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焦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合为幻想不斗则亡 打赢反美帝制裁香港国安法攻坚战 疫情

[复制链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31#
 楼主| 发表于 2020-8-5 14:46:49 | 只看该作者
中英两国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吗?驻英大使刘晓明解答
2020年08月05日 07:45:25
来源:澎湃新闻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英国又成为新闻中高频率出现的国度。目前中英两国的关系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中英两国的“黄金时代”是否已经结束?8月4日,《新闻1+1》白岩松连线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对中英关系的一系列问题作出解答。

英国防疫情况处在什么样的阶段,安全度增加了吗?

英国的防控措施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最近有些反弹,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二十多个城市出现了反弹,所以英国首相在周末的时候宣布推迟对一些城市解封的措施,而且要增加检测,要求人们继续保持社交距离。

英国目前确诊病例30多万,在全球居于第12,欧洲排第3,但死亡病例很高,在全球排第4,在欧洲排第1,所以形势还不容乐观。英国政府非常担心出现第二次暴发,所以采取了多项措施。

转眼又到开学季,中国留学生回得去吗?安全吗?

在英留学生人数比较多,英国最大的外国留学生群体在世界排第二,仅次于美国,在欧洲排第一。现在英国对于学校的疫情防控也采取了措施,他们现在已经逐步准备在9、10月份解封部分学校,但是很多学校还要采取网上授课。部分学校也开始现场授课,学生已经陆续返校。

航班的压力很大。疫情暴发之前,中英之间的航班每周有168个航班,现在已经减少到每周8个航班。为了避免第二次疫情的暴发,中英两国之间的航空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推迟解封的措施,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也与准备来英的学生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发布消息,给予他们必要的提醒。

不是中国变了,而是英国变了?

最近一段时间,中英关系确实出现了一些困难。英国媒体、西方媒体说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中国更加咄咄逼人,采取了很多不利于两国关系的措施。中英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会面临这样的困难?到底是谁变了?是中国变了,还是英国变了?

刘晓明表示,我的回答很清晰,英文叫loud and clear,清晰无误,就是中国没有变,而是英国变了。

中英关系面临现在的困难,责任完全在英方。刘大使从四个方面解读了这个问题。

第一,中国忠实的遵守《联合国宪章》确立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法》、《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是《中英建交公报》确立的准则,就是相互尊重主权、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我们从来没有干涉英国的内政,是英方无端指责香港国安法,而且采取措施,停止跟香港的遣返协议,而且改变英国海外国民护照持有者的地位,而且向香港禁运所谓的武器,而且对香港推迟立法会的选举说三道四,是由于英国干涉了中国的内部事务,干涉了香港的事务,使中英关系面临这样的困难。

第二,中国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没有变。中国始终坚持于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无意挑战谁、威胁谁和取代谁,只想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让中国人民活得更幸福、更健康。恰恰是英国一些政客挑起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把中国指责为是一个潜在的敌对国家,要叫嚣跟中国彻底脱欧,甚至叫嚣要对中国发起新的冷战,所以这些英国政客、这些反华势力、这些“冷战斗士”,恶化了、毒化了中英关系的气氛。

第三,中国忠实履行了自己的国际义务。他们有些人讲,中国不遵守《中英联合声明》,搞香港国安法,违反了中国应该承担的国际义务。恰恰相反。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签字的国家。75年来,中国已经加入了10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500多个多边条约,中国没有从一个这样的条约和组织撤退、撤离、退群、撤约。相反,中国忠实履行了这些义务,而英国恰恰相反,违反了它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准则,而且违反了1984年中英之间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就是改变对英国在海外公民护照持有者的地位,而且宣布无限终止跟香港的遣返罪犯的协议等等。恰恰是英国违反了协议。

第四,中国始终致力于跟英国建立伙伴关系,没有把英国看作是中国的威胁。恰恰英国改变了中英关系的定位,把中国看作是潜在的威胁、潜在的挑战。华为这件事情就是很突出的例子,所以华为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英国如何对待中国企业的问题,实际上是英国如何看待和对待中国的问题。是把中国看作机遇,还是看作是威胁,是把中国看作是伙伴,还是看作是对手这样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由于英国的这些变化,导致了中英关系现在出现的困难,责任完全在英方。

英国对华为的政策出现了重大的改变,是跟随美国的抉择?

