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434|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帝穷凶极恶不打不倒 结束冷战=拆中国柏林墙+否抗美援朝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1:2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邋遢道人:抗美援朝影视片里的意识形态暗战——《绝不撤退》观后感邋遢道人 · 2021-01-25 · 来源:乌有之乡

当以网络影视为伴的年轻人只能看到宣传美国在越战、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战争立场的电影,激起他们对美国大兵的勇武敬佩和向往后,他们对占领区遭受美军暴行的老百姓的苦难就一定视而不见,做出美军是为了维护正义和世界和平才被迫参与其中的判断,也是水到渠成。
两个多月来,抗美援朝影视作品是流行题材,中央一台有官方推出的连续剧《跨过鸭绿江》,电影院里演着管导的《金刚川》,贫道昨晚在网络视频的“企鹅影院”里看到最近推出的美国大片《绝不撤退》(Reteat, Hell),也是反映这场战争的,不过角度不同而已。有兴趣的可一看看。
片花介绍中认为这是“真实战场再度重现”,内容简介说,该片内容是长津湖战役中美军陆战一师“遭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优势兵力的猛烈反击,陷入中朝军队的重围中,美军总部下令全面撤退,美海军陆战队史密斯将军公然违抗总部命令,下令反击中朝部队。海军陆战队斯提斯上尉率领一个营担任掩护任务,最终和主力部队冲出中朝军队包围圈”的历史过程。画面描绘了轻步兵与重步兵之间的战斗:
占有“优势兵力”的志愿军坦克在冲击美军步兵阵地,斯提斯上尉带领几名战士从侧面用反坦克火箭筒向志愿军坦克攻击。在牺牲几名战士后,上尉亲自冲上前去举起火箭筒击毁坦克,让敌军“装备优势”化为乌有。
当然,更多表现敌军“优势兵力”的是人海战术。大部分画面是美国带着钢盔的娃娃脸士兵用M2重机枪把像蚂蚁一样在棱线上蠕动的志愿军挨个点名场面。有人看了会感觉会很过瘾——当然这取决于屁股。贫道认为这部译制片出品人的屁股在哪里是清楚的——《Reteat, Hell》两个词是“撤退”和“地狱”,把《撤退,地狱》翻译成《绝不撤退》,显然与脑袋无关,只与屁股有关。
估计策划人对及时推出这部68年前的影片的效果感到满意——评分8.1,《金刚川》才7.7!
贫道把这部影片介绍给一个朋友,他很气愤:怎么搞的?都这时候了竟然还有人公然为美军涂脂抹粉!
贫道只觉得生气,没觉得奇怪。
出现这事儿取决于两点:一是“这时候”是否有人屁股坐在美国那里;二是“这时候”这样的人现在是否有条件公开表达这样的看法。其实,“这时候”这两点都存在:
首先,中国思想文化界大部分人的屁股远没离开美国——虽然大半年来美国乱得让他们感觉脸上不好看,于是屁股欠了一欠,但离挪窝还早着呢。郭松民对此看得很清楚,胡大总编和他的“臣妾主义”标签基本代表了当下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价值观。对他们大部分人来说,除了中美真的打起来了(无论南海还是台海),死了人了,成敌对关系了,再亲美成汉奸了,否则屁股都不会真的挪过来!
其次。所谓表达“条件”,这些人从不缺乏。什么叫“言论自由”?美国推特和脸书停了川普及其十几万川粉的账号这件事儿,让很多人才理解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金喇叭》中喇叭的作用:言论自由不在于“让不让”说,而在于“能不能让人听见”。川普及川粉至今还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自由”,但其他人听不见等于没说。拥有或者能够使用声音响亮的金喇叭叫“拥有言论自由”。这里面,喇叭的拥有者和操作者都是“实际控制人”。中国的各种媒体,各种文艺作品,社交网络,以及学校和学术的教材、讲台,是谁在具体操作?是总编主编们、专家教授们、编剧导演们和教师们在具体操作。共产党对宣传是有一堆清规戒律,是有审查机构和主管思想文化的共产党干部,但执行政策,掌握宣传部门的这些干部也是从这群人里走出来的——还一点没当叛徒的意思。且不说老板手里也有金喇叭:一大堆互联网平台和网络。
要是管喇叭的人愿意松松手呢?!因此,“都这个时候了”大部分文化艺术界的人虽然牢骚满腹,但他们的“表达能力”照样把“老极左”和“小粉红”甩好几条街。
四书五经二十四史也是中国文人写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借古讽今”、“指桑骂槐”……这些文人老祖宗传下来的手法,经当今文人利用对媒体、出版、讲台的实际控制,把“张冠李戴”、“指鹿为马”、“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瞎话说一百遍就成真理”等原来专制者惯用的把戏揉进去了,效果更强。中国思想文化界最不缺的就是这方面能力。
说“都这时候了”有些天真。现在是啥时候?2020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纪念抗美援朝,10天后抹黑抗美援朝的沈志华就被邀请在首都师范大学报告厅做讲座还做直播。而且首师大校方在因被举报停止直播后还发表谴责——这也是“这时候”的事儿。
贫道除了在企鹅影视里看到《Reteat, Hell》,还看到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大片《无畏上将高尔察克》。年轻人可能对高尔察克没印象,上点年纪的有人会知道——高尔察克是十月革命后西方扶持的白匪首领,这股匪徒的兴起和覆灭组成小说《静静的顿河》的历史背景。高尔察克曾拥有50万人军队,由遣返途中叛变的5万奥匈帝国一战战俘组成的“捷克军团”和对新政权不满的退役白俄为核心,胁迫一批一战退役士兵组成,最多时高达50万。他们在美、英、法、日政府的财力物力支持下由东向西打得苏维埃军队节节败退。丘吉尔预言“高尔察克两个礼拜就会占领莫斯科”。对中国人来讲,知道伏龙芝是因为听说过有个“伏龙芝军事学院”,不知道是伏龙芝率军击败了高尔察克匪军。高尔察克在退亡远东投靠日本途中被法国人出卖(用高尔察克换取捷克军团离境),被苏维埃处决。即使否定十月革命,高尔察克也算不上民族英雄,顶多是外国干涉势力的一颗棋子。
将军的英勇无畏和忠贞爱情故事很感人,《无畏将军高尔察克》评分8.5!
美国人对能拍这样的片子肯定感兴趣!尤其是俄罗斯文化部也支持的情况下(片子开头就有“感谢俄罗斯文化部的支持”)。如果有机会拍《无畏将军张灵甫》,估计不仅福克斯,中国有兴趣的人也会不少呢。拍的人会有的,拍的钱会有的,就看“那时候”的文化部了。
有人会说网络电视上出点不同立场的电影没啥了不起,靠一部《绝不撤退》改变不了现在年轻人对朝鲜战争性质的认识。但是,如果你只能在网络影视电影“战争”一栏里搜到表现美国立场的电影,看不到相反立场的电影,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当以网络影视为伴的年轻人只能看到宣传美国在越战、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战争立场的电影,激起他们对美国大兵的勇武敬佩和向往后,他们对占领区遭受美军暴行的老百姓的苦难就一定视而不见,做出美军是为了维护正义和世界和平才被迫参与其中的判断,也是水到渠成。
