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83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神育人/金钱毁人 从女足女排看市场经济振兴中华阴阳前景

[复制链接]

89

主题

1535

帖子

58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10:4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和“一胎化”使我们看个奥运也开始郁闷了
                           陈朝文

奥运会,是世界竞技体育的盛会,是人们欣赏体育美的大舞台。所以全世界人关注。人都是一定群体的人,都希望自己这个群体在奥运会里能摘金夺银,获得愉悦的心情。金银牌增加了,大家欢呼、高兴;金银牌少了,心里憋屈,郁闷。
从伦敦奥运会开始,中国获得的金银牌开始减少。这次里约奥运会就更惨,比赛首日,中国队未得一金;过去摘金夺银的体操队最终战绩仅为两枚铜牌,为中国体操队奥运会最差战绩;男篮,打一场输一场,裤儿都输了;幸亏还有女排这个亮点;很多项目,都是老将在那里苦苦支撑。国人不满意,心里憋屈,郁闷,甚至开骂。
根源在市场经济体制和“一胎化”生育政策上。
记者采访了已经退役的奥运冠军黄旭、陶璐娜、王励勤、彭勃等人。
黄旭在接受采访时反复提及这几个数字:中国体操注册运动员是2000多人,而根据2012年美国体操协会官方公布的数字,在美国从事体操练习的人超过了520万人,注册俱乐部有4000多家。从2000多人中挑人参加奥运会和从520万人中挑人参加奥运会,难度差异可想而知。据说个别地区的训练队,只有2名专业运动员,而为他们指导的教练员则有四五名。
“这在全国是个普遍情况。基层都没人了,顶层哪有人啊?一直都说国家队是金字塔的塔尖,金字塔变成了倒金字塔,就危险了。”面对这样的窘境,黄旭忧心忡忡。
王励勤说,“1991年我进入上海市队,在我这个年龄段同时入选的球员就有好几个,而且在国内都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但现在,在某个特定的年龄段,我们甚至找不出哪怕一名拔尖的球员。”说起人才的匮乏,王励勤皱紧了眉头。
没有庞大的体育人才队伍,就不可能出世界级的体育大将。
中国十几亿人,怎么会没有体育人才呢?
以下四个主要原因,就造成十几亿人的中国,缺乏体育人才。

1、市场经济把绝大多数人挡在体育人才队伍的外面
过去是国家办体校,没有金钱费用的门槛,庞大的劳动人民子女群,只要有点体育天赋,教练就动员他(她)到体校来训练,社会绝大多数有点体育天赋的人,就成了体育人才。这就是二三十年后,北京奥运会辉煌的基座、根据。
改革为市场经济后,体校是赚钱的场所,要交不小的费用才能进体校,这就把广大的劳动人民有点体育天赋的子女挡在体校大门外;——花了那么多的钱,奖牌可能都拿不到一个,反而把自己一生的前途耽误了,有几个劳动人民的子女愿花大把的钱到体校训练?而有钱的富家子弟,基本不去干又苦又累的体育的,有统计数字表明:北京市77.8%的高收入家庭、74.6%的中等收入家庭和69.8%的低收入家庭,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从事专业体育工作。
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挡在体育人才队伍之外,富家子弟又不愿搞体育,自然体育塔基座就空虚没有啥人了。
2、独生子女生育政策养的是“小皇帝”
谁愿让自己的独生子女“小皇帝”、“小公主”去干那累得要死的体育啊?
3、拜金主义的社会谁是在安安心心地搞体育?
人人都钻到钱眼眼里全了,有几个人是一心一意在教练,有几个运动员是一心一意地再练?体育成绩是和训练量成正比的。
4、精英统治的社会反对人们练体育
又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
世界冠军陶璐娜说,“家长们很现实,送孩子练围棋,认为是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帮助孩子提高数学成绩;练跆拳道,是为了强身健体,懂得礼仪。练射击能干什么呢?”陶璐娜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小学还好一点,一到初中孩子们就全部学习去了,到了高中就更没有时间训练。有的孩子每天来半个小时,一周来个3次就很多了,这保证不了训练的要求,练了两三年枪还是抖。射击射箭和其他的体育项目不同,要到三年级以后才能练,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已经被其他项目挑过一遍,再加上家长不支持,选材就难了。”
可能里约奥运会还不是我们成绩下滑的底部。但愿东京奥运会不会更难堪。
                                2016年8月2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沙发
发表于 2016-8-21 09:08:24 | 只看该作者
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所谓市场经济“中性”的西方普世价值观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全面侵蚀,正在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涌现。由市场决定对包括人在内的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只有在市场经济存在“缺陷”时,才要政府进行“积极”的干预,这种臆想在现实面前屡战屡败,将使人心和社会的不稳定愈演愈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板凳
发表于 2016-8-21 12:54:16 | 只看该作者
国家帅位上的郎平:工资一度不够给女儿打长途

