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83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斯密仇列宁 帝国主义时代中国主流经济学垄断资本代言人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5 15:0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通过可口可乐书写一部资本主义的环境史?巴托·J.埃尔莫尔 · 2020-10-05 · 来源:《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 》


  可口可乐公司是2012年全球最具价值的企业。这一年,可口可乐公司所开设的公司遍布了世界各地:在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平均每天要销售18亿份饮料(每四人中就有一人饮用了可口可乐)。它的盈利能力名列美国第22名,年收入高达480亿美元,净利润超过90亿美元,是全球历史上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到21世纪为止,可口可乐已经占领了世界市场,让人无可企及。

  究竟是怎样的魔力让这个源自1886年南方小城药店里的秘制药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风靡的品牌之一?

  简单地说,是出色的市场营销成就了它。有些人认为可口可乐公司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是一个“需求制造者”,善于制作具有魔力和吸引力的广告来说服人们购买这种本身并没有多大实际价值的产品。据说,可口可乐公司的长处正是在于其能够将爱国事件、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乃至宗教人物与它的产品联系起来。可口可乐的宣传和促销活动使得这种普通的含糖饮料变成了“一位老朋友、生活的一部分、美国的护身符”,正是这种标志性的地位造就了可口可乐公司的商业奇迹。

  可口可乐的广告中红扑扑的圣诞老人和微笑的美国兵确实能帮助可口可乐获得消费者对这种饮料的忠诚度,但这些只是表象。透过这些广告,不难发现,可口可乐公司卖的是装在瓶瓶罐罐里的糖、水以及咖啡因的混合物。为了成功,可口可乐公司需要将这些原生态的食物变成真实的、美味可口的饮料,并摆到世界各地的货架上。

  简而言之,可口可乐公司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才能获取成功。到20世纪中叶,可口可乐公司已经成为了世界饮料业最大的糖类、成品咖啡因及铝罐和塑料瓶的购买商,同时它对水的消耗和需求也堪称世界之最。可口可乐对于一系列自然资源有着无与伦比的“大胃口”,它凭借这些自然资源获取巨额利润。

  尽管可口可乐公司胃口很大,但这并没有造成它的“臃肿”。可口可乐公司的消费量很大,但依然维持了“纤细”的运作机构,公司在支撑其发展的原材料生产领域上投入得尤其少。从可口可乐公司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它并没有在加勒比建立自己的甘蔗园,没有在美国种植自己的脱咖啡因植物,也没有在秘鲁成立自己的可可农场。可口可乐始终以第三方购买者的姿态,让其他企业从事往往不怎么赚钱的开采和加工自然资源的工作。

  换句话说,可口可乐公司的成功并不是内部生产带来的。它依赖于一些由很多公共部门或私人机构建立和管理的基础设施。如果说可口可乐是20 世纪经济界的阿甘也无不可,它就像是美国南部土生土长的孩子在全球的贸易网络丛林中找着了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可口可乐通过与一些商业巨头的交往介入了各种供应链,这些商业巨头包括糖业托拉斯(Sugar Trust)、孟山都化学公司(Monsanto Chemical Company)、嘉吉公司(Cargill)、通用食品公司(General Foods)、卡夫公司(Kraft)、麦当劳(McDonald’s)、好时巧克力公司(Hershey Chocolate Company)以及斯特潘化工公司(Stepan Chemical Company)等。这些企业满足了可口可乐对于廉价原材料的巨大需求,同时它们通过建立工厂、分配设备、仓库和加工厂,使得可口可乐公司可以尽量减少投资资金。

  政府在其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联邦政府机构通过提供补贴刺激农民种植玉米,而玉米是用于提取可口可乐所需的甜味剂的原材料。地方政府在自来水工程和市政回收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大大降低了可口可乐公司所需的原材料的成本。纵观整个20 世纪,可口可乐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利用政府为其带来便利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在这方面游刃有余的表现是政府权力扩张的产物。

  从根本上来说,可口可乐的成功秘诀在于其从不涉及主产品以外的制造业务。无数的事实表明可口可乐善于利用现成的、由其他企业运作的技术体系,而它自身却始终保持着相对于其他相似的跨国企业来说“纤细”得多的运作机构,以避免由自然资源萃取和原料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风险。在“外包”(外部采购)成为耳熟能详的词汇之前,可口可乐早就是终极外包商了。在合作共赢这一点上,可口可乐公司深谙其道,并且借此成就了自身。

  但是,本书所讲述的并不仅仅是这种软饮料的历史。可口可乐公司之所以成为了本书的主角,主要还是因为它与相关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可以看到更广阔世界的窗。诚然,可口可乐公司是最出彩的,但其他配角也装点了这个舞台。其中有可口可乐公司的竞争者、盟友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角色。每个个体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但若想全面、客观地了解这段故事,我们需要从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发现真相。

  这本书的核心部分记录了“可口可乐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口可乐资本主义”这个缩略词将被我用来指代一种在20世纪之交开始被美国销售界的巨头们运用的外包策略。之所以称之为“可口可乐”资本主义,是因为可口可乐公司将这个策略发挥到极致。不过,百事(Pepsi)、麦当劳、软件公司和其他行业的公司等在20 世纪利用这种策略也获得了巨额利润。这些公司通过不由其拥有或直接管理的全球生产和分销网络输送自然资源。通常来讲,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利用公共基础设施来加工原材料和运输成品。通过尽量降低前端费用和分销成本,该企业就能像第三方分销商一样获取可观的利润。这是一种投机的、短期的盈利策略:没有位于特定地区的种植园和工厂的约束,公司可以自由地选择最佳的原料供应地和分销市场。

  多年来,每当一般人讲起美国商业巨擘兴起的经典故事时,可口可乐资本主义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而在讲述企业资本主义的历史教科书或专著中,可口可乐公司及其他相似的消费品公司则被看作营销界的典范,但却很少在通过商业渠道进行自然资本的协调输送方面受到好评。本书的分析超越了将可口可乐公司当做营销高手的视角,探究这个软饮料公司如何扮演了一个商品经纪人的角色,如何利用和整合属于他人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来拓宽生态交换渠道,这种渠道对于当代美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可口可乐资本主义出现在19 世纪末的“镀金时代”(GildedAge),这是资源过剩的时代。当时,从生态系统中攫取出来的廉价商品在全世界泛滥,这为商业消费品的生产创造了条件,为垄断企业们带来了曙光。糖业托拉斯、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和美孚石油公司(Standard Oil)等工业巨头开始建造大型工厂,从而将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变为这个国家所急需的各种廉价消费品。从源头来看,政府直接促进了这次扩张——为了鼓励大规模农业综合性企业和现代制造设备的发展,提供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补贴资助。正是在这种工业和农业生产大量过剩的历史条件下,可口可乐公司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可口可乐公司对于经济的贡献,主要在于其将大量的产品变得容易运输。他们最初的做法是,将生产的大量产品冷凝成浓缩糖浆,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运输到世界各地的独立分销点。在各个分销点,工人们将这种浓缩状态的产品从原包装中取出,用饮用水稀释成大量的成品,再将它们卖给消费者。可口可乐公司如同一架商品压缩机,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现代的商业化食品系统生产出的大量产品能被全球的消费者所享用。它就像是拥挤的经济系统中的抗凝剂,使大量库存的食品顺利地通过商业“血管”流通至世界各地的零售点。但是,在20世纪,随着可口可乐公司的贸易动脉延伸至更远的市场,它不得不苦心寻找更多更丰富的资源,以防止遥远的买家出现供给跟不上导致的“贫血”症状。供应短缺可能造成可口可乐糖浆销量下降,就像从涌动水流变为涓涓细流,这种问题的代价是巨大的。可口可乐公司通过与生产商和分销商的交易来获取利润,而利润的多少则取决于整个交换系统输送的自然资源流的大小。为了在商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可口可乐公司需要更多的养料来使商业血管内的“血液”涌流。可口可乐公司128 年来成功地保持商品渠道内充满血液,它是如何做到的呢?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故事。

