、看病贵”,不是由于公立医院办多了,而是没有按照医疗本身的规律去办公立医院,没有把公立医院办成真正的公立医院。因此,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是回归公益性,使得公立医院切实体现政府意志和社会利益。

五、如何改革公立医院投入机制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需要综合治理。不但需要从“明确定位、保障投入、强化治理”三个方面下工夫,而且需要改革内部运行机制。

(一)明确定位

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首先要在理论、法律和政策上明确公立医院的定位。具体包括:

1.明确我国的医疗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是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是回归公益性;

2.明确公立医院是政府利用公共资源举办的非营利机构,其资产的性质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目标是改善社会健康绩效,而不是营利和资产增值:

3.明确公立医院是“事业单位法人”,行为要体现出资人即政府和全体纳税人的意志;

4.明确政府对公立医院发展和履行公益性承担投入、监管和考核的责任。

(二)保障投入

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是政府干预医疗卫生市场、规范公立医疗机构行为的重要手段,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物质基础。因为:

1.从总量上说,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直接分担医疗服务成本,降低居民负担;

2.从结构上说,政府通过调节投入的内容和方式,引导和激励公立医院行为。例如,美国退伍军人医院就把医务人员的年度工资总额与其履行政策性职能的绩效考核结果挂钩。

目前,我国各地探索的多种改革办法,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财政补偿问题没能解决,这些措施都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医院的趋利机制,这样即使建立了医保制度,医院也没有动力主动节约费用,医保资金的作用也要大打折扣。

我国公立医院投入机制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投入占的比例过低。2007年我国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只有21%,政府直接投入只占公立医院运行成本的7.3%左右,均低于国际上的一般水平。

2.定价的方式违背医疗卫生的生产特征。医疗服务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医生。现有投入机制未充分体现医生的劳务价值,迫使医院通过药品、检查等收费项目弥补人力成本。这种机制是导致诱导需求和技术路线高端化的主要原因。

3.投入以间接投入为主,直接投人过少,不利于医院实现公益性。当前大量政府投入是通过“医保购买服务”的方式进入医院的,医院的人员工资、基础建设费用等,都要依赖医院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取,服务成本越高,得到的补偿就越多。在这种机制下,医院不仅没有“动力”控制费用。反而有“激励”把费用越推越高。推动医疗服务费用的不合理上涨,不仅不能缓解百姓看病贵的问题,而且长期来看将对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压力。

国际上运行比较好的公立医院,通常是由政府直接购买生产要素,直接补偿人员收入、基础建设等成本。这样才能彻底把医生营业收入和其自身利益脱钩,激励医院和医生把提高质量和控制成本作为主要目标。

公立医院投入机制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增加投入,调整结构,从以间接投入为主转变为以直接投入为主,以“补物”为主转变为以“补入”为主。

1.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薪酬,调动医务人员实现公益性的积极性。公立医院的医生是国家工作人员,工资和福利由财政保障。这是多数举办公立医院国家的做法,对于避免逐利性有最直接的作用。只要医生的工资要靠自己的经营收入来获取,医院的逐利性就难以避免。

2.探索从间接投入为主转变为直接投入为主的途径。随着医保覆盖面的不断提高,医保和医院目标不一致的矛盾更加凸显,医保进一步推高医疗费用的风险已经出现。应当集中合并使用医保资金和政府投入,通过总额预算的方式。按照医院的人员编制、服务范围、服务人群等指标核定投入,直接投入医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总额预算控制的机制,鼓励医院主动节约医疗费用。从我国的经验来看,上海市上世纪90年代实行的“总额控制、结构调整”,江苏省镇江市实行的总额预算控制,都是体现了这一思想,比较有效地控制了医疗费用。目前,上海的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北京,镇江的医疗服务费用明显低于苏南周边的地市,甚至低于苏北的平均水平。

3.理顺医疗服务的价格,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提高医生的劳务收入,降低药品和检查费用。

为了保障政府投入获得实效,需要采取一些配套措施。

1.要把公立医院的财务管起来。要实现医院行为符合出资人意志,把财务真正管起来,是最有效的办法。是一切改革措施的基础,是增加对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前提,也是对公立医院进行监督考核的关键手段。应当建立规范透明的公立医院财务制度:公立医院的重大财务收支,要由政府或者政府参加的董事会批准;公立医院的日常财务情况,政府也要进行检查和审计,还要向社会进行公布,接受监督;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向医院派驻会计师等办法。

2.加紧制定关于非营利性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非营利性,是公立医院的起码要求,但是在操作中并没有具体落实的手段。只要把“非营利”的要求落到实处,公立医院改革就成功了一半。

3.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采取聘任制,鼓励竞争上岗,吸引有能力的医生留在公立医院。

六、如何改革对公立医院的治理?

(三)强化治理

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治理。是确保其意志得到贯彻的重要手段。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建立有利于体现出资人意志的管理体制。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公立医院定位偏差、补偿不足,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监管职能不能有效落实,影响公立医院落实公益性职责。一是公立医院隶属关系复杂,举办主体分散,全行业管理薄弱,对于区域卫生规划、财政补偿机制、转诊机制、医院协作资源共享都造成问题。二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医院的约束力不够,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对外投资、盈余分配、重大仪器购置等和公益性密切相关的权力,过度下放给医院,致使一些本已超标发展的医院还在拼命扩张。三是一些地方的卫生主管部门手里掌握的管理手段有限。

增加公立医院投入,必须和强化公立医院治理同时进行。主要思路是,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责权关系,加强考核和问责。

1.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政府有关部门作为公立医院出资人的职能,扭转所有者缺位的问题。这也是“管办分开”的基本精神。“管办分开”关键在于内容,而不在于形式。政府应当切实尽到监督管理和投入的职责。至于哪个部门来承担这些职责,是新建一个“医院管理局”,还是在卫生行政部门内部设置公立医院管理机构,这是政府部门设置的技术问题,应当按照十七大提出的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来进行设置。

2.通过立法明确政府和医院之间的授权关系,明确政府和医院之间的责权划分,对于落实公益性有重大影响的职能由政府掌握,对于人事管理、内部组织、年度预算执行权等微观管理职能下放给医院院长。

3.加强对医院和院长的考核和问责。纵观国际经验,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对于公立医院都有严格的考核程序,考核结果与院长和医生的利益有密切关系。例如,英国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公立医院,将会被处以摘牌或者托管的处罚。我国目前虽然许多部门对公立医院设有各种考核,但是一些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果对于医院和院长的利益没有实质性影响。起不到引导和威慑作用,考核指标未充分体现公益性。例如,一些地方还把经营收入、利润率等作为公立医院的考核指标,这是违背公立医院定位的。应当建立公立医院公益性考核指标体系,重点体现费用控制、服务质量、覆盖人群等公益性指标;定期对公立医院进行考核和评级,并且将考核的结果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广泛宣传,引导患者选择。

七、如何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

内部运行机制,属于医院微观管理的范畴,应当在目标确定和责权利一致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医院和院长的创造性。但是,在改革的初始阶段,政府还要积极推行一些关键措施。

1.彻底结束科室承包和科室核算。不解决这个问题,公立医院就不可能恢复公益性。在健全医院财务和考核制度的同时,应当帮助医院建立内部考核和激励制度,引导各个科室和整个医院一样,遵循公益性原则。

2.改革分配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动技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在考核的基础上拉开一定的收入差距,实行绩效工资制度。

3.改革人事制度。从长期来看,应当实行全员聘任制,但是短期内为了避免减少改革的阻力,应当主要依靠分配制度改革来引导和规范医生的行为,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全员聘任制。

八、公立医院改革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公立医院改革千头万绪,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近期之内,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使改革尽快取得成效。

(一)建立示范性公立医院。让一部分公立医院先公益起来

我国公立医院数量众多。在试点期内。建议选择部分地区或者部分有代表性的公立医院进行试点,集中精力和财力,将其办成真正的公立医院。对于试点医院,要保障财政投入,加强监管,优先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医疗服务体系的垂直整合等配套措施,以便形成合力。尤其可以优先在医疗资源比较短缺、就医条件较困难的区县,把公立医院办好,推动大型公立医院的资源、人才向基层下沉,这样既可以立竿见影地使老百姓得到福利,也有利于整个公立医院体系的优化。

(二)建设公立医院信息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应用,不仅是一种技术进步,更是服务流程的再造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国外已有成熟经验。美国退伍军人医疗系统(包括1700家公立医院)从“全美国最糟糕的医院”,一跃成为美国绩效最好、成本收益最高的公立医疗系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信息化建设。这成为近年来西方国家公用事业改革的一个亮点。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作用体现在:可以记录患者多年的病历档案、健康指标,减少患者重复检查,降低医疗费用;可以帮助医生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监测病人状况: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对所有医院的费用、价格、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当前在全国拉动内需、扩大政府投资的条件下,可以集中力量推动公立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

(三)推进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

建立一些公立医院集团,鼓励大型骨干医院同中小医院组成医疗集团或者医疗联合体,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鼓励城市大医院同县(市、区)中心医院合作、合并,实现医务人员的流动和技术、设备、信息的共享。这既可解决大医院人才“拥挤”和中小医院人才匮乏的问题。也有利于引导患者就医下沉。

(四)进行一次公立医院全面普查,摸清公立医院家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当前部分公立医院在人、财、物等方面还是一笔糊涂账,不仅政府部门不掌握,医院自己也不够清楚。应当以改革为契机,对公立医院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摸清公立医院的家底,查清公立医院的财务状况,对资产和收支进行清查核算,为规范今后的收支行为奠定基础,同时创造条件解决公立医院负债问题;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公益性的要求,对公立医院实际的人员编制进行重新核定并严格执行,为进行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奠定基础:重新落实区域卫生规划,对于那些严重违反区域卫生规划的资源配置,进行统筹和调整,缓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的差异。

(五)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针对目前医务人员的状况,除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确保医务人员的基本待遇之外,还要采取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第一,通过采取对“医闹”等行为的专项治理行动,使得医院成为平安医院,保障医务人员应有的安全工作环境和职业尊严。这是现实中医务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第二,组织医务人员参与讨论、制定公立医院改革的实施细则。公立医院出问题。根子在于体制机制,而不在于医务人员个人素质和觉悟。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要求恢复医院的公益性并让他们安心工作、发展事业的呼声很高。如果把他们的力量组织起来,必将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巨大动力。

来源:共和国经济史微信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3-8 15:28:48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医院私有化的观点是错误的?


