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标题: 俄人民普京赞斯大林 苏东剧变中国反腐战疫 重识毛主席晚年 [打印本页]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0-2-24 02:18
标题: 俄人民普京赞斯大林 苏东剧变中国反腐战疫 重识毛主席晚年
俄罗斯人对斯大林评价反转的启示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吴恩远 时间:2019-05-0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月9日又到了俄罗斯“胜利日”红场阅兵的时候,一年一度的阅兵和各种纪念活动让很多俄罗斯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国家的荣誉感和骄傲感得到激发。在距离苏联解体那个时刻越来越远的现在,很多俄罗斯人对那个年代的人和事有了新的认识。

反转并不突然

不久前,俄罗斯著名民调机构列瓦达公布2019年对斯大林评价的调查结果:70%以上的俄罗斯民众对斯大林的历史作用持正面肯定态度,认为斯大林起了消极作用的不足19%。这个结论打破了历年来对斯大林正面评价指数的最高纪录,立即引起全国舆论的关注。

笔者仔细查阅了这项调查的过程,该调查并非随意性的随机抽查,而是按照克沃塔选择法,于今年3月下旬在俄罗斯联邦50个地区的137个城市和农村人口定居点,对1638名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受访者,在其家中使用个人访谈方法进行的。俄罗斯出现对斯大林评价的这种变化有其必然性。由于俄罗斯各种社会调查机构对斯大林进行的类似评价调查已经进行了多年和多次,越来越多人认可斯大林对俄罗斯历史发展的正面作用,所以出现2019年这样的评价并非突然。

尤其是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为此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式等庆祝活动,作为当年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统帅的斯大林威望急剧提高,正面肯定斯大林积极作用的人数从当年开始超过否定的人数。

三个深层原因

回看过去十年,我们可以总结出俄罗斯人对斯大林个人和苏联那段历史持正面评价的比例上升,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苏联解体对俄罗斯造成的悲剧性影响依然存在,部分人怀念曾经的生活。俄罗斯国内经济状况总体仍低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限,如今贫富分化仍比较严重。同时,在国际环境方面,近年来动辄遭受西方制裁和群殴,与西方“冷战”式的冲突达到顶点。人们自然怀念苏联时期稳定的生活和强大的国际地位。正如列瓦达中心副主任阿列克谢指出,在公民的心目中,斯大林与“稳定的秩序”联系在一起。

其次,俄政府和官方对斯大林评价的改变。去年在普京总统向全国电视直播问答连线中,有人问他:假如历史能够重演,您最想改变什么历史事件?普京毫不犹豫回答,“苏联解体”。2017年普京在回答美国大导演奥利弗·斯通关于评价斯大林问题时,谈到他对斯大林评价的三个观点:过去社会上存在“很过分的妖魔化斯大林”的现象;斯大林的所作所为都是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对斯大林的攻击就是对苏联和俄罗斯的攻击。

此外,2017年俄罗斯官方编纂的历史教科书进入学校课堂。教科书一方面指出了斯大林时期存在破坏法制等问题,但同时指出在斯大林执政时期,仅仅10年之间苏联就奠定了成为工业强国的基础,在经济生产规模方面苏联稳稳地占据世界第二位。教科书还肯定了斯大林时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的现代化触及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工业和农业开始,到教育、科学、社会和日常生活等等。而且,在斯大林领导下打败了法西斯,这是挽救民族危亡的巨大历史性贡献。可以说,教科书辩证、客观的叙述,也让不少俄罗斯年轻人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2017年、2018年,俄罗斯相继进行了“百年来俄罗斯执政者领导地位”和“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领袖人物”的评选,斯大林排名都名列前茅,打下了2019年对斯大林正面评价历史高点的基础。

再次,俄罗斯政府也需要借助斯大林和苏联时期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去年俄国防部曾提出在人事管理总局的基础上组建军事政治总局,类似当年的苏军总政治部,已经取消了27年的苏军政治委员制度可能得以恢复;俄罗斯恢复了类似苏联时期少先队的组织。尤其是斯大林在西方帝国主义包围下发出“落后就要挨打”的呼声,因此制定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的策略并最终打败法西斯,这一做法给了普京政府深刻启发。如果说在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时代苏联军事工业基本陷于“停滞”状态,以至于军事装备大大落后西方,那么普京在国家经济状况并非很好的情况下仍然努力发展军工事业。近年来俄军的先进装备层出不穷,从而有力保证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使得西方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敢小觑俄罗斯。唯一与前苏联不同的是,俄罗斯发展军工产业并没有完全牺牲国民经济的利益,其出口创汇仅仅次于石油天然气。

启示发人深思

通过上述俄罗斯社会对斯大林评价变化的分析,或许可以确定,尽管对斯大林评价还存在分歧,但俄罗斯对斯大林评价的基本态度,包括俄罗斯官方、主流媒体、特别是广大民众,对斯大林在俄罗斯社会发展所起正面的、积极的作用是认可的。这个结论,完全颠覆了自上世纪苏共20大以来、特别是戈尔巴乔夫上台以来苏联、俄罗斯社会对斯大林的评价。

有人认为,对斯大林评价变化仅仅是俄罗斯的事情。其实,跨越历史的变化才能对历史人物和一个时代得出更客观的评价,其带来的启示是广泛的。现实是窥视历史的窗口,只有真正认清“现在”才能更好解释“历史”。俄罗斯正是由于从苏联解体后现实变化的巨大落差,才真正认识到对历史人物斯大林应当如何评价。

多年来我们一直追踪俄罗斯评价斯大林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态度的变化,可以说,刻意歪曲历史,全面否定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搞历史虚无主义,最终就是把思想搞乱了,偌大一个党、一个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我们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

万没想到,普京竟会这样评价斯大林,太罕见
来源:非常道毕延河
作者:
2019-12-25 11:50:13

2017年的一项相关调查显示,斯大林是俄罗斯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以38%的支持率领先普京,而普京以34%的支持率与普希金并列第二,其后是列宁、彼得大帝和加加林。

俄罗斯开始怀念斯大林了,苏联解体以后,发展的并不顺当,从一个超级大国沦落到一个二流国家,而且动不动被美国排挤制裁,实在太憋屈了。想想当年的苏联如何强大,可以让西方国家瑟瑟发抖。没有斯大林就没有强大的苏联。

斯大林把一个沙俄时代从落后农业国改造为现代工业国;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打败了法西斯希特勒;斯大林缔造了一个俄国史上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国,与美国争霸世界傲视天下。

丘吉尔这样评价:“斯大林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并使其臣服于他。斯大林的确是一个世界上无人可与之相比的最大的独裁者。但他接手的是一个犁耕手种的、落后的俄国,而留下的却是装备有原子武器的苏联”。

斯大林当年是气势逼人,丘吉尔回忆他的时候写到:“斯大林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他走进大厅,出席雅尔塔会议时,大家就像听了口令一样,全都站了起来。而且奇怪的是,大家都两手贴裤缝立正。”

。。。。。。

俄罗斯的现状使得俄罗斯人怀念斯大林时代的大国尊严,而不是斯大林的恐怖。

普京把斯大林称作“老爷子”或“人民之父”,普京想实现俄罗斯的强国梦,这是斯大林的历史价值。

后来对斯大林之死充满了惋惜之情:“大家都懂得失去了一个最伟大的人”,“还没有完全明白失去了一个什么样的伟大人物,还需要再过许多年才能认识到,是斯大林使得整个国家开始向未来奔跑”。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的一部分,正如普京评价苏联一样:“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0-2-24 02:20
普京:俄罗斯不允许歪曲卫国战争的历史 © Sputnik / Sergei Guneev
俄罗斯
00:55 2020年02月24日缩短网址 0 20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说,俄罗斯不允许歪曲伟大的卫国战争的历史,并将揭穿任何以此为目的的企图。

普京在祖国保卫者日庆祝晚会上发表讲话指出,5月9日将在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举行庆典。总统指出,在血腥惨烈的战斗中,祖国的战士不仅把侵略者驱逐出了自己的领土,而且还光荣地履行了崇高的解放使命,帮助其他国家挣脱了入侵者、纳粹分子及其走狗的奴役。
普京说:“我们的天职是永远地记住这场胜利的代价。我们将不会允许任何人撕去历史这一壮烈的一页,我们将揭穿任何歪曲历史、遗忘联盟精神和我们兄弟般的战斗情谊的企图。”
俄罗斯总统向退伍老兵、武装部队的文职人员和军人、以及全体俄罗斯人民致以祖国保卫者日的祝贺。他指出,这个节日是对曾服兵役和终身选择从事艰难的军事职业的人们的深切致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0-2-24 02:2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是如何躲过纳粹轰炸的
© Sputnik / Anatoly Garanin




俄罗斯07:50 2019年11月09日缩短网址
0 0 0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是如何躲过纳粹轰炸的


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莫斯科曾遭到过141次轰炸,希特勒空军空袭的主要目标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但克里姆林宫仅遭到过8次袭击,而且袭击所造成的灾难性破坏比原本可能造成的破坏少。除了协同一致的防空和空军工作,苏联政府怀中还藏有一张王牌。

“战前就首次提出了伪装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问题。向党的最高机关俄罗斯布尔什维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撰写报告的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警卫长尼古拉·斯皮里多诺夫。首份报告提交于1939年5月前,1941年也提出了类似任务”,——俄联邦警卫署署长顾问、历史学博士谢尔盖·杰维亚托夫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广播电台西班牙语网介绍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SPUTNIK / NAUM GRANOVSKIY

1941年,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警卫队的高射炮手

6月26日,在法西斯德国开始空袭苏联领土后屈指可数的日子内,克里姆林宫的警卫长斯皮里多诺夫向苏联内务人民委员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提交了保护克里姆林宫28公顷土地及附属建筑物的计划。斯皮里多诺夫在文件中请求确保以下事宜:
——增加敌方飞机在半空中短暂飞行时在莫斯科城背景下搜寻克里姆林宫的难度;
——降低对克里姆林宫个别建筑物进行瞄准俯冲轰炸的可能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SPUTNIK / VLADIMIR GRANOVSKIY

1941年莫斯科大剧院前革命广场上的齐柏林飞艇

报告伴有苏联著名建筑师鲍里斯·约凡制定的伪装计划草案。约凡是沿岸街大楼的作者,也是“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纪念碑的思想家。
“他标出了克里姆林宫的可能伪装方案,把克里姆林宫伪装得绝对看不见就是他的主意,使克里姆林宫及其立式部分与克里姆林宫的涂色局部融成一片”,——杰维亚托夫评论说。


1 / 3


© 照片 : FSO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掩饰伪装草图


杰维亚托夫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广播电台西班牙语网解释说,“从伪装克里姆林宫的角度来说,最大的问题是高度超过70米的高耸塔楼,以及82米高的伊凡大帝钟楼”。此外,城堡呈三角形是强盗们最好的定向标。
这项工作于6月28日开始,到8月前结束。
苏联建筑师约凡的天才计划
“要伪装克里姆林宫,首先需要伪装克里姆林宫的鲜艳元素,其中包括红宝石五角星,它被用帆布套盖上;伊凡大帝钟楼和克里姆林宫教堂的金色穹顶也被遮住。教堂和建筑物被重新粉刷,给人的感觉是这不是一栋统一的建筑物,而是画在这些建筑物上的街道和通道”,——杰维亚托夫解释道。
克里姆林宫的墙壁和塔楼也进行了伪装。克里姆林宫的塔楼具有了“带大量窗户的居民楼的风格,另外还画出了克里姆林宫墙外的街道”。
那时,纳粹可能从大约两千米高的空中袭击克里姆林宫,低于2000米的话等待他们的是密集的高射炮火。轰炸主要发生在夜间。两种伪装都制造了良好的效果,从1000米高度进行的全方位各角度的空中观测证实了这一点。
尽管有包括艺术家和军人在内的几百个人为伪装克里姆林宫而付出辛苦劳动,但8月21日至22日晚间,克里姆林宫还是遭到了第一次轰炸,防空部队被迫反击,因为伪装工作还没有结束。装有阿芒拿炸药的重达250公斤的爆炸弹穿透了大克里姆林宫的天花板,落在了格奥尔基耶夫大厅中。奇迹发生了——炸弹居然没有爆炸:它在卡在阁楼上后改变了轨迹,在地板上砸出一个弹坑后散架了。
1941年11月7日的阅兵
列宁遗体于1941年7月3日从列宁墓运出,1945年复归原位。直到战争结束,列宁墓几乎都处于伪装之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照片 : MUSEUM OF HISTORY OF MOSENERGO

直到战争结束,列宁墓几乎都处于伪装之下

在整个战争期间,红场上的虚假结构只有1次被拆除,时间是1941年11月7日阅兵前。尽管风险极高,但斯大林决定不取消阅兵。
拆除伪装花了几个昼夜,在阅兵结束后,仅花了24小时就恢复了伪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SPUTNIK / USTINOV

1941年11月7日阅兵时的陵墓

克里姆林宫的伪装
进行伪装的不仅有克里姆林宫及其附属建筑物,从空中俯视可见的设施都获得了伪装,其中一个是莫斯科河的旁通通道。这条通道是18世纪时沿堡垒1000米处挖掘的,目的是保护堡垒不受水灾困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SPUTNIK / ALEXANDER KRASAVIN

莫斯科大剧院的伪装掩饰

“……决定把莫斯科河的旁通通道放满驳船,并在驳船上画上街道、房屋的元素,最后也是这么做的”,——杰维亚托夫解释说。
除了首都的中心,重工厂和轻工厂无疑也是法西斯轰炸的重要战略设施。
建筑师康斯坦丁·马库斯证实,虚假结构技术在那里也表现得不错。
“这完全是个精彩的故事——当同志们想出虚假工厂时,当他们在倒塌区的垃圾场中的某个地方愣是用胶合板、模板等任何辅助材料伪装出带有花园天窗的建筑物,而且从某些小缝隙中透出些许光亮,就像是不小心暴露这些设施的伪装一样的时候。在实施伪装整整一个月后(7月22日夜间)首次轰炸时,遭到轰炸的是这些虚假工厂,而真正的滚珠轴承厂依然生机勃勃,毫发未损”,——马库斯介绍说。


© CC0

斯大林和毛泽东:是朋友还是竞争对手?

