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227|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时代全小康 最大的民生竟是就业 高校毕业生 研究生教改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13:0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折腾了四十年,最大的民生竟然是“就业”!
作者:绿色黄花梨0306 发布时间:2020-07-08 07:49:11 来源:民族复兴网


  刚才看了《新闻联播》,新闻中有一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当初老猪卖锅的时候也有一句“减员增效”让国企破产、让工人下岗,后来蝗虫在小品中还有一句“响应当的号召,我不下岗谁下岗,我不上当谁上当”,……,

  折腾了四十年,最大的民生竟然是“就业”!谁能解决就业?锅雾猿说:私营企业解决了绝大部分工人和学生的就业,没有中小微不行,离开资本家更不行!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宪法承诺成为了空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7-11 13:28:45 | 只看该作者
多地报考公务员要求全日制学历?专家:涉嫌就业歧视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url=]法治日报[/url]

[url=]2022年07月11日 10:10:04 来自北京[/url]








□ 本报记者 陈磊

“遴选条件放宽一点,学历设置成本科以上,不要设置全日制,可以设置学士学位证,让更多的人充分竞争,选拔出品德和能力好的人。”前不久,山东德州一网友在“领导留言板”建议公务员遴选时放宽学历限制。对此,德州相关部门回复:遴选机关不再对学历性质限制为“全日制”。

然而,《法治日报》记者梳理近期多地发布的公务员遴选公告发现,其中不乏要求“具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表述。但查阅《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以下简称《遴选办法》),其中并无规定只有全日制学历才能报考。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遴选办法》并未规定只有全日制学历才能报考公务员,部分地方对非全日制学历进行限制的做法失之偏颇,应在实际执行中确保国家相关规定真正落实到位。报考人员认为自己权利受侵害的,可以向当地组织部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反映情况,必要时可依法维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多地限制报考 涉嫌就业歧视

收到上述网友留言后,德州市委组织部回复称,将在2022年市直机关公开遴选中,明确报名资格条件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遴选机关不再对学历性质限制“全日制”。此事引起社会对地方公务员报考学历的关注。

实际上,遴选公务员明确要求“全日制”的地方不在少数。如今年4月,黑龙江省教育厅公开发布遴选公务员公告,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遴选公务员8人,其中规定的资格条件之一是,“具有国家统一招生的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

今年6月22日,浙江省天台县委办公室拟向全县公开选调工作人员3名,在发布的公告中称学历条件为“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此外,河南省漯河市、甘肃省庆阳市、海南省文昌市等地发布的相关公告中,都明确要求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对此,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保全认为,就目前我国法律体系而言,就业歧视主要涉及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歧视,在公务员遴选中进行学历限定一般不属于歧视。

“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差异并非是学历的不同,仅是学习方式的区别——非全日制学习方式自由度更高。除此之外,两者在教学方式、课程设置、论文要求上基本一致,在招生上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杨保全说,故设置全日制、非全日制的限定不仅有违教育体制改革的初衷,也涉嫌就业歧视。

《遴选办法》规定: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省级机关公开遴选的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报名参加市(地)级机关公开遴选的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杨保全认为,从上述规定来看,其并未规定只有全日制才能报考遴选考试,按照“法无授权即禁止”的原则,行政机关仅享有法律规范授予的权力,故各地做法失之偏颇。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认为,从行政合规性角度看,在《遴选办法》已经就资格条件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部分地方的做法违背了上述规定。

两种教育形式 不应区别对待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国家支持采用广播、电视、函授及其他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也就是说,无论是全日制教育形式,还是非全日制教育形式,都属于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都属于国家承认的学历。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

在周伟看来,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普通高校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除了学习方式之外没有区别。在既有《遴选办法》明确规定,又有相关部门政策精神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仍然在遴选公告中限制非全日制学历,说明国家规定还没有落到实处,这些地方对非全日制学历仍然存在偏见。

据周伟观察,在这背后,是一些地方的人才评价机制存在问题,即“唯学历”“唯文凭”的顽瘴痼疾。

清除报考障碍 建立纠错机制

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要按照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条件、确定学历层次,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

杨保全认为,遴选作为基层选拔优秀人员的方式,应当更注重德、能、勤、绩、廉等,把政治思想与工作能力考查作为第一考量,优秀的干部不应因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成为发展的“绊脚石”。




在他看来,避免以上问题发生的重点,在于消除对非全日制的误解。这既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同等地位,也要在实际的执行中确保相关规定能真正落实到位,以便社会能快速、充分、信任、接受非全日制学历的含金量。当平等参与遴选的权利遭受到侵犯时,报考者可与遴选单位进行协商、向当地组织部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反映情况,必要时可提起诉讼。

杨保全建议,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遴选办法》并未限制非全日制参与遴选,目前国家多个部门已经出台了规定对此予以明确,地方在遴选时更应提高思想站位,服从国家政策规定及精神,严格落实,加强监督。

周伟说,报考者除了向组织部门反映外,还可以通过社会监督、向纪检监察机关寻求执纪监督的方式,确保地方遴选公告符合国家规定。更长远来看,应该在法律中明确禁止设置各种“限制性条款”,同时还要建立纠错和救济制度,保障报考者的合法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2-14 14:03:19 | 只看该作者
多所高校发布就业报告:多数毕业生投20份简历 才能收2份录取书中青报
2022年02月14日 07:37:52






这段时间,不少“双一流”高校陆续发布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076万人,比上年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新春刚过,2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指出,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今年就业工作重中之重。毕业生的动向备受社会关注。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梳理了多所知名高校的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现:受疫情影响,这些高校毕业生出国深造人数受到冲击,境内深造人数稳步增长;在就业选择方面,毕业生中产生了灵活就业等就业新业态;在地域选择上,非一线城市、基层就业成了毕业生的新选择。

毕业生出国深造减少,灵活就业成新选择

2020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高校的出国留学比例普遍有所下降。

从近几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就业质量报告来看,2019年,北大毕业生出国(境)留(求)学人数为1155人,比例为14.79%;2020年出国(境)人数为1084人,下降至13.34%;2021年,该人数下降至793人,比例下降至8.17%。其中,本科生出国(境)人数从2019年的30.01%降至18.90%。

清华大学2019年毕业生的出国(境)比例为15.3%,2020年降至9.6%。2021年,该人数进一步降至517人,相比于两年前已经“腰斩”,比例降至6.9%。

如今,不少知名高校的出国深造比例都降至一成甚至一成以下。例如,北京理工大学2021届本科生整体深造率为64.31%,出国(境)深造率为10.77%;东南大学2021届本科生境内升学占比48.26%,境外留学率为10.53%;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2021届毕业生国内深造比例为25.32%,出国(境)深造比例为 8.91%;南开大学2021届毕业生有523人选择境外升学,仅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16%;东北大学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出国(境)留学占4.8%。

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兴就业形态正在涌现。

国际劳工组织2016年发布的报告——《世界非标准性就业:理解挑战、塑造未来》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经历了从标准就业到非标准就业的转变,世界各国非标准就业正在普遍化。