  可口可乐包装上的成分标签是本书各章顺序的依据。在每一章,我都会重点围绕可口可乐的一个主要成分进行阐述:水、糖、古柯叶、咖啡因和含高果糖的玉米糖浆。玻璃、铝和塑料作为可口可乐帝国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材料,是倒数第二章讲述的主题,如果缺少了大量此类包装材料,可口可乐无法远销世界各地。我还研究了与可口可乐公司有合作关系的私人部门中的企业和提供了支持性政策的公共部门,它们让可口可乐有能力从全球的供应商处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大量廉价的自然资源。整本书的发展主线看起来就像企业的编年表,同时也像对可乐的生命周期的解说——从萃取物开始,到进入饮用者的身体里而终。在由镀金时代过渡到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历程中,可口可乐公司如何以如此低的成本将大量原材料输送到市场上,是我们需要解开的秘密。

  简而言之,这是一部关于可口可乐资本主义的环境史,它强调可口可乐的实物与在背后支撑它的生态之间的联系。这是首本从这样的视角记叙可口可乐公司历史的书。以往学者们谈论起可口可乐公司的资源需求时,往往只字不提可口可乐公司曾面临极其严重的供应不足。除了可口可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依赖以外,我们还发现,这个公司就像有魔法一样可以应对自如。在以往关于可口可乐公司的文章或书籍中,有一个问题常常被人们忽略,那就是:为什么资源匮乏所带来的烦恼极少发生在可口可乐公司身上?其实,当我们发现可口可乐公司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支配地位的时候,最应该惊叹于它如何能够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始终有保证大量供应来源的非凡能力,而非过分关注短期的增长停滞。

  总体来看,《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一书解释了为什么说可口可乐是极其丰富的产物,这个公司获取巨量自然资源,创造出大量利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口可乐公司属于采掘工业,只不过,它的采掘工序通常被隐藏起来抑或是由他人完成。诚然,可口可乐公司不属于美国的钢铁产业,它并非从大地中直接开采矿石的企业,但是它却促进了与土地相关的诸多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农业剩余产品的不断增多,可口可乐公司支持罐装商从蓄水层中获取数十亿加仑的水资源,还与众多的化学加工厂合作,将源自自然的资源变为商业物品进行出售。

  可口可乐的生态胃口不是一般的大,可谓是永不餍足。年复一年,公司对供应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即便在它的不断扩张已经显示出许多不良后果的时候——既对环境不利,也对消费者不利。20世纪末期,可口可乐公司过量生产的弊端在消费链终端已经开始显现:垃圾填埋场的可乐空瓶已经堆积如山,人们装满高果糖玉米浆的腹部已渐渐隆起。可口可乐公司的商业动脉末梢已经开始堵塞,但它的商品仍然源源不断地注入这个系统。

  这个资源输送系统也出现了其他问题。可口可乐公司一些位于干旱地区的装瓶特许经营商已经开始不断向地下挖掘,只有如此,才能从超负荷的地下水源索取所需的水资源。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为了生产可口可乐公司所需的甜味剂,开始完全依赖大量的肥料和农药保证玉米的产量。海外的情况也是如此,可口可乐公司的蔗糖和咖啡供应商对于当地水资源和土壤肥力高度依赖。从世界各地以及可口可乐公司的整个供应链来看,大自然已经无法为可口可乐公司提供永恒增长的不竭动力了。

  截至21世纪,可口可乐公司显然已经向世界索取了足够多的资源,但是,可口可乐公司创造出的价值是否能够弥补整个社会付出的成本,这仍有待商榷。这个依靠其他产业的过剩产品获取利润的经济系统——简称为可口可乐资本主义——是否在经济上和环境上都能够继续下去?更重要的问题是,究竟是否应该让它这样继续下去呢?从对过去的追溯中我们可以找寻出答案,所以,让我们首先回到可口可乐资本主义出现问题之前,讲述公民可乐诞生的故事。


链接

2020-2-11 23:37 - 焦典 - 前中后三十年
经济基础斯密手 上层建筑斯密道德人 医患高科技结构子柒化
11 个回复 - 801 次查看
李子柒一年能赚多少钱?2019年12月25日 08:07:18 来源:财经连环话
2019-12-26 09:06 - 焦典 - 前中后三十年
什么不可逆转 产业链大破裂就发生眼前 斯密钟声佯装不见
7 个回复 - 805 次查看
韩国下血本搞“脱日自强计划”2019-08-29 06:13:21 环球时报 本报驻日本特派记者 刘军国 本报记者 陈尚文8月28日0时,日本旨在将韩国移出出口“白名单”的新版《出口贸易管理令》正式生效。在对日本提出严正抗议 ...
2019-8-29 20:33 - 焦典 - 前中后三十年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长臂管辖两书铁证 斯密信徒钟声人鬼不辨
12 个回复 - 1294 次查看
《隐秘战争》|法律已经成为美国经济战的新武器!来源:PKU法治研究中心 时间:2019-08-13 阿里·拉伊迪著,法意译,中信出版社2019年版。编辑推荐1、《美国陷阱》姊妹篇,用专业视角和大量案例深度剖析美国如何运 ...
2019-8-14 00:50 - 焦典 - 前中后三十年
颜色革命前后沃土:港人拜英帝殖民管治 人民日报钟声拜斯密
6 个回复 - 706 次查看
去殖民化,香港为何没做到位?2019年09月03日 07:16:11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赴香港特派记者 范凌志 王雯雯 陈青青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凌德 孙微 雨晴 【环球网综合报道】编者的话:“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香 ...
2019-9-3 19:33 - 焦典 - 前中后三十年
对资本主义认识 官媒斯密徒钟声远不如马克龙 黄背心有功
6 个回复 - 663 次查看
马克龙称"资本主义退化和疯狂" © REUTERS / Ludovic Marin马克龙称"资本主义退化和疯狂"社会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38 2019年08月25日(更新 21:22 2019年08月25日)缩短网址 0111 据法新社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爱丽 ...
2019-8-25 22:49 - 焦典 - 前中后三十年
马列毛分坛被封帖 两条路线应对贸易战:斯密主义vs马列主义
2 个回复 - 603 次查看
国际垄断资本积累逻辑中的美国对华“贸易争端”
时间:2019-04-29 19:50•来源: 政治经济学评论•作者: 杨慧玲 甘路有 为抵挡利润率下降趋势,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和金融化,收入因 ...
2019-8-2 22:31 - 焦典 - 前中后三十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0-5 15:10:1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舆论场是怎样被搞乱的
敦瑞海 · 2020-10-04 · 来源:乌有之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是用我们的人、财、物为敌人建设了进攻我们的阵地!

