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焦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尊讳亲隐高级黑堵死政府知下情 捧杀实事求是 筑牢塔西托阱

[复制链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2-21 14:13:06 | 只看该作者
真相 |“每天至少编造三个谣言”,CIA果然是“老谣棍”
来源:海外网
2022-02-21 12:3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智利前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曾遭到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造谣抹黑。(来源:Bettmann Archive)

据美国独立新闻网站“美国展望”日前报道,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此前通过的旨在加强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法案中,均包含拨款“促进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的条款。明码实价花钱收买媒体抹黑他们眼中的“对手”,美国操纵舆论这一手可谓是“传统艺能”了。



早在冷战时期,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就曾搞过一个“知更鸟计划”,大肆收买记者、编辑和学生,让他们搜集情报、传播假消息,操纵国内国际舆论。CIA曾承认自己招募了全球至少400名记者和25个大型组织。曾揭露“水门事件”的美国知名记者卡尔·伯恩斯坦1977年在《滚石》杂志上刊文称,CIA对美国新闻媒体的利用,比CIA官员公开承认的或他们在与国会议员的非公开会议上承认的要广泛得多。

接受 CIA的收买对一些美国媒体来说是“行业潜规则”。《纽约时报》在1976年报道相关新闻时特意提到,时任CIA局长科尔比保证,没有任何人与《纽约时报》有任何关系。1977年,《纽约时报》又改口说1950年代初,该报一名记者同意在海外进行合作,每年从CIA获得5000美元,并且顺手爆料了《芝加哥每日新闻》的一名记者每年从CIA获得12000美元,用于在亚洲收集和传递信息。伯恩斯坦还披露,从1950年到1966年,《纽约时报》为大约10名CIA特工的身份提供了掩护。

CIA招募记者需要经过详细的背景调查,由高层官员出面并与记者签订“保密协议”,前CIA局长助理告诉伯恩斯坦,“签订保密协议是让你进入圣殿的仪式”。当记者“进入圣殿”后,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好的故事,甚至大笔报酬。

显然,作为代价,这些记者需要替CIA干些“脏活”。记者利用身份与名望,在别国能接触到普通人无法涉足的信息。他们要充当CIA的耳目,在外交招待会、军事基地周边等场合搜集信息。他们甚至要招募别国间谍、向CIA在别国政府中的“内线”传送指令或资金。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的“老本行”——传播消息,只不过他们传播的是虚假消息,搞的是抹黑诋毁的“黑色宣传”。

有了这些“精明强干”的记者帮忙,CIA开展工作可就更加“得心应手”,有高级官员表示:“一名记者抵得上20名特工。”例如,在美国颠覆智利萨尔瓦多·阿连德政府过程中,CIA部署的记者网络就“功不可没”。他们向阿连德的反对者援助资金,并在智利发行的CIA专有出版物上大肆抹黑阿连德。在这些媒体口中,阿连德又是把自己的亲生父亲打成终生残疾,又是强奸被麻醉的女病患,无中生有到了离奇的地步,这些新闻又被美国国内媒体报道,进而影响美国民众对阿连德的看法。

CIA总部曾专门给圣地亚哥的下属发电报,让他们“从现在开始,立即展开新的造谣,每天至少编造三个谣言,这些谣言均不得重复”。据《纽约时报》报道,CIA还支持为阿连德的反对者唱赞歌的亲美媒体,一家知名智利媒体就从CIA获得了至少200万美元。1970年至1973年,美国政府花费了超过800万美元以阻止阿连德执政。

然而,CIA织的这张网到底有多大,全貌究竟如何,世人或许永远不得而知。当CIA与记者的合作引起怀疑,争议开始出现时,CIA拒绝向国会调查人员提供任何完整文件,他们声称,如果进行全面调查甚至披露相关资料,将会导致情报安全遭到无可挽回的伤害。并且,大量记者、新闻机构的名誉都会受损,他们可能会遭到“政治迫害”,时任CIA局长的小布什也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表示,CIA有保护这些记者的义务,不亚于保护任何其他特工。

在最终发布的调查报告中,CIA只承认确实存在一个由数百名记者组成的强大网络,并致力于宣传虚假消息,但具体细节、完整的人员名单、涉及的机构均被掩盖。1976年,CIA煞有介事地宣布将立即停止在新闻机构中招募记者,但同时表示,他们将继续“欢迎”记者的自愿、无偿合作。

从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宣传造势,到炮制新疆存在“种族灭绝”的弥天大谎,再到最近为所谓“乌克兰战争危机”煽风点火,CIA投喂的隐形“知更鸟”到底还有多少?