2016年08月21日 11:56
来源:澎湃新闻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3年4月25日,郎平正式出任女排主教练
时隔20年,从美国亚特兰大到巴西里约,第二次率领中国女排参加奥运会的郎平,又一次和她的姑娘们站在了决赛舞台上。
两次执教女排,郎平总能创造属于她的奇迹。
我们正见证着2013年4月25日至今女排从低谷崛起的故事,倒是郎平第一次执教女排的那段历史距离现在已经有些遥远,在记忆深处甚至有些模糊了……
郎平自己记得很清楚,那是1994年11月的一天,刚刚带领八佰伴世界队打完最后一场比赛,她就接到了中国排协的电话,说有事商量,让她从香港来一下北京再回美国。
到达北京的当晚,恩师、也是老领导袁伟民就找到郎平说了女排的现状。
“女排最缺乏的是一种精神,是教练的凝聚力,要用一种人格的力量来调动运动员,而时间又特别紧迫,不允许再慢慢启动了。”对于深爱着中国女排的郎平来说,来自祖国的召唤,让她如何说不?
而那次回国执教才成为一切的开始,也成为郎平人生的转折点。
飞机上的疑惑:你胆子够大的
回国的飞机上,郎平已经进入状态,她回忆起当时带领世界明星队与中国队交锋时队员的情况,她拿出一支笔,把中国女排每名球员的特点写了下来,还计划着队伍会走什么风格。
写着写着,郎平说自己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大疑问,“你胆子够大的,哪来的勇气去接队伍?”
袁伟民当时对于女排现状的描述并不夸张,第二年(1995年)2月郎平也给排协写了一份书面报告,提到了执法五个基本想法。
组队是郎平首先面临的问题,当时和排协商谈回国执教时,郎平提的唯一要求就是自己组建教练班子,她对于教练班子的要求是:了解中国女排,敬业。
她给袁伟民时代就担任女排陪练的陈忠和打了电话,陈忠和已经回到福建当教练了,刚刚结婚没几年,孩子也还小,接到郎平的电话,陈忠和马上表态,“没问题,你这么远都回来了,只要你一句话,我很愿意和你合作。”
领队姜伯因情况和陈忠和差不多,之前就决定回辽宁了,还有教练李勇,老婆和孩子都在四川,最后两人在和家人商量后,都决定留在国家队陪郎平一起拼几年。
第一次训练课,有球员连理论都说不清
教练班子确定后,接下去就是挑选球员,球队第一次在柳州集训,郎平招来了16人球员,准备从中挑选12人。然而第一堂训练课的情况就出乎她的意料,她发现有个别球员连扣球和调整球的概念都讲不清楚。
“你能怪队员吗?这些基本知识,在业余体校时就该完成的。”
郎平有些无奈,她形容自己在带一个青年队,只能从最基本的准备活动开始抓起。郎平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动作规范。
如果有球员做得不标准,譬如胳膊没伸平,腰没有弯下去,郎平就请她出来站在大家面前,看着她自己做示范,然后请她再重新做一遍。
有些基本动作如果队员领会不好,郎平干脆让大家停下来现场讨论,请大家来谈谈对这个动作的理解,共同找出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
郎平每天都要写训练计划,然后请教练组一起讨论,训练标准非常具体、严格。
比方说,传球最少要相隔六米,正好是排球场上三米线到底线的距离,做到大家都不能踩线为止。我们的进攻扣球训练,有时了要把球网从2.24米上升到2.30米,用高网强化运动员的高点进攻,并要求力大、路线清楚。
工资不够给女儿打国际长途
当中国排协给郎平发出执教邀请时,郎平正面临着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抉择:她正在和丈夫协议办离婚。
这件事情除了郎平母亲和自己在美国的挚友劳尔外,没有人知道。
郎平请了律师负责处理财产问题和女儿问题,当年郎平赤手空拳去美国,经过8年奋斗才有了工作、绿卡、房子、女儿,离婚加上回国执教,郎平放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郎平还是回来了,留下了女儿白浪在美国生活,请了一个有文化的菲律宾保姆,执教女排的日子里,郎平训练之余最开心的就是给女儿打电话,女儿会在电话中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讲和小朋友之间的故事。
但有时候,一个月国际长途电话费加起来比郎平执教女排的工资还贵。郎平说自己不能打断女儿,“我欠女儿太多了。”
回国执教女排,郎平的工资一直是外界关心的话题,有媒体写过5000元月薪,也有写5000美元的,郎平从来不解释,她觉得如果为了钱当时就不会选择回国。
1994年,她在八佰伴世界明星队做教练,年薪据说达到200万美元。
郎平记得确定回国前和排协打过很多次电话,双方都没有提过工资和待遇的问题。郎平知道回国后就是一个普通国家干部,不可能提什么条件。
回国后郎平工作了三个月从队里的姜领队这儿拿到了工资袋和工资条,她看了一眼,什么话也没说。
后来直到有记者几年后去北京采访,在郎平家和郎平姐姐郎洪翻相册时才发现了一张长长的工资条,郎平工资的谜团才被揭晓:
时间1998年4月,姓名:郎平,职务工资:409,职务岗位津贴:260,工龄津贴:115,电话补贴:50出勤津贴:220,交通:30,书报:27,洗理:4,肉价补贴:7.5,体委补贴:70……应发合计:1311.50,扣款合计:336.95(税金:256.95,伙食费:80),补发工资:974.55。
郎洪说,这还是几年后涨过的工资,1995年刚回国那会儿,每个月的工资才500多元。
训练、奥运会期间两次晕倒
郎平当初回国前,很多人都劝她留在美国,除了放弃多年在美国打拼的一切有些可惜外,主要理由还有回国执教太累,压力太大,朋友们担心身体本就不好的郎平顶不住。
毕竟运动员时代的郎平,就有过晕倒的情况,那是因为超负荷的运动导致心脏供血不足。
朋友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备战奥运会的集训中,1996年2月在漳州,距离奥运会开始不到半年,郎平觉得那一阵训练压力很大。晕倒前那几天她已经觉得有点不舒服,当时郎平还以为是阴天的关系,自己一直在深呼吸。
“那天是在食堂等饭,我趴在桌上和队员聊天,聊着聊着,我只觉有一股凉气从心里抽上来,慢慢地在后背蔓延,从脖子升到耳根升到脑子里,浑身难受起来。”
郎平对田大夫说得找个地方躺一会儿,她去了食堂边上小屋,里面有张沙发,躺到沙发上全身就开始发凉,胸口闷,大口大口地喘气,渐渐地周围的声音离我越来越远……

