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69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辕北辙:政府不主导+市场配资源=加剧南北/城乡/收入差别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9 21:1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北经济差距拉大引关注,如何避免中国弱势区域的经济塌陷?

2021年02月07日 18:51:00
来源:财经杂志


1月7日,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相关政府部门共同签署了《政务服务“区域通办”合作框架协议书》,明确实现东北地区首批100项左右高频事项的“区域通办”,逐步实现三省一区政务服务跨省域协同发展。

此前不久,科技部会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同编制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正式公布,提出到2025年实现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规划、政策的协同机制初步形成,到2035年基本建成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

2021年,“十四五”时期已拉开帷幕,中国区域经济已经迎来新一轮洗牌期:延续“十三五”时期重点地区一体化发展的脉络,行政区划的弱化与行政壁垒的突破成为一大趋势,更多城市被确定为经济增长极与区域合作的战略基点,各地以往零散的单兵作战式竞争正加速朝着区域联动、抱团竞争的方向演进。

去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地方层面,《财经》记者梳理发现,截至1月8日,全国已有近30个省级政府部门通过了各自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十四五”规划建议)。其中,打破地区行政分割、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强化区域联动发展,壮大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数字经济以及现代服务业,成为各地战略布局核心所在。

今后,中国的区域经济会呈现出怎样的格局?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向《财经》记者指出,城市群、都市圈、区域中心城市三种形态基本可覆盖全国,助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中国未来或将出现约30个都市圈。圈内的核心城市规模较大,可主要发展金融保险、科技研发、文化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同时发展商贸、物流、餐饮、配送等传统服务业,满足本市及周边城市的需求。周边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则可以发展制造业、零部件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康养产业等,与核心城市形成合理分工。

从一市独大到多中心,扩大区域经济辐射面

2020年10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指出,要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东部等人口密集地区,要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能盲目“摊大饼”。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肖金成介绍,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一般具有区位优势,且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因而得以聚集大量经济要素,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城市人口超过300万,有的城市人口超过500万,有的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城市越大,对经济要素的吸引力就越大。而今,针对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应当从规划、政策上控制其人口膨胀;针对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人至1000万人的特大城市应当促进其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空间布局,城市规模也应尽量缓慢增长。

省会城市首位度是衡量该城市在地区经济发展中重要程度的关键指标。据《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银川、长春、西宁、哈尔滨、成都、拉萨、西安、武汉、兰州、海口的2019年地方生产总值均占到该省GDP总值的30%以上,个别省会城市占比超过50%。要素资源的集中有利于省会城市对周边地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但虹吸效应过强会导致省内其他城市人口、资源的流失。

肖金成提到,今后针对城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人的都市应当减弱其极化效应,着力强化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以下的大中小城市还处在产业集聚阶段,应支持其加快发展,实现与小城镇的协调互补。《财经》记者注意到,已有不少省市在地方版“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打造“多中心”增长极,着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多中心驱动”。

陕西与八省毗邻,是区域战略规划最为复杂的省份之一。“十四五”规划建议中,陕西副中心城市最终花落宝鸡。此前,外界盛传榆林将与西安形成“双核驱动”格局。最终,榆林、汉中被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按照规划,未来五年关中陕北陕南形成区域协调发展,西安、咸阳将继续推进一体化进程,榆林作为交通枢纽融入呼包鄂榆城市群,陕南三市则同时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与陕西同属西部地区,四川省提出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和川东北经济区分别形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同时强化重要节点城市同成渝双核及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协作。贵州提出,支持遵义做强,与贵阳共同唱好“双城记”。加快构建以黔中城市群为主体,贵阳贵安为龙头,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和遵义都市圈为核心增长极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

在中部地区,河南“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构建“主副引领、两圈带动、三区协同、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以郑州为主、洛阳为副,安阳、商丘、南阳为区域中心城市,对接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山西提出加快太原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大同、长治、临汾副中心城市建设提档升级,与太原都市区梯次分工、错位发展、协同联动,支撑带动晋北、晋东南和晋南地区组团式发展。

湖南省提出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的经济格局,以长沙为核心,岳阳、衡阳为副中心城市,推动长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大区域板块协调联动发展。湖北提出突出武汉“一主引领”,强化襄阳、宜昌作为副中心城市“两翼驱动”的辐射作用,推动“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由点轴式向扇面式发展,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

在东部及东北地区,浙江省强调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培育国家中心城市。天津明确,打造天津市区、滨海新区双城发展格局,与北京毗连区域要融入新版北京城市规划,加快京津同城化发展。辽宁省提出,形成以沈阳、大连“双核”为牵引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推动沈阳现代都市圈、辽宁沿海经济带、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和辽东绿色经济区互补联动。

发展多中心城市,促进区域内经济均衡发展成为各省共识。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向《财经》记者分析,一方面,单中心、高密度的城市发展容易面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承载力不足,公共卫生事件集中爆发等问题。另外,“双循环”要求扩大内需尤其是提升消费的增长空间,单中心的特大城市的人群收入高,边际消费增长放缓,但实际上还有许多城市的人群收入提升空间大、边际消费增速可观,这些城市的消费潜力值得挖掘。

值得注意的是,“多中心”并不意味着多年以来“强省会”战略的落幕。

山东、黑龙江等省份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均出现“强省会”字眼。山东明确支持济南打造“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黑龙江强调提升哈尔滨城市功能,在一小时圈层内推动哈尔滨大庆绥化一体化发展,在两小时圈层内推动哈大齐牡创新协同发展;贵州提出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江苏提出支持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推进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河北明确加大省会建设支持力度,打造石家庄现代化都市圈。

在市级“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济南、南宁、福州、南京等地城市也强调“强省会”。应习文分析,东部省份,济南面临省内的青岛竞争,福州面临厦门、泉州的挑战,南京面对来自苏州、无锡的压力,诸多省会城市原本并非省内经济龙头,“强省会”实际上是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题中之义。而贵州、广西、甘肃等西部省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东南地区低,省会城市的资源承载力与辐射效应本就不足,“强省会”也是为了提升省会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大七环都市圈研究员高建寰向《财经》记者强调,“强省会”与“多中心”并不矛盾,集中优势做强省会,才能更好地辐射省内其他城市。诸如湖北的武汉、陕西的西安,省会城市首位度非常高,但襄阳、榆林等城市经济总量达4000亿元,比太原、贵阳等省会还高,显然应当培育为经济增长极。2019年哈尔滨的省会城市首位度也很高,排全国第四,但黑龙江省经济条件还不足以支撑“多中心”,实施“强省会”战略也顺理成章。

区域内优化产业布局,区域间趋向协同竞争

中金公司研究员吴慧敏、李南南对《财经》记者指出,“双循环”格局下,需要加快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及要素自由流动的环境,从而形成新的要素聚集地,推动区域一体化深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发展潜力的四个增长极,区域一体化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加速深化。

吴慧敏、李南南分析,“十四五”期间中国产业发展有望实现“区域间协同竞争+区域内分工合作”的发展新格局。一方面,各城市群、都市圈内部有望形成完整互补的产业链分工,形成产业发展的合力;另一方面,各区域将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空间布局的协同。

以河北为例。其“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京津核心功能区,将重点抓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工作;沿海率先发展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冀中南功能拓展区,重点承担农副产品供给、科技成果产业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功能;冀北生态涵养区,重点发挥生态保障、水源涵养、能源建设、旅游休闲等功能,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经济,规划建设太行山—燕山自然保护地。