伟大卫国战争年间,整个莫斯科都变成了新画出来的各种道路和虚假建筑物,这使德国雷达几乎无法识别出首都的面貌。不同的资料显示,得益于建筑师们的机智工作,约三分之一的所有空袭都成功转移到了虚假目标上。
尽管对莫斯科的积极轰炸一直持续到1942年4月,但克里姆林宫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后才撤除伪装。在撤除伪装时,由于用来覆盖克里姆林宫教堂穹顶的深色油漆已经渗入穹顶中,因此修复师不得不颇费了一番功夫,但这些努力无法与保护“莫斯科心脏”的功勋相提并论。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0-2-24 16:31
中组部老部长张全景再次发声:毛主席有五个别人比不了!
作者:红色文化宣传队 发布时间:2020-02-24 08:50:09 来源:民族复兴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组部老部长张全景说:毛主席有五个别人比不了
文/冷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毛主席为人民的情怀别人比不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全景说:“毛主席一生艰苦朴素,一件睡衣打着73块补丁,有10位亲人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他能够放掉结下血海深仇的蒋介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让人民军队戴上国民党军队的徽章。这是何等的胸怀和气魄,对人民怀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张全景更直截了当地说:“现在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到纪念堂、韶山纪念毛主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现在的党员干部能像当年一样善待百姓。”
  是啊,为什么是到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韶山去纪念毛主席,而不是到什么别的地方去纪念其他人?
  毛主席为人民的情怀某些人比不了。
  民心向背,不言自明。
  二,毛主席独立自主的精神别人比不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全景回顾我们国家造大飞机“运10”项目的历史,比较说:“大飞机“运10”项目在启动时与法国空客公司几乎同时起步,并已经试飞多次,其中往返西藏7次。结果在“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错误思想指导下被终止,功败垂成,最后随着合作方美国麦道公司的破产,一无所获,耽误了几十年。”
  要知道大飞机“运10”项目是在毛主席时代立项的,与法国空客公司几乎同时起步,而且试飞多次,其中往返西藏还7次,已经成功。结果在某人掌权后,要批3000万元的油料试飞费,不批,说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导致大飞机项目下马。一个错误的理论使中国耽误了几十年的时间,回顾这段历史,真有痛心疾首的感觉。
  所以,张全景感慨地说:“经过几十年的检验,现在看来,凡是靠我们独立自主发展起来的事业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的还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如两弹一星、航天航空、核潜艇、北斗导航系统等等;反之,凡是依靠别人的,几乎没什么收获可言,甚至耽误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错误的理论,耽误了宝贵的发展机遇。说谁,地球人都知道。
  一个芯片,如果没有华为,就几乎被人家掐死,还真是有点后怕。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行吗?
  三,毛泽东时代的GDP别人比不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时,有的媒体在做统计图表时,把1952年到1979年的经济增长拉成了一条横线,看起来是零增长,张全景痛批说:“有人说,毛主席打仗是内行,搞经济是外行,改革开放前30年被说得一团漆黑。有的媒体在做统计图表时,把1952年到1979年的经济增长拉成了一条横线,看起来是零增长,结果被人民群众痛骂一顿。暂且不说当时还没有GDP指标,如果一定要用这个指标来比较,是不是也要实事求是地把当时人民群众义务劳动修建的8.6万座水库的价值折算进去,把几乎是免费的医疗、住房、上学等等也折算进去。”
  个别媒体的新闻舆论权,如果不是被反党反毛的公知西化分子等坏人把持了,就一定是一些糊涂蛋。这些年来,很有一些报道,凡是说毛主席好的都要屏蔽删除不报道,而想方设法抹黑毛主席。这样做的结果,引起人民公愤,被人民群众痛骂,是很自然的事。大家听了普遍都觉得解气。
  张全景给大家披露权威数字说:“有学者曾计算过,毛泽东时代修建大、中、小型水库8.6万座,人工河渠总延长300多万公里,配套机井220万眼,各类堤防总长16.5万公里,若参照目前水利工程造价,按土石方量简单折算,总造价为240万亿元,超过1980-2008年历年GDP的总和。”
  看明白了没有?毛泽东时代光修建的水利工程参照目前水利工程的造价,按土石方量简单折算,总造价为240万亿元,就超过1980-2008年历年GDP的总和!更不用说,还有修的那么多亿亩的梯田,修的那么多的防空洞呢?还有,那个时代几乎是免费的医疗、住房、上学等等都没有折算成GDP就更不用说了。
  张全景更痛批说:“其实,人民群众的切身体会比数字更真实、更可靠,那时一个职工的收入能养几个孩子,现在怎么样?现在夫妻双方加上双方四个老人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在大城市能不能买得起房子?更不论医疗、养老、孩子上学的费用。这些还没包括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生态破坏等带来的疾病和损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是啊,人民群众的切身体会比数字更真实、更可靠,那时一个职工的收入能养几个孩子,现在怎么样?你生5到7个孩子试试?而那时候我知道我们县最多的一家是生了13个,生5到7个孩子的是常态。
  嘿嘿!好好看看张全景这一段话。信息含量很大。
  四,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功勋别人也比不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用说毛主席建国前的功勋无人可比,已成定论;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所创立的功勋,别人也比不了。
  张全景说:“建国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毛主席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在不长的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研制出“两弹一星”,先后取得了5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取得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西沙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政权。顶住并成功化解了美国、苏联的核威胁。搞了三线建设。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实现了尼克松、田中角荣的访华,到1976年,与11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从根本上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包围、被孤立的状况,彻底扭转了我国的安全形势。”
  社会主义改造,那容易吗?不容易,很不容易。而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比苏联要成功得多!
  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那更是后来改革开放的基础。没有这个坚实的基础,你搞什么改革开放啊?
  研制出“两弹一星”,先后取得了5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奠定了今天中国的大国地位,容易么?不容易。当时,是很有一些在高位后来被历史证明是毫无战略眼光的人是不主张搞的。
  对外反击战的每战必胜,反对美苏两霸,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与11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包围封锁,哪一项不是伟人的大手笔啊?
  五,毛泽东时代是世界公认的清正廉洁时代别人更比不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全景说:“毛泽东时代是被世界公认的清正廉洁的时代等等,这些都是不容否定的事实。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是建立在这样的坚实基础之上的,不是无中生有产生的。”
  毛泽东时代是被世界公认的清正廉洁的时代,这是公论。
  是啊,思想境界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引导的方向也不同啊!所以,社会风气自然不同,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
  六,说毛主席不好的肯定是坏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全景说:“如何评价毛主席是一块试金石,可以识别出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真假共产党员,以及一个人品格的高下。凡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真正的共产党员、真正能够实事求是的人们都会对毛主席无限热爱;而那些落后的、反动的、狭隘的人,与人民为敌的人,害怕阳光的人是一定害怕提毛主席的。”
  是的,如何评价毛主席是一块试金石。人品好、人格高的好人、真共产党人肯定是说毛主席好;而人品不好、人格低下,落后的、反动的、狭隘的与人民为敌的坏人肯定是说毛主席不好。
  张全景老部长的发言,信息量大,需要慢慢品味。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0-2-24 16:37
这些数据都说明了毛时代最后时农村医疗已经得到了较广的覆盖
作者:听字多一点 发布时间:2020-02-20 09:12:44 来源:民族复兴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有一本1978年国家统计局出的国民经济统计提要,里面记载了几组数据是1978年后的相关统计资料里都不记载的“文革时期产物”的数据情况,比如“农村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发展情况”,我印象里这组数据没在别处见过,所以现在我把这组数据拍了发出来给大家参考看看当时农村医疗情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首先毛主席时代最后一年的1976年全国人口是9.3亿多人。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在1976年时全国有92.9%的生产大队实现了合作医疗,全国范围内,赤脚医生有180.2万人,每个大队平均2.7人,女赤脚医生占比35.4%,有108.2万人的赤脚医生经过了复训,占比60.1%。生产队卫生员有348.3万人,农村接生人员有72.7万人。厂矿车间红医有9.8万人,全国卫生部门在1976年参加巡回医疗的人次为11.2万人次,1968年—1977年累计达118.1万人次(未包括人民解放军20多万人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些数据都说明了毛时代最后时农村医疗已经得到了较广的覆盖,从医人数众多,在当时生产力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有力的保障了占全国总人口87%以上的8亿多农村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健康。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占全国绝大部分人口的农村去的指示后,农村合作医疗巡回医疗和赤脚医生开始蓬勃发展,1976年后相关医疗人员基本开始连年下降,农村合作医疗开始衰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0-2-24 16:50
吴恩远:“斯大林模式”与“苏联模式”的界定和评价
作者:吴恩远 发布时间:2020-02-24 08:15:08 来源:民族复兴网

  “斯大林模式”与“苏联模式”是使用比较混淆的概念。“斯大林模式”尽管反映有斯大林执政的个人特点,但在本质上与“苏联模式”是一致的。社会实践是评价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标准,在现实国情下对国家生存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对“斯大林模式”或 “苏联模式”评判的重要参考。

吴恩远:“斯大林模式”与“苏联模式”的界定和评价

  一、“斯大林模式”与“苏联模式”的内涵和外延

(一)“斯大林模式”与“苏联模式”外延

  “斯大林模式”最先是西方学者使用的,“斯大林模式”的外延泛指整个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如美国学者格鲁奇在其《比较经济制度》一书中,不仅把整个苏联经济体制,而且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都称之为“斯大林模式”。为什么他们不使用“列宁模式”抑或其他苏联领导人的名字命名?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提起斯大林,立刻使人联想到大清洗、古拉格、劳改营……用“斯大林模式”泛指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更好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国家此前基本不使用“斯大林模式”这个概念。直到20世纪90年代,戈尔巴乔夫在苏共“斯大林模式”包括了整个苏联时期。
  二十八大决议中,使用“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的话语。戈尔巴乔夫没有使用“苏联模式”的说辞,但他说过“具有70年历史的斯大林模式”这句话,显然他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官方出版的历史教科书正式使用“斯大林模式”一词。2016年俄罗斯国家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俄罗斯十年级历史教科书》提道:
  【“1945——1953年这个时代,新的地缘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挑战确定了未来几十年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此背景下,该时代因斯大林模式试图巩固自己在国内外的地位而著名。”】中国官方迄今为止从未使用“斯大林模式”,但使用“苏联模式”。如邓小平在1985年指出: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一般来说,“模式”是对一个事物在成型时期后系统的总结,如果还在发展中是不用“模式”定型它的,正如我们官方从不对中国式社会主义使用“中国模式”这个说法。苏联官方和我国官方使用“斯大林模式”或者“苏联模式”都是在苏联解体前后,即20世纪90年代。这就是说,“苏联模式”的外延一般应当包含从苏联建立(甚至包括十月革命后建立的俄罗斯联邦时期)到苏联解体这段时间。直到戈尔巴乔夫宣布与苏联体制决裂,改变了苏联模式的国体和政体,苏联模式便不复存在。而“斯大林模式”的外延仅仅包含从斯大林执政开始直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这段时期。

  (二)“斯大林模式”与“苏联模式”的内涵

  “模式”泛指对事物本质、特征等的简约性概括。“苏联模式”是对苏联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高度概括。苏联政治体制,就是由1918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根本法)》、1936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根本法)》和1977年修订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根本法)》等三部苏联宪法规定了它的国体:无产阶级专政、苏维埃代表大会制、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共产党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实行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为了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毛泽东要求在京政治局委员必须学习1918年和1936年的俄罗斯和苏联宪法作为参考,在我们《宪法》制定中就参照了上述几条基本原则。
  “苏联模式”与“斯大林模式”的经济制度,一般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高度集中管理等体制。显然,从外延上看,“斯大林模式”只是“苏联模式”中的一个发展阶段;从内涵上看,“斯大林模式”尽管反映有斯大林执政的个人特点,二者有区别,但在本质上与“苏联模式”是一致的,因此,“苏联模式”与“斯大林模式”虽有区别,但相同大于区别。
  学界对于是否使用“斯大林模式”还存在争议。过去西方使用“斯大林模式”确实有把它妖魔化的倾向,但笔者认为,“模式”只是一个中性词,不包括对这个模式褒贬的评价。
  
(三)社会对“斯大林模式”的评判

  西方学者一直认为“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斯大林式的极权主义管理体制最终必然走向这种可悲结局。”戈尔巴乔夫也说到,(苏联)改革的目的就是与具有70年历史的斯大林模式决裂。
  甚至俄罗斯一些“左翼”学者也把苏联解体与“斯大林模式”联系在一起。如俄罗斯著名社会活动家、莫斯科大学教授AB.布兹加林、A.J.科尔加诺夫认为,“斯大林模式”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我国一些学者也持这种观点,如《苏联剧变新探》一书编者明确指出:
  【“本书新观点在于:具有70年历史的斯大林模式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部分学者认为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或者不成功导致了苏联解体,“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明显:
  第一,斯大林模式不是社会主义。他们认为“斯大林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同马克思、列宁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不同的”,是“扭曲、变形的社会主义”“兵营社会主义”,等等。
  第二,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特点是“一党制”,“关键性毛病”是“一党高度集权”,而“30年代大镇压动摇了苏联执政的基础”。
  第三,“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粗放和浪费的机制,效率低、结构畸形,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工业化也是失败的,由于工业化等于军事化,从而“使人民处于贫困状态”。在思想文化领域、对外政策等方面也存在着严重弊端。
  但还有不一样的观点。1985年戈尔巴乔夫接手苏联时,尽管“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存在的弊端导致国力衰弱,危机四伏,但并非无可救药。当时苏联仍然是世界超级大国,戈尔巴乔夫认为,在他接手苏联时,国内不存在尖锐的社会矛盾,国际上更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对苏联构成威胁。他指出:
  【“苏联解体并非不可避……苏联是我们自己毁灭的。这已经是我们的失算和错误,是我们的改革者们自己犯了错误……”】普京曾有“苏联解体是全民族的重大悲剧……问题本可以在一个国家框架内新的基础上加以解决”的评论。

  二、科学评判“斯大林模式”

(一)“斯大林模式“评判标准

  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站在不同立场、不同角度都存在不同的评价结果。社会发展状况是评价一个国家体制优劣的重要参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0年建立由“人均预期寿命”“人均识字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大部分组成的人类发展指数(HD),由此来判定该国社会发展状况。现在流行的“综合国力发展指数”“社会经济发展指数”等评价指标也可以对某个国家的发展状况给予比较客观、准确的评价。概括起来,以上各种指数都是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反映。因此,可以认定,社会实践是评价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标准,所谓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两大考察内容,第一,该体制是否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发展(这些可以通过上述量化评价指标体现);第二,该体制能否解决国家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面临两大问题:发展问题,即苏联当时仍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必须实现工业化,实现现代化,“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存问题,即国家面临德国法西斯的进攻,必须打败法西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能否渡过这两个生死关是检验和评价“斯大林模式”历史地位的实践标准。
  发展问题。斯大林当政伊始,苏联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威胁。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从1928年到1913年,苏联先后进行了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文化教育领域也取得较大进展,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跻身于工业化国家行列,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016年出版的俄罗斯历史教科书肯定了斯大林模式在打败法西斯方面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教科书指出:
  【“仅仅在10年之内苏联就奠定了成为工业强国的基础,在世界日益增长的军事威胁下保证国家有了巨大国防生产能力。在经济生产规模方面苏联稳稳地占据世界第二位”。】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所经历的道路是苏联现代化发展的一种选择,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加快工业化建设的基础上也逐步迈入现代化发展的轨道。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发展与“现代化”这个词的联系一开始曾经引起一些人的怀疑,但(现在)最终还是被接受了。当时苏联工业化促进了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俄罗斯学界的主流思想。
  生存问题。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打败了法西斯,这是挽救国家生存的巨大历史贡献,其中斯大林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仅消除了东西方两个战争策源地,恢复了世界和平,苏联也扩大了自己在世界政治舞台的威望,国际地位空前提升,大大缓和了苏联与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等欧美列强的关系,国家安全进一步提升,并获得了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乘军事声威风靡四海,殖民地解放运动在战后迅速铺开,老帝国解体,众多国家从西方数百年的奴役下独立出来。近代以来西方掠夺和控制世界的进程,至此被逆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开始显现和产生国际影响,社会主义发展超越一个边界,空间进一步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更让世界呈现出全新的图景。
  虽然苏联的社会制度在斯大林时代已经显露出了它的呆板和落后,但是苏联自从踏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斯大林模式“驱动下,一个没落的社会重新焕发了勃勃的生机。

