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焦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说一套做一套 自称共产党人对美帝认识远差普京 自检尴尬

[复制链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2
21#
 楼主| 发表于 2022-2-8 17:06:47 | 只看该作者
当着马克龙面 普京怒怼法国记者:你想俄法开战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天下事
2022年02月08日 09:09:32






俄乌边境局势紧张,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2月7日访俄会晤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以缓和局势。在双方的联合记者会上,普京怒怼法国记者。

据今日俄罗斯电台(RT)网站2月7日报道,在联合记者会上,法国记者提问普京,如果乌克兰加入了北约,会导致什么后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此普京毫不含糊地回应道:“你想法国和俄罗斯开战吗?这就是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并试图以武力实施其‘重新纳入’克里米亚的国家政策,会到来的局面。”

普京还解释说,基辅将俄罗斯列为敌人,并坚称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乌克兰对克里米亚的进攻将触发北约创始条约的第5条,将整个欧洲拖入与俄罗斯的战争。“你问我俄罗斯是否想要同北约开战,让我问你一个问题,北约是否想要同俄罗斯开战呢?”

普京还说:“俄罗斯是世界上主要的核大国之一,(如果开战),不会有赢家。马克龙不希望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也不想。”

普京还指责说,基辅已经两次试图用武力解决顿巴斯问题。“谁能给我们保证,他们不会再做出这样的尝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2
22#
 楼主| 发表于 2022-2-9 12: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国后,普京干了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
2022-02-09 12:01 上观新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际政治,有时就是这样让人拍案惊奇。

大家都知道,前几天,普京特意来北京共襄盛举;回国后,普京又干了一件很不寻常的大事。

什么大事呢?

在莫斯科,会见了来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

这也是新一轮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普京第一次与西方大国领导人面对面会晤。

很有意思的一次会晤。

时间很长,两人一谈,就是5个多小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更不乏交锋。比如,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谈到北约,普京的愤怒还是溢于言表:我们没有向北约边界扩张,而是北约在逼近我们。说俄罗斯咄咄逼人,这不合逻辑。

他接着嘲讽:他们说北约是一个纯防御性组织,但许多国家的民众,比如,伊拉克、利比亚和阿富汗,就以亲身残酷的经历,验证了这种说法……

他并且警告,俄罗斯不会坐视乌克兰加入北约。

普京的原话是: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并试图武力夺回克里米亚,欧洲国家将自动被卷入一场与俄罗斯的军事冲突。到时不会有赢家,你们会被迫拖入这场冲突。

妥妥的普京风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最有意思的,还不是会谈内容,而是双方落座的方式。

一张超长的白色长条桌,普京在这头,马克龙在那头。

看视频,普京在桌子那头等候,马克龙进门后,两人也没握手,普京远远地站着,打了一个招呼,询问:你好吗?

感觉马克龙看到这么长的桌子,也有点懵:好家伙,普京你这是几个意思?

还是普京最后要求:请坐。

马克龙才在那头坐了下来,会谈开始。

白色长桌足足有六七米长,中间就一束鲜花。虽然这张长条桌,以前也出现在新闻里,但更多的落座方式,是普京和客人横着坐,而不是坐在两边尖端;即便两头落座,一般中间还坐着几个人,显得不是那么疏远。

但这一次,就普京和马克龙两个人,一边一个,遥远对着。如果我没搞错的话,至少创造了国际外交史上的“四个最”:

普京人生中最远距离的一次两人面对面会晤;

马克龙人生中最远距离的一次两人面对面会晤;

俄法历史上最远距离的一次总统面对面会晤;

两国领导人之间最远距离的一次单独面对面会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嗯,一不小心,普京又创造了新的历史。

以至于这张照片一传到社交媒体,到处是啧啧惊叹声:这样远的距离,感觉说话基本要靠吼;另外,面对面还这样远的距离,似乎还是视频通话更亲近些。

一些好事者,更是p出各种图片,帮助填满空洞的区域。

为什么会特意安排这样一张长条桌?

完全我个人的理解。

第一是防疫。

疫情彻底改变了世界,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确实,现在不少外交场合,握手已经不再,大家尽可能保持社交距离。

尤其是西方,几乎彻底躺平。普京多考虑一点风险,也可以理解吧。

第二是心情。

一张超长的长条桌,充分表达了普京强烈的情绪。

很多人注意到,普京刚刚从中国回来。在北京,虽然高度重视防疫,但普京与中国领导人,可没这么生分过。按照新闻报道,两位老朋友见面,场面其乐融融。

但回国见马克龙,普京完全是另一种心情了。

背后,还是对西方的强烈不满。

毕竟,对普京来说,不断侵害俄罗斯利益,不断推动北约向俄边境扩展,背后就是西方。

这一轮乌克兰危机,乌克兰本国都认为危机没那么严重,但不断渲染战争危机的,还是西方。

匆匆从北京回来,第一时间与马克龙见面,已经是够给面子了。

至于距离,那我在这头,你就远远的在那一头吧。

马克龙估计也没办法,碰上软硬不吃的普京,也只能客随主便。第二天他去乌克兰,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谈,感觉距离就近了许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最后,怎么看吧。