“一般来说,非标准就业是指‘标准雇佣关系’范围之外的工作,分为四种类型,即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工作、临时介绍所工作和其他多方雇佣关系、隐蔽性雇佣关系和依赖性自雇就业。非标准就业的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给劳动世界带来的改变。”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岳昌君说。

在今年众多高校的报告中,“灵活就业”成了非常有存在感的一项数据。

据悉,南京大学2021年本科毕业生中,灵活就业人数为218人,占比7.01%;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2021届本科毕业生灵活就业人数为241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7.57%;华东师范大学非公费非师范生本科毕业生中灵活就业比例为11.9%,硕士生中灵活就业比例为3.07%,博士生中灵活就业比例为4.14%。

另据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自2003年开展的全国调查显示,在毕业生去向结构中,“单位就业”占比都在50%以下。相反,“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灵活就业”等非标准就业占比呈总体上升趋势,成为高校毕业生必须面对和接受的就业形式。

国家重点行业单位受青睐,基层就业增多

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来看,“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已成为越来越多名校大学生认可的就业方向。从不少高校就业质量报告也能看出,到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单位,以及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就业的人数正在逐年增高。

例如,西安交通大学2021届毕业生共计8993人,毕业生到国家重点行业及重点单位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56.29%,其中到国资委直属骨干央企、重要科研机构就业人数占21.76%;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毕业生赴国防科技单位及部队就业共342人,比2020 年增加32人,近5年校本部毕业生赴国防科技单位及部队就业人数总计1139人,呈逐年增长趋势;北京交通大学在2021届签约毕业生中,到国家重点领域(信息技术、轨道交通、建筑、金融、电力、军工行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达66.47%。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也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就业去向。

据统计,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超五成选择京外单位就业,200余人赴西部、东北地区基层公共部门就业;西安交通大学2021届毕业生中,不少同学主动选择到西部地区,基层一线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西部地区就业人数比例达49.61%;中国政法大学有271人选择到西部和基层单位工作。

选调生也成了不少名校学子到基层建功立业的主要方式之一。南开大学有311人从事国家、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上海交通大学近5年校本部毕业生赴基层单位定向选调生就业人数总计836人,数量和质量逐年稳步提升;华东师范大学选调生就业人数为 126人,比去年人数增长38人,分布在 2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行业选择上,金融业、教育行业、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科技行业等都成了毕业生们的热门就业领域。

例如,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签三方就业协议的行业分布前三名依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北京大学2021届毕业生主要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教育,金融,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就业。

此外,不少具有自身学科特色的高校在就业行业上有明显倾向,体现了自身的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方向。

例如,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到国家党政机关就业比例较高,有873人进入机关工作,占落实单位总数的42.05%;北京交通大学在2021届签约毕业生中,到轨道交通行业就业共792人,占签约比例 17.57%;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从事教育-学历类行业所占比重最大,达42.94%。

投多少份简历,才能收到录取通知书

找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多所学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来看,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这些名校毕业生们也下了不少功夫,从开始求职到找到工作,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

例如,西安交通大学的报告显示,2021届毕业生求职准备时间较为充分,68.94%的毕业生用一年及以上的时间准备求职。南京大学2021届毕业生求职所用平均时间中,2-3个月为23.17%,3-6个月为26.47%。

对于名校大学生来说,需要投多少份简历才能收到录用通知?不少高校数据显示,大部分毕业生需投递20至30份简历,经过层层筛选后,多数学生会拿到2至3个录用通知。

南京大学超五成毕业生均反馈投递简历份数集中于10份及以内,其中硕士毕业生投递简历份数高于本科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调查显示,本科生平均投递简历13.47份,获得5.47个面试机会,获取2.31份录用通知,平均历时2.52个月;研究生平均投递简历22.23份,获得9.60个面试机会,获取3.25份录用通知,平均历时3.09个月。

此外,南开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平均投递简历31.62份,平均获得面试邀请10.28个,平均收到录用通知3.01个。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平均投递23.34份简历,与去年相比减少0.87份,毕业生平均每人获得2.92份录用通知,从学历来看,硕士获得录用通知数量最多(3.29 份),其次是博士(2.39 份),最后是本科(2.25 份)。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关系到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教育部、人社部等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各高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也是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


岳昌君认为,大数据时代,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和效率十分必要。“近年来各高校都会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但是没有全国性的就业质量报告。建议基于高校毕业生总体数据发布全国的总体报告。”

此外,岳昌君表示,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既要提升高校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又要提高学生兴趣、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程度。

“所谓‘高质量就业’,或者‘好工作’,基本条件是能够让个人的兴趣、专业与职业统一协调起来。按兴趣选择专业,才能有热情学习好;按专业选择职业,才能做到学用结合,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本水平。因此,兴趣、专业与职业的匹配度是衡量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岳昌君说。


链接

市场私有化问题越大 越颠倒黑白话语权 幸福感真相 生育
5 个回复 - 1885 次查看
调查:不到4%的中国女教师意愿生育三孩 2022-02-06 19:08 一项由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展开的调查发现,意愿生育三个孩子的中国女教师不超过4%,青年未婚女教师呈现出较低的生育意愿,经济、教育、住房、工作强度是影响 ...
2022-2-6 21:48 - 焦典 - 焦点时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2-11 18:15:44 | 只看该作者
八部委印发通知:今年为高校毕业生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2-11 10:43
为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资委、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等八部委,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力促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

《通知》明确,212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将分别开展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校企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精益创业带动就业等4个专项行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创业就业机会。

《通知》提出,要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普惠政策,推动各地方制定专项政策,大力扶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初创企业,提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利用双创活动周等各类平台及时宣传复制推广经验,力争全年为高校毕业生创造200万个高质量就业机会。

(总台央视记者 朱继华)
---------------
2022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02-11 10:36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力促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通知》,其中提到,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他们是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主力军。力争2022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0万个高质量就业机会,为全国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做示范。(谢艺观 图为资料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14:23:58 | 只看该作者
陈经:学子回归考研,引导需要跟上2021-12-28 04:24 陈经 环球时报

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457万,创历史新高。而2017届考研人数是201万,五年间增加了127%,录取率则从2017年的1/3降至1/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2月15日,距离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开考仅剩最后10天时间。 刘力鑫 摄


考研人数之所以出现飞速增长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本科毕业生人数的上升。2016年高校本科毕业生为765万,到2021年增至909万,毕业生总量的增加会带动考研人数上涨。另一方面,从上涨比例来看,主要还是因为大学生考研意愿大幅增加,对应部分毕业生就业意愿的下降。与往年相比,有的学生预期就业情况与理想目标有距离,因此早早选择考研,而非主动追求学术深造。

近十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总体平稳,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不断进入社会,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占据职位。经过多年累积,不少岗位已不再稀缺大学生。一些待遇较好的岗位因为竞争激烈,即使工作性质并无特别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校层次、学历水平要求也会水涨船高。一些本科生就足以胜任的职位,要求逐渐提升至硕士研究生。这一现实又对本科生的观念产生影响,认为有必要提早准备考研。