按照计划,备受关注的雄安新区要大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规划建设雄安“科技自由港”,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试验区。推动北京高校、医疗机构、企业总部、金融机构、事业单位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实施。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河北则要抓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曹妃甸区、芦台·汉沽、渤海新区、正定新区、北戴河新区、邢东新区、冀南新区、滨湖新区等承接平台建设,推动与京津产业协作互补。支持廊坊市北三县与北京市通州区协同发展。促进京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河北延伸。推进京津冀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市场一体化。

实际上,强化区域内部产业的分工布局与联动发展,也是助力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题中之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去年4月举行的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专题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区域经济具有很强的韧性与腾挪空间。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要从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中寻找新动能,形成国内制造业大循环,进行铸链、补链、扩链、强链,使中国产业链可预期、可控、可持续。

过去几年,中国区域内部的产业协同以及区域之间的竞合格局已经初步显现。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去年10月发布的全国产业地图显示,从产业分布来看,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集聚长三角、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等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新材料产业呈现出明显的东部沿海布局。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几乎在全国“遍地开花”。新能源产业则体现为明显的梯队效应,光伏能源制造行业从长三角地区逐渐向江西、河南、四川等地衍生,发展出硅材料供应基地。

从四大城市群看,京津冀地区在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受京津影响,河北的沧州、邢台、保定在节能环保领域表现亮眼,石家庄和保定也在生物医药行业保持领先地位;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双城圈的企业共同构成中国72.71%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其中,珠三角占46.41%,深圳、东莞是该产业的核心城市,带动产业在佛山、珠海、中山等地的发展;成渝占26.30%。更多体现为重庆、成都双核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工业物联网企业占全国一半左右。上海的产业外溢和产业转移惠及长三角内部城市,例如上海部分汽车工业就近转移至扬州、宁波、南京等地区。中金公司的《“十四五”区域发展规划展望:创新、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报告显示,以长三角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为例,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主要分布于浙江临安、江苏南通、安徽芜湖等城市;电动机主要分布于浙江杭州、绍兴等城市;汽车装配则主要分布于安徽芜湖等城市。

中金公司的上述研报指出,东部地区占比提升受益于科技创新投入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中部地区则受益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及承接产业转移的落地,川渝两地成为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9 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占全国GDP比重较2015年分别提升0.3个、1.9个和0.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吴慧敏、李南南指出,“十三五”期间产业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持续推进,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各地方争抢资源及产业重叠等现象。从 2018 年主要省市各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贡献排序来看,各主要省市排名前十的产业中均包括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

展望“十四五”阶段,《财经》记者发现,各省市均强调夯实传统产业基础、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同时也纷纷将目光投至了战略新兴产业、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其中,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成为多省布局重点。谋篇数字经济,推动企业上云,发展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化产业成为重心所在。

譬如浙江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争取数字人民币试点,建设数字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培育提升“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探索数字化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

对此,应习文分析,中国区域辽阔,尽管各省部分产业存在重合,但每个省覆盖的市场较大,加上并非每个产业都需要实现高度集中,因此问题不太大。区域间的产业竞争可以避免垄断度过高,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也有利于一些产业进步以及各省经济发展。“十三五”时期,国内汽车产业产能上涨快、区域间竞争激烈,最终还是实力更强的企业脱颖而出,促进了国内汽车行业实力整体提升,向发达国家水平看齐。

而今,配合区域内产业分工的优化,技术创新要素正加速破除行政壁垒,实现跨区域联动共享。上海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高水平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更好地发挥G60科创走廊、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等跨区域合作平台作用。广东提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加大从0到1的基础技术研发,争创国家实验室,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市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解决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已经成为各省共识。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也出现在了北京、广东、湖北等省市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吴慧敏、李南南认为,“十四五”必将是创新推动发展的五年,各区域协同创新建设也有望加快推进。

马太效应之下,如何避免区域经济差距拉大?

抱团竞争格局初定,未来五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否会进一步加剧?

“城市群内部要去极端化,城市群外部要集中发展,要素要向区域中心城市聚集。”肖金成指出,城市群、都市圈、区域中心城市将成为产业、人口聚集的三种不同形态。城市群内部城市要实现分工合作,都市圈内部核心城市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强调均衡、协调、辐射。城市群、都市圈之外广大区域则强调集中,要素将朝区域中心城市聚集。

大七环都市圈最近对2015年至2016年国家公布的三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的现状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户籍人口在温度较高地区的增速显著快于温度较低的区域;从城市规模的能级高度看,存在马太效应,人口和资源依然存在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高建寰指出,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时代。“十四五”时期,城市格局的马太效应和板块轮动可能会持续存在。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南北经济差距拉大已经在近期引发了一定担忧。根据2020年前三季度的城市经济数据,中国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首次掉出前十强,北京成为北方城市中的独苗。高建寰指出,从2020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北方省市GDP平均增速为0.79%,南方几乎是北方的2倍。除去湖北,南方更是北方的3倍。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主要是“十二五”末期、“十三五”期间提出的。可以看出,主要政策利好,北方只占一个,南方比较多。”应习文分析,“十三五”时期强调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延续的还是过去以东中西进行划分的思路,避免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而在“十四五”时期,南北差距的扩大有望在国家层面获得更多关注。

未来五年,如何避免弱势区域的经济塌陷?哪些城市群有望成为拉动北方经济增长的主力?

在应习文看来,中原城市群位于北方的核心区域,华北平原的地理人文环境条件较好,人口基数很大,郑州、石家庄等大城市比较集中,“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潜力较大。此外,关中平原地区位于西北核心区域,覆盖西安、兰州等城市,也是国家未来需要强化支持的区域板块。肖金成分析,北方的山东半岛、中原地区、关中地区都要发力,南北差距才有望缩小。关中城市群虽然城市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但高校较多、人才集中。山东的优势则拥有1亿人口带来的市场潜力,对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也能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对于东北振兴,多位专家认为,还需要有更多时间的耐心等待。高建寰分析,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的发展,关键在于政策引导、深化改革和产业培育。从“十四五”规划建议看,东北三省已经明确“做强优势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特色产业”的道路,并且不约而同提出“全域旅游+冰雪旅游”战略,尤其是黑龙江省专门列出一大章节规划旅游战略,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与此同时,东北地区扭转经济颓势并非一日之功。肖金成指出,东北亚地区地缘关系复杂,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少,朝鲜、蒙古经济发展滞后,与日韩的合作存在政治与空间上的阻隔,因此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受限。虽然东北地区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黑河至丹东经济带的空间布局较好,但经济发展受到人口、资本外流的严重制约。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各区域对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争夺只会有增不减,北方想要扭转区域经济发展的颓势,将面临更大挑战。

恒大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口大迁移的新趋势》报告显示,人口、经济已高度集中于“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19个城市群,并且愈发向核心城市群集聚。近四年,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年均净流入超60万,成渝城市群从过去的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27万,而山东半岛、中原、哈长、京津冀、海峡西岸5个城市群年均人口净流出超10万。东北、山东、中原等区域近年面临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转型缓慢等问题,呈现人口净流出趋势。

人口是地方经济社会活力的源泉,近年来,城市抢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去年12月中旬,四座城市集中在一周内接连出台落户放宽政策,人才争夺战再度升温。广州、青岛出台的文件征求意见稿均提出,将落户门槛向大专学历人员开放;福州发布“零门槛”落户政策,不设学历、年龄、就业创业限制落户,近亲属也可申请投靠落户:无锡市全面取消江阴、宜兴行政区域内的落户限制,成为继宁波之后第二个明确长三角区域内户籍准入年限互认的城市。