作者:江宇    来源:共和国经济史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03-08 09:04:51





【编者按】

2021年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参加看望和讨论。

胡豫委员,来自地处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他感悟于迎战大考的齐心协力,提出要强化“公立医院姓‘公’”。

习近平总书记娓娓道来:“在抗疫斗争中,公立医院是中流砥柱。下一步,要继续巩固、强化、壮大公立医院,这一条是明确的。”

“我们抗疫斗争再次说明一个道理,在举国体制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重大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灾难之后,中华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各个行业,一曲曲惊心动魄的壮歌之后,理清思绪、盘点淬炼,再启程。

2015年5月20日,知名医学网站“健康界”发表《看懂医改的八个必备问题》(作者朱恒鹏,下简称《八必备》)一文,提出了一些重要问题,但本文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宇认为,其主要观点具有方向性错误,有些是照搬了过于简单的理论,有些是无视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有些是选择性地叙述,以得出对自己有利的结论。这篇文章的观点在目前医改界中颇有代表性,医改正在进入深水区,就市场与医改的关系,需要从理论上正本清源。

以下为江宇对该文进行的剖析,引用原文的观点均用引号标出,未做改动。

原文首发于2015年5月28日《观察者网》

【观点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的基本精神,在医疗行业也同样适用”

【剖析】既然以党中央决定作为论据,那么就要全面准确理解,而不能断章取义。三中全会《决定》原话是“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注意:

第一,市场和政府作用是并列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只说前半句,不说后半句。其实这种误读在社会上早已有之。针对这种倾向,习总书记于2014年2月17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学习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现在各地方各部门改革热情很高,但如何全面准确理解,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比如,只讲“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讲“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只讲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讲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等,这些片面的理解和误读,不仅不利于引导舆论、凝聚共识,还可能导致落实过程中顾此失彼、跑偏走样。在中央政治局第16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又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

第二,三中全会共部署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个板块的改革。“市场决定性作用”一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但医疗改革并不是写在经济改革那部分的,而是写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也就是说,从文件写法来看,“市场决定性作用”这句话根本统帅不到医改。即使是在经济领域,也要讲“两只手”,就更不用讲医疗卫生领域了。

第三,既然是以党中央的文件为依据,那么就不能只讲三中全会精神,也要讲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对医改做的一系列部署。比如,2015年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作了部署,指出要“落实政府办医责任”,“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但这篇《八必备》却在多处违反上述提法,声称只进行监管,不需要提供服务,不需要对公立医院投入。为什么同样是中央精神,却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呢?

实际上,近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关于医改的所有决定,从来没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精神。认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的基本精神”这种观点,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歪曲。

【观点二】普通医疗服务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是典型的私人产品,故主要应由市场提供。

【剖析】先说这句话错在哪里。

第一,普通医疗服务不是纯粹的私人品。因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和健康公平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国家举办医疗卫生服务,本身是再分配的手段。一个健康的人群,有利于稳定投资者预期,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对国家、全社会、对未来都具有正外部性,不是单纯的私人消费品。

第二,一个产品是不是公共品,并不是决定是否应该由政府生产的唯一标准,甚至不是主要标准。“公共品-私人品”的划分,是在经济学入门阶段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而进行的一个粗糙的划分。真实世界要复杂得多,既有市场提供的私人品,也有政府提供的私人品。既有政府提供的公共品,也有市场提供的公共品。要说就要说全,不能挑着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公共部门经济学》教材中,总结了政府提供私人物品的三个理由:(1)关系社会公平,如教育。(2)由市场进行购买和监管,交易成本太高。例如医疗,如果由市场竞争并购买的话,会刺激医院进行设备和技术竞争,从而引致过度医疗,政府为了应对,就需要花费大量成本进行监督。斯蒂格利茨还举了保险的例子,私人保险的管理成本超过保险赔偿费的20%,而公共保险通常不到保险金的10%。(3)具有规模和范围效应,由政府统一提供可以进行内部交叉补贴,成本较低,比如邮政。这几个理由对医疗也都是适用的。所以不能以私人品作为市场提供的理由。

下面再展开说说,政府为什么要直接举办普通医疗服务这种“私人物品”。这实际上是“政府举办”还是“政府购买”的选择。2003年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的事业单位改革》给出了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框架,基本结论是:取决于可竞争性和可测量性两个维度。可竞争性强、可测量性强的(如政府用车)完全可以交给市场,而竞争性和可测量性越差,越倾向于政府直接提供更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医疗属于竞争性和测量性均比较低的领域,政府提供效率最高。

李玲等著《中国公立医院改革》一书中分析了政府直接举办医疗服务的原因,这里简述如下。核心的意思是:由于医疗服务高度可测量性低、非标准化、医生行为和健康产出之间的联系不确定,用俗话说就是“良心活”,干得好不好往往只有医生自己知道。对这种商品,仅仅靠外部的监管和竞争,不仅交易成本很高,而且不足以对医生产生正确激励,而政府直接举办公立医院进行内部治理,可以为医生设置正确的目标和激励,避免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除此之外,还有如下理由:

(1)政府通过指令性规划公立医院的方式,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性。

(2)公立医院采取税收的方式进行筹资,由于税收的强制性,以及其在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和购买力方面的规模效应,可以抑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提高健康产出。

(3)政府可以对公立医院采取总额预算管理,提高宏观效率,控制医疗费用。要对医院实行总额预算管理,必须使得政府支出占医院收入的主体,同时考虑到转诊的需要,应当对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整个医院网络进行总额预算管理,而只有公立医院能够符合这样的要求。

(4)公立医院把筹资方和服务方的契约内部化,有利于激励相容,降低交易成本。医疗服务的种类繁多,且质量难于测度,当政府付费购买的时候,往往因此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不完全契约。因此,政府“买服务”,通常比“办服务”的成本要高。

(5)公立医院都隶属于政府,相互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这有利于在一个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医院网络,发挥公立医院的规模和范围效益,实现资源共享、转诊、信息传递,实现治疗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总之,公立医院在统筹医疗卫生资源、保证筹资的公平性、控制医疗费用、确保公立医疗机构的非营利性、发挥规模和范围效益、实现治疗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中有些观点在下面还要展开。

所以,仅仅用一个“私人品”的理由,远远刻画不了医疗的属性,也就得不出必须由市场提供的结论。政府举办的理由更加充分。

【观点三】“从经济学角度看,医疗行业没有特殊性,所以必然也会适用市场机制”。

【剖析】市场派营造了一种话语:好像只有相信市场的才是懂“经济学常识”的。真的是这样吗?恰恰相反。《八必备》认为经济学的唯一结论就是“市场就是好”,这是彻头彻尾的外行话。为了说明其谬误,不得不稍微做点繁琐的考证,请读者海涵。

第一,经济学讲“市场有效”是有条件的,这位专家把这些条件忽略了。

所谓“市场有效”,在经济学里叫做“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翻开当前在欧美经济学界最有影响的、由三位哈佛经济学教授Mas-Colell、Whinston和Green联合撰写的教材《微观经济理论》,他们在第16章中用数页篇幅证明了“为什么市场是有效的”,但同时清晰地指出市场有效的前提条件:(1)消费者是理性的,即每个消费者能清晰地把自己的偏好排序;(2)消费者的偏好是“局部非饱和的”;(3)信息在双方是透明的;(4)不存在垄断势力;等等。而且,(5)即使满足这些条件,市场也只能解决效率问题,不能解决公平问题。

容易看出,市场有效的五个条件,医疗卫生一条都不满足。这里仅解释下第二条,所谓局部非饱和,就是说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是多多益善,消费越多幸福感越高,而不存在这样一个点,这个点的满足程度比其他的点都高,这个点就称为饱和点。只有在不存在饱和点的情况下,市场竞争才是有效的,但大多数医疗服务恰恰存在饱和点,比如心脏支架,需要安2个,就不好安1个,也不好安3个,那么2个就是饱和点。当存在饱和点时,市场竞争是失效的,如果一定要引入市场,就会导致过度服务,例如支架装多了)。

MWG这本教材是经济学博士生的“圣经”,是经济学博士必读书。即使再相信市场,起码也要把这本书翻出来看看,医疗卫生是不是符合市场有效的这5个条件吧。连最基本的原理都不顾,就说“按照经济学,市场就是有效”,这是哪家的经济学呢?