  (二)俄罗斯对“斯大林模式“的最新评价

  2017年7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以往存在过分妖魔化斯大林的情况,这是西方攻击苏联和俄罗斯的手段之一;斯大林所作所为都是顺应时代的需求,攻击斯大林就是攻击苏联和俄罗斯。
  2019年4月6日俄罗斯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人对斯大林的肯定评价已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高达70%的俄罗斯公民倾向于积极肯定斯大林的历史作用。俄罗斯总统普京第一次把斯大林称为“国父”。2019年9月,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与社会各界代表会面时,就南千岛群岛的所有权问题发表评论指出,俄罗斯联邦认为千岛群岛问题的起点是1945年,当时千岛群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并入苏联。
  普京说:
  【“让我们从这一起点出发,老爷子(指约瑟夫·斯大林)全部拿下,画上了句号,乃国家之父。”】这说明,当前俄罗斯人对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给以了比较中肯、客观的评价,而不是像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时期那样搞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否定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和苏联解体都是发生在俄罗斯这个国家,因此俄罗斯人对此的感受和评价,毫无疑问比起其他人更为直接和真切,更值得重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已经过去20多年,但国内外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争辩仍然方兴未艾。习近平深刻揭示了研究这个问题的重大意义,他说:
  【“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指令性计划经济、权力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不尊重经济规律等,随着时间推移,其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这段话是对“苏联模式”作出科学定位和对“苏联模式”经验教训作出的精辟总结。

  【吴恩远,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本文原载《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一期】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0-2-24 16:51
邓小平从毛泽东手里接过一个什么样的中国?
作者:韶山润泽东方 发布时间:2014-07-18 12:58:02 来源:垦荒着

邓小平从毛泽东手里接过一个什么样的中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人说,历史学是唯一真正的科学。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毛泽东领导下的新中国30年为镜,可以知后毛泽东30年之失。极力抹黑毛泽东时代的30年,无非是那些贪官污吏、无良富人和媚外“华奸”一小撮们的反攻倒算。中国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怕将纯属欺骗的“普世价值”喊得震天响,也抹不掉崇洋外交、国际垄断资本肆意掠夺中国民众血汗、贫富两极分化、草民受国内外资本权贵欺压的无情现实。一个用几年时间就结束了百年战乱的中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没有民族冲突、族群矛盾、省籍矛盾的中国;
  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实力而永远不再担心挨打的中国;
  一个没有一兵一卒外国驻军的中国;
  一个修建了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并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中国;一个让美国历史上唯一没有取得战争胜利的中国; 
  一个让美国总统主动要求访问的中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把“一盘散沙”改变东方巨龙的中国;
  一个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的中国;
  一个实现了“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没有下岗、失业的中国;
  一个在发达国家长期经济封锁下,经济不仅没有崩溃,而且比世界所有国情相起点相似,经济近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更快,国民得到的实惠最多的中国;
  一个被国际组织评为廉洁指数在6以上,只有轻微腐败的中国;
  一个消除了恶霸、地主、买办、资本家的中国;
  一个没有再发生大规模蝗虫害的中国;
  一个使三年二决口的世界第一害河——黄河从来没有再决口的中国;
  一个从小学到大学都实行免费教育,没有因缺钱上不起学、大量拖欠教师工资的中国;
  一个吏治清明,干部党员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起模范表率作用的中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数十年难见人民公朴带头淫乱,嫖娼。养二奶、三奶···进而花公款买“处”的中国;
  一个绝大多数官员,懂得为人民服务的中国;
  一个自已并不富裕,却慷慨无私援助别的国家的中国;
  一个被第三世界穷弟兄抬进被美国把持,拒绝中国二十多年联合国的中国;
  一个贫富差别几近于无的中国;
  一个让世界各国元首朝拜毛主席为荣的中国;
  一个帶头抗两霸带领第三世界前进的中国;
  一个文艺界没有各种各样绯闻的中国;
  一个有明确信念的中国;
  一个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中国;
  一个每个人都敢于与坏人坏亊作斗争的中国;
  一个人人都愿意为中国舍身取义的中国;
  一个小学生拾一毛钱都要交警察叔叔的中国;
  一个基本消除了黄、赌、毒、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低犯罪率的中国;一个全民敌慨众志长城凝聚力空前的中国;
  一个国门严守,海关极负责任的中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基本消除了性病、鼠疫、天花、霍乱、伤寒、血吸虫等疾病的中国;
  一个在城市实行公费医疗,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少有没钱看不起病的中国;
  一个完全靠自己制造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的中国;
  一个出租车不装防护栏,住户不装防盗门的中国;
  一个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的中国;
  一个人人争做雷锋的中国;
  一个不担心货币贬值的中国;
  一个不担心食品安全的中国;
  一个不担心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中国;
   一个没有假文凭、假学历、假干部、假警察、假军人、假外商、假成果、假广告的中国;
  一个不再是世界记录上没有中国人名字的中国;
  一个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吃水不忘挖井人”,千秋万代怀念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缔造的中国!
  毛泽东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毛泽东思想是解决当前社会乱象的良药!
  只有高举毛泽东思想,重建社会精神信仰,力推公平正义,坚定打黑除恶,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只有高举毛泽东思想的大旗,对当前人民的思想拨乱反正,重典治贪反腐,将公权利置于人民的监督下,才能真正维护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切诋毁毛泽东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的人,都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是贪官污史,他们是黑恶势力或其保护伞,他们是人民的敌人,他们必将最终受到人民的审判!(文@韶山润泽东方 )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0-2-24 16:59
新华网: 王震临终说了什么使江泽民发常委传阅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4-12-02 15:33:17 来源:新华网

转引自http://www.mzfxw.com/e/action/Sh ... sid=18&id=2590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本文摘自:新华网,作者:佚名,原题:《江泽民为何重视王震的临终遗言?》
  王震同志是老一代革命家,近期出版的《王震传》中透露了王震临终时的留言,现将有关涉及毛泽东的部分摘录,供大家参考。
  王震同志于1993年3月12日在广州逝世。
  1992年底,王震两次与特地从北京赶来的邓力群同志作了较长时间的谈话。1993年2月3日,王震与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卫建林谈了很久。卫建林回到北京后整理并寄发广州,王震又作了补充,并交代把前几次谈话整理到一起发出。江泽民总书记对此十分重视,指示中央常委传阅后交中央文献研究室存档。
  王震在的这几次谈话涉及内容很广泛,主要有:
  1、中华民族要兴旺。从孙中山到毛泽东,适应了这个要求。
  2、毛泽东倡导改革。红军时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士兵委员会,是军队的改革。供给制到薪金制是改革,两参一改三结合也是改革。
  3、毛泽东主张干部的工资不要太高,干部要参加劳动,密切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想用这些办法缩小差别,防止官僚主义和产生新的剥削阶级。1955年搞军衔,有人主张高工资,差别二十来倍。当时,我任全军薪金改革小组组长,我主张工资差别不能太大,彭老总、贺老总很赞成。
  4、毛主席非常重视巴黎公社经验。巴黎公社最主要的经验,是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其中还有收入差别太大。我们不能搞绝对平均主义,要按劳分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对的,但绝对不能搞两级分化。邓小平反复强调这个问题。两级分化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就变了,就必然会有人造反,有人闹事,12亿人口的大国就混乱不堪。

关联阅读:
附:
毛主席比我们早看50年(王震遗言)
  毛泽东主席逝世以后,许多右派和一些不是右派的党内人士都指责毛泽东主席说,他在建国后听不进别人意见了,开始一意孤行了,事实真的这样吗?
  认为这是确切的事实。
  但我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和看待这个问题的。建国以后,毛泽东和他的那些战友们在路线问题上开始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毛主席在许多问题的表决时在中央的领导决策层中确实总是属于少数。所以他有一句名言:“有时候真理在少数人的手里”。为什么他这样说呢?这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历史事实吧!
  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看问题是与众不同的。总是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用一种独特的眼光来看的。所以只有他才能在革命战争时期领导着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壮大了革命力量,不但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还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支持的有八百万军队的蒋介石。但是,毛泽东并没有被这个伟大的胜利所陶醉,他在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他的同事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这就是毛主席的眼光和胸襟。他想到的是以后更长远的事情。而其他的领导人可能只是陶醉在夺取全国胜利的喜悦之中,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胜利。而只有毛主席能想到“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后的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主席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他的内心深处所设想的中国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和别人不一样的。他率领全党和人民推翻反动的就政权不是为了共产党建立一个政权,而是要为人民大众建立一个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我们已经知道,在七十五年前的井冈山第一次土地革命时期,他就提出了农业的互助合作问题,因为出身农民的毛泽东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状态中,农民靠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是永远不可能摆脱贫穷的。所以在他以后的革命生涯中,时刻把帮助农民组织起来,组成互助组、变工队,合作社当成帮助农民摆脱贫困的一个最有效的政策。在延安,毛泽东按照他的想法所组织进行的大生产运动,成功的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包围和封锁,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进行伟大的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他考虑的不是胜利以后怎样只是把土地分给农民的问题。而是如何让农民摆脱几千年来封建小农经济结构,应该想办法使广大农民群众走上合作化的道路,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就是他和他的同僚们所产生分歧的最主要原因,而且这个分歧是不可调和的。在他逝世以后,他的同僚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他才会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在农村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与大多数人的意见发生了冲突。在一九五三年一一九五六年的全国合作化期间,毛泽东和右倾保守的领导人进行了思想上的多次较量。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决不会妥协的,因为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几亿农民以后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在十多年以后毛主席在与张平化的一次谈话中,毛主席还诚恳地对他说:“你没有忘记我在专列上的许诺吧。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
  这就是毛泽东,他看问题一下子就看到了问题的实质上。毛泽东总是站在长远的立场上,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考虑的。而其他的一些领导人却基本上都是属于“摸石头过河”的理论思维。所以毛泽东的思想总是与大多数领导人的思想发生交锋而发生诸多矛盾。在建国的二十八年中一直是这样,到了文化大革命时,这种矛盾发展到了极端。所以,在他逝世以后,才会有许多领导人对他的路线进行激烈的批评和严厉的批判、并且彻底扭转了他的原来的正确路线。才会有一些右派分子恶意的对他进行指责和攻击。可是究竟是谁错了呢?到了现在答案已经出来了:还是毛泽东所提倡和坚持的革命方针政策和路线是正确的。王震在他临终前发出的“毛主席比我们早看五十年”的感叹,表达了许多曾经批评过毛主席的老一代革命家的心声。几十年的社会实践证明:只有毛主席的路线是对的,而他们大多数人所执行的路线是错误的。
  再举几个例子。在解放初期,毛主席在解放初期批判《武训传》时,就有许多人不理解。那还是在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日,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同时还在进行着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在那样繁忙的工作之中,毛泽东发表了“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一文。毛泽东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是因为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文化战线对那些反动思想的斗争。当时就有很多人不理解毛主席在文化艺术上这个小问题上动这么大的火气?
  让我们来看看毛泽东的原文是怎么说的:“《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象武训这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统治者的伟大斗争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极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应该歌颂的吗?”
  毛泽东的这些话,至今听来还是令我们振聋发聩,让我们的大脑保持着清醒。我们所谓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和封建主义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的,是应该代表着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文化,必须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而决不是把歌颂封建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的反动文化放在首位。
  毛泽东还说:“《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武训和《武训传》的歌颂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种的地步。”
  毛泽东的这些话至今还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在“特别是”的这些年里,我国的文化艺术界对那些封建时代的皇帝、文武大臣进行了热情的歌颂和热烈的吹捧。他们把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光辉历史扔到一边,把那些封建社会的反动统治阶级集团和那些反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都描写的十分完美,在一定的程度极大的蒙骗的毒害了一代人们的心灵。在他们的笔下和作品中,好象封建社会的统治才是最完美的统治,那些古代的封建皇帝是应该永远骑在人民群众的头上作威作福的。在那些艺术作品里,人民群众都不过是愚不可及的、甘心情愿为他们卖命的奴才。这些不正常的反历史的文化现象,和毛泽东在解放初的时候,提出批判《武训传》时所提到的那些情况又何等相似啊!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把毛泽东思想称为什么集体智慧的结晶。我每当听到这句话心里就反感和发腻,大多数的人跟毛泽东差着好几个档次呢?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思想,我们现在都不过是如何学习运用和继承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和当时的任何人的思想都是毫不相干的,因为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毛泽东的思想理论水平都相差甚远。有的人的思想甚至与毛泽东思想是背道而驰的。怎么能把他们的思想归结过毛泽东思想里面呢?真的是天大的笑话!
  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这样的例子多了,在抗美援朝问题上、工商业改造方面、在农业合作化方面、在大跃进时期、在党的文艺政策方针上、在对待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政策方面等等,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毛主席都是利用自己的崇高威望力排众议而促成的。但是,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许多领导人和干部的思想是从几千年的封建旧社会脱胎而来,他们的思想又没有进行过认真的改造,他们对毛泽东博大精深的革命思想也始终没有深刻的学习和领会,更不要说掌握了。所以在毛主席逝世以后,他们就把毛泽东思想抛弃到了一边,中国在他们的领导下立刻翻了个个儿,因为他们以为自己的那一套是正确的。
  再例如农村的包产到户,就是没有小岗村这个落后典型产生,他们也照样会把人民公社和生产队解散,实行和旧社会中相同的乡政府和村委会制度,他们不明白如果抛弃了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没有了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思想存在的条件和基础以后,这个政权其实是和保甲长的性质是没有什么两样的。这就是他们那些人的思想水平,他们认为这样做了心里才舒服。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他们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不懂毛泽东的真实思想和最终目的,不懂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所需要经过怎样的历史过程。以为他们超越了毛泽东,以为他们创新了什么先进的理论。其实他们这样做只不过是把社会又拉向了倒退。使人民群众又重新回到了旧社会的生活秩序,重吃了二遍罪、又受了二茬罪而已。
  然而。使中国人民感到荣幸的是中国出了个伟大领袖毛泽东,他曾经领导人民推翻了反动的统治阶级,成功的建立了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让中国人民知道了什么是什么是阶级斗争?什么是剥削和压迫?又在他的晚年不惜一切代价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从上到下进行了一次政治大演习,使人民知道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资本主义道路?什么是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什么是腐朽的资产阶级文化和封建文化。给全国的革命人民群众上了一场生动的阶级教育课。这就保证了那些资改派们即使掌握了政权,也不能随心所欲的把我们的国家改变颜色。因为有几亿经历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人民在用眼睛盯着他们呢?到了一定的时候,人民群众就会在我们党的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的带领下把资改派们赶下台。相信毛泽东三十多年前的预言早晚一定会应验。
  苏联没有出现过毛泽东这样雄才大略的领袖,所以,苏联人在懵懵懂懂中就易帜了,东欧各国没有出现毛泽东,也在懵懵懂懂中易帜了。但是中国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因为我们中国已经有过这样的预演。毛泽东已经给中国人民提前上了一课。印度没有出现过毛泽东,他们的人民群众就只能永远在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社会中挣扎。
  这就是为什么毛主席在建国以后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主要原因。因为那些人中的大多数都不过是一些民主革命派,他们的步伐一点儿也跟不上毛主席的步伐,毛主席只好带领拥护他的人民群众一起前进了。毛泽东和他的思想只属于人民和真正愿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而不属于任何目光短浅、因循守旧、思想落后的领导人以及一些利益集团。 中国人民的最大荣幸和骄傲:就是因为“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我们中国人民应该为此感到荣幸的自豪。努力吧!亲爱的同志们。曙光就在前面,胜利就在前面。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0-2-24 17:39
林之辛:市场拜物教在中国的破产
2020-01-05 14:35:48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林之辛