老规矩,三点粗浅看法。

第一,普京心中有气。

前面说了,对北约很愤懑,对西方很不满,交锋中充满了警惕。与马克龙的距离,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幸亏还是马克龙,普京还是给了面子。如果是拜登,估计待遇还会升级。

第二,马克龙也不容易。

匆匆飞往莫斯科,享受了特别的待遇。当然,马克龙也需要外交成果。至于为什么要去见普京?马克龙的说法是:在外交史上,从来没有一场危机,是通过后来公开的信件往来解决的,所以,他必须亲自前往莫斯科。按照他的宣布:普京也对他承诺了,俄罗斯不想激化形势。

第三,普京确实够可以。

外交,有时是一门艺术。但普京的外交艺术,果然又让人耳目一新。一场创造了历史的长条桌,环顾全世界,估计也就普京做得出来,更充分说明了俄罗斯与西方的心理距离。用一位朋友的话说,普京的意思,应该也很明确:你们(北约)离我远一点,别这么靠近我……

栏目主编:秦红

本文作者:牛弹琴

文字编辑:董思韵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邵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2
23#
 楼主| 发表于 2022-2-12 13:20:59 | 只看该作者
“普京不发一枪就攻击了北约最薄弱环节”
参考消息
2022年02月11日 23:51:53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月7日发表题为《普京盯上了德国——北约的最薄弱环节》的文章,作者是哈得孙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彼得·拉夫。全文摘编如下:

当全世界都在琢磨弗拉基米尔·普京是否会“入侵”乌克兰的时候,争夺西方之战已经打响。普京不发一枪就攻击了跨大西洋联盟的最薄弱环节:德国。当奥拉夫·朔尔茨总理7日访问白宫时,这将是美国总统与德国领导人最重要的会晤。

拜登总统接纳朔尔茨只是美国政府向德国示好的最新举动,但这位总理在抵达的时候将会有一只眼睛盯着莫斯科。朔尔茨于去年12月就职,他与1998年至2005年担任德国总理的格哈德·施罗德不同,不是普京的密友。但两人都属于社会民主党,而该党认为与俄罗斯的关系对其特性至关重要,对德国也至关重要。为了证明自己主动示好是正确的,社会民主党领导人经常引用他们在冷战时期的口号:“美国不可或缺,但苏联不可动摇。”朔尔茨要么忽视普京对乌克兰的威胁,要么在受到逼迫时大谈接触的价值。

这位总理的消极姿态体现了德国对动武问题的固有态度。大多数德国人不仅认为动武已经过时,而且对可能导致俄罗斯人死亡的行动划下了红线。德国人的历史记忆教导他们,与俄罗斯的任何战争都会导致毁灭。

俄使德保持中立

普京会讲流利的德语,冷战期间曾经作为克格勃特工驻扎在德累斯顿。他很可能比拜登更了解德国的观点。

尽管德国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但仅仅为乌克兰的防卫行动提供了5000顶头盔和一所野战医院。更糟糕的是,柏林最近阻止了北约盟国爱沙尼亚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德国海军总监凯-阿希姆·舍恩巴赫主张给予普京“他想要的、很可能也是应得的尊重”——这一表态导致他在数天后辞职。时至上个月,盟国对德国的信心已经严重削弱,由于担心被拒绝飞越德国领空,英国绕过该国领空向乌克兰运送防御性武器。

事实证明,德国今年作出的退出核电并且逐步淘汰煤炭的决定是普京的意外经济收获。如今,德国一半的天然气是从俄罗斯进口的。最近竣工的北溪天然气管道二线将增强这种依赖性。德国官员说相互依存性可以维护和平,一旦爆发战争,普京会把它用作不对称武器。

美欲逼德做出选择

要靠拜登来制衡普京,并且与德国达成新的谅解。首先,拜登政府应该宣布一项重大计划,从世界各地(从国内开始)为欧洲获得替代性的天然气供应,以减少德国面对普京和北溪天然气管道二线的脆弱性。在这方面以及所有与俄罗斯相关的行动中,美国应该承诺进行密切磋商,以换取德国反对俄罗斯单独与欧洲谈判的路线,因为普京可能会从中牟利。

