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51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脱贫攻坚决定性成就 农民工(含常住人口)算城镇or农村人口?

[复制链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20:5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官宣!农民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2020-10-27 19:11:15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石观

  10月27日,国新办就“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主要成就等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表示,农民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突破1.6万元,提前一年比2010年翻一番,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图片来源/国新网

  刘焕鑫介绍,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产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水稻、小麦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玉米自给率超过95%,肉蛋奶、果菜茶品种丰富、供应充裕。

  农民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突破1.6万元,提前一年比2010年翻一番,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由2015年的2.73:1缩小到2019年的2.64:1。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97元,实际增长1.6%,第四季度增速将继续提高。

  刘焕鑫还表示,到今年底,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将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将得到解决。产业扶贫政策覆盖了98%的贫困户,贫困地区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超过100万个,建成各类产业扶贫基地超过30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特色鲜明、带贫能力强的主导产业,产业扶贫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数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扶贫举措。

  以下是详细内容:

  一是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成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划定10.8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产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水稻、小麦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玉米自给率超过95%,肉蛋奶、果菜茶品种丰富、供应充裕,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二是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全国家庭农场超过100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222.5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89.3万个,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有力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成为现代农业主旋律。

  三是农民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突破1.6万元,提前一年比2010年翻一番,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由2015年的2.73:1缩小到2019年的2.64:1。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97元,实际增长1.6%,第四季度增速将继续提高,小康之年农民将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四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到今年底,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将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将得到解决。产业扶贫政策覆盖了98%的贫困户,贫困地区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超过100万个,建成各类产业扶贫基地超过30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特色鲜明、带贫能力强的主导产业,产业扶贫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数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扶贫举措。

  五是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发布实施,党的农村工作条例颁布施行,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5%,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超过9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乡村面貌焕发新气象。

  六是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2亿多农户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出台,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取得重大进展,新一轮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启动实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6亿多人集体成员身份得到确认。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逐步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初步建立,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政策出台,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基本构建。

    文/石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23:41:46 | 只看该作者
2019年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城市人口吸引力、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及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分析[图]
2019年11月07日 14:16:01  中国产业信息网 行业频道   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911/802667.html