后来,郎平被送到了医院,医生叮嘱她一定要注意休息,“说我体重降得太厉害,纯属精神过度紧张赞成的衰竭,这样的情况不能经常反复,万一出危险……”
半年不到,亚特兰大奥运会奥运村中,郎平又一次晕倒了。
袁伟民走到郎平身边对她说,“郎平,你要坚持,你要挺住!”郎平当时记忆已经很模糊了,仿佛袁伟民的声音很遥远,却很清楚。
“我好像也在和他说什么,聊天一样,我记得,我对他说我知道了,我马上回来。再以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郎平说总觉得自己没事,不会倒下。那天她在急救中心折腾到3点,终于回到奥运村。
“队员们已经在开会了,我先回自己房间把头发梳梳整齐,用凉水洗涤脸,不能让队员看到我的精神面貌太差,会影响她们的情结。”
郎平回来了,中国女排也一路杀进了决赛,只可惜她们惜败古巴,拿到银牌。
整整20年过去了,在里约,老天把金牌还给了郎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地板
发表于 2016-8-21 13:24:44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我们都爱郎平?她与女排出生入死30年
2016年08月21日 12:06
来源:澎湃新闻网

如果你把这个提问抛给女排队员们,她们会告诉你:因为郎妈妈的决策总是对的。

如果你把这个提问抛给那些常年跟队的记者,他们会告诉你:郎指导的谦和与果敢让人天然会喜欢她。

如果你把这个提问抛给排管中心的官员,他们会冲郎平的业务能力竖起大拇指。

如果你问郎平自己,或许她会和你讲下面一些小故事。

这是一份关于她和中国女排持续了30年的长情,经历过喜悦、荣耀,也相伴着最低谷出生入死。

带着双膝积液,郎平第一次为钱打球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这是郎平对“女排精神”的注解。

郎平就是这样,刚毅果断、却也审时度势,虽然成长在集体和体制中,但她却是中国最早有独立意识的职业体育人。

1985年退役进入北师大攻读英语,1987年带着几百美元赴美留学,取得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继而在海外打球任教,郎平选择的是那个年代中国运动员少有的人生轨迹。

在美国,郎平为了生活只能在大学担任助教,哄着一批孩子练排球。她说自己午饭舍不得到学校食堂吃,连麦当劳都不敢吃一顿。她自己做三明治来果腹,买些西红柿、白菜、面包,就能解决一个星期的伙食费。

郎指导说,她看到三明治就想吐。

海外生活的艰辛让郎平做出了一个决定:第一次为钱打球。

在意大利,退役多年的郎平第一天训练就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随后她右膝关节磨损严重,被医生要求伤停一个月。

但是由于郎平的缺阵,球队四战全部失利,只能吃由朋友从美国邮寄的止疼片硬撑,软骨碎片游走于关节内却又卡在骨缝,刺激骨膜出水导致膝盖肿胀严重,只能让队医不停地抽出积液坚持。

回归,跟着自己的只有两个行李箱

郎平识时务,她能随机应变,遵从她自己内心:不从政,出国留学。但当祖国召唤,她能放弃一切。

彼时郎平有稳定的工作合同,有不满两岁的女儿,在美国买了房子和车子,回国执教意味着这一切都要割舍,但她没有太多犹豫。

“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这是当时球类司司长给郎平电传中的一句话,按照郎平的说法,正是这一句话让自己下定了决心。

“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不能无动于衷。”当郎平收拾停当,发现跟着自己的只有两个行李箱,但就像当初为国效力一般,郎平又一次的义无反顾。