美国人拍朝鲜战争的电影极少(大概就这一部,还是1952年美军缓过来劲儿时拍的,无非让有心人找到了),但拍越战的非常多。越战在美国不受待见,但美国人只是认为“这仗打的既不合算又不漂亮”,并没多少人认为这是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打开“企鹅影视”电影中的战争档,关于越战,各国拍的有十几部,只有一部是越南拍的抗美片,评分6点几,其他的都是站在美军立场上拍的,其中大部分都是表现占领军(包括澳军、韩军)如何英勇牺牲的。有些片也表现战争的残酷,但从没把越南军民的痛苦当回事儿。这些电影无论编剧还是导演,无论场景还是演员都是世界一流的,拍得确实感人。不预设立场看完这些片子,最后会一定赞扬美国大兵的牺牲精神,对长得猴子一样的越南人感到恶心。这可以从刻意表现美军战斗精神的电影评分中看到效果:吉布森主演的《我们曾经是战士》评分8.6,《猎鹿人》评分高达8.8。
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制造的灾难世人皆知,但看电影的印象肯定是另一回事儿。企鹅影院里只提供了一部阿拉伯人拍的平民悲惨生活的电影《霍姆斯之雨》,评分只有7.2。大部分影片都是表现美军的神勇、仁义,评分都很高。《战犬瑞克斯》8.1,《穿越雷区》8.4,《拆弹部队》高达8.7。确实有一部反映美军杀害平民的电影《杀戮部队》,情节上看也都是塔利班太恶劣,情有可原。这部电影评分只有7.5——中国观众也不喜欢说美军坏话的作品!
本世纪以来美军在中东发起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战争造成数百万阿拉伯人死亡。2006年10月12日著名的《柳叶刀》杂志刊登了现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霍普金斯大学的调查报告:美军入侵伊拉克的这3年中,伊拉克人因战争死亡达65万人以上,其中60万死于暴力。而萨达姆可确认几次屠杀的库尔德人的暴行,数量都是几千。萨达姆时期的千人年死亡5.5,2005年提高到13.3,是战前的2.3倍。阿拉伯人在婚礼中遭受美军轰炸,遭受自杀炸弹死伤数十甚至上百人的事件几乎每月都有,其中经典细节肯定应有尽有,无论福克斯还是华纳兄弟的编剧导演们都能拍出让人哭湿几条毛巾的片子,但是一个也没有。就算阿拉伯人拍的有,中国文化艺术界的人也不会去译制,几大电影院系统也不会安排档期,企鹅等网络影视也不会挂上来——等于没发生。
关于苏联二战的片子其实很多,拍得也很好。但搜到的只有黎明静悄悄等几部,甚至没有芬兰人杀苏军、爱沙尼亚青年参加德军抵抗苏军的片子多。
有人会说这些人不就是在一些角落里搞些名堂么?正规影视节目,尤其受众最多的央视,他们总不能搞名堂。
这些人太天真了。关于抗美援朝的历史叙述早在世纪初就开始变了,沈志华等一批人在各高校历史学院领导和教授的配合下,早就把战争的起因、性质、过程和评价搞得面目皆非。文艺作品也一点点往邪处走,让人对这场战争的性质和基本事实的认识发生着改变。
都说《亮剑》正能量,其实孔捷在学习期间大谈参加抗美援朝经历那段就是高级黑。孔捷告诉大家:美军几分钟内就能协同飞机大炮一顿炮火志愿军一个营就没了,因此“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以后不管用了”。于是观众对抗美援朝的基本认识就是:美军太厉害了,毛主席那套军事思想不行了。从此,“卖惨”成为抗美援朝影视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段。《跨》剧的主要表现手法就是如此,甚至比管导的《八佰》和《金刚川》卖的还上劲。
第29集铁原阻击战镜头与前面的几场阻击战打得一样:一大群(甚至上百)志愿军战士挤在一个阵地上挨炸,一会儿就不剩几个了,再派人上去再打光,最后师长哭着带着剩下的几十个伤兵走了——直接用画面还原了孔捷那段话。看完后就算屁股坐正的也留下“63军打得最后不剩几个人了”的印象,得出有“战争太可怕了”“美军杀伤力太强了”的判断。屁股不正的怎么想就难说了。
铁原阻击战确实很惨烈,但并非影片反映的那样使用“人海战术”。首先,63军并没过有几十上百士兵构成的阵地。188师是拆成200多个战斗单位组成分散阵地与美军对抗的。一个师顶多百十个排,每个阵地也就十几个战士组成。这种有效布阵方式和作战成效从电影一点没显示(字幕不算),演的还是“白天丢晚上夺,晚上丢了白天夺”。其次,63军并不是剩下少数残兵。记载中63军25000人伤亡尚未过半,也就是伤亡12000人左右。而美军在铁原被毙伤15000人,高于志愿军。
这场打得既聪明,又英勇,战损比一点不比其他战役差的战斗被导演拍得只剩一个字,惨——这只能称作“高级黑”了。《跨》剧从第一次战役到上甘岭,都是美军天上地下一个劲儿地炸,志愿军人山人海成片死亡的镜头,好像不这样演就表现不出麦克阿瑟说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屠杀”。其实,整个朝鲜战争中国与联军伤亡总数相差很小。由于后方遭美军强力轰炸,冻饿病等原因,志愿军非战斗伤残比例很高,而美军这方面情况要好得多。这样计算,联军战斗伤亡数应该远高于志愿军。
葛岘岭阻击战志愿军一个排歼灭美军215人无一伤亡,20军鹫峰保卫战一个排伤亡4人歼敌300多……类似战例比比皆是,编剧是不想表现还是没看过资料,贫道真搞不清楚。但是,志愿军只靠英勇牺牲是打不败联合国军的!
志愿军战士确实作战英勇不怕牺牲,但美军也不都是怕死鬼,记载中美军苦战至死的战例不少。63军在铁原之所以能用分散阻敌的战术阻挡数倍于己的美军十几天,并不都是靠不怕死。63军的老底子是冀中抗日队伍。这些从开始学打仗就靠钻地道埋地雷转悠芦苇荡杀敌的农民,用小股部队与大部队周旋不是一年两年了。63军和美骑一师25师的士兵可能都很英勇,但是这种前后都有敌人该打照打的作战能力和心态,老八路有,美军一定没有!
《跨》剧编剧明显在遵循一个原则:为了表现敢于牺牲,志愿军只能死的更惨,没有最惨,为此修改大量著名战斗。
张积慧击落戴维斯过程,影视片《档案》里介绍得很清楚,剧中戴维斯是在击落数架志愿军战机(包括张积慧僚机)得胜返回中被张积慧偷袭成功的情节,是编剧导演杜撰的。
志愿军狙击战的战法和战果都是惊世骇俗的:狙击不再是专业士兵的零星袭击,而是前线部队大量消灭敌军的“冷枪冷炮运动”;几个月击毙联合国军15000多,甚至高于第一次战役击毙敌军数量。有统计说整个抗美援朝战中志愿军用冷枪冷炮总计消灭联合国军52600多人。这样经典的战法战果被编剧改成狙击高手之间的较量,而且美军显然更高一筹——仅击毙伤志愿军狙击高手就有3人。编剧和导演这样随意修改战史的做法怎么会被军方允许!?
最看不懂的是该剧阵地战都是这样场景:志愿军一边射击冲上来的美军,一边躲避航弹和炮弹。《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孟烦了嘲笑的日军战法——就会“大炮轰了步兵冲,步兵冲了大炮轰”。跨剧导演似乎要改一下,让美军“大炮轰着步兵冲,步兵冲着大炮轰”。问题是有这种打法吗?《跨》剧军事顾问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走?就算高级黑,演得也真实些呀!就算想误导观众,这种香港无厘头手法效果也差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1:28:02 | 只看该作者
参考人物|布莱克:选择苏俄道路的三重间谍
2021-01-12 20:31

