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495|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大前经济日报主流派为56789摇旗呐喊不遗余力 庆规制俘获?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30 18:4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民营经济走向更广阔舞台
来源:经济日报
2022-03-30 10:07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全面完善产权制度,从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机制和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引领民营经济顺应时代潮流,阔步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民营经济体量显著增长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2018年11月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

从扩大市场准入到减税降费,再到融资支持和法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多项惠及民营经济的政策举措接连出台。

电力、电信、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市场准入壁垒进一步破除,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实施,信息获取渠道更加畅通,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机制不断完善,发展空间愈加广阔。

“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7.6万亿元,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民营企业负担切实减轻。减税降费既是助企纾困,也是“放水养鱼”,2013年以来新增的涉税市场主体去年纳税达到4.76万亿元,民营经济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启航,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支持和服务,对于加快完善民营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有关破产清算、司法重整的司法解释及一系列司法文件发布,助力一批危困民营企业摆脱债务危机、流动性困境,让民营企业家重拾发展信心。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旗帜鲜明,我国民营经济体量显著增长。2012年至2021年,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7万户增长到4457.5万户,10年间翻了两番,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79.4%提高到92.1%。

尽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但民营经济在中央政策支持下展现出了韧性。2021年全国新设民营企业852.5万户,同比增长11.7%,增速重新回到10%以上。

深化改革消除发展壁垒

2022年1月,杭台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我国第一条民营控股的高速铁路,是民营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步,有力增强了民营资本的信心。

“深化铁路行业改革,促进铁路运输业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和适度竞争。”2020年5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推出多项突破性举措,将自然垄断行业对市场主体进一步放开,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和“非禁即入”负面清单制度,明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具体举措,每一项都与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消除民营经济发展壁垒的步伐从未停歇——

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强调,“从立法上赋予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平等地位并平等保护”,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创业热情,涌现出许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向前推进。2019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并于2020年4月印发。意见共32条,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五大生产要素,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化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

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民营经济发展实力更劲、势头更足。全国工商联数据显示,2021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取得新突破,达235.01亿元。

在外贸领域,民营经济表现同样出色,今年1月份至2月份,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6.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8.2%,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活力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质优劣直接关系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我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土壤,注入了蓬勃生机。

2019年10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发布,将各地区各部门“放管服”改革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规,彰显了我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顺应了市场主体期待。

着眼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创造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于2019年12月发布,提出支持民企发展的具体措施,强调坚持公平竞争,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极大地释放了民营经济发展潜力。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化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涌现。

目前,我国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00余家,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中,研发人员占比达到25%,平均研发强度超过了7%,平均专利数超过50项,成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民营经济活力持续迸发的生动写照。

2020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前10名中,民营企业占据7席。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创新不问出身,不管是大企业、中型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能作为创新主体。

我国114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超大规模市场,14亿多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内需市场,长期积累的丰厚物质基础、完善的产业体系,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始终没有改变,民营经济将登上更广阔舞台。(经济日报记者 曾诗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3-30 18:50:30 | 只看该作者
以数字化思维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2-03-30 14:01


作者:唐宏伟(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理应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贡献自身的力量。


强化国有企业党建引领。 国有企业既有创造经济利润的内在诉求,更需要承担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任,做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防控风险水平的有机统一。国有企业树立数字化思维,不仅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公有制的现实需要,但由于涉及面广、见效慢、资金投入大,企业仅仅依靠某个部门很难做到这一点,需要党组织发挥其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功能。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数字化建设中起到“把方向”“凝共识”“破难题”“促发展”的重要作用。对标数字化战略,要真正实现党组织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聚魂,国有企业党组织需要做到四个转变:一是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组织建设应当致力于尽可能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通过多样化的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二是科层型向网络型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企业的数字化建设离不开海量的信息和完备的网络体系,而这种网络体系也将助推企业组织结构从原来的垂直科层体系向模拟市场网络扁平化方向发展,国有企业要适应网络化的企业组织结构,以网络化管理新理念积极探索建立党群工作新模式。三是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随着数字化建设不断深入,各种新观念不断出现,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这就要求企业党群工作者树立开放的观念,及时掌握职工思想最新动态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思想引导,增强党群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在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党群工作者应及时审视和反思管理模式,紧紧抓住“人”“观念”“数字技术”,在结合上下功夫、做文章、抓落实,在精益工具方法的应用上下功夫、寻改进、求实效。