第二,《卫生经济学》开篇讲的就是特殊性。

打开当前在美国最流行的Sherman Folland 和Allen C.Goodman合著的《卫生经济学》,在第一章就列举了医疗卫生的特殊性(这里仅列出标题):

(1)风险和不确定性;

(2)第三方支付(这在经济学上相当于把两方博弈变成了三方博弈,带来包括道德风险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如果学过物理学,就会知道三个物体的运动问题求解比两个物体要复杂的多,经济学也是如此。当然在生活中也是这样);

(3)信息问题。一方面是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由于医学水平限制,很多信息医生也不知道,这就决定了只靠竞争和监管是无效的,靠所谓“信息披露”的作用也有限。

(4)非营利厂商占重要地位。

(5)竞争有限,这是由于医疗具有自然垄断属性,具有范围经济。比如,一个城市心脏病的发病率是确定的,只需要有限的心脏病科室即可,如果多了,要竞争就必然产生诱导需求。

(6)供给诱导需求。有许多研究证明,医生数量的增长会导致剖腹产率增加,不必要的手术增加。(请百度陈秋霖研究员的文章《供给诱导需求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7)医疗卫生是“信任品”,不同于搜寻品和体验品,消费者无力搜寻最好的服务,即使接受服务之后也无法准确判断医生是不是完全努力了,也就是说具有“信则灵”的特征。

(8)医疗还是“修理品”,修过车的同志一定知道修车店是如何诱导消费者多花钱的,但是不修车的损失是有限的,人呢?

(9)医疗还是“功德品”,即患者自己是不知道需要消费的(如预防),需要强制消费。

仅仅从标题就可以看出,这些特征是绝大部分商品所没有的。如果综合起来,没有一个行业具有所有这些特征。这不叫特殊,啥叫特殊?

第三,再看看卫生经济学的鼻祖人物是怎么说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斯·阿罗在1963年发表的文章《不确定性和医疗保健的福利经济学》是现代卫生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认为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源于其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导致一系列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首先,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具有不规则性和不可预测性。其次,由于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病人在享受医疗服务之前完全没法检测这一“商品”,在与医生的“交易”关系中,信任变得尤其重要,医生应该以关注病人的福利为指南,而不能像普通商人一样,以自利为公认的准则。

因此,阿罗指出了一系列医生所应具有的,与商人不同的行为准则:(1)医生之间不应存在广告和公开的价格竞争。(2)医生提出的任何治疗建议应该与自利无关。(3)治疗需要根据病情确定,不受病人支付能力的影响。(4)医生看重的应该是正确地传达信息,而不是取悦病人。此外,阿罗主张应该由非营利医院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医疗服务偏离利润的动机,因为纯粹的现金关系是远远不够的。第(1)、(2)条本质上是对医院私有化和市场化的否定,而(3)是将健康列为人的基本权利。

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时,美国六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共同给奥巴马写信,倡议加大政府作用进行医改。

上面这些,都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最高水平的代表?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社会事业市场化的批判,就更加深刻了。这个读者都熟悉,就不必赘述。可见,当今世界主流的经济学,没有一派认可医疗领域可以由市场发挥主要作用。

很多人并未把市场经济当成科学,而是当成“迷信”。就像算命先生说:“信我的一定灵,不灵是你不够心诚”。他们说:“市场一定有效,没有效是因为市场化程度不够”。

认为“医疗资源也是一种资源”,所以可以用市场来配置,这是一种极端市场迷信的说法。按照这种逻辑,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资源,空气、婚姻、官职、权力,甚至人本身,也都是资源,难道这些资源也可以拿到市场上来买卖吗?这种观点,是19世纪西方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产生的一种市场原教旨主义思潮,而对其的批评和反思也早已有之。

除了中国读者熟悉的马克思主义之外,西方最有名的批判是1943年写作《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和经济起源》一书的卡尔·波兰尼。他在这本书中考察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历史,认为其中存在着“双向运动”,一方面是市场范围的扩张,另一方面则是市场交换的原则侵入社会领域,对社会造成破坏,当这种破坏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反对市场机制的反向运动,以纠正市场失灵,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就是纠正市场失灵的手段。这些历史告诉我们,市场经济绝对不等于把人世间万事万物交给市场。历史进步的过程,正是发挥市场作用,同时又不断遏制市场失灵的过程。

在市场和政府关系问题上,我们的看法是:第一,在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领域,市场是失灵的,保障和服务适宜政府办。第二,在生产要素领域,如医生人力资本市场、药品市场,市场化是有效的。医疗领域的市场职能,只能限制在医生和药品的资源配置上,医生应该拿到合意的工资水平,药品应该按照市场竞争的办法优胜劣汰。

矛盾的是,一些学者口头上高唱“市场化”,但是当国家部署新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时,他们却极力反对,岂不知药品集中采购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办法,也是所谓“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方式。哪家便宜买哪家,低价中标。买的越多越便宜,量价挂钩,这不是标准的“市场化”做法吗?之所以要反对,是因为集中采购触动了药品流通环节的既得利益,所以即使这种办法完全符合“市场化”,也受到他们的激烈反对。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是真的相信市场,还是打着市场的旗号维护既得利益?

【观点四】“尽管世界各国的医疗行业有微观差异,但是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同性:医疗资源配置中市场越来越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剖析】第一,从人类历史来看。从19世纪没有任何医疗保险和公立医院,到20世纪初主要发达国家开始举办医疗保险,到20世纪中叶之后大量国家举办公立医院,其中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市场越来越发挥决定性作用”真不知从何说起。

第二,文中所举英国90年代市场化改革的例子,是把失败的改革当成功的故事讲。

这位专家所举的例子是,“医院以公立为主的英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供方的改革就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信息披露,扩大患者选择权,实质上就是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这句话(除了最后一句)不错,但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1)只讲了一段时间的改革,没有讲来龙去脉。英国的内部市场化改革只搞了不到10年,并且不是90年代,而是80年代撒切尔时期开始的。但是,这仅仅是整个英国改革的一个阶段,1997年布莱尔上台之后,立即废除了“内部市场改革”,而把合作、协作(Cooparation, Coordinate)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一个只搞了不到十年的改革,无论如何不能说是“普遍规律”。我国一些学者阅读文献滞后,误认为90年代英国搞的“内部市场”是普遍的、永恒的规律。

(2)英国的这个改革是不成功的。改革初期,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医疗质量提高,病人自由程度增加,但不久之后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卫生服务体系出现割裂,大小医院各自为政,难以提供统一连续的卫生服务;竞争导致医院攀比设备、重复建设;三是医疗服务追求利润,过度商业化,损害患者利益。可见,这是一个失败的改革。

为什么失败?

①在理论上说,“购买服务”的思路,仍然是靠市场机制解决问题,由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是患者所能选择的,是由医生和医院决定的,因此,在购买服务的机制下,医疗机构的动力是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取收入,这就会激励医疗机构提供高端的、昂贵的、复杂的和不必要的服务,导致过度服务;多提供治疗服务而少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导致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效率都降低。

②在实践上,由于医疗服务的复杂性和目标的多元性,靠合同的方式购买医院服务,监管的难度和成本比政府直接办服务要高得多。尤其是在我国医疗监管制度很不健全的情况下,盲目引入购买服务的方式,只会进一步刺激医院的创收动机,使处于优势地位的大医院借助逐利,去争夺人才,购买先进物质技术装备,无节制强化竞争优势和增加医疗成本,进一步增加患者医疗费用。

③医疗卫生服务是具有自然垄断特点的,因为一个地区人口的发病率是基本稳定的,病人量也是有限的。在大多数地区来说,只需要一两家综合大医院,不具备竞争的条件。非要创造条件进行竞争,势必造成重复建设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割裂,影响医疗服务机构的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同时诱导出不需要的医疗服务,不仅增加费用,而且损害病人的健康。

英国在经历“内部市场”改制的反复后,深有体会。首相布莱尔多次谈及,他说,“是比较而不是竞争驱动效率”。他还说,“是合作而不是市场,才是最优先确保大多数人获得(医疗服务)机会和安全的最好途径”。当然,医疗系统中也是可以有竞争的。但那绝不是市场机制下的逐利竞争,而主要是在非逐利动机驱动下(如社会声誉、服务典范、道德标杆等)的竞赛,这种竞争,不是通过“购买”的利润机制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政府考核和社会监督来实现的。

(3)1997年以来,英国医改的方向正是重新加强政府责任。1997到2007年,医疗支出从408亿英镑增加到870亿英镑,高级医生和执业护士人数分别增加56%和26%,是英国历史上医疗投入增加最快的时期。同时取消了把筹资和服务分开管理的办法,加强筹资职能和服务职能更好合作,规定医生必须在确定的医院工作,并且参加政府举办的三年一度的计划,而不是这篇文章所说的“医生是私人开业”。同时,英国对公立医院建立全面考核与问责制度,考核的结果与医院、医生的待遇挂钩,加强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关于英国改革的历程,可以阅读我的文章《新世纪以来欧洲医改的趋势》)。

(4)即使是英国改革最市场化的时期,其所实行的制度同这位专家所期望的“市场化改革”也风马牛不相及。所谓市场配置资源,是指按照价格信号、无数生产者和消费者、按照购买力配置资源。但是英国即使在最市场化的时期,对公立医院和全科医生仍然实施的是预算制,配置医疗卫生服务的标准不是价格和购买力,而是全科医生对患者的诊断,以及由NICE(国家临床质量研究院,其职责是通过广泛的咨询和对临床实践效果及其成本的深入研究,制定全国的服务质量标准,提供权威的、可信的临床质量指导原则)所确定的标准提供服务,优先为最需要的患者提供成本适宜的服务,这和“市场配置资源”没有一毛钱关系。不能因为引入了竞争就说是市场,这种竞争是公立医院内部出于健康绩效的竞争。党的组织部门选拔干部也有竞争,这就叫“市场机制”吗?

