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10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时代人民真主体 万众一心有奔头 反/非毛断马主义中国化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17:2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国益:怀念毛主席 ——纪念毛主席逝世45周年

2021-09-09 09:36:23  来源: 昆仑策网  作者:高国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烟云,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风雨,更臻醇厚。

  今年9月9日是毛主席逝世45周年纪念日。

  45年过去了,他的思想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世界,他创造的时代,至今铭刻在人民的记忆中!

  “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成长。”这是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人,最引以为豪的一句话。

  今天,人们怀念毛主席,不是怀念吃过的苦、受过的罪,而是难忘那个风清气正、劳动光荣、激情四溢、心情舒畅、身心愉快、无忧无虑、山清水秀的年代。

  那是一个消灭了私有制社会的人民当家作主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消灭了“土匪”、铲除了“恶霸”、清除了“毒品”、关闭了“妓院”、禁止了“赌博”的新社会,荡涤了旧社会留下的一切污泥浊水的时代。虽然物质贫乏,生活也不富裕,日子过得清苦,但社会简单、人人平等,政治清正、风气清廉,亿万人民安居乐业,体现和凸显了中国人民的主人翁地位。

  那是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的火红年代!人民没有“发财”的梦想,更没有“暴富”的幻想,建设国家、大干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共识和共同理想。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努力工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一心为公、劳动光荣是中国人民高尚的品德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参加义务劳动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任务。

  那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燃烧的岁月!“毛主席挥手我前进!”“我是一块砖,由党任意搬!哪里需要,哪里安!”学习英雄、尊崇楷模是勤劳朴实、善良无私、真诚奉献、吃苦耐劳的中国人民的崇高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

  那时,党和政府把人民的一切基本上都安排好了。农村种田有工分(5——10分),城里工作有工资(学徒18元,转正30——50多元)。城乡居民生活几乎没有压力,家家户户都有三五个孩子,甚至更多。父母既不用担心孩子上学的事情,也不要考虑子女找工作的问题,没有上学、工作、住房、失业、看病等方面的烦恼和压力。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人民地位高,早已深入人心。

  我的家乡绥德县,有两条河流环绕县城,宁静而温馨。冬季,天寒地冻,河面结冰之后,冰面可以漫步,也可以滑冰玩耍;夏天,骄阳似火,河里可以洗衣服,也可以游泳戏水。

  县城外面都是耕地和农田,居民院落都种有枣树或其它树木,房前屋后空地上都有耕种,大多数家庭都在养鸡,也有喂猪、喂羊和养兔子的,但城里不许养狗(有持枪的民兵负责打狗,家庭允许有气枪和猎枪,商店有卖气枪、小口径枪及子弹)。居民口粮凭粮本供应,粗粮多、细粮少(白面、大米),肉类、布料等需要凭票购买,基本满足了生活需要。农村老家山清水秀,瓜果飘香,狗叫鸡鸣,犹如世外桃源。县城有生产资料公司、副食品公司、百货公司等地区所属八大公司,也有县办食品厂、糖厂、铁(锅)厂、建筑公司、搬运公司等国有或集体企业及自行车和钟表修理部。印象最深的还是废品收购门市部以及墨水、浆糊等城镇合作小厂,因为上小学时,经常拿墨水瓶、浆糊瓶和废铜、铝、铅及废铁等去卖钱。

  城里没有环卫工人,机关、学校等单位也没有保洁员,公共卫生人人动手,共同打扫清理。市场上没有假冒伪劣产品,没有毒奶粉,也不存在黄赌毒、黑社会、拐卖妇女儿童等社会问题,更没有听说过或见到左邻右舍饿死、冻死人的现象。

  上小学后,经常参加义务劳动。学校修建校舍帮忙搬砖倒土,每年夏天要到周边农村帮助夏收。那时上学无须父母接送,放学后,学校组织学生排队,嘹亮的歌声伴随着每一位同学安全回到自己的家中。

  上初中后,教育与劳动锻炼结合的更加紧密,义务劳动也比较多。学生除了参加校办农场、工厂劳动之外,还要参加县上统一安排的义务劳动。如参加县城河道、河堤修建和人防工程建设等义务劳动。

  初中毕业时,高考制度已经恢复,一部分同学选择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一部分同学选择继续上学读高中。

  毛主席时代,也是一个与国家和社会联系最紧密的年代。个人的成长不仅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而且深深地融入到了社会生活之中,许多人的名字与国家、人民和时代联系到了一起。国庆、国生、国强、国伟、国威、国益、国利、国富、国福、国发、国红、国立、国锋、国中、国民、国英、国义、金国、爱国、伟国、卫国、保国、兴国、立国、利国、全国、建国、建华、利华、春华、兴华、耀华、丽华、卫华、新华、中华、向华、庆华、荣华、爱华、爱军、向军、向兵、利军、惠军、建军、拥军、学军、兴军、兴民、爱民、为民、伟民、向民、志民、健民、利民、勤俭、建设、劳动、战书、援朝、胜利、凯歌、和平、解放、志刚、志强、青山、继宁、亚洲、跃进、向前、向阳、向东、文革、新宇、红梅、红星、光辉、东风等名字,就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与象征,承载着人民殷切的希望,寄托着一个人美好的祝愿,更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九十年代,在国企改制和工人下岗的大潮中,有人用“生在困难时期,长在动乱年代”自嘲调侃,表达个人的命运对时代的无奈。但他们依然自觉为国家再次做出了自己的牺牲,以示对当年抉择的无怨无悔!