培养数字技术自主创新人才。 当今我国数字经济日新月异地发展,与数字技术相关的人才却出现较大缺口。面对这种挑战,国有企业必须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来统一认识和行动,激发企业内部数字技术自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不仅能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还能培养创新型的数字技术人才队伍,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针对数字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国有企业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来解决:一是向国家寻求专业人才支持。通过请国家成立数字技术专家组进驻企业实地考察改革工作、数字技术专家提供远程指导等方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与高校合作。通过设立企业基地班等形式,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满足企业数字化人才的需求。三是加大对企业现有数字化人才的培训力度,以适应新阶段数字化发展需要。通过推进内外部知识转移工作,加强信息化团队建设,形成“关键用户—内部顾问—外部顾问”的三级运营体系。


加强国有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从“资产驱动型”转向“数据驱动型”,需要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与传统资源有机耦合,实现数据生产、存储、共享和分析等在企业资源架构内的互联互通。树立数字化思维,需要构建符合国有企业经营特点与发展需要的“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等全新IT结构模型,以敏捷高效的新型数字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为保障,建立国有企业数字信息技术赋能平台,激发数据要素新动能,让数据成为生产力。为此,国有企业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提升对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对国有企业而言,加快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能促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支撑;另一方面能推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及智慧能源等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的快速迭代,为新一轮扩大投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明确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既涵盖传感终端、5G网络、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也包括利用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交通、能源、生态、工业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三是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人、财、物支持。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国有企业通过多方措施加强人、财、物的投入力度,也可通过引入第三方渠道进行技术联合开发和设施建设。


完善国有企业治理体系。 数字化渗透到国有企业各个层面倒逼企业转型,对企业内部生产、运营、管理机制重构的要求也越来越紧迫。国资委在《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到,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涉及全员、全要素的创新活动,要充分激发基层创新活力,营造勇于、乐于、善于数字化转型的氛围,强化上下一盘棋。可以说,树立数字化思维需要企业全员转型,涉及跨组织、跨部门的协同工作,因此要予以综合考虑。具体而言,国有企业需要构建“四位一体”的治理体系:一是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根据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国有企业要明确发展思路,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切实为数字技术人才的应得利益提供保障。二是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企业应当规范董事会建设,切实落实董事会职权,改革外部董事管理制度,严格董事选聘和履职管理,使董事会真正成为企业的决策主体,从而为数字技术人才发声,提升其话语权和影响力。三是分类分层管理国有企业数字技术领导者。根据国有企业的不同类别和不同层级,对国有企业数字技术领导者的提拔任命可以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如聘任制、选任制、委任制等,但是都必须经过严格考核才能通过。四是完善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国有企业能否建立起符合经济规律和数字技术人才培养规律的薪酬分配制度,关系到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和潜能的发挥,关系到薪酬激励功能的到位和“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关系到企业长期发展和人心稳定。为此,国有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以鼓励劳动和增强数字技术人才创造活力为目的,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薪酬制度。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30日 06版)



链接


反毛拒当人民勤务员 争为资本店小二 党内路线斗争主要矛盾
5 个回复 - 1222 次查看
现实的教育让我觉醒!一名大学生在康师傅方便面厂打工后的思考2022-03-24 10:53:33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红色青年白依依   编者按  近日,“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事件”引发全民热议,大家对于方 ...
2022-3-24 14:07 - 焦典 - 焦点时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3-31 15:17:50 | 只看该作者
安生:“疫情”条件下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2022-03-31 10:46:53  来源: 卢瑟经济学之安生杂谈   作者:安生


    经济放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疫情”明显则加剧了经济的不确定性。

  前些天的一条消息,“非升即走”已经成了两会的议题。

  最近另一条消息,大厂大规模裁员。


  前两天看到消息,有人在防疫期间,以买菜为名偷着出去打工,被行政拘留了。


  有关部门依法办事,不想过多评价。

  最近有很多人给我私信,魔都等城市的各种蔬菜的价格都在冲击10元一斤心理价位线 ,其中不少已经突破了10元一斤的心理价位。以后,不要说白菜价了,白菜也不便宜。

  最近还有一张图片在网上流传,工作可以停,人要在家休息,房租和房贷不停,但是收入从哪里来?

  这几年中国的民间杠杆率一直在高速增长,没房贷的有车贷,没车贷的有消费贷。

  这些贷款,为国内消费市场每年提供6-7万亿的消费需求。这些贷款的基础是预期的未来收入。

  现在,未来收入的预期变得非常不稳定。

  今天可能有工作,明天就可能被裁员。被裁员以后,很难再次谋求稳定的职位,灵活就业则可能随时因为邻居或同事的阳性,家里蹲。

  除了体制内,许多劳动者现在都面临随时被封禁,随时失业,生活成本上涨,房租、房贷不能停的局面。

  体制内也不见得稳定,毕竟财政困难发不出工资或减薪的未经官方媒体证实的传闻也时有所闻。

  这种情况下,如果个人有几万的存款,是消费还是以防万一,用于还贷?这种情况下,工作时断时续,他是否还有胆量申请贷款?