(5)不光是英国,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走过类似的弯路。比如,新西兰1993年同英国一样,把供给者和购买者分离,公立医院转制为自主的公司,四个地区医保机构作为购买者,向公立或者私立医院购买服务。但1999年工党上台后,基本完全改变了上述政策,主要理由是,内部市场带来的协商费用太高,服务提供者之间缺乏协作。2000年把购买和服务的职能整合,放在一个机构,医院成为地方卫生局的下属。从而建成一个一体化的、能够直接提供服务的机构,社区医生也被整合起来。

特别要指出:笔者曾在2006年国务院举办的医药卫生改革国际研讨会上,亲耳听到英国撒切尔政府的医改委员会主席、“购买服务”机制的首创者Alan Maynard指出,英国所谓市场化改革,“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实践证明是失败的,中国一定要吸取教训。

第三,同这位专家所说的恰恰相反,90年代全球的医疗市场化改革以失败而告终。

20世纪90年代是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那就是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盛行。很多我国学者正是在这个时期学习的经济学,受市场原教旨主义影响很大,误认为这个时期流行的经济学理念就是万世永恒的规律。实际上,9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不仅给欧洲带来破坏,更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体制带来了灾难。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拉丁美洲,以极端私有化市场化为特征的医疗改革。上世纪80-90年代,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拉美国家通过施加政治压力、提供贷款和指导等方式,推行医药卫生改革,主要内容一是削减公共卫生支出;二是把中央政府的医疗卫生责任下放给地方;三是医疗机构私有化。十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些政策使医药卫生体制更加恶化,防疫覆盖面减少,登革热、疟疾和结核病的预防工作削弱,医疗体制濒临崩溃的边缘。医院私有化之后,政府没有强大的调控机构和调控能力,造成医疗费用上升和可及性、公平性下降。随着新自由主义带来的后果日益显现,拉丁美洲的政治生态发生巨大变化,十几个国家执政多年的传统政党下台,新的政党上台后,普遍都加强政府投入,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家还增加了公立医院。

整个欧洲国家1990年代经历了短暂的市场导向改革,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公立医院的自主化经营,但1990年代末就开始反思,调整改革方向,2002年一本题为《Regulating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 in the European Healthcare System》的著作回顾了这一过程。

第四,欧洲国家纠正过度市场化的主要做法是:(1)指导思想由“分权、竞争”转为“合作、和谐”;(2)整合化:加强提供方和购买方的协调,甚至整合;(3)医院管理由分散走向集中,加强了监管和规划。英国(1997年开始)布莱尔政府在卫生服务领域采取明确的反自由化措施。促进服务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建立高度整合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新西兰(2000年开始)劳工党政府恢复了卫生服务供方和需方都由一个机构来负责的制度;自主管理的医院被重新纳入地区卫生部门管理;荷兰(1995年开始)废止德克提案的执行,转向集中的管制和规划。到2012年,英国体系仍然是发达国家中公平性和绩效最高的体系之一。

笔者学习研究医改十多年来,也参加过一些中外医改研讨会,在这些会议上,很难听到严肃的学者用“发挥市场的作用”这种话来讲医疗体制。当一些中国学者向他们提出“如何发挥市场的作用”时,他们往往会露出惊愕的表情。如果我们再看看近年来主要国家的医改指导思想,根本找不到“市场作用”这一类的话,不知道“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同性”这话从何说起。希望要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历史经验,起码把视野扩展扩展,不能只看最近一二十年就得出“国际趋势”,也不要只看人家做了什么,还要看做得效果怎么样。

【观点五】政府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是一种制度,而无需直接投资设立医疗机构。

【剖析】这个问题也是“办服务”还是“买服务”的问题,《八必备》认为,政府只要补需方、办保险就够了,由保险购买服务。排除这个观点带有的部门利益,我们下面从国际经验上来看看,是不是真像这位专家说的那样,“大部分国家都是补需方”。

第一,如果补需方有效的话,历史上就不会出现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制度,是人类在长期历史进程中,经过对不同制度的反复探索、比较而选择的。公立医院的起源,主要有三种:

(1)苏联、英国等国家,政府在战后主导建立公立医院体系,以在短时期内动员大量资源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性;

(2)泰国、巴西等国家,由于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无法有效地控制成本和保障医疗服务的公平可及性,转而实行国家医疗服务制度,举办公立医院;

(3)美国等以非公立医院为主的国家,政府通常也举办一定数量的公立医院,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的。

可见,公立医院制度正是因为只靠保险解决不了问题,才产生的。

第二,从宏观绩效上看,目前研究的主流结论是,社会保险模式的费用比公立医院模式更高,但是对提高健康水平没有显著作用。

这里介绍几个研究。

1998年,商业保险比重较大的美国和瑞士,医疗总费用占GDP分别为14%和10.2%;德国和法国这两个以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为主的国家,医疗总费用分别占GDP的10.6%和9.6%,而主要通过税收筹资和举办公立医院的国家,如英国,医疗总费用占GDP的6.9%。而且或者医疗费用增长较其他方式筹资的速度低(Anderson, Hurst et al. 2000,另见下图,英国的成本最低)。

Mosca(2007)分析了20个OECD国家在1990-2000年期间发现,全民医疗保险模式的国家的人均卫生总费用比全民医疗服务模式的国家更高。

Albrecht, Neyt等(2005)对20个OECD国家在1980-2000年期间数据的研究发现,采用公立医院模式国家的人均医疗卫生公共支出比采用保险模式的国家更低。

Wagstaff and Moreno-Serra (2007)研究了中欧、东欧和中亚国家在转型过程中医疗卫生保障模式从免费医疗转变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效果,结论是: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增加了国民医疗卫生支出,提高了医院的业务活动率,但并没有取得更好的医疗结果。

Wagstaff (2009)评价了1960年-2006年间,OECD国家从税收筹资体制转变为社会医疗保险筹资体制的改革的效果,包括对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可避免死亡率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发现在社会医疗保险体制下,人均医疗支出增加了3-4%,但是对可避免死亡率的降低并无显著影响。

第三,解释一下为什么政府直接办服务有利于控制成本。

(1)有利于减少保险模式带来的交易成本。由于医疗服务的种类繁多,且质量难于测度,当政府付费购买的时候往往因此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增加运行成本:包括①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和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谈判,如果选择性地和医疗服务机构订立合同则成本更高;②收集每个患者治疗的信息,以便购买所需要的服务,并防止患者的道德风险;③合同执行过程中为防止医疗服务机构的机会主义的行为而增加监督和管理;④医疗服务中的欺诈行为等导致的浪费(Marini and Street 2007; Bentley, Effros et al. 2008; Wagstaff 2009)。

有研究认为,从公立医院模式转变为保险模式后,由于原来固定拨款的方式转变为拨款跟着患者走,交易成本增加了40-60%(Marini and Street 2007)。而且,在保险模式下,医疗卫生体系的利益相关者更多,并都能对医疗卫生体系产生影响(Mosca 2007),这进一步增加了医疗卫生体系的交易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当市场的交易费用过于高昂的时候,企业的明智做法就是将该环节纳入到企业的生产环节之内,以节省成本。

(2)政府公权力的介入有能力直接对成本进行控制。控制卫生总费用有两种办法:供方激励和需求方激励。在公立医院体制下,整个卫生部门的预算是由政府过程决定的,是预算硬约束。造成对比的是,例如澳大利亚等存在广泛的商业保险和个人共付,很难控制住医疗总费用,我国目前也是这样。

(3)政府举办公立医院更有利于落实守门人制度。在OECD国家中,实行公立医院模式的国家除了个别之外都实行了守门人制度,而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只有荷兰一家有守门人制度。其他一些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国家也曾尝试过,但都以失败告终(Wagstaff 2009)。这是因为,在保险模式下,钱跟着患者走,实行守门人制度难度更大,我国目前就是这样。

第四,“公立医院导致排队”是一种误解

实行免费医疗,所谓的“排队”,是按照病情轻重缓急来配置医疗资源。实行免费医疗的国家,主要是抑制不必要的奢侈服务,而在预防保健、初级医疗、急救等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的服务项目上,比其它模式的国家投入更多。

不信?请看下表:英国、新西兰等公立医院体制的国家,看医生的等候时间比其他实行保险模式的国家(包括这位专家推崇的德国、美国)都要短。

第五,政府直接举办公立医院,有利于患者平滑消费,预防为主,防止小病拖成大病。

公立医院模式下,医疗费用实行全国的总额控制,政府有能力,也有动力将资源配置到预防性卫生服务,能更加有效的将资金投入公共卫生和社区医疗(WHO,2008)。

介绍一个研究。下图显示的是一些国家分年龄的医疗费用,由此可见:

