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3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韬光养晦破产 反列非毛植5纵 欠账几时还清 中美对抗见分晓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26 22:1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布林肯:中国是唯一一个计划改变国际秩序的国家
2022年5月26日, 20:21 (更新: 2022年5月26日, 20:4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AFP 2022 / BONNIE CASH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在美国对中国的政策讲话中说,美国认为中国是唯一一个希望并有能力改变现今国际秩序的国家。
讲话中称:
“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意改变国际秩序又为此有意改变不断增长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的国家。”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在美国对中国的政策讲话中还说,美国把中国当作是对国际秩序“最严重的长期挑衅”。
布林肯说:
“既使尽管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行动继续,美国将”依旧关注对国际秩序的最严重的长期的挑衅,那就是中国“。

美国国务院新闻处已提前发表讲话片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5-26 23:01:10 | 只看该作者
三部曲两换柱:人民中心切换为无工农当家作主的市场主体,再切换成外资满意不满意的“风向标”,工农成被资本剥削的打工人,“江山就是资本,外资就是江山”——转帖注


经济日报署名文章: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2022-05-26 18:00:28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编辑部




  新华社5月25日消息,经济日报5月26日署名文章: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科学判断形势、利用趋势、发挥优势、引领态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对经济发展预期管理至关重要。

  今年3月份以来,复杂演变的国际局势和跌宕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叠加,给恢复势头良好的中国经济带来不小冲击,下行压力备受关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形势和经济工作时,立足全局,把握大势,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既蕴含着发展观,也强调了方法论,对我们科学判断形势,全面把握大局,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我们既要科学理性地认清当前经济形势,把握和应对好短期波动的冲击影响,正视和解决好困难压力,还要从较长周期认识中国经济的内在规律和大趋势,把握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底气、后劲,从而保持定力、积极应对,沉稳从容地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开放,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千磨万击,韧性依旧

  外资是个风向标。近年来,尽管受疫情冲击、地缘政治等影响,部分外资企业开始多元化布局,但对华投资步伐并没有放慢。继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后,我国吸引外资继续攀升,今年1-4月实际使用外资4786.1亿元,同比增长20.5%。中国德国商会、中国美国商会的报告显示,超七成的德资企业、超六成的美资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多家知名跨国公司围绕低碳业务加大在华布局。

  成熟投资往往寻求长期稳定的回报。中国市场于外资而言,“长期”体现在,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为全球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的意愿也不会变;“稳定”体现在,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外资“加码”,是对中国市场潜力和经济前景实打实的“点赞”

  透过外资窗口,我们看到了中长期的预期和信心,也要正视眼下的压力和困难。观形取势,需要将今年1-2月份稳步恢复向好的国民经济运行与3月份以来的情况分开看,否则就可能干扰我们对经济运行真实状况、变化趋势、机遇挑战的判断把握。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工业生产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服务业保持恢复,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2%,比去年12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63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26亿元,同比增长6.7%,比去年12月份加快5.0个百分点;投资作用突出,固定资产投资50763亿元,同比增长12.2%,比2021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外贸稳定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62044亿元,同比增长13.3%……经济恢复向好势头,为一季度开好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月份以来特别是4月份,部分经济指标转弱,这是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变化,是受外在影响的阶段性波动。但面对新的下行压力、更严峻挑战,我国经济依然显示出强大韧性。

  ——看保供,基础产业支撑有力。疫情冲击下,我国粮食和能源等基础工业保持增长,为抗击疫情、推动经济恢复提供有力支撑。从农业看,冬小麦苗情继续转好,春播备播进展顺利,进度快于去年同期,夏收陆续开镰,丰收在望。从能源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增长7.2%。这些都有利于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运转。

  ——看稳价,基本生活类商品产销持续增长。4月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1%和0.5%;鲜冷藏肉、速冻食品产量分别增长20.4%和9.3%。这些都有利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看结构,内需主引擎作用依然凸显。一方面,消费仍在恢复,尽管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但电商、网上零售保持增长。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制造业投资增长12.2%,在全部投资中增长最快。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5%。这些都意味着投资还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看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韧性彰显。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好于全部工业。1-4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好于全部投资。

  数字和事实最有说服力。尽管经受了千磨万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坚固。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纽约时报》刊文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的发展都是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各种困难、压力、问题、挑战中不断突破、加速成长、创造奇迹。

  回顾党的十八大后的经济形势,外部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内部是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累积,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跨越10个春秋,再看中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从近52万亿元到超过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100美元到超过1.2万美元,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非凡10年,贯穿其中的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打好三大攻坚战……以稳定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深化改革开放创造条件,又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了发展动能有序转换,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稳字当头,进中取势,成效斐然。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这是我们党对发展大势与客观规律的精准把握,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经验的全新总结,彰显了战略定力和勇气智慧。

  坚持稳中求进,无论是面对逆全球化的狂风骤雨,还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无论是解决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老问题,还是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一要求都是总基调。依照这一方法论,我们保持定力、沉着应对、稳扎稳打,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阔步迈向现代化新征程。“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悠悠吟唱穿越千年风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变成现实。

  聚焦当下的经济工作,更需要我们秉持“稳中求进”的要求、掂出“稳字当头”的分量。

  这个分量在于,当前中国经济压力叠加——稳增长难度增大,稳就业形势严峻,稳物价压力上升。面对多种难题相互交织,发展如同逆水行舟,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在稳经济和助企纾困上发挥更大政策效应。

  这个分量还在于,“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是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宏观稳定成为稀缺而宝贵的资源。谁能持续稳住经济大盘,谁就能克服疫情影响,稳住民生底线,在新一轮增长中夺得先机。

  顾大局,稳字当头;行大道,稳中求进。越是在复杂情况下,越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做强实力,远近结合

  举大事,必有所资。

  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而一些新的不利因素又在增加、演变,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社会上难免出现焦虑情绪。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正视各种困难、压力和挑战,做到弄清症结、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一定要看到大势大局大面,中国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回旋余地广,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硬底盘不会改变。尽管压力困难客观存在,但我们有“稳”的基础和实力,有“进”的动力和空间,更有抵御风险、战胜挑战的坚定信心和强大能力。

  ——一系列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蕴含巨大商机。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规模效应、空间配置效应、结构效应与社会福利效应不断显现的经济大国。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之中,投资还有很大潜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分解出的2600多个项目有序实施,各地已储备7.1万个专项债项目,全年水利工程和项目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元……这些工程项目有着巨大发展商机。

  ——超大规模市场释放的巨大消费能力,蕴含无限机遇。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人均GDP超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4亿人、市场主体总数超1.5亿户的经济大国。

  受今春疫情多发影响,一些消费被抑制,但需求并未消失。传统消费转型升级、新型消费潜力释放、线上消费强势“补血”,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大循环的关键枢纽,市场机遇无限。“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这个大市场勾勒出诱人前景。

  这样的大市场,谁都不想错过。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参展企业签约面积超展区规划面积的70%,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逾240家,药品、医疗器械、汽车等行业世界排名前10位企业大部分已签约参展。很多境外展商表示,希望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并获得更大发展。

  ——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产业链,蕴含强大的抗压耐冲击的韧性和优势。

  今天的中国,工业体系门类齐全、独立完整,是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首位的经济大国。

  广袤的神州大地,从针头线脑等生活日用品,到航母、飞机等大国重器,都能生产。这一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尽管“从大到强”的难题待解,但它夯实了走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在国家发展安全方面的意义更为显著。再者,这些年我们坚定不移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先进制造业稳步迈向中高端,各行业企业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在应对冲击、缓释压力时往往韧性很强,中国经济有更大的调整空间。

  去年以来,一揽子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持续加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一批快速成长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基石。与此同时,围绕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新兴产业链布局也在进一步加强。稳定性和竞争力日益增强的产业链供应链,为守住“稳”的基本盘、创造“进”的新动能提供了重要支撑。

  ——人才资源大国的势能逐步彰显,为经济主战场竞争提供了坚实支撑。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有14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的经济大国。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中央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有关部门、各省区市先后推出一系列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推动了人才培养、评价、流动、引进、使用、分配、激励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高技能人才擦亮制造大国的智造名片,科技研发人才提升中国创造的价值水平,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人才积蓄支撑发展的澎湃动力。随着改革的深化、“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的推进,“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可期。

  千行万业的汩汩活水汇流成中国经济的浩瀚大海。中国人民勠力同心,不惧任何风浪,拥有战胜一切困难、应对一切挑战的依傍和底气。

  强基健体,固本培元

  “稳”不是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而是有底线、有静气、有张力;“进”也不是只管向前、不顾深浅,盲目进击往往欲速不达。“稳”与“进”,既需要有章法,也需要实干与担当的支撑。