参考消息网1月12日报道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网站2020年12月26日发表文章介绍了苏联间谍 乔治·布莱克的故事,全文摘编如下: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新闻处处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告诉媒体,苏联传奇间谍、前 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军官乔治·布莱克2020年12月26日去世,享年98岁。

对外情报局的官方通报中说:“他的故事被写成书,拍成电影。在情报界,他备受尊重和珍视。他本人曾开玩笑:‘我是一辆适合行驶在俄罗斯道路上的外国车……’如今,这辆外国车结束了自己近一个世纪的行程。”

“成为共产主义者”

乔治·布莱克1922年11月11日出生于荷兰鹿特丹,母亲是荷兰人,父亲是出生于埃及的犹太人。布莱克二战期间积极参与荷兰抵抗运动,随后在英国海军情报部门特别行动执行局效力。接着,他被派往 剑桥大学学习俄语,以便日后开展针对苏联的工作。

二战结束后,布莱克加入军情六处,在东欧为英国情报机关招募间谍,后被派往汉城(今首尔)英国使馆,在英国外交官兼海军校官维维安·霍尔特领导下工作。布莱克后来回忆,亲眼目睹军事行动以及平民在其中遭受的残酷对待,使他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

布莱克接到了收集苏联远东、 滨海边疆区、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情报的任务。在金日成的军队占领汉城后,他被拘留并关进战俘营。

布莱克在朝鲜度过了三年,并在这段时间里——用他后来的话说——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布莱克坚称,他是自愿转向共产主义信仰的。他说:“我清楚感受到,我以前没有站在正确的一方,需要对此做点什么。”

在电影《乔治·布莱克的两种人生(或女王陛下情报局的克格勃特工)》中,这位对外情报局上校讲述:“我处于这场可怕战争的中心。我看到人们如何死去,于是作出决定,不应无动于衷,应当帮助建立更加公正的社会。”


“最出色的间谍”

为了实现“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这一目标,他铤而走险,提出与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人员见面,由此开始了在顶级情报机构的 双重间谍生涯。1953年,他回到伦敦,他的同事万万没想到,布莱克就是贝希特同志。他被派到 柏林做双重间谍,但其实他是三重间谍。当时,他向苏联政府传递了军情六处在东欧招募特工的大量情报以及其他情报,尤其是有关东西柏林之间一条长450米秘密隧道的情报。这条隧道被美国 中情局用来窃听苏联军方与东德部长的谈话。得益于布莱克,苏联在隧道动工前就知道了它。西方完全被蒙在鼓里,为这项提前败露的计划耗费了大量力气。

布莱克显示了自己作为谍报人员的宝贵价值。克格勃充分获取了绝密资料。若干年中,英国在东欧布设的情报网遭到摧毁。

对外情报局老将米哈伊尔·柳比莫夫强调:“他是我们最出色的间谍之一,作出的贡献数不胜数。”

1956年4月,为掩护布莱克,苏联通信兵装作“偶然”发现隧道,从而曝出巨大政治丑闻。

电影般成功越狱

1959年, 波兰间谍米哈伊尔·戈列涅夫斯基投靠中情局,布莱克的身份这才暴露。1961年,法院闭门审判并处以布莱克42年监禁。这是英国司法史上最长的刑期之一。

布莱克坐了5年牢。1965年,他在狱友帮助下成功越狱。布莱克的战友中还有英国著名导演、奥斯卡奖获得者托尼·理查森,他资助了苏联间谍的越狱。接下来的一切就像电影情节。他在伦敦的公寓里躲了两个月,然后藏身汽车底部离境,先去 比利时再到德国边界。他只身穿越德国国境,经柏林最终抵达 莫斯科,在那里生活至今。布莱克苏联护照上的姓名是乔治·伊万诺维奇·贝希特。

在苏联,布莱克被授予对外情报局上校职衔。他在莫斯科市中心得到一套四居室和城郊别墅,起初担任克格勃顾问,1974年就职于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近年来领着克格勃退休金生活在莫斯科郊区。

他著有两本回忆录——《别无选择》和《透明的墙》。2012年11月11日,弗拉基米尔·普京祝贺布莱克90岁寿辰。普京总统指出,非凡的特工始终展现出“毅力,随时准备承担艰巨的工作、接受严峻的考验”,总能圆满完成任务。

“历史本身驱动”

2017年11月10日,布莱克在95岁寿辰前夕发表讲话称,不后悔效忠苏联。他说:“许多人对我的生平耳熟能详。在我看来,其特点是,我人生道路的主要阶段都与一个重要抉择有关。我在复杂矛盾的形势下选择了自己的立场,这是历史本身驱动的。”

他认为,俄罗斯情报人员需要在新的核战争威胁下拯救世界。布莱克表示,“不负责任的政客重新将这个威胁提上议事日程”。他还警告国际恐怖主义的危险性。

布莱克当时说:“正在打一场真正的善恶之战。我相信你们,相信你们为我们共同的事业无私忘我的服务,相信你们的专业,相信我们将彻底战胜卑鄙的敌人。这种信任给予我生命力。”

为表彰其在保障苏联和俄罗斯国家安全方面的功绩,布莱克获颁列宁勋章、红星勋章、一级卫国战争奖章、友谊勋章以及其他荣誉。

布莱克结过两次婚——在英国成家并有三个孩子。根据一种说法,他在逃往莫斯科时与妻子离婚,还有说法称,布莱克坐牢时,妻子就同他分手了。

1968年,他在莫斯科与伊达·卡列耶娃重组家庭,1971年生下儿子米哈伊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1:30:17 | 只看该作者
参考人物 | 勒卡雷:“定义冷战时代”的小说家
2021-01-12 20:25