我们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实行公立医院的国家,年轻人和老年人医疗消费比较平均,而实行保险模式的国家,老年人的费用相对年轻人要高得多。这就是由于公立医院的普遍服务有利于预防为主,防止小病拖大,大病拖老。极端的就是美国那样,都等到65岁有保险时再看病,社会成本就高得多。

在保险模式下,“供给诱导”和“保险诱导”等机制推高了医疗卫生费用,这也是美国老龄人口医疗费用急剧上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研究发现高新技术的采用伴随着老年医疗照顾计划的推行,美国1950年至1990年之间医疗费用的上涨有40%是由于老年医疗照顾计划的推行导致的(Finkelstein 2007)。

这表明,在预防为主和控制费用方面,公立医院制度好于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又好于商业保险。

第六,这位专家所举的几个例子都是有偏差的。

《八必备》一文说:“世界上这些国家的供方,多数是非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举的是德国、台湾、日本、美国四个国家(地区)的例子。但是在这里又玩了“真话不全说”的把戏:

(1)同德国发展水平接近的英国和法国两个大国被他故意忽略了,而英国公立医院接近全覆盖,法国约70%,并且法国的医疗卫生综合绩效是2010年排名最高的。

(2)台湾公立医院私有化之后带来费用飞涨。台湾目前是以非公立医院为主——但这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出现的趋势,当时台湾当局在资本的游说下,取消了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转而支持资本财团举办私立医院,带来的结果是:医疗卫生费用快速上升,1980~1994年间,台湾人均医疗费开支年增15.7%,高于同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2.1%的年增长率。家庭医疗支出占家庭消费的比例从1980年的4%上升到2000年的14.6%(大陆目前为8%)。执行同样政策的还有韩国,结果是韩国的医疗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5年为2.8%,1986年为4.3%、1991年为7.1%。日本也立法禁止举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

只告诉我们其他国家做了什么,但是没告诉我们这样做带来了好的后果还是坏的后果,这种写作技巧在《八必备》一文中反复出现。这位专家相信“买服务”比“办服务”好,这在本质上仍然是市场万能论。它有一个潜在的假设,那就是一切购买契约的执行都是有效的、没有成本的。但这在现实中不成立,特别是在医疗领域,通过外部监管和购买的交易成本非常高。

第七,“市场派”在对待政府办保险和办服务的问题上自相矛盾。

实际上当前自称所谓市场派的专家的观点有一个自我矛盾的地方。如果真的像他们自己说的那样,“医疗卫生没有特殊性”,那么他们为什么支持政府举办社会保险呢?他们支持政府举办社会保险,但又不支持政府举办公立医院,这是矛盾的,如果真的是相信市场的话,那么政府连保险都不需要举办。因为吃饭没有吃饭保险,穿衣服没有穿衣服保险,为什么医疗要有医疗保险呢?这样自相矛盾,真正的目的是,政府只出钱就好了,让医院和药厂拼命挣钱。这种模式可以叫做“政府买单的市场化”,其结果就是政府拿纳税人的钱,而私立医院和药品企业利用自然垄断地位攫取超额利润,走向美国模式的道路。

从上面可得结论:政府直接举办公立医院,是既有利于公平,又有利于效率的事,是理直气壮的事。“无需直接投资设立医疗机构”的结论不成立。

【观点六】“市场化机构的效率天然高于财政支持的政府主办机构”。

【剖析】“天然高于”这一词表明,在这里,市场已经成为一种信仰,而不是科学。所以不需要任何论证,就可以“天然”得出“市场化机构的效率更高”的结论。按照这种逻辑,政府财政根本就不需要存在,把一切事务都交给市场就可以了。

这个结论并没有依据。本文前面已经讨论过,政府办公立医院的效率(特别是宏观效率)高于其他医疗体制。下面再补充说一点,即使在经济领域,这句话也不成立。

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张夏准的一篇文章《“国家发展战略”视角的公共投资和国企改革》对关于国企的研究做了一个综述,认为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国有企业还是私营部门的效率高。萨平顿和斯蒂格利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私有化的局限》一书中认为,只有在严格且经常不现实的条件下,私营经济部门的业绩才好于国有企业。

从实证上看,大型国有企业和大型私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常常非常相似,许多人经常暗含地假设私有企业主们完好地掌控着他们的企业,也就是假设私有企业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但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中雷曼兄弟等私营企业暴露的巨大问题已经打破了这一信念。

国际上既有运行良好的私营企业,也有运行良好的国有企业,如新加坡航空,印度孟买交通运输管理局,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和韩国钢铁生产企业浦项制铁,最初都是以国有企业取得成功的。中国台湾也在一个庞大的国有经济部门而非私有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奇迹。法国国有企业常常是工业现代化的领头羊。

相反,许多发展不成功的经济体,其国有经济部门规模较小,如被公认为“发展失败”的案例阿根廷和菲律宾,国有经济的产值只占4.7%和1.9%。

所以,说私有部门比公有部门更有效率,是没有充分依据的。这是迷信,不是科学。

【观点七】“医疗服务的供给不需要政府过多参与。政府要管的主要应该是通过立法程序制定规则,包括强制性信息披露等”。

【剖析】简而言之,政府不需要举办,主要靠监管就行了。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仍然是照搬了市场万能论,认为政府只要做“守夜人”就行了。这是19世纪的理念,而不是21世纪的理念。从国际上普遍规律来看,发达国家的政府已经远远不再是亚当斯密时代仅仅作为“守夜人”的角色(其实亚当斯密的时代也不是),而是广泛介入各类公共品和私人品的直接提供。况且,政府直接举办服务,本身就是监管的一种手段。

为什么在医疗领域,政府不仅仅需要监管,还要直接参与医疗服务的提供呢?

第一,医疗的特点决定了,对医疗机构的外部监管是低效或无效的,主要靠内部治理,而政府只有对公立医院才可能进行内部治理。

监管有很多方式,从外部、事后、对厂商的产出进行监管,是一种监管。政府直接介入生产过程,是另一种监管。一般来说,前一种监管适用于产品标准化、确定性强、竞争性强的领域,否则则适用于后一种。

哪一种监管方式好?一般来说,这取决于那种方式的成本更低、产出更易于监管。医疗服务的种类繁多,且质量难于测度,当政府付费购买的时候,往往因此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不完全契约。因此,政府从医疗产品消费者的角色转换为医疗产品的直接生产者,是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监管效能。

从管理学上说,公立医院有两个显著区别于一般企事业单位的特点:

(1)多产出、多目标,并且这些目标之间还存在广泛的冲突(成本、质量、效率、公平)。如果在考核和激励机制设计的时候有所偏颇,就很容易导致医院片面追求一方面的目标,忽略其他方面。由于市场机制(政府购买服务本质上也是价格机制)最多只能反映医疗服务数量以及一部分衡量微观效率(如病床周转率、住院天数、药占比)等方面的指标,无法全面、准确的评估公立医院的健康绩效,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所谓的“内部市场机制”,都是如此。因此,对于公立医院的治理,必须以内部治理为主,而不能依靠市场竞争、外部监管等外部治理手段。

(2)契约不完善。理论上说,即使一个体系是多目标的,只要这些目标可以衡量、可以观测、可以预期的,那么仍然可以通过签订契约的方式,把医疗服务委托给政府外部的机构来提供。但事实上,医疗服务有严重的契约失灵的特点,无法签订准确的合同规定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在契约不完全的情况下——即订立契约的双方不能完全预期到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情况时,需要对剩余索取权——即出现意外情况时谁来做决定——进行安排。在公立医院体制下,剩余控制权由政府、而非医院掌握,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政府对于医疗资源的控制,从而避免被医院“敲竹杠”。

上述两个特点,都决定了必须同时重视医院对公立医院的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

如果医疗机构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那么不管政府设置什么样的考核指标,进行怎样的外部监管,医疗机构都有办法进行抵消,只有政府直接介入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直接掌握生产要素,也就是对医务人员和院长进行直接的激励,才能够让医院行为符合社会利益最大化。

第二,中国的现实说明,政府如果不尽到对公立医院的办医责任,也就无法对公立医院进行有效监管。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对公立医院的监管力度不大,但那时看病难、看病贵、医院损害患者利益的现象并不严重,而总体上的健康绩效却增长很快。除了由于当时医疗保障比较完善、医疗需求水平低、三级转诊体系比较有效之外,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没有逐利动机,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医院并没有逐利动机,所以就不需要动用大量的监管力量去同医院的逐利行为做斗争。在医院具有财政经费保障的情况下,医生就可以按照医学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

中国之所以现在对公立医院管理不力,正是因为政府放松了监管和筹资责任,以至于没有手段去管理和监督院长和医生。政府对公立医院监管的主要手段包括:对院长的任命和激励、对医院的绩效考核、区域卫生规划、财务监管等,这些办法都是直接对公立医院生产要素的管制。但是,我国由于政府没有尽到对医院的投入责任,医院的吃饭发展都不靠政府,这就导致政府也失去了管理公立医院的抓手。而仅仅靠外部的监督,比如说查药占比、查剖腹产比例、查抗生素使用、查人均住院天数,这些指标也是“强制信息披露”的,也是纳入政府监管的,但是结果如何呢?不都是可以被医院轻易化解吗?