回国后,郎平拿着微薄的薪水,这点钱连一个月给女儿打越洋电话都不够。但就像她说的:“执教中国女排我从未后悔过。”

里约奥运前再度出山,郎平心中的执念一如既往。

选材,首创“大国家队”概念

郎平的刚毅果决,更体现在她的专业精神上。

“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这是郎平的话,技术过硬,是“铁榔头”的硬道理。

2013年回归国家队,郎平创建了一个新模式——大国家队。

2013年,郎平先后组织四期集训,调动队员超过30人。2014年,郎家军大名单多达27人。2015年,世界杯郎平仍然给出了26人的集训名单。只要表现出色,无论年纪,国家队大门都向你敞开。

对于年轻队员,急需国际比赛历练。郎平率队参加了瑞士精英赛、大奖赛、亚运会、U23世锦赛等一系列的国际大赛,年轻人不断成长。

而当徐云丽、魏秋月、惠若琪连续遭遇伤病时,郎平在2013年发现了朱婷,2014年重点栽培袁心玥,2015年中国女排终于在周苏红之后,迎来了接应张常宁。

尤其是2014年,由于人才储备充分,中国队得以顺利完成世锦赛和亚洲杯亚运会双线作战的任务。以往靠七八个球员打天下的格局,如今被人人都能比赛所取代。

取消22条军规,取而代之的是网购游戏

在以往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基础上,郎平将国际化、专业化的团队合作形式和科学训练的理念引入。

无论是赖亚文、安家杰等教练班子的组建,还是由Rett,Reg、Brittni和Dr Ho四个美国人组成体能训练+伤病康复的小团队,都对过去陈旧训练和康复理念进行了颠覆。

比如康复师就位之后,女排队员蹲杠铃等损害膝盖的练习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全面的体能指标,和根据这个基础上对队员实际情况的私人定制体能和训练计划。

“中国队还太年轻,欠缺奥运经验,郎平带成这样,已经竭尽全力了。”这是魏继中老人给出的评价。

高情商的郎平在训练严格的同时,做到了对队员人性化的生活管理。在郎平队伍中,所谓的22条军规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队员们可以爱美,网购、游戏和电视剧等。

郎平对于队员生日,伤病,甚至假期,都会给予关怀,正是这种母亲般的温暖和知遇之恩,才让这些90后的孩子们升腾出无以比拟的杀气和拼搏意志。

尽管眼眸深处时常带着疲惫,但只要眼光望向球场,“铁榔头”永远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郎平背后,三代人对于女排的精神寄托

我们热爱郎平,其实也更多是对她所代表的女排精神发自心底的认同,经历30年,这股精神被几代女排姑娘传承,又重新定义。

那么对于我们每个人,对于几代人,女排精神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对中国女排的爱能超越了年龄,无论是耄耋老人、年近半百,还是80后、90后。

对于60后、70后和年龄再大一些的观众来说,女排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印记。

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猛然意识到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我们急需向世界证明:中国人,行!

中国女排承载了这个历史使命。

1981年11月16日,这注定是中国体育史一个被铭记的日子,整个国家仿佛都屏住了呼吸,全国人民都守在黑白电视抑或收音机前,聚焦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和日本的决赛。

随着一场艰难的3比2胜利,中国女排第一次收获世界冠军,这一天比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为新中国射落第一枚奥运金牌早了两年半时间,整个国家沸腾了。

人群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高呼“祖国万岁!女排万岁!”对于一个跨越了浩劫年代的泱泱大国,这一刻承载的意义恐怕早已跨越了体育本身。

女排精神,成了一代人振兴中华的精神寄托。

而对于很多70末,80后,女排是脑海里长辈们一直念叨着的“五连冠”和“铁榔头”,是著名解说宋世雄嘴里反复播报着的“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在孩提时代,女排的故事和经历甚至进入了教科书,即便少不经事,你也懵懂地知道,中国女排是支特别的队伍。


在连续拿下5届世界冠军,包揽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奖杯,这一切都发生在一支运动队身上,长大以后,每一次回眸,你更会不自觉的心潮澎湃。

而对于很多90后和95后来说,在网络上,“妈妈”郎平和女排姑娘们灿烂的笑容总是能给他们带来正能量,就像郎指导拍摄自己吃泡面的视频一样,女排和新一代的距离正在不断拉进。

对于他们,女排不仅仅是爷爷奶奶甚至父母口中的英雄团队,这些年龄相仿的姑娘只是一个个可爱的个体,他们的同龄人。

《人民日报》曾经用“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为题描述中国女排,这样的标题放在今天可能有些“不接地气”,但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却可以跨越年代,留住时间。

女排之于中国体育,之于中国,或许就诠释着这样的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5#
发表于 2016-8-21 13:26:35 | 只看该作者
《人民日报》和中国女排不得不说的故事