    一、2019年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
    2019年全国各大城市人口数据排名中,沿海地区与其他省会城市人口数量都增长比较快,在当地常住人口数据排名中。重庆以3000万人口数量排名第一。
    北京上海人口数量为2000多万,广州深圳成都1000万,除却北上广深的人口数量较多之外,天津、武汉、苏州、西安、郑州、杭州、长沙、青岛、南京、济南等省会城市人口数量也比较多,均在1000万以上。另外,宁波、无锡、东莞、佛山、合肥、常州、嘉兴、厦门、珠海等城市人口数量也在百万以上。
2019年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TOP1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情况
次序
城市
核实常住人口
17年常住人口
1
上海
2418.34
2419.7
2
广州
1865.2
1449.84
3
深圳
1252.83
1252.83
4
北京
2153.5
2170.7
5
苏州
1229
1068.4
6
天津
1556.87
1556.87
7
杭州
1204.34
946.8
8
成都
1872.33
1604.47
9
宁波
1026.9
800.5
10
东莞
627.17
834.25
11
佛山
729.96
746.27
12
郑州
 -
988.07
13
金华
 -
556.4
14
温州
- 
921.5
15
武汉
1140.65
1089.29
16
嘉兴
603.37
465.6
17
厦门
452.05
401
18
昆明
782
678
19
泉州
946.4
865
20
济南
846.62
732.12
21
南京
880.67
833.5
22
长沙
908.79
791.81
23
无锡
683.05
655.3
24
常州
548.8
471.7
25
重庆
3562.31
3075.16
26
惠州
532.24
477.7
27
中山
332.92
326
28
青岛
 -
929.05
29
合肥
900.76
796.5
30
南宁
886.87
715.33
31
福州
821.22
766
32
西安
1031.68
945.21
33
台州
727.81
611.8
34
长春
868.9
767.71
35
贵阳
- 
480.2
36
大连
714.9
698.8
37
哈尔滨
1068.39
1099
38
乌鲁木齐
332.61
351.96
39
玉林
831.37
575.6
40
太原
 -
437.97
41
珠海
230
176.54
42
沈阳
827.7
829.4
43
石家庄
1062.57
1087.99
44
南昌
604.66
546.36
45
绍兴
525.48
501
46
呼和浩特
306.3
311.48
47
兰州
384.55
372.96
48
江门
452.93
456.17
49
烟台
704.83
708.94
50
鄂尔多斯
210.85
206.87
51
大庆
323.1
318.36
52
柳州
428.7
400
53
唐山
 -
789.7
54
咸阳
 -
437.6
55
海口
202.7
227.21
56
三亚
79.22
76.42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2019年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及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分析
    流动人口是指一个地区的非常住人口。包括寄居人口、暂住人口、旅客登记人口和在途人口。在建筑和运输部门做临时工的外地民工,进城经商、办企业、就学或从事各种第三产业劳动的外地人口,探亲访友人员,来自外地参加各种会议、展览、购货、旅游的人员,都构成了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构成、数量受城镇性质、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所制约。各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革命与历史纪念性城镇,风景名胜旅游区,生产规模较大的名优土特产区,流动人口就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随着《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的发布,国家放宽了对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镇就业生活的限制,促进了农村人口的乡城转移,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加至1990年的2135万人,年均增长约7%。
    第二个阶段是1990~2010年,流动人口规模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1990年的2135万人增加至2010年的22143万人,年均增长约12%。
    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以来至今,这段时期相对缓和,2010~2015年的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年均增长约2%。
    从2015年开始,流动人口规模发展出现新的变化。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从此前的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7亿人,比2014年下降了约600万人;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比2015年份减少了171万人,2017年继续减少了82万人。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人口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从低工资就业岗位向更高工资就业岗位转移,在微观上增进了抚养家庭的能力,在宏观上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
    从产业配置的角度来看,人口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有利于释放人口红利。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人均创造产值比例为1:7:5,而从业人员的比例为5:1:1。2017年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9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亿人。许多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2016年,第一、二、三产业人均创造产值比例约为1:5:4,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1:1.6,从业人员结构比1978年有明显改善,极大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从资源区域配置的角度看,人口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地区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地区流动有利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人口从中西部向东部地区流动,能够充分发挥资本密集型或者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最近几年,我国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有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回流的现象,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力伴随产业流动的过程也将会再次优化人力资本在区域间的配置,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
    随着建国以来我国各大城市的发展以及交通的迅速发达导致现在我国的人口流动非常的迅速,每个城市的人口,都是由当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组成。在2019年中,大城市人口流动量较大,其中常住流动人口中,北上广深依旧是位居前排。