实际上,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也并非绝对越长越好,而是与工作性质密切相关。对大多数从事实践类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来说,接受完本科教育,就应转入公司和单位实践,而非更多的课程学习。非主动追求学术深造、单纯为了拖延就业的考研,会造成社会劳动时间的损失。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就相当于以前的高中生,研究生才是以前的大学生。这种说法也反映了一定的现实,这等于人为拉长了在校学习时间,而非社会生产的需要。

另一方面,我们会观察到就业市场的倒挂现象。一些大学生眼里只盯着一些收入高待遇好的“白领”职业,而新职位的数量虽然在增加,由于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速更快,找工作时会出现所谓的“大学生过剩现象”;但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东南沿海的用工缺口也不时出现,一些蓝领工种的收入增速和绝对数量甚至超过了“白领”。这种倒挂,既不利于大学教育与就业的良性互动,也不利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成长。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与新科技革命趋势下,中国需要足够数量的研究型人才,从基础研究开始发力。高校、研究所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需进一步紧密起来,建设好各级研发平台。同时,基础研究需要的人才素质,并不能简单与学历画等号,与相关学科的论文发表数量画等号。解决高科技领域的“卡脖子”问题,需要以工业实践带动基础科学研究,配备足够的研究型人才,其中既有教授、博士生,也需要硕士生和本科生来完成各种类型的任务。更多人才回归研究领域当然是好事,但也需配置得当,并且保持与科研实践的联系。

同时我们看到,在一些“卡脖子”领域,比如芯片行业,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看,预计到2022年前后,相关人才需求将达到74.45万人,而人才缺口已达到24万人。为弥补国内芯片人才的不足,2020年8月,国务院发布8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一级学科设置工作,努力培养复合型、实用型的高水平人才。这一人才培养要求对其他一些学科也有借鉴意义,一方面可关注一些新兴学科,引导优秀学生转向工业界急需的领域。如多所顶尖大学纷纷成立“芯片学院”,就是很好的方向。这需要高校与业界加强联系、观察动向,也需要有教学条件,不宜一哄而上。

对于那些较为成熟的专业,不能只注重招生、把学生培养毕业,还需更积极地考虑学生就业出路,而非让学生自行通过考研解决问题。一些学生反映学校教科书过时,跟不上领域前沿进展。有条件的高校宜及时听取意见反馈、早作准备,引导学生在大四进入公司实习时就具备足够技能。

不少高校学生有“象牙塔”意识,被保护得不错,但进入社会后需要一段适应期,有个别学生甚至出现惧怕情绪,看不到社会上努力发展获得提升的机会,被身份自我限制。高校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劳动、积极投身实践,而非一味简单拼考试,从而帮助学生化解压力。

大学生数量增加,社会追求高层次人才,人才回归研究等都是好事,社会与学校需要对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将努力投向正确的方向,也让学生的努力有价值。(作者是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研究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14:21:36 | 只看该作者
教育部:2022届高校毕业生创新高约1076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2021-12-28 16:52:05 来源:观察者网

12月28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介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关情况。

关于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王辉表示,要充分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发展压力增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些压力会对就业产生影响。

二是毕业生规模持续增加。2022届高校毕业生约计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三是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仍在持续。当前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就业市场用人需求还存在不确定性,部分中小企业扩大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散发疫情对校园招聘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四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存在“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的现象,不同专业、行业和地区间用人需求差异较大。

综合研判,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将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千方百计确保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9 00:03:0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教育部: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高于平均水平
2021-12-28 16:01
标准
中国教育部今天(28日)介绍说,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其中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王辉说,据统计,2021届毕业生中,来自低收入家庭的毕业生达50万人以上,截至今年9月1日,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总体稳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他说,做好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介绍,各地各高校根据毕业生的不同情况,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普遍建立了重点帮扶台账,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

教育部也将同国家开发银行等相关单位,举办“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5万6000个;教育部还会同相关部门举办中央企业面向新疆、青海、西藏少数民族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等,促进相关重点群体就业。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2月15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7万人,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全国就业大局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辉说,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受冠病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稳就业”“保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

他续称,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各地各高校全面落实就业工作责任,加强部门联动和协同配合,确保各项促就业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促进2022届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
中国457万人涌入考研大军 近六成因就业压力考研
2021-12-28 15:40
标准
中国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2月27日落下帷幕。教育部数据显示,本次考试报考人数达到457万,比去年增加80万人,创历史新高。

据界面新闻报道,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自2016年起,中国国内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保持高增长趋势。2015至2022年平均增长15.8%。近六成考生因就业困难,想增强就业竞争力而选择考研。

在此背景下,多所院校确定扩招。据文都教育不完全统计,扩招院校数量多达76所,其中陕西师范大学的计划招生人数增加45%以上。

文都教育集团副总裁汪华阳说:“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社会向更高学历的人才给予更多积极的回应,也会促进本科学生提升学历和受教育年限。本质上,这是人才结构升级的一种体现。”

此外,研究生报名人数呈现的另一个特点是,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

《报告》显示,近83%的考生愿意报考专业型硕士,且以“双非”(非985、非211)院校尤为突出。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为例,其2022年专硕报考人数占比均超过60%。

对此,文都教育考研专业课中心总经理燕磊指出,“专硕”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意味着未来研究生培养的方向会向着高精尖人才和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倾斜。就考生而言,燕磊建议,报考研究生如以就业为导向,建议选择更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专硕,来培养自己比本科生更强的社会实践能力。

从考试难度来看,文都教师团认为,今年考研试题紧扣考研大纲,题目难度也与往年基本持平。试卷整体更突出选拔性考试的特点,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注重考查考生作为准研究生的基本素养。

文都教师团认为,这从侧面反映出了考研的命题趋势,即在强调基础性、全面性的同时,对核心内容进行重点考查,兼具各学科独有的特点,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此外,部分题目对于考生日常积累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如英语的翻译部分、政治的时政热点等,需要考生引起足够重视。

出现以上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国力提升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近两年,教育部相继提出强化复试考核、扩大专硕招生规模等,大力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同时,中国国内研究生招生方向也逐渐向基础学科及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相关学科倾斜。

旺盛需求下,考研赛道也在今年也迎来多个新玩家争夺“蛋糕”。目前多家知名在线机构均已在大学生培训或考研赛道布局。

高途上线面向在校大学生的App考途,并于今年5月发布考研“同心圆”体系;考虫则开始布局线下的考研业务,开设省级分校;新东方也锚定大学生群体,将旗下的大学生业务进行了升级。

据易观分析4月10日发布《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显示,2020年中国考研培训市场规模达112亿元,同比增长33.3%。预计未来三年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大量机构涌入,一方面,使得考研培训赛道愈发细分;另一方面,新一代考研学子对培训效果及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教培企业必须通过输出高水平的产品和服务,来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含金量。