而且,这位专家似乎认为,监管是没有成本的。实际上,在政府不直接举办公立医院的情况下,由于医院的逐利动机和政府的目标是相反的,政府就必须投入大量管理和监管成本,还得不到好的效果,这是社会保险模式和商业保险模式卫生总费用虚高的一个原因。

公立医院的制度优势就在于政府能够直接任命院长、雇用医生,并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进行考核评价,这是私立医院做不到。如果一家大型私立医院做得不好,政府能够撤销他的院长吗?政府能够让它关门吗?如果关门了老百姓怎么办?能够直接进行内部治理,而不仅仅是外部监管,防止被保险和医院所绑架,这就是公立医院的制度优势。

第三,国际上举办公立医院的经验是,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并重,而不仅仅是靠外部治理。

例如,前面说过的,英国公立医院体系曾经走过一段市场化改革的弯路,强调医院之间竞争,政府只负责筹资和监管,结果造成了费用上升、医院之间的协作关系被破坏等后果。1997年之后改弦更张,改革的重点包括:(1)建立全面考核与问责制度,鼓励医院开展以质量和绩效为目标的竞争。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根据包括质量、效率、公平性、社会服务在内的考核指标,定期对医院进行考核、抽查,考核的结果与医院、医生的待遇挂钩。2008年,英国患者允许选择任何一家NHS医院作为定点医院。(2)以质量为核心,加强医院质量管理和对治疗手段的评估,加强循证决策,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1999年建立的国家临床质量研究院(NICE),公立医院开展的所有医疗服务都要经过NICE的评估,以确保其廉价、适宜、高效,这是私立医院做不到的,或者监管成本很高。(3)建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能。只有公立医院才能建成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美国做不成信息系统就是因为医院条块分割。

再如,2010年世界上绩效评价最高的法国医疗体系,包括70%的公立医院。虽然法国是社会保险制度,但是同时对公立医院有严格的治理机制,包括:一是加强立法,凡是医疗机构的建立、编制、规划及发展,都必须要严格执行《法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院改革法》;二是加强对院长管理,医院正副院长都是国家公务员,由国家卫生部门和地方政府机构任命、考核和管理,重点医院的院长由总理任命,其他医院院长由卫生部长任命。三是加强对院长的培训。国家公共卫生高级学院是国家培养医院院长的唯一学院,院长必须接受培训才能走上领导岗位,培训内容为15个月课程和5个月实习,各科考试成绩须在中等以上才可获得文凭,每年培训的院长约60-80名。四是信息公开透明,医院有财务自主权,但是所有支付都要经过政府支付中心审核,各项财务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随时可以查询,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五是建立公立医院评级制度,对医院实行A-F六个等级管理,定期对医院实行评审。

可见,无论是国家医疗服务模式还是社会保险模式,只要举办公立医院,政府就不仅仅是一个“监管者”,而是承担着监管、举办、投入、治理、人事在内的多方面职责。

看看美国这个反面教材。美国是医疗卫生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也有比我国严格得多的监管执法体系,但其结果如何呢?美国医疗费用远高于欧洲,但健康绩效比以公立医院为主的欧洲国家落后。这位专家认为,政府不需要办医院,只要靠监管就可以获得合意的医疗服务。请问世界上哪个国家是这样做到的呢?

【观点八】政府对公立医院不是投入越多,公益性越强。

【剖析】这句话本身是正确的。确实,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不仅要看投入多少,更要看投入的方式。但是,这位专家的观点却是,政府对公立医院并不需要直接投入,而是通过保险购买服务就可以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第一,先来看国际经验。不管什么保障模式的国家,公立医院建设和运行的费用都由政府支出。即使是举办社会保险的国家,对公立医院也要保证必要的投入。德国,公立医院运营经费主要来自医保,但建设主要依靠州政府财政投入,2010年州一级政府用于公立医院建设费用为22亿欧元。法国公立医院运行费用和建设费用均靠医保基金直接支付——而不是像这位专家说的那样,靠服务挣得医保费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要向地区卫生局提出预算申请,经审核认可后,费用由医保基金支付。英国政府把税收筹集资金20%的拨给若干个信托基金会,有信托基金会投给公立医院,用于医院的发展、科研、急救等。

第二,只投需方、不投供方的投入方式,反而刺激了公立医院的逐利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仅是为了分担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也是引导和调控公立医院行为的手段。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公立医院获得的政府投入有所增加,同时通过医保支付,间接获得了政府投入。但是,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主要是通过医保间接进入医院的,管钱的部门和管事的部门相分离,筹资方和服务方相分离,导致“增投入”和“转机制”并没有结合起来,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公立医院的逐利性。具体地说:

(1)政府对医院的基本建设给予了一定投入,但投入并不够,仍允许医院自己赚取发展建设费用。这就导致公立医院仍然必须从患者身上赚取发展费用。既然公立医院发展和运行的大部分费用都需要自己赚取,那么医院之间必然存在激烈的以利润为目标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公立医院既可以拿政府的钱,又可以到市场上赚钱,并没有消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性。

(2)政府并未承担公立医院的人员和运行费用,这就导致了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公立医院仍必须通过创收来维持日常运行,包括给医务人员发工资。在这种机制下,政府对公立医院有限的基本建设投入,转化为病房、床位、仪器设备等硬件之后,这些硬件反倒成为医院追逐更多利润的工具,更加促进了过度用药、过度检查。在基本建设上支出1块钱(有些还是负债建设的),就必须从病人身上挣1块多的钱才可以,而为了在患者身上挣1块钱,就必须让患者多消费3块钱或5块钱的药或检查。这就表现为近年来,公立医院的规模快速扩张,同时医疗费用也快速上升的现象。(顺便说一句,目前民营医院的逐利机制也是类似的,因此,无论用什么形式引入社会资本也解决不了公立医院改革的问题)。

《八必备》一文虽然正确指出了一个现象,即近年来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增加了,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并未改善。但他却对这种现象做出了一个错误的解释,认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政府投入没有关系。殊不知,公立医院最首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是政府出资举办的机构,这是公立医院区别于其他所有制医院的前提。公立医院在功能定位、运行机制、经营目标上同其他所有制医院的区别,都是来源于此。如果连投入都不需要的话,还讨论什么公立医院呢?

当前之所以公立医院逐利性增强,恰恰是因为采取的是这位专家主张的“医保购买服务”的模式,医院为了赚取医保基金,不得不继续逐利,不得不追求医疗费用的最大化,而不是健康绩效的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国办转发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意见》,已经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向,那就是通过破除以药养医扭转逐利机制,通过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直接投入,特别是建立科学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和公立医院考核评价机制,转变现在的外部治理为内部治理。

无论是从国际经验还是我国改革试点来看,公立医院改革首先要解决投入的问题。除了落实投入责任,更重要的是转变投入方式,特别是把人员和运行费用直接纳入政府投入,这样才能真正消除公立医院通过扩大业务量赚取收入的动机,从而让公立医院从利润中心转变为成本中心。

【观点九】补供方导致了医保和医院之间的矛盾冲突。

【剖析】《八必备》为了说明不需要给公立医院投入,还提出来一个奇怪的理由,那就是补贴公立医院导致了医保和医院之间的矛盾。他说:“我们的补供方方式,可能会形成角色冲突,即供需双方难以形成有效的谈判机制。供方得到补贴后,缺乏降低成本的动机,从而导致基本医疗平衡点的持续上移,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或医保只能强行控费,但其结果就是将矛盾转化成为医患关系的持续紧张,并被医院和医生通过以医保控费为由公开推诿引导为患者和政府的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这个帽子扣得真大,当前,医保和医院确实是有矛盾,但是这种矛盾是因为补贴了公立医院吗?

第一,医保和医疗之间的矛盾,从根源上是说公立医院逐利动机和医保控制费用动力之间的矛盾。这不正是这位专家所期望的“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吗?为什么这种他支持的模式出了问题,又要怪到公立医院头上呢!?

第二,这位专家说,医院得到补贴之后缺乏控制成本的动机。这句话更是令人费解。按照他的意思,如果政府对公立医院一分钱补贴也没有,公立医院就有控制成本的动机了?恰恰说反了吧,正是因为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太少,才导致公立医院的逐利性太强。

第三,之所以出现医保“强行控费”的现象,恰恰是因为现在的医保和卫生是分在两个部门管理的,而这正是这位专家所推崇的、英国当年搞过的“筹资和服务分开的模式”呀!而恰恰是这种“筹资和服务分开”的模式下,筹资方和服务方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保险管不了医院的人财物,从而无法对医院进行精细化管理,管钱的和管事的不是一家,责权利不一致,所以才导致了矛盾。这恰恰说明这位专家自己推崇的“购买服务”模式行不通。

在筹资方和服务方分开的情况下,两者不可能形成合作关系,而只有把筹资方和服务方进行有效的整合,筹资方直接对医务人员和院长进行激励,这种模式恰恰就是公立医院的模式。21世纪以来,欧洲改革的方向正是重新把筹资方和服务方整合起来。我国镇江、三明等地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也是把这两个部门整合起来。

这位专家看到了保险和卫生分设带来的矛盾,但他给出的解决办法不是将两个部门整合起来,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片面强调“补需方”,这是重复90年代欧洲医改走过的弯路,也是在拉偏架。

为什么作者在同一个问题上前后矛盾呢?这是因为他已经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结论,那就是政府不需要办公立医院,也不需要给公立医院投入。一方面,为了论证政府不需要办公立医院,他说只要靠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就能购买到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为了论证政府不需要对公立医院投入,他又说靠医保向公立医院买服务会造成医保和医院之间的矛盾冲突。

之所以前后矛盾,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先入为主的结论。这就好比,一个人认为,人根本不需要吃饭就可以活下去,那你再和他讨论如何烹饪出有营养的食品,有什么意义呢?