多位专家指出,人和资本流向哪里,哪里就能获得发展。在高建寰看来,发展区域经济,提升城市对人才聚集的吸引力可以提供政策优惠,不仅可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放宽户籍限制、提供资金和住房等奖励,还可加快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以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人才;此外,需要提升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配套水平,确保城市能够长期留住人才。

“产业在前,人才在后。”在肖金成看来,地方政府吸引人才最终靠产业、靠收入,优惠政策还是属于次要条件。人口流动的前提,首先是某一地区存在产业与就业岗位,其次是收入高,收入高才更具吸引力。有些地区靠税收优惠,但收入水平低,同样吸引不了人才。

肖金成指出,先吸引人才再发展产业并非有效手段。而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环境或营商环境,取决于当地是否有市场、有需求,企业运营是否成本低、利润高。由此观之,区域经济要突围,地方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创造岗位、提高收入、吸引人才,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2-9 21:19:03 | 只看该作者
浙江某村自设高级人才落户政策 最高可分300平方米以上别墅2021-02-09 16:35:27  来源: 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春节前夕,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为135名符合享受高级人才奖励政策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博士研究生、其他各类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发放了211万元奖金,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村战略以聚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花园村有今天的建设成就,靠的是花园集团产业的发展,而产业的发展靠的是一大批人才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8年10月,花园村就发出《关于引进高级人才落户花园村相关政策的通知》,在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企业持续创新发展需要发挥人才优势的同时,就引才、聚才、育才等设立相关福利政策,以吸引、留住、培养更多高级人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根据花园村的人才新政,符合条件人员可以落户享受村民福利待遇,村里每年发放1万元至6万元不等的奖金,还能领到花园集团发放的30万元至60万元不等的人才购房券,甚至安排300平方米以上的别墅一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花园铜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魏锦是研究员,已第三次领到花园村发放的6万元奖励,多年来,他把企业打造成“中国铜板带材十强企业”和“中国铜棒(排)材十强企业”, 成为世界生产精制铜板带最宽的生产企业,并荣获“浙江省工业大奖银奖”和“东阳市市长质量奖”等,是花园村内营收最大的企业,去年他还荣获“浙江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花园村和花园集团创造的平台,才让科学技术能有的放矢,才让专家教授有用武之地。”魏锦说。

  “花园要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落实高级人才各项优惠政策,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营造尊才爱才惜才的人才发展环境,以引进和培养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南马镇花园联合党委书记、花园村党委书记邵钦祥介绍,不仅如此,花园村去年初还发布通知指出,凡是在村内有建住宅、厂房,同时落户花园村的外来人员,给予享受村民同等待遇,致力吸引更多人共享花园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如今花园村已吸引5万多外来人口在这里创业就业,2020年该村实现营业收入610亿元,拥有个私工商户2949家,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4.2万元,接待游客370万人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2-9 21:28:4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去年出生人口锐减三成
时间:2021-02-09 14:0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中国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去年的新生儿人数比起前年下跌三成。

公安部昨天(8日)在官网上公布《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万5000个。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出生人口是1465万个。以此比较,跌幅约为31.5%。

中国在2015年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但效果不佳。

中国工信部前部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去年11月曾提到,全面放开二胎后,并没有引发生育高峰,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问题开始显现。

中共中央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提到,要“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2-12 13:16:26 | 只看该作者
刘世锦:中国经济不能再依赖基建、房地产、出口,未来5年增长动能何在?

2021年02月11日 12:20:42
来源:[url=]财经杂志[/url]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由中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期间面临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与“1+3+2”结构性潜能相对应,“十四五”时期将重点推进五大改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IC

文 | 《财经》记者 孙颖妮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

“十四五”规划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长也面临着关键性转型,经济将由中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期间还面临着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其执笔的《读懂“十四五”:新发展格局下的改革议程》一书中表示,表面上看,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低速,背后则是增长动能、经济结构和制度规则的全方位转换。

在过去40多年的发展中,全国范围内的大型基建、房地产投资和出口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随着这些增长引擎逐步衰减、消退,“十四五”必须着力发掘与中速增长相配套的经济动能。

面向“十四五”,如何扩大内需?“十四五”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动能是什么?如何通过改革激发经济活力、挖掘经济潜能?“十四五”时期应如何科学设定经济增长目标?近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接受了《财经》记者的专访,对“十四五”时期的重大经济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为什么再提需求侧改革?

《财经》:2020年12月1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再提“需求侧改革”。从“供给侧改革”到今年上半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再到“需求侧改革”,政策表述背后有何深意?需求侧改革的核心是什么?

刘世锦:供给和需求是经济活动的一体两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很多需求侧的问题其实也是供给问题,反之,供给侧的问题也是需求问题。如今我们强调需求侧改革,其实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扩大内需政策的延续,需求侧改革最根本的仍然是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和矛盾,其实这也是一个“通”的问题,如今我们强调双循环,就是需要打通双循环中的各种堵点,使循环变得畅通、使各类需求释放出来。“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扩大内需,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十分重视并加以解决。

无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讲,扩大内需重要的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一方面,中国目前约有4亿消费能力较强的中等收入群体,若这部分群体的消费能力继续得到更大提升,其消费容量可与美国的整个消费容量接近,将会构成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巨大消费动能。这只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目前还有约9亿人低于中等收入标准,也可看成低收入群体。我前段时间提出一个想法,今后用10年至15年的时间,使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一倍,达到8亿至9亿人,也就是让4亿至5亿的低收入群体迈入中等收入群体,使得中等收入群体成为多数,目前这部分人的主体就是处在城乡转换过程中间的农民工。

这部分人怎么能稳定地进入城市?多数学者提出解决这部分人的户口问题,其实户口问题背后是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包括住房、社保等各方面问题,安居才能乐业,将这些问题比较好地解决了,这部分人群的需求潜力才能够释放出来。

第一, 解决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如今高房价对居民消费产生了很大的挤出效应,居民用于供房的消费占用了整个现金流的相当大一部分。我们经过调查、访谈发现,不仅是一线城市,包括二三线城市中的白领等很多居民,房贷压力很大,购完一套房后,此后收入的大部分都用来还房贷,如此,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就被大幅度挤压。如果能够使居民在这方面的负担有所降低,其他方面的消费自然就增加了,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改革增加住房供给、降低房价,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推动服务性消费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以及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都属于服务性消费,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空间,有很大的消费潜力可以释放。此外,服务性消费很多是以公共服务的方式来提供,所以要有效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居民的服务性消费需求。

而这些问题背后则是大量的体制机制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财经》:2021年将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在这个时间窗口提出需求侧改革,是否意味着需求侧改革将是“十四五”时期的一项经济工作重心?

刘世锦:“十四五”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仍在供给侧。我刚刚讲了需求侧改革的一些问题,其实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目前,供给侧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尚未解决,例如,部分领域资源配置效率、企业效率依旧较低,杠杆偏高的问题依旧存在。因此,“十四五”时期需求侧改革只是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经济工作的主线还在于供给侧改革。

哪些新动能待发掘?