参考消息网1月12日报道英国《卫报》网站2020年12月14日发表文章介绍了小说《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的作者约翰·勒卡雷的事迹,全文摘编如下:

凭借冒险经历、道德勇气和文学天赋创作惊险小说的约翰·勒卡雷去世,享年89岁。

在《柏林谍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夜班经理》等小说中,勒卡雷探究了在捍卫自由的问题上,西方华而不实的言论与活生生的现实之间的差距。这些小说为他赢得了评论界的赞誉,也使他成为全球畅销书作家。

勒卡雷的长期经纪人琼尼·盖勒说,他是“毫无争议的英国文坛巨匠。他定义了冷战时代,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不畏权力敢于说真话”。

情报官写间谍小说

生于1931年的勒卡雷原名戴维·康韦尔,上世纪40年代末他在瑞士学习德语期间开始为英国情报机构工作。在伊顿公学执教后,他以情报官的身份加入英国外交部,在伦敦柯曾大街英国军情五处大楼的一个内勤办公室负责在铁幕后招募和管理间谍。在军情五处同事、小说家约翰·宾厄姆的启发下,他开始以“约翰·勒卡雷”的笔名出版惊险小说。

在1961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召唤死者》中,勒卡雷笔下最经典的间谍角色乔治·斯迈利首次登场。勒卡雷以宾厄姆为原型塑造了这个人物,他“相貌平平……身材矮小臃肿,性格安静”,在与一名东德间谍的较量中以智取胜。

1962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优质杀手》讲述了斯迈利在一所公立学校调查一起谋杀案,这部小说获得了评论界的积极评价。一年后,当勒卡雷的第三部惊险小说出版时,他的写作生涯上升到全新的高度。

斯迈利只是《柏林谍影》中的次要人物,但这个讲述与东德情报机构较量的故事充斥着他愤世嫉俗的观点。在小说中,被派往东柏林执行任务的特工亚历克·利马斯说,间谍不过是“一群肮脏、虚荣的傻瓜,还有叛徒,没错,还有娘娘腔、施虐狂和酒鬼,还有那些打扮成牛仔和印第安人以点亮自己腐烂生活的家伙”。

情节总被信以为真

勒卡雷曾说,在这部小说大获成功后,起初他感到惊讶,然后陷入矛盾。他曾在2013年解释说,他的手稿事先已得到英国情报机构的批准,因为它“从头至尾完全是虚构的”,因此不可能泄露国家安全机密。他说:“但全球新闻界并不这样认为,它们异口同声地断言,这部小说不仅真实,而且具有启示意义。对此我无计可施,只能忐忑地、眼睁睁看着它登上并稳居畅销书排行榜,而一名又一名专家都宣布它是真实的。”

上世纪70年代,斯迈利在勒卡雷发表的三部小说中成为主角,这名身材魁梧的英国特工与他的苏联劲敌卡拉展开殊死较量。在《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中,他挖出了一只潜伏在英国情报机构最高层的“鼹鼠”(间谍)。在《荣誉学生》中,他前往亚洲追查洗钱活动。在《斯迈利的人马》中,他拼凑出了卡拉在瑞士的关系网。由于“白鼬”、“灯夫”、“牧马人”和“路面艺术家”的世界被刻画得十分令人信服,连勒卡雷在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的前同事都开始将他自创的这些代号用作自己的代号。

当冷战接近尾声时,勒卡雷时不时会被朋友在街上拦下问:“现在你要写什么呢?”但勒卡雷关注的领域远比东西方对抗更广。对于柏林墙倒塌标志着某种历史的终结,还是为历史机制润滑的间谍行为的终结,勒卡雷对这个问题毫无耐心。1993年,他在小说《夜班经理》中触及武器贸易问题。2001年,他的小说《不朽的园丁》涉及制药巨头。2004年,他的小说《挚友》以反恐战争为题材。

写作爱好始终如一

与此同时,他的小说也被源源不断地改编成影视剧。不仅理查德·伯顿、亚历克·吉尼斯、拉尔夫·菲恩斯和加里·奥尔德曼等演员对他精湛的人物塑造津津乐道,观众也为其错综复杂的情节喝彩。

2017年,勒卡雷最后一次回归斯迈利这个经典间谍角色,在《间谍的遗产》中结束了他的职业生涯。

几十年来,因为对曝光和出席电影节活动鲜有兴趣,勒卡雷一直被外界描述成影子似的神秘人物。2016年,勒卡雷出人意料地出版了一部回忆录《鸽子隧道》,详细讲述了他与虐待成性、欺骗成瘾的父亲破裂的关系,还有他在5岁时遭母亲抛弃后孤独的成长历程。他详细讲述了一名由间谍转行的作家的怪异生活。他还曾受玛格丽特·撒切尔和鲁珀特·默多克邀请共进午餐。他在康沃尔生活了40年,结过两次婚,抚养了包括尼古拉斯(以尼克·哈卡韦的笔名发表小说)在内的四个儿子。勒卡雷承认:“我不是模范丈夫,也不是模范父亲,我对这样的形象不感兴趣。”

他始终如一的爱好是写作,“就像一个躲在狭小书桌后潦草书写的人”。

勒卡雷写道:“在我曾经了解的秘密世界中,我试图为我们生活的更大世界搭建一个舞台。”他说:“首先发挥想象,然后探索现实。然后再回到想象,回到我现在用的书桌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00:18:17 | 只看该作者
美媒:美英组建联合航母战斗群


2021-01-26 19:08:19 来源:参考军事责任编辑:黄晋一
核心提示:本周早些时候,美英两国的防务官员签署了一项协议,允许两国在2021年组成一个美英联合航母战斗群。

参考消息网1月26日报道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1月24日发表了亚历克斯·霍林斯的题为《美英组成联合航母战斗群,看一下它长什么样》的文章称,本周早些时候,美英两国的防务官员签署了一项协议,允许两国在2021年组成一个美英联合航母战斗群。该联合战斗群将由英国海军新的旗舰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领衔,将包括一艘美海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以及美海军陆战队的F-35B隐身短垂(短距起飞/垂直起降)战斗机机群。

报道称,航母战斗群代表着任何国家军队中最强大的军力投射手段之一,它由一艘航母和各种负责保卫和支援航母行动的舰艇组成。

标准的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美海军现已改称“打击群”,本网注)由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领衔(预计福特级航母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替代尼米兹级的位置)。每艘航母都拥有一个由70多架舰载机组成的航母舰载机联队,单艘航母就能发挥比一些(中、小)国家的整支空军全部战斗机队更强的战斗力。美海军现役装备有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很快还将部署F-35C舰载隐身战斗机。