作为考研赛道的老牌玩家,文都教育分析:“有序的竞争会促使整个行业加快产品升级的速度,抬高行业门槛和提升行业活力,对消费者和行业而言都是有益的。”

但也有舆论担心,考研培训机构的竞争,会不会演变为恶性竞争,加剧应试考研、考研内卷。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中国国内考研人数规模已接近高考规模的一半,但研考培训,不太可能发展到基础教育学科类培训曾经拥有的那样大的规模和体量。

对于未来发展,熊丙奇预测,研考培训属于成人培训,对研考培训机构的监管,不会像学科类培训机构那么严,但由于其属于针对国家升学考试的培训,而且也采用预付款经营模式,因此,随着考研人数进一步增加,研考培训机构增多,国家必定会针对研考培训机构出台细化监管规定,要求机构必须有合法的资质,对机构的广告、培训内容、收费加强监管。进入研考培训领域的机构,不能以刺激焦虑的方式进行营销,如果出现加剧应试考研、破坏考研公平、侵犯学员合法权利等问题,研考培训也很可能被强监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8#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00:03:48 | 只看该作者
当前多人群出现“农民工化”趋势, 最明显的是大学生

2021-12-07 09:37:20  来源: 文化纵横   作者:孙文中


  【导读】最近,大学毕业生进建筑工地的话题引发热议,一句“有人生来就在罗马,有人生来就是牛马”的自嘲引发共鸣,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严峻就业形势下青年心态的一个缩影。本文基于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多个社会群体“农民工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不少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与农民工类似职业,经济收入较低、社会保障缺失、工作不稳定、心理认同模糊;虽然大学毕业,但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混同,工资相差不大,生活境遇相同,同样是处于城市的边缘。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但是现实压力较大,心理矛盾严重。

  文章指出,大学生“农民工化”现象的出现,与教育政策的城市取向、劳动力市场分割、社会资本缺失以及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弱势传承等因素密不可分: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村学生的基础教育薄弱,在升学选拔中节节败退,进入二、三类大学,选择了非热门专业。又由于家庭经济资本的匮乏和和文化资本的缺失,他们为了在城市生存,较早进入劳动力市场,在非正规部门从事门槛低、起薪低、发展空间有限的职业。作者认为,大学生“农民工化”现象表明教育流动功能受阻,加速底层再生产。如果这一局面继续蔓延,教育优化社会结构的功能将不再发挥,将不利于社会合理流动,乃至禁锢社会发展活力。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着眼于国家发展大局和长远利益,进行深入、系统的教育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的正常发挥。



  本文原载《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原题为《教育流动与底层再生产——一种大学生“农民工化”现象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城市落户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已有所改善,同时国家提出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都是对文中所论问题的回应。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思考。



  教育流动与底层再生产——  一种大学生“农民工化”现象的研究

  当前中国多个社会群体“农民工化”趋势愈来愈明显。大学生是如何“农民工化”的,这是教育分层与流动理论的重要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农村学生获得的优质教育机会较为有限,他们更多进入二、三类高校,尽管能够获得大学文凭,仍然难以找到有发展前途和稳定保障的工作。这一现象与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传统认知相矛盾。基于“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人们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理应找到理想的工作,实现向上社会流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当前主导社会流动的机制从竞争性流动向赞助性流动转变,先赋性因素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开始强化,青年群体的社会流动出现了阶层固化现象。


  中国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城市生存状况近似于进城农民工,这群“外来者”在城市工作生活,不但受城市二元结构的制度排斥,无法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而且遭遇不断上涨的房价和生活成本的经济排斥,无法实现城市定居的梦想,沦为城市的底层。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学界关注和研究。本文拟从教育流动与底层再生产的视角,剖析大学生“农民工化”的镜像及其形塑过程,从系统、综合改革的角度寻求实现高等教育社会流动的功能正常发挥。


  理论视角

  (一) 教育分层与社会流动

  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功能主义认为,学校教育是“精英式民主发动机”,可以打破原有的阶层壁垒,使所有学生能够凭借其获致性因素成功实现代际流动,从而铸造一个开放公平的社会。众所周知,教育获得是人们获得阶层地位的主要方式。恢复高考后,“寒门才子”式的流动的社会事实激励了我国农村青年努力读书,因为“升学”是大量农村青年跳出农门的唯一选择。农村青年升学流动的前提是社会系统中具有开放的合适的职位。当下社会结构中的流动渠道被阻塞,优质职位被社会中上层把守,而且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他们会借助于所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维护其既得职位优势。

  对此现象,社会冲突论认为教育系统具有压抑底层社会向上流动的功能,因为不同阶层的子弟在教育系统基于教育资源的差异所致教育机会的不同。优势阶层通过学校教育的制度设置以及向子女提供各种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其子女与学校教育环境匹配起来,使他们在教育机会竞争中获得成功。下层缺乏各种资源,其子女获得教育的机会也被剥夺,因而向上流动的渠道被堵塞。因此,教育借助升学考试的选拔功能,具有一种传播知识技能和社会秩序再生产的功能。尽管教育一直被视为是中下层子女实现向上流动,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但是,随着教育的获得与家庭背景、学校类型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教育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逐渐变弱,教育成为促进阶层再生产的具有合法性的国家机器。


  (二)教育流动受阻:社会再生产的预演

  研究表明,教育流动中存在着代际传承。教育再生产的实现依靠于学校筛选功能的发挥。正规的学校教育通过赋予某些文化遗产以特权而贬低另外一些文化遗产来维持既存的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即学校教育作为社会阶层再生产的工具强化了社会等级秩序。因为教育作为地位和资源分配机制,个体出身的结构位置决定了其向上流动的机会,因为教育是一种社会地位再生产的工具。在知识传授和价值观传递中,学校教育把社会上层的主流文化作为教育系统的标准文化,要求被“选中”的学子内化为自身的文化惯习。通过教育它不断地把原有的结构复制出来,以维护一个不平等的、分化为阶级的社会,并使之合法化。因此学校教育反而具有维持并且“再生产”原有不平等社会阶层的作用。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使得教育收益递减进而加剧了社会不平等。中国的阶层结构越来越固化,教育越来越无助于人们的社会流动。质言之,教育的再生产推动着社会的再生产,使得教育对于促进社会流动越来越无能为力。从整体上讲,结构功能主义认为,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流动;而冲突理论认为,教育在再生产过程中实现了社会再生产,不利于社会流动。因此,教育具有双向作用,即具有促进社会流动和实现阶层固化的双重功能。但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固化,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并未真正实现向上流动,甚至处于城市社会底层,沦为大学生农民工,这一现象值得展开讨论和分析。

  大学生农民工化的城市镜像

  从群体特征看,大学生农民工人数增长较快。据国家统计局监测报告,2011年、2012年、2013年外出农民工数量分别为15863万、16336万、16610万,拥有大专及以上的学历占总数的7.0%、7.8%、8.5%,据此推断,大学生农民工人数约为1110万、1274万、1406万,且集中于“北上广”等大城市或省会城市,这一群体主要来自农村,来自小城镇、县城的大学生农民工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他们从事与农民工类似的低端职业,其状态表现为经济收入较低、社会保障缺失、工作不稳定、心理认同模糊等特征。他们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混同,工资相差不大,生活境遇相同,是处于城市的边缘群体,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但是现实压力较大,心理矛盾严重。