《财经》:您在执笔的《读懂“十四五”:新发展格局下的改革议程》一书中提到,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正在经历着关键性转型。“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关键转型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刘世锦:经过 40 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经济增长也经历着关键性转型。表面上看,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速,背后则是增长动能、经济结构和制度规则的全方位转换。在国际上,一些经济体在大体相同的增长节点上,经历了增长动力下降、停滞或后退,收入和财产分配差距拉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社会共识减少乃至撕裂等冲击,这被称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境。事实上,这些挑战在中国或多或少都已经出现了。

中国在这个阶段发展的特殊性在于,作为一个超大型经济体,如果能够成功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则全球高收入人口总数将会扩大一倍。如果发展正常,今后5年-10年,按现价美元计算的中国经济总量规模超过美国将是大概率事件。

不过,忽略人均和结构水平的总量规模容易产生幻觉、误解或误判,即使中国的经济总量规模超过美国,人均 GDP 水平也只相当于美国的四分之一。此外,虽然中国的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高等教育、产业结构等领域的差距依然不小,有些差距可能还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未来,如果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上不去,基础产业成本降不下来,存在的短板无法补齐,这些都会影响我们跨入高收入社会、向发达国家迈进。

此外,大国经济规模顺序和相应的经济版图的改变,无可避免地会引起利益相关者的种种不适、疑虑乃至惊恐。近年来,中美关系的困难局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在此背景下,中国将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要解决好由中等收入阶段跨越到高收入阶段特有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找到自身合适的位置。“十四五”时期的改革,简单地说,就是要从这些挑战和压力下突围,进而踏上高收入阶段的台阶。

《财经》:您刚才提到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由高速转向中低速。不同于以往的长期战略,在此次“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并没有对未来五年设置具体的经济增长目标,这体现了中国“十四五”时期怎样的经济发展战略?

刘世锦:未来中国经济立足点、注意力应当更多地放在提升增长质量上,而非过度追求难以企及的增长速度。

此次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些研究认为,要实现这一增长速度,这一时期的平均增速不能低于4.7%或达到6%以上。这些研究通常假定汇率水平不变或仅有小幅(如1%-2%)升值。然而,这个假定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是经济增长的质量。汇率变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种变量,从长期看,最重要的变量是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是增长质量的核心指标。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按现价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的缩小,部分取决于增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汇率水平的变动。

从潜在增长率讲,今后15年平均增速要达到4.7%难度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能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很重要的是汇率变化,而汇率变化直接与经济增长的质量相关。

过去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中速增长期了,大概是5%-6%的增长速度。这个增长速度比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高出至少1倍-2倍。那么,我们如何保持住这样的增长速度呢?关键要挖掘增长潜能。

现在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宏观政策是进还是退、是紧还是松,其实宏观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来讲,只是解决一个短期平衡的问题。保持一个长期的中速增长,关键要解决增长动能的问题。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重要区别是,还有相当大的结构性潜能驱动增长,而非主要依赖于宏观刺激政策。在房地产、基建、出口等高速增长时期的结构性潜能逐步衰减、消退后,“十四五”期间要着力发掘与中速增长期相配套的结构性潜能。

《财经》:那您认为“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应着力发掘的结构性潜能是什么?

刘世锦:我提出了一个“1+3+2”的结构性潜能框架。这里的“1”是指以都市圈、城市群发展为龙头,通过更高的集聚效应为下一步中国的中速高质量发展打开空间。今后5年至10 年,中国经济百分之七八十的新增长动能将在这个地方。之所以这样认为,是由于大都市圈的要素配置效率更高,世界各国都是如此。所以,我们现在不是简单的讲城市化,而是城市化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都市圈和城市群更快发展的阶段。

这里的“3”是指实体经济方面要补上中国经济循环过程中新的三大短板。一是基础产业效率不高,包括能源、物流、通信、土地、金融等在内的基础产业领域,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政性垄断,而这会造成较大的效率损失,使得成本增加。由于这些领域大部分是基础性产业,最终会推高全社会成本,补足这个短板将有利于全社会降成本。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玻璃大王曹德旺到美国去办厂,他最后算了一笔账,美国与中国相比,除了劳动力成本高,剩下的包括土地、能源、物流、融资、税负等成本比中国都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还是在这些领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行政性垄断,导致效率较低,这也是供给侧改革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二个短板是中等收入群体不大,上面已经提到,今后用10年-15年时间,力争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倍增。补上这个短板将有利于扩大需求,同时扩大人力资本。

第三个短板是基础研发能力不强。这方面现在看的很清楚,近几年我们的创新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依旧很弱,这是我们内循环中的“卡脖子”环节。补上这个短板才能有效应对外部“卡脖子”问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牢基础。

“1+3+2”中的“2”是指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这两个方面是与发达国家同步的新增长潜能,我们在相当多的领域已经形成较大优势。简单地说,“1+3+2”结构性潜能就是一个龙头引领,补足三大短板,两个翅膀赋能。

让潜能“变现”,“十四五”最迫切的改革是什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能源、物流、通信、土地、金融等基础产业领域中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垄断,导致效率损失,最终推高了全社会 成本。图/IC

《财经》:您刚才详细讲了未来驱动经济增长结构性潜能,那么“十四五”时期,中国应重点深化和加快哪些领域的改革来挖掘和激发这些潜能?“十四五”期间最为迫切的改革有哪些?

刘世锦:这些结构性潜能今后5年至10年都应能发挥作用,但现实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体制机制政策的束缚,往往是看得见、抓不住。如何将这些结构性潜能发掘出来,将潜在的变为现实的,是我们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改革本来就是问题导向性的,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为了解决面对的诸多实际问题,并且通过经济增长加以体现。

与“1+3+2”结构性潜能相对应,我认为“十四五”时期应重点推进五大改革。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同时创造条件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向集体组织外部流转。刚才我讲到加快都市圈的建设发展,都市圈的发展重点是核心城市周边那个“圈”的建设,就是在中心城市周边建相当数量的小镇。目前这些区域大部分是一些农村的村镇,如果这些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土地制度不进行改革,都市圈就很难发展起来。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价同权、同等入市,同时也要创造条件使宅基地流转。近些年虽有一些探索,但进展不及预期。面对建设都市圈的紧迫需求,大城市周边城乡接合部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能再拖下去了。都市圈建设过程中,除特定公共用途要由国家征地外,一般应通过集体土地直接入市满足需求。

另外,农村宅基地也要逐步的创造条件进行流转。在这个问题上争议较大,政策上也处于摇摆状态。宅基地流转目前仍限于集体组织内部,例如在一个村的范围内流转。但实际上农民内部的流转需求很小,真正的需求是在外部,包括来自县城、省城、一线城市甚至是国外的需求。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市场才能真正保护农民利益,因为不流转不交易,农民的利益是多少都搞不清楚,也就谈不上保护。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有利于增进和保护农民利益的。

与此同时,要加快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农地入市、宅基地流转,一个担心是有的农民会不会居无定所,影响稳定。过去长时期内,我们把农村土地作为农民安身立命的最后屏障,城里找不到工作了,还可以回到农村。

这种想法在过去是有道理的,因为过去也有没有太多保障的办法。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替代农村土地这种低效率的保障方式,把稀缺的土地资源解放出来,实现高效率的配置利用。农地入市、宅基地流转获取的收入,应优先用于完善相应地区农村人口的社保体系,使他们与城里人一样不再依赖于土地保障,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收入的同时,由更为有效和稳定的社会安全网托底。

第二是推动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改革。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空间的规划,包括城市规划,是不是还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这个领域,似乎很少有这个说法。市场的作用怎么体现?最重要的一个信号就是人口流动的信号,比如最近这些年,人口流入最多的杭州、深圳,还有内地一些省会城市。应该尊重人口流动的市场信号,按照人口流向分配用地指标、财政补贴资金等,并依照人口布局变化定期调整城市规划。