  这种不确定性,打破了消费贷款的循环。

  消费大幅的下降,是可以预期的。

  即使不考虑消费的下降,直接影响投资,也应该知道经济循环的不稳定,必然影响投资。

  投入资金,进行建设,购入设备,试车,试运行,达产,签订合同,申请贷款,购入原料,制成成品,发货,销售,回款,偿还贷款。

  现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因为不可预期的原因暂停,设备、原料运不进来,运进来的数量稀少,价格上涨,技术人员、生产工人被隔离,制成品运不出去,电商物流中断,商场封闭,消费者隔离,销售下降,回款困难。

  现代化大工业的时代,生产高度分工,全社会的生产如同一张大网。一个流动结点停下来,会对所有的环节都产生影响。任何一个结点的不确定,就可能导致整个生产网络之中若干循环无法按照预期时间和成本完成。

  什么都能停,生产贷款利息不能停。

  对工商业资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压缩生产经营规模等平稳下来再说。

  压缩生产规模,必然削减用工,减少工资支出,进一步压缩消费。

  消费下降与投资下降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不确定性的增加,同时推动消费和投资下降。使本来就不足的内需,雪上加霜。

  出口也同样受到影响。由于人员往来往来的不便,买卖双方交流困难,必然导致订单减少。余下的出口订单,本来就利润微薄,如果不能按时交货,就要承担损失。从进口原料到成品抵达对方港口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下,稳妥的方式自然是减少接单。

  随着生产规模的萎缩,建立在债务扩张基础上的内循环进入偿债周期,进一步压缩内需。

  扩大化再生产的增速下降到一定程度, 产能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缺口就会暴露出来。表现为生产规模下降,前期贷款无法被新增贷款覆盖,大量债务无法偿还。

  这就是经济危机加金融危机。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非常困难的时期,违法打工、坐吃山空、挖肉补疮、借新还旧、沿门托钵。

  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借到钱。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正常、规律、稳定的收入,欠了多少高利贷,能不能按时还钱。如果银行系统再对不良贷款终身追责,哪就更没有人敢贷款给他们了。当然,没有终身罪责也是不行的。不然,贷款全部放给自己人,然后,就不用还了。

  由于有大量的失业人口,为了生存和还债,他们乐于以更低的价格出售劳动力。现存的就业岗位即使有利润,也很容易被取消。压缩现有职位,以临时劳务派遣工取而代之,大幅节约劳动力成本,是可想而知的选择。

  当然,这样必然压缩劳动力收入,也进一步压缩有效需求。

  生产规模下降,就业困难,收入下降,实际利率上涨。

  这时,生产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会出现全面上涨。

  初期,由于运输环节紊乱,很容易出现物资紧缺的孤岛。一面是大批商品无法运抵目的地,被迫廉价甩卖,一面是部分地区因为交通问题,物资短缺。

  中期,因为生产环节紊乱,生产企业未必有原料,生产出产品未必能顺利运抵市场销售,产能必然下降。一大批企业倒闭或濒于倒闭,大量甩卖商品。一部分企业主动压缩产能以后,提高价格。社会资金除了投机物资,还放高利贷。这时物价涨跌互现,以涨为主。

  后期,大批企业纷纷倒闭或停产,彻底退出生产循环,残存企业占据市场,一些企业即使有闲置产能,但是由于上游供应链和下游需求方不稳定,也不会轻易扩张产能,全社会生产规模下降,存货被处理干净,大量游资炒作生产生活必需品。

  经济前景不确定的时候,生产者不知道自己的生产的产品是否能顺利出售并回款,增加货币供应也不会增加产能,只会刺激物价。

  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会面临四重挤压,一方面工作不稳定,一方面收入下降,一方面生活成本上涨,一方面贷款无法归还。

  如果实在熬不下去,他们只能断供、跑路,多少年的努力和积累不复存在。他们的资产将被法拍。

  生产规模下降,财政同样面临困难。那些在家中按时开工资不必为收入中断发愁的人,到时候也未必能继续领到工资。更严重的是,任何意识都不能脱离物质存在。财政收入下降,必然削弱政治意志的贯彻落实。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这么困难。

  极少数人可以垄断稀有资源,生产停滞时期,并不妨碍他们继续使用医疗、特许经营等生产生活必需品谋求暴利。他们可以把这些暴利投入炒作生产生活必需品,也可以用于放高利贷。他们还可以继续使用利润廉价获得法拍品或囤积居奇。由于他们有滚滚而来的利润和良好的现金流,即使他们手头的现金不够,银行也愿意为他们提供大量的贷款。