报道称,每个航母打击群通常配备至少一艘导弹巡洋舰、两艘导弹驱逐舰或护卫舰,以及其他可以支援特定行动的舰船如核潜艇、补给舰等。

总而言之,一个美海军航母打击群通常拥有超过7500名人员,拥有足够的常规火力,能够广泛实现各种战术和战略目标。在任何时候,美海军在世界各地都部署有多个这样的航母打击群。

英国海军目前只有一个(“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其规模小于美国。

今天的英国航母战斗群中包括“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两艘45型导弹护卫舰、两艘驱逐舰、一艘油料补给舰和一艘海上补给支援舰。“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是英国皇家海军有史以来最大的军舰,它不像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那样采用核动力的(女王号采用常规动力推进),而且尺寸明显更小——与尼米兹级的10万吨相比,其排水量仅有6.5万吨。

虽然“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可能不像美军航母那么大,但它仍然具有极大的战斗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能够搭载超过65架舰载机,可在部署14架直升机的同时,再部署24至35架F-35B战斗机。

英航母战斗群目前包括“钻石”号和“卫士”号导弹驱逐舰、“肯特”号和“里士满”号(两者均为23型护卫舰,本网注)护卫舰、至少一艘攻击型核潜艇、“维多利亚堡”号补给舰和一艘用于补充燃料的潮汐级油船。

“钻石”号和“卫士”号都是45型防空驱逐舰(分别为该型3号舰和5号舰,本网注),该级驱逐舰的舰载武器系统包括多达48枚“紫菀”15型和“紫菀”30型舰载防空导弹。“肯特”号和“里士满”号同为23型护卫舰,配备了反潜鱼雷、8枚“鱼叉”反舰导弹和32枚“海狼”防空导弹。英军航母战斗群中使用的核潜艇或为较陈旧的特拉法尔加级攻击型核潜艇,也可能是最新的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

2021年,美海军“沙利文”号(DDG-68,属“基线1”型,本网注)导弹驱逐舰将加入英军航母战斗群的行列。“沙利文”号为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母港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梅波特。“沙利文”号全长153.7米,标准排水量约为6731吨,舰员人数约为337人。每艘伯克级(“基线1”型,共搭载90单元垂发导弹系统)驱逐舰最多可携带56枚“战斧”巡航导弹(其余单元装载“标准”系列防空导弹)。

美海军陆战队的10架F-35B战斗机将为美英联合打击群提供空中支援。美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在尼米兹级(福特级)超级航母上使用F-35C(舰载常规起降型,需使用蒸汽/电磁弹射器升空),但对于采用滑跃起飞甲板(无弹射器)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来说,具备短距起飞/垂直起降能力的F-35B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F-35B(垂直降落)着舰时无需航母专门安装阻拦索。近年来,美海军陆战队在黄蜂级/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上部署了F-35B,为这些军舰赢得了“闪电航母”的绰号(源自F-35“闪电II”的绰号,本网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资料图片:2020年9月,美海军陆战队一架F-35B短垂战机在英国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上降落。(美国防御视觉信息分发服务网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01:35:43 | 只看该作者
朱明:真正结束朝鲜战争
时间:2021-01-26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方向盘

近期中国大陆正在热播的《跨过鸭绿江》引发了众多热议。2020年是朝鲜战争爆发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之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这场战争被看作中国的立国之战。1953年,美国代表联合国军司令部,与朝鲜和中国签署了停战协定,但是这场战争还没有真正结束。

近日美国昆西治国理政研究院东亚项目高级研究员杰西卡·李,在《美国展望》杂志网站发表《现在是给朝鲜战争画上句号的时候了》,建议拜登总统应该在就职后的第一个100天里,宣布朝鲜战争正式结束,并与朝鲜战争的各参与方,经由和平机制,共同推动和平条约的签署。

文章称:美国曾与德国、日本、越南等历史上多个对手进行过谈判,并最终结束了冲突,朝鲜也不应例外。这有助于美国国内呼吁战略收缩和民众团结,也有利于东北亚的和平。

事实上,朝鲜战争终战和平也将是中美努力共同建设和平,而不是迈向新冷战的试金石。有人认为,坚持发展核武器和核威慑力,是朝鲜政府不可更改的国策,在这种情况下以去核化换取缔结和平条约,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事实并非如此。

政治妥协是基于信任和利益的交换。拥核的目的是保障朝鲜国家合法性吗?不是。是确保可信赖的和平与国家主权,在去核的同时,美韩依然保持同盟、驻军及敌对朝鲜的情况下,才是朝鲜不可接受的和平。

这就需要中国作为诚实与可信赖的中间人发挥作用,与相关方共同推进和平进程。

可以提出以下和平倡议:即以撤军换弃核。朝鲜在国际社会监督与核查下,以不可逆方式彻底弃核,同时美国从韩国撤军;但和中国保持与朝鲜同盟条约一样,美国可以继续保有与韩国同盟条约;三八线与朝韩海上分界线,由联合国维和部队或观察员部队驻守。朝鲜可自主进行改革开放,同时韩美须停止反朝宣传、情报渗透和颜色革命。

美国由此将免除可能的朝鲜半岛战争威胁。虽然美国具有压倒性的军力优势,但是美国维持帝国的成本已经高于边际收益,同时考虑到美国华尔街在韩国和日本的巨额投资,一场破坏性极强的东北亚战争并不符合美国利益,更不要说中俄几乎不可避免的卷入和对决了。

是时候中美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美好和平的世界,并以此摆脱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开始探索中美合作共赢迈向新世界的新模式。事实上,借用《星际迷航》(Star Trek)的说法,我们正勇敢地前往一个从未有过的世界。

作者是中国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00:35:5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大陆国防部:台独意味着战争
时间:2021-01-28 17:4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中国大陆国防部今天(28日)警告,台独意味着战争,并强调大陆军方在台海地区开展的军事活动,是对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势力挑衅的“严正回应”。

据大陆国防部在微信发布的信息,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例行记者会上,就台湾民进党政府说将深化台美关系,以及大陆军机进入台湾西南防空识别区做出回应时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海地区开展的军事活动,是针对当前台海安全形势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需要采取的必要行动。”

吴谦强调,解放军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他说:“一小撮‘台独’分裂分子的谋“独”行径,就像是一个泡沫,又能翻得起几朵浪花?我们正告那些‘台独’分子:玩火者必自焚,‘台独’就意味着战争。”

解放军在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的首个周末,连续两天派军机共28架次进入台湾的西南防空识别区。美国呼吁北京停止以军事、外交及经济手段对台施压,同时宣布美军航母战斗群已进入南中国海。

美国国务院在当地时间23日发声明,敦促北京“停止对台在军事、外交及经济上的施压”,应与“台湾的民选代表进行建设性对话”,并重申美国对台承诺“坚若磐石”,美国将“继续协助台湾保持足够的自卫能力”。

美国印太司令部24日证实,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前天进入南中国海执行“例行任务”,目的是确保航行自由,持续促进遵守规则的秩序,同时“让盟友和伙伴安心”。