  实现今年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必须付出更大更艰苦的努力。对于短期的冲击波动,我们要对症下药、纾困解难;对于中长期的潜力释放,我们要强基健体、固本培元。

  ——纾企业之困,解就业之难。

  就业稳,居民收入和民生才有保障,社会财富才能稳定增加,稳增长也才有支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吸纳就业的大头,纾企业之困,就是解就业之难。今年以来,我们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尤其是退税减税,全年总量将达到2.64万亿元。这是为市场主体下的“及时雨”、送的“雪中炭”。关键是各项政策要靠前发力,各项工作要加快节奏,无论是退税减税降费,还是专项债发行使用、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支持企业稳岗等,已出台的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位,明确拟推出的要尽量提前,产生更大政策效应,确保上半年和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使经济较快回归正常轨道。与此同时,着力稳消费,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挖掘有效投资,补上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开辟更加广阔的投资空间。

  ——固市场之本,培创新之元。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经验。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哪个领域能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哪个领域的发展就能充满创新活力、各类生产要素就能发挥出最大效能。公平公正是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保障,也是市场主体对政策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就是公平公正竞争的守护者。这些年,我国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今后还要乘势而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放”上,规范行政权力,深化改革减繁去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管”上,抓紧明确透明稳定可预期的监管规则,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利益的重点领域重点监管,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严查重处;在“服”上,要更好担当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责任,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工作。

  ——强发展之基,健制度之体。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以显著制度优势抵御一切风险挑战,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到日益丰富不同领域具有创新性、支撑性的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层次分明、系统完备,在国家治理中日益显现出巨大的制度效能。我们要看到,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可以预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必将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比较优势,展现出更为旺盛的生机活力。这也是我国发展进步可以凭依的战略性有利条件,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

  政策工具箱已经打开,善策妙方纷纷显效,瞄准的都是一件事——自己的事。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要有“舍我其谁、责无旁贷”的担当精神。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胸怀“国之大者”,善于把地区和部门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对每个人而言,就是要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行,用双手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有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定向,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是中国经济破浪前行的最大底气,我们的未来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挑战、没有跨越不了的难关。

  行而不辍,万里可期。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号”经济巨轮正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5-26 23:20:09 |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与“三线”建设
王建柱
2015年06月15日14: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作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在中国中西部的十三个省、区进行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工业和交通建设,即“三线”建设。这是新中国处在各种强大外来势力包围下,举全国之力所进行的一场盛大的自强运动。“三线”建设,凝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的战略眼光与构思,使新中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新中国第一次对西部的开发。

做到即使在核战争情况下也打不烂、炸不垮

所谓“三线”,是按战略地位把全国地域划分为前线、中间和后方,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三线”。“三线”地区位于中国腹地,该区域离海岸线最近点也在700公里以上,距西面国土边界约上千公里。“三线”地区四周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的山脉作为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三线”地区是理想的战略大后方。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周边局势严峻。在对中国的一系列威胁中,手中握有核武器的美苏对中国威胁最大。面对威胁,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三线”建设的会议上提醒大家: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他不无忧虑地说:“现在,工业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战备。”他批评中央主管工业的负责人:“沿海搞这么大,不搬家不行!……四川、云南、贵州是‘三线’,都搬去嘛!”他同时提出“中国也要搞一点原子弹”。他将搞原子弹也合并到“三线”建设这一大框架之中。从中可以看出,“三线”建设处于毛泽东战略决策的核心地位。

毛泽东是着重从战争,特别是打核战争的角度来考虑“三线”建设布局问题的。他看到我国东北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基地,全部在苏联核打击范围之内,沿海工业城市也处在美蒋航空兵力的打击范围之内。一旦战争爆发,即使敌方不使用核武器,我国大部分工业基础也将被摧毁。而西部地区则居于苏联和美蒋军事火力打击之外(当时,无论是苏联还是美蒋的武器装备,都还打不到西部地区,特别是打不到西南地区)。

根据毛泽东“三线”建设的构想和中央的部署,“三线”建设的企业要适应现代战争需要,远离大城市,分散布点。做到即使在打核战争的情况下“三线”建设的企业和项目也打不烂、炸不垮,成为能长期支持战争的牢固的后方基地。党中央、国务院先后确定西南“三线”建设由李先念、周恩来具体实施领导。许多重点项目放在四川,部分项目放在贵州和云南。

“三线”建设从1964年至1980年,历时16年,其核心时间段为1964年至1972年,横贯了“三个五年计划”。在“三线”建设中,国家在主要的13个省、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涉及6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重建、搬迁、合并,整个工程规模空前。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成功爆炸,在“三线”建设史上写下了最浓重的一笔。

按计划,从1964年起,中央先后把在沿海的一些工业企业向西部、西北部转移。当年和以后几年的新建项目也大多集中投放在西部地区。到1965年,中国的战略资源大多已向西部、尤其是西南地区转移完毕。

在“三线”建设期间,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知青、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人次的民工建设者,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他们露宿风餐,肩扛人挑,用了十几年的艰辛、血汗甚至生命,建起了星罗棋布的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他们在西部扎下了根,奉献青春甚至生命是他们留给历史默默无闻的注解。

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好觉

攀枝花钢铁厂,是西南“三线”建设的一个重点项目。

1964年5月至6月,在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全国第三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暨国家安全等问题时,毛泽东在不同范围内多次讲话,提出对全国地区要作一、二、三线设防的战略决策。他说:“攀枝花钢铁厂还是要搞的,我们的工业建设要有纵深配置,不搞,我总是不放心,打起仗来怎么办?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好觉。”

早在 1958年春天成都会议时,毛泽东就批准了建设攀枝花的设想。在随后几年间,经过对西昌、德昌、米易、攀枝花几个地区的比较,认为攀枝花地区兰尖铁矿最容易开发,应当先开采。而宝鼎煤矿就在铁矿附近,可以就地供应,加上又有滚滚而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沙江水可资利用,实在是一个建厂的好地方。而西昌地震烈度系数大,太和矿储量虽丰富,但开采难度比较大,水源也比较紧张,所以决定舍西昌而选攀枝花。

但攀枝花地区没有平坦的地方,建一个150万吨的钢铁厂,起码要具备5平方公里的厂址,而这里连1平方公里的平地也没有,这就成为一个大难题。但我国的技术人员是具有创造性的,他们在金沙江边上一个叫弄弄坪的山坡上,左测量右比较,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要在2.5平方公里的山坡上,依山势设厂,采用台阶式布置,把一个大型钢铁厂建在狭窄的山坡上,这在世界钢铁工业建设史上也是无先例的。攀钢后来被人们称为“象牙微雕钢城”。

1965年冬,攀钢基地建设进入高潮,已投产的电力不能满足需要。为应对未来不可预测的战争,经国务院批准再建一座水电站。上级要求再建的这座电站要依山、靠水、隐蔽。承建该项目的建设者们凭借坚强的意志历时4年,在大山心脏凿出了一个底面积为22419平方米的洞室,安装了两台5000千瓦的高温高压双水内冷发电机组,建成了国内罕见的地下电厂。前来视察的彭德怀好奇地问:“这是火电厂,冒出烟,目标暴露了怎么行?”技术人员回答说:“电厂没有高大挺立的烟囱,烟尘通过埋设在地下的涵洞将烟气运送到了山外,由多个排烟口释放,不会暴露目标。”彭德怀连连点头说:“‘三线’建设就是为打仗做准备的,平时考虑周全了,战时就会少流血。”

1970年7月1日,攀枝花钢铁厂第一座高炉流出了铁水。1974年从矿山到轧材,基本建成了第一期年产150万吨钢的大型钢铁基地和煤、电、铁路、建材的全部配套设施。再后来,历时近20年,攀枝花两期工程全部建成。最终在一片荒凉干热的河谷间,形成了中国最大的铁路用钢、钒制品、钛原料和钛白粉生产基地和西部重要的工业城市———渡口市(后改为攀枝花市)。

“北有大庆,南有攀枝花”,它们都是在国家最困难时期(大庆在三年困难时期,攀枝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最艰苦的地方、以最快的速度建设起来的。两个大项目的建成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怕任何困难的最伟大、最宝贵的精神。

主席同意,修建成昆路使用铁道兵修

1964年秋天,“三线”建设拉开了帷幕,以四川为中心,众多与国防相关的工程纷纷启动。四川“三线”建设头三年的最重要项目就是“两基一线”建设。“两基”就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和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为战时军工生产的核心。“一线”就是修建成昆铁路干线。它的建设,对于改善西南地区的交通状况,建立机动灵活的战略大后方,开发西南地区资源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甚至被提升为关系到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