转自共和国经济史微信公众号(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01:06:21 | 只看该作者
国家医保局:2020年累计结算新冠患者医疗费28.4亿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03-08 19:18
【国家医保局:2020年累计结算新冠患者医疗费28.4亿】日前,国家医保局发布《2020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数据显示,2020年,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医保部门向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机构预拨专项资金194亿元,全年累计结算新冠肺炎患者医疗费用28.4亿元,其中,医保基金支付16.3亿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5#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15:45:33 | 只看该作者
百年记忆——脚印
sunxiliang2014 · 2021-03-08 · 来源: 孙锡良
建党100周年

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脚印,我们看到了无数苦难,也看到了无数奇迹,它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独特现象,它曾经对全人类民族解放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它的领袖曾经把世界划定为三个范畴关系,它曾经并继续用自己的市场决定着大国关系。
  1921年,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随时有可能夭折的小生命。
  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不只属于中国,它还属于世界。
  中国共产党伟大而不平凡的革命历程及它领导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光辉闪耀的结果,是无数英烈和先辈用血和汗的脚印走成,是无数英雄用惊天的智慧铸就,是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忠诚紧密团结在共产党的核心周围构筑。
  无须写赞美诗,不用浮夸事实,百年政党,回看它留下的深深的脚印就够了,它身上有自然的光彩。
  ★问路人  
  乾嘉年间,经济不可谓不繁荣,社会不可谓不安定。然而,也正是这个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界开始走向窒息,知识分子“避席闻畏文字狱,著书皆为稻粱谋”,百经宗孔孟,百行法程朱。
  龚自珍,近代中国对内开风气第一人,“一事平生无乞奇,但开风气不为师”就是他的座佑铭。他开启了知识界对君权统治集团腐朽政治进行批判的先河,他打破了漫长暗夜的寂然无声。
  林则徐,不只是禁烟官僚,更是一位伟大的启蒙者,他是近代中国把眼光投向世界的第一人,他网罗人才,编撰《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最令人敬仰的是,在被贬之后,他把自己的宝贵资料交给了魏源,成就了《海国图志》的问世,造就了又一位成功者。
  魏源,突破了“中国是天下中心”的陈腐观念,树立了世界意识,揭示了欧洲国家依靠“夷技”侵略致富的秘密,极力主张中国向西方学习,“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的愿望即是近代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的理想。
  郭嵩焘,一位不为多数人所熟知的“独醒者”,也是最早提醒统治阶级“关注了解西方国情”和“了解西方政治制度”的官员,他对西方民主制度与中国专制制度的对比不仅仅限于政治层面,而是上升到哲学高度,他“离经叛道”地指出“贤君不如制度”。
  冲破俗学之罗网决非一帆风顺,“钻研故纸,随波逐流,弹抵西学,坚守圣贤”仍是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思维正统,康梁维新学派与旧学派进行了顽强地斗争,康有为视八股取仕“代圣人立言,为娼优唱曲”,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轻佻无耻,知利而不知义,知私而不知公”。非常遗憾的是,康梁这样的维新“勇士”最后还是未能跳出“保皇”愚忠。
  维新有曲折,但启蒙有成果,从国民的视角观察,“开民智”是最为现实、最为持久的切入点,新思想,新行为,必须跳出统治阶层的狭窄范畴,开学堂,立学会,办报刊,三条途径,互为补充,让新学借此道灌输于国民,让蒙昧主义断根的最好方式莫过于教育了。
  维新派之后,近代中国又诞生了一支革命力量,简称革命派,它以孙中山为代表。这支力量是“冲破君主之罗网”的基础,它的目标不只是政治维新,更有反封建专制,更有倡民主民权。
  任何社会,没有革命,就没有质变,康梁变法的失败有力证明了这一点。辛亥革命第一次实现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巨变,政治革命,民族革命,家庭革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革命的目标不只是皇帝,更是权力取向。
  辛亥革命失败了吗?没有。形式上,它是失败了,因为孙中山代总统输给了官僚代理人。然而,形式上的失败改变不了实质上的成功——封建制度死亡了。军阀时代,有封建或半封建的影响存在,但注定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孙中山个人的失败,败在他只有革命的思想,没有革命的成功实践,孙先生领导的起义,没有成功的先例,武昌革命的成功,有其思想上的贡献,但没有实践上的贡献。孙先生革命屡战屡败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没找准革命的依赖对象。
  中国,从“旧”到“新”,至辛亥革命结束,前期的启蒙者和革命者,归纳起来讲,可以认为,他们是构建中国新社会道路的问路人,他们向西方问路,他们从西方找路,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探索路,屡经失败,路虽未成,著功不朽。
  ★引路人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响在俄国,声音传到了中国。
  这是一波什么样的声音?马克思主义声音,共产主义声音,共产党的声音。
  “五.四运动”的高潮,标志着中国内部民主革命运动也开始发声,“反帝反封”是中国从革命走向继续革命的必须。在继续革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决条件成熟了。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幼苗在成长。
  鲍立维来了,伊万诺夫来了,维金斯基也来了,达林跟着也来了…..
  一群随声而至的俄罗斯共产主义信仰者开始接触中国革命者,维金斯基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在上海认识了陈独秀,中国共产主义信仰者同共产国际建立联系变为可能。他们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带来了共产党的组织形式和革命方法。
  结束封建制度的中国,开始有了一个新的可能性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张国焘,李汉俊,李达,何叔衡,陈公博,周佛海,刘仁静,包惠僧,董必武,陈潭秋,陈望道,沈玄庐,戴季陶,施存统,俞秀松,邵力子,等等,都有资格称为引路人,部分人后期转变立场,仍不改变他们初期的引路作用。
  如何引路?
  陈独秀问:“自觉者何?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而自视不可卑也。奋斗者何?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视之若仇敌,若洪水猛兽,而不可为邻,而不为其病毒所传染也。”陈亦认为,中国需追求: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用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李大钊尝言:“吾族今后能否立足于世界,不在白首中国之苟延残喘,而在青春中国之投胎复活,挽回中华民族之青春,莫不唯青年是望,莫不在青年拿现在换将来,俄国之革命,非独俄国人心显兆,实二十世纪世界之显兆,俄国之变,乃世界之曙光。”
  毛泽东,曾在《湘江评论》上主张:群众要联合,要向强权者持续忠告,实行“呼声革命”。没过多久,他又转为马克思主义的追求者和传播者。1921年元旦,他在新民学会迎接新年的大会上讲:“借议会改造工具,是补苴罅漏,事实上是保护资产阶级。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到效果的,故最宜采用。”
  李达,早期对共产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目标卓有贡献的引路人,至少有三个观点至今仍不失光彩:中国劳动者,要联络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社会主义上会合;为中国无产阶级谋政治解放,应作社会主义准备;采用社会主义生产方法开发中国产业,努力设法避免欧美资本制度产业社会所生一切之恶果。
  1920年,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在上海成立,办公地点为法租界渔阳里2号,《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机关刊物。
  1921年的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召开,一颗新的、有革命活力的新生命诞生了!马林和尼科尔斯基是中国参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见证者。这是所有引路人的胜利,也预示着中华民族内部正在缓慢生长出未来的新制度。
  ★带路人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毫无疑问地表明,中国有两条革命道路在同时延伸,一条是资本主义革命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前者政党居于执政领导地位,后者居于在野隐蔽地位,两者有过统一战线,但两者更明显的是对立与分歧,信仰和追求不同道,决定了革命进程中的不同选择。
  组织上建党,只能算是生命第一步,如何在落后的、动荡的、时刻有被消灭的恶劣环境里成长壮大则是对党的领导者如何承担起带路人的重要考验,从理论到实践均是如此。
  中国共产党一大并没有产生党章,这是历史事实。据李达回忆,在成立大会召开之前,他和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施存统等人曾起草过党章草案,但并未在“一大”上作为正式党章,大会只讨论了一个只有700字左右的纲领(也可以认为是临时党章)。
  “一大”结束时,通过了一个“宣言”(无档案资料,均为当事人回忆认定),部分是抄录《共产党宣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思考。(摘于1955年《李达采访记录》)
  《宣言》的起句是:一切至今存在过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宣言》中还提到:工人阶级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剥削与压迫,推翻旧的国家机关,建立劳工专政的国家,没收国内外资本家的资产,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才能得到幸福生活。如果要给中国共产党寻找初心,这就是真正的初心。  
  《宣言》的最后一句话是:工人们失掉的是锁链,得到的是全世界。
  初心已定,路如何走便是首要问题,陈独秀,张国焘,李立三,周恩来,王明,等等,都曾经担任过带路人,但历史最后选择了毛泽东。
  共产党生存之路。反围剿,长征,不是主动行为,是被动行为,因为共产党要图存,要活下去。历史反复证明,在毛泽东带领之下,中国共产党和它的军队就能活下去,反之则危险,到达延安,是共产党图存的第一步胜利。
  共产党发展之路。建立根据地,是共产党军队谋发展和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战略。在抗战过程中,既要有统一路线,又要有独立路线,这是毛泽东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革命实践的重要体现,坚持统战,是着眼于全民族抗日需要,坚持独立自主,是基于中国更长远的发展建设需要,如果毛泽东不坚持这一原则,共产党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军队。