《环球时报》也在24日引述不具名专家称,解放军在台海空域的训练是例行性训练,意在彰显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信心和能力,而美方的声明则为中美在涉台议题上形成某种程度默契提供了可能性,因为该声明提出“美国将恪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台湾关系法》与六项保证所概述的长期承诺”。

报道也说,美国在南中国海行动不是新现象,只是美航母抵达的时机有些敏感,就在拜登就职后不久到达。

报道称, 解放军在台海空域展开大规模演习和美国航母抵达南中国海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双方是按照各自的训练计划展开。

中国外交部周一(25日)就美国国务院声明做出回应时说,美国频繁地派舰机进入南中国海“炫耀武力”,不利于区域和平。


中国国防部:遏制中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时间:2021-01-28 17:4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中国国防部今天(28日)强调,遏制中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中国也期望美国能推动两军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据中国国防部在微信发布的信息,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到,中国如何看待前特朗普政府任期内的中美两军关系,以及对未来两军关系的发展又有何展望。吴谦回答,中美两国关系特朗普政府任内出现严重困难,两军关系也面临很多风险与挑战,接着以英语说:“To Contain China, Mission Impossible!”(遏制中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吴谦说:“当前,中美两国两军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希望美新政府同中方共同努力,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对话,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他提到,中美两军在今年开展了一些“务实性交流”。他说:“1月26日至27日,中美两军举行搜寻美军战俘与失踪人员遗骸视频工作会议,就美方关注的案例及两军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体现了中方在人道主义领域对美方关切的重视。”

吴谦也说,中国希望美国本着相同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与中国相向而行,妥善处理中国在两军关系领域存在的关切,加强沟通,管控风险,避免危机。


布林肯: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应对中国压力
时间:2021-01-28 15:0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昨天(27日)强调,美国在中国的南中国海海洋主张上,拒绝接受被视为超出国际法允许范围的主张,美国也会与东南亚国家一同应对来自中国的压力。

美国国务院在官网发表声明,提到布林肯在与菲律宾外长洛钦(Teodoro Locsin)通话时说,东南亚声索国面对来自中国的压力,他誓言支持这些声索国。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曾指责中国利用外界关注冠病疫情的时期,加大北京在南中国海的活动。

中美关系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时期,经历贸易战、南中国海课题、中国企业实受限制令影响等重重考验。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本月在卸任前于国务院网站宣布,美国将对于南中国海地区负责进行或参与大规模填海、建设或将具有争议的地点军事化的中国人实施签证限制。此外,负责进行或参与“中国胁迫东南亚声索国,以禁止它们在南中国海获取离岸资源”的中国人也将面临签证限制。

这项限制令的范围包括国有企业高管、中国共产党官员和中国海军官员。他们的直系亲属也可能会受到限制令的影响。

中海油也被指在南中国海通过胁迫手段应对东南亚声索国而面对新限制措施。美国商务部将中海油列入实体清单,意味着中海油需要获得特殊许可证,才能从美国供应商获得高科技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7#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00:42:33 | 只看该作者
观点:北京不急于确定中美关系
时间:2021-01-28 08:4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01观点

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已有一周,在他处理完美国内政紧急问题后,国际社会关注其团队会如何处理中美关系。本周一(25日),白宫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表示拜登政府会以“战略忍耐”(strategic patience)处理中美关系。到底这场“忍耐”所代表的是什么?

“战略忍耐”这个词汇并非首次出现在美国外交上,早在1997年时克林顿政府的副国务卿塔尔博特(Strobe Talbott)就以此形容美国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指美国并不急于马上处理眼前的危机,而是等待对方重返谈判桌。奥巴马政府对朝核问题,希望透过制裁及外交孤立令朝鲜有意走向谈判桌,也可被视为一种“战略忍耐”。

“战略忍耐”重走旧路?

不过,这次拜登政府所说的“战略忍耐”,相信有别此前。与90年代的俄罗斯和近年的朝鲜不同,中国的经济发展比美国要快速,市场都相信中国十数年后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总量的国家,只是早一年或晚一年的问题。因此美国若然对中国采旧有的“战略忍耐”,几可肯定这只是“等待戈多”,并不会令美国等出任何机遇,甚至中国的谈判筹码只会随时间增加而非减少。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提到时间在中国这边,就是这般道理。

正当美国主流政客都承认“中国崩溃论”不切实际时,现在若采用过往的“战略忍耐”,似乎也不合逻辑。很可能,拜登政府当下的“战略忍耐”与先前不一样,而且就连美国政府后来也澄清叫大众无须对此词过多想像。反而从拜登政府部长人选的说法中,我们更难重构现在所说的“战略忍耐”到底是什么意思。

“忍耐”还是“不作为”?

周二(26日),拜登政府的商务部长提名人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指美国将保护美国民众不受中国的网络监控和干涉,强调会保证网络安全。但当被问及具体会否对中国电讯商华为及中兴解禁时,则只表示政府须评估政策,与业界及盟友讨论。雷蒙多与新政府官员近来在关税、经济竞争、外交等中美议题上的表态可谓口径一致——声称会对中国很强硬,但对具体政策如何执行却保留了最大的空间。例如在讨论是否撤销关税时,表示要检讨;在讨论经济竞争时,耶伦表示要对中国不法的贸易行为强硬,但却没有表示要怎么做到。

有人或会解释,拜登政府才刚上任,具体要如何做还要与两党及盟友商讨。拜登政府做法不如特朗普鲁莽,这点可以理解,但拜登政府即使新上任,对华政策难道没有先想清楚吗?所谓“保留了最大的空间”简单而言就是“什么也没说过”,万一与两党和盟友的讨论和游说工作拖得太长,“战略忍耐”就会变成了“不作为”。

当大家都默认时间在中国这边,拜登的对华政策就面对愈大的压力,需要尽快得出一个系统化的战略。但偏偏此时美国内部及与盟友,皆是矛盾分歧未解,要在短期内整合出一个大家同意的战略实在不容易。长久地欠缺具体方向,各国也不可能永远等待,最终等同于美国失去领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在美国挣扎如何应对的时候,亦是中国找寻扩张影响力,稳固其区内领导地位的空窗期。因此,在中美关系要如何定形的问题上,中国从来都不是急的那一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8#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00:51:00 | 只看该作者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中美选择合作,一切皆有可能

2021年01月28日 22:24:10
来源:外交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1年1月28日,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出席中国日报社举行的以“新时代的中美关系”为主题的线上“新时代大讲堂”活动并发表致辞。

乐玉成表示,新的一年已经开启,美国新政府也刚刚就职,此时探讨中美关系走向可谓适逢其时,也十分有意义。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美关系也经历了建交40多年来最严峻的局面。走进2021年,由衷希望世界“万象更新”,中美关系也要“辞旧迎新”。