  我们的舆论场是怎样被搞乱的
  先讲一个寓言故事:在古罗马决斗场上,有一个勇士身强力壮而又非常勇敢武艺高强,因而常常获胜。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上场之前挑选自己准备使用的武器时,都是先让朋友们评价一番自己的那些武器,然后挑选大家都说好的那一个武器上场角斗。

  后来有一次快要上场决斗了,他的朋友们都还没有来,选哪一件武器出场呢,把他难住了。思来想去,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拿着自己所有的武器,走向对手和他的团队,希望让他们帮自己挑选一件最好最锋利的武器,作为自己出场角斗的武器。对方听说了他的要求就答应了下来。大家经过认真挑选,终于替他挑选出了一件武器,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最好的武器,最适合他出场角斗使用。但是他却觉得别扭,因为这是在他看来最差的一件武器,几乎都要把它扔掉了,锈迹斑斑,毫无刀锋可言。但是又觉得犹豫,毕竟大家一致说好,于是就一咬牙拿着它走上了角斗场。其实不用说我们大家也都应该想到,这就是一件最差的武器,角斗的结果也毫无悬念,因为武器的原因,他不敌对手,倒在了角斗场。临死前他还念念不忘,他们都说它好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刚刚改革开放那几年,我国一部影片引起极大争议,这就是电影《红高粱》。它在国内并不为大家看好并且非议很多,但它却一举斩获了国际大奖,在国际上赢得一片赞誉。消息传来国内舆论一片哗然,最后还是一种据说是专家学者的声音占据了上风:这的确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片,只不过当时普通民众审美观念不高而已。以后又有几部这样的电影陆续出来,国际获奖而国内反应不好。比如我记得最过分的一次,有一个电影《双旗镇刀客》,先是在国内被评为了最差影片,却在随后的国际影展上斩获大奖,一时间国内舆论惨遭打脸。其实,问题出在下面:

  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文艺作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二战后的五六十年代,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及其盟友惨遭失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已经知道用武力不可能战胜共产主义运动,于是收起了獠牙。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放言:我们要用管弦乐吹垮共产党的第三代,言语间獠牙森然!这就是所谓的和平演变的开始。

  在随后的岁月里,帝国主义势力在对社会主义阵营实行冷战的同时,拿起了文学艺术作为另一种武器,向共产主义运动发起了猖狂进攻。一时间大量的包含政治目的文学作品如电影电视、文学艺术、音乐美术无所不用其极,大名鼎鼎的好莱坞影片首当其冲。与之针锋相对,共产主义阵营国家也纷纷拿起文艺作品作为武器,与敌人战斗。一时间,诗与远方竟成了双方较量的武器首选!

  在刚一开始的战斗中,我们并不落下风。五六十年代,我们的文艺作品也曾群芳斗艳,名作迭出,极大地鼓舞了那一代人的奋斗情怀。但是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西方舆论的鼓噪声中而不是枪炮声中落马了,敌人的和平演变阴谋在那些国家成功了。

  在我国,罗马角斗士请对手选武器的荒唐闹剧一再上演,这就是《红高粱》之流的电影获奖闹剧的本质!只有两个西方人颁过来的奖项被我们拒绝了,这就是达赖和刘晓波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因为它们太明显了,直接颁给了与政府对着干的两个混蛋!

  并不是仅仅只有一个《红高粱》就搞乱了我们的舆论阵地,而是以它为代表的一大批类似的作品,混淆了我们本来清晰的是非观念,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河。在这以后,各种各样混淆是非的观点、作品纷至沓来,各种各样的乌龟王八蛋牛鬼蛇神粉墨登场。这中间有各种据说是著名的文艺作品,名满天下的各种专家、学者、诗人、艺术家、慈善家······纷纷进入我们的各种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各种论坛,给我们带来了各种思想、观点、学说。这种局面,乍一看好像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界一片繁荣,实则极大地冲击了我们的舆论阵地,造成了中国思想界的极度混乱。

  再说文学的阶级性,这个问题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与潘公展、胡适等国民党御用文人就展开过激烈的辩论,可以说已经是盖棺定论。但是今天,打着公知旗号的汉奸文人们再次坚决而果断地否定了文学的阶级性,大肆鼓吹资产阶级的人性论的臭裹脚布。否定文学的阶级性,也正是他们到国际上其实就是资本主义阵营去评奖获奖的唯一理由。打着人性论的幌子去否定文学的阶级性,进而与敌对势力结合,中外反动势力结成了联盟,疯狂地向中国贩卖和平演变的作品,形成了对中国思想界的强大的攻势,同时对中国正能量主旋律的作品百般羞辱。可悲的是,他们兴风作浪的舞台是我们自己花大价钱搭建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是用我们的人、财、物为敌人建设了进攻我们的阵地!这不能不让人想到当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和平演变中国十条训令》:第一条,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第二条,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三条,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这不能不让人想到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1999:不战而胜》:“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我们的敌人在我国进行的这一切反动宣传,它们本打算自己掏钱,而实际上却由我们掏了钱!
  让我们再一次重读鲁迅的文章:

  这样的一种战士──
  已不是蒙昧如非洲人士而背着雪亮的毛瑟枪的;也并不疲惫如中国绿营兵而却佩着盒子炮。他毫无乞灵于牛皮和废铁的甲胄;他只有自己,但拿着蛮人所用的,脱手一掷的投枪。
  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许多战士都在此灭亡,正如炮弹一般,使猛士无所用其力。
  那些头上有各种旗帜,绣出各样好名称: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头下有各样外套,绣出各式好花样: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们都同声立了誓来讲说,他们的心都在胸膛的中央,和别的偏心的人类两样。他们都在胸前放着护心镜,就为自己也深信心在胸膛中央的事作证。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微笑,偏侧一掷,却正中了他们的心窝。
  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无物之物已经脱走,得了胜利,因为他这时成了戕害慈善家等类的罪人。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在无物之阵之中大踏步走,再见一式的点头,各种的旗帜,各样的外套……。
  他们举起了投枪。
  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
  在这样的境地里,谁也不闻战叫:太平。
  太平……。
  但他举起了投枪!
  我愿意做这样的战士,并举起我手中的投枪,掷向那无物之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10-5 15:17:25 | 只看该作者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10-5 15:47:49 | 只看该作者
史正富:现代经济学的危机与政治经济学的复兴

发布人: 刘嘉诚   发布时间:2018-10-11

作者:史正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席)


本文系《东方学刊》“经济”栏目文章之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内容摘要】我国目前主流的经济学家,包括许多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家,至今一直认为虽然(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对待事物本质的研究上存在缺陷,但对具体的经济运行和政策而言,还是比较好的理论依托。本文将说明,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一个时代性的理论幻觉,是我国经济学界一代人的悲剧。而当今世界处于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的一系列新的经济现实对主流经济学提出了根本挑战,导致其主要核心理论失灵。当前国内政治经济学存在原则肯定,实际上“退场”的现象。但政治经济学的使命是揭示现代社会经济体系运行的内在规律,研究方法上超越西方主流经济学秉持方法论个人主义,且能与时俱进不僵化,从而能够提出比西方主流经济学更有能力实现面向当代现实,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实现自己的复兴。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金融资本主义;主流经济学;现代经济学

目前在讨论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问题时,不但大众和媒体,而且在专业经济学家之间都缺少基本共识。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经济理论体系本身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目前,大家讨论中国经济和金融问题的理论体系来自美国主流的经济学,也被人称为现代经济学(1),表现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组成的教材体系。当然,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改革开放以来也一直在发展之中,尤其在党和国家的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和长期发展战略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在实际经济运行层面,在关于价格/货币/市场/投资/增长/宏观调控等具体经济议题的讨论与实施中,目前各方使用的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主要还是上述所谓的“现代经济学”。

现实是,我国目前主流的经济学家,包括许多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家,至今一直认为虽然(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对待事物本质的研究上存在缺陷,但对具体的经济运行和政策而言,还是比较好的理论体系。本文将说明,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一个时代性的理论幻觉,是我国经济学界一代人的悲剧。实际上,现代经济学自20世纪中期在美国形成体系性的垄断以来,几乎从来没有对美国经济起过指导作用;而其产生指导作用的年代,也就是1980 年以后,特别是 1989 年以后,恰恰是美国经济走向短期繁荣、长期衰弱,乃至酿成今日结构性、长期性深层危机的阶段(2)。