毛泽东高度重视成昆铁路建设,提出“成昆路要快修”。周恩来在总参谋长罗瑞卿关于铁道兵工作的一份报告上批示:“修建成昆路,朱委员长提议,主席同意,使用铁道兵修。”于是,中央军委决定调遣铁道兵5个师,扩编到18万人,参加成昆铁路大会战。随后,又有大批部队及民工加入,一时间,30万人的筑路队伍迅速集结,施工全面展开。

成昆铁路建设使我国的铁路修建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人类在险峻复杂的山区建设高标准的铁路创造了成功的范例。

成昆铁路穿越地质大断裂带,设计难度之大和工程之艰巨,均属前所未有。沿线山势陡峭,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地形和地质极为复杂,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曾被外国专家断定为“修路禁区”。而成昆铁路的修筑,堪称世界筑路史上的辉煌奇迹。

成昆铁路所经地区,由于受历次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有500公里位于烈度为7度到9度的地震区,其中8度到9度的有200公里。沿线各处仅随时可能爆发的泥石流沟就分布有249道,分布长度约740公里。滑坡分布有183处,危岩孤石、淤泥软土、崩塌、滑坡等隐患全线总共达830余处,平均每1.3公里1处,是中国沿线灾害最多也是最密集的一条铁路。

为跨越地形障碍,成昆铁路全线建有桥梁991座,总长为106.1公里;开凿隧道427座,总长344.7公里,其中3公里以上的长隧道9座。穿越全线最高点小相岭(海拔2244米)的沙木拉打隧道全长6379米,是当时全国最长的隧道。1992年5月,国际隧道学术会议在成都举行时,成昆铁路被各国隧道交通专家称为“地下铁道”,堪称“世界一大壮举”。

今天,从历史角度看,虽然成昆铁路是作为国防“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而诞生的,但实际上,它所起到的作用远不止是备战。一位社会学家评称:成昆铁路和攀钢建设至少影响和改变了西南地区2000万人的命运,使西南荒凉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

“三线”建设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历时16年的“三线”建设,不仅为新中国构建成覆盖三分之二国土的战略大屏障,而且对中国国力的提升发挥了巨大作用。客观上改变了我国工业东西部布局的不合理状况。

从1964年到1980年,“三线”建设共建成了了成昆、湘黔、襄渝、川黔、贵昆、青藏(西宁至格尔木段)等铁路干线,使整个西北、西南地区建成了交通网。同时配合铁路建设,还建成许多公路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西部地区交通运输落后的状况。

在铁路交通建设先行的前提下,西南诸省的工业进行全面深刻的再造,建成了基本完备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电子、化学、机械等重工业体系,奠定了西部今天的发展基础。其中一部分成为西部的脊柱,如攀枝花、酒泉、金川等钢铁冶金基地,酒泉、西昌航天卫星发射中心,葛洲坝、刘家峡等水电站,六盘水、渭北煤炭基地,川西核工业基地,四川、江汉、长庆、中原等油气田,重庆、豫西、鄂西、湘西常规兵器工业基地,湖北十堰中国第二汽车厂、东方汽轮机厂、东方锅炉厂等制造基地,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这些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

在国防科技工业方面,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以成都为中心的航空工业基地、长江上游的船舶工业基地以及以绵阳为中心的国防尖端科技研制基地,足以为现代化军队提供种类齐全的武器装备,形成了坚固的战略大后方———大西南成为“中国的避难所”。

此外,“三线”建设也造就了不少优秀人才,如“文革”期间分配到刘家峡水电站工作的胡锦涛、分配到湖北十堰二汽工作的王兆国等一大批干部。

距离当初毛泽东决策“三线”建设的历史已经过去了50多年。回顾“三线”建设,从不同的层面、参照系出发,后人亦有不同的见解。一些人认为,“三线”建设把一些工厂建在了山沟沟里,使完整的生产过程被分散,对生产线的使用和机械化、电气化带来困难。而且战争也没有爆发,因而造成了严重的国防经费超支和浪费,延误了发展时机。

然而,“三线”建设毕竟是在急于备战的特殊情况下匆促上马的,并且受到“文革”及“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因此也存在规划投资综合平衡不够,布局过于分散,盲目追求高速度,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职工生活配套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当时过于片面地强调了战争需要,“三线”建设的布点与选址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忽视了经济效益和长期生产要求,而理论与实际脱节,使一部分工程只好中途停建、缓建,有些则长期不能投产。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冷战趋于缓和,“三线”建设逐渐淡出了历史。不可回避的是,由于历史原因,在进入市场经济后,几乎所有三线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出了问题。1983年12月,中国政府在成都设立国务院三线办公室,拉开对大三线调整的序幕。很多千辛万苦建设的工厂又陆续向城市搬迁,寻求新的出路。经过多年的以“军转民”为中心的关、停、并、转,大部分三线企业实现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转变。

“三线”建设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标本,已经逐渐走入历史,但是其带来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变化及其他社会影响并未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5-26 23:49:20 | 只看该作者
胡新民 ‖ 毛泽东为何决心要搞三线建设? 2019-06-07 11:53 来源:"党史博采"微信公众号
作者:胡新民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作出了突出贡献。三线建设为我国留下的物质遗产,至今仍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行“一带一路”的基础。

关于三线建设,《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有这样的论述:“60年代前期,国际形势出现新的动荡,美国对越南北方侵略战争逐步扩大,我国周边形势日趋紧张,备战问题摆到党的重要议程上。1964年5、6月间,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专门讨论‘三五’计划时,高度关注国家安全的毛泽东,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据此,中央改变‘三五’计划的最初设想,作出开展三线建设、加强备战的重大战略部署。”

以苏为鉴 立足备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古老的中国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开启国家现代化进程。建立强大的国防和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是这个进程中的两个基本点。1949年底 毛泽东出访苏联,着手打破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的雅尔塔体系,同时争取到工业建设急需的外部经济援助。抗美援朝的胜利,一举扭转中国近代在世界上的颓势形象,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精神。但与此同时,也使我党认识到, 世界并不太平,尽快实现工业化,加快国防建设,时不我待。

上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的演变使得我国周边局势越发严峻。首先是中苏关系从分裂到恶化,发展到苏联策动新疆分裂分子举行武装叛乱。美国第七舰队公然进入我台湾海峡,还胁迫我周边国家签订条约,结成反华联盟,并在这些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对我国东、南部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印度、日本、南朝鲜等国对我国也持敌对态度。1962年后,美国在台湾海峡多次举行以入侵中国大陆为目标的军事演习。1964年4月14日,美国侦察到中国可能本年成功爆炸原子弹,起草了对中国核基地突然袭击予以摧毁的秘密报告。4月25日,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向中央和毛泽东转交一份报告说: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很多,有些情况还相当严重,比如工业、人口、交通设施过于集中在14个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及附近,遇到空袭,将遭受严重损失。毛泽东批示:“此件很好,要精心研究,逐步实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开路先锋奔赴成昆铁路沙木拉打隧道施工战场

美国对越南咄咄逼人的态势更是引起毛泽东的高度警惕。后来美国发展到悍然轰炸越南北方,把战火蔓延到中国边境。毛泽东对战争的预见性成了可能性。原定抓吃穿用的“三五”计划主要任务,迅速地向以战备为中心的三线建设转移。

1964年5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主要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对第三线建设注意不够,一个是对基础工业注意不够。毛泽东说:第一线是沿海,包钢到兰州这一条线是第二线,西南是第三线。攀枝花铁矿下决心要搞,把我们的薪水都拿去搞。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的,要准备上山,上山总还要有个地方。当罗瑞卿讲到总参谋部担心密云、官厅这些水库的泄洪量太小时,毛泽东说:北京出了问题,只要有攀枝花就解决问题了。北京淹了,还有攀枝花嘛。应该把攀枝花和联系到攀枝花的交通、煤、电的建设搞起来。前一个时期,我们忽视利用原有的沿海基地,后来提醒,注意了。最近这几年又忽略“屁股”(基础工业)和后方了。(《毛泽东年谱5》 354-355页)

第二天,刘少奇在他主持召开有各中央局负责人参加的谈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会议上说:昨天在主席那里谈的基本的一点就是搞四川这个第三线。主席着重地讲了攀枝花,酒泉也提到了,但不是摆在第一,第一是讲攀枝花,其他各方面少搞,搞攀枝花。现在不着手,耽搁了时间,将来不利。要把西南这个战略方面打通。要搞成昆铁路,搞贵州的煤,搞西昌的铁矿和钢铁厂,以这个为重点,其他的都可以慢搞……。邓小平说:先搞攀枝花。只能打歼灭战。多少年没有解决问题。现在是逼着我们先把西南的搞起来。周恩来说:里头有战略问题。与会的其他同志纷纷发言拥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58年3月下旬,毛泽东参观重庆钢铁公司。图为毛泽东在大型轧钢车间参观