一点号研究事儿3天前


17日中午,郎平教练中国女排苦战5局胜巴西进四强后,含着泪接受了采访,女排姑娘在一旁也是相拥而泣。在刚刚结束的这场比赛中,女排用一场漂亮逆转让中国和巴西的球迷都哭了,读报君已经忘了这是女排姑娘们多少次胜利后的泪水了,也忘了自己多少次被女排精神所感动了。此刻,读报君除了祝贺女排姑娘杀入四强外,也很想说一说《人民日报》和中国女排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1981年中国女排姑娘首获世界冠军,《人民日报》首提“振兴中华”的女排精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81年,首次夺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的中国女排队员载誉归来。 图片来自网络1981年11月16日,日本大阪,中国女排七战七胜,最后一战3:2力克东道主日本队,第一次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站上女子排坛之巅。11月17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只有一个主题,就是庆祝女排姑娘夺冠。国务院发来贺电,国家体委、全国总工会、团中央等单位热烈祝贺,包括主教练袁伟民、队长孙晋芳在内的14名教练、队员上了光荣榜,大照片也登了出来,当时被观众称为“铁榔头”的郎平也在其中。还有一个细节特别值得一提,在刊发的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人民日报》第一次提出了向女排姑娘学习,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女排精神,振兴中华。之后,北大的学生才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口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81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整版报道女排姑娘夺冠。此后一个时期,《人民日报》先后多次报道女排姑娘事迹和各行各业学习女排精神的做法,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报道。比如,1981年11月18日的头版头条,刊发了邓颖超、宋任穷在《体育报》刊文赞扬中国女排的报道,号召各行各业都要学习女排精神。1981年12月5日第4版刊发的报道《女排精神激励着亿万颗心》中提到,“截至1981年12月4日,中国女排收到贺信、贺电和各种纪念品达3万多件”。此外,《人民日报》还开设“学女排,见行动”的专栏,激励广大群众用女排精神去工作学习。1984年和1986年
分别夺得奥运会金牌和世界女排大赛五连冠,《人民日报》多次报道女排事迹与精神,女排精神深入人心继1982年世锦赛夺冠后,中国女排又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大放异彩,她们虽然预赛输给了美国队,但闯入决赛后以干净利落的3:0又完胜美国队,拿到了奥运会金牌。《人民日报》在8月9日的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历史性突破,而且是由人民日报自己的两位记者在现场直接发回报道。还有一个记者没有放过的小花絮,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北戴河宴请朝鲜总理姜成山时听说女排夺冠,连声说好,而姜成山也称赞说这是为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献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84年8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中国女排荣获奥运会金牌。接着,中国女排又夺得了1985年世界杯冠军,1986年在前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又一次8战8胜,蝉联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无人与其比肩。三年中,《人民日报》刊登的有关女排事迹和学习女排精神的报道超过五百篇,在中华大地掀起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86年9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中国女排连续第五次夺冠。2004年陈忠和带队重塑辉煌,逆转夺冠大热门俄罗斯队取得雅典奥运会冠军,《人民日报》“奥运特刊”整版报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女排雅典夺冠一刻。 图片来自网络中国女排在1986年夺冠后陷入了低谷,有近20年的时间没有拿过世界冠军。这时候陈忠和来了,扛起了女排的大旗。在2003年一举夺得世界杯冠军后,2004年的雅典成为女排重新崛起之地。那届奥运会中国队一路艰辛,战胜强敌日本,半决赛险胜古巴,决赛对阵俄罗斯,在0:2落后情况下连扳三局,最终时隔20年在奥运会赛场夺魁。《人民日报》在8月30日的“奥运特刊”上,除了报道新闻外,还配发评论《把光荣写在共和国的旗帜上》,重提女排精神,又一次鼓舞了中国人的士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4年8月30日,《人民日报》在“奥运特刊”整版报道中国女排时隔20年在奥运会赛场夺魁。2013年,郎平第二次担任国家女排主教练,临危受命的她通过两年努力,把中国女排调教成世界一流强队,获得2015年世界杯冠军,时隔11年再登顶峰。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小组赛上的成绩不佳,一度让球迷失去了信心,但17日的比赛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让人们看到了原来那支不屈不挠的老女排。在里约奥运上,《人民日报》对女排的报道是全方位的,8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4版刊发题为《为国争光永远是奥运赛场的主旋律》的言论,以17日的中国女排力克巴西这一新闻事件切入,激情洋溢地论述了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的重大意义,言论在对郎平教练“女排精神不是赢球就有,输球就没有”的观点充分肯定的同时,还就奥林匹克运动的真谛做了引申思考,给人以鼓舞和激励。18日出版的“奥运特刊”,还在显著位置刊发《那支熟悉的中国女排,回来了》一文,重新回味那场激荡人心的赛事。除此以外,人民日报的微博、微信、客户端,也在第一时间做了追踪报道,人民日报客户端关于女排取胜的快讯和《这场胜利格外提气,女排精神依旧闪闪发光》的文章,点击量已早早突破10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6年8月18日,《人民日报》在“奥运特刊”刊文《那支熟悉的中国女排,回来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6年8月17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在中国女排获胜后,第一时间推送报道《这场胜利格外提气,女排精神依旧闪闪发光!》。最后,用当年习仲勋欢迎1981年女排夺冠归来时的一段话鼓舞女排姑娘,也祝福她们再克强敌,再创辉煌。他说,你们漂洋过海,打了一场硬仗,打了一场胜仗!热烈欢迎你们,祝贺你们!你们实现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打出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我们感谢你们,人民也感谢你们……从中央到地方,全国人民,各条战线,都要向中国女排学习,用中国女排那种顽强的战斗意志,英勇奋斗的精神,把各方面的工作推进一步。学生要好好读书,工人要好好生产,这是真正的庆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6#
发表于 2016-8-21 14:31:55 | 只看该作者
蔡振华:非常敬佩郎平 女排给整个体育界做榜样
2016年08月21日11:56 新浪体育