  1. 职业获得低端化

  由于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有限,大学生农民工被限制在低端职业且收入不稳定、工作时间较长且经常加班加点、专业不对口且多为临时性工作。由于收入不稳定,工作时间长,专业不对口,导致他们发展空间小、离职率较高,他们中很多人沦为大城市里的“漂族”和新边缘人群:

  “没找到好工作就暂时先在超市做着,等有其他好的工作机会再辞职。超市导购员这份工作收入不多,挺累的。整天几乎都得站着,刚开始哪里能适应,我过了好长时间才适应下来。我也就得先这样将就着干了,等以后有机会,我就换个好工作。”(C13WF23)

  “毕业后,我来到这家公司做销售,负责卖酒。收入方面主要靠提成。在这里我就是一个打工的,我大学4年学的专业知识在这里几乎没用。”(J11LM27)

  大学生农民工留在城市发展,但其从事的职业技术含量较低,这些工作大多具有流动性较大、稳定性差、休息时间少、缺乏福利保障等特点,并且晋升空间有限,很难看到向上流动的希望与途径。大部分受访对象对现在从事的工作以及收入不满意,对找到好工作抱有希望的同时也心存焦虑。


  2. 生活世界半城市化

  随着房屋租金不断上涨,他们经济压力大,日益高涨的房价更是浇灭了不少大学生“买房落户”定居城市的梦想。他们在城市无法享受廉租房、就业培训、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很难在城市立足,漂泊不定。因此,他们被迫沦为城市社会新的底层群体,其生活世界呈现“半城市化”的状态。大学农民工由于收入低,他们居住状况堪忧。因聚居租住在面积狭小、租金低廉、卫生条件差的“蚁族”令人印象深刻,但同样也有大部分散居租住在城市或环境恶劣的边远郊区:

  “毕业后我到晋江工作3年后,辞了工作来厦门打工,目前在一家公司上班,以前学的心理学专业,现在流水线从事生产,月收入3000至4000元,这些钱供我一家在城市生存比较困难,更不用说在城市买房安家了。我儿子还在老家,一家人都不能团聚。”(CZ99CM30)

  “毕业后,先是在一家物流公司上班,实习期没做完我就辞职了,换到一家酒店(如家酒店),目前做大堂管理。酒店包吃住,一个月2400元。毕业几年了也没女朋友,结婚是更遥远的事情。就目前的房价水平,我的收入根本买不起。我打算年底回老家,可能继续在酒店行业做下去。”(J12CM26)

  “一个月挣2600元,除去房租和吃饭等方面的开销,根本剩不到钱。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像一阵风,吹到哪算哪,我们跟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没啥区别。”(C13GF24)

  上述案例表明,大学生农民工处于“半城市化”生存状态。“半城市化”反映了他们无法顺利“融入”城市社会,只能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底层。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半城市化”表现为居住条件差、社会交往受限、对城市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


  3. 心理状态不良化

  在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大学生农民工难以获得家庭、学校提供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的社会网络支持作用,容易产生自卑、茫然、无所适从等不良心理。由于家庭对他们业期望高,在城市的生存状态不敢跟家人诉说,只能找类似境遇的朋友交流,心理状态及其脆弱:

  “我一直在民工子弟学校当代课老师。独自一人在城市打拼,承受着很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只能与目前的同事、同学互相倾诉,缺少家人关心。平时我都不敢回老家,担心人们问我工作的情况。”(J10DM27)

  “读大学时我希望能去大公司,毕业时却只能去一家小公司上班。我非常失望,不仅收入少而且毫无成就感。我就辞了工作,来到物流公司送快递,收入比以前高了一点。工作辛苦不说,我还得隐瞒大学生身份,担心他们嘲笑我、挖苦我。”(C13HM23)

  由于接受了高等教育,大学生农民工原本身上承载着父辈更多的期望,渴望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但在城市的生存状态是他们体会到“边缘人”的感觉,使其产生身份认同危机。所以,比起新生代农民工,大学生农民工的心理承受能力更为脆弱。


  4. 身份认同危机化

  大学生农民工对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比较认同,具有强烈融入城市的愿望,但由于制度性障碍和经济条件制约,他们既不是传统的农村人,也不是真正的城市人,这种身份与职业的错位导致他们产生了迷茫感和无助感。他们不愿意回归农民身份、但感到成为市民的道路受阻,生活变得没有意义,产生了强烈的漂泊感:

  “我之前在店里卖电脑,工资低,每个月都存不了钱,想自己创业,但是没有门路。就只好跟做饼的师傅学做手抓饼,已经摆摊14天了。父母并不知道我在摆摊,我也不想让他们知道”。(XC13ZM24)

  “我毕业3年多了,自己还在城市漂着。之前做过物流管理,挣钱太少,生活开销也大。想找包吃住的工作,就辞职了,但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觉得前途渺茫,不知道自己能否撑得下去。也许有一天会回老家,城市再好也不是我家。”(C12QF25)

  大学生农民工存在明显的“天花板效应”,一方面希望融入城市,实现向上流动,但另一方面制度排斥和经济压力限制了其定居城市的梦想。像父辈一样,大学生农民工属于城市的“打工族”,从事低端的职业、收入较少,居住条件简陋、心理压力较大,导致身份认同模糊,对所在城市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换言之他们沦为城市社会的底层。城市社会的底层生活经历形塑了他们的社会认知和情感能量。质言之,大学生农民工趋近于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即普遍面临着“整体收入偏低、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工作稳定性差、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职业安全隐患较多、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等六大问题。

  大学生“农民工化”的形塑过程

  大学生农民工化是怎样形成的?表面看来,在于市场经济竞争中,来自底层社会的大学生缺少获得优势职业的人力资本,无法参与这场“贤能主义”主导的公平竞争。而从实质来看,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教育优化社会结构的过程中,先赋性因素以内隐的方式、挤压自致性因素并使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加速了底层社会的复制。即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大学生农民工遭遇了农民工体制的排斥,无法进入主流劳动力市场和国家保障体系,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公民待遇。同时社会福利的国家责任缺位,强调家庭能力和市场责任,个体由于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较差及参与市场机会受限,缺少公共福利服务的机会。所以,要回答这一问题,需从国家、市场、社会以及家庭等层面展开分析。


  (一) 国家教育政策城市倾向形塑城乡受教育机会的差异

  国家教育政策的城市倾向限制了农村居民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机会,造成了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加缺乏升入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的机会。这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城市优先发展目标导向。建国以后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在教育发展上城市优先,农村发展的目标落后于城市。诸如在学制改革、普及教育、外语教学、计算机及网络教学、学校设备和基本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城市明显优于农村,农村滞后于城市。其次是国家对教育财政投入的城乡差异较大。中央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的义务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明显,城市学校生均经费远远高于农村学校生均经费。最后是城乡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在课时数安排、科目的开设、实验课及实践课等方面,农村学校由于缺乏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和教学场地,一些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科目和课程难以开设,即使开设教学质量也很差。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乃至中等教育,这种教育政策的城乡差异逐步累积,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农村教育质量无法保证,农村学生进入城市重点高中的机会较少。与此同时,农村优秀师资力量向城市的流动使得原本薄弱的基础教育的质量更为低下。