  人民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

  历史已经证明,出生在毛主席时代的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创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中国奇迹。

  他们快乐了他们快乐,幸福了他们的幸福,贡献了他们的贡献,牺牲了他们的牺牲。有人誓言:“此生无悔生中华,来世还到毛时代!”人民从心底里感谢毛主席,感谢毛主席为人民创造了一个做“好人”的时代、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中国。

  朱德元帅晚年说:“在很多重大事情上,毛主席的决定总是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甚至有很多人反对,但事情过后,实践证明他总是对的。”

  周恩来总理曾对薄老说:“一波呀,毛主席下决心要做的事,你可以表示反对,但不要轻易表示反对。在历史上,有几次,我曾认为主席的决策不对,表示反对,但过一段时间都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以后我就谨慎了,不轻易表示反对了。但后来又有一次,我确信主席错了,我坚决表示反对,但实践却又证明是主席对了。”

  王震将军在八十年代曾说,毛主席比我们早看了五十年!

  有人以为,“历史上对人类做出特别巨大贡献的人物,往往在去世之后,人们才日益清晰地认识到他的贡献。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人。”

  历史是一条长河,世界的风雨烟尘会掩埋一个人的躯体,但永远泯灭不了人类伟人的光辉,更阻断不了人民对伟人无限的追思和怀念。

  45年过去了,毛主席依然活在亿万人民的心里,事实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图腾!今天的人们,把崇拜和信仰毛主席视为最大的光荣。更多的人愿意把他当作不平凡的长辈,愿意聆听他的谆谆教导,愿意走进他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80后、90后以及00后的年轻人,开始喜欢阅读毛主席的书籍、佩戴毛主席像章。孔令辉、林丹等著名运动员和国家羽毛球运动队,对毛主席十分敬仰。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也曾佩戴毛主席像章。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国家羽毛球队多次到韶山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羽毛球运动员林丹佩戴毛主席像章斩获金牌后,他说:毛主席像章保佑我夺冠。许多运动员通过伟人给予的无穷力量,展现自己为祖国勇于拼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

  45年过去了,毛主席依然让敌人闻风丧胆!他用穿越千古的伟大思想在护佑善良无私的中华民族,使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颜色革命,一次又一次以失败而告终。2021年8月1日,中国运动员陈雨菲,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羽毛球女子单打冠军后,她的微博头像用了赛前去韶山毛主席铜像前的照片,表达自己对人民领袖毛主席的热爱和对毛泽东思想的信仰。2日,自行车运动员鲍珊菊和钟天使佩戴毛主席像章,自豪地登上了奥运冠军的领奖台,引发了网民们的热烈赞扬,却引起了国际奥委会的恐慌。

  今天,人民怀念毛主席,还因为他大公无私心系苍生的崇高品德,因为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血气、骨气和底气,为人民带领了正气。

  毛主席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前无古人,但一定后有来者。人类社会必将出现最后一位伟大之人,完成他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带领世界人民奔向共产主义的美好明天!

  这一天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在百年千年之后。

  毛主席的历史功勋和伟大思想,必将照耀未来,人民对他的怀念,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在!

  作者:高国益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纪委监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20:45:37 | 只看该作者
中纪委等六大部门打击“围猎”行为

时间:2021-09-09 07:2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接受中国纪检监察报访问时表明,受贿行贿一起查,将有助于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亲清政商关系;分析指出,这显示官方对资本圈的整肃行动已从经济层面,上升至政治层面。

黄小芳 北京特派员

xfhuang@sph.com.sg

中共中央纪委监委与中央组织部等六大部门联合发布意见,对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作出部署,并探索推行行贿人“黑名单”制度;预示可能对行贿人作出市场准入、资质资格限制。

中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接受中国纪检监察报访问时表明,受贿行贿一起查,将有助于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亲清政商关系;分析指出,这显示官方对资本圈的整肃行动已从经济层面,上升至政治层面。

中纪委与中组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昨天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简称《意见》),列明将推进对行贿人的查处力度,并提出要斩断“围猎”与“甘于被围猎”利益链。

围猎主要指商人或企业用多方面的个人利益拉拢党员领导干部,使经不起诱惑的领导干部用公权换私利;北京市政协原中共党组成员、副主席李伟和重庆原副市长、公安局长邓恢林,今年1月都被指甘于被围猎,遭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共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上月底落马后,杭州随即展开“亲清政商关系”整改,也引发舆论对周江勇落马与政商利益输送有关的猜测。