  “今天哪怕输了,中国女排也是英雄、也是胜者。”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在现场观看了女排夺冠之后发出的感慨。的确,对于中国女排来说,能够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夺得奥运会冠军,女排姑娘已经是所有人心目中的英雄。

  里约当地时间8月21日晚上,中国女排迎来最后的决战,在里约的很多中国代表团运动员、工作人员都来到马拉卡纳排球馆为中国女排助威,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也来到现场观战。

  比赛结束之后,蔡振华也在第一时间接受了采访,蔡振华表示:今天女排的胜利再次体现了排球的这种精神、这种文化能够一直传播、影响中国几代人,这是最大的胜利,女排精神的就是永于拼搏、永于奉献。今天哪怕输了也是英雄,也是胜者。

  蔡振华说到:中国女排在伦敦之后重新组建,能够想像当时和现在的差距有多大,当时是不成形的球队,到现在能够拿冠军确实让人值得敬佩。这次我们拿到冠军的过程非常艰辛,小组赛输了三场的情况下,第二阶段能够这么短时间,说明女排的调整、团结都做得非常好。

  对于女排在淘汰赛的表现,蔡振华给予充分肯定:我们在八强赢下巴西、再到进入四强赢下小组曾经输过的两个对手,我们运动员的目标非常明确,不管做的好,做的差,不会影响全队拼搏,这是女排给整个体育界做好非常好的榜样,榜样作用非常大。

  提到女排为其他运动队树立了榜样,蔡振华具体说到:女排这个团队的凝聚力非常强,团结一心,互相信任,即使有点错,大家可以互相理解、互相谅解,再重新开始,这是集体项目应当最需要。把一支球队拧成一股劲、一股绳,需要做很多工作,很多队伍要向女排学习,她们的很多方面都值得学习,比如在训练、管理、遇到问题如何调整、如何克服,包括她们的雄心壮志,这么小的孩子在这么困难的环境,有这样的信心与勇气,非常伟大。

  最后谈到率领女排夺冠的主教练郎平,蔡振华由衷地说到:我非常敬佩郎平,我们是一个年代的,是一个伟大的教练,中国女排确实倾注了郎平的心血,感谢郎指导为中国女排做出的贡献。(里约最前线报道组 袁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7#
发表于 2016-8-21 14:48:12 | 只看该作者
魏纪中盛赞郎平1点最伟大:是她教出今天的女排
2016年08月21日12:09    新浪体育 微博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8月21日,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全部结束。决赛中面对塞尔维亚的强有力挑战,中国女排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加强发球和拦网,连扳三局3-1逆转获胜,时隔12年再度荣膺奥运冠军。赛后,国际排联终身名誉主席魏纪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女排新的一代起来了,郎平的伟大之处在于培养和调教运动员。

  对于今天的比赛,魏纪中感触很深:“长江后浪推前浪,新的一代起来了。体育就是这样,一代比一代强。郎平这位教练,很会调教和培养运动员,不单单是使用运动员。这样会培养运动员的教练只有两个,郎平和袁伟民,其他的教练都只是会使用运动员,不能说是调教运动员。郎平最大的贡献是带出这个队伍,教出了这个队伍,有的教练是用运动员,郎平是一个一个教出来的。”

  许多人认为这次比赛预示着中国女排精神的回归,对此魏纪中认为:“女排精神实际上体现了整个中国运动员的精神,不是说只有女排有,其他运动员没有。只能说,女排精神在女排自己身上重新回归,它一直存在着,这次回归只是对于女排来说回归了。”

  “应该向女排学习,也要向其他运动员学习。这种精神始终存在着,过去女排有一段时间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现在体现出来了,但是保持它还需要继续努力。”魏纪中表示。

  (新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8#
发表于 2016-8-21 20:13:42 | 只看该作者
中文观潮:女排精神激励我们奋勇向前
李中文  2016年08月21日15:50  来源:人民网-体育频道

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度站上世界之巅。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

先失一局、连扳三局,中国女排大比分3:1战胜塞尔维亚女排夺冠。亲历这样一种酣畅淋漓的夺冠过程,看似有些幸福来得太突然,实则并不出人意料。

里约奥运会女排淘汰赛阶段,中国女排共打了三场球,整体态势是一场比一场打得好、一场比一场打得更有信心。3:2逆转巴西女排,以弱胜强,胜在气势;3:1击败荷兰女排,旗鼓相当,赢在坚韧;及至决赛对阵塞尔维亚女排,短兵相接灵活应对,最终登顶靠的是底气与豪气。