  因此,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城市倾向下,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农村学生受教育机会远远少于城市学生,前者无力与城市学生在考场上相抗衡。教育场域中竞争的节节败退,使得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即通过教育选拔机制便完成了从教育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农村学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少,意味着他们将来从事较低层的职业,沦为较低的社会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农民工化”现象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城市倾向在农村大学生身上的延续,贯穿着他们从学前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到毕业求职及在城市生存的全过程。

  (二) 就业市场断裂致使大学文凭筛选功能弱化

  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的就业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断裂和残缺。城市就业市场和农村就业市场被割裂。就城市就业市场而言也被割裂成三块:一是城市的正规部门;二是城市非正规部门中待遇相对较好或劳动强度较轻的部门;三是城市非正规部门中待遇相对较差或劳动强度较高的领域。进入城市正规部门就业意味着完善的社会福利、较好的工作稳定性和较多的职业发展空间。如果进入非正规部门待遇相对较差或劳动强度较高的领域,则工作辛苦、收入无保障、工作缺少稳定性。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导致城市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日益饱和,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户籍身份的歧视更加明显。这种户籍区隔制度导致同等学历、不同生源地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出现分流,城市生源向上流动的渠道较为顺畅,农村生源就业受到抑制。从现实来看,由于户籍身份的限制,多数大学生农民工进入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在两类非正规部门就业会遭遇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困境,即难以享受城市居民所能享受的住房、保险、子女教育及其他福利服务。所以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城市生存状态较差,他们以非正规就业为主,多数从事工作环境差、需求量大或脏、累、险、差的行业。


  另一方面,学历、院校作为能力的象征信号发挥着作用,用人单位依此来鉴别、筛选和录用大学生。用人单位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理性行为,更倾向选择重点院校毕业生,导致一般院校大学生就业机会更少,职业层次更低,其结果妨碍了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实现。多数农村学生进入二类、三类院校,他们获得的高等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皆属于劣势,在就业市场中缺乏竞争力,被迫进入非正规就业部门,职业地位和社会声望较低,这使得他们在城市就业收入低、发展空间受限,沦为城市的底层,从事准入门槛较低、起薪低、发展空间有限的职业,导致生存压力较大、融入城市困难。


  (三) 社会资本匮乏导致就业排斥

  城市学生在城市有背景,而农村学生在城市有背影,这已成众多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城市正规就业部门职位的获得不仅需要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而且更需要社会资本在职位信息获得、就业推荐中的帮助。一般而言,在拥有同等文凭条件下,农村学生由于社会资源的匮乏,在社会职场中处于不利位置,相反城市学生利用家庭社会资源在找工作时能发挥作用,在就业竞争中无法与后者相匹敌。在就业场域中,家庭社会资源的网络规模、网络结构对个体就业信息搜寻、就业过程推荐及就业之后的职业晋升都能起到至为关键的影响。社会资源的差异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不平等。社会资源包括家庭的强关系、单位成员资格、体制化网络关系的占有。城市学生,凭靠其父母原工作单位及其所在单位的人脉关系,在就业时能够获得先天的优势,诸如就业信息、推荐面试、求职及升迁。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由于没有较好的家庭背景,其父母也缺乏相应单位组织资源和人脉关系,毕业时只能通过招聘会找工作,难以通过社会资本找到理想的工作。可以说,绝大多数农村学生怀有定居城市的梦想,但是由于社会资源匮乏,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改变向上流动的机会被限制,从而使得他们的生存状态趋于底层化。


  (四) 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弱势传承

  教育系统的筛选机制在于通过升学考试制度达到社会排斥和社会团结的结果,从而实现了从教育再生产到社会的再生产。这种社会再生产的实施通过家庭文化资本的传承而实现。不同出身的人在学术市场中所能获得的特殊利润,是对应于阶级之间的文化资本分布情况的。文化资本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总体文化意识、关于学校系统的知识以及教育文凭。家庭文化资本的积累需要付出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处在不同阶层位置的家庭能够获得的教育利润存在差异,子女教育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家庭自身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和教育资源。城市里的中上层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父母文化素质高,子女能够从父母那里获得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有较高的起点,从而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占据优势地位;而底层家庭的子女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经济援助有限,父母很难为他们的学习提供额外的帮助,这让子女的各种教育需要很难得到满足。

  城市中上层的子代们所拥有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较为丰富,他们可以获得比其他阶层更好的教育资源和职业发展机会,从而保持与父代同等的阶层地位,或进入更高的阶层地位。大学生农民工多数出身于社会底层,由于家庭文化资本的匮乏,他们从出生那一刻就接受了“先天不足”的教育,在学校系统的层层选拔中处于不利位置。即使获得二、三类大学的高等教育文凭,但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他们对高等教育的预期逐步降低,甚至转为对外出打工的期待。迫于经济压力,他们对自我的期待也降低,并认为外出务工是自己的“正业”,这种认识反过来质疑“知识改变命运”信念,进而影响其职业选择的态度。


  另一方面,教育市场化改革后,我国高等教育成本不断攀升,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因求学而使家庭陷入债务危机屡见不鲜。另外农村大学生缺乏继续求学的家庭经济支撑,他们迫于分担家庭责任,被迫进入劳动力市场从事类似农民工的职业。囿于教育费用的压力,农村学生在选择高等教育专业倾向于选择那些低收费、比较冷门的院校和专业,限制了其将来的职业选择和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在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延续中,农村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薄弱,在层层升学制度的选拔中节节败退,进入二、三类大学,选择了非热门专业。这一教育积累的弱势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竞争弱势延续。由于家庭经济资本的匮乏和和文化资本的缺失,他们缺乏继续求学的信念支撑和家庭经济支持,为了在城市生存较早进入劳动力市场,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其大学文凭的功用在贬值。


  当然不可否认,极少数农村大学生突破城乡教育制度和家庭因素的不利约束,成功跨越“农门”,获得具有较高经济社会的职业地位实现了向上流动。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获得与家庭背景、学校类型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教育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逐渐变弱,教育成为了促进阶层再生产的具有合法性的国家机器。大多数农村大学毕业生向上流动的道路愈来愈曲折,由于国家教育政策的城市倾向影响、城市就业市场割裂的束缚、社会资源缺失的就业排斥、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限制,农村学生通过升学向上流动变得更加困难,甚至跌落至城市社会底层。