第三是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通信、金融等在内的基础产业领域改革,已经讲了很多年了,应该在放宽准入、促进竞争上,有一些标志性、实质性的大动作。这类改革可以扩大投资需求,促进内需增长,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效率,降低全社会的成本。

第四是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关键是要逐步推动农村社保和城镇居民社保的衔接,分期建设主要面向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村进城人口的安居房工程。

第五是深化高水平大学教育和基础研究领域改革。在创新居于前列、科教资源丰厚的城市,比如杭州、深圳和内地一些城市,像当年办经济特区一样,创办高水平大学教育和研发特区,突破现有体制机制政策的不合理约束,在招生、人员聘用、项目管理、资金筹措、知识产权、国际身份等方面实行特殊体制和政策。西湖大学开了头,应该支持鼓励更多的类似大学和研究机构深化改革,脱颖而出。另外,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实行揭英雄榜方式,引入竞争机制,社会各类机构均有机会参与,重点向民营机构开放。

最后,我想强调,从改革机制与方法来讲,摸着石头过河仍未过时。有人可能会提出,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了,还有这个必要吗?这就涉及到对改革方法论的理解。

我们经常讲顶层设计和基层试验,顶层设计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指方向,向东还是向西,方向不能走偏;二是划底线,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局面要避免。在此前提下,何种体制机制政策符合实际、管用有效,还是要靠基层试验,靠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去试,通过试错找到对的东西。

说摸着石头过河,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发展中总是要面对大量未知和不确定的因素,不同时期要过不同的河流,并非只过一条河就可以了。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怎么搞,城市企业改革、价格改革如何推,事先并不清楚,在试的过程中逐步摸出一条新路。许多成功的做法,是地方、企业先试,效果不错,中央发现后总结提高,推广到全国。中国经济进入中速稳定增长期,要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哪些行业、哪些地方能够率先突破,哪种办法切实管用,也是不大清楚或有很大不确定性的。顶层设计要求过这样一条新的河流,从此岸到达彼岸,但到底具体如何过,还是要靠基层试验。

事后我们知道需要踩着五块石头过河,但开始时看到的是一片茫茫水面。可行的办法是把水面划分为100个方格,逐个试错。如果只有一个主体去试,需要很长时间,十个主体去试,时间只需十分之一,一百个主体去试,时间就更短了。创新本质上是一个试错过程,真正的改革就是体制机制政策的创新,需要调动社会各个方面去参与、去试验,好的体制机制政策在这个试错过程中才能脱颖而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5#
 楼主| 发表于 2021-2-12 18:49:37 | 只看该作者
生养不起孩子是一种潜在危机