  他们是赢家,他们有能力使用自己拥有的物质资源制造舆论并推动对自己有利的政策,以维持现有的利润,谋求更大的利润。

  这些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早已脱离了生产循环,所以由于预期不稳、内需不足和出口困难导致的生产规模的下降,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前期核心资源垄断,中期货币短期和后期物资短缺,都给他们提供了可靠的投机的机会。

  不确定性越严重,生产规模下降越快,物价上涨越快。劳动者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还有收入,生产者不确定自己的产品能否顺利完成生产循环,唯一确定的是生产生活必需品不可或缺。

  病毒的传播性越强和症状越不明显,对未来的预期越不确定。

  除非完全切断与其他国家的人员和物资交流,否则必然出现频繁的不可预期的随机的病例和大规模的隔离。

  越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员和物资交流越频繁,发生的大规模病例爆发的可能性越大。这样的地区往往是经济的中心,处在社会化大生产网络的核心位置,对其他地区的影响远远强于一般地区。

  这些地区反复发生病例爆发事件,必然对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

  即使病毒消失,“疫情”对经济的副作用也不会消失。

  由于各个环节已经进入高度垄断阶段,每个环节内部由于竞争导致的扩张产能都无非是给上下游环节增加利润,这种情况下,各个环节更倾向于控制产能,提高本环节利润。于是,经济在较低规模上运行,物价在较高水平上成交。

  这时,经济进入滞涨阶段。

  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减税,还是增加贷款,都不会能增加有效需求刺激生产扩张。在高度垄断条件下,采用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必然迅速推高物价,导致原有一部分有效需求被挤出。

  此时,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进入低效阶段,甚至彻底失效。

  这并不是说疫情导致了经济大规模下行,而是说疫情作为诱因使原有的内需不足、杠杆消费、环节垄断、使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冲危机等种种因素积累的矛盾暴露了出来。


链接

公共债务危机 不懂虚拟资本 刘鹤'全球去杠杆大势'预期全错
19 个回复 - 16321 次查看
J博斯金:当心美国不断飙升的公共债务 时间:2021-07-19 07:2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迈克尔·J博斯金美国必须控制其不断飙升的国家负债,但美国总统拜登似乎想要反其道而行之,而此举的巨大风险不容忽视。在经历了2008 ...
2021-7-19 14:20 - 焦典 - 焦点时评


市场私有化问题越大 越颠倒黑白话语权 幸福感真相 生育
8 个回复 - 6114 次查看
调查:不到4%的中国女教师意愿生育三孩 2022-02-06 19:08 一项由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展开的调查发现,意愿生育三个孩子的中国女教师不超过4%,青年未婚女教师呈现出较低的生育意愿,经济、教育、住房、工作强度是影响 ...
2022-2-6 21:48 - 焦典 - 焦点时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3-31 15:24:58 | 只看该作者
是年轻人“逃离”工厂还是工厂把年轻人“逼”走了?

2022-03-31 09:43:59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青年赵文凌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个话题:“年轻人为什么逃离工厂?”看到这个话题,我其实想到的是:为什么不说现在的工厂咋留不住人?

  加班时间长、军事化严格管理、久坐久站伤身、重复一个动作的流水线、有的还需要两班倒上夜班、很多没有五险一金或没交齐五险一金、工资还只有最低工资标准加上拼命加班挣来的加班费……这样的工厂凭什么留住年轻人?

  如果说,工厂都像几十年前一样,拥有铁饭碗和主人翁地位,高管和一线工人的工资所差无几,住房、教育、医疗等只需要很少的开支,谁会不愿意留在工厂呢?只可惜,现在的年轻人只能从爷爷辈的口中得知这样的往事。

  几年前,我也曾经在流水线上做过两三个月时间的工。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最深刻的还真不是工资太低,而是那时候的工作枯燥乏味,甚至没有什么自由。一睁眼,就是食堂、车间、宿舍三点一线。在流水线上重复一个动作,既伤身体也伤精神,感觉自己和一个机器人一样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至于工资,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几乎所有招工工厂的底薪都是同一个数字,当时比较懵懂,还纳闷儿怎么所有工厂都这样?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数字就是那个城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就是只够你在这个城市独自生活的最低标准。

  原来,工厂的这个规定既规避了违法的风险,又告诉了我们马克思在书本上拗口的道理——工资就是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只可惜,除了最低工资标准,加班时间、五险一金等等就都不按法律来了。这一点,不仅是制造业工厂,就连互联网大厂也是如此。

  被赤裸裸的压榨了两代人之后,很多年轻人与其说是“逃离”了工厂,不如说是被“逼”得离开了工厂。离开工厂之后,很多人选择了外卖、快递等行业,这样的工作最起码看起来自由一些,比关在工厂里被人ya榨要文明一些。

  这时候,却有人说是年轻人吃不了苦了。说这种话的人一定没体会过工厂生活,也没体会过外卖小哥的生活。

  年轻人绝对不是吃不了苦,光工厂里的白班夜班12小时两班倒也就只有年轻人也受得了。况且,离开工厂选择去送外卖不也是在挣辛苦钱吗?送外卖工资可能高一些,时间上自由一些,但安全风险也很高,更缺乏五险一金的保障,只能被“困在系统里”。

  说到底,这不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吗?