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政治经济学界已经普遍提出的对现代经济学的批评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经济学研究的客体对象变了,它由产业资本主义变成了今天的“全球金融资本主义”。

美国作为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典型代表,在过去将近 40 年中出现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异,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经济现实,这些新的经济现实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可能从根本上颠覆建立在产业资本主义“旧世界”之上的现代经济学。遗憾的是,这个新经济世界还没有进入主流经济学界,包括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法眼”,也就是说,作为学术主流的现代经济学和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现实之间,处于严重的分离状态。如果以经济理论为“毛”,以经济现实为“皮”,那以今日之现代经济学的状态,就恰如成语所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么多顶尖专业经济学家的研究论文,每每都在数学方法上兜圈子,经济思想少之又少,这导致所谓的现代经济学成了一门脱离现实的学科,一个比赛数学技巧的游戏。

01.全球金融资本主义下的新经济现实

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经济现实,对既存经济学提出了根本挑战,本文着重提出以下三点:

第一,货币变性,即货币由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变成了以“纸币”为载体的信用符号。货币在历史演进中,本来以黄金和其他贵金属为载体,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因而成为价值尺度、交易媒介、财富贮存等工具,也从而由黄金及贵金属的数量决定了货币数量的上限。但在二战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以美国持有的黄金储备为基础。由此形成黄金支撑美元、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全球货币体系。1971 年尼克松政府废除美元与黄金的挂钩后,美元不再是“美金”,而成了美国印发的“美钞”。但是,美钞作为一纸印刷品,为什么还能通行世界数十年呢?这就是美国金融体系的高明之处。择要而言,有三招很关键:一是凭政治军事科技的“霸权三角”,锁定中东石油用美元定价的垄断权;二是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创造天文数字量级的美元交易与投资(含投机)需求;三是基于全球金融交易市场的内在震荡,创造出各国央行对美元的储备需求。其结果,把美元由美国印发的纸币转化为世界的问题,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但也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债务国。

由此,现代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要求的“货币中性”不复存在,由美国国内政治博弈所决定的美元发行与全球流动性成为驱动世界经济运行和国别发展状态的极其重要、而又难以预测的内生力量。而最终结果呢?是纸货币量在全球经济中长时期的超常规扩张,是由美元超发引起的全球流动性泛滥。

第二,金融产业的异化,即从过去以银行为主体、以实体经济为服务对象、以存贷款和股票债券发行为主营业务的金融业,蜕变成了以资本经营机构为主体、以虚拟经济为主要服务对象、以金融衍生品的自我循环为主要业务内容的“新金融”。由超广义的货币总量的无限扩大,导致金融衍生品的市场发行与交易异军突起,滋生出一个以自我循环、自我服务型的投机交易活动为主导的行业。这样,现代金融业分化成了服务实体经济的中介性金融和自我服务为主的投机交易型金融这样两大部类。在金融工程和金融创新的名义下,任何一个金融业务商家都可以制造、合成、编制出一个衍生品,拿到交易所里,只要有人买有人卖,它就成了一个正常交易的金融产品;由此就衍生出来越来越多、越来越纷繁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体系。2007年金融危机前夕,全球场外衍生品总名义余额达到 600 万亿美元级别,而当时美国 GDP 才有十多万亿美元。实体经济的交易规模在金融衍生品面前真是小巫见大巫。这个对实体经济几乎没有贡献的交易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合法的高科技赌场。

第三,基础生产要素的变性,即生产要素变成了金融投资品。从能源、资源、关键原料、土地、人才、资本到核心技术,原本企业购买这些东西是作为生产要素,目的是为了在生产中使用,因此市场运行符合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或均衡价格规律。但现在各种商品与金融交易所把生产要素都成了金融投资品,不单是企业,而且各类“炒家”也全面参与这些生产要素的买卖;人们购买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使用,更重要的是为了卖出。其结果,是生产要素的价格运行和一般商品的价格运行发生了分离。

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众多生产要素都已经被转变为投资品。在市场经济的历史上,生产要素本来是作为一般制成品的原材料和设备而存在的,但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兴起,特别是商品期货交易的发展,许多生产要素转变为投资的对象,成为交易所的交易品种。由此,生产要素的购买者出现了分化,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买家,即实体经济中的企业,它们购买生产要素进行实际产品或服 务的生产与提供;另一类则是在交易场所活动的投资者,他们买进这些关于产品的合约并不是用于生产,而是为了在新的价格水平上卖出。前者是从事企业经营的生产者,后者是从事交易获利的投机者。现代市场经济的历史趋势表明,随着交易的发达,越来越多的纯投资者加入以生产要素为载体的投资交易,使得生产要素作为投资品的交易规模呈跨越式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重。与此同时,生产型购买者也越来越深地参与到投资型要素市场的交易,不知不觉中把原本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商品期货,变成了价格投机的工具,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实体经济对要素投资品的定位。这种情形在当代已经发展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纯投资类交易的规模远远超过了生产经营型购买者的交易规模。仅以原油为例,2012年两大期货市场(Nymex和ICE)原油的主导合约交易量超过3800亿桶(3),而当年全球石油的产量和消费量都仅仅超过300亿桶,也就是说,纯投资类的交易规模至少是使用型交易规模的10倍多!

表 1:要素成为投资品的历史进程 (数据来源:美国期货行业协会(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表清楚显示了需要投资品化的发展程度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密切关系。其中的关键在于,商品期货交易所的出现从制度安排上把本来是生产投入品的要素变为交易所内进行金钱交易的投资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代西方金融强国,比如英、美,正在布局把越来越多原本不是投资品的东西,打造成投资交易的对象,比如生态环境,通过节能减排的说法创造了碳交易与碳金融,其实是图谋把先发达国家的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要素成本。

02.新经济现实导致现代经济学核心理论失灵

上述的货币变性、金融变性及基础要素变性引发了一系列核心经济学理论的失灵。

第一,价格理论失灵。我们知道的均衡价格理论,马克思叫价值规律及生产价格理论,其实就价格运动而言二者是一致的。但是现在,在生产要素市场和资本市场上,价格不再由生产价格或均衡价格规律决定。因为买进是为了卖出,导致追涨杀跌(即正反馈),需求曲线不再向右下方倾斜。这背后虽然有老百姓的从众心理,或者说羊群效应(5),但深层原因则是资本大鳄的市场权力在起作用。这是因为从众心理的存在和资产价格需求的正反馈机制,使资本大鳄的赢利模式产生变化。在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理论中,供求自动趋于均衡的前提是“利他利己”的赢利模式,即生产企业通过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扩大销售,从而获得利润;而在具有正反馈机制的资本市场上,资本大鳄又产生了金融市场上常见的“损人利己”的赢利模式,即资本大鳄通过自身的市场权势引领市场、塑造价格走势来谋求暴利。这一损人利己型赢利模式导致价格的暴涨暴跌,这又迫使政府介入并经常成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由此,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就不再是纯市场行为,而是在国家、核心资本集团、市场自发势力三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生成,在很大意义上,是由金融权势拥有者刻意操控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在资产与证券市场中,不再是市场供求双方自发力量形成的均衡价格,而是拥有金融市场权势的资本集团引领塑造出来的建构价格。