孟广竹 · 2021-02-11 · 来源:乌有之乡




以为调整了计划生育和人口政策放开生二胎就能解决。其实问题没那么简单。放开二胎后,也没见有预期的生育高峰出现。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奖励生育的政策不是也没见效吗?生育危机不是政策能解决得了的,而必须靠相应的根本性制度。只有计划经济制度才能让人们放心轻松地生孩子。指望经济高度发达、指望系统完备的社会化服务都不可靠,只能加剧人们不愿生养的悲催心理。
  生养不起孩子是一种潜在危机
  为什么在经济高度发展、总体世界第二、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的今天,却出现了“生养不起孩子、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养不起老”等一些社会性问题?问题出在哪?问题在于不平衡、差距悬殊上。以教育为例,发展民办学校、民办学校办成“贵族学校”,吸引聚集了教师等优秀资源,进学校上学的也大都是“贵族子弟”,造成公办学校优秀资源被挖空。公办学校教师待遇比民办学校待遇低,没有更多的手段激励教师,干好干坏一个样,教学及管理积极性下降,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进而导致家长千方百计也要把孩子送到“好学校”去,怕在公办烂学校给孩子前程耽误了、废了。而许多普通工薪家庭是难以负担民办或公私合办学校高收费的,整个初高中下来,没有二三十万是下不来的。而对于高收入家庭来讲,用几十万元供孩子进贵族幼儿园、中小学校是不成问题的。这种由市场造成的严重的贫富差别导致的教育质量的严重差别,是造成当今“上不起学”的逻辑链条。有人会说,公办学校不但不收费,还免除学杂费,不就是为农民、工薪阶层准备的吗?为什么不去公办学校非花大钱上私立学校?有钱的上好学校,没钱的也有学校上,这不很好吗?这不既有效率又兼顾公平了吗?但现实情况是,谁家的孩子不是孩子?谁家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又有谁家不是望子成龙?这不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精英教育”吗?
  其他看病、养老、买房等都是类似的问题。比如买房,先富起来”的那些人不仅有房子,而是有几套房子,一线城市、自然山水风光地区到处都有富裕阶层的房子,冬天在三亚,夏天在青岛、秦皇岛,住房如同候鸟般自由迁徙。还有一部分是享受“房改”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受益者,他们用极少的代价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或大或小的一套全部产权房子,也算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贡献的应有补偿。再就是有一部分因国家发展建设规划而得到拆迁高额补偿的房子,有的是几套甚至十几套,有的则获得成百上千万的高额资金,一夜暴富。而更多的“后房改时代”新生代青年则拼着命地在一二线城市为房子而奋斗,被高额房贷大山压一辈子也难以翻身解放。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因为贫富差距悬殊导致消费水平和能力悬殊造成的。而现实情况是人人都情愿和期待有好的教育、就医、住房等物质生活条件和保障。这显然是市场经济永远解决不好解决不了的问题。美国的医保改革为什么进行不下去?根子在贫富悬殊上,在不同利益群体的不相容上,在平民阶层的消费永远跟不上少数极端富裕阶层的消费上。因而造成阶层差别的固化。当然不否定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通过接受教育改变命运的。我国这方面的典型也能找出几个来,农村孩子通过刻苦学习,考上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毕业后有好工作,改变了一生命运。
  因此,解决上学、看病、住房、养老等全生命周期问题,只能走国家公有的社会主义路子。改革开放前这些问题是不存在的,尽管那时水平低,但不是效率问题,而是当时的总体经济社会发展处在新中国建设初期,是在一个旧中国烂摊子上搞建设,不可能一下子有更好的条件办各种事业。但随着经济发展是会逐步提高的。那时的人都上得起学,那时的人都能看得起病,那时的人大小都有房子住,那时的人不担心老了没能力养。就像现在的朝鲜,虽然经济不发达,但却有美好前景,生活水平是逐步在提高的。
  还有城乡二元经济社会问题,如果我们一直延续40多年前的计划经济走下来,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工人(市民)化是不是早已经实现了呢?剪刀差问题也解决了呢?起码会缩小吧?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差别越来越大。
  现在似乎陷入一种话语路径依赖,一说改革开放只说好处、没有坏处,好象市场配置资源就有效率,就是是天经地义的。是的,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国家发展步子是快了,经济实力有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房子大了好了,车子也有了,物质生活很丰富。其实全面地辩证地总结,改革开放后,伴随经济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政治严重腐败、社会道德严重滑坡、贫富差距悬殊、思想混乱价值观念扭曲、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浸淫了人们的头脑、资源严重浪费、生态环境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等,这些问题都在那明摆着呢,并且除了生态环境问题外其他问题都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较好解决。而这些问题什么时候会形成严重危机,实在是不好判断。但正像资本主义国家必然产生经济社会危机一样,走市场经济的路,这些危机尽早会暴发出来的。
  前面指出的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还都是直接灾害,其实还有次生灾害危害更深远,比如严重腐败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感情和认同,损害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可甚至产生怀疑。道德滑坡严重腐蚀着人们建国后几十年培育起来的原有马克思主义“三观”。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助推着人们的拜金主义、潜规则盛行。我不相信那些花大钱上了民办或公民合办“贵族学校”的学生,学成后会说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恐怕更多地会为个人奋斗,难有家国情怀,正像那句流行语说的,培养出了一大批“精准利己主义者”。那些出国留学不归的人就是证明。当今社会现实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早已经成为一种少数人自己喊自己听的口号,成为浮在空中的一片彩云,美丽却无雨,只是领导干部在台上讲话中的用词,与社会民众的现实追求完全是两张皮。社会民众的理想是“票子、房子、车子”等物质财富。只有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制度下才能实现物质财富与理想信念等精神的高度统一。
  还有一个最大危机是生养不起孩子。这些年人们对生孩子积极性没那么高了。这是一种不祥之兆啊。除了价值观念问题外,如个别人主张所谓“丁克家庭”,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是经济条件不允许。这又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原因也是平民经济条件不允许,生不起养不起孩子。我国的人口基数还是计划经济时期培植起来的,从1949年的5.4亿人,增长到1978年的9.6人。想想计划经济时期,物质生活条件差,房子简陋且小,物质匮乏,吃穿都紧张,但丝毫没影响人们生孩子的积极性。哪家哪户都不缺少孩子,少的生四五个,多的家庭生七八个,都活得活蹦乱跳的,活跃了中国人口数量。由于巨大的生育能力人口的存在,到2019年我国人口突破了14亿。应该说,我国人口数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是与计划经济时期适度调控人口政策分不开的,如果不加干预顺其自然生产可能人口规模会更大。并且人口素质一直保持健康良好。这也是改革开放中国能够迅速发展的根本性资源。巨大的市场,才是吸引发达国家资本进来的巨大诱因。超大规模的人口数量,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但现在遇到了“生养不起”的危机。问题是不是人们不想生,而是因为经济条件限制开销太大不敢生。现在人们房子大了,财产多了,政策也支持了,但国民却没积极性生孩子了。生养一个孩子会严重影响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这是普通农民、工薪阶层考量的问题。人们不愿意生孩子,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通病。住房、教育、婚姻等成为人们生孩子面对的座座大山,生孩子成为“恐惧症”,再也不会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轻轻松松生孩子了。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对一些普通家庭来说生孩子成为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市场经济千般好万般好,各种危机也不少,其中,生养不起孩子是最大的危机,这才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未来命运的根本大事情。家也好,国也好,有人就有一切,没人什么也没有了。
  人口结构问题国家已经意识到了,放开二胎政策说明了这一点。但这种意识是不是仅仅从国家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来考虚的呢?老龄化是一个问题,但更为严重的问题应该是人们不愿意生养孩子,恐怕这方面考虑还不够吧?以为调整了计划生育和人口政策放开生二胎就能解决。其实问题没那么简单。放开二胎后,也没见有预期的生育高峰出现。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奖励生育的政策不是也没见效吗?生育危机不是政策能解决得了的,而必须靠相应的根本性制度。只有计划经济制度才能让人们放心轻松地生孩子。指望经济高度发达、指望系统完备的社会化服务都不可靠,只能加剧人们不愿生养的悲催心理。市场经济的路径只能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消费差别”,社会阶层会永远固化不变,各种社会性问题也必然永远不能解决。这已经是几千年封建社会、几百年资本主义社会事实证明了的规律。想想我们的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为什么选择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不选择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恐怕原因就在这里吧,目的就是让劳苦人民群众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实现社会民众无差别化。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一切,根本上看,今天我国取得的成就的原因主要不在改革,而是开放。开放使得我国巨大市场资源优势得以有效发挥,使得资源迅速资本化,进而有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增长速度达到了建国前三十年的水平(文革个别年分除外)。而改革带来的却更多是弊病。许多方面的改革需要的不是深化,而是需要改回来。这才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实事求是精神。
  人类有史以来一直生活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是泾渭分明、截然分开的,而是物质中有精神,精神中有物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物质和精神哪个占主导地位的问题。纵观人类已有的社会历史阶段,一直都是物质占统治地位,因而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物质统治的社会。在物质统治的社会中,人都是被物质所“异化”了的人。只有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制度后人才从物质统治下被彻底解决出来,人才从“异化”中回归于人之道路上来。人们在理想信念主导下去积极主动地创造物质财富。这就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追求。这种理想型追求自古有之,从未停息,也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主旋律。
  市场经济是利益机制在发挥作用,有良心,更有恶意,靠法制来制约和调整。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是理想型机制,而不是过去人们认为的“指令型”机制。“有恒产者有恒心”,绝不是普世价值,只属于市场经济的低层次的价值理念而已。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家、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共产党人来说是不起作用的。不要说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领袖,就说那些为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的无数革命先烈、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他们带领的队伍,靠的就是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支撑着他们积极努力奋斗、奉献甚至牺牲生命,他们的“恒心”不是源于“有恒产”而是有永恒的革命理想,革命者永远是年轻。还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在新中国成立后回来报效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科学家们,哪一个是为了追求个人“恒产”私利?哪一个不是为了实现美好理想愿望?
  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也可以在一定阶段实现高效率运转,但虽然有法治调控,却难免利益最大化地不择手段。利益冲突必然导致经济社会冲突和危机,危机的结果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伤害,包括其他负作用等一定程度上会冲销市场经济效率。这些马克思等早有论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必然产生阶段性周期性经济危机。而靠理想信念支撑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排除极少数思想落后的人“吃大锅饭”和“搭便车”等消极行为,但总体上绝大多数人思想上是先进的、行动上是自觉的,是将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理想付诸于行动实践的。
  此外,市场经济永远也解决不了贫困问题。因为贫困是相对的。现在国际上确定的所谓贫困线标准,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定标准,没有普遍适用价值,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标准也是动态的,一个时期划一个杠,达到了算脱贫。其实只要是有悬殊的贫富差距存在,贫困就存在,富裕与贫困二者是相伴而生的,也是永恒的,更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是否发达无关,贫困既存在于经济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存在近4000万的极端贫困人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存在贫富差距,也就不存在贫困。那个国际上的贫困线标准在社会主义国家是不适用的。
  2021年2月8日
  作者:孟广竹   原中共衡水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6#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23:58:50 | 只看该作者
高房价对生育率有啥影响?研究称房价过快上涨明显抑制生育
2021年02月20日 18:34:47
来源:澎湃新闻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早在2015年已落地,但国内的生育率反而连年走低,不少人戏称“高房价是最直接的‘避孕药’”。

四川大学人口研究所《住房与生育意愿研究综述》的论文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住房与生育意愿”为主题,以“核心期刊”为范围,收集了相关文献资料,并从住房拥有率角度、住房价格变动以及住房价格空间效应角度分别进行综述。

上述论文研究发现,许多学者认为房价对生育意愿起着重要作用,房价的过快上涨对居民生育行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房价影响生育意愿吗?——基于房价与育龄女性生育意愿的经验分析》的论文也研究发现:房价上涨对生育意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商品房均价每上涨1%,生育孩子意愿数下降约0.2个。虽然房价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在不同兄弟姐妹数、城乡、是否拥有房屋产权等不同群体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家庭收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低收入家庭,房价上涨对高收入家庭生育意愿的负面影响较小。这表明经济因素在房价影响生育意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机制作用。研究建议要改善生育意愿需要降低房价、引进柔性工作制度并加大财政补贴,以降低生育成本。