  老板们招不到工了就一直问年轻人为什么?可为什么老板们不先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呢?

  真想要打工人多进厂,起码先遵守劳动法吧:五天八小时工作制,不拖欠工资;五险一金交齐,让打工人的生活更有保障;改善工作环境,避免更多的工伤出现。要更有诚意的话,是不是可以考虑提高一点工资,让工人有一点可以和老板平等对话的权利,最起码别再往打工人脸上摔工牌了?

  这些能做到的话,恐怕还是会有年轻人愿意选择工厂。毕竟,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情况下,年轻人也只剩在被ya榨得狠和轻之间做选择的权力了。

  实际上,生产是社会化的,消费也是社会化的,只有生产资料是私人占有的,这是存在着巨大矛盾的。社会合力生产的产品最终会流回社会消费,但生产的报酬也就是工人的工资是低的,消费时产品的价格却是高的,这中间被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获取了暴利,又制造了无法根本解决的矛盾。

  所以马克思说: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最终,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文/青年赵文凌,本文原载于公众号“青年思考”,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5#
 楼主| 发表于 2022-3-31 15:32:36 | 只看该作者
将裁员称之为毕业,资本的虚伪让人恶心!
2022-03-30 19:23:49作者:白依依来源:红歌会网

  原编者按

  阿里裁员叫做向社会输送人才,京东裁员叫做从京东毕业。资本家连裁员都如此有涵(虚)养(伪),真让人大开眼界!

  近日,因持续的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逐渐辐射到了非实体经济,部分互联网大企业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裁员,京东便是其中之一。据网友透露,京东多个业务线在近日裁员,部分业务裁员数量高达10%——20%,如旗下的京喜拼拼业务,裁员便达到了11%。

  裁员就裁员吧,资本是逐利的,在经济形势大好、利润上升时期会大量招人,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也自然要裁员,这是资本的本性使然,打工人也都心知肚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而,资本却总是奇招频出、出人意料。在这次的裁员过程中,京东的HR将裁员信称之为“毕业须知”,并在开头写到“毕业快乐!恭喜您从京东顺利毕业!感谢一路相伴!”此外,京东对外称这次裁员是业务板块正常优化。

  京东这波操作令广大打工人大跌眼镜、纷纷嘲讽、暗骂刘强东虚伪。

  当然,这也是刘强东一贯的作风。几年之前,京东的发展顺风顺水,刘强东大发豪言,说:“我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类似的话,刘强东还说过很多,他还曾对员工说过你们的待遇一定要比XX县的县长高,以后只要公务员涨工资了,我一定给你们涨工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那时的刘强东意气风发,给许多人留下了讲义气、重信用的好印象,不仅如此,那时的刘强东还会抽时间送一两次快递,亲力亲为的干一会儿一线快递员的工作,于是乎,在众多媒体的大力吹捧和强东优秀的表演能力加持下,社会好评如潮。

  然而从2019年至今,京东多次裁员,别说涨工资了,饭碗都端不住了。不仅如此,在裁员过程中,京东更是不给“兄弟们”反映的时间,仿佛生怕迟则生变。

  据内部高层人士透露,目前裁员确已启动,涉及京东零售、京东国际、京喜等多个业务部门,目前人力资源(简称“HR”)在约谈各个业务部门负责人,并给出明确的裁员比例,要求各负责人尽快“动手”终止与下属员工的劳动合同,2022年3月31日为此轮离职的deadline(最后期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就是资本的虚伪之处,他们不仅压榨员工,还总想方设法的维持自己的正面形象,生怕有人说他们是“东方不败”、“岳冷婵”,非要装出一副大侠的模样,殊不知他们的伪君子“岳不群”形象早已人尽皆知。

  说来也怪,不知道是受了什么歪风邪气的影响,资本家在虚伪和恶心的这条路上也形成了比拼之势,仿佛都要证明自己是虚伪和恶心的第一名。

  在资本家的极致虚伪这方面,马云开创了历史先河。2019年,马云在阿里巴巴二十周年年会上曾说过这么一句话“30年以后,我们希望每年向社会推荐输出至少1000名10年以上的阿里人,他们应该参与到社会的建设。”