  中国进入以改革为大旗的年代以来,一直有一些大理论家,大经济学家,向百姓大众们传播一个美妙的福音: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已经找到了,那就是“市场化”。只要市场“化”了, “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一切都会好的。于是,市场化就在整个中国大地上“化”开了,不仅经济领域要“化”,什么领域都要“化”,教育要市场化,医疗卫生也要市场化,等等等等。

  几十年过去了,“市场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呢?奇迹有没有发生?奇迹真的是发生了,中国的GDP连续多少年以世界各国罕见的速度攀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一个更令人没有想到的“奇迹”也发生了,就在中国经济总量有如此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反映贫富分化的基尼系数达到了世界各国少有的高峰。一系列违背常理的现象折射出社会的极端扭曲:一方面学校在拼命扩招,另一方面老百姓天天在骂上学贵上学难;一方面空置房堆积如山,另一方面许多人却不得不过着蜗居的生活;一方面医院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另一方面多少家庭看不起病或者因为生病就医而倾家荡产。

  最最可怕的是,市场化一直“化”进了执政党内部和公务员队伍,“化”进了各级国家政府机关的政治生态。结果是哪个领域市场化得厉害,哪个领域的管理部门就变成腐败的重灾区。不仅如此,市场化还“化”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官场成了权钱交易的场所,医患关系,师生关系都成了买卖关系,就连婚姻、家庭、亲友这些最富人情温暖的人际关系也被淹没在“一切向钱看”的冰水之中。直到如今,医患之间的扭曲关系竟以血淋淋的仇杀画面呈现在人们眼前,难道还不引起深刻的反思吗?!

  “市场化”导致如此病态的社会现象,却不见那些曾经做过天堂许诺的理论家们出来讲讲清楚。一位勇敢的医疗卫生领域的学者,点出了问题的症结:“我们曾经笃信市场,以为市场真的能搞定一切,然而,市场却往往失灵,特别是在民生领域与社会建设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医疗是一个市场完全失灵的领域——所有的市场手段在医疗领域都是起的反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仅从医疗领域就可以看到,市场万能的神话已经在中国的实践中破灭。

  其实,共产党的老祖宗早就说得清清楚楚,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形态的市场经济,确实具有解放生产力的巨大动能,但其激活经济的基本方法是调动人们追求个人财富的积极性,而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决不会顾及公共利益,因而必然给社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贫富分化,社会不公,以及道德沦丧,风气败坏等等(见《共产党宣言》)。

  那些还挂着共产党员称号的理论家们难道不懂得这个基本常识吗?难道连老祖宗的话也忘得一干二净了吗?不,他们的智商不至于那么低,原因还是利益所在。屁股决定脑袋,且不说其中利用市场化大发不义之财的腐败分子,就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而言,是属于市场化中先富起来的一批人,是市场化的既得利益者。他们鼓吹的理论无非是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他们对普通百姓的疾苦不闻不问毫不在乎,其共产党员的称号恐怕只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招牌而已。

  在事实面前,有些理论家还在为市场万能的理论辩护,说市场失灵的那些领域是因为市场化“化”得还不够彻底。就医疗卫生领域而言,至今仍有人主张彻底市场化。不管他们说得如何头头是道,老百姓只凭自己的切身体验来评判。说什么“市场化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所谓“你吃你的山珍海味,我吃我的粗茶淡饭”,可是得了大病重病怎么办?谁都可能得,富人自然可以选择高档的医院和专家,穷人就只能选择等死了。又说什么“市场化可以激励医生的积极性”,可它激励着甚或逼迫着医生积极地想方设法掏患者的腰包,这样的医患关系怎么可能和谐?又有什么样的制度能够管住这种激励机制下的“良心”?

  市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机制当然应该利用,特别是放开市场激发千万群众创业的积极性确实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把市场的作用无限夸大,以致到无所不“化”的地步,那就是极其危险的。如果发展市场经济不是着眼于公平前提下的改善民生,不是最终落实于共同富裕,那与资本主义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社会主义?把这称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岂不是自欺欺人?实际上,资本主义的一些发达国家也承认医疗卫生等公共民生领域中的市场失灵问题而实行某些社会福利政策。可见中国今天的那些市场拜物教的信徒们还只是停留在资本主义的早期野蛮阶段。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一再宣称 “与国际接轨”,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发达国家在治理市场失灵方面的经验,专门去找为追逐利润不惜牺牲民生的“轨”来接。

  人们总是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得到教育才会变得聪明起来。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当初毛泽东对市场经济的抵制和警惕,自有其良苦用心。毛泽东未必不懂得市场的作用,但是他非常担心市场化以后会使中国重新回到旧社会贫富分化、百姓受苦的状况,所以不断地提醒人们市场化后可能出现的社会不公与腐败。对比今天的社会现实,我们就更加体会到毛泽东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想探索出一条中国自己的道路,能够在保证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力。他取得了无可否认的伟大成就,但也付出了探索中的代价。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误,毛泽东都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政治遗产。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人,只有珍惜毛泽东留下的政治遗产,又能从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经验教训中,形成新的认识,才能真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条道路,说到底,就是要在保证和追求社会公平最大化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共产党搞市场经济,这在世界共产党经典理论与实践中可说是没有先例,确实具有中国特色,但无论如何“特”,只要还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写在自己的党旗上,就不能违背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宗旨。只有做到既充分利用和正确驾驭市场经济,又能最大限度地限制其消极作用,防止它对社会公平的冲击和对政府权力的侵蚀,保证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普通百姓公平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才能证明共产党存在的价值,也才是共产党继续长期执政的合法性所在。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0-2-25 00:31
“样板戏”在人类文艺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作者:桃花舍主人 发布时间:2020-02-05 21:56:10 来源:民族复兴网

“样板戏”在人类文艺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个被“新冠”搅了的新年假期正好读书。

  读了一本关于“样板戏”研究的书,引发了一些思考。

  “历史转折”以来,有一种不知谁“发明”的流传甚广的情绪性言论,说四十多年之前的那个“十年时期”,在文学艺术领域是“八亿人民八个戏”,或曰“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以此形容那个时期是“文化沙漠”。

  这里的“一个作家”,是指农民出身、描写农村的作家浩然;“八个戏”,也就是“八个样板戏”,是指以革命现代京剧为主的八部文艺作品。

  评判历史现象,一味发泄情绪显然是荒唐浅陋的。且不说那个时期当然不是只有“一个作家”,也不说那时除了“八个戏”或曰“八个样板戏”之外还有许多其它戏剧和电影,只说那“样板戏”的数量,就远远不止八部。

  “样板戏”称谓的首次正式提出是在西元1967年5月,当时为了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北京举行了历时三十七天、共二百一十八场的盛大文艺作品汇演。当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开头一段写道:

  【“为了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首都舞台上正在上演八个革命样板戏: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从此,“样板戏”一词不胫而走,传遍全国。

  但这只是“样板戏”的开始,以后又有许多新的“样板戏”作品陆续创作出来,比如:京剧《龙江颂》《平原作战》《杜鹃山》《红云岗》《磐石湾》,芭蕾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京剧舞蹈《战海浪》,交响音乐《白毛女》,钢琴伴唱《红灯记》,等等。

  当时,称得上是“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共有二十多部。

  这些“样板戏”形式多样:有中国传统戏剧形式京剧,也有外来艺术形式芭蕾舞、交响乐,还有独创的“洋为中用”的钢琴伴唱京剧。其题材,主要是歌颂现、当代革命斗争英雄和社会主义建设英雄,人物都是普通的工、农、兵。这些“样板戏”的创作思想,是对中外文艺形式“批判地继承、改造”,“推陈出新”,力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现在看来,这种创作思想仍然应该是文艺创作的首要指导思想。

  称“样板戏”,其实只是对这些文艺作品在“推陈出新”、“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方面达到较高成就的肯定,是一种表彰语。这些文艺作品的正式名称是:革命现代京剧,革命现代舞剧,革命现代交响音乐。“革命”,是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斗争,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现代”,则是既符合新中国的人民性,又体现对传统或外来艺术形式的改造与超越,是一种文艺创新。

  本质上说,“样板戏”就是在中外已有文艺形式基础上的创新。比如“革命现代京剧”,在保留京剧传统程式框架的同时,音乐伴奏方面通过中、西乐器有机组合成的大乐队增强表现力,唱腔方面赋予主角个性化的主题音乐形象,舞台美术设置则将生活真实进行生动的典型化提炼展现;“革命现代舞剧”,让“脚尖舞”的西式技巧与音乐模式融入深厚中国风格和崇高革命气质,乐队配器则在规范的西式管弦乐器的基础上增加竹笛、唢呐、琵琶、柳琴、锣鼓等中国民族乐器,使音乐更深刻、丰富地烘托情节思想内涵,题材则突破西方芭蕾剧那类“神话”、“爱情”、“贵族生活”的狭隘庸浅内容,表现劳动人民的苦难、抗争、奋斗和他们的革命英雄气概。这些创新,是必要的,成功的,在中国和世界文艺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四十多年来,一类“文化精英”们对“样板戏”不遗余力地口诛笔伐,这除了有个人得失和政治立场方面的因素外,在“文艺理论”方面,主要是对“样板戏”所体现的“两结合”、“三突出”文艺创作思想不满,认为这使“样板戏”“割裂人性、欲望、女性、家庭的存在”,有“脸谱化、程式化和人物关系的简约化”的弊病。一段时间内,他们的这类话语形成了某种事实上的“文艺批评”霸权。

  近些年来,人们逐渐冲破了上述霸权的操控,对“样板戏”有了“否定之否定”后的更深认识。

  有研究“样板戏”的年轻学者就对上述“文艺批评”霸权话语进行了辨析,他认为:

  虽然文学“最需要个性和独特性”,“最需要去除脸谱化、大众化,最需要个性化、独特化”,但“作为戏剧门类的京剧而言,有着一套完全不同于文学审美规范的另一种戏剧美学规范,戏剧就是需要人物形象的类型化、甚至夸张为脸谱化、程式化的”。“我们的很多批评家和理论家,就用文学的审美标准、审美规范来批判戏剧、批判样板戏”,这是“不公正的,也是不恰当的、不适用的”,是“文学审美的霸权”,是“文学对戏剧美学范畴、美学规范的欺凌与逾越”。(见《“样板戏”在乡土中国的接受美学研究》,张丽军著,人民出版社西元2014年7月第一版。)

  这种辨析,从学理上指出了上述“文艺批评”霸权的谬误之处。

  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思考。

  “个性化、独特化”,也并不是像某一类“文化精英”自以为是的那样就是文学的全部。文学,包括戏剧、电影等文艺形式,固然可以有“个性化、独特化”,但同样应该有所谓的“脸谱化、大众化”——实际上应该说是鲜明化、普及化。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是对真实生活的提炼与典型化。“两结合”(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三突出”(在所有的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文艺创作思想,应该说是对文艺作品的鲜明化、普及化、与表现生活典型化的探索尝试。实际上,鲜明化、普及化、典型化的文艺作品,往往是昂扬奋进时代的主流。

  至于“人性”,“样板戏”中革命英雄人物的献身救国救民、为革命视死如归、机智勇敢、坚定顽强、公而忘私等,正是作为社会先进分子的革命者人性的一部份,是最应该弘扬的崇高人性。“样板戏”较好地展现了崇高人性之美。

  文艺作品,不是、也不应该只是少数“精英”的玩物。当年的“样板戏”,尤其是其中的革命现代京剧,就依靠其鲜明性、普及性,以及契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时代性,得到了城乡基层广大人民的喜爱。研究者在山东农村调查发现,当年不少农村生产大队自发(或征得公社、县的帮助)排演了《红灯记》、《沙家浜》等革命现代京剧,不仅在本大队演出,还经常受邀到邻近大队献演。虽然条件简陋,但参演的农民积极性很高,而农民们也很喜欢看。有当年参演过剧中正面英雄人物的农民回忆道:

  【“(当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正面人物”,“自己就觉得理直气壮的”,“就凭这个性,低三下四的事就不想办呢。就想着一股正气,心里一直有这样一种感觉。”(见《“样板戏”在乡土中国的接受美学研究》)】 “样板戏”起到了寓教于乐、对最广泛的人群熏陶的作用,这自然就是好作品,少数“精英”的趣味不能成为评判它的主要标准。

  “样板戏”对中外文艺形式的改革、创新,是对文艺的普及,使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同时也使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比如革命现代京剧,让全国各个文化习俗有所不同的地域都了解了京剧的基本形式,使传统的文艺形式跟上了时代的脚步。现在,电视台有“戏曲频道”,有关部门还搞了“戏剧进课堂”,但基本上是在原有的剧目中翻腾,包括京剧在内的许多戏剧形式,仍然无可奈何地小众化,呈现出“文物标本”的社会状态。由此反思,“样板戏”对于文化发展的意义更显巨大。