    春节“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分别是深圳、东莞、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杭州、郑州、成都、佛山。流动人口排行:深圳厦门领先,重庆石家庄垫底。
    春节空城越严重,恰恰说明外来人口越多,经济活力、城市吸引力就越强。相反,凡是春节拥堵加剧、限号限行不停、商场影院一座难求的城市,人口外流就越大。
    在2019年中,全国各大城市人口流动量较大,其中常住流动人口中,北上广深依旧是位居前排,其中以上海最为突出,为972.69万人,排名第一,广州967.33万人排名第二,深圳818.11万人排名第三,之后依次是北京、苏州、天津、杭州、成都、宁波、东莞占据名单的前十名。在入榜的所有城市中,以三亚常住流动人口最少,为20万人。
2019年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TOP1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
排名
城市
常住流动人口数量(万人)
1
上海
972.69
2
广州
967.33
3
深圳
818.11
4
北京
794.3
5
苏州
538
6
天津
498.23
7
杭州
450.44
8
成都
437
9
宁波
430
10
东莞
415.86
11
佛山
360.09
12
郑州
340
13
金华
300
14
温州
297
15
武汉
287
16
嘉兴
247
17
厦门
221.02
18
昆明
219
19
泉州
204.07
20
济南
203
21
南京
200
22
长沙
200
23
无锡
190
24
常州
170
25
重庆
167.65
26
惠州
163
27
中山
162.45
28
青岛
161
29
合肥
158
30
南宁
130
31
福州
127.87
32
西安
126
33
台州
124.28
34
长春
120
35
贵阳
120
36
大连
120
37
哈尔滨
113.39
38
乌鲁木齐
110
39
榆林
107.18
40
太原
100
41
珠海
100
42
沈阳
90.7
43
石家庄
89.28
44
南昌
80
45
绍兴
79
46
呼和浩特
63.4
47
兰州
59
48
江门
59
49
烟台
50.6
50
鄂尔多斯
50
51
大庆
50
52
柳州
42.1
53
唐山
39
54
咸阳
36.49
55
海口
31.65
56
三亚
2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
    深圳: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第一批实践的城市,其中繁荣可想而知,特别是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以后,深圳被当时的中央政府特批为经济特区,更是吸引了不少的国内外厂家来此办厂,因此当时的深圳可谓是人满为患,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不少的工厂开始迁移,深圳的经济增长开始逐渐缓慢以后,深圳的流动人口数量开始急剧下降,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广州:十年前,北上广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梦想这也就导致了当时的广州挤入了不少的外来人员,当时广州的大学甚至是小型私人企业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十年前广州每年增长的人数是27.6万,但是近年来广州的年增长率却比十年前低了整整1.25个百分点。
    北京市,这座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为794.3万人,位居国内第四名。中国的首都,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以及人文情怀等方面,北京市都有很大的优势。它的综合实力很强,竞争力也大,是很多人都想去发展的一座城市,虽然人们生活压力很大,但这里的发展环境很好,是人们创业梦想的摇篮,因此北京市的外来流动人口数量也非常多,占据国内第四位。
    上海,这座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为972.69万人,位居国内第一名。我国人口流动性很大,因为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状况不一样,还是有很多人会去外地工作,这些人往往流动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例如上海市,这里有铁路,高速公路,高铁,还有机场,交通便捷,来往方便,加上这座城市是一线城市,经济实力很强,在教育,医疗等条件上也很好,所以能吸引这么多的人来这里发展。
三、2019城市人口吸引力排行深圳居首,东莞和佛山进前十
2019年第三季度通过在一个城市驻留超过两个月的常驻人口来评估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其中深圳、广州对于人口的吸引力超过北京和上海,东莞排在第五位,河北邯郸市是上升最快的城市。
2019城市人口吸引力排行TOP1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城市人口吸引力排行
排名
城市
人口吸引力指数
排名
城市
人口吸引力指数
1
深圳市
10.71
51
咸阳市
1.622
2
广州市
9.983
52
临沂市
1.571
3
北京市
9.963
53
兰州市
1.562
4
上海市
8.622
54
潍坊市
1.516
5
东莞市
8.511
55
济宁市
1.511
6
成都市
6.724
56
珠海市
1.504
7
苏州市
6.689
57
盐城市
1.489
8
佛山市
5.439
58
江门市
1.486
9
郑州市
5.282
59
赣州市
1.483
10
杭州市
5.12
60
大连市
1.451
11
重庆市
4.861
61
汕头市
1.436
12
西安市
4.2
62
烟台市
1.419
13
武汉市
4.18
63
沧州市
1.349
14
长沙市
4.036
64
唐山市
1.329
15
天津市
3.631
65
邢台市
1.321
16
惠州市
3.607
66
湛江市
1.315
17
宁波市
3.475
67
海口市
1.236
18
南京市
3.346
68
衡阳市
1.233
19
无锡市
2.938
69
漳州市
1.204
20
昆明市
2.9
70
湖州市
1.185
21
合肥市
2.882
71
绵阳市
1.173
22
中山市
2.881
72
德州市
1.158
23
温州市
2.855
73
肇庆市
1.151
24
青岛市
2.725
74
扬州市
1.134
25
金华市
2.699
75
茂名市
1.133
26
南宁市
2.668
76
张家口市
1.103
27
贵阳市
2.518
77
淮安市
1.095
28
嘉兴市
2.492
78
清远市
1.094
29
泉州市
2.474
79
西宁市
1.069
30
保定市
2.453
80
南充市
1.02
31
济南市
2.417
81
镇江市
1.019
32
哈尔滨市
2.254
82
连云港市
1.017
33
沈阳市
2.222
83
银川市
0.993
34
厦门市
2.202
84
泰安市
0.993
35
太原市
2.197
85
呼和浩特市
0.957
36
福州市
2.174
86
柳州市
0.89
37
石家庄市
2.144
87
宜宾市
0.888
38
廊坊市
2.101
88
桂林市
0.861
39
南通市
2.018
89
淄博市
0.848
40
长春市
1.923
90
衡水市
0.812
41
徐州市
1.92
91
秦皇岛市
0.771
42
绍兴市
1.871
92
大同市
0.752
43
南通市
1.849
93
拉萨市
0.692
44
台州市
1.832
94
乐山市
0.682
45
常州市
1.829
95
韶关市
0.65
46
邯郸市
1.829
96
大理白族自治州
0.643
47
南昌市
1.726
97
三亚市
0.592
48
新乡市
1.693
98
云浮市
0.562
49
乌鲁木齐市
1.661
99
潮州市
0.553
50
洛阳市
1.657
100
阳泉市
0.30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23:46:17 | 只看该作者
解读丨2019年常住人口数据出炉 人口流动与房企布局“步伐一致”2020-04-18 16:03:38 和讯房产