有声音提出,购房政策应该给予多孩家庭更多优惠和倾斜,这才是鼓励生育的“灵丹妙药”。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在中国日报网撰文指出,新加坡政府的“育儿优先配屋计划”和“育儿短期住屋计划”,给与育儿家庭在购房和租房方面的优先权。我国也可在申请经济适用房、公租房或购房贷款的政策中优先保障育儿家庭,这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房价上涨对家庭生育的负面影响,也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政策影响传达对生育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7#
 楼主| 发表于 2021-2-21 00:35:58 | 只看该作者
东北三省一区 设联席机制加强振兴工作
时间:2021-02-20 07:1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北京综合讯)中国国家发改委昨天印发通知称,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以加强对东北振兴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

据中国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经国务院同意,在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下,建立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

通知称,该工作机制的主要职责包括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推动落实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关于东北振兴的决策部署,加强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研究,提出完善东北振兴政策举措的建议;协调解决东北振兴体制机制创新、对外开放合作、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单位支持或东北三省一区协同配合的问题。

此外,该工作机制也将加强对东北振兴重点政策、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该工作机制的召集人为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丛亮,组成单位包括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多部门单位,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及大连市政府。

中国2004年提出振兴东北的国家战略,但10余年来并无明显起色,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一直相对滞后。第一财经网分析称,总体来看,东北三省经济面临着体制机制僵化、思想思维落后、经济结构失衡、资源严重枯竭等共性问题。

出生率低人口外流卫健委或全面放开生育

此外,东北地区人口出生率低、流出量大、老龄化严重,也是制约东北经济的重要因素。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自2013年开始,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常住人口持续七年净流出,人口净流出规模从2013年的7900扩大到2019年的33万1700,相当于七年间合计净流出了164万人。

中国国家卫健委前天在官网指出,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减少,折射出的是区域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社会政策等综合性、系统性问题。

比如,随着资源枯竭和国家产业升级转型,大批年轻劳动力无法在本地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流向经济更好、工资更高的地区。

为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中国国家卫健委称,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进而提出东北地区实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

这也意味着中国东北三省或将率先全国全面放开生育,而这将是中国人口政策再次进行调整的一个开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8#
 楼主| 发表于 2021-9-13 23:28:25 | 只看该作者
于泽远:南北差距扩大不是伪命题
时间:2021-09-13 07:2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早点

蓟燕春秋

到海南旅游的人不难发现,三亚、海口等城市很少听到当地口音,北方话尤其是东北方言十分普遍,就连在路边的商贩、网约车司机也经常操着一口东北话。有统计说,海南900多万人口中,东北人就占了100多万;在三亚的外来人口中,来自东北的比率更高达67%。

不止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人口向东南迁移的规模也有增无减。最近10年,中国北方人口增长2%,南方增长8.5%,南北人口增长差距对比十分明显。

北人南迁表面上是南方气候更加宜居,实际反映的是近些年南北发展差距在不断拉大。

虽然有人认为,与城乡差距、东西差距相比,中国的南北差距被夸大了,所谓“南强北弱、南盛北衰”并不严重,甚至是个伪命题,但近几年来,南北差距还是受到舆论和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9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机构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研讨会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成员刘晓光代表论坛发布报告,聚焦南北差距扩大问题。

报告以秦岭、淮河为线,将中国大陆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划分为南方16省和北方15省。报告认为,近10年来,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进入加速失衡期,且在短期内没有收敛的迹象;南北差距扩大背后是北方地区面临工业增长停滞、投资增长停滞、研发创新停滞“三大停滞问题”。

出口方面,北方和南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目前80%以上的出口在南方,北方出口占比只有20%。研发层面,2008年至2009年,南北研发经费、研发人员、研发项目对比已呈现一倍多的差距,目前已经扩大到三四倍的差距,北方加总的研发经费、研发人员投入近年来没有增长。

南北产业发展差距也在全面扩大。2020年,南方地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是北方的1.96倍,第三产业是北方的1.8倍。细分来看,南方工业产值是北方的两倍;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金融保险业等第三产业方面,南方均明显超过北方。

同时,人口也在加速从北方向南方迁移。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和2000年相比,北方人口增长了5.9%,略快于南方。但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北方人口在过去10年仅增长了2%,远低于同期南方8.5%的增长率。

而且,北方地区经济面临更大的挑战。2020年,除了受冠病疫情影响最大的湖北省外,处于低经济增长、高债务风险状况的地区均为北方省份,高增长、低风险地区则以浙江、江苏等南方强省为主。

另外,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性增长极来看,北方经济已几无增长极。从对周边地区增长带动情况看,长三角辐射带动作用最为显著,京津冀带动效果较差。

报告认为,南北差距问题首先会影响共同富裕的目标推进;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人口持续流出,北方还将面临比南方更加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而导致劳动力短缺、养老金系统的风险加剧;南北差距加剧会成为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阻碍,中国经济循环已经从原来的“国际—南方—北方”循环转变为“国际—南方—南方”循环;北方不仅丧失了参与国际大循环,和南方的循环也在放缓。

尽管这些年很多人切身感受到南北经济差距在扩大,但这份报告指出的严峻现实还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中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早在东汉末年就已开始,历代封建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就是要将南方较为丰富的物产运至北方的重镇。近代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商办企业的风气也远盛于北方。1949年中共建国后,效仿苏联计划经济模式推进工业化进程,北方出现了很多重工业城市,北方工业产值一度远高于南方。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开始与国际接轨,深圳、厦门等东南沿海城市成为经济特区,民营企业开始在南方蓬勃发展,南方经济进入腾飞阶段。北方经济虽然也有大幅增长,但随着资源枯竭和环境压力增大,北方尤其是东北的许多重工业城市陷入转型困难。南北经济差距重新出现并越拉越大。

除了历史、地理、气候原因外,营商、人文环境以及政策导向也是南北差距加速扩大的重要原因。相比而言,南方地区政府对不同市场主体有更多包容,经济政策更加灵活,营商环境明显优于北方。与之相比,北方地区官本位意识严重,“关系文化”盛行,民营企业难以壮大,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要平衡南北差距,不可能让南方经济放缓来等待北方赶上。实际上,南方的快速发展已经给北方提供了足够的启示,那就是打造真正的服务型政府,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千方百计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当然,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9#
 楼主| 发表于 2021-9-13 23:34:19 | 只看该作者
链接

中国人口分布为何会呈现“南稠北稀”格局:元代形成
2 个回复 - 2694 次查看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趁此,我们不妨梳理一下历朝历代的有关人口问题。 ...
2016-1-23 19:16 - 秦朝阳 - 焦点时评





市场配资源加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离解决主要矛盾渐行渐远
21 个回复 - 20240 次查看
刘世锦: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约4亿人 目标需要倍增至9亿2020年10月13日 12:38:46 来源:第一财经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今天(13日)表示,加快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
2020-10-13 19:22 - 焦典 - 焦点时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 23:28:36 | 只看该作者
多地出台“限跌令”,三四线城市房价撑不住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最后更新: 2021-10-02 22:12:28