  “样板戏”自然不可能十全十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0-2-26 01:38
亚佐夫元帅关于普京、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最后的言谈被公布 © Sputnik / Sergey Guneev
俄罗斯
23:58 2020年02月25日(更新 00:19 2020年02月26日) 缩短网址 0 51

苏联元帅德米特里∙亚佐夫请求只可在自己死后公布自己关于苏联第一任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俄罗斯第一任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和俄罗斯现任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最后言谈。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现在发表了与德米特里∙亚佐夫的谈论片段,如他生前托付的那样。

亚佐夫在接受《共青团真理报》公开采访时说,尽管76%的公民在全民公决时赞同苏联统一,但是戈尔巴乔夫还是令苏联解体,因为他相信,“人民将会忍下一切”。
亚佐夫说,戈尔巴乔夫领导这么一个复杂的国家还是太年轻。
亚佐夫说:“让一个国家解体很不好。但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与他关系密切的所有人都帮他了。”
亚佐夫说叶利钦是一个追求名利的人,他会巧妙地利用人的感受。亚佐夫认为,俄罗斯第一任总统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跻身”权力并把戈尔巴乔夫从克里姆林宫赶出去。
亚佐夫说:“如果叶利钦想过保留苏联,那么他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而他想的只是自己。他挑选了适合自己的一伙人。这伙人分刮了这个伟大国家最美味的部分。”
亚佐夫说,现任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领导俄罗斯远离了解体的深渊”,他使军队变成“真正的军队”。
亚佐夫说,如果让他可以给总统建议的话,那么他建议总统走中国的道路,“中国政府成功地把个人和国家财产结合起来”。亚佐夫认为,普京还应该把自然资源国有化,不允许它们给一小撮富人制造丰厚的利润。
据俄国防部消息,2月25日苏联元帅德米特里•亚佐夫逝世。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0-2-26 01:40
德米特里·莫菲耶维奇·亚佐夫 百度百科德米特里·莫菲耶维奇·亚佐夫(1924年11月8日-2020年2月25日),前苏联国防部长、苏联元帅
截至2014年,瓦西里·彼得罗夫元帅去世后,亚佐夫成为了目前唯一还健在的苏联元帅。2014年11月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国防部长绍伊古祝贺亚佐夫元帅90岁生日,普京授予其勋章。 [1]
2020年2月25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新闻通告说,苏联最后一位元帅亚佐夫因病在莫斯科逝世,享年96岁。 [2]




  • 最新新闻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亚佐夫逝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0-02-25 21:33
2月25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新闻通告说,苏联最后一位元帅亚佐夫因病在莫斯科逝世,享年96岁。...详情

内容来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文名德米特里·莫菲耶维奇·亚佐夫外文名俄文:Дмитрий Тимофеевич Язов英文:Dmitry Yazov [3]国    籍俄罗斯民    族俄罗斯族出生地鄂木斯克州奥科涅什尼科沃区出生日期1924年11月8日逝世日期2020年2月25日职    业军人毕业院校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莫斯科步兵学校信    仰共产主义性    别男军    衔苏联元帅
目录



人物生平[url=]编辑[/url]

早年经历
年轻的亚佐夫
德米特里·莫菲耶维奇·亚佐夫,1924年11月8日生于鄂姆斯克州奥科涅什尼科沃区,贫农出身。1941年入伍参军,作战勇敢,多次受伤。战后先后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莫斯科步兵学校、总参军事学院学习。1961年—1974年,历任团长、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等职。1944年入党。1956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1967年毕业于总参谋部军事学院学习。1974年起担任苏联国防部干部训练总局局长之职,1976年担任远东军区第一副司令,1977年任远东军区第一副司令。1978年晋升为上将。1979年任驻捷苏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后任中亚军区司令。1984年7月出任远东军区司令。晋升为大将。后任国防部副部长职。

1987年5月,19岁的西德青年鲁斯特驾驶小飞机,穿越号称 “世界上最严密”的苏联防空网,降落在莫斯科红场,直接导致时任苏联国防部长谢尔盖·列昂尼德维奇·索科洛夫被一大批老将被撤职, 为了贯彻改革,戈尔巴乔夫越过许多资深将领,选择了相对年轻,资历较浅的国防部副部长兼干部训练总局局长、陆军大将亚佐夫为新任国防部长。“5月3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任命德米特里·季莫菲耶维奇·亚佐夫大将为苏联国防部长。” [4] 亚佐夫当年63岁,卫国战争结束时不过是营级干部,1984年才晋升为大将,党内职务仅仅是苏共中央候补委员。据说亚佐夫的任命主要是由于在中亚军区司令的任期内,给前来访问的戈尔巴乔夫及第一夫人赖莎留下了良好的深刻印象。亚佐夫上任后,积极贯彻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作为回报,并获得了戈尔巴乔夫的赏识,1987年6月进入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并于1990年4月28日晋升为苏联元帅。 从那时起,亚佐夫这位前二战士兵从未轻松过,尤其是1989年4月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发生骚乱,军方驱散示威人群造成流血事件,亚佐夫饱受外界指责。‘’
亚佐夫于1981年在苏共二十六大上当选为苏共候补中央委员。1987年6月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升为中央委员。同年至1990年7月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90年3月至12月为苏联总统委员会成员。曾连续当选为苏联第十至十一届最高苏维埃代表。1991年3月7日被任命为直接隶属于苏联总统的苏联安全会议成员。“ [5]

国防部长
国防部长亚佐夫
亚佐夫就任国防部长后短短几年间,苏联内部狼烟四起,外高加索波罗的海等加盟共和国纷纷要求主权独立。面对危机,地方当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动用军队。一个红色政权,建立了庞大的军力。不只是本土,苏军在东欧的几个盟国也有驻军,他们几度直接出面干预盟国内政,建立和扶植亲苏政权,且屡试不爽。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军队先后受命出兵,平息匈牙利事件布拉格之春入侵阿富汗。基于苏联军方庞大的规模和财富,一些西方研究者把军队和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并列,称其为“第16个共和国”。不过,到了1980年代后期,苏军的好时光已经过去。苏联在美苏争霸格局中全面收缩。戈尔巴乔夫希望通过裁军树立政权的好形象,主动放弃争夺军事优势,转为裁减军备。在美苏关系转向缓和之机,已经担任国防部长的亚佐夫开始去美国访问。佩戴元帅肩章的他到美国第82空降师参观,随后,亚佐夫和时任苏联 空降兵司令弗拉基斯拉夫·阿列克谢那维奇·阿恰洛夫有过一番交谈。“你怎么评价美国的空降部队?”亚佐夫问。“如果我进行的是这样的训练和演习,您会马上把我撤职!”阿恰洛夫回答道,言语中充满着对美军糟糕训练和演习的不屑。亚佐夫笑了。

尽管对美军的训练感到不屑,但得知美国军人的工资后,亚佐夫说了一句著名的话:“我要能拿到美国士兵的工资就好了。”彼时,苏军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不只是普通士兵津贴被拖欠,退休的顶尖科学家一个月相当于10美元的退休金都发不出来。
去美国比以前方便了,但亚佐夫再去柏林时,却已大不如前。柏林墙已经倒塌,德国实现了统一。昔日华约的军事同盟国,就像一张张多米诺骨牌,接二连三弃苏联而去,民主化的浪潮席卷了这些国家。军队的大收缩,令亚佐夫把更多精力放在内部事务上。但他发现,当军队用于打击苏联国土内高涨的民族运动时,枪杆子似乎失灵了。1989年4月,军队不仅未能平息第比利斯事态,还导致戈尔巴乔夫和军方的关系受到损害。
在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们指责军队使用武力。军队最高统帅戈尔巴乔夫却不敢为下属承担责任,他说:“地方领导人认为采用政治方法以及与人们直接开展对话是软弱的表现,还是采用武力为好。苏共中央会议决定派军队到那里去,但这并不是想使用武力,当时认为只要士兵一出现局势就会正常。”戈尔巴乔夫把责任全都推给了亚佐夫
空降兵副司令、后来担任叶利钦国家安全助理的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列别德亚佐夫元帅
这样总结戈尔巴乔夫的行为模式:“日益恶化的局势—戈尔巴乔夫犹豫不决—克格勃、内务部作用无效—接着依靠国防部的公式(空降兵+运输航空兵=苏联政权)—最后,军事干预失败或过于血腥,则将责任推给地方官和军队指挥官。”

从1986年至1991年间,苏联处理国内事件,几乎都是依照这一逻辑。政治领导人没有勇气为执行他们命令的人辩护,过错被越来越多地推到军人身上,士兵、军官、将军成了替罪羊,这为军队高官的离心埋下了伏笔。
戈尔巴乔夫的办公厅主任瓦列里·伊万诺维奇·博尔金为军人们打抱不平,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顶头上司:“您可以把全部责任承担下来。您的下属受践踏,这也不是好事。”“无论他们是坏人还是好人,是不中用的指挥员还是精明能干的,他们都是您任命的,不能让他们去遭受别人的感情侮辱。至于是什么人的具体过错,以后再查。这样的话人们就会看到您的勇气、正直和高尚气度,从而信任您。”博尔金说。对此,戈尔巴乔夫一言未发。也正因为如此,军队对戈尔巴乔夫的信任感变得越来越弱。
此时,军中一些功勋卓著的老元帅已经靠边站了,戈尔巴乔夫破格提拔许多年轻将领。谢尔盖·费多罗维奇·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在军中拥有崇高威望,担任过苏军总参谋长。虽是唯一的总统军事顾问,但1991年初开始,戈尔巴乔夫却从没找过他。社会上流传着许多关于军队的丑闻,其中一些是冲着阿赫罗梅耶夫的,这令他感觉自己受到了屈辱。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潘大渭说,当有人用种种丑闻玷污这位功勋卓著的元帅时,戈尔巴乔夫没有站出来为他说过一句话。
1991年初,在苏军从匈牙利捷克撤军问题上,国防部建议:由于需要时间建造营房和住房安置撤回的部队,苏军应在4年到5年内逐步撤出。但戈尔巴乔夫却单方面决定了撤军时间—1年内完成,有人甚至在谈判前就把这个决定透露给匈牙利当局。此时,波罗的海外高加索地区的加盟共和国纷纷要求独立,1990年到1991年间,亚佐夫给总统写了好几份报告,报告这些地区苏军和俄罗斯居民受歧视的情况。但戈尔巴乔夫只有一种答复方法:“分送各政治局委员。”然后是:“分送安全委员会委员。”对于亚佐夫这个从青年时就习惯于“说了就得照办”的 老兵来说,他从内心深处感到震惊。苏联元帅亚佐夫获普京授勋 [1]
在这之前,尽管戈尔巴乔夫的种种举动,使得军队各方面的抱怨声越来越高,传媒甚至时常讨论出现军人骚乱的可能性,但亚佐夫一直坚称“不会发动政变”。甚至在1991年5月,当各军区、舰队的司令们纷纷向国防部长施加压力,要求发表对苏联总统的不信任声明时,亚佐夫还严厉地制止:“你们怎么想让我成为皮诺切特(智利军事独裁首脑,通过政变上台)呢?办不到!”

但随着情势的发展,当戈尔巴乔夫对军队的冷漠和疏远,让他逐渐失去军人们对他的信任时,亚佐夫对他的失望情绪也在与日俱增。在军人眼中,戈尔巴乔夫正在失去一切,苏联总统与军队之间形成了一道越来越深的鸿沟,这种鸿沟不仅存在于军队对戈尔巴乔夫不再维护自己利益的不满,而且他们对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以及改革路线也表现出极度的抗拒。
就在戈尔巴乔夫失去下属的信任时,叶利钦却在积极拉拢军方将领,以期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原苏联空军通信兵主任康斯坦丁·伊万诺维奇·科别茨将军1991年初已公开倒向叶利钦,担任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军事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1991年7月,叶利钦视察图拉空降兵样板师,年轻的空降兵司令帕维尔·谢尔盖耶维奇·格拉乔夫给他介绍部队的情况。图拉空降师驻守在莫斯科郊区,叶利钦顺着直觉突然问了 这么一句:“如果突然出现某种特别的情况,合法选出的俄罗斯总统遭遇危险、叛乱、恐怖,有人企图将他逮捕,是否可以依靠军人,依靠你呢?”格拉乔夫回答说:“是的,可以。”一个月后,格拉乔夫等到了兑现承诺的时机。科别茨和格拉乔夫很快发现,苏联空军总司令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沙波什尼科夫上将也与他们志同道合。
戈尔巴乔夫依然没有意识到危机的降临,他在1991年8月4日飞往克里米亚福罗斯别墅,休假两周后返回莫斯科,8月20日出席新联盟条约签字仪式。按照新的联盟条约,新的联盟之下是一个个主权共和国。谁将领导这个松散的新邦联国家?哪些机构将裁撤或保留?这些在条约草案中都找不到答案,许多权势人物在新的联盟机构中找不到其所在部门的位置。
签署新联盟条约,就意味着苏联这个主权国家的灭亡,对于军队高官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于是,那些后来被称为“政变分子”的人,来到莫斯科列宁大街尽头一座代号为ABC的克格勃秘密据点密谋。来自军方的代表有亚佐夫元帅、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瓦连尼科夫大将、国防部副部长阿恰洛夫上将。这些参加密谋的人在“8·19”事件结束后成了“水兵寂静监狱”的狱友。此时,后来在俄罗斯任总统达12年之久的普京,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列宁格勒市政府官员,同时还是一名克格勃军官。
亚佐夫这样解释他反对戈尔巴乔夫的原因,尽管此人几年前把他从遥远的远东调到首都,有知遇之恩,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下降,经济崩溃了,民族冲突越来越尖锐……戈尔巴乔夫作为积极的国务活动家其实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和他的政府实际上已经不是在解决国内的问题”。
作为国防部长的亚佐夫元帅注重改善对华关系。”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应邀于1991年5月3日起对我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正式友好访问。这是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率团访华的第一位苏联国防部长。他此行同我领导人就两国的军事合作间题、国际形势问题,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6]

晚年生活
晚年的亚佐夫
4个月后,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苏联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落下,代之以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元帅为之奋斗的国家灭亡了。