近日,31省份均公布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常住人口数据出炉。

数据显示,广东、山东两省2019年常住人口均过亿。广东以1.1521亿常住人口位居全国首位,山东1.007亿常住人口紧随其后,河南以9640万常住人口名列第三。

在各省份人口增量中,可从另一个视角大致窥得各省市的发展实力与前景,而和讯房产观察发现,人口增量靠前的城市与区域,基本与百强房企布局区域重合。

广东、浙江最“吸粉”

梳理发现,广东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14年独占常住人口榜首宝座。2019年,在常住人口增长方面,只有广东、浙江两省份突破百万大关。广东、浙江常住人口比2018年末分别增加175万、113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中新经纬

广东连续5年年均新增人口超百万,重要原因是其背靠粤港澳大湾区,坐拥广州和深圳两大国家级中心城市。在广深引领下,粤港澳大湾区正成为吸引和集聚国内乃至世界各路英才的高地。在广东2019年新增常住人口中,广州和深圳分别新增40.15万人和41.22万人,占据全省新增总量近一半,珠三角新增量占比达83.4%。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2019年人口流入84.1万人,超过广东的82.62万人,成为最吸引人的省份。与2018年相比,仅杭州一市常住人口就增加55.4万人,超过绝大多数省份全省人口增量。宁波市常住人口增加34万,位居浙江省第二,相当于整个四川省的人口增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指出,常住人口增加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自然生育率,二是人口流入数量,常住人口增加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呈正相关,经济越发达,吸引外来就业的劳动力就越多。

东北再次垫底

北京人口负增长放缓

与广东相比,东北三省是另一端的典型。不仅经济增长水平在全国持续垫底,而且人口不断流出,老龄化跃居全国最高水平。雪上加霜的是,这三省的人口增长量在全国处于垫底水平。

2019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0.17%、-0.49%、-0.58%,处于全国最低水平,与其他省份有较大差距。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老工业基地优势不复存在,沿海经济、外贸经济以及互联网经济、高新科技接连崛起,东北在这几场城市变革中都未能抓住机遇。近几年来,东北人口持续外流,年轻人“出走”现象相对严重。这自然而然会拉低当地的出生率与人口增长率。

此外,2019年北京人口减少0.6万人,与2018年减少的16.5万人相比,负增长放缓。

与东三省不同,北京常住人口减少是政策的结果,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严控人口。而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份常住人口负增长是由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人口流出,另一方面自然增长率低。

人口迁移

指引房企布局?

人口的大量净流入,将大湾区与长三角区域的人口红利期再次延长。

近两年,随着长三角城市群与大湾区城市群发展势头强劲,规模房企纷纷抢滩,城市群中的各城也成了各大房企争夺的战场。

以大湾区为例,近年来,品牌房企纷纷杀进粤港澳大湾区,不惜重金在大湾区买地,恒大、远洋、鸿荣源等全国性房企和广东本土房企在大湾区的土地储备量均超过1000万㎡。

多家房企将总部搬迁到深圳,恒大、万科在深圳建设新的总部大厦,香港置地等港资房企纷纷通过城市更新项目在大湾区攻城略地。这一切的一切,都昭示着房企巨头们十分看好大湾区的发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2019年共16家房企新进大湾区,主要分布在广州、佛山、珠海、中山四市;从单城市看佛山、江门最受欢迎,两市新进房企均在10家以上,其次为珠海、东莞、肇庆。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销售流量金额TOP50房企中有36家房企已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其中广州、佛山为房企重点布局城市,共成交86宗土地,占比46%。

长三角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多位专家曾表示,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金融中心拥有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各种经济要素,而长三角又是中国经济发展程度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

和讯房产发现,房企早已“用脚投票”,23家房企已将大本营搬到了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迁移总部的背后,显示出房企对于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潜力和机遇的重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例如,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就曾表示:“长三角一直是大型房企必争之地,环渤海、大湾区、长三角几个区域中,长三角市场化最成熟,市场也最公开透明,长三角的房地产体量也是几大区域之首” 。

人口流动的背后有着多样化的驱动因素,但归根结底,产业发展是最重要的原因。这也是广东与浙江为何对流动人口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吸引的人口又会对区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方面来看,珠三角与长三角未来可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8 18:44:03 | 只看该作者
这五年,中国交出的答卷2020-10-28 14:55:07人民日报



2016-2019年,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截至2020年9月底,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25亿人,覆盖94.6%人口;

到“十三五”期末,高铁运营里程预计达到3.8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

“十三五”即将收官,这五年,中国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看图了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