第二,市场理论失灵。上述均衡价格理论失效的后果就是市场从一个统一的平面市场,转变为分层的结构性市场。其中,作为投资品的生产要素成为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的另一类市场。简单地说,在一般商品市场上,均衡价格调节还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比如服装、玩具、消费电子等等;但在投资性生产要素市场上,自发市场便不再起决定性作用,而是由国家、核心资本和市场自发力量三者互动,对价格与供求进行建构的。我们只要想一想汇率是怎么决定的,利率是怎么决定的,土地的价格、资本的价格、人才的价格、高新技术的价格,甚至高新技术交易的可能性,就容易知晓这些重要生产要素的价格与供求都基本脱离了自由市场的竞争,而是在全球商品与金融交易所中由市场权力结构塑造出来的,是在国家权力的直接与间接参与下形成的。而在这种市场权力中,既有大资本的金融购买力、市场营销力、组织执行力,也有国家的外交、立法、情报、军事及意识形态控制等系统性权力(只要想想当下的特朗普现象就明白了)(6)。

回看一下经济史,其实西方国家的崛起不完全是由于它们所谓的法治化、市场化和产权保护这套制度,因为这套制度得以实施的基础,是这些国家通过军队、外交、制定国际标准等强制力量,打造出对本国有利的重要生产要素的供应能力之上的。事实上,一个国家能不能有效协调国家、资本和市场三者的力量,形成合力,打造一个有利于本国的基础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是这个国家能不能崛起的关键。市场决定论,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如果说还基本适用于普通商品市场的话,对于基础性生产要素市场则基本上不适用了。此中原因,正是因为作为投资品的基础要素的价格与供求都已受到国家与市场权力的塑造,在千里之外的全球交易力量的翻云覆雨中决定的。在这个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时代,不加区别地泛谈市场决定论,排斥国家在重大市场要素领域(如我国今日之核心技术)的战略引领和市场协调塑造之建构功能,不论怀有多么美好的愿望,结果只能是祸国殃民。

第三,货币计量指标的失灵,即广义货币M2这个货币供应量的主要计量指标已经不再能够衡量当代经济体系中的有效购买力了。众所周知,M2(现金加存款为主) 一直是货币当局和经济学界计量一国货币流通量的基本指标,至今鲜有质疑的声音。实际上,随着现代货币市场的持续高速增长,在形成有效购买力的金融工具中,储蓄存款及现金已经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来自债券、股权、信托、保险、资管及其他各种形式的非银行资金体系的供求。这些资本市场的新型融资工具在定义上不属于M2,但从形成有效购买力这一功能而言,它们与M2并无区别;而且,在现实中,这些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放大能力比M2还要厉害!因此,在当代实体产业经济与虚拟资产经济并存的现实经济体系中,计量全社会经济货币的总量,不仅要看M2,更要看各类资本市场的融资工具。

与此相关,由于只用M2来计算社会货币流通量,导致我国经济学界(甚至包括央行)对中、美两国货币量产生误判。例如,2012 年,中国M2有99万亿,GDP有52万亿,单位GDP的货币占用为2左右;而美国M2只有约10万亿美元,GDP有16万亿美元,单位GDP的货币占用量只有约0.6!这样比较,中国货币量是美国的3倍多!那中国是不是货币超发?其实,这是张冠李戴了!美国储蓄率低,银行存款少,M2当然也少;但美国资本市场大,债券股权、信托、保险、资管、基金等金融工具的融资规模远远超过了银行存款规模。下表(表 2)显示,2011年美国M2和资本市场融资总额超过67万亿美元,这才是美国国内形成有效购买力的真正的广义“货币量”,与同年美国GDP(15万亿美元)相比,单位GDP占用的货币量高达4.5,而中国2012年M2与资本市场融资总和不到160万亿人民币,单位GDP占用货币量为3。总之,单看 M2,中国货币比美国超发2倍,若看能形成社会有效购买力的各种金融工具,则美国国内的“钱”比中国超发50%多。

表2:美国金融业资产负债表2011(单位:10亿美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应该说,全球M2的扩大,或者流动性的激增,起因在美国,中国是一个被动接受者。纸货币是持续超发的,金融工程是不断“创新”金融工具来吸纳超发的纸货币的,而市场是双层的,价格在基础生产要素领域是被建构的,其结果,是M2可以不多,但具有购买力的金融流通性却超多,多到泛滥成灾! 因此,M2不再能够有效衡量购买力了。

第四,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失灵。原来MV=PQ,所以央行会盯住M2。但现在,上述的货币总量会被现代经济的两个子系统吸纳,一个是实体产业经济的运行对货币的需求,这里有一个 M1V1 = P1Q1 ;另一个是虚拟资产经济子系统,包括房地产这类资产、作为投资品的生产要素市场和各种金融衍生品市场,这里则也有一个 M2V2 = P2Q2 ,但后一类市场子系统的P2不是物价,而是资产和证券的价格。产业经济和资产经济的两个子系统的货币需求加总后,才是国民经济总的货币需求。又因为货币能够自由地在这两个子系统之间流动,就产生了很多以前不曾出现的现象。例如,货币量增加,但商品部门的价格,即物价没有上涨,而资产价格上升;又或货币量不变,但商品价格却上升了,因为货币可能从资产市场回流商品市场。两个市场流通的是同一种货币,资本市场火热时,货币大量涌向了资本市场,即使增发货币,实体经济仍可能资金短缺。

第五,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凯恩斯发明的经典货币政策机制,即“货币–利率–投资–就业”这一传导机制,现在失灵了。这些年欧美日各国货币量增加惊人,利率徘徊在极低位,甚至负利率水平上,但实体经济投资很少。

与此同时,我们又发现另一个重要现象,就是货币变成资产,资产配置负债,从而抬升经济活动,导致所谓GDP的增加。当然,在美国,这个经济活动不是发生在实体经济中,而是发生在虚拟交易和福利消费领域,因此只能有效于一时,最终以2007年后的金融危机告终。

吊诡之处是,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救市挽救GDP的方案还是货币变成资产,资产配置负债的操作。按2007年年末数字,美联储在危机爆发后反应迅速地通过公开市场向银行体系注入了486亿美元作为救市前奏。至2008年,美国的救市法案TARP(问题资产解救计划)全面运作。到当年末,美联储从公开市场渠道的再贷款渠道向银行体系直接注入5111亿美元、回购/逆回购渠道回收2647亿美元,同外国央行达成货币互换向国际美元市场注入5307亿美元,向券商注入455亿美元,购买衍生品197亿美元,并向新成立的专门救市的基金公司注入4449亿美元,2008年共注资1.3万亿美元!货币重整金融资产负债成为拯救美国经济几乎唯一的有效手段。

第六,央行角色的裂变。传统货币政策失灵还带来一个后果:央行开始把财政变成附属。照理赤字财政很难持续,但欧美国家长期实行赤字财政,靠什么呢?靠的是央行的货币发行。这就使财政政策逐渐依附于央行了!现在又进一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大型企业的股权和资产也进了美联储负债表中的资产项。过去,央行发行货币,其资产依托是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国债等等,现在美联储直接持有AIG这种巨型公司的股权,直接买进各家“大而不倒”的金融公司的有毒资产,从而使企业股权与有毒资产变成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然后它发行货币,记为负债,这样资产负债表还是平衡。结果是,央行成了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结果的最终背书人,成了市场体系中微观资产的交易主体。显然,这是央行性质的一个革命性变化(8)。