6月8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毛泽东说:搞第三线基地大家都赞成搞快一些,但不要毛糙,只有那么些钱呀,地方的摊子要少铺,中央的摊子也要少一些。攀枝花铁路最好两头修。还有以大区或省为单位搞点军事工业,准备游击战争有根据地,有了那个东西,我就放心了。(《毛泽东年谱5》359页)另据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一书记载,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还说:“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晓得它什么时候要打仗。”

8月20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听取薄一波关于计划工作汇报时指出:要好好地研究、吸取斯大林的经验教训,一不准备工事,二不准备敌人进攻,三不搬家,这就是教训。沿海各省都要搬家,不仅工业交通部门,而且整个的学校、科学院、设计院,都要搬家。迟搬不如早搬。一线要搬家,二线、三线要加强。中央工作会议开过好久了,成昆路仍然没有落实,不着急的样子。湘黔、滇黔、川黔三条路,搞了几年了,没有影子。成昆路要两头修,滇黔路也可以两头开工,还可以更多的点开工。(《毛泽东年谱5》391-392页)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毛泽东谈到的吸取斯大林的经验教训,邓小平的理解也是相当深刻的。1966年2月26日,他在全国工业交通工作会议和工业交通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从立足国防战略布局抓三线建设。不把国防战略布局搞好,心放不下。我们要接受斯大林的教训。他对卫国战争准备不足,仗开始没有打好,犯了错误。现在看,也不完全是那样。那时苏联的钢年产一千八百万吨,有六百万吨在后方乌拉尔地区生产。而我们现在三线的钢七十万吨还不到,三线加上二线,也只有二百多万吨,连苏联当时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不是毛主席抓,一旦打起仗来,犯的错误不会比斯大林小。”他还提到,“从长远来说,三线建设,对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消灭三个差别都有好处。”

1964年8月27日,毛泽东阅陈伯达本日报送的他8月20日与国家计委研究室副主任杨波的谈话记录,批示:“小平同志:此件可印发此次到会同志及各省、市、区委及中等城市市委同志阅看和研究,并准备在十月工作会议上予以讨论。看来伯达同志的建议是可行的。”陈伯达的建议中有这样的内容:“主席提出的建设第三线问题,非常及时,非常重要。这是一个伟大远见的战略性指示。第三线的建设必须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做,赶快抓。同时,还必须注意一线、二线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毛泽东年谱 5》397-398页)

10月19日,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听取李富春的汇报。在谈到三线建设时,毛泽东要李富春和薄一波下到西南三线攀枝花地区调研。11月26日,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听取李富春、薄一波去西南三线攀枝花地区调研情况的汇报。毛泽东和周恩来都要求加快速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攀枝花建设之初,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在平整土地

三线建设的正式决策是在当时战争乌云笼罩下形成的。体现的是“以战止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维。1965年,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攀枝花钢铁基地开始大规模建设。这年6月26日,毛泽东在同汪东兴谈话时说:一件事情,不能看得那么容易。有人想三线建设好了再打仗,我看美帝国主义不会等你的。它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等你建设起来才打?也可能建设不起来就打,也可能建设起来又不打,要有两手准备。(《毛泽东年谱5》504页)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有人以后来并未发生战事为由对三线建设予以否定。但绝大部分当年的亲历者、参与者都对三线建设持肯定态度。2016年去世的曾担任西南三线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的钱敏在《我亲身经历的西南三线建设》中写道:“他们谈问题离开了当时的条件。那时帝国主义对我们实行全面封锁。南方,美国在发动越南战争,矛头对着我们;北方,苏联陈兵百万,苏美联合反华,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加上蒋介石叫嚷反攻大陆,不断被骚扰东南沿海,台湾的飞机半个钟头就可以飞到上海。在当时那种形势下,不进行三线建设,作好应付战争的准备行吗?”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应该特别提及。

第一,当时我国确实处于物质匮乏时期。毛泽东自己的票证,也和老百姓一样多。他不是不知道这种国情。但从大国情来看,从抓“吃穿用”转换到抓“三线建设”,无疑是一种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更有战略眼光、更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选择。当年勒紧裤带搞两弹一星的功勋们就深刻地理解这一点。例如王大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国防就无从去谈发展”,“没有人会等你填饱肚子后再来打你。”1972年中美关系解冻,国际大三角关系形成,国家安全问题有了基本保障,国家才有条件,加大改善“吃穿用”的力度。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强调三线建设重要性的同时,毛泽东对吃穿用也作出了指示。他指出:吃穿用不要降低现在水平,每年略有增加就好。在1965年9、10月间,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国家计委提出的1966年国民经济计划纲要时,决定在“三五”期间,拿出二百亿元来调整物价,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和部分生活资料的价格,使广大城乡人民首先是农民获得好处。

第二,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65年》,有如下内容:

2月2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问题的决定》。决定成立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以加强对整个西南三线建设的领导。3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批复》,同意以李井泉为主任,程子华、阎秀峰为副主任。

4月13日 中共中央同意新技术进口小组《关于引进新技术工作几个主要问题的报告》。《报告》认为,1965年应当充分利用当前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适应国内经济形势和建设的需要,更积极地展开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新技术的工作。重点是冶金、矿山、汽车、机床、仪器仪表和电子工业的设备和技术,以及为建设三线所需的工程机械。在引进新技术的三种方式中(进口成套设备、进口单项设备、购买技术资料),应以更大的力量进行和探索后两种方式。

由此可见,当时为了发展经济建设,包括三线建设,党中央不断加强引进外国新技术的力度,千方百计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要想打破被封锁的状态,搞对外开放,谈何容易!因此,三线建设最后还是立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取得辉煌的成绩。这一点至今对我们的建设仍有强烈的启示意义。

改善布局 开发西部

2019年3月4日,来自英国的全球领先房地产顾问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2019年科技城市发展》报告,评出包括纽约、旧金山、伦敦在内的30座全球科技城市,中国上海(15位)、北京(17位)、香港(20位)、深圳(24位)、杭州(25位)和成都(26位)上榜。成都也是这次唯一上榜的中国西部城市。

成都有今天这样的地位,追根溯源,奠基于50多年前的三线建设。长期关心西部建设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1991年评价,三线建设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没有当初三线建设,就没有现在西南、西北的工业基础。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后,毛泽东的注意力和工作重点,开始向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建设方面转移。他在1月25 日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满怀信心地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这一年,毛泽东写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深刻地阐述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等十大关系。毛泽东在文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

实际上,早在开始实施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时,毛泽东就考虑到平衡工业发展问题。在毛泽东的运筹下,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与苏联方面进行多次协商,最后双方同意把106项民用工业企业中的21项、44项国防工业企业中的21项放在西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58年7月,成昆铁路的开工仪式在全线最长、海拔最高的隧道——沙木拉打隧道举行

情系西部的毛泽东,对那里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与了热情的鼓励。西部要发展,交通须先行。1952年成渝铁路建成通车,毛泽东题词:“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天兰铁路随后通车,他又题词:“继续修筑兰新路”。对于康藏公路的两条线路之争,毛泽东亲自拍板:“采取南线为适宜”;康藏公路开工,他题词:“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1954年底康藏、青藏公路通车,他又题词:“巩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祖国”。毛泽东最为关心的1970年建成通车的成昆铁路,被誉为世界三大奇迹之一。
在西南、西北三线建设的所有项目中,毛泽东对西南三线的攀枝花特别重视,意在推动三线建设这个全局。而三线建设这个全局,又属于“三五”计划这个更大全局中的重点内容。这样,毛泽东把整个三线建设,实际上一直纳入了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计划中考虑。

1965年1月2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余秋里汇报计划工作和长期计划的一些设想。当余秋里汇报到三线建设时,毛泽东说:三线只修铁路,只规划煤和钢吗?应当是机械、化工、军工什么都有才好,还有煤气。四川那个地方就没有石油?计划一下,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当余秋里汇报到三线建设与沿海关系时,毛泽东说:两个阵地,三线是一个阵地,一、二线是一个阵地,以一、二线的生产来支援三线建设。三线建设要抓紧,就是同帝国主义争时间,同修正主义争时间。当余秋里汇报到我们的技术要赶上和超过国际水平时,毛泽东说:是的。管他什么国,管他什么弹,原子弹、氢弹,都要超过。三线建设,我们把钢铁、国防、机械、化工、石油基地和铁路都搞起来了,那时打起来就不怕了。搞不成,打起来怎么办?我们就用常规武器跟他们打。打起来还可以继续建设,你打你的,我建设我的。西南一定要搞个汽车厂。(《毛泽东年谱5》473页)