英国对待华为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对待一家英国公司的问题,而是它怎么对待中国的问题。

英国一些官员讲,英国禁用华为是由于受到美国制裁的原因。他是从技术层解读这个问题,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在英国决定禁用华为之后,美国领导人争先恐后抢功。有的说,我一直在说服英国不要用华为,同时又向英国表示祝贺,说干得漂亮,就是应该这么干。明眼人一下就可以看出来,外部有强大的压力。华为这个问题,英国人确实应该把它想明白。

英国禁用华为之后,刘大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拒绝华为就是拒绝机遇,拒绝华为就是拒绝发展,拒绝华为就是拒绝未来”。华为是5G的领军者,英国拒绝跟华为合作,就是拒绝在5G的领域发挥领军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是引领者。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5G作为标志性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英国拒绝了华为,英国就可能成为第四次革命的落伍者,失去这样发展的机遇,拒绝跟中国公司合作,就是拒绝跟中国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如果英国拒绝华为,它的5G建设将推迟两到三年。过去华为是一家在深圳起家的公司,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特别赞赏的一句话,就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5G建设推迟两到三年意味着,你在搞5G的时候,6G就出来了。

英国首相有一个宏伟的计划:到2025年要5G全覆盖。华为能帮他实现这个目标,如果推迟两到三年就不知道是什么后果,而且费用成本都有增加。英国人是很聪明的,但是英国人为什么花更多的钱买更差的产品?它拒绝华为就是拒绝了发展,最后拒绝了未来。因为5G不光是通讯、电讯,它包括了我们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智慧城市、智慧医疗……从湖北抗疫就能看出,5G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远程医疗、方舱医院的全覆盖,特别对医护人员的保护,5G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从1997年到现在,英国还不相信香港已经回归中国了吗?

英国确实有一些人殖民心态很重,他们身体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是脑袋还是停留在殖民时期。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英国的末代港独彭定康,只要香港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要出来讲话。他忘记了是谁给他任命英国的末代港独,谁把他选了上去。根本没有选举,回归前香港有什么民主可言?英国的港独都是英国政府任命,回归以后,香港民众享有了前所未有的民主,他们选了出五任特首,这是非常明显的反差、对比。英国有一些政客,还有很沉重的殖民心态,不愿意接受香港已经回归中国这样一个事实,不愿意接受香港已经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另外,英国政府也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经常拿《中英联合声明》来说事,觉得它有责任、有义务监督中国政府。我们明确告诉他《中英联合声明》里面1137个字,88个条款,3个附件,没有一个字授予英国对香港有所谓的监督权和所谓任何的责任,《中英联合声明》关于英国这一部分随着香港的回归已经完成,而且《中英联合声明》里,中国政府阐述的政策是单方面宣布,一国两制的承诺已经写入基本法并实施,跟《中英联合声明》没有任何关系。英国自己的位置没有摆对,所以不断用联合声明来说事,来指责中国。

关于香港国安法以及华为问题的文章,为什么英国主流媒体不予刊发?

第一,在英国不存在所谓西方标榜的新闻自由。它有诬蔑你的自由,有诽谤你的自由,但是没有你驳斥和答辩的自由。它的报纸上登了很多对中国的指责、批评,包括那些反华议员、冷战斗士,甚至某些不友好的外国使节。但我们的文章出不去,偶尔他也留出一点空间,但不成比例。

第二,英国媒体对中国还是存在很大的偏见,不论是纸质媒体、新媒体还是广播电视台。所以很多英国友人访问中国回来之后,都反映他们在中国感受到、看到的中国跟英国媒体报道反映的反差很大,不是一个真实的中国。英国媒体应该摘下有色眼镜,全面客观报道真实的中国,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观众。