第七,这里的启示是什么呢 ? 就是货币开始从因变量,即中性货币演变为自变量,变成了一个启动经济过程的始发力量。原因就是在于货币能够直接变成资产,资产对应负债,然后创造出新的经济活动。但这个过程能不能持续?长期看是好事还是灾难? 这都取决于超发的货币投向了什么领域,是投向生产性资本的积累,还是像欧美一样的福利消费和虚拟资产的交易? 由此观之,中国过去30多年的成功,关键之处就在于中国自主创新的国家级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平台。这两者实际都是用借债的方式筹集资本金,投入到实体经济,集中体现在中国各类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上,它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盘面(9)。 前边已讲过国家协调要素供给能力的重要性,这里不再重复。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在这个领域的重要经济职能,就是整合与协调核心资本及市场自发力量,形成一个与国家战略方向一致的力量,建构对国民经济长期发展有利的基础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包括土地、资本、劳力、技术、能源以及生态资源等。

03.政治经济学的复兴之路

政治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理论的根本地位是确立已久的。但是至少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版“现代经济学”教材体系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重点大学的必修课程;相反,政治经济学反而日益成为边缘的课程了。反映到日常经济政策的讨论中,使用的分析框架和话语体系也几乎全面来自“现代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传统几乎完全缺位。即使在近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推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以后,上述情况也鲜有改善;虽然在顶层话语上(如“五大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等)已经确立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性,但是落实到经济政策的讨论上,仍然还是“言必称希腊”,跳不出西方现代经济学的窠臼。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对政治经济学原则肯定、实际上“退场”的现象呢?原因固然很多,恐怕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政治经济学自身长期以来自我封闭,既少理论创新,也远离当代现实;既不了解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新现实,也没跟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很多时候只是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炒冷饭,或者简单地为中央文件提供几乎是重复性的“解释”,而不是尝试建构国家发展与政策讨论的学理基础。而为数不多的具有学术情怀的政治经济学者,则受到西方经济学数学化的影响,把大量精力投放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数学化上面了。久而久之,政治经济学既未上达庙堂之高,也未下入江湖之远,逐渐形成自弹自唱、和者益寡的局面。

2007 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是一个转折点。它引发了西方经济学群体的分化。对现代经济学的反思、批评乃至抗议之声此起彼伏,甚至从校园和学术圈走向了社会和街头。国内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们也受到鼓舞,校园内的学生们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黑板经济学产生厌倦与失望;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出面推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并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三大相当关键的理论工程,这一切都表明:政治经济学的繁荣、发展与复兴正是历史发展的内在需求。

当然,政治经济学的复兴不会仅仅从思想史的内在要求中实现,它必须依靠政治经济学自身实实在在的理论创新成果;它也不可能仅仅依靠国家层面的支持倡导,而必须在与其他理论—主要是“现代 经济学”的竞争中实现它的复兴。那么政治经济学在世界变革的情境下,能够比西方主流经济学更有能力实现面向当代现实、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吗?

我的看法是“必然的”。理由有三:

第一,政治经济学的使命是揭示现代社会经济体系运行的内在规律,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当前我国的发展阶段说,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这使得政治经济学必须直面现实、深究内里,而不是像西方主流经济学那样,局限于经济变量的层次,不知不觉地以资本利益为中心。第二,研究方法上,西方主流经济学秉持方法论个人主义,看不见不同的群体,也不理会市场的内在结构,习惯用消费者、投资者、交易这类原子化的概念来展开研究;而政治经济学则强调阶级或不同利益群体的区分,强调从群体到市场到国际体系的内在结构。第三,就研究对象谈,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局限于一般均衡理论的框架,着重在数学方面做文章,数学模型越来越复杂高深,而与经济的关系却越来越远。常常是用数学模型的可求解性来剪裁和阉割经济现实,从而使现代西方顶尖学术研究的主流成了自我欣赏的数学游戏。对比之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则以现实经济体系的运动作为研究对象,理论必须随着真实经济体系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与时俱进。第四,就学术共同体设定的研究路径来说,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高度体制化、科层化、八股化。从学术权威、教授、年轻教员、博士后的层级设置,到核心期刊、普通期刊、边缘期刊的论文发表与评分体系,加上建立在“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的全套教材体系和教件配套,有效保证了一代代研究生把自己的芳华岁月耗费在数学迷宫的象牙塔中,往往使得经济学中的学术争议变成外人无法理解的数学竞赛,恰似我国明清时代的科举考试,已从早期考核才干的工具,变成了咬文嚼字、套路死板的八股了!现代经济学在我国不到30年的“寡头垄断”之后,已经面临严重挑战,那种确保其学术系统、不断加强的学术共同体结构已经在崩坏之中,我国年轻一代的经济学人正在迎来比较多元的学术讨论空间;再者,国家在指导思想层面也已重新确立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地位,这样就意味着,真正研究与解释当代经济新现实的变革性经济理论,在我国是更有机会孕育与发展起来的。要知道,在当今美国业已僵化的学术共同体体制中,真正颠覆性 的新经济思想的发展是难于上青天的!

以上分析表明,在新的经济现实条件下,政治经济学具有内生优势,比西方主流经济学更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创新,从而实现政治经济学的复兴。然而,怎样才能将政治经济学复兴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呢?至少有以下几点是不可忽略的。

第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人员必须走出校园书斋,积极投身于新经济时代的实践,深入观察了解实际经济世界的变化,尽量能系统深入地调研和熟悉若干企业与产业演变的历史;同时把观察范围与知识积累从实体经济扩展至现代金融与资本市场。只有对正在发生的真实经济体系的变革具有实感,才能搞对研究课题,也才能形成对真实世界具有解释能力的新理论。

第二,要正确处理“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的关系。“我注六经”说的是博览群书,知晓经济思想的演变脉络、争议和现状,鉴别不同学派与学者的长短优劣,从而明白问题的难点。而“六经注我” 则是要求博览群书者不是当“书虫”,不能对名人、名家盲目崇拜,只会当粉丝、打酱油;而是要有自主创新,超越前人的定位,把先贤大家的思想有效地为我所用。总之,既不能思而不学,也不能学而不思;既不能目空一切,盲目排斥已有学术成果,也不能丧失自我,跟在名人后面亦步亦趋。通晓百家而又超越百家,志在自成一说;熟知世情而又走出世情,理论高于现实。这才是成就新理论的可行之道。

第三,海纳百川,尊重同行,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有道是,文人相轻,古已有之。但以今日世界之复杂,知识积累的规模之巨大,学科分工之精细,任你有多聪明能干,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像马克思当年一个人关在大英图书馆里几十年那样搞研究,今日恐怕不太行了。为此,需要善于合作,结交可合作之人共同成事;也需要善于借力,重视从不同观点的同行那里吸取有用的内容。若能团队作战,围绕共同目标合理分工,以群体之力成不世之功,则更为上乘之法了。

坚冰已破,前路已通。吾辈以增进社会大众福利而求知者,还不振作奋起,更待何时?

注释:

(1)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

(2)戴维·斯托克曼,《资本主义大变形》,张建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年。

(3)British Petroleum,《世界能源统计年鉴》,bp.com/statisticalreview, 2013.

(4)W. Acworth, “FIA Annual Volume Survey”, Futures Industry Association, 2014.

(5)行为金融学的核心是用市场非理性和大众的从众心理(即“羊群效应”)来挑战有效市场的金融理论的。但是行为金融学逃避了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大众跟风的“风”从何而来?谁会制造市场上的“风”?参见:A. Shleifer, Inefficient Markets: An Introduc- tion to Behavioral Finance, OUP Oxford, 2000.和 R. shiller, Irrational Exuberance, 2nd e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6)关于先发达国家的国家政府对资产—资本市场的介入,参见: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16 世纪的资本主义农业与欧洲世界经济体的起源》,郭方、刘新成、张文刚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赵飞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7)数据来自: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Z.1: Financial Accou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Flow of Funds, Balance Sheets, and Integrated Macroeconomic Accounts”, 2013.