乐玉成说,今年是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50周年,也是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50周年。当年两国的先辈推动中美关系破冰,展现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如今推动中美关系再破冰,同样需要非凡的境界和胆识。

拜登总统先后曾四次访华,对中国并不陌生。1979年,他作为年轻的联邦参议员首次访华,受到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中美关系就是在那一年实现了正常化。拜登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反复呼吁美国人民“要团结不要分裂”令人印象深刻,这也正是处理中美关系所需要的精神和态度。

乐玉成表示,美国的真正敌人是新冠病毒而不是中国。过去四年特朗普政府错误的对华政策从反面告诉我们:面对像新冠疫情这样的人类共同挑战,中美作为世界主要大国,要把彼此视为队友而非对手;要相互照亮,而不是相互较量;要互做榜样,而不是互比力量。

乐玉成强调,习近平主席在给拜登当选总统的贺电中指出:“希望双方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同各国和国际社会携手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中方对中美关系的主张和期许,也为下阶段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乐玉成用英语四个“R”阐述了对中美关系发展的四点期待:

一是Respect(相互尊重)。中美两国从相互尊重做起应该并不难。我们反复声明无意挑战美国的地位,更无意去取代美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赞同仅仅用“竞争”来定义两国关系,因为我们致力于提升自己,与美无争。我们只是希望美国尊重我们所选择的路、尊重我们的正当合法利益、尊重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不要老想着改变中国、分化中国。中美应该相互成就,造福世界。

二是Reversal(拨乱反正)。过去四年中美关系被埋了太多的“雷”、挖了太多的“坑”、投了太多的“毒”、煽动了太多的仇恨和分裂,当务之急是要采取措施拨乱反正,止跌止损。同意美方一些人的建议,双方可以先迈出一小步,逐步积累共识和成果,为进一步改善关系创造条件。关键是要行动起来,尽快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

三是Renewal(重开合作)。中美有分歧,更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需求。疫情防控、经济复苏、气候变化可以成为下阶段中美合作的重点。我们对美国人民在疫情中遭受的苦难感同身受,愿继续支持美方抗击疫情,加强诊疗经验分享、疫苗研制分发等合作。中方愿同美方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中方愿同美方再度携手,加大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环境保护等领域务实合作,更好保护地球家园。


四是Responsibility(责任担当)。中美作为世界两个主要大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特殊重大责任。中美两国作出的每一个抉择、采取的每一项行动,都将对世界、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中美在2001年携手反恐,2008年合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14年共同阻击埃博拉病毒,2016年推动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实践证明,中美合作可以办成很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只要中美下决心合作,一切皆有可能。

乐玉成在致辞最后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掌握我们命运的不是星座,而是我们自己”。他表示,中美关系是否会掉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绝不是什么命中注定,而是取决于我们的视野和选择。

“新时代大讲堂”于2018年创办,迄今共举行17期。本期活动以线上方式举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00:55:47 | 只看该作者
白宫发言人:美国将增派驻中国的外交人员
2021年01月28日 20:59:26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

据美国白宫官方公布的消息显示,美国当地时间1月27日,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白宫发言人普萨基(Jen Psaki)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将对新冠病毒起源展开“强有力”的调查,同时她强调将“对美国情报机构收集和分析的信息加以利用”,并同时表示将增加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批美方“大使馆工作人员”进入中国的目的。

据报道,白宫发言人普萨基在回答记者有关新冠病毒起源问题时表示:“来自中国一些消息源的错误信息让我们非常担忧。我们必须弄清中国疫情初期的情况,我们一直支持开展国际调查,我们认为调查应该是强有力的和明确的。”普萨基说,美国将“对我们的情报机构收集和分析的信息加以利用”,这是正在进行的工作,并继续与美国的盟友合作,在调查完成后,评估报告的“可信度”。随后普萨基画风一转谈到刚刚上任的美国国务卿托尼·布林肯(Tony Blinken),她表示布林肯的首要任务之一是,确保美国在北京的人员配备恢复到以前的水平,这在上一届政府中有所下降。她补充说,这就意味着美国需要有科学专家、政策专家在中国扮演他们应该扮演的角色,以确保美国能够有人员在中国地面上代表美国的利益。

据报道,在前总统特朗普和前国务卿蓬佩奥在职期间,中美之间对双方的外交人员人数和活动均作出了限制,去年7月,美方悍然要求中国关闭驻休斯敦总领事馆,单方面发起政治挑衅。作为反制,中国也要求美国关闭驻成都总领馆,不少美国外交人员因此离开了中国。7月29日,中国外交部网站也发文批驳了美方所谓“美中驻彼此国家外交领事人员待遇完全不对等”的谎言。文章指出,就中美驻对方国家使领馆数量和外交领事人员数量而言,美方远多于中方。中国驻美使领馆共5个,美国驻华使领馆共6个,据媒体报道,仅美驻香港总领馆工作人员就达1000多人。文章强调,中方一贯支持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驻华外交领事人员依法在华开展正常公务活动,并提供必要便利。相反,美方对中国驻美外交领事人员无端设限,人为制造障碍。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更指出,美国驻成都总领馆人员,从事与其身份不相符的活动,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的安全利益,中方多次提出交涉,美方对此心知肚明。

报道,外交官是许多国家谍报人员最常用的掩护身份,驻外大使馆和领事馆,则是他们开展谍报活动的前沿基地。在被各类媒体曝光的谍报案件中,涉及的间谍有许多人具有合法的外交官身份作掩护。由于他们享有外交豁免权,因此,即使身份暴露,驻在国当局亦不能对其绳之以法,只有公开宣布他们“从事了与其身份不相符的活动而不受欢迎”。然而,以外交官身份作掩护的间谍也最容易暴露,因为,他们是各国反间谍部门密切监控的重点人物。也正是因为享有了外交豁免权,以外交官为掩护身份进行间谍活动的案例可谓数不胜数。美国人经常以外交官的身份潜入各国实施策反、情报收集、刺杀等秘密任务。比如2013年5月,俄联邦安全局反间谍机构在莫斯科逮捕了正在从事间谍活动的瑞安·福格尔,称在其身上查获了特工专用技术设备、大量现金、用于易容的工具以及招募俄特工的书面指南文件。福格尔的公开身份是美国驻俄大使馆的三等秘书。俄方指认,他实为中情局莫斯科站主管,被抓获时他正试图策反一个俄罗斯特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2-1 00:00:04 | 只看该作者
俄罗斯为何重新呼唤一位女英雄的名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后沙月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4小时前