拜登不能仅仅接纳朔尔茨,还必须依靠他。如果德国要重建与东欧的关系,这一点至关重要。德国自视为经济大国,它必须承诺通过欧盟协调的全面制裁来应对俄罗斯的“侵略”。为了证明这一点,拜登可以指出国会正在展开的类似努力。虽然德国可能不愿重建军队和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但它可以为发展盟国军队提供资金,并且支持盟国军队在北约前沿国家永久驻扎。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越来越倾向于袖手旁观,或者更糟糕的是,倾向于裁定争端。原因之一是,在德国与俄罗斯眉来眼去的时候,拜登政府视而不见。从周一开始,拜登应该让美国的盟友做出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2
24#
 楼主| 发表于 2022-2-20 21:27:29 | 只看该作者
普京直言俄罗斯被耍了
来源:央视网
2022-02-20 19:24




据德国媒体18日报道,根据新披露的历史档案,1991年3月6日,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外长在德国波恩举行会议,商议向苏联承诺,北约不会从德国东部继续向东扩张。该文件曾被列为机密,但是后来被解密。对于北约承诺不东扩,但现在罗马尼亚、波兰均部署武器系统,美国在俄罗斯家门口部署了导弹,普京多次直言,俄罗斯被耍了,称“他们用谎言把我们骗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2
25#
 楼主| 发表于 2022-2-20 21:59:21 | 只看该作者
俄罗斯与中国,美国更想搞掉谁?
2022-02-20 11:52:21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宁可抗日死

  美国敌对中国与俄罗斯,现在已经到了不择手段,没有底线的地步,军事围堵,战略挑衅,经济打压,科技制裁,文化侵略,媒体造谣,人员制裁。美国自己赤膊上阵还不够,它还拉拢一帮小兄弟跟着作恶。当这些都不奏效了,美国开始拙劣又滑稽地指望造谣挑起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战争了,为了让世界相信,美国还关闭了其驻乌克兰使馆。美国这样做,当然是指望通过挑起战争,搞垮俄罗斯经济,像肢解苏联一样肢解俄罗斯。

  早些年,美国只是恶对世界上的中小国家,轰炸别人的国家,屠杀别国的人民,对于中俄,它并不敢像今天这么猖狂。美国人为什么这么猖狂呢?显然因为它已经明显地衰败了,它已经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它已经有一种末日来临的感觉,它要做最后的一搏,指望用它最后的疯狂,挽救其衰败灭亡分崩离析的命运。

  美国恶对中俄,显然有些心太急了,它没有顾及其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警告:中俄结盟对美国极为不利,甚至将会是整个西方最大的灾难!结果,美国还真把中俄推到了一起。如今中俄已经成了最好的战略盟友,只要中俄团结起来,背靠背互相支持,美国在世界上就翻不起大浪。

  但是美国是一定要搞垮中俄这两个美国最大的敌人的,这个道理现在世人皆知。只有搞掉中俄,把中俄两国像苏联那样搞垮了肢解了,美国才可以放心地控制世界,奴役世界,舒舒服服地掠夺世界了。美国现在所以末日疯狂,它就是要指望在它灭亡之前,先搞掉中俄,在搞掉中俄的过程中,拯救美国。当然,这只是它的如意算盘。美国的疯狂,只会有一个结果,加速它的灭亡。

  中国与俄罗斯都是美国必须要搞掉的两个国家,这是美国的如意算盘。怎么搞?一个是颜色革命和平演变,这里面的道道就多了,另一个就是战争。中国与俄罗斯,无论先搞掉谁,对美国都是胜利。先搞掉一个,美国搞掉另一个就易如反掌了。

  与俄罗斯相比,中国才是美国最大的敌人。中国名义上的GDP已经超过了美国的百分之七十了,而实际上,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早就指出:以购买力平价衡量的GDP,中国2015年就超过了美国。2017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就已经等于美国加日本加德国之和了。中国制造业的成就,才是美国最为害怕的。所以美国最想优先搞掉的,一定是中国,而不是俄罗斯。当然,如果有机会先搞掉中国,美国也绝不会放弃。

  但是美国又害怕先搞中国,因为它害怕与中国的关系搞僵。与俄罗斯相比,美国更需要中国,美国可以和俄罗斯断交,但是不能与中国断交。现在的美国已经须臾离不开中国了,它需要中国各种工业品的滋养,需要中国为它每年印制的几万亿美元买单,需要中国继续购买和维持庞大的美国国债,需要美国各种企业包括商业服务业,继续在中国大赚特赚,需要美国公司继续在中国金融业股市汇市大赚特赚,需要中国继续维持美元结算,需要中国继续把600吨黄金存放美国。美国甚至十分明白,世界上只有中国能够救美国了,这也是拜登的政客死皮赖脸地求着中国帮助它的原因。如果美国先搞中国,中国与美国断交,断绝一切往来,终止源源不断的利益输送,还不等它要了中国的命,中国立马就会要了美国的命,美国立马就会寿终正寝了。所以美国又害怕搞得中国没有退路,害怕中国与它脱钩断交。