1965年11月12日,毛泽东与几位地方负责人谈工业、农业及备战情况。毛泽东问:大三线建设、小三线建设会不会是浪费?会不会化为水?大家答:不会的。就是敌人不来,从经济建设上来说,也是有用的。谈话结束时毛泽东说:听你们今天谈的,像是很有希望的样子。(《毛泽东年谱5》537页)

“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的重大战略意义在今天更加得到凸显。2016年,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的一个专家团队实地调研了当年的三线建设。他们在调研报告中写道:“毛泽东自三线建设战略启动起,便把川西作为重点。我们调研所到之处,亲历者们提及较多的一句话,就是1964年毛泽东说要骑着毛驴下西昌,去抓三线建设。1965年,邓小平视察川西地区,确定了‘两点一线’的西南三线建设布局”。“调研组看到,现今的‘两点一线’区域,铁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企业和科研机构星罗棋布,崛起了重庆、成都、西昌、绵阳、雅安、乐山等工业城市。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延伸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成都市、绵阳市及重庆市、广西北海市等地建厂。当年的点线分布,已经扩展为生机勃勃的新经济区。三线建设时开始兴建的内(江)昆(明)铁路,以及2010年开通的‘渝—新—欧’国际铁路,成为连接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国际通道,这凸显了当年实施‘两点一线’战略构想的重大意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线建设的正式决策是在当时战争乌云笼罩下形成的,体现的是毛泽东“以战止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维

毛泽东还从战略高度考虑到三线企业的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当时围绕攀枝花钢铁项目选址问题发生了较大分歧,主要有乐山太平场、攀枝花弄弄坪两个方案之争。毛泽东在仔细分析后明确指出:“乐山地址虽宽,但无铁无煤,如何搞钢铁?攀枝花有铁有煤,为什么不在那里建厂?钉子就钉在攀枝花!”正因为考虑到了资源利用问题,攀枝花才避免后来不少资源型企业面临的“资源枯竭”的困境,攀枝花才有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纪念三线建设50周年的时候,攀枝花市领导介绍:得益于三线建设奠定的基础和对三线建设精神的弘扬传承,今天的攀枝花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钒钛、能源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全域被纳入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工业化率70.3%,人均GDP列四川省第一。

从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多的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指出:这些项目“日后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回顾共和国前30年取得的历史性巨大成就,三线建设建成的项目特别令人瞩目,例如以成昆铁路为代表的10条铁路干线、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重庆兵器工业基地、成都航空工业基地、西北航空航天工业基地和电子、光学仪器工业基地、核工业新基地、酒泉钢铁集团、金川有色冶金基地、西昌航天中心、葛洲坝、刘家峡水电站、第二汽车制造厂等。江泽民1991年4月调研攀枝花钢铁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三线重点工程后,得出的结论是:“总的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的这个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第十三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曾任西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2012年5月25日,宋平接受关于当年三线建设的采访。他说:我看三线建设实际上是解决了工业的布局问题,大搬迁是发展内地最快的办法。后来全国都要搞建设,要发展,情况有变化,大家开始搞规划,全国一盘棋。中国地方大,各个大区要发展,也要搞自己的建设,但经济基础差别很大,华东可能比华北好一点,像西部地区更困难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三线建设中,航空工业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

后来毛主席提出要搞三线建设,要准备打仗,要修成昆铁路。这样就把一线,东北、沿海最好的工厂,特别是“独生子”(只此一家的)搬到内地去。那时,中央一个号召,要什么给什么,要哪个厂就给哪个厂,要什么人给什么人,大家都觉得参加三线建设很光荣,没什么计较。所以三线的搬迁加快了西部的发展。

因为搞三线不单是军工,原来想的是搞军工,但军工也要配套的,像钢厂、机械厂,配套的企业也要搬去,最好的设备移到那里。所以好多重点企业都搬到西部,搬到四川、贵州这一带,形成了新的工业布局。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指出:“从总体上看,三线建设的实施,是推进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步骤,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对于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35年2月,毛泽东在西部重镇遵义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词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了千古名句。可以说,西部给毛泽东留下了一个特殊的印象。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在讲话中引用了“雄关漫道真如铁”。2013年9月,习近平在访问西部邻邦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今日成都,是当年三线建设在今天的一个缩影。当年的三线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绝大多数,以及贯穿西部的铁路公路干线,必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5#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00:27:16 |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批“三线地区”内幕
中国共产党新闻>>史海回眸

  三线地区,是1964年至1978年那个特殊年代,由中国大陆的国境线依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向内地收缩,划三道线形成的地区。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三线地区基本上就是不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的中国中西部内地。

  越南战争触动毛泽东

  1964年8月2日夜里,在北部湾,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艇发生激战。8月4日,海战进一步扩大。美国悍然派出第七舰队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越南战争的战火燃到了中国的南部边界,中越边境地区、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都落下了美国的炸弹和导弹,中国军民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毛泽东彻夜未眠,紧张地关注着战争的态势。6日清晨,他在中国政府抗议美国侵犯越南的声明稿上批示说:“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这个行动指的是他的一个多年宿愿——骑马沿黄河考察,既有浪漫的诗情驱动,又有现实的经济目的,可惜就此中断。

  8月17日、20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这次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第一线能搬迁的项目要搬,明后年不能见效的项目一律缩小规模。于是,调整后的“吃穿用+三线”的“三五”计划指导思想再度发生变化,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终于确立。“三线”,成为当时使用最频繁的一个新名词,向各个方面部署和宣讲。

  报告出台部署“三线”建设

  8月19日,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联名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内容有:(一)建议成立由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罗瑞卿等十三人组成的国务院专案小组。(二)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特别是十五个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建设;第一线,特别是十五个大城市的现有续建项目,除即可完工投产见效的以外,其余一律要缩小规模,尽早收尾;在第一线的现有老企业,特别是有关军工和机械工业的,能一分为二的,分一部分到三线、二线,能迁移的迁移;在一线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设计机构,凡能迁移的,移到三线、二线,不能迁移的,应一分为二;今后,一切新建项目不论在哪一线建设,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不得集中在某几个城市或点。

  报告将各项工作进行了分工,还建议恢复人民防空委员会,周恩来任主席,谢富治任秘书长。同时,恢复北京地下铁道建设筹备处,积极准备北京地下铁道的建设,并考虑上海、沈阳两市地下铁道的建设。

  8月30日,邓小平批示将报告印发中央工作会议,以后又发给各中央局、部委、省委执行。关于三线建设,中央和国务院曾经发出过多种文件,但从时间和内容看,这份报告可以说是确立三线建设决策的第一份,具有最重要的意义。报告确立了今后不在一线,而是转入三线、二线建设的战略方针,制定了一线的重要工厂、学校、机关向三线迁移的重大措施,同时提出了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选址原则。

  建设“三线”首次开发西部

  9月5日,中央书记处作出关于计划工作的指示,已经彻底放弃了6月试图将抓“吃穿用”和三线建设并重的最后努力,不遗余力、急如星火地把重点转移到三线建设上来了。

  10月30日,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并下发了国家计委提出的《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这个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争取时间,积极建设三线战略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在1965年的基本建设总投资133.9亿元中,三线建设占42亿元,约三分之一;初步安排的690个大中型项目中三线占187个,不到三分之一。但在实际中按照这个安排,包括生产建设各个方面在内,木材不足150亿立方米,水泥不足80万吨,设备中的短线产品缺口也很大,在尽量安排国防和三线建设需要后,则难以照顾其他方面的需要。

  阵阵袭来的战争阴云,使祖国广袤的西部地区,通过三线建设的特殊方式,第一次在国家计划中占有空前的重要位置。

  来源:老年生活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6#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00:42:45 | 只看该作者
布林肯:美国准备直接与中国讨论核武器控制问题
2022年5月26日, 23:19 (更新: 2022年5月27日, 00:07)
东风-41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6.05.2022
© AP Photo / Mark Schiefelbein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周四说,美国准备直接与中国就核武器控制问题进行对话。肯称,美国准备直接与中国讨论核武器控制问题。
布林肯在发表美国对中国政策的基本原则讲话时说:
“美国和中国应该相互合作,也要与其它国家合作来解决与伊朗和朝鲜核计划有关的问题。此外,我们准备直接与中国讨论我们自己作为核大国的责任。”