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发布“限跌令”,规定新取得预售许可证的项目不得低于备案价格85%进行销售。
此前,已有岳阳、桂林、菏泽、江阴、株洲、唐山等多个城市,针对开发商降价的情况出台了“限跌令”。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了防止房产过热,今年以来,已经有上海、广州深圳、东莞、无锡、宁波、成都、西安等11个城市出台了二手房指导价政策,北京市海淀区房地产经纪协会也发布了部分热点小区的二手房指导价。
不同城市的的地产市场,越来越趋于分化。
此起彼伏的“限跌令”
此次出台“限跌令”的河北省张家口市,近一年来,房产市场一直处于下行区间。
目前在张家口主城区,房价已经从顶峰的13000元/平方米左右,降到了8000元/平方米左右。今年下半年以来,张家口主城区多个楼盘不乏优惠销售的信息。
事实上,今年出台“限跌令”的城市此起彼伏。此前,已有岳阳、桂林、菏泽、昆明、沈阳、江阴、株洲、唐山这8个城市,针对开发商降价的情况出台“限跌令”。
8月11日,岳阳市住建局下发《关于房地产市场新建商品住房网签成交价格限制的通知》,要求4个中心城区新建商品住房销售实际成交价格不得低于备案价格的85%,否则不予网签。岳阳也成为今年打响“限跌令”第一枪的城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岳阳一景。图/中新图片
当时,岳阳市官方对此解释,近期有房企债务压力较大,将旗下三个项目从备案价8000元/平方米左右降至5000元/平方米左右进行销售,造成市场混乱。
事实上,近两年岳阳地产市场一直处于下行区间。早在2019年,岳阳楼市已经开始转冷。目前岳阳房价已经由2017年最高的9000元/平方米降至不足7000元/平方米。
从销售数据来看,2020年以来,岳阳月度成交套数基本维持在1500套左右。在出台“限跌令”前的六七月份,受部分开发商大幅降价影响,成交市场高位运行,分别成交2228套和2286套。与此同时,岳阳房产成交均价却跌至7000元/平方米以下。
其他出台限价令城市的情况,与张家口、岳阳不乏相近之处。
事实上,每当楼市下滑到一定程度,开发商回款变弱,资金链压力大,就会出现新房打折促销。在2008年、2014-2015年,很多城市都曾出台过“限跌令”。
广东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有的城市担心“打折降价”形成趋势,造成传导效应,导致开发商拿地和购房者买房的预期转弱,冲击土地市场并导致地产行业收缩。
此外,李宇嘉分析,如果降价幅度太大,开发商利润变薄,项目可能会出现“减配”、以次充好、货不对板等现象。他说,在预售制度下,这些问题在买房时看不出来,在交付后就会暴露,进而导致业主维权,住建部门压力到时候会很大。
那么“限跌令”真的能止跌吗?
“这样的做法可以缓减下跌的节奏,但无法阻止下跌的进程。”李宇嘉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他认为,保持房价平稳,短期内,要合理评估在售库存和潜在库存,收缩楼市增量供应区域,守住楼市的基本盘,做到楼市下限有支撑;长期看,更要夯实产业和人口基础。
被“打回”原形?
不少地产业内人士认为,几年前大规模的“棚改货币化”,无疑加码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2021年,当大部分三四线城市上一轮“棚改货币化”利好释放殆尽,预期中的横盘或下跌也逐渐来袭。
全国房价破万最快的时候,出现在2017年、2018年。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5月份全国二手房价过万元的城市数量上升到69个,其中新增房价超万元城市全部来自三四线。
住建部原副部长陆克华曾透露,2016年全国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达48.5%,比2015年提高了18.6个百分点。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609万套,完成投资1.84万亿,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高达60%。仅2016年,棚改货币化安置可以从市场上购房2.5亿平方米,而且这2.5亿平方米主要集中于三四线城市。
此次出台“限跌令”的张家口市就是这样的代表。
2018年,张家口房价均价的峰值一度达到13000元。彼时,正逢张家口大批手握补偿款的拆迁户涌入本市地产交易市场。然而,彼时张家口新房的在售面积有限,供需不平衡问题明显。
当时,全国不少城市问题相似。2018年5月初湖南省住建厅发布的《关于各市州中心城区、各县市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的函》显示,衡阳城区的住宅去化周期只有5.5个月,株洲茶陵县仅1.4个月。
面对市场的剧烈起伏,国家很快出手。据报道,早在2018年7月,住建部就专门召开棚改吹风会,强调商品住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地方,应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棚改安置政策。
到2021年8月31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明确“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原则上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
不再大拆大建后,上一轮大规模“棚改货币化”集中释放的购买需求与红利,到2021年已基本回归正常。
李宇嘉直言,出台“限跌令”的都是三四线城市,因为目前房价下跌的主要也是这些城市。2014-2018年,大规模棚改叠加“去库存”,三四线城市建设了很多房子,现在优惠政策退出了,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也在情理之中。
城市两极分化加剧
“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作为地产行业长期流传的判断依据,上述规律经常用以评判一个城市的地产市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人口问题已经牵动整个社会的神经。2013-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1347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813万对,2020年同比下降12.2%。
出生人口减少的另外一方面,人口流向也越来越明显。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近10年,全省常住人口增加2170.94万人。广东、浙江、福建、江苏、上海这5个东南沿海省份,人口合计增量高达4443.58万人。
而对于普通省份而言,人口大量向省会城市聚集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此次出台“限跌令”的岳阳,就是人口明显减少的城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末岳阳市常住人口为505万人,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42万人,减少7.75%。
而湖南省其他地级市人口情况也不容乐观。邵阳、衡阳、益阳、常德几个城市的人口减少幅度都比较大。其中,邵阳比2010年减少了50.8万人,衡阳减少了49.6万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沙十年共增加了300多万人,第七次人口普查过后,达到1004.79万人,成为中部地区第3个突破千万人口大关的省会城市。
同样是中部大省,安徽16个地级市中,有10个市人口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下降;湖北12个地级市,有8个市人口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下降;河南和江西各6个地级市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下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口流失,房价常年处于低位的东北小城鹤岗。 图/中新图片
西北的陕西和西南的四川的情况也类似。陕西10个地级市中,有7个市出现人口下降;四川21个地级市中,有13个市人口减少。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常住人口方面 ,合肥10年间增加191.29万人;武汉10年间增加254.11万人;南昌10年间增加121.24万人。
河南、陕西、四川的情况更加明显。郑州10年间增加了397万人,增长率高达46%。河南省10年新增人口534万人,74%都增加在郑州。西安10年间增加387.97万人,增长率高达52.97%;成都常住人口10年间增加581.89万人,增长率高达38.49%。
李宇嘉直言,当刺激楼市、大规模放水已成为过去式,人口增量难以支撑楼市需求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会下跌。
但在人口强劲流入的城市,地方政府至今都在为房价过热而头疼,甚至为房价过热出台二手房指导价。比如今年,上海、深圳、广州等11个城市陆续发布了二手房官方指导价。
但也并不是所有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都处于下跌区间,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完全不同,比如最近出台二手房指导价的浙江衢州和刚刚发布“限房价、竞地价”的浙江金华。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衢州市全市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年间共增加15.35万人,增长7.23%。金华市10年间常住人口共增加168.91万人,增长率高达31.5%。
李宇嘉坦言,当下楼市重心已开始向都市圈转移,包括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等几大都市圈,以及9个国家中心城市在内的核心区域,正在成为楼市供应和需求的有效区域,占新增供需的比例越来越大。
“人口跟着就业走、就业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规划走。当人口越来越向都市圈和中心城市迁徙,楼市有效需求的区域重心也在变化。”李宇嘉说。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