第三,要在西方国家讲好中国故事,突破封杀,还是任重而道远。总书记讲过,这么多年我们领导中国人民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但是还没有彻底解决挨骂的问题。要彻底解决挨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英两国之间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黄金时代”是一个比较高的定位,是英国领导人提出来的。在习主席2015年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后,两国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英国领导人提出,要共同打造“黄金时代”。这个定位很好,也符合两国的利益,双方一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今年本是一个比较好的年份,刘大使在开年第一个讲话中讲到,今年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五周年,我们要共同努力,推动中英关系打造更多的黄金成果,但是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英国政府的表态,包括领导人的表态还是比较积极的,他们还是认可黄金时代,还是愿意共同打造,而且强调他们并不同意那些政客的表态,对中国发动所谓新的冷战,要全面重置中英关系等等,愿意跟中国发展现实性的关系。中国有句话叫听其言,观其行,我们要看它的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32#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00:3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周末,北京开始为香港立法会“真空期”做安排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作者:白云怡 曹思琦 陈青青
2020-08-05 20:20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白云怡 曹思琦 陈青青】香港特区政府早前引用《紧急法》,押后一年举行特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并提请中央就如何处理这一年立法会“真空期”的问题给予指示。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5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即将在京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应会讨论这一议题,以早日解决该问题,安定人心。《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多名香港政界人士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现任立法会延任一年,二是成立临时立法会,二者各有利弊。

根据基本法第69条,香港立法会除第一届任期为2年外,议员每届任期4年。谭耀宗表示,可考虑经人大常委会讨论后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将现任立法会延任一年,但无需对基本法作出修改或进行人大释法,而只是应对一次偶然的紧急特殊情况。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前表示,她个人认为最务实做法是延续现届立法会一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田飞龙亦支持该方案,他对《环球时报》表示,现届立法会延任一年,在成本最低之余,还可保持立法会整体运作。


不过,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认为,成立临时立法会也有可能,程序不复杂,且很快能做到,只需要人大常委会做决定,然后授权临时立法会行使立法会的权力和职能即可。他对《环球时报》表示,1997之前,因中英无法就立法机关过渡达成“直通车”方案,北京曾自行成立临时立法会。不能排除此次会以当年的先例作蓝本,通过委任或由选委会选举方式,委任临立会议员。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叶国谦。他此前对媒体表示,建议由人大常委会作决定,授权成立为期一年的类似“看守议会”的机构,由特区政府委任真诚拥护基本法及效忠特区的人士,出任此议会的议员。这些人可以是第6届的立法会议员,甚至是前议员,人数不多于70人。

他认为,由于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安排,“看守议会”或临立会的权力应有限制,不应推具争议的法例及政策,只处理必不可少例如施政报告、财政预算案及让社会正常运作的财委会拨款等。

香港立法会选举主任于7月30日宣布取消12名“揽炒派”参选人的参选资格,其中有4人为现任公民党议员。这四名议员在未来一年中是否能留任立法会或进入临时立法会,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此,刘兆佳表示,中央已经把“爱国者治港”的底线说得很清楚,在取消12个立法会参选人参选资格的时候,已经列举了五个标准,再加上现在国安法已经生效。在这种情况下,这几名议员是否还有资格进入临时立法会存在疑问。

外界分析认为,在处理立法会“真空期”问题上,不排除香港反对派阵营接下来会掀起新一轮炒作:部分泛民议员或将打着“齐上齐落”的借口,拒绝进入临时立法会或拒绝延长任期,以显示反对押后选举,继续造成立法会内工作的瘫痪。

这名香港权威学者表示,未来一年香港需要处理多个危机,包括疫情带来的经济、民生、就业等问题,还有美国对香港不断施压和制裁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所以,中央肯定希望立法机构能有效率运作,来配合特区政府施政。而“揽炒派”议员会拖慢立法会的工作进度,只为其自身选举利益牟利,令特区政府在未来一年无法取得施政方面的成绩。他认为,中央若成立临时立法会,不排除会委任新人入局。

而谭耀宗则表示,据其了解,对于被取消资格的4名议员是否重返立法会,目前各方还有一定分歧,尚未达成共识,还需人大常委会上再研究讨论,相信会有妥善的解决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