仍在军队任职的布兰涅茨很快看到了一幅军中浮世绘亚佐夫及一些老战友住进“水兵寂静”监狱,三年后获俄国家杜马大赦出狱;格拉乔夫、列别德等人迅速堆积官职;一些将军和上校示威性地撕毁党员证,大声讲述他们的祖父曾放火烧了苏联建立的集体农庄。
2004年11月,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向向“8·19”事件的主要参与者、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前苏联国防部长德米特里·亚佐夫元帅授勋,作为他80岁的生日贺礼。当初为挽救旧体制而作出的努力和面对民众始终坚持“不开枪”的举动,为亚佐夫赢得了俄罗斯人的尊重。有人在评价“8·19”事件时说,假如紧急状态委员会“八人帮”为首的是个不考虑后果的人,能够像叶利钦那样下令向人群开枪,他们没准儿就得手了。
普京向亚佐夫授勋
想起这些事,叶利钦仍感觉后怕。“政变分子若诉诸武力,连锁反应就会传到莫斯科,然后从莫斯科席卷全国。”他在一本传记中写道,“懂得人生价值,在犯罪前体验到恐惧。1991年8月,恬不知耻的阴谋家们终究没能越过这个界线。”但具讽刺意味的是,叶利钦两年后也面临类似价值底线的考验,却没能超越他笔下的“恬不知耻的阴谋家”。1993年10月,叶利钦调集军队,用坦克攻打白宫(俄罗斯联邦政府大楼),造成880多人伤亡,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格拉乔夫获得了“勇敢”勋章。


人物事件[url=]编辑[/url]
亚佐夫是旧体制的受益者,旧体制让他到达权力的顶峰。最终,他下定决心,同意执行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把军队开进首都。亚佐夫错误地判断:军队开进首都,就可以挽救苏联。但亚佐夫在下令时强调,军队进驻只是为了维护秩序,而不是战斗。
莫斯科阿尔巴特大街开始忙碌起来,驻守在莫斯科近郊的军官们被召到这里的苏军总参谋部。塔曼摩托化步兵师师长马尔琴科夫、坎捷米罗卡坦克师师长丘日科夫几次来到总参作战部,并受到总参谋长米哈伊尔·阿列克谢耶维奇·莫伊谢耶夫大将的接见。亚佐夫
空降兵司令格拉乔夫领导的部队也举足轻重,他的图拉空降师就驻守在京畿重地。此前,亚佐夫向格拉乔夫交办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和克格勃的人一起分析国 内形势和前景。尽管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对格拉乔夫的业务素质和办事能力有怀疑,但亚佐夫认为,格拉乔夫“和其他同志一起也许能胜任这项工作”。对格拉乔夫的怀疑事出有因。1991年初,立陶宛维尔纽斯拉脱维亚里加发生流血事件,军方出动军队占领电视台、广播电台。占领电台、控制舆论,这 是苏联人的一贯做法,似乎只要掌握了“枪杆子”和“笔杆子”,天下就平安无事。流血事件后,格拉乔夫在《红星报》上公开表示,他不同意当局利用军队对付和 平居民的做法。对此,克里姆林宫有人不满意,亚佐夫把格拉乔夫狠狠骂了一顿。不过,空降兵司令应该纳入到计划中来,因为一旦事态朝最坏的方向发展,格拉乔夫这位在阿富汗战争时就以勇敢著称的空降兵指挥官会成为紧急状态委员会的突击力量。

亚佐夫在军事生涯里经历和组织过无数次大小战役和演习,但他并不知道,当大量坦克出现在莫斯科街头时,会产生什么后果。如何在楼群密集的城市里保住政权,同时不对反对者使用武力?在亚佐夫和部分军队人士看来,他们只想将坦克开上街头,以保住苏联的旧有体制,但在这个过程中绝对不能向反对者开枪。
副总统亚纳耶夫的一句话让亚佐夫稍感宽慰。在克格勃ABC秘密据点召开的秘密会议上,亚纳耶夫说,对国家崩溃的政策愤怒到极点的人民,会兴高采烈地迎接出现在首都街头的军队,形形色色的民主派都将溜走,在人民、党和共青团积极分子以及军队的热烈支持下,祖国获得拯救。但军队开进首都,没有产生威慑效应怎么办?反对派没溜走怎么办?如果出现流血冲突怎么办?政变分子却没有真正考虑过。没有公认的领袖,害怕负责任的情绪,缺少相互协调的计划,都为失败埋下了伏笔。
临近上午11点,坦克、装甲车和空降兵部队已占领接近白宫的要地。白宫是俄罗斯最高苏维埃所在地,叶利钦已从居所驱车到达这里。政变分子没有对他采取任何行动,通信也没有中断,只是派了些人跟踪他。事实上,叶利钦知道军队的动向,甚至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动态他也悉数得知,因为格拉乔夫和他保持着密切联系。很快,有些官兵带着坦克倒向白宫保卫者一方,他们掉转炮头,支持叶利钦。
叶利钦意识到形势对自己有利,8月19日中午,他走出白宫,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跳上一辆坦克。苏军总参谋部上校布兰涅茨和几个军官一道换上便装,以来回走动的方式在莫斯科街头军队的周围执勤,并把侦察到的情况定时向首长汇报。“在叶利钦演说那一刻,他显得非常漂亮:他的整个外表,手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话都散发着胜利的激情。”布兰涅茨回忆。
在演讲中,叶利钦多次使用“军政府”一词,这令布兰涅茨心中一阵阵刺痛。他认为,“军政府”这个称呼带有侮辱性,其不正确性在于,军政府通常搞以夺 取政权为目的的叛乱。在这个八月,就是把政权白白送给军队,军队也不要,因为军队的使命并不是为了夺取政权。事实上,部分军队人士始终觉得,他们将坦克开 上街仅仅是为了保住旧有体制,而绝不是夺取政权,所以他们坚决反对向反对者开枪。
亚佐夫同陆军司令部、莫斯科军区和其他军区保持不间断的联络,他不断向下属强调:“不容许发生流血。”此时,军队已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阵营:一些军官坚决反对动用武力,因为在保卫白宫的人中有妇女、儿童和老人;而另一些师、团指挥员则要求采取坚决行动。
格拉乔夫一直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作为军人,格拉乔夫不能抗命,他坚决执行亚佐夫把空降师调进首都的命令,向亚佐夫及时报告;但另一方他还和叶利钦保持联系,这是一个天大的升迁机遇,他不想错判形势,站错队。8月19日凌晨,叶利钦给格拉乔夫打电话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对于格拉乔夫从亚佐夫那里听来的戈尔巴乔夫生病的说法,叶利钦予以驳斥。他问:“你能派自己人来警卫我们吗?”格拉乔夫同意。当天下午,按照格拉乔夫的命令,图拉空降师的一个营转向白宫保卫者一边,指挥这一行动的是列别德少将。
亚佐夫
“军队为什么原地不动?它应当显示力量。”紧急状态委员会曾多次催促亚佐夫下令采取行动,驱散白宫前的人群,但亚佐夫必须考虑行动可能引起的流血事件,他又一次想起第比利斯骚乱时军队采取的驱散行动。历史学家后来把第比利斯骚乱视为苏联解体的开端,在这次骚乱中,军队成了替罪羊。军队驱散要求格鲁吉亚独立的人群,造成19人死亡,上百人受伤。类似的流血事件1991年年初还刚刚在维尔纽斯、里加发生。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在首都,是国家的心脏地带,没有人能承担在首都开枪的责任。如果导致大量流血,军队永远无法洗清掉这个罪责。格拉乔夫如此向俄罗斯安全会议负责人通报:即便接到进攻白宫的命令,他的部队也绝不会动手。

当国家面临消亡的危险时,亚佐夫希望加入到拯救国家的行列,就像参加上世纪40年代的卫国战争,光荣地战斗。那时,法西斯德国就是他的敌人。在漫长的美苏争霸时代,美国就是他的敌人。但现在,如果有战场,这个战场是在首都莫斯科。敌人在哪里?是那些说着俄语、喝着伏特加的同胞吗?向同胞开枪,会有什么后果?亚佐夫和军方不敢想象。他们不认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满意军队对外争夺时的大收缩,希望加入这场政变,扭转国家的颓 势。但他们同时也坚信,在国家内部,绝没有发展到必须对国人动刀子的地步,此前军队动用武力驱散示威人群带来的血腥教训,使得他们始终徘徊在犹豫和动摇的边缘。虽然紧急状态委员会制定了夺取白宫的计划—“大使馆”行动,但这个命令从未下达。
8月21日凌晨,来自克里姆林宫的电话又响了,对着话筒,亚佐夫的回答很直接:“我不能派小伙子们去对付那些醉醺醺的人。”当时,亚佐夫同意对《共青团真理报》记者讲几句话。记者问:“军队是否要冲击白宫?”亚佐夫声明:“不,不会的。”黎明时分,又一阵坚决的电话铃声响起,亚佐夫不得不拿起话筒。“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们希望国防部长到他们那里去。”打来电话的是国防部副部长阿恰洛夫。“我不能去那里。” 亚佐夫断然拒绝,他让阿恰洛夫带话,“告诉他(克留奇科夫),军队不再玩这个游戏了。”当天清晨,国防部召开了部务会议,出席会议的所有军官一致认为,应该把军队从莫斯科撤出去。于是,亚佐夫下令撤军。阿恰洛夫说:“感谢上帝,幸亏我们没开一枪。”
亚佐夫
三天后,68岁的苏军元帅阿赫罗梅耶夫在克里姆林宫1号楼的办公室里自杀。死者穿着整齐的军服,身上佩戴着勋章奖章。手里没有枪,“当我看到我的祖国正在消亡,我生命的所有寄托遭受破坏的时候,我不能再活下去了。”放在一边的遗书写道。苏联官方没有表示慰问,第一个为他写下祭文的是一位美国将军。

8月21日亚佐夫被解除国防部长职务,并以“国事罪”被捕受审。8月23日被苏共中央监委会开除出党。亚佐夫元帅在审讯他的法庭上陈诉了他参加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原因。他说:“我是尽个人所能,极力不使国家解体和军队崩溃,这个目的驱使我参加了1991年8月17日在克格勃所在地的会议。”关于强加给他的违反宪法的罪名,他说“难道总统对之宣过誓的宪法规定了国家和军队可以解体、可以破坏国防能力、可以不履行在全民公决中人民表达的意志吗?”“出于保护国家的动机的人反而被追究刑事责任,而这法律正是国家为维护自身而制定的。我又抓了什么权了?真是天大的笑话。”他坚持社会主义立场,强调国家统一,积极反对民族分立主义,坚决主张在必要时实行紧急状态。他在1990年11月27日发表维护国家秩序的八项声明,立场坚定,措辞强硬,引起了各方的注目。这也反映了他一贯的思想、立场和态度。
90岁生日庆典
2014年11月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了苏联最后一名元帅亚佐夫的90岁生日庆典,并授予其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 [1]
俄总统普京个人还向亚佐夫元帅赠送一只印有姓名的手表,同时出席生日庆典的还有俄国防部长绍伊古。 [1]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国防部长绍伊古祝贺亚佐夫元帅90岁生日。普京授予其勋章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胥文琦】据俄新社11月8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8日出席了苏联最后一名元帅亚佐夫的90岁生日庆典,并授予其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亚佐夫曾担任中苏对抗解冻时期的苏联远东军区司令。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1942年7月29日设立。授予个人表现英勇果断,灵活指挥战斗并给敌以重创的苏军排至师级军官。
90岁生日庆典(4张)



据悉,前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作为苏联时代最后一名元帅,从1941年入伍参军,为苏联和俄罗斯军队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他曾在1991年8月18日宣布组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将正在休假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软禁,同时宣布接管国家权力,并命令军队开进莫斯科。次日,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走上街头,爆发了导致随后苏联解体“8.19事件”,亚佐夫等人被捕。1994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大赦决定,亚佐夫获释出狱。

据报道,俄总统普京个人还向亚佐夫元帅赠送一只印有姓名的手表,同时出席生日庆典的还有俄国防部长绍伊古,他将一把军刀送给亚佐夫,作为生日礼物。 [7]

人物荣誉[url=]编辑[/url]
曾荣获2枚列宁勋章,1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1枚伟大卫国战争一级勋章,1枚红星勋章,1枚“苏联武装力量为祖国服务”三级勋章,18枚奖章,以及20枚国外奖章勋章。

人物评价[url=]编辑[/url]
亚佐夫是优秀的军事长官,拥有不可置疑的权威。他经历了苏联卫国战争的洗礼,战后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苏联武装力量发展和国防安全巩固。(俄罗斯总统普京 [2]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0-2-27 01:03
情报老手谈他如何得知苏联解体 © Sputnik / Boris Kaufman
俄罗斯
00:43 2020年02月27日缩短网址 0  0  0
秘密情报老手俄罗斯英雄尤里·舍甫琴科对记者说,他是从中央情报局的熟人那里知道苏联即将解体的。