  结束语

  虽然大学生农民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对未来的就业期望较高,希望获得较好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他们定居城市的梦想强烈,但是他们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在城市的艰难生存状态,使他们心理矛盾重重、极度脆弱,难以改变现实处境。这一困境源于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民工体制,体现在社会排斥制度、社会福利的国家责任缺失、公共决策的无权化等方面。大学生农民工化现象不禁使人们质疑“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而且会助长“知识无用论”的势头。如果这一局面继续蔓延,那么教育优化社会结构的功能将不再发挥,不利于社会结构的合理流动,禁锢社会发展的活力。

  因此,如何使中国教育更多地促进社会流动,关乎中产阶级的壮大、橄榄型社会的形成和中国未来发展。从行动取向来看,消除大学生“农民工化”现象需要法律和社会的多重保障,如消除制度性的障碍、创造公平竞争型的环境和拓宽平等竞争的渠道,保障教育和就业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尤其加强对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帮扶措施,赋予每一个人上升流动的机会,实现社会建设的公平正义。就教育的未来发展而言,无论高等教育的收益如何,对个人和国家来说,高等教育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修课程,国家应从综合、系统的角度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充分实现高等教育的优化社会结构的功能及价值,这才是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7#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20:39:22 | 只看该作者
对教育体制改革建议(一):唯一的主科,应该是历史!
NE0 · 2020-09-24 · 来源:NE0

只有让我们的下一代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让他们深刻了解我们所遭受过的那些苦难和血泪,才能让他们明白自己身上的那份责任和担当,知道了自己的责任,才能够明白未来的路向哪里走。
  教育乃百年大计,但现在的人才培养机制已经远远落后与整个时代的需求,说实话,也糟蹋了很多很多的人才。
  所以,对于教育领域的改革,势在必行。
  对于怎么改,我有我的看法。
  在我看来,当今的以语数英为主科,史政地,物化生等为副科的体系,对于我们培养人才来说,是严重的扭曲和脱节,导致了大量的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工具性的学科,而不是更有创造性的学科上。
  同时,这种以工具性学科为主科的导向,只能培养出大量的没有灵魂的工具人。
  大量的人在一个不合理的体系中耗费了数十年青春之后,不仅没有通过知识来获得精神上的豁达和解放,反而陷入了无尽的迷茫和痛苦。
  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不知道我们的事业未来要走向哪里,不知道怎么面对外部世界以探索,亦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的内心以内省,每天只能沉醉在资本塑造出来的各种奶头乐里活得形同行尸走肉。
  可惜,可惜,太可惜。
  我觉得,目前的学科设置已经到了一个必须进行大刀阔斧去改革的时候了。
  我们必须压缩语数英这种工具性学科的学习年限。降低这些学科的权重,重新来分析,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学科。
  像语文,它的最基本作用,无非是教会一个人如何去掌握文字,如何去进行阅读和写作,像这么基本的技能,居然要从小学到高中一共学习十二年,简直是一种奢侈到极点的浪费。
  在我看来,一个技能的习得,不是靠拉长学习的时间而获得掌握和成熟的,而是在短期内掌握基本技能和框架之后,不断的反复练习和纠正。
  按照我的设想,工具性的学科,在教完基本的入门知识之后,重点已经落在如何熟练和精进上。这也意味着从总体上,这些学科的权重不应该再成为主要的学科。
  而对于数学来说,大部分,可以说这个社会90%的人可以达成的共识的是,成年以后你能够用上的数学知识,不会超过初中的水平。
  英语就更不用说了,一门语言,本来就是一个了解外部世界的工具性而已,赋予其这么高的权重,本身就非常不合理。更不用说我们的课堂完全不可能培养起真正的语感。
  语言这东西,看多了,听多了,用多了,自然就会纯熟,这东西不是在课堂上通过低效的学习能够获得的。
  那什么才是重要的学科?
  在我看来,标准必须具备两条:
  第一、这门学科,它必须能够教会我们的下一代,作为伟大的中华文明当代继承者、我们中国人,究竟是从哪里来,我们是怎么走过这数千年的岁月,在治乱兴衰中,应该怎么样以我们自身的视角出发,去看待整个世界的运行,去参与到推动世界运行的过程中;
  第二、这门学科,既然作为唯一的主科,那么它就必须有一个任务,就是自身作为一条纲,通过它,能够将其它所有的学科有机地联结到一起,也就是在讲授它的过程中,能够无缝地从它出发延伸,去学习和拓展其它所有学科的知识。
  没错,五经皆史!
  能满足这两点的学科,在我看来,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在学科划分标准中的:历史。
  所有的光荣和梦想,痛苦和黑暗,都在那漫卷的历史长河里。
  只有让我们的下一代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让他们深刻了解我们所遭受过的那些苦难和血泪,才能让他们明白自己身上的那份责任和担当,知道了自己的责任,才能够明白未来的路向哪里走。
  我们的先辈从百年黑暗中付出了无数的牺牲和代价才杀出了一条血路,到了我们这里,只是刚刚看到复兴的曙光,还远远没有完成伟大的复兴。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教会我们的下一代历史发展的规律,兴衰治乱的密码,为政做人的得失;
  教会我们的下一代都是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些可歌可泣的英魂,成就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文明;
  教会我们的下一代,怎么从一次又一次刀光剑影中掌握博弈的艺术,又怎么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沧桑中找到自己内心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成为一个正直、善良、丰富而高贵的人。
  在我看来,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用历史这门学科,把其它所有的学科给串起来。
  讲中国古代的时候,就可以从甲骨文出发,将整个文字的诞生和演变过程详细地讲给我们的下一代听,一个字,是怎么构造的,为什么这样构造,还有什么同样的字,是用了同样的思路去构造,这些构造的方法,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思维,形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讲古代文学史的时候,就可以从声律,韵律,文章结构等展开,去讲数千年来我们的文章结构和文风的变化,是什么社会变化推动了这样的变化,又是什么具体的事件促成了某些经典的名篇,这样,岂不是比枯燥的语文学习,整天把时间浪费在所谓的中心思想上要有意义的多?
  而学习近代史的时候,通过对整个西方科学体系的诞生和发展过程的回顾,是不是就可以无缝地拓展了大量的物理,数学、化学,地理,生物等学科的重要知识点?
  不要被所谓的“文科”或者“理科”这样的固有概念割裂了你的脑袋,任何一门知识的诞生和积累,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只有将这门知识背后的社会性和功能性有机结合起来,你才知道当时的那些人是处于何种具体的困境之后才得出的解决思路,又是如何在通过不断的修正,才又有了今天的各种知识的大厦。
  这就是我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对我自身的学习经验的一个总结。
  我觉得我的方法和思路是正确的,且完全可以用于构建一个培养下一代的体系。
  在我看来,孤立,孤立地学习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既割裂了知识诞生的具体社会背景,又加深了受众的困惑和厌恶。
  这就是当下最大的问题!
  怎么样去打破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藩篱,怎么样去融会贯通,怎么用不同学科的思维,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我们应该去考虑传授给下一代的。
  只有历史这门学科,能够担此重任。
  同时,我们亦必须非常小心和谨慎的是,我一直强调过的,我们的敌人,会培植两派看似相互对立撕咬但本质上都是服从于敌对势力歪曲我们真正的历史,用偏激的、被替换过的历史来在我们整个族群中制造争执、挑起矛盾和造成事实上的思想分裂。
  这在过去的镜鉴系列文章《镜鉴1:美国政治投机指南,共和党的真正威胁,不仅是民主党》,《镜鉴2:对美国新型宗教的不完全解剖》,《镜鉴3:欧洲人,是什么时候真正被灭绝了自己的文化?》已经谈到了非常多。
  深入地观察和剖析白云的邪教,让我们对海外敌对势力的新型文化渗透和偷换手法,有了非常多的启示。
  重新调整我们整个教育体系的重点,重新划分学科的重要性,构建以中华文明为视角出发的世界观,不仅仅是争夺下一代他们的意识形态的制高点这么简单,而是要真正用知识来武装他们,解放他们,把他们每一个人都当我们事业的接班人来培养。
  一个伟大的文明,只能构建在一群自由、自律且高贵的头脑之上,而不是一群行尸走肉般的工具人之上。
  如果教育部不去把这件事干了,那么,我希望有那么一天,那些跟我有着同样想法的朋友们,我们来把这事情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6#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13:08: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23日
教研〔202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现就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2.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以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中心,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需求导向,扎根中国大地,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坚持创新引领,增强研究生使命感责任感,全面提升研究生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坚持改革驱动,充分激发办学主体活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3.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三全育人”机制