但凡世界大赛决赛对决,双方比拼的从来不止是技战术层面的排兵布阵,球队的底蕴、气质、经验、拼劲才是决定胜利的天平偏向哪一方的关键。

中国女排这支底蕴深厚、作风扎实的队伍,从来都不缺少任何类型的大赛经验,相比较而言,塞尔维亚女排打进类似奥运会女排决赛这样大赛的经历并不算多。所以,在塞尔维亚女排靠狂轰滥炸赢下第一局比赛后,中国女排采取灵活多变战术针对性压制对方之后,塞尔维亚女排阵脚渐乱、应对失措,败相已经逐渐显露。

中国女排拼下决赛赢得冠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女排姑娘团结一心、敢打敢拼,靠的是以郎平为首的教练组指挥得当、调度有方,靠的是女排将士心无旁骛刻苦训练,靠的是女排团队科学统筹保障有力。说到底,女排赢球靠的是这支有着优良传统的队伍在训练中的从严要求、在实战中的百炼成钢。有了这样的训练基础、实战磨炼、科学保障做基础,再匹配上女排这支队伍所独具的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基因,再大的困难、再多的挑战都已经无法阻止中国女排这支光荣队伍的前进脚步。

连日来,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赛场闯关夺隘、奋勇争胜,这支优秀队伍身上几十年来一脉相承的以“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为核心的女排精神在凝聚、在升华。而在奥运赛场和祖国大后方,对女排精神的解读、传播与弘扬也日渐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这样一种喜人景象充分说明,新时期中国体育在深切呼唤女排精神,新时期中国改革发展也迫切希望从女排精神中汲取满足各自需求的正能量。

女排奋勇夺冠,点赞女排、追捧女排成为一时潮流;而在新一届女排姑娘们身上凝聚、升华的女排精神,将引领我们勇往直前、再立新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9#
发表于 2016-8-22 01:14:38 | 只看该作者
新华社:用“女排精神”去实现“中国梦”
2016年08月21日19:39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体育专电 肖春飞视点:用“女排精神”去实现“中国梦”

  新华社记者肖春飞

  很多年后,中国更强大了,中国人依然会想起2016年8月21日的这个场景:中国女排姑娘站在里约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齐声高唱国歌: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中国女排里约之行,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大片,逆袭命运,咬牙死磕,绝地反击,最终迎来气壮山河的胜利!

  这是里约奥运会中国人最关注的一场比赛。一位“80后”妈妈在朋友圈里写道,她带着6岁的女儿在客厅里看完了这场直播,“奏国歌时,我把女儿拽着站起来,一起跟着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有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共同情结,对中国人来说,中国女排就是集体记忆、共同情结。新一代中国女排在里约的伟大胜利,又在中国年青一代中延续和强化了对这支队伍和“女排精神”的认知和情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帷幕,封闭已久的中国大门,向世界缓缓打开。那是一个中华民族争取“球籍”的年代,百废待兴,而又迷茫困惑,中国人需要精神偶像。关键时刻,中国女排带来了一场关键胜利。1981年年底,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身份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7战7胜,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

  那时在中国,黑白电视机都不多见。决赛那天,人们黑压压一片守在电视机前、广播前,收看收听中国女排对阵日本队。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一个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2获胜。举国沸腾。天安门广场上,人们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在今天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人谈理想为荣的年代,那也是一个国人争先恐后用勤奋与智慧改变祖国面貌的年代,而中国女排用“五连冠”的佳绩,对各行各业的中国人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为当时的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诚如当时《人民日报》头版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所言:“她们的胜利捷报,也使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全国人民得到极大的鼓舞……看看女排,想想自己,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向她们学习吗?中国女排在体育战线上为国争光,我们就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多作贡献吗?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早已今非昔比。198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5千亿元,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万亿元。各个领域,中国都迎来了收获时刻。中国人对待奥运金牌的心态,越来越理性。毕竟,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已不仅仅是体育了。但是,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对巴西、荷兰、塞尔维亚的比赛,为何仍然让中国人揪心关注、热泪盈眶?

  这又是一场关键时刻的关键胜利,远远超出了一块金牌的含义。中国人从这场比赛中,看到了理想的复苏,看到了奋斗的价值,看到了精神的力量!