(文/何所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2-21 14:16:03 | 只看该作者
美国情报机构缘何沦为“造假专业户”
来源:新华网
2022-02-21 12:26

新华社华盛顿2月20日电(国际观察)美国情报机构缘何沦为“造假专业户”
新华社记者

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媒体鼓噪俄罗斯将于16日凌晨“入侵”乌克兰的“预言”当天并未成真。美方18日又声称“确信”俄方“已经决定”对乌开战,进攻可能“在几天内”打响。当有记者追问美方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时,白宫仅简单回答:我们情报能力强大。

美国情报体系庞大复杂,其搜集的信息以及相关分析通常是美国政府高层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然而,回顾历史,美国情报机构经常为了美国的一己私利造假,堪称“情报造假专业户”。

惯用老套路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乌克兰局势的会议上,指责俄罗斯准备对乌克兰发动攻击,称其所说都是“经过验证的”。不过,他同时承认,外界会质疑美国情报的准确性,因为“有先例证明美国公布的情报与后来发生的事实不符”。

《纽约时报》刊文指出,布林肯所指的是2003年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的“名场面”——他将一管白色粉末当作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一脸笃定地煽动对伊拉克动武。多年后,鲍威尔公开承认当年情报有误,还多次把责任推给美国情报部门。

无独有偶,几十年前的越南战争中,也有美国假情报的推波助澜。据美国国家安全局2005年解密的一份关于越南战争的研究报告,有情报官员故意歪曲证据,谎称1964年8月4日在北部湾巡航的美军驱逐舰遭到越南鱼雷艇袭击。时任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随后下令对越南北部进行轰炸,“北部湾事件”成为美国对越南战争升级的导火索。

此外,美国情报机构长久以来还和一些美国媒体沆瀣一气,共同炮制和炒作各种谎言,为美国政府对外干涉进行铺垫。美国匹兹堡大学法学客座教授丹尼尔·科瓦利克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美国许多宣传活动背后都是情报机构支持的。美国为什么要打仗,美国人民向来听不到实话。

情报政治化

2001年“9·11”事件造成约3000人死亡,美国认定当时藏匿在阿富汗境内的“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为幕后元凶,同年对阿富汗发动“反恐战争”。2003年,美国又打着“民主与自由”的幌子为维护霸权发动伊拉克战争。

根据曾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担任情报分析师的娜达·巴科斯2017年发表的文章,伊拉克战争开始前,他们被要求挖掘时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同“基地”组织有重大联系的证据。“这个过程被颠倒了,情报应该引导决策,而不是反过来。”巴科斯写道,“如果让分析员为支撑政策找情报,那就是政治化。”

2003年底萨达姆被美军抓获,三年后被处决,但美国一直没有找到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多份美国政府报告认为,萨达姆同“基地”组织没有直接关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曾评论说,美国情报界之所以错误得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论,原因在于它们面临为美国发动战争提供“正当理由”的政治压力。“无论具体动机是什么,结局是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黑暗一章。又一次,我们被骗入战争。”

美国智库国际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梅尔文·古德曼在《情报的失败:中情局的衰落和沦陷》一书中写道,美国一系列情报失败表明,中情局的情报系统无法为决策者提供战略性预警。更糟糕的是,它们有能力伪造情报以满足政治目的。

为一己私利

情报造假的动力源自美国私利。多年来,美国出于一己私利,打着“民主”“人权”“国家安全”等各种旗号屡屡在海外发动战争,其目的不过是为了维护全球霸权。最近美国故伎重施,不断抛出独家“情报”大肆渲染战争威胁,加剧乌克兰紧张局势,招致国际社会大量质疑。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赖斯本月初声称,俄罗斯或正谋划制造虚假信息,为出兵乌克兰找借口。美联社资深外交记者马修·李一再要求其提供相关证据时,普赖斯坚称他提供的信息来自美国政府的解密情报。

专家指出,美国利用所谓“情报”挑动乌克兰紧张局势升级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把俄罗斯打造成共同敌人来拉拢和捆绑欧洲盟友,从而维持由美国主导和掌控的欧洲秩序;另一方面,通过炒热乌克兰局势的话题,体现拜登对俄强硬一面,以提振拜登政府低迷的支持率。乌克兰局势保持紧张有利于美国利益。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近期表示,俄方不会要求那些散布“俄军即将‘入侵’乌克兰”谣言的人公开致歉,也不会起诉发表不实报道的媒体,但“俄方确实希望那些危言耸听、不负责任的造谣者和媒体今后能采取更严肃、负责任和尊重事实的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