他在莫斯科推介了一本有关少年情报员的书后说道:“我从心里知道国家将会发生什么。我最好的朋友们都是中央情报局的人,他们说了我们的国家如何崩溃,他们在做什么,什么都知道。”
对于舍甫琴科在哪些国家从事“秘密”活动,依旧没有官方的说明。
尤里·阿纳托利耶维奇·舍甫琴科(生于1939年)的名字在2020年1月底被解密。另外六位同事的名字跟舍甫琴科一起被公众得知,他们为保护俄罗斯的利益和确保俄罗斯的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四个已不在世。对外情报局局长谢尔盖·纳雷什金公布了他们的名字。
按照对外情报局新闻处的说法,自1969年以来,舍甫琴科定期出差,与宝贵的情报线人一起工作,完成情报任务,参与了对情报关注对象的招募和挖掘,获得了重要问题的有价值的信息,包括最高优先级的Cosmic情报。
2001年作出决定,停止舍甫琴科在国外的情报活动,将其转到该中心工作。他被授予红旗勋章、红星勋章、 “祖国功勋” 四级勋章、“军事功勋勋章”、“国家荣誉安全工作人员”荣誉徽章和“情报人员勋章”等许多勋章和纪念徽章。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于2017年5月发布秘密嘉奖令,授予尤里·舍甫琴科俄罗斯英雄的称号。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0-2-29 21:34
朱继东:苏联多少高层被策反?
作者:朱继东 发布时间:2020-02-29 09:17:19 来源:民族复兴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历史真相#【苏联多少高层被策反?】
  据可靠材料,苏共中央宣传部长雅可夫列夫和克格勃将军卡卢金在美国学习时被策反了的,雅可夫列夫后来就是第五纵队的思想家。
  后来克格勃开始调查雅科夫列夫,戈尔巴乔夫说:“不能动雅科夫列夫!”这件事我清楚记得。
  为什么?因为戈尔巴乔夫也是被做好工作的!
  关联阅读:
第五纵队打残了苏联——最后一位苏军元帅生前的诉说
来源:全面发展观  作者:张树华
  当所谓的“紧急状态委员会”开始行动之后,格拉乔夫打电话给我,向我报告说,叶利钦要求他派兵保护“白宫”。我告诉他:“请吧,从图拉派106空降兵师一个营到白宫附近。”这个师的师长是列别德,虽然他那时候已经是伞兵部队副司令,是格拉乔夫的副手。空降兵营到了。但是那里都喝醉了。给军人灌酒了。列别德走向叶利钦,报告说,他是来“执行保护”的。总体说来,实际上是叶利钦把他们俩(格拉乔夫、列别德)都策反了。唉,随他们去吧!不想再多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亚佐夫元帅
  【原编者按:2020年2月25日,苏联前国防部长德米特里·亚佐夫因重病逝世,享年96岁。
  俄罗斯《观点报》25日报道,亚佐夫是苏联最后一位元帅,在卫国战争时期曾获红星勋章。他在1987年到1991年之间担任苏联国防部长,1990年晋升为元帅。当时,他为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有组织地从阿富汗撤军做了大量工作。在1991年“八一九事件”中,他加入紧急状态委员会,将部队调往莫斯科,希望能挽救苏联,此后一度被捕入狱。
  2014年,俄总统普京亲自出席他90岁的生日庆典并授予他“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
  2020年2月4日,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在普京委托下看望亚佐夫,并颁发俄三级“祖国功勋”勋章。
  普京对他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并称他是一位忠于誓言和军官职责的杰出军事指挥官。
  作为苏联的最后一位元帅,亚佐夫曾在1991年“八一九事件”中试图挽救苏联,避免走向解体。然而,他失败了,被捕入狱,从元帅沦为阶下囚。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社会主义祖国四分五裂,成为“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悲剧”。
  本系列摘录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树华等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亲历苏联解体二十年后的回忆与反思》一书中有关亚佐夫回忆的部分内容,书中标题为《亚佐夫:苏联是被里应外合地摧毁的——亚佐夫坚信是第五纵队将苏联引向绝路》。
  原文系张树华研究员译自2010年4月20日俄罗斯《独立报》,原标题为《亚佐夫:“苏联是从内从外有意识地被摧毁的——苏联元帅坚信是第五纵队将国家引向绝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独立报》原编者按:德米特里·亚佐夫——苏联最后一位元帅(1990年),曾任苏联国防部长(1987-1991年),1991年8·19事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后被特赦。他也是原苏联少数还健在的领导人之一。作为苏联后期的国防部长,他参加了所谓的“紧急状态委员会”阴谋,失败后苏联这一超级大国随之瓦解。历史学家至今仍在争论,苏联解体在多大程度上是必然的?所以《独立报》观察员弗拉基米尔·穆辛对这些事件当事人的当面访谈就显得十分珍贵。
  问:德米特里·季莫费耶维奇(即亚佐夫),美国人认为苏联解体是上世纪最大的事件。您是怎么看的呢?
  答:不对,这不是上世纪最重要的事件。对全世界最重要的事件——是我们人民战胜法西斯。这不仅是俄罗斯历史学家的看法,也是欧洲学术界的意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苏军攻克柏林
  问:可是为什么那么坚固的社会制度经过几十年后为什么遭受失败?苏联解体是不是必然的呢?
  答:当然不是。这里还是那些主观因素起作用。苏联境内外的敌人有意识地用尽浑身解数促使苏联灭亡。如果您还觉得,1989年至1991年间,故意造成苏联国内买不到最基本的东西:肥皂、洗衣粉、香烟,酒也短缺。故意制造革命性紧张:人们堵塞道路,等等。苏联是从内从外部毁掉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苏联解体前的社会物资短缺
  问:那么您认为是谁组织的呢?
  答: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过:“为瓦解苏联,我们花费了几万亿”。可我认为,不光是美国人参与其中。有一只所谓的第五纵队,这些人依靠美国人吃饭。这些人不多,但正是他们打残了苏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标语:“打倒政府!”
  问:有人说,戈尔巴乔夫曾在美国学习过,这与西方特工部门有没有联系呢?
  答:不对。他没有在美国学习过。在美国学习的是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同时与他一起学习的还有后来当过苏联克格勃将军的奥列格·卡卢金。此人现在生活在美国,他因叛国罪被俄罗斯判处15年徒刑。根据我掌握的材料,雅可夫列夫和卡卢金在那时被策反了的,他后来就是第五纵队的思想家。
  后来有一段时间克格勃开始调查雅科夫列夫,戈尔巴乔夫说:“不能动雅科夫列夫!”,这件事我清楚记得。为什么?因为戈尔巴乔夫本人也是被做好工作的。我想,这就源自他与撒切尔那次众人皆知的那次后面,他们两人那次秘密交谈。伦敦后面后,戈尔巴乔夫直接飞往雅科夫列夫,当时他正在加拿大担任苏联大使。这次出国之后,戈尔巴乔夫本人变化很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雅科夫列夫
  当时的苏联农业部长瓦列金·卡尔波维奇·梅夏茨也在那个代表团,后来亲口对我讲,雅科夫列夫同他谈起说,加拿大生活得多好,而我们还在那搞这样的社会主义制度,搞这些集体农庄……据我了解,这次出访的代表团其它成员也被做了类似的工作。
  那时候,雅科夫列夫已经逐个地对每个人进行洗脑。说什么,加拿大没有集体农庄,没有国营农庄,可他们生活得很好。我们也这样多好啊。雅科夫列夫根子上就是一个敌人。一句话,我们对他,对戈尔巴乔夫都看走眼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戈尔巴乔夫与雅科夫列夫
  问:都说起初你也是戈尔巴乔夫的朋友?
  答:当然不是,我从来不是他的朋友。你可能听说过,葛罗米柯曾经这样评论过戈尔巴乔夫:“是的,我犯了错误,提议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领导职务。他却是个叛徒”。这也经无需多说了。
  问:您认为,苏联首任总统犯了哪些错误?他大搞政治,和各加盟共和国纠缠,是不是应该先将经济搞上去。
  答:他也干了一些。可是却与常人不同……当我被任命为部长时候,戈尔巴乔夫找我过去说道,应该消减军队。5个大军种司令部减员。削减了2个军区司令部——沿伏尔加军区和中亚军区。还削减了几个师。代之而起的是军队组建了一些建设性公司和集团。戈尔巴乔夫建议说,组建一个军来建设非黑土地带吧。于是就组建了一个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苏联红军
  除此之外,还有4个铁路部队在搞经济建设。2个军在搞跨西伯利亚“巴姆”大铁路。还有4个铁道部队在秋明地区,铺设铁路到油井。一个铁道部队在蒙古,还有一个在阿塞拜疆。可是戈尔巴乔夫还是觉得少。戈尔巴乔夫建议,我们来组建一些水稻连队。后来组建了几只水稻连队,总共有几个师在远东地区。我们特别组建了2个军用国营农庄,为航天员,为列宁斯克(现称拜科努尔)居民生产水稻。还有500个营在各类工厂中做工。特别是集中在化工企业。
  问:是不是那时候这种做法也是正确的?
  答:不是,我不这么想。之所以组织军人劳动队伍,是因为非军人没人愿意在条件危险的工地上干活。遥远蛮荒、抛家舍业,人们没有积极性。这些地方只有服刑的罪犯和军人在干活。他们建设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在恢复封建制度。这样是不能长久的。这引发了人民的不满。
  有谁还希望生活在这种国家?几十年来千百万人建设国家,而现在却是一小撮人在享受其创造性成果。榨取我们国家的财富,把他们变卖到境外。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情况。国家却日益衰败。人口在减少。过去我们担心,在远东地区范围内总共有650万人。服役的士兵都是来自俄罗斯中部地区。现在那里加上雅库特一起人口才不到400万。而这离中国那些有几亿人口的省份相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个面包”
  问: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能够维护自己的独立吗?
  答:你自己亲眼看看。现在是雇佣的无产阶级,就像大家至今都认同的马克思的说法那样,他们是没有祖国的。在国家财富基础上,在全体苏联人民创造成果的基础上建设资本主义。美国的资本是逐渐积累的。人们靠双手劳动,发现人才。一些人致富靠的是聪明才智和创造,比如福特。正是他们创造和增加了美国的物质财富。而我们呢?对于普通俄罗斯人来说,祖国是什么?石油、森林、财富落在了寡头手中。不必再说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叶利钦与俄罗斯寡头
  问:苏联解体后军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车臣、北高加索其它热点地区的战争,这是必然的吗?
  答:我不想做什么结论。不过让我们回忆一下,叶利钦刚刚掌权,6个月的时间根本没有给军官发工资。这一点任何一个军人都会证明这一点。不久是俄罗斯联邦,而且也包括其它独联体国家的军人也会证明。保尔·格拉乔夫那时候是国防部长。再后来在车臣打起仗来。愚蠢。
  问:有一种说法,正是他将车臣驻扎的一整个教练师的武器转交给了杜达耶夫。这些武器当时能够武装整个军……
  答:完全正确。1989年当时由于在巴库实行紧急状态,加上亚美尼亚大地震,那时这两个共和国的武器全都转移到了车臣。那里集中了4个整装师的武器。这不仅能够武装一个军,足够一个方面军!所有武器全都被杜达耶夫夺去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杜达耶夫
  问:可是有不少人讲,您也为杜达耶夫在车臣掌权提供了支持?
  答:随你怎么想,你自己判断……情况是这样的。1991年冬天,车臣长老们来找我。找到我之后,可是请求我任命杜达耶夫少将为车臣军区司令。我回答道:不行!当时杜达耶夫是塔尔图(爱沙尼亚)航空师的师长。他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员,有章法。这只部队有条不紊。而整个航空师装备的是图-22M3掠翼超音速轰炸机,美国人称为“逆火超音速轰炸机”。飞机还携带鱼雷,这是为了支援波罗的海和北方舰队配备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22M3掠翼超音速轰炸机
  问:杜达耶夫自己想去车臣吗?
  答:知道。可是来自车臣对他的压力是巨大的。车臣长老们在找了我之后又去找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便给我打电话并说服我答应他们的请求。我对他说:不能派杜达耶夫去那里,他是一个好师长。需要他留在部队。戈尔巴乔夫继续施压:你怎么了,再也不能找到一个好师长了吗?总起来说,这样的谈话没有结果。最后还是同意将杜达耶夫交出去。当时应当授予他中将军衔,那么他就不会起来干什么了。就像在印古什那样,授予了鲁斯兰·奥舍夫中将军衔……
  问:那时格拉乔夫正担任俄罗斯国防部长。难道他自己不了解,车臣有那么多的武器吗?
  答:自相矛盾!车臣积聚了那么多的武器。开始格拉乔夫并不知道。他没有接触过征兵和后勤工作。这些工作都是野战军司令、军分区司令管的事。当我们向车臣转交整师的武器装备时,他还是第103空降兵师的师长,这是从阿富汗撤回来的。后来他才当了空降兵司令,接着是国防部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格拉乔夫
  1991年春天。叶利钦到驻扎在图拉的第106空降兵师演讲。时任航空兵司令的格拉乔夫同弗·阿恰洛夫(格拉乔夫在航空兵的前任,后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找到我,对我讲:“我们给他(叶利钦)表演一下他从来没有看过的跳伞。然后给他灌酒,他也就不讲了”。这是他们俩,准确说是格拉乔夫个人的主意。后来就是这么办的。
  一些姑娘表演跳伞,跳下来后给叶利钦献花。格拉乔夫接着便提议叶利钦要为此喝一杯。给叶利钦到了酒。他一口气干了一杯。接着便摆上吃喝。喝得酩酊大醉。当时是五月,还很冷,这些人喝完酒竟然下到湖里游泳。洗完了,又开始喝酒。格拉乔夫所作所为好像是在出自好心,灌醉了叶利钦不让他演讲。叶利钦的确对这样的酒场十分满意。自那时开始,他明白了,格拉乔夫是他的朋友。
  当所谓的“紧急状态委员会”开始行动之后,格拉乔夫打电话给我,向我报告说,叶利钦要求他派兵保护“白宫”。我告诉他:“请吧,从图拉派106空降兵师一个营到白宫附近。”这个师的师长是列别德,虽然他那时候已经是伞兵部队副司令,是格拉乔夫的副手。空降兵营到了。但是那里都喝醉了。给军人灌酒了。列别德走向叶利钦,报告说,他是来“执行保护”的。总体说来,实际上是叶利钦把他们俩(格拉乔夫、列别德)都策反了。唉,随他们去吧!不想再多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19”事件中的叶利钦
  【张树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全面发展观”,原标题《苏联是怎么被摧毁的?——最后一位苏军元帅生前的诉说》。】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0-3-4 16:48
吴铭:抗疫还很忙,汪精卫的“胖翻译”就跳出来“反思”?2020-03-04 08:06:01作者:吴铭来源:橘子洲头

抗疫还很忙,汪精卫的“胖翻译”就跳出来“反思”?


作者:吴铭

注:本文所批判的李不太白的文章,虽然也涉及文革,但是,仍然能够点击量超过百万。我这篇小文章,虽然是不得不提到文革,但点击量能达到多少,几时被删除,会不会导致公众号被屏蔽,还真不好说。全文较长,拟分若干次发表。这是第一部分,约6000字。

正文:

所谓“反思”,其实就是指找找自己过去的事,是不是哪个地方办错了?为什么办错?办对的不要反思;根本目的在于找出怎么做才对,这才是最关键的。然后呢,以后少犯错、少犯大错,犯了错后能及时改正、弥补,不要被同一块砖头绊倒两次,尽量减少错误导致的损失。别人无法“反思”你的错,而你也无法“反思”别人的错。反思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卑,更不是为了自杀,而是为了鼓起勇气。

今天是2020年3月1日,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还在肆虐,抗疫尚未结束,同志仍需努力。在作家方某方不断写日记、著名媒体人阿丘等要求中国向全世界道歉之际,有位名叫“李不太白”的人,又开始痛心疾首的代表“中华民族集体”“反思”起这次疫情灾难的预警问题了。其文《若没有集体反思,那才是无药可治》于226日发表在公众号《李不太白》上,作者,李不太白。

李不太白说:“我们总是如此地善忘。”看来,我们是不应该忘记高蝠。但李不太白首先忘掉的却是高蝠

“我们好像已经忘了,这本来是一场可以提前预警、提前防范、也有可能被控制在小范围的病毒疫情。”是不是这样?下文分析。

“我们好像对战胜自己放跑的魔鬼如此骄傲、欢欣鼓舞,丧事变成了喜事。”意思是说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故意放跑一个魔鬼来害自己。对放跑魔鬼的那一伙人,要严惩,对捆住魔鬼的人,要记功,对成功控制魔鬼一事,当然要庆祝!怎么可以把放跑魔鬼的人、抓住魔鬼的人混在一起?人民欢迎鼓舞的是抓住了魔鬼,也抓住了放跑魔鬼的人,是庆祝魔鬼被放跑吗!?如此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不可容忍。

“就在前不久,湖北省内敷衍塞责的场景一再刷新镜头时,当话筒前的谎言一次次被事实戳穿时,当最早的八名透露疫情的医生之一李文亮不幸去世时,我们曾经怀有什么样的悲哀呢?”这句话很有意思,似乎李文不是死于肺炎感染、西医无能、追逐利润、排斥中医,而是死于湖北省的谎言

“我们不是曾一面怀着‘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悲哀、一面叹息无法发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的愤怒吗?我们不是甚至用‘历史的耻辱柱’这样的大词钉上了那些半懂不懂的论文了吗?”注意,“大词”用在这里了。

“我们付出的只有代价。”

“如果我们没有彻底的、痛苦的集体反思,下次还会再如此幸运地有机会将它封锁于一城、仅仅祸乱于一方吗?”

