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6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年未遇大变局实吹取代美国当NO.1造负影响 华尔街为中辩护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9 23:0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媒:美国不要挑起与中国的新冷战发布时间:2020-05-09 10:11:40  |  来源:环球网  |  作者:理查德·哈斯

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7日文章,原题:不要挑起与中国的新冷战  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早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就在恶化,但这场流行病大大激化了世界两个最强大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现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对抗中国应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组织原则,类似于当年的对苏冷战。但这将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错误。它反映了一种过时的思维,以为应对其他大国是美国的主要挑战。而实际上,今天和今后一个世纪,我们面临的最重大威胁不是其他国家,而是一系列跨国问题。

毕竟,即使美国成功地对付了中国,我们的安全和繁荣仍然可能由于未来的大流行病、气候变化、网络攻击、恐怖主义以及核武器扩散甚至使用,而一落千丈。从今天的危机中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美国需要关注的不仅是直接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而且要提高我们面对这些挑战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我们不能把缺乏防护用品、做不到足够的检测、保持社交距离措施执行得参差不齐,以及追踪接触者能力有限的责任推给北京。对于我们来说,更明智的做法是遵循“要医人,先医己”的格言,而不是把中国当替罪羊。

我们也不应误读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2017年,特朗普政府《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描述为一个“修正主义大国”,试图“侵蚀美国的安全和繁荣”,并“塑造一个与美国价值观和利益背道而驰的世界”。2018年,五角大楼的“国防战略”更进一步称中国是“战略竞争对手”, 试图“在近期内称霸印太地区和在将来取代美国称霸全球”。

这些评估都夸大了中国的野心和能力。正如中国2019年国防白皮书所明确指出的那样,中国的战略要务是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内稳定。

对中国的最佳把握是:它是一个寻求减少美国在其后院的影响力并增加其对邻国影响力的地区大国。北京无意推翻当前的世界秩序,只是想要增加在当前秩序内的影响力。与苏联不同的是,中国没有打算把自己的模式强加给别国,或控制世界每个角落的国际政治。而且,当中国的触角伸向更远的地方时,其手段往往主要是经济方面的。

中国在试图扩大其活动范围和影响力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局限性。中国经济两位数增长的时代已过去。中国还要应对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萎缩。对于那些警告中国未来将称霸世界的论调,我们应谨慎对待。

诚然,美中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战略竞争,美国也应在必要时对中国进行反击,以维护美国的利益。但是,这种竞争应尽可能受到约束,不致阻碍与中国在共同利益领域进行合作。

令一些批评人士感到沮丧的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组织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但是,经济一体化在过去和现在都是值得的。它让中国参与了亚洲稳定的利益,也让中国有了另一个不对邻国使用武力的理由。

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失去了方向。30年后的今天,美国的战略仍然找不到方向,但不应试图通过重拾冷战遏制政策来寻找方向。中国不是苏联,一个全球化定义的世界需要新的战略思维。(作者理查德·哈斯为美国外交学会主席,乔恒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5-9 23:09:49 | 只看该作者
靠帝国主义时代金融垄断资本巨头华尔街维系资本全球化,推金融单边开放促多边主义很荒谬。



真大变局警示:不除阶级/民族投降主义 70年社会主义付东流
20 个回复 - 190 次查看
社评:美国来势汹汹,中国需做长期应对准备 来源:环球时报2020-05-08 16:39 美国众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卡锡星期四宣布成立共和党的“中国工作组”,应对来自北京的“各种地缘政治威胁”。由于共和党把强化对中国的 ...
2020-5-8 21:15 - 焦典 - 前中后三十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5-9 23:24:44 | 只看该作者
中资银行在发达国家尤其美国的影响微乎其微,在一带一路的影响就其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民族经济是正能量——焦典
------------------------------
英媒:中资银行在海外收获影响力
2020-05-09 06:41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5月7日文章,原题:中国走向全球,中资银行也走出国门中国的银行已经很庞大,其总资产现在已经超过美国和欧洲的银行。它们还提供了更多跨境信贷,这是国际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2016年以来,中资银行海外贷款总额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更令外界惊讶的是,它们在复杂的资本市场领域也正在获得影响力。去年,中资银行赚取的投资银行费用是所有亚洲竞争对手(不包括日本)总和的三倍,所占的份额从2000年的1%上升到14%。

毫无疑问,中资银行长期以来一直倚重国内市场,占有98%的份额。它们在国际化方面的第一次尝试确实失败了。很多中资银行在香港上市,本希望通过吸引高盛和美国银行等美国明星银行成为“战略股东”,获得在21世纪头10年提升全球排名的秘诀。但次贷危机后,这些股份很快就被抛掉。中资银行意识到,它们可以在国内赚取更高的利润,因此海外扩张的计划规模缩小。

然而,近年来,中资银行一直在(海外市场)潜心布局。各个银行追随它们的企业客户,自身也倾向于在饱和的国内市场之外发展。它们为贸易融资,通过国外支公司吸收当地存款,提供日常服务,比如现金管理或外汇。中资银行还为中国在新兴市场建设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

中资银行的触角正在伸展。国有四大银行目前在内地以外共有618家分支机构。2015年以来,它们在全球跨境贷款中的份额已从5%上升至7%,外国资产占其账面价值的9%。这些银行的足迹与西方同行不同:中资银行提供了新兴市场所有跨境贷款的2/3。南非联合银行高管法拉瓦拉表示,中资银行在非洲的业务持续增长。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巨大的催化剂。美国华盛顿RWR咨询公司估计,2013年以来,中国各家银行已向820个“一带一路”官方项目提供近6000亿美元贷款。非官方的金额可能更大。仅中国银行就表示,2013年至2019年年中,该行向600个项目提供了逾1400亿美元贷款。中国的银行正在沿着这条路扩张,它们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76家分行,其中许多是2018年以来成立的。商业银行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共享份额。后者通常为港口和铁路等低收益项目提供资金,而四大行通常会为它们周围的“可盈利”设施提供支持,如购物中心或房地产开发。(刘德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