(8)阿代尔·特纳,“债务、货币和魔鬼:如何走出困境”,《比较》,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年第 5 期。阿代尔·特纳 ,《债务和魔鬼:货币、信贷和全球金融体系重建》,王胜邦、徐惊蛰、朱元倩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9)这方面的论述很多,本人在拙作《超常增长》一书中有系统论述,参见:史正富,《超常增长: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5#
 楼主| 发表于 2020-10-5 19:30:53 | 只看该作者
突然!米国在中国几十年的布局被暴露!真不敢相信……
2020-09-19 · 鹰鉴财经








  这两年,中美关系降温,很多中国人喊着要抵制美国货。

  爱国之心是好的,抵制也不能说完全不对,但抵制的时候要找准目标,不要谈到美国货就想到苹果手机,而且也只能想到苹果手机。

  实际上,苹果把绝大部分生产线都放在了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税收和就业,但生产出的手机70%都是销往国外的。

  严格来说,中国从苹果公司身上获得的好处还要大于苹果在中国获得的好处。

  这不只是互利互惠的关系,而是一棵摇钱树般的存在,可以说是在华美企的楷模。

  而那些真正在中国赚了大钱的美企,却无人抵制,很多人连抵制的念头都生不起来。

  因为你压根不知道这些东西是美国的,你甚至会以为这些是中国品牌。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有多少句我爱你,最后成了对不起七月飞火。有多少句我爱你,最后成了对不起七月飞火。不知不觉,夏带着炎炎的烈日,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了。它使万木葱茏,香而不腻,如诗如画的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你看那风中摇曳的庄稼,枝繁叶茂,一望无际,绿意盎然。夏是多姿多彩的季节,象征着百花齐放,意味着骄阳似火。当一进入盛夏,太阳火辣辣的挂在空中,无私地把光和热洒向人间,把大自然绘制的争奇斗艳,五颜六色,如一幅壮美的图景,仿佛,每一朵花,都是天使;每一处绿意,都是在用心谱写着大自然的美丽生机;就像国画中的泼墨,尽淋漓,把自己的热情挥洒在夏的写意里。有人说:“夏是思念的季节”,想起这句话,不免让人多了几丝感慨。站在窗前眺望着远方,突然有说不尽的千般情怀,道不完的万般眷恋,穿越世俗的烟火,从彼岸涉水而来。正所谓:“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人”。我想,痴迷上一个梦,那是因为梦中缱绻着无尽缠绵的相思。是啊!情之一字,不知伤了多少人的心!相思一词,不知孤寂了多少人的魂!而今,又到了百花盛放的季节,不知远方的你还好吗?多少个无眠的夜,我伫立在窗前遥望着你的方向,眼角涩涩,心绪中全是关于你。因了一个“情”字,不知不觉间就会将自己深深的沦陷。你的浅笑,你的幽默,你的清风词笔,你的一言一语,都给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想念,深了浅了,浓了淡了,痴痴缠缠,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人心烦意乱。从不曾想过,简单安静的我,会与你邂逅这样一场浪漫的情缘。也许前世,我就是那个为你低眉浅笑的红颜?为了与你相见,跋山涉水,辗转千年,只为与你赴一场繁花荼蘼的红尘缱绻。如若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那么前世你定是那个与我心心相依的知心爱人,带着芬芳,带着浪漫,走进了我的心间。任山水相依,云雾相绕,你便是我今生最美的风景,我的心语,只有你懂。都说人生有多少别离,就会有多少相逢。滚滚红尘,总有一些孤独的灵魂,穿越茫茫人海,行走在寂寞的光阴中,让相见或不见,天涯或咫尺,都变成一场欣喜和期待。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坎坷磨难,你我之间终是隔着转身的距离,寸步千里。愿只愿那些晨钟暮鼓的念想,在心底落笔生花,伴我行走天涯。这一生,不管是谁装饰了谁的梦,你将是我红尘路上最美的牵挂,尽管这其中夹杂着万千苦痛,愿只愿,这份真情,能时刻铭记在彼此的心中。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挽一帘幽梦,许一世倾城!一直喜欢那些目光清澈的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但是却越来越少的看见了。现代的人,太多的欲念已经让心灵蒙尘,一个蒙尘的心灵又何谈干净二字,相由心生,目光又怎会清澈?眼神是心灵的窗户,眼神完全的折射了心灵的光华,一个人的真、善、美、爱、与内心的富饶从眼神里是可以读出来。所以即使女人华衣贵服珠宝满身,也掩饰不了眼神的空洞和苍白,而大凡那些眼神闪烁,目光浑浊的人,灵魂也坦荡不到哪里去的,与这样的人初识也会产生排斥心理喜欢孩童的眼神,那不谙世事的纯真,黑黑的童仁那份亮晶晶的清透,总让人感慨万分,感慨那没有任何污染的心灵,成人的眼神又有几个可以找到那份清透的纯真?红尘世事扰乱的不只是内心,还有眼神。女人的最美依然蕴涵在她眼神里,这和年龄经历无关。这样的女人即使历尽沧桑和磨难,依然懂得沉淀过滤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心怀美好的去生活,心灵的干净让眼神依然委婉、美丽和温柔。女人最好的化妆品,不是华服首饰,而是爱、温柔和善良。一个善良的,心中有爱的女人,内心一定是安详而干净。眼神里那份坦然和真实,那份从容与淡定,是内心的折射,是作假不来的,是谁也掠夺不去的。即使她默默无语,即使她布衣裹身,那份优雅也不是你华服珠宝可比的,难更与人同。

  撒

  看到这个子标题,很多人笑了,刚才啰里啰说了一堆,我还以为你要爆什么猛料呢,结果就来了个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唆

  这两家可乐公司是美国的谁不知道,还用你来教我?难道你说了这么多就是让我去抵制可乐?

  别急。

  可口可乐肯定是可口可乐的,但其他的也是可口可乐的。

  当你喝腻了可口可乐,想换种饮料改改口味的时候。

  雪碧、芬达、美汁源、维他命水、冰露,这些全部都是可口可乐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换成饮料的外包装,看起来可能会更直观一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行,我不喝雪碧了,我喝七喜行不行。

  芬达我也不喝了,我喝美年达行不行。

  美汁源也不喝了,我喝果缤纷。

  幸好还有其他中国品牌可以替补,难道还怕没有饮料喝?

  当年为了对抗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公司搞出了很多品牌的饮料。

  刚才说到的美年达、七喜、激浪、果缤纷、佳得乐、纯果乐、乐事薯片等等,都是百事可乐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堆英文品牌,中国人都不太熟悉,我就不提了,但百事可乐旗下稀奇古怪的品牌有数百个之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另外,在很多人眼里,可口可乐才是正宗的可乐,而且百事可乐的销量也确实不如可口可乐高,看起来百事好像很弱。

  但实际上,百事可乐的体量并不比可口可乐小,因为百事还插手了餐饮业。

  你所熟知的两个品牌,肯德基和必胜客。

  他们不仅是美国的,而且还是美国百事可乐的。

  1997年,百事餐饮部分拆了出来,命名为百胜餐饮集团,中国子公司名为百胜中国,创立或收购了大量全球知名品牌。

  你在门口犹豫了半天,最终选择放弃了左边的肯德基,到右边的必胜客消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你以为你行使了消费者的选择权,有了一种上帝的错觉。

  但在百事公司眼里,无所谓,你选哪个都行。

  对了,再问你一个问题。

  你去小肥羊消费过么?还有黄记煌。

  你觉得小肥羊和黄记煌是中国品牌么?