“这不是给热情高昂的自豪感泼冷水,而是给众多健忘症患者提个醒。”

云云。

既然是站在“中华民族”立场上“集体反思”这次疫情的预报问题,那么,我们得知道,中华民族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一个”集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这个中华民族,是非常伟大的民族,也是个很矛盾的民族——这点与全世界所有民族都一样,并不特殊——,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人,还真不是一个“集体”!而是两个集体!是两个集体的混合体。平时都是中国人,似乎没有什么两样,看不太明白,界限分不太清。但是,到到关键时候,就更加壁垒森严、泾渭分明,就容易看明白了。李不太白先生,你不知道吗?抗日战争中,汪精卫不是和日本鬼子搞到一起了吗?不是“一百多鬼子,二百多伪军”吗?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蒋介石不是和美国人搞到一起了吗?你还以为中华民族是“一个”集体吗?还能说“中华民族”的“集体反思”吗?所以,这位名叫“李不太白”的先生,你一开始就搞错了,你把中华民族本有两个集体,混合为一个集体了,所以,你乱用了“我们”这个词。但不知,你是故意搞错,还是无意搞错。如果是无意搞错,那说明你认识问题的能力水平不够,应该对你进行批评教育,求得你改正错误;如果是故意搞错,那话就可难听了。

我们这个民族,既有林则徐、左宗棠、义和团、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集体,也有崎善、李鸿章、蒋介石、汪精卫等人为代表的另外一个集体,而且这两个集体,是水火不容、你死我活斗争关系。今天,为了讲话简便、文章不被删除,咱尽量少拿共产党、国民党反动派说事,咱拿左宗棠、李鸿章说事,当然有时不那么准确。

既然咱们中华民族不是一个集体而是两个集体,而且两个集体死活不对付,那就不存在“中华民族集体反思”!

就是说,李鸿章们是一个集体,左宗棠们又是一个集体。李鸿章做的事,李鸿章们“反思”——如果它愿意,好像他们至今都不愿意;左宗棠们做的事,左宗棠们反思。要是李鸿章来“反思”左宗棠的事,那就搞笑了,那就不叫“反思”了,那叫找碴、叫抹黑、叫歪曲。左宗棠对李鸿章的事呢?当然也不叫“反思”,那叫“问罪”!这个“我们”,当然不能随便说。随意讲“我们”,就是混淆是非、混淆功过、混淆敌我!动不动称“我们”,就混淆忠奸善恶了。

你可以把我这里所讲的左宗棠理解成共产党,把李鸿章理解为国民党反动派蒋汪之类。我相信,你也不觉得把李鸿章理解成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是一种不敬。因为,今天的李鸿章,经过多年的包装,至少在你们那儿,名声已经变好了。相反,左宗棠,虽然谈不上名声多坏——至少还没有来得及变坏,但是,肯定没有李鸿章的名气大。

鉴于李鸿章们的反动、卖国、洋奴、媚外、叛变,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灾难,如果非要给中华民族这个集体找个代表以便进行“反思”,那这个代表代表肯定不是李鸿章及其子孙,它们就没有资格代表中华民族反思!能代表中华民族反思的,只能是左宗棠们。当然,也不能把李鸿章、左宗棠都选为代表,组成一个混合代表团。所以,不能随意说“我们”!李不太白先生,你的“我们”用得太多了。

那么,李鸿章们是不是认识到了自己根本没有代表中华民族集体进行“反思”的资格呢?他们还真没有这个自知之明。相反,这帮人还非常喜欢动不动代表中华民族集体反思一翻。他们反思的结果就是解放战争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是内耗,没有任何价值,中国根本不应该打抗美援朝、不应该援越抗美、不应该“十年论战”、不应该得罪美国、不应该“闭关锁国”、不应该独立自主、不应该自力更生……总之土共自从成立到今天,没有做对过哪怕任何一件事;他们反思的结果是,中国应该“与国际接轨”、“融入世界大家庭”、“搭上世界经济末班车”、“救美国就是救中国”、“共产党未注册,不合法”……

总之,他们反思的结果,就是“承认我们不行”,“凡是和美国关系好的国家都富起来了”,我们就应该再当“三百年殖民地”,接受“普世价值”,中美关系是中国的核心利益,“量中华之物力”维护中美关系大局等等。甚至,经过他们的反思之后,中华民族成了无能、落后、愚昧、懒惰、内斗、残忍、独裁的代名词,这样的民族应该自我灭绝,以谢全世界,以免给世界添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所以,在反思这次疫情的预警问题时,虽然打着“中华民族集体”这个名号,那我要问一下“李不太白”,你是李鸿章那个集体的,还是左宗棠这个集体的?

如果不搞清楚这个问题,那我就不知道你是代表李鸿章来给左宗棠“找碴”,还是代表左宗棠来向李鸿章“问罪”?

看来看去,以上两种你都不是,你是代表李鸿章来给左宗棠“问罪”。这事儿,我就不能不管了。

你扯到了文革。

讲的是反思这次疫情的预警,怎么又扯到了文革?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呀,究竟意指何方呢?为了文章的生存,这个话题,我不敢多说。

关于文革的反思,谁有资格?

革命的解释者,必须是革命的追随者。对于文革,只有文革的拥护者、追随者才有资格“反思”!文革的破坏者、反对者、抹黑者,是没有资格“反思”的。文革的反对者,或者文革所反对的人,来反思文革,那就如李鸿章反思左宗棠收复新疆,结论只能是:耗费巨量人力、财力、物力,又要派人防守,这是加重朝庭的负担。又如蒋介石反思共产党的抗美援朝战争:死了那么多人,打了个平手,却又是维护一个邻国独裁政权,当然是毫无价值。

“只有在灾难之后进行根本性的反思,才不枉付出如此惊天动地的代价。”

讲这话时,作者李不太白先生似乎非常忧国忧民,颇有几分当年梁漱溟“九天九地”之说的味道。

不过,李不太白先生,你有点不厚道。你自己也说“灾难之后进行根本性的反思”,可是,这次疫情正在肆虐,抗疫斗争远没有结束,也就是还没有等到“灾难之后”,你怎么就开始“反思”了呢?你不能多等几天吗?你一边说要等到“疫情结束之后”进行“根本性的反思”,可是话音未落,你就开始了“反思”,是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呢?

付出如此惊天动地的代价”,你此言有点让人听不懂。究竟,是谁付出如此惊天动地的代价?我这种人想当然地以为是普通老百姓。那么,必须提醒你,也不是所有人都付出了什么代价,更不是付出了“惊天动地”的代价。相反,还有人大发横财,疫情,对这些人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商机。你敢说医疗资本没有大发横财?资本开办的医院直接关门拒诊,未为这次抗疫斗争提供一人一弹,他们付出什么代价了?一丝代价也没有付出。大发财的也不少。你敢说,双黄连生产商及预报此药有治疗效果科学家没有大发横财?医疗资本参股医院,没有大发横财?你敢说医疗资本没有为了自己发财而排斥中医中药、黑中医中药?

党和人民群众的确为这次疫情付出了“惊天动地”的代价!这个代价中,也包括资本控制的医疗机构,它们利用这次疫情对党和人民群众的趁火打劫!这个趁火打劫,毫无疑问,大大增加了党和人民群众付出的代价,既有生命代价,也有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代价。这个,你既然要“反思”,就不能忽略。

官僚主义是不是加重了党和人民群众的代价?也是!有些官僚,麻木不仁、贪生怕死、腐败无能,还有些官僚学者,为在国外发论文而置武汉人民生死于不顾。这些人,是不是也加重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这个代价?这个,也不能忽略。

公知的误导,是不是干扰了人民群众的抗疫斗争,是不是配合了美帝国主义妖魔化中国、把中国人称为“亚洲病夫”的论调?是不是也增加了党和人民群众的抗疫成本?增加了疫情造成的损失?这个,也不能忽略。

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全国动员、人民战争,当然也需要成本,注意,是“成本”,不是“代价”!这不一样,性质不同。成本,是为了胜利,必须付出的。而“代价”呢?大约既包括必要的“成本”,又包括因为官僚的腐朽、资本的勒索、公知的误导而导致的无谓牺牲、资源浪费和过分开支。

但,不管是成本,还是无谓牺牲、资源浪费、过分开支,有一点是最重要最不可否认的,也是不包括在“反思”内容之中的,就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全国动员,统一指挥,打人民战争,疫情控制住了,无数生命得到保障!生命是世上最可宝贵的东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屠图”,危机之际,救了那么多人,付出点成本,是应该的,谁都不会心疼这些付出。但是,那些因为资本、官僚导致的无谓的牺牲、浪费、过分开支,就不能不追一下。不过,这不属于“反思”,这属于严惩官僚主义、严惩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属于“问罪”!这个事,由党和人民群众来做,而且,已经开始做了,一些无能、腐朽的官僚,已经被撤换,就是证明。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还要追究资本势力的罪责。如果李不太白先生做这些方面的工作,我想全国人民也是非常欢迎的。不过,我敢断定,你拒绝做这样的工作。

又来了,不想提文革,你非要提。

1978年,是我们这个民族最近一次大规模的集体反思,“反思我们为什么又一次落后世界那么远,反思我们为什么又陷于内耗,反思文革的灾难至今是如何形成的。”

这几句话,非常耐琢磨,非常值得深入分析。

第一句,“我们为什么又一次落后世界那么远”。1978年,我们真的“落后世界”很远吗?1978年时,从经济金融上看,中国已经是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世界经济强国,有独立自主的先进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外国人说我们是世界第六大工业国,我们、有两弹一星,有核潜艇,有导弹,有青蒿素、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甚至快有大飞机了,甚至电子技术也走在世界前列,一大批重点尖端工程正在加紧研究。二战以后,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全世界第三世界国家中,唯独中国一家,没有第二家,是从废墟里站起来的;人民币还是世界贸易结算货币,比日元的地位还要高,比美元的地位更高,信用坚挺,物价平稳,几十年没涨价。中国电影、戏曲受全世界欢迎,长演不衰!两报一刊发篇文章,全世界都转载、都学习!外交上呢?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利益!1975年联大决议,侵朝美军不得使用联合国名义!连美帝国主义的总统都跑到我们这个与其没有建交的国家来访问!外交方面的成就,很差吗?“落后世界那么远”了吗?没有。安全领域呢?1978年,美帝国主义敢犯边吗?敢制造“银河号”、台海危机、炸馆、撞机、南海仲裁吗?不敢。怎么就“落后世界那么远”了?哪方面落后了?应该是全面走在全世界的前列吧。把“走在世界前列”,硬说成是“落后世界那么远”,这就是李鸿章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反思,就是一种歪曲、抹黑、说谎!

第二句,“反思我们为什么又陷于内耗”。文章的看点在这句话里,因为这句话有个“又”字。这个“又”字,透露出很多信息,一不小心,就暴露了作者李不太白先生的真实身份。

当年济南解放,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三绥靖区司令、山东省主席王耀武化装成农民逃跑,结果呢,他上厕所居然使用手纸,而且是美国进口手纸。这片手纸,暴露了王司令的身份,所以,被我华东军民活捉。你的这个“又”字,恰如王耀武的手纸。我老吴呢,又是华野出身。所以,由我抓住你,也属弘扬了共产党的革命传统。下面,分析你的这片“手纸”。

既然是“‘又’一次陷于内耗”,那么,上一次“陷于内耗”,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么回事?李不太白先生,你应该回答,不能回避。我想,你是不是指解放战争呢?你是说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打中国人,是一次“内耗”,是不是?如果是这样,那么,你究竟是“姓蒋,还是姓汪”?你要么姓蒋,要么姓汪,不可能姓其他。推测起来,你应该姓蒋。

为什么说你不能姓其他呢?因为,在大陆,党内党外反对文革的人,比例虽然不高,但数量是相当多的,当然,赞同文革的人数量更多,比例更高。不过,即使是大陆反对文革的人,也不会说解放战争是“内耗”!除非是当年蒋先生埋伏下的特务及果粉。

不管你是姓蒋,还是姓汪,你都没有资格“反思”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所进行了这场史诗般的抗疫斗争!恰如李鸿章没有资格“反思”左宗棠收复新疆、蒋介石没有资格反思共产党抗美援朝一样,也恰如凯恩斯没有资格反思马克思一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解放战争,是打倒美帝国主义走狗、使得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摆脱殖民地、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战争,不是什么“内耗”!国民党反动派,不是我们自己人,它们是中华民族的败类,是中国人民的敌人,“人民公敌”,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殖民中国的工具。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它们甚至极力要求加入到美军队伍里,帮助美军打中国人,也的确偷偷摸摸派出了些特务,能说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己人吗?能说是“我们”吗?

文革内耗了吗?没有。文革期间,我们斗争的矛头是美帝国主义、苏联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我们打倒了帝国主义,迫使帝国主义的头子不得不来华拜年;我们打败了修正主义,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苏联也没有什么脾气。我们还顺手扫荡了封建主义,批判了孔老二。文革期间中国人民斗志昂扬、扬眉吐气!文革期间,中国人民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很多国家都跟我们的路子,也搞文革,美国人民的文革,搞得尤其有声有色,所以,连美帝国主义的头子也非常不敢不尊重我们。文革期间中国工业、农业、科技、国防,迅猛发展,国际地位迅速提高。文革期间中国人民的教育、医疗、文化事业达到人类空前的高峰,哪来的内耗?甚至中国的科研能力、水平及能力水平提高的速度,也备受世界瞩目。

我们从来没有内耗过,今天,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救亡运动,打倒美帝国主义走狗的斗争,也照样不是什么内耗。

一个“又”暴露了你的身份,一个“灾难”,又暴露了你的内应。你没有吸取王耀武的教训,你太不小心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三句,“反思文革的灾难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既然文革期间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教科文卫事业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就,那么,文革是中国人民的幸运,文革怎么就成了灾难了?如果说非要说文革是灾难,那也是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灾难!是阶级敌人的灾难,是“小小环球,几个苍蝇碰壁”,所以呢,才“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这三句话,多么像是蒋介石先生对文革的“反思”呀!

2020年03月01日(未完)









欢迎光临 主人公论坛 (http://zhurengong.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