G7国家支持更广泛的努力来致力于有中国参与的积极军控对话2022年5月14日, 20:14 (更新: 2022年5月14日, 21:39)
© AP Photo / Michael Sohn
声明称,G7国家支持更广泛的努力来致力于有中国参与的积极军控对话。
联合声明中称:
“G7国家支持和鼓励更广泛的努力来进行有中国参与的积极军控对话。我们欢迎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努力促进在《不扩散条约》裁军领域进展方面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有效措施,我们强调说,所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有责任积极和自愿参与这种关系。”
联合声明还宣布打算对可用于研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材料、技术和研究的不扩散加强控制。
《华尔街日报》:中国已加强核力量
4月10日, 18:58
2021年11月5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表示,美国捏造所谓“中国威胁”,无端指责中方在核领域的力量建设,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中国军方是在美国国防部发布2021年《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之后做出上述表态的。该报告中称,2027年前,解放军拥有的“可投送”核弹头可能多达700枚,到2030年可能达到1000枚。


链接

特朗普称有兴趣与中俄签协议:减少“荒谬”的军费
2019年04月05日 09:19 环球网
  原标题:“咱都别造武器了”,特朗普欲拉中俄共同限制军费开支?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朱梦颖]在大幅增加五角大楼军费开支预算,并要求北约增加军费开支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开始抱怨所有这些钱可以更好地花在其他地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华盛顿观察家报》报道,当地时间4月4日,特朗普表示,他有兴趣与中国和俄罗斯达成一项新的军备控制协议,以减少“荒谬”的军费开支。

  “他们制造了大批武器,惊人的武器。我们也一样。去年,我们只获批了7160亿美元军费开支预算,而今年可能会造更多,”特朗普在白宫告诉记者,“俄罗斯、中国以及我们美国,都在造价值数千亿美元的武器,包括核武器,这太荒谬了。”
  “中国在军事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我们也一样,俄罗斯也一样。我想我们可以一起停了这些开支,把钱花在那些可能更有利于长期和平的事情上。”特朗普表示,“如果我们都团结起来,咱都别造武器的话,我想会好很多。”
  特朗普的这个逻辑,俄媒都看不下去了。在报道中,RT反复强调,其实特朗普才是那个拉高美国军费开支的人。在上任第一年,特朗普就将美国军费开支预算提高到超700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2020年更有望达7180亿美元。报道还提到,2018年美国军费开支预算位居全球第一,超过位列其后的12国的军费开支总和。
  而与美国相比,2019年中国国防开支预算仅为1.19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776.1亿美元),约为美国的四分之一。俄罗斯这一数字约为440亿美元。

制造武器的花费太高?特朗普:建议美中俄三方共同减少军费开支!

2019-04-06 08:3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可能意识到美国预算赤字失控,期盼与中俄谈判降低军费。不过受访学者认为,各方目前严重缺乏战略互信,这类军控协议料难以落实或持续。
美国总统特朗普前天表示 ,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制造武器的花费太高,建议三方共同合作减少军费开支,以更有效地促进长期和平。
特朗普华盛顿时间前天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特朗普提及美中俄军费的问题。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抱怨这三国在核武等武器制造的花费太高,并称这笔钱更适用于其他方面。
他说:“中国的军事花费很高,我们(美国)和俄罗斯也是,这三国可以一起制止这些花费,把钱花在对促进长期和平更具成效性的东西……如果我们能一起不去制造这些武器,我觉得会好很多。”
这并非特朗普首次提出要与中国和俄罗斯合作控制军费。去年12月,特朗普在推特发文说,美国军费之高是“疯狂”的,并提出要同中国与俄罗斯举行三方会谈,终止“失控”的军备竞赛。有分析认为,特朗普可能意识到美国预算赤字失控的问题,希望通过与俄罗斯和中国谈判来降低军费。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许瑞麟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特朗普的建议像是一种军控协议,但这类协议一般因各方国情、安全情况和军事防备需要的差异而难以达成,即使达成了,也常出现遵守条款、核实以及执行方面的问题。
许瑞麟指出,庞大的军事开支对美国的资源造成负担,这笔钱确实可以转移到其他急迫的非军事开销,以服务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但前提是中国和俄罗斯也愿意退一步,而实际上目前各方严重缺乏战略信任。
学者:美国有议员认为军事优势被中俄削弱
他指出,美国一些立场较强硬的议员认为,美国军队传统上的军事优势近年来被中俄这两个竞争者削弱,他们连同美国一些安全顾问和军事规划员,势必强烈反对减少军事开支的建议。
至于中国,许瑞麟判断,中国军方部分人士仍认为,美军和解放军相比仍具优势,此时削减军费可能导致缩小中美军事差距的步伐放慢,因此对上述建议应该会有所保留。
但许瑞麟说:“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他还能说些什么,才不会让中国看起来过于具攻击性,或是不如自己所形容地爱好和平?” (此句中的“他”时指当时在白宫现场的中方贸易代表,他当时越权接口说,很好,同意。4.5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连忙急于澄清——转帖注)
虽然特朗普抱怨美国军费过高,但其政府上月提交国会的预算案中,2020年的军费开支拟从今年的7160亿美元增至7500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今年的军费预算是1.19万亿元人民币;俄罗斯今年的军费预算最少,约2.87万亿卢布。


中国必须参加?华春莹严厉回绝:美国没权利要求中国做任何事

2020-05-30 10:19:40 来源: 游戏菜鸟大咖  网易

近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接受了塔斯社的采访。他谈起本月早些时候他出访美国时,双方就重要双边及国际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磋商。
俄罗斯对续约态度积极
俄美两国曾于2010年签订《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用以限制俄美两国部署的核弹头数量。该条约将于2021年到期,若双方均有意愿,可以续约延长5年。俄外长表示,己方希望延长该条约有效期是,不设前提条件,并不存在人为拖延的情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是美方对此立场模糊,再三放话,必须要中国加入该条约,自己才肯续约。并施压俄罗斯,称中国不参与“军控谈判”的话,会对俄罗斯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希望俄罗斯带上中国。美
国此举实在是无赖行为,这个条约本就为限制俄美双方冷战时期部署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制定,中国的核武器充其量就是俄美的零头,怎么能答应对方自废武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华春莹严厉回绝美方无理要求
去年,特朗普曾多次公开喊话,准备与中俄签订新的、广泛的军控协定,对此中国毫不理会。他在拉中国进入《中导条约》的计划失败后,单方面宣布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与此同时,加快在亚洲部署陆基中程导弹的进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中导条约》失效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成了最后一个限制俄美两国核导弹力量、军控领域的国际法工具,战略意义重大。照目前形势看,美国是打算故伎重施,单方面破坏该条约。中途将破坏世界和平的锅甩到中国头上,意图告诉全世界,是因为中国不肯配合俄美加入军控条约,才导致该条约无法继续。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此问题态度十分明确,中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美国没权利要求中国做任何事。中国对俄美的“双边谈判”不感兴趣,请美国不要拉上中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只做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事
美国三番两次想拉中国加入军控条约,嘴里说着是为了减少数以万亿计“荒谬”的军费开支,却对该条约可能造成的弊端只字不提,实际心思昭然若揭。
华春莹严厉回绝:美国没权利要求中国做任何事,中国对自己的实力清楚明白、毫无幻想,短时间内不可能加入俄美之间的核武器谈判中。该加入时我们自然会加入,时机不到,任何人逼迫也无济于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此,俄外长强调,中国的核武器实力远小于美俄,俄方对中国不同意加入俄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续约谈判的理由表示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7#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01:26:17 | 只看该作者
布林肯对华政策演说:不寻求新冷战
作者: 张佳莹  
2022-05-26 23:47

(早报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为了维护现有的国际秩序,美国将与中国展开激烈竞争,但美国并不是要开启“新冷战”。
布林肯周四(5月26日)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对华政策演说,阐述美国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
布林肯说,尽管美国几个月来一直关注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但北京构成了“对国际秩序最严重的长期挑战”。根据法新社,布林肯的讲稿部分内容提到:“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重塑国际秩序的意图,而且越来越有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来做到这一点的国家。”他说,美国随时准备就一系列问题加强与北京的沟通。
布林肯也称,北京在台湾周边的行动“严重破坏稳定”,并威胁到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
布林肯说:“北京的愿景将使我们远离在过去75年里维持世界发展的普遍价值观。”他说,总统拜登认为,这十年将是关键的;美国在国内以及与世界各国采取的行动将决定对未来的共同愿景是否能够实现。
布林肯承认,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内外采取越来越强硬的立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美国无法改变中国的发展轨迹。“因此,我们将围绕北京塑造战略环境,以推进我们对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国际体系的愿景。”
布林肯说,美国不希望发生冲突或新冷战,而是决心避免出现两者。他说:“我们不寻求阻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角色,也不寻求阻止中国,或任何国家,发展经济或促进人民的利益。”但他说,捍卫全球秩序,包括国际法和协议,将使所有国家,包括美国和中国有可能共存和合作。
布林肯说,中国将以前从未见的方式考验美国外交,他宣布在国务院内成立一个“中国专项室”(China House),以协调各地区的政策。
官员们说,布林肯将重复拜登早前的评论,即他没有偏离美国对台湾的长期政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8#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01:41:03 | 只看该作者
补壹刀:讲完了,就这?
来源:补壹刀
2022-05-26 23:59