  将裁员说成是向社会输送人才,如此清新脱俗,作为“人民富豪”马先生实在是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多年以来,淘宝和京东作为线上零售的竞争对手,经常公开揭露对方老底,形成了一股互相攀比之风,可能时间久了,就形成了比拼之风,以致于在裁员这件事上,京东就要在“不要脸”这三个字上压过对方一头。

  不过,天下资本家众多,风头也不能全让京东和阿里占了去,其他人也纷纷加入,如今已经形成了群魔乱舞的局面。

  例如,关于裁员的说法就各有不同:

  B站:开始新的职业生涯 ;

  京东:毕业;

  阿里:向社会输送人才;

  华为:放弃平庸员工;

  百度:鼓励狼性,放弃小资

  由此看来,天下乌鸦一般黑,老板都是唯利是图的。当初把你当兄弟是因为局势需要,而现在呢?对不起了兄弟,让你走你就得走人。现在需要裁员,兄弟就不是兄弟了,而是公司发展的累赘。

  马克思说:

  “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资本主义来到世界上,每一个汗毛和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由此看来,资本为了利润满嘴谎言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资本家的虚伪,每一个打工人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资本家永远不可能为工人考虑,工人J级的权益唯有靠我们自己团结起来去争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6#
 楼主| 发表于 2022-3-31 17:50:41 | 只看该作者
商务部谈疫情影响:外贸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来源:澎湃新闻
2022-03-31 15:29
3月31日,在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此次疫情导致很多地方停工停产,请问这对中国的整体外贸企业和中小微外贸企业有何影响?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商务部密切关注本轮疫情对外贸企业、特别是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影响。从目前反映情况看,部分外贸企业受疫情影响,面临生产经营受阻、物流运输不畅等阶段性问题。同时,原材料成本上涨、跨境海运不畅、供应链瓶颈等问题尚未根本缓解,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针对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束珏婷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继续狠抓稳外贸政策落地见效,落实减税降费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推动疏导物流运输瓶颈,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同时,指导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举措,共同帮助外贸企业更好应对风险挑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7#
 楼主| 发表于 2022-3-31 18:02:05 | 只看该作者
数据图解丨1-2月规上互联网企业收入2223亿元 同比增长5.1%
来源:光明网
2022-03-31 12:00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

3月30日,工信部发布1-2月规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情况。1-2月份,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以下简称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2223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2021年全年回落16.1个百分点。

1-2月份,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速下跌,利润出现下滑,研发费用小幅收缩。细分领域企业呈现不同增长态势,以信息服务为主的企业发展放缓,提供生活服务、网络销售服务的平台企业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数据安全法》等政策推动下,互联网安全服务需求进一步扩大,1-2月份,互联网安全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8#
 楼主| 发表于 2022-3-31 21:37:46 | 只看该作者
A股外资流出规模创两年来最大
2022-03-31 16:39

地缘政治局势、美联储加息以及疫情下的经济压力,持续压制中国股市表现。不确定因素叠加之下,外资撤离A股,更令市场的反弹前景蒙阴。
据彭博社报道,汇总数据显示,三月外资通过互联互通北向净卖出A股逾450亿元(人民币,下同,96.05亿新元),为2020年9月以来首次单月净卖出,金额并创2020年3月以来单月最大。与此同时,沪深300指数三月下跌逾7.8%,为去年7月以来最差月度表现。
外资被中国国内投资者称为“聪明钱”,因其提供市场变化的风向标。尽管中长期外资流入A股的趋势不变是市场共识,但短期外资的大幅流出也反映了他们对中国在岸市场的悲观情绪。
  
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灏在报告中写道:“中国市场出现了自2020年3月疫情全面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市场信心遭受重挫,这将继续拖累股市表现。”
兴业证券在报告中认为,本轮外资以及海外“长钱”大幅流出,核心原因是近期俄乌冲突之外,全球资金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溢价大幅提升。
不过本周以来,外资净卖出A股的势头较月初已有所放缓。周三北向资金净买入A股超过127亿元人民币,为去年12月以来最高单日净买入,周四继续小额净买入约10.5亿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9#
 楼主| 发表于 2022-4-1 14:07:16 | 只看该作者
被“嫌弃”的外卖的一生


表外表里
2022年03月31日 22:42:34






本文来自:表外表里,作者:张冉冉 、赫晋一,编辑:付晓玲、慕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外在认知里,外卖俨然成了多输的生意。

这当然和舆论焦点的倾向性,脱不开关系:

在媒体报道中,大比例是商家对外卖平台抽佣的“控诉”。

诸如“我外卖做得那么好,加上堂食的营业收入,一个月下来净利润三四万。而平台从我这抽的佣有6.6万,赚得比我们还多。”

各社交平台上,则充斥着消费者抱怨“外卖越来越贵了”“吃不起外卖”的吐槽声。

而承受着如此全网吐槽的外卖平台,却也很“委屈”。以美团为例,据2021Q4财报显示,其每配送一单,就要亏损超1元。

每个参与方都一肚子苦水下,在餐饮行业语境中,外卖一定程度居然成了被“嫌弃”的载体

如果没有外卖,餐饮回到做堂食,商家又轻松,利润又高;同时客人也开心。

但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回到的状态。更精确的现实,借用商家的话说:“现在这个情况,不做外卖的话,原地破产。”

当然,限定条件不可改,但如此胶着的局面仍有突破口。

配送费是“不可承受之重”?