  实际上,小肥羊和黄记煌都是百胜中国的品牌,也就是百事可乐的品牌,是典型的美国公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网上抵制美国公司声音最大的时候,我都没听说过有人要抵制美国公司黄记煌。

  更多的人,在黄记煌里边吃肉边抱着手机发帖,要把美国苹果赶出中国。

  无知真的挺可笑的。

  宝洁集团和美国强生

  美国宝洁集团是一家年销售额达650亿美元的巨无霸超级国际巨头,世界第十大市值上市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

  宝洁公司是卖什么的?

  先问一个问题,你家里的洗发水是什么牌子的?

  海飞丝、潘婷、飘柔、沙宣、伊卡璐还是威娜?

  不好意思,这六款洗发水全部是宝洁公司的。

  你随便选,钱只要能我手掌心就算你赢。

  逃出

  一个女生,用舒肤佳香皂洗完澡后,拍了拍上周刚买的SK-II神仙水,然后涂了点玉兰油脸霜,又换上了护舒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上这些,全部都是宝洁公司的产品,标准美国货。

  汰渍洗衣粉是宝洁的,佳洁士牙膏是宝洁的,吉列剃须刀是宝洁的。

  在中国市场和宝洁公司打对台戏的竞争对手,也不是中国公司,而是美国强生和联合利华。

  美国强生这家公司看名字就是美国的,是美国十大最有价值品牌之一,它的产品覆盖的领域,就和宝洁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中国的国民护肤品,大宝天天见,其实你见的就是强生。

  除此之外,强生婴儿、露得清、可伶可俐、娇爽、邦迪,这些都是强生的。

  另外,在中国鼎鼎大名的达克宁,是强生的。

  而西安杨森不是西安的,其旗下所有产品,都是强生的。

  而另一个和宝洁竞争关系更激烈的,叫联合利华,不是美国的,是英国和荷兰的合资公司。

  其名下品牌有夏士莲、力士、清扬、多芬、凡士林、和路雪、立顿茶、金纺和奥妙等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比较好玩的是,中华牙膏也是联合利华的。

  记住了,中华牙膏不是中国的,几十年前就是联合利华的了,别记错了。

  下次如果抵制英国或者荷兰,就能利用到这个知识点,到时候可以选择抵制中华牙膏。

  亿滋国际和玛氏公司

  亿滋国际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超级跨国公司,美国人很得意的一个品牌。

  当然,很多中国人压根就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极其陌生。

  但你肯定听说过奥利奥。

  没错,奥利奥、太平梳打、闲趣饼干、王子饼干、怡口莲,这些中国人家喻户晓的零食品牌,都是亿滋国际的。

  哪怕你是个对零食完全不感兴趣的直男,对这些品牌应该都有所耳闻。

  而趣多多、优冠、闲趣、太平、乐之、荷氏、炫迈、妙卡和果珍这些稍微弱一点的品牌,也是亿滋国际的。

  尤其是这个果珍,现在虽然不行了,但几十年前还是很厉害的,中国人基本都喝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这一大堆品牌,都是亿滋国际的。

  玛氏公司,美国第二大糖果制造商,一家扩张到了全球的美国公司。

  这名字更冷门了,知道的中国人更少。

  但德芙巧克力你应该知道。

  没错,玛氏公司的。

  士力架、脆香米、瑞士糖、真知棒、彩虹糖和箭牌口香糖,这些都是玛氏的。

  而鼎鼎大名的益达口香糖。。。

  那不是你的益达,那是美国玛氏公司的益达。

  中国当自强

  以上几大段,仅仅是国际巨头的一小部分,连所有的美国品牌我都没统计完,只是选了几个生活中最常见的品牌。

  比如说美国的通用磨坊,旗下除了有哈根达斯冰淇淋,还有中国范十足的湾仔码头饺子。

  比如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不止通用汽车是通用的,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宝骏、沃克斯这些都是通用的。

  中国的国民神车,异常廉价的五菱汽车,也是通用的。

  当然,因为中国曾经强制规定汽车业必须中外合资,所以这些品牌一半的股权都是中国的,也不算亏。

  其他的著名跨国巨头,还有瑞士的雀巢,大小品牌数百个。美宝莲、薇姿、科颜氏、植村秀、兰蔻、理肤泉、阿玛尼、脆脆鲨威化巧克力、太太乐、美极、豪吉。

  连徐福记和银鹭八宝粥也是雀巢的。

  今天和大家说这些,不是让你背诵品牌名来方便你下一次抵制,而是想告诉你国际资本如此强大的奥秘。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最开始只是卖可乐的,最后啥都卖,旗下品牌无数。

  宝洁公司,最开始只是一家卖肥皂的。

  玛氏公司,最开始只是一家卖糖果的。

  任何一个巨头,最开始都是从一个小不点成长起来的。

  但当这些巨头赚到的钱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们的在本行业已经没有什么好投资的,再开几家工厂,再铺几家渠道已经毫无意义。

  此时,他们就开始大手笔的收购公司,把所有的潜在竞争对手全部买下来。

  买下的大部分品牌,都黄了,但少数成长为了大树。

  但整个市场,牢牢把控在巨头的手中,不管谁赢都是巨头赢。

  谁资本最大,谁获利最多,想挑战巨头资本难如登天。

  中国其实也有类似的公司,比如说腾讯公司,最开始是靠聊天软件起家,比如说阿里巴巴公司,最开始是靠卖小商品起家。

  但今天的腾讯和阿里,触手跨越各行各业,什么公司都买。

  美团,腾讯的。

  饿了么,阿里巴巴的。

  现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创业,甭管你之前有几轮投资,最后一轮基本都是腾讯轮或者阿里巴巴轮。

  腾讯和阿里巴巴赚了很多钱,但他们现在要钱已经没用了,本行已经彻底到了极限,再多的钱也无法再扩大营收,只能出去买买买。

  但是腾讯和阿里仅仅发展了20年,而美国的那些国际巨头动辄都发展了一两百年。

  那些沉淀了一两百年的国际巨头会有怎样的资本能量,可想而知。

  中国人身边的外国品牌太多太多,其中美国品牌占了接近一半,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得

  从肥皂到洗发水,从饮料到零食,相当大一部分都是美国资本所控制的。

  没办法抵制。

  但同样的,特朗普叫嚣的所谓和中国脱钩,一刀两断,那也是做梦。

  美国从中国身上的获益,远远不是进出口数据可以体现的,那只是一部分,相当大一部分美国品牌在中国的收益是隐形的,利润源源不断的输送回美国,并在美国股市中体现出来。

  特朗普如果真的让美国和中国彻底脱钩,美国的资本家就能第一个撕了他。

  而如果中美不脱钩,继续贸易交流,以中国的实力,再默默发展个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完全有可能反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而美国资本之所以能收购如此之多的中国品牌,完全是因为中国以前的资本太少,美国的资本太多,双方的资本力量完全不成正比。

  在市场经济中,大鱼吃小鱼是永恒定律。

  但今天的中国,国力越来越雄厚,资本也越来越多,甚至很多行业已经出现资本过剩的情况。

  不需要像美国那样发展上百年,只需要给中国几十年的时间,中国也能成为资本。

  当然,资本再多,也需要国力和军队来保驾护航。

  美国资本可以借助美国军队的保护横行世界,而中国好不容易崛起了几个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品牌就被美国打压,无理由的打压。

  中国不崛起,中国的品牌就永远不可能崛起。

  而中国的崛起,依赖于你我每一个人的努力。

  诸位,都需要加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