美国时间26日上午10点半左右,在推迟了半个小时之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了拜登政府执政两年多以来首份涉华重要政策演讲。

据美方的话说,这是迄今为止拜登政府对涉华政策最全面的一次声明。

然而,听完全文,这次的演讲显然并不如外界预期的那样。

1

这次的演讲铺垫了很长时间,在万众瞩目中姗姗来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是新冷战”,布林肯强调,华盛顿不寻求将中国与全球经济分离开,但致力于确保中国遵守国际规则。

“不是要反对中国”,布林肯强调,华盛顿要求中国改变,是要捍卫人类的尊严和权力。

“不是要阻止中国发展”,布林肯继续强调,华盛顿是要捍卫国际法,让美国和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能共存和合作。

可以看出,华盛顿这份对华政策演讲继续延续了心口不一的风格,既想要占据国际道德制高点,又要在实际行动中处处以美国利益为先。

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布林肯承认,美国直接影响中国意图和野心的能力有限,因此将转而专注于塑造围绕中国的战略环境。

这让人想到了白宫刚刚结束了声势浩荡的亚洲之行,华盛顿自认为此行收获满满。

不光宣布了启动印太经济框架,还召开了四方安全会议,并强调深化了美韩、美日关系。

同时在被广泛认为俄乌冲突牵扯了美国当前大部分精力、并让人怀疑华盛顿是否还有足够精力来张罗宏大的印太战略计划时,布林肯保证,印太地区和中国仍然是华盛顿“坚定不移”的重点。

在涉台表述上,布林肯继续强调了美国对台政策没有改变,重申了反对“台独”、反对单边改变现状,防止冲突发生。

这一表态发生在拜登前几天的一次“脱口而出”之后。在被问及美国是否会在军事上介入以应对台海冲突时,拜登回答:“是的,这是我们做出的承诺。”

这已经是拜登过去一年第三次发表此类评论,每次他的助手时都争先恐后地向媒体确认美国的对台政策没有改变。

事实上,在这场演讲开始之前,美国就已有多位共和党员发声强调,国务卿这次演讲必须传达出“坚定捍卫台湾”的立场。

共和党参议员霍利称,拜登政府需要一个“更好”的中国政策,也就是“更强硬”的政策,这意味着“协助台湾防卫”。

对此,25日,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海空域组织多军兵种联合战备警巡和实战化演练。

就在此前不久,5月9日,东部战区还发布了一则仅有60多字的消息,称5月6日至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常导等兵力,在台岛以东和西南海空域进行实兵演练,进一步检验提升多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

这是半个多月内,东部战区已两次主动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岛周边演练的消息。

“这是对美台勾连活动的严正警告”。

2

这是一场“没有多少惊喜或新意”的演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务卿这番宣扬已久的讲话,验证了美国国内一些“知情人士”提前曝光的基调和信息。

美国媒体POLITICO 3天前就报道说,布林肯公布的对华政策,是效仿前总统特朗普时期政策。他今天的演讲也主要是进行政策概述,不会提供“如何执行”的详情:

执行细节以及政策全文,都不对外公布。

为啥这样处理?美国学者葛来仪分析说:

这场演讲的目的,本来就不是说一些外界之前没听过的新话。它的重点在于阐述如何与盟友和伙伴合作,如何将经济、科技能力整合进美国外交和军事国防工具箱,以“进一步推进一系列对华政策目标”。

虽然没扔出什么“重磅炸弹”,但演讲的时机还是引来持续关注。

布林肯原计划本月5日发表这场演讲。当时的时间点就被认为经过精心挑选,旨在为接下来美国有关“印太”的密集外交动作揭幕,包括美国东盟特别峰会、拜登访问韩日并举行“四方机制”峰会等。

在这些活动前发布对华政策,可以产生聚集效应,显示拜登政府“仍专注于亚洲和对抗中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演讲前一天,美国务院突然说布林肯新冠检测阳性。演讲“被迫”推迟,最近才重新确定在了26日。

这个时机选择,再次引发“联想”:它是在美国总统刚刚结束访日和公布“印太经济框架”之后,尤其是在拜登刚刚发表的一番涉台表态引起广泛猜测之际。

紧跟这场“风波”发表对华政策演讲,除了仍能展示拜登政府“对于印太的兼顾甚至专注”,还能让其中美国政府有关一中政策的阐述以及涉台问题其他方面引发更多关注。

美国务卿的中国政策演讲内容上“了无新意”,态度上也是一贯强硬。

已经预知布林肯的演讲“不会偏离之前他对美中关系的表态”,美国国会一些反华议员今天也“不失时机”地跳出来,对美国务卿的演讲表达“殷切希望”,好一番政治表演。

美国“需要一个更强硬的对华政策”;“我们将在包括印太在内的世界各地竭尽所能捍卫我们的价值观”“现在改变对台战略模糊政策是合适的”……

共和党党议员鲁比奥、乔希·霍利等反华鹰派今天齐刷刷地亮相媒体,给布林肯的讲话营造好了强硬气氛。

3

布林肯今天的讲话,是拜登政府上任一年多来发表的首份针对中国的政策演讲。

为什么这份“对华战略宣示“这么晚才来?

美国国内对此早就有了诸多质疑。有人认为拜登政府缺乏明确的政策文件指导,实际是“没有方向的”。

共和党议员麦考尔甚至指责,拜登政府在对华3C政策下“寻求对华合作”,比如在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等领域,是在“自欺欺人”。他声称,这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破坏,也阻碍了美国“将中国视作敌人并推出真正具有竞争性的战略”。

一位美国问题学者对补壹刀说,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已经零零散散阐述过一些具体议题上的对华政策,比如涉台、涉港、南海等方面,但系统性的中国政策演讲,确实还是首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政府对华政策演讲,通常都希望提出某种具有标志性的词汇或提法,以便在美国外交史上留下印记。

但纵观特朗普时期,美国副总统彭斯和国务卿蓬佩奥加在一起至少进行了三场大张旗鼓的中国政策演讲,但除了对华蛮横强硬,没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

这也是布林肯演讲事前便引发广泛关注的原因。

这毕竟是拜登政府任内首次系统和全面的对华政策演讲。如果布林肯的讲话真如外界预期的那样,只是把过去15个月以来美国各领域对华政策笼一下,打补丁似的“重申一遍”,甚至是对特朗普时期对华政策的“效仿和继承”,那它注定闹不出什么声响。

从今晚演讲的实际内容看,也确实如此。

有美国专家对“补壹刀”称,这次演讲的整体基调是四平八稳,没有新意,有的只是对拜登过去十几个月涉华议题以及美国关键议题的汇总。

演讲从头到尾贯穿着要把美国自身实力、财富、人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投资于美国,建好美国,大约有1/3的篇幅聚焦在内政,基建、市场、劳工、保护更多人福祉,这些其实都是跟美国国内相关,说明这场演讲仍然跟选举挂钩。

专家认为,其实美国现在的对华政策已经十分明显,就是要全面对华展开战略竞争,其核心就是不断打压中国在地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作用和地位,拉着更多国家在经济、信息领域与中国拉开聚集。

就亚太地区来看,东南亚国家跟日韩还是有区别。虽然他们与会出于向获得美国投资、便利的考虑加入印太经济框架,但在安全义务联盟方面与美国的关系没有像日韩那么深入。

事实上,这次演讲中没有表达的,恰恰是没说出美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美国的确自身发展出了问题。他在对美国国内不同的群体,对自身衰退以及对种族主义、枪支泛滥悲观调子,做了有趣的解读。

布林肯强调美国依然是多元有活力追求不同族裔共同存在的社会,也就是说,布林肯谈的比较积极的地方,恰恰隐含着美国面临的困局。

在外交层面也是如此,亚太国家到底有多少对美国所做的给予信任和认真对待呢?这次演讲反复强调联盟盟友重要性,反映的恰恰是亚太地区越来越松散的盟友关系现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9#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01:44:22 | 只看该作者
玩双面话术!布林肯称美政策未变,“不支持台湾独立”,却想甩锅大陆
来源:环球网
2022-05-26 23:52




【环球网快讯】当地时间5月26日上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对华政策演讲。布林肯在演讲中就台湾问题表态。他声称,“关于台湾:我们的做法与过去几十年的历届政府是一致的。正如总统所说,我们的政策没有改变”。