疫情让外卖变得格外重要。

众所周知,餐饮行业的集中度很低——比如2020年餐饮百强企业营业收入,仅占到全国餐饮收入的7.8%,基本以中小微商家为主。

疫情之后,人们外出就餐的节奏,时常被打乱,严重威胁这些中小商家的生存。

而切入外卖业务,一定程度消解了这个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数据统计,疫情后超过55%的商户,选择线上、线下并重的策略;7%的商户选择线上为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过,机遇的另一面是风险。随着大家一窝蜂涌进新渠道,带来的是更广泛的竞争。

打个比方说,线下时,一家餐饮可能也就约方圆1公里以内的竞争,但现在竞争对手扩大到方圆5公里的范围。

这样一来,消费者的选择变多,单一商家被看到的几率降低;同时,消费者的权力变大,在平台上反手来个差评,可能影响店铺后续的生意。

基于此,商家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开展外卖业务是否划算

就数据趋势看,餐饮行业的两个支出大头——租金和人力成本,一直在“水涨船高”。

如下图,人工成本增长维持了多年以来的增长趋势;而租金成本从2020下半年开始,也呈现V型反弹,增速逼近疫情前水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也就是说做堂食生意,商户需要承担越来越高的固定成本支出。

而引入外卖业务,理论上,一方面商户在固定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带来的收入增长,可以摊薄房租等固定成本,提升门店的坪效与人效。

另一方面,可以避开线下热门选址带来的高租金,从而降低固定成本开支。

如此来看,外卖业务似乎很经济,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外卖业务虽说摊薄了堂食的固定成本,可自身也产生了额外的可变成本(以美团1P业务2021Q4数据为例):

·为使用外卖平台支付的费用即佣金,金额约为每单金额*4.1%;

·为配送服务支付的费用即配送费,金额约为每单金额* 11.3%;

·为吸引消费者花的补贴费用,比如满减优惠、天天神券、支付红包、折扣菜等;

·线上营销费用,按需购买。

而通过测算,我们发现这些额外增加的可变成本,可能超过了被摊薄的固定成本,具体逻辑为:

外卖增加的变动成本是+15.4%,而被摊薄的固定成本比例仅有约-7.2%,由此算下来,外卖的总成本依然增加8.2%左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事实上,这部分就是商家被外卖“侵蚀”的利润,而从构成来看,配送费支出占了大头。

从上图可以看到,若商家不承担配送费,增加外卖后的盈利能力是明显提升的

而对于没有自配送能力的商家来说,配送费用也是交给了外卖平台,平台于是成为“众矢之的”。但外卖平台真的借此拿到实惠了吗?

养成为配送付费的习惯,“任重道远”

2021年年报时,美团将餐饮外卖配送服务收入,进行了单独列示。

而从数据上看,配送服务收入占餐饮外卖总收入的大头,2021Q4占比为54.6%,收入约为143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看起来很可观,但实际上入不敷出。

如下图,2021Q4美团餐饮外卖配送相关成本达到了183亿,和收入加权计算下,相当于每配送一单外卖,要亏1.5元。王兴在2021Q4电话会上所说的,美团配送的订单部分至今仍在亏钱,就是这个意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且,这个成本很难下降——新政策形势下,平台或将承担骑手的职业伤害险等新增成本,配送成本下降空间很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由此来看,配送业务既威胁着商家的生存,又让平台面临亏损难题,谁也没讨到好。

但棘手的是,外卖不可能没有配送业务。如果平台和商家都不承担,最后苦了的,就是消费者。

事实上,美国的外卖平台Doordash,就选择让享受配送服务的消费者,直接承担这笔费用。

据Doordash的招股说明书:平台向用户收取订购商品的美元总额、配送费用,以及任何过户付款,比如税。此外,消费者还需要支付小费。

这简单理解就是,一单价格22.4美元的外卖,用户需要支付5.5美元的配送费,此外还可以向骑手支付一笔小费3.3美元,而商家只需要支付平台佣金。

而对于消费者支付的配送费,平台则与骑手分享:骑手获得4.6元,平台还能从中获取0.9元的收入。

如Doordash一样“谁享受谁付费”的原则,无可厚非。但相比之下,国内的用户明显比国外用户更幸运。

国内消费群体,相对来说对价格更敏感,如果平台向用户群体收取高费用,可能会导致交易规模的整体萎缩,连带的也会影响商户的收入,传导下来,便是单量减少,骑手无单可送。

微观经济学里有个最简单的理论,即当一个供需平衡、市场定价的市场,被人为干预价格之后,将会产生系统性的损益。

因此,长久以来,平台和商家为了吸引用户、满足消费者的外卖需求,变着花样进行餐费和配送费补贴。即便如今,用户点外卖依然经常享受“免配送费”“支付小部分配送费”等福利。