  共产党解放全国之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消灭资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要实现这一初心,它的前提是:必须让自己成为执政政党。一个有信仰的政党,一个有革命精神的政党,有且只有承担领导作用,才会带领人民实现奋斗目标。毛泽东,以一种超越历史的伟大魄力和智慧,成功地带领他的团队解放了全中国,推翻了腐朽的国民政府。
  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走出的道路之所以取得成功,在于毛泽东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灵活应用到中国革命实践,尤其是符合中国国情。必须承认,毛泽东思想的许多重要理论都诞生于这条革命道路上。
  百年政党,需要有战略智慧,需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需要有反省和纠错精神。毛泽东思想是否需要还原其本来地位?它到底是集体智慧还是个人思想?如果说是集体的,那到底哪部分是他人的?哪部分属于毛泽东个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章全都是马克思所为?中国的其它理论在个人性和集体性上如何区别于毛泽东思想?这既是理论探讨,又是历史探讨,还是道路探讨。
  ★筑路人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取得标志性成功的明证,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在落后国家实现革命胜利的明证,是中国共产党人把初心转变为行动的始点。
  新中国的成立,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既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一种需要,更是一种责任,是对创党初期承诺的一种兑现。如果中国共产党选择资本主义制度作为自己的建国制度,那它在诚信上已经失信于工农阶级和全体人民,注定是短命的。
  毛泽东,是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构筑路基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  
  归纳起来讲,他指挥和设计了以下重要路基: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其规模超越历史,也超越世界上任何其它国家。资本主义是顽固的,资本家是不讲道德的,资本是只讲利润的。然而,新中国让所有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只花了不到五年时间,人剥削人的现象在中国消失,“公”取代了“私”。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与正常化。中国几千年历史说到底就是农业史,专制社会,土地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从而也就导致少数地主统治多数农民的现象不可能得到消灭。社会主义新中国,仍然是农民占绝对多数的国家,不解决农村的社会主义构建,就不可能实现全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农村土地集体化改造就为实现社会主义铺平了道路,大生产是解决生产力落后的必要手段。集体农业的曲折,不是集体所有制之错,是事物发展进程的正常阶段和规律,也与新中国前几十年人口快速倍增的现实紧密相关,集体农业时代构筑的基础设施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化体系构建。从重工业热潮到国防工业自主化,再到整个工业体系的全面构建,基本实现了独立自主。尽管部分工业基础在后期被洋化和私化,但不能否定完整工业体系对于一个大国的支撑作用,尤其是国防军工体系对于一个国家尊严的有效维护。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没有毛泽东的路基,就没有今日中国的话语权。
  文化、教育与卫生的革命。新中国,只用两年时间,让存在几千年的黄赌毒彻底消灭,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今虽又死灰复燃,但新中国的路基是干净的。“城镇医疗+赤脚医生”综合模式开创了落后国家开展先进医疗实践的光辉榜样。易白沙在新文化运动中只是喊出“砸烂孔家店”,中华民国仍然是孔家店文化环境,只有新中国的文化革命才是在真正落实“新文化运动”。
  三场战争为国家清障。第一场是抗美援朝,第二场是反击苏修,第三场是敲打印度。这三场战争,是为社会主义新中国清扫国际障碍,也是为新中国树威立尊,更是为后人架设安全指示明灯。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带领全国人民一起构筑了中国社会主义路基的主要部分,它的颜色是红的,它的工程质量是优秀的,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作用是可以超越时间界限的。
  社会主义构建阶段,诞生了毛泽东思想的后半部分,结合革命阶段的那一部分,就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整体,这个整体是毛泽东亲自构建的,是毛泽东本人亲自实践的,也是中国共产党承诺必须坚持和执行的伟大思想。
  ★拓路人  
  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光明道路,但又不是一条平坦道路,它的曲折性也许超过其设计者和筑路人的预料,一次曲折,可能诱发一次调整,一次调整,又可能引起新的曲折,总的方向是在蜿蜒曲折中得到拓展。
  分道线是探索性历史新事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几十年来的新总结,或者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事业道路的再拓展,路基不变,道路规则有了新调整,原来不分道,没有虚线、单实线和双黄线之分。后来,为适应各类新事物的需要,必须划出很多新规则,一路分两道,左边是传统道,右边是创新道。传统道,保安定,保安全,调整社会事业。创新道,放行非公有制经济,展示经济公私共存的可行性理论。两道之间,有时兼容,有时禁止。从两个方向观察,就有两道不同观感的风景线,人和物都截然不同。
  市场和资本是初级阶段的实用主旋律。这是拓路人的最大成果,它让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一种“中国学问”,或者说它把马克思与亚当·斯密进行了现实同化,相似则相容原理在此处并不适用。客观地讲,市场开放,资本流入,在短期内刺激了个人欲望快速释放,对中国经济扩张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对解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起到了重要帮助。不过,全领域的经济对外依赖性最终也扩展到科技依赖性,全球化融入未能带来全球性接纳。行进过程中,双道两侧的人也会遇到过多的双黄线,社会事业与资本要求格格不入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多,解决矛盾的难度越来越大,急需用坚定决心去消融。
  高度商品化趋向中短期仍将继续。资本,不只是经济语言,更是政治和社会语言,凡与它联系起来的事物必定以利润为最终追求,它调整和服务的对象是商品,包括人。如果说资本是社会主义初有阶段的必然支配物,那么,人就是初级阶段资本的必然附属物,否则,将出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严重不协调。资本的退出,暂时看不到前景,故而人的商品化短期不可能逆转。高度商品化,对物质的创新和丰富是有利的,但“唯商品化”对社会和谐又是相当不利的。
  失衡是现象,共富是要求。双黄线的出现,是产生失衡现象的主要根源。多数人处于塔底的现实,时间越久,要求共富的声音就越强烈。当前,有一种声音占据了主流,那就是“阶段论”,说失衡不可怕,只要继续发展下去,消灭失衡指日可待。这是错误的引导,失衡与发展水平毫无关系,只与方案设计有关。新中国,路基取向是共富,但因为底子薄、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没能在短期实现共富,如果长期坚持不划线运行,也许共富目标可以更早达成。
  ★前路人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延续百年,之所以能反复纠正自己的错误,原因就在于,总会在关键时刻出现引领者能查找自身问题,总会出现一股正义力量抱有自我修复的勇气和决心,总能在大众迷茫时找准方向。
  拷问初心时时在“我”。初心是确定的,是可以溯源的,它必须不是模糊的。拷问初心,并不只是党组织的事,更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我”心中还是否记得《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入党宣誓词》?宣言和誓词就是初心,物质欲不是阶级先锋队的初心,物质欲是动物和贪婪者的初心。
  实事求是永远是党的法宝。共产党的事业有一个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事业就取得胜利,违背实事求是,事业就遭遇挫折。这里的实事求是,是一个全局概念,并非单指政策层面,凡事均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因人而异,不因事而异,不因时间环境而异。书写历史,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每一个脚印都必须如实描述。共产党创建新中国,必然要对一部分人进行革命,被革命者的部分后人阴差阳错地又重新掌握了历史书写权,这导致党的许多脚印被写得面目全非。百年党庆,务求党史还原,务必把乱史者清理出局。
  历史不能走环线。近代中国,既是悲伤的中国,又是幸运的中国,悲伤在于屡受列强欺凌,幸运在于出现了许多启蒙问路人,更在于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和伟人毛泽东。所有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和牺牲的先辈先烈们绝不愿意看到中国回到鸦片战争前的原点,走环线,必然会回到原点,历史周期律必然不可脱逃。
  并道是人民愿望。交通线路为什么要划线?因为车辆的行进可同向,亦可逆向。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人民必须是同一制度下的同向行使,不必再分道而行,阶级的统一性也决定了道路的统一性。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然提前并道。要实现并道,就必须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问题。再具体一点讲,生产力必须与生产关系相适应,无论选哪条道都是这个道理。
  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脚印,我们看到了无数苦难,也看到了无数奇迹,它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独特现象,它曾经对全人类民族解放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它的领袖曾经把世界划定为三个范畴关系,它曾经并继续用自己的市场决定着大国关系。
  回首过去一百年,我们敢下结论,中国共产党不只是庞大,更是伟大,它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奇迹,也是政党政治的奇迹,之于人民,之于国家,之于世界,它都是耀眼的。
  未来一百年,任何人都无法预测,唯有走好每一步。若我躺于弊端,敌必八万里一瞬而至,若我敢与夷划定章程,以理自强,必不让外侮重蹈。内部治理,莫不赖于人民,共商,共事,共担,共富,初心必然融入民心,脚印一定刻成功绩。
  写于2021年3月6日星期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6#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20:54:51 | 只看该作者
总理记者会极简版来了!

2021-03-11 20:17:51
来源:央视新闻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近两个小时的记者会信息量很大,中国经济、就业情况、异地就医、教育科研等很多你关心的问题都有了回应,一起来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