  另外一个角度,美国如果想先通过战争搞中国,一方面,它会忌惮中国这些年逐步强大起来的常规军力,还有中国强大的应对战争的国家整体实力,另一方面,它害怕俄罗斯一定会出手相帮,面对中国,美国都不会有胜算,面对中俄,美国就更是没有丝毫胜算了。

  与中国相比,先搞掉俄罗斯自然对美国更为有利。美国通过制造俄罗斯和乌克兰开战的消息,鼓动乌克兰对俄罗斯开战,意图就是想先搞掉俄罗斯。美国搞俄罗斯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西边有一伙北约群狼可以利用,东边还有个小日本也可以利用。这才是美国要造谣制造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意图挑起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战争的原因所在。当然,美国这样想,是建立在中国不会帮俄罗斯的前提之上。搞掉了俄罗斯,中国将面临四面包围,它再搞中国,就可以易如反掌了。但唇亡齿寒,中国同样不会允许美国搞掉俄罗斯,中国一定会毫不迟疑地支持俄罗斯。

  有些奇怪的是,在俄罗斯已经从边境撤军的情况下,乌克兰居然敢于向乌东部地区开炮了,当然这也可能是迫于美国的压力,打几炮做做样子的。晾他泽连斯基没有胆量敢跟俄罗斯开战。即便美国鼓动又怎么样,如果乌克兰真敢开战,俄罗斯可能还真敢收复乌克兰。

  有一点已经非常明确,中国继续与美国做生意,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兑换美元纸片,是极其错误的,非常不明智的。对于美国这样一个中国最邪恶最凶残的敌人,就是不出口,不生产,不要那个GDP数字,也不能这样去实质地资助它帮助它呀。美国丧心病狂恶搞中国,中国却不愿意与它脱钩,还要不管不顾地去实质帮助它,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呀?这究竟是自己的精明呢,还是严重的失策呢?

  美国的精明或者说歹毒是什么呢,是自己不生产,靠印制美元纸片收购收割全世界,通吃全世界,靠吸血全世界,使自己过上舒心的日子。但是这一招随着全世界人民的觉醒,已经不行了。靠印制美元收割全世界,是美国的精明,也是它的致命弱点。因为它不可能永远欺骗收割全世界。只是现在美国走到这一步,已经为时已晚了,没法挽回了。就像一个垂暮的老人,时日已经无多了。(2022.2.19)

  【文/宁可抗日死,红歌会网专栏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2
26#
 楼主| 发表于 2022-3-8 21:45:45 | 只看该作者
近平:乌克兰当前局势令人担忧
2022年3月8日, 18:48 (更新: 2022年3月8日, 19:50)
习近平:乌克兰当前局势令人担忧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08.03.2022
© AP Photo / Ju Peng/Xinhua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二表示,乌克兰当前局势令人担忧,中方对欧洲大陆重燃战火深感痛惜。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北京时间3月8日下午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了视频峰会。三国领导人讨论了乌克兰局势、伊朗核问题以及中国与欧盟的合作问题。
中央电视台援引习近平的讲话报道称:
“乌克兰当前局势令人担忧,中方对欧洲大陆重燃战火深感痛惜。”
习近平周二指出,乌克兰局势的当务之急是避免紧张局势升级,甚至失控。
中央电视台援引习近平的讲话报道称:
“当务之急是避免紧张局势升级,甚至失控。”

近期,顿巴斯地区局势严重恶化。基辅当局此前在接触线附近集中大量兵力,同时使用被《明斯克协议》禁止的武器炮击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在此背景下,2月19日,两个共和国政府向俄罗斯呼吁承认其独立。

俄罗斯总统普京2月21日发表首次全国电视讲话,宣布承认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2月24日,普京再次发表讲话,宣布决定在顿巴斯地区采取特别军事行动,目的是将乌克兰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普京称此次行动的目的在于保护顿巴斯居民。俄罗斯国防部强调,俄军只打击乌克兰军事目标和部队,乌克兰平民不会受到任何威胁。
此后,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大幅升级对俄制裁措施。2月28日,俄乌双方代表团在白俄罗斯戈梅利州举行首次谈判,双方一致同意继续谈判。3月3日,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第二轮谈判在白俄罗斯境内的别洛韦日森林举行,谈判持续约3个小时。双方仅就建立人道主义通道达成谅解。俄乌第三轮会谈于3月7日在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举行。俄罗斯代表团团长弗拉基米尔·梅金斯基在第三轮谈判结束时表示,俄方对俄乌谈判的预期结果没有实现。他强调,双方将继续保持接触。他希望双方下次能够“向前迈出一大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