这使得,国内消费者难以形成“要为配送服务承担费用”的意识,实际上外卖配送成本,反倒是主要由商家和平台一起分摊——国内商家和平台的经营压力,也主要来源于此。

承担配送费的载体不同,导致的结果呈现在数据上就是,Doordash的毛利率要远高于美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换句话说,商家和平台,为国内消费者享受的优质外卖服务,承担了太多。

但同样的,配送服务所创造的价值,也是巨大的。

而若将时间也看做一种价值,消费者便是外卖配送服务的直接受益方。据调研显示,大多数用户选择外卖的原因是出于时间价值的考量。

有66.9%的消费者因为“有点儿懒,不太想出去”而选择点外卖,29.5%的消费者认为“时间紧张,点外卖可节省时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测算发现,外卖配送业务为消费者节约时间所创造的价值,也远高于其要为之付出的成本。

我们以美团为例进行的测算发现,美团核心用户的时间价值为21元/小时。

而据北大教授周其仁的研究,美团外卖每单能为消费者节约的餐厅往返路途时间以及在餐厅等待的时间,大约为48分钟。

如此来看,配送服务为核心用户节省的时间里,其能创造的价值约为17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备注:据美团研究院数据,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是外卖消费的主力市场,占全国订单总量的 65.1%(2019Q3),因此我们这里以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美团用户的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又已知2020 年城镇居民每周工作时长为 46.8 小时,由此测算得出美团核心用户的时间价值。

进一步对美团的配送收费标准测算,可以看到:30元以内的外卖,配送费在3.7-5.7元;35-50元,配送费为4.3-8.3元。

而实际上,当前在商户和平台的补贴下,正常时段内用户支付的配送服务费近乎于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也就是说,用户需要支付的配送费,远低于其通过配送节省时间,所创造的价值。

如今,大多数点外卖的人,仍有着“我可以点几十块钱的外卖,但却不能接受几块钱的配送费”的思维惯性。

但即便如此,当持续的疫情打破了商家-平台-消费者的平衡,“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互联网法则已不再适用,或许只有当配送费真的回归“谁消费谁付费”的基本原则,才能最终求得多赢。

小结

其实,造成外卖生意“多输”局面的原因——平台、商家、骑手都要生存,消费者又不想多掏钱,一直都存在。

只是在之前,平台出于发展的考虑,而商家经营状况良好,能支撑大幅补贴让利消费者,各方维持微妙的平衡。但持续的疫情打破了这种平衡,生存压力面前,高昂的配送费已成为商家、平台“不可承受之重”,矛盾凸显。

基于此,解决外卖生意产生的额外支出带来的矛盾,有两个方法。要么让配送费回归本位,由享受了此服务创造价值的一方用户来承担。要么,由平台维持薄利经营,让骑手、商家都能在临界点以内继续生存,用户享受现有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4-1 15:50:39 | 只看该作者
财新PMI比官方数据更糟:PMI降至2020年来最低
2022-04-01 11:30

该数据甚至比周四公布的官方调查数据录得的萎缩程度更糟。财新指数侧重于受到近期防控措施冲击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官方PMI主要跟踪的是规模更大的国有企业。在官方数据中,小型和中型企业的表现也逊于大型企业。

根据声明,整体制造业PMI下降的部分原因在于制造业生产经营受到冲击。3月份新订单指数为2020年2月以来新低。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说:“2022年3月,受国内局部疫情暴发因素影响,制造业景气度大幅转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做到精准施策,关注弱势群体,加大对重点行业和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稳定市场预期。”


PMI的下降凸显出,持续的疫情和中国严格的清零政策正在给制造商带来压力,并拖累经济增长。由于人们在春节后恢复工作,企业恢复经营,3月份通常是经济活动反弹的一个月。

这是该指数自2020年2月以来的最差表现,也低于接受彭博调查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49.9。

据彭博社报道,财新和标普全球周五(4月1日)声明,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上个月从2月份的50.4跌至48.1,跌破了50这一容枯分界线。

一项民间调查显示,中国3月份制造业活动降至疫情暴发以来最糟糕的水平,生产和销售受到疫情封锁措施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