  在今天,中国已进入改革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前面路上充满激流险滩,每进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许多人像中国女排在里约那样“一分一分咬牙顶”,但也有人迷茫,也有人退缩,还有人堕落……在今天,时代和人民对精神的渴望和呼唤,越来越清晰有力。

  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如果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没有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在世界上生存,更谈不上实现伟大的梦想。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中国女排在里约的坚持,不正是形象地指明梦想实现的路径吗?中国人用“女排精神”去坚持去努力,像中国女排那样专注、团结、拼搏,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基于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大背景以及当代中国发展现状,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梦想总是美丽的、动人的,是激励人前行的不竭动力,但追梦之路,并不平坦,有不少的艰难与险阻,有不少的挑战与考验。

  如果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之崛起,极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投入改革开放;那么,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排的胜利,将再度激发中国人的精神动力,自信地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10#
发表于 2016-8-22 08:34:04 | 只看该作者
揭秘中国女排队员工资:太低了!月薪几千还拖欠

2016年08月21日 21: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女排队员
中国经济网讯 今天着实被中国女排的夺金之战燃哭了!最后一球,赢得干脆利落,解说员激情澎湃地讲解,全场爆发出激烈的掌声与欢呼,女排的姑娘们哭了,说真的赢得像梦一样。久经沙场的郎导热泪盈眶,拥抱着女孩子们,此情此景,我们也哭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女排颁奖仪式结束之后,国际排联官网确定朱婷被评为里约奥运会最有价值球员。继郎平和冯坤之后成为中国女排奥运历史上第三位MVP得主!同时还入选最佳阵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赛后郎平说:“感谢所有的人,在中国女排(处于)低谷的时候相信我们,给我们鼓励。有了大家这种爱,这种支持,女排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够一直往上走。我们永远不放弃。我觉得所有的困难都是比赛的一部分,但我相信大家都能忍得住,能够耐得住。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谈到女排精神,郎平说得真好:“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中国女排夺冠了!但你知道她们的收入有多低吗?
我们习惯了看到“张继科开玛莎拉蒂”“易建联开加长路虎”等新闻,国内顶尖运动员上富豪榜也早就不是新鲜事,但三大球中战绩最好的女排运动员却没这样的待遇。
2015年9月6日晚,前中国女排副攻张萍做客央视解说女排世界杯收官战时说:“女排是中国三大球成绩最好的,但我们的待遇不如足球和篮球,借着今天女排夺冠这个机会,也呼吁女排的市场更加开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1年,媒体曝光女排联赛场馆过于简陋
女排队员联赛薪资第一人,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也曾在2013年表示:排球选手一年的薪水比篮球队员一场球的工资还少。
2014年第17届女排世锦赛上,中国女排主攻朱婷向新安晚报记者表示:郎导就像妈妈一样,“不管在球场还是在生活中都对我特别好。郎导给我从美国买蛋白粉,让我在河南打联赛的时候喝,还给了我两条紧身裤,说我腿太长在国内不好买。蛋白粉我都喝了好几包了。”2015年,澎湃新闻也有过郎平“自己掏钱给队员买蛋白粉,包春节红包”的报道。
郎平教练爱徒如子,值得称赞,但作为给中国三大球带来希望的女排,其最重要的队员、主攻手的营养品没有专门的营养师、训练团队的支持,却需要教练自己掏腰包,足见中国女排取得成绩的背后,比其他球队多付出了多少努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女排出发里约前的合影,训练场墙上写着“艰苦奋斗刻苦训练”
女排队员收入到底有多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排球的未来:更多人参与排球是关键
女排队员收入较低,归根结底原因是排球联赛市场化程度低,受关注度低。
2004年中国女排奥运夺冠时,曾迎来短暂的春天。当时的女排联赛上座率可达百分之七八十。可如今中国女排甲级联赛的各个主场,上座率常年只能维持在二到三成。
没有观众也就没有市场,看台上的冷清让赞助商们都望而却步。前排管中心主任徐利说,“排球联赛进行了17年,我们面临的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问题!”
2015-16赛季女排联赛,赞助排球联赛3年的某体育品牌没有继续冠名赞助,排球联赛其实是在没有冠名赞助商的情况下拉开帷幕的,同时,联赛开赛20天前,各支队伍又被排管中心告知,本赛季需各队自行解决比赛装备问题。
女排队员收入低、联赛市场化进程缓慢、受关注度低的最终结果是,排球后备力量不足。
2013年,曾有记者在排管中心的训练部查到中国排球注册运动员人数——2600多人!这个数字包括了所有比较经常地从事排球训练和比赛的人员(男排和女排、少年青年成年),在这个数字中,有各省市的十几支专业队伍,一线队球员不足300人。

至于排球人才严重匮乏的原因,一位江苏排球基层教练说得朴实却很有道理,“原因很现实,排球运动员收入不高,吃的又是青春饭,有几个家长愿意送孩子进专业队,最多就是当个特长吧。”
从社交网络的热度上来看,女排在与塞尔维亚的决赛将创下中国观众观看里约奥运赛事的收视纪录,女排时隔12年再次杀入奥运会决赛并成功夺冠,必将再次点燃民众的排球激情。
夺冠后,参赛的中国女排姑娘们必将获得可观的奖励、代言收入,但中国女排的前进,还需要更多的后备力量,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
中国排球运动能借此回暖,排球联赛更加健康地发展,民众关注度提高,同时,排球联赛上座率也能有所提高,也有更多的人参与排球运动,在此良性循环下,中国排球产业得以健康发展,排球运动员也能得到和他们的成绩相匹配的收入,彼时,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是排球强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