环视频/何卓谦

布林肯称,“美国仍然致力于我们的一个中国政策……我们不支持台湾独立”。

但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布林肯除了声称“不支持台湾独立”,同时还表示要“继续拓展与台北的关系”。此外,布林肯还指责中国大陆对台湾“胁迫”。

据法新社报道,布林肯表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没有改变,美国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不支持台湾独立,希望两岸之间的分歧可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

布林肯的表态暴露了美国政客一贯的双面话术,因为关注两岸态势的人都很清楚,是美方近来不断在用“切香肠”的方式挑战中国大陆的底线,甚至在台海问题上玩“美国支持一中政策,但不认同中方一中原则”的文字游戏。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月24日表示,美方费尽心机在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玩弄文字游戏,但我想提醒美方的是,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包括美国在内,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步伐;世界上也没有任何力量,包括美国在内,能够挽救“台独”势力失败的命运。美国违背在台湾问题上所作的承诺,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明里暗里怂恿支持“台独”分裂活动。如果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不仅将给中美关系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最终也将使美国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我们奉劝美方,听一听中国一首脍炙人口的老歌,歌中唱到: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汪文斌说。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在26日最新文章中明确表示,美国政府一面声称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不支持“台独”,不希望与中国发生冲突对抗,另一面却把台当作“第一岛链战略支点”来遏制中国,不断虚化掏空一个中国政策。美方把单方面炮制的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六项保证”凌驾于中美双边共识即三个联合公报之上,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美方大肆提升美方官方关系,不断派高官访台,却说是为促进非官方关系。美方说希望台海和平,却售台大量先进武器,无疑是火上浇油。美方的错误做法严重助长“台独”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正把台海变成危险的火药桶。

布林肯这场演讲原定于5月5日举行,但因布林肯感染新冠肺炎而被迫推迟。彭博社此前报道称,这场演讲原本要为拜登的亚洲行铺路,现在却排到拜登结束访问韩日之后。关于这场演讲,法新社24日援引布林肯的助手们称,这将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对中国这个崛起的亚洲大国政策的最全面声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01:49:30 | 只看该作者
枪击频发,记者质问美国务院发言人:中国说我们讨论人权很虚伪,你怎么看?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5-26 21:23:20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我们曾是山巅之城,是全球最后的美好希望,是这个世界闪亮的灯塔......但反过来,我们也可能成为其他国家不愿效仿的榜样……”
美国半月内的两起严重枪击事件,不仅震惊了世界舆论,也再度揭开了美式人权的虚伪本质。在美国国务院5月25日的记者会上,有记者就颇具火药味地追问发言人普莱斯,“中国说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指责所谓的中国人权问题是虚伪的表现,你对此有何回应?”
但普莱斯却有些答非所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国务院5月25日记者会实录
5月24日发生在美国得州小学的枪击事件,共导致包括19名儿童在内的21人死亡。中国外交部25日对这一事件作出了回应,发言人汪文斌提到:“美国政府对美国人民的人权遭受系统性侵犯无动于衷,却热衷于打着人权幌子对别国肆意攻击、横加干涉。这充分表明美方所谓的‘重视人权’完全是虚伪、空洞的说辞。”
中方传递的信号很快被美国记者捕捉到。
当地时间25日的国务院记者会上,一名记者向普莱斯问道:“你的家乡得州发生了这样的枪击惨案,这件事也牵扯到外交问题。你的北京同行今天提到了这件事,他说美国没有解决枪支暴力问题是不可接受的,他还说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指责所谓的中国人权问题是虚伪的表现,你对此有何回应?认为这个说法公平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我......我对此没有直接的回应。”忙于翻看资料的普莱斯头也没抬,有些答非所问,“或许我可以用委婉的方式回答一下。”
“即便是对于我们这样每天沉浸在外交政策的人来说,目睹这一切(枪击案)也是沉重的打击,一拳击中了我们尚未愈合的伤口。这是毁灭性的人员伤亡,对我们的工作也造成了影响。”
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摇了摇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5日发布会上的普莱斯
“每当想到这件事,我不禁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拜登总统对美国领导地位的看法上。”普莱斯顿了顿,接着说道,“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我们不仅以我们的力量为榜样,还要用最好的榜样的力量来领导(世界)。”
“当我们处在最佳状态时,也的确如此。”说到这,普莱斯的语速有所放缓,一字一顿地表示,“事实上,这个国家发生的事情在世界舞台上被放大了。世界上的国家和人们会关注这里发生的事情,这通常是出于羡慕......”
“我们曾是山巅之城,是全球仅存的美好希望,是世界闪亮的灯塔。我要再说一遍,当我们处于最佳状态时,美国树立的榜样,是世界各国都想要效仿的榜样。”
“但反过来讲,嗯......这可能也说得通。我们有可能为世界树立一个任何国家都不愿追随的榜样,我们也有可能沦为最亲密盟友困惑和质疑的根源,不再是一个众人羡慕的国度。”
他越说越有些离谱:“更糟糕的是,我们成了被怜悯的对象,甚至让竞争对手幸灾乐祸,成了一种......成了一种他们快乐的来源。”
讲到这里,普莱斯显得非常无奈,他“啧”了一声,边摇着头边思考着接下去的说辞,停顿了足足有三秒之久。
“榜样的力量可能成为我们最大的资产,但在今天的日子里,正是这起事件——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事件,对我们的地位造成了影响,我们对此非常关注。”
当普莱斯抒发完一大段“榜样力量”的感想后,另一名记者的情绪有些激动。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这真的令人心碎,自1999年科伦拜校园枪击案发生以来,已经有超过30万美国人遭受过枪支暴力。就今年而言,这已经是第27起大规模枪击事件了,去年共发生了42起大规模枪击事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用手比划着向普莱斯倾泻着内心的不满。
“我们都有孩子,我也有孙子......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难道不算是种族灭绝吗?枪支游说团体至少负有部分责任?”
问罢,这名记者怒气冲冲,将手中的笔扔到了桌上。而普莱斯一边低头看稿,一边紧跟着回答。
“种族灭绝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定义,所以我当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发表意见。但是你......”
他的回答被记者打断。
“一场又一场的屠杀。”
“你......你......你......你没必要告诉我这些,我只是从我个人角度上说。”普莱斯好不容易抢过了话茬,“我没有忘记,我觉得大家都知道。”
普莱斯说,枪击案发生后,美国政府经常收到其他国家政府的吊唁函。
“我们世界各地的朋友和盟友都希望我们成为灯塔,他们希望美国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但如果我们发生了值得世界怜悯的事,改变了世界对我们的看法,这不仅有悖于我们的利益,也会让美国,乃至世界付出代价。”
当地时间24日,这起美国最致命的校园枪击案之一发生在得克萨斯州南部尤瓦尔迪市(Uvalde)罗布小学(Robb Elementary School),嫌疑枪手名为萨尔瓦多·拉莫斯(Salvador Ramos),18岁,是尤瓦尔迪高中(Uvalde High School)的一名学生。枪击案致19名小学生和2名成人死亡,震惊全美甚至全世界。
在5月2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美国得州校园枪击案表示:我们看到了有关报道,对美国一再发生此类恶性枪击事件造成严重伤亡感到痛心。我们向遇难者表示哀悼,向伤者和遇难者家属表示同情和慰问。
生命权是最大的人权,种族歧视是最大的不公。美国是枪支暴力和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国家,也是人权赤字最严重的国家。但令人不可接受的是,过去数十年来,人们没有看到美国政府在解决上述问题上采取任何实质举措。过去25年来,美国联邦政府未能出台一项控枪法案。马丁·路德·金发出“我有一个梦想”的呐喊已经过去将近60年了,但人们至今看到的仍然是弗洛伊德“我不能呼吸”的残酷现实。
美国政府对美国人民的人权遭受系统性侵犯无动于衷,却热衷于打着人权幌子对别国肆意攻击、横加干涉。这充分表明美方所谓的“重视人权”完全是虚伪、空洞的说辞。美国政府连本国人民的人权都不关注,又怎么会真正关心别国的人权呢?美方真正在意的,不过是把人权作为控制、打压别国的工具而已。
我们敦促美方切实把美国人民人权放在心上,尽快向世界提交一份美国的人权报告,深刻检讨为什么美国会成为世界上枪支暴力最严重的国家,儿童和青少年死于枪击的概率是其他31个高收入国家总和的15倍?为什么纽约的亚裔生活在恐惧之中,对穆斯林群体的歧视有增无减,土著居民遭受的种族迫害仍在继续?为什么美国拥有全球最好的医疗技术和条件,却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美方应当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美国民众的生命安全,让美国民众切实享有免于恐惧、免于枪支暴力和种族歧视的权利和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