  今年是苏联英雄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牺牲80周年,1月27日是苏联时代对她的官方纪念日,俄罗斯这段时间对卓娅进行了一系列全国性的纪念活动,而且一些工作在去年就开始准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月27日,俄罗斯军事历史协会牵头在网上举行了关于卓娅的爱国快闪活动,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参加。网上话题设置为“致敬英雄卓娅”,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另外,由两家俄罗斯电影公司联合制作的关于卓娅英雄事迹的电影也在俄罗斯上映。如果不是由于疫情影响,今年,有关卓娅的纪念活动还会更多。
  卓娅是第一位得到“苏联英雄”称号的女性,她出生 于1923年9月13日,牺牲于1941年11月29日,年仅18岁。反法西斯战争爆发时,她的身份非常简单:女学生、共青团员,父母都是教师职业,有一个弟弟。
  1941年10月她参加了敌后游击队,11月底在莫斯科以西86公里的彼得里谢沃村焚烧德军马厩时不幸被捕,尽管遭受多次酷刑,她始终没有告诉德国人有关游击队的任何信息,甚至拒绝说出自己的名字。
  11月29日德军第197步兵师第332团将她绞死,在上绞架前,卓娅向德军高喊: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有两万万人,他们会为我报仇的……
  死后,德军将她的遗体悬挂一个多月,不允许村民取下,在此期间德军士兵还多次用刺刀刺进她的遗体。直到1942年初德军从莫斯科周边撤退时,才草草将她掩埋,并锯掉绞架。1月12日,苏联红军108师一个步兵团进入彼得里谢沃村,在村民指引下发现了她的遗体,并重新安葬。
  1月27日,苏军统帅部得到了她的事迹汇报,这一天也被定为了她的事迹纪念日。
  斯大林给西方面军下了一道特别命令:绝不接受德军第197步兵师第332团任何官兵投降,就地枪毙。
  卓娅激励着苏军战士,全线反攻时,“为卓娅报仇”的口号响彻云霄。
  战争结束后,苏联为卓娅修建了纪念碑,她和她弟弟舒拉(苏军坦克兵中尉,牺牲于1945年)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固定内容之一,事迹人人皆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年,卓娅姐弟的故事在中国也广为人知。
  但卓娅的灵魂并没有一直得到安息,继德国人用刺刀侮辱她的遗体之后,到了80年代,苏联一些三流作家用笔墨再一次侮辱了她。
  尼古拉.安诺夫(Николай Анов)就是其中之一,他本是一名毫无才华的文人,但他却盯上了卓娅。如果能发明历史,找出“真相”,对他个人来说是一条获得名利的捷径。在当时,颠覆苏联历史,否定苏联英雄是一个内外勾结的庞大系统工程,许多亲西方文人都跃跃欲试。
  安诺夫先是在杂志上放出口风,说发现了关于卓娅的“真相”,正亲自前往彼得里谢沃村实地调查,吊起了读者胃口。
  然后,卓娅被他写成了盗草料的贼,又说她放火烧毁的不是德军马厩,而是村民民宅,村里老大娘还偷偷抱怨说卓娅早该被德军处死了,大家都恨死她了,卓娅被德军扒得只剩下一条内裤扔在雪地里也没有理她。
  还有“作家”说卓娅是个精神病患者,当有人查看医疗档案发现没有卓娅精神病纪录时,他们又改口说她是脑膜炎患者。
  一位牺牲时只有18岁的小姑娘能有什么黑料可挖?但这些文人硬是凭着编造谎言的本事,将卓娅变成了一个笑话、一个虚假的宣传品,而他们还成为了“敢说真话”的思考者。
  在那时,被诋毁抹黑的也不仅仅是卓娅一个人,而是整个苏联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英雄是值得尊重的,他们是要把这个国家的根挖掉,把精神支柱击垮。
  这些文人的作品却能在西方得到“重视”,歪曲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小说经常能在西方获奖,比如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
  苏联作家格·弗拉基莫夫的《将军和他的部队》将苏联红军跟纳粹军队划上等号,卫国战争成了狗咬狗闹剧。1995年欧洲给了他一个大奖--布克文学奖,赏金一万英镑。
  运气再好点的人,还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
  但没有了英雄,这个国家还能剩下什么?只能是活在自卑自贱之中。
  卓娅能有什么罪?她的原罪就是“爱国主义象征”,如果卓娅不被推倒,那些自卑自贱的文人又如何能得到社会认同?
  苏联解体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俄罗斯这类作家、媒体人还非常有市场,挡箭牌就是“言论自由”。
  直到普京上任后,这种以自辱为荣的现象才逐渐有了改观。2003年时,乌拉尔地区曾就卓娅事迹进行过一次校园调查,有80%学生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只有20%学生知道她跟德国人搏斗过,但具体事迹并不了解。
  这种对二战史观的无知程度,令不少俄罗斯学者呼吁克里姆林宫要重视对英雄的宣传和爱国意识的培养,提高国家士气,如果下一代人存在国家意识缺陷,将是非常危险的.......
  2006年,普京签署了关于《卫国战争烈士纪念》问题的总统令,巧的是美国也是在这一年通过了《尊重美国阵亡英雄法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卓娅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的墓地得到了修缮,她的对面就是弟弟和母亲的墓地,这几年她得到鲜花也越来越多。
  2019年彼得里谢沃村的新卓娅多媒体博物馆开工,普京派俄文化部长梅金斯基和莫斯科州长沃罗比约夫出席了动工仪式。馆内复制她被杀害前的拘禁木屋和最后一夜用过的凳子。
  2020年5月该馆投入使用,按照这个样式,俄罗斯其它地区类似的历史英雄纪念设施也在开工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卓娅洗去笔墨之污后(俄罗斯经过数年调查才重新确认她的事迹),成为了俄罗斯国家精神的一个象征。在她的纪念馆外,由学生们轮流值班站岗,这也是俄罗斯校园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
  卓娅被重新呼唤,是俄罗斯捍卫二战史观,强调国家独立精神的社会体现,包括像那些在90年代被冷落的老红军群体,也得到了尊重和关爱。
  而像安诺夫这种以污蔑本国英雄,出卖灵魂给西方的苏联作家们,后来得到了什么?
  最富有讽刺意味的是,1992年当他们渴望的美国“民主商标”贴在俄罗斯身上时,这个新国家已经掉进了冰窟窿,一夜之间,经济走向崩溃,回到以物换物的交易模式。
  亲西方文人是俄罗斯损失最大的群体,存款由于通货膨胀而灰飞烟灭,体面工作,社会地位不复存在,他们能到寡头媒体打工,写一些吹捧列别佐斯基等老板的文章换几个赏钱,已算是幸运。
  他们心中无比自由的美国,不宣扬爱国主义吗?不保护英雄名誉吗?有想象中的言论自由吗?
  但这些亲美崇美文人从来不敢直视美国,因为他们一直是跪着的。反过来,却要处处诋毁自己国家的伟人、英雄,自称发现了“历史真相”。
  欲灭其国,先去其史;欲兴其国,先正其史!
  这个道理,我们懂,敌对势力也懂。
  卓娅在俄罗斯(苏联)的经历,不正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
  英烈,是国家民族之宝贵精神财富,只有懂得珍惜的国家,才能屹立于不败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