  4.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开全开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配齐建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全面落实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行政岗位职级“双线”晋升政策,探索依托导师和科研团队配备兼职辅导员。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服务。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

  5.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激励导师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要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影响和鼓舞研究生;要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

  6.提高研究生党建工作水平,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研究生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在科研团队、学术梯队等建立党组织。选优配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做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遴选培育工作。

  三、对接高层次人才需求,优化规模结构

  7.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合理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坚持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数量与质量相统一,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培养能力相匹配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节奏,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招生规模统筹考虑国家需求、地区差异、培养条件、培养质量等因素,实行动态调整,差异化配置。

  8.优化培养类型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各培养单位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定位,切实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

  9.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按照单位自主调、市场调节调、国家引导调的思路,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健全退出机制。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支持战略性新兴学科发展。完善“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与调整机制,引导建设高校和学科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10.优化布局结构,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完善省域研究生教育布局,建设区域性研究生教育高地。大力支持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优质研究生教育,振兴东北地区研究生教育。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与国家及区域战略相匹配的学科专业。

  11.坚持质量导向,完善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将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作为学位授权点布局的重要参考因素。持续推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开展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实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稳步推进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继续放权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自主审核增列学位授权点,自主设置一级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和高水平民办高校学位授权的支持。探索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申请开展专业学位人才培养。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招生培养模式

  12.深化招生计划管理改革,健全供需调节机制。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研究生招生计划调节机制。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向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关键学科领域、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高校倾斜。在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中,积极支持严把质量关、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比例较大的培养单位。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中,积极支持有效落实产教融合机制的培养单位和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继续在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施博士招生计划弹性管理。在现有财政拨款制度基础上,探索实施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工程研发等科研经费承担培养成本的科研项目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探索建立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对学位点评估、博士论文抽检、师德师风、考试招生违规违法等问题突出的培养单位予以必要限制。

  13.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准选拔人才。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体系。深化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复试考核,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贯学业表现等,择优录取;研究探索基础能力素质考试和招生单位自主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研究探索在高精尖缺领域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

  14.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系统科研训练,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推进硕博贯通培养,实行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聚焦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学科,以强化原始创新能力为导向,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

  15.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科学规划布局建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储能技术等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紧缺博士人才自主培养专项。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产业(行业)导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研究生和导师参与研发项目。大力推进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

  16.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单位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审批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教育。规范核心课程设置,打造精品示范课程,编写遴选优秀教材,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将课程教材质量作为学位点合格评估、学科发展水平、教师绩效考核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鼓励办好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和学科学术论坛。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单独设立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17.加强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完善分流选择机制。培养单位要加强培养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完善研究生资格考试、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制度。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畅通分流选择渠道,分流退出的博士研究生,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可授予硕士学位;未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研究生,毕业后一定时间内达到相应要求的,可重新申请授予学位。完善研究生学业相关申诉救济机制,加强研究生合法权益保护。

  18.深化开放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吸引优秀学生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完善来华留学生招生、培养等管理体系,保障学位授予质量。鼓励培养单位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建立研究生双向交流机制,支持双方互授联授学位。支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优化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全球布局。创新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加大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力度。

  五、全面从严加强管理,提升培养质量

  19.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压实培养单位主体责任。培养单位要完善质量控制和保证制度,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细化强化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权责,杜绝学位“注水”。 推动培养单位探索建立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公开等制度,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破除“唯论文”倾向。加强教学质量督导,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20.强化导师岗位管理,全面落实育人职责。培养单位要严格导师选聘标准,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明确导师权责,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兼职导师、校外导师的选聘、考核和培训工作。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评选优秀导师和团队。

  21.加强学风建设,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培养单位要完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将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学术(职业)规范和伦理道德作为导师培训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把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抓住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和处置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

  22.完善质量评价机制,破除“五唯”评价方式。聚焦人才培养成效、科研创新质量、社会服务贡献等核心要素,健全分类多维的质量评价体系,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鼓励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诊断式评估。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探索开展毕业研究生职业发展调查。

  23.加强外部质量监督,严格规范管理。统筹运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质量专项检查、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强化对培养制度及其执行的评价诊断。严格规范培养档案管理,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校际馆际共享机制,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建立优秀学位论文示范制度,鼓励培养单位和学术组织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扩大学位论文抽检比例,提升抽检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对无法保证质量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撤销学位授权。对问题严重的培养单位,视情况限制申请新增学位授权。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条件保障

  24.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单位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研究生教育意识形态阵地。培养单位党委会、常委会,要把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纳入重要议题,认真研究部署,积极推进落实。

  25.切实做好经费保障,完善差异化投入机制。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体系,加大博士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研究建立差异化生均拨款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研究生培养的支持。完善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不同类型研究生教育学费收费标准,健全教育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培养单位使用科研项目资金支持研究生培养。

  26.改革完善资助体系,激发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完善政府主导、培养单位统筹、社会广泛参与的研究生资助投入格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建立完善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人才培养的资助力度。培养单位要完善奖助学金评定标准,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探索建立动态调整的“三助”制度。适时调整国家助学贷款标准,给予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更多支持。

  27.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各培养单位要加强研究生院(部、处)建设,强化管理工作职责,保障办公条件;健全校、院(部、系、所)两级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加强基层管理力量,按照研究生培养规模配齐建强专职管理队伍;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28.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各级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强化资源配置,保障研究生教育投入。充分发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等专家组织和行业学会的作用,加强研究生教育研究、咨询和指导。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设研究生教育专门研究机构。各地各培养单位要认真制定落实方案,加强宣传引导,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2020年9月4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