《意见》提醒,行贿人不择手段围猎党员干部是当前腐败增量仍有发生的重要原因,要深刻把握行贿问题的政治危害,推动实现腐败问题的标本兼治。

《意见》点明五个查处重点,包括多次行贿、巨额行贿以及向多人行贿;在国家重要工作、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行贿;在财政金融等领域行贿,以及重大商业贿赂,其中剑指商界行贿的意味甚浓。

中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明确提出,行贿行为对正常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性,并强调打击重大商业贿赂是“顺应广大市场主体呼声、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重要举措”。

目前对行贿罪的处理一般遵循“从宽”原则;澎湃新闻昨天发表评论指出,在现有的司法实践中,尽管受贿者得到惩处,但行贿者往往“隐身”。

《意见》要求“严肃惩治行贿行为”,强调要健全完善惩治行贿行为的制度规范,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规范化法治化,并组织开展对行贿人作出市场准入、资质资格限制等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推行行贿人“黑名单”制度。

中国各地自2002年起已陆续开始探索在地方上建立行贿黑名单,湖南省去年便有13家企业、36名个人因行贿等问题被列入黑名单。评论指出,《意见》指明建立“黑名单”,标志着这一机制已升级至国家层面,相关的惩戒制度将更完善。

刘鹤: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没有改变

近半年来,中国政府对科企巨头与上市培训公司的高压监管持续引发市场担忧;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周一(6日)都相继派出定心丸,强调中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没有改变。

《意见》同样向企业发出安抚信号,表明纪检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既要严肃惩治行贿,还要充分保障涉案人员和企业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经营;同时,也将采取措施对企业合法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意见》的出台与官方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整顿行动紧密相关。官方过去从经济层面进行整肃,而《意见》把资本的违例行为提升至政治层面,显示官方在反腐领域中,对资本的违例行为也将毫不留情。

但唐任伍指出,官方发出了明确信号,表明行动是针对大资本以及反复的行贿行为,而不是要限制企业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22:56:38 | 只看该作者
晚年毛泽东的精神世界
2021-09-09 09:29:05作者:储贺军来源:思想火炬

晚年的毛泽东,集一生之学养与积淀,携中华五千年文明之精髓与功力,凝聚起最大的个人牺牲精神,超越时代的局限奋起一击,如精卫填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夸父逐日,纵万难也无法泯灭其争取胜利的决心和渴望;如愚公移山,开一代新风,让后人完成夙愿;如女娲补天,挽大厦于将倾,留星辰于苍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毛泽东一生最关心的问题是中国文化的改造与重塑

在20世纪,中国有两个重要的文化命题,一是蒋廷黻的“世纪之问”,二是黄炎培的“周期律支配力”。“世纪之问”还是比较初级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物质层面如何赶上西方。而黄炎培的周期律支配力之问,可谓穿越5000年,在时空层面上是蒋廷黻“世纪之问”的50倍。毛泽东更为注重黄炎培的“周期律支配力”之问,这个问题既带有中华民族特殊性,又带有人类普遍性。

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人就在探索这些问题。康梁试图在原有传统基本被保留的条件下,老黄瓜刷绿漆,结果把皇帝都给搞没了。北洋政府试图在形式上模仿西方,拿着一件洋人穿过的西装,给自己量身定做一件,结果把洋人旧西装上的补丁也做了出来。国民政府试图给美国人做跟班儿,把中国承包给美国,结果发现人民还是愿意给山沟沟里打出来的中国共产党推独轮车,而美国人并没有为它而披肝沥胆,肝脑涂地。

在中国历史上,毛泽东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人物,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从苦难深重走向灿烂辉煌的重要连接点,他不仅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眼界,而且拥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平台。他用28年的时间,解决了中国的内部统一、国际独立问题,他还要用27年的时间解决中国的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问题。毛泽东的独特经历和由此而产生的影响力,在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历史上,几乎都是不可复制的。如果他不在他有生之年做出相应的实践的话,很多事情恐怕就没有其他人可以做了。


毛泽东一生最关心文化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介文人、小学校长出身,更重要的是,文化问题才是社会、民族的根本问题。只是由于在1927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军人集团,为了阻止中国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向主张彻底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人挥起屠刀,才使毛泽东不得不把他关心的重点,从文化转移到军事,直到毛泽东全面接管了中国大陆。取得大陆政权的毛泽东绝不会停下脚步,他反复讲“进京赶考”,“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其主旨就是,文化问题才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他从事军事斗争的经历,是他人生奋斗目标的插曲,并不是他的初衷。

晚年毛泽东致力于民族性格的改造和民族文化的重塑,为此,晚年毛泽东做出了最大限度的个人牺牲,置个人的荣辱于不顾,准备摔得粉碎。他当然知道要改变人的生存方式,生存环境,生存习惯,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情,是不讨巧的事情。但是,为了民族的未来,他本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气概与情怀,决心尝试改天换地,奋不顾身地打出了前所未有的奋起一击。很多人醉心于历数一个很长的政治运动清单,描摹在那个时代里文人们在各类场合中的种种丑态,其实那些数不尽的政治运动和思想改造,都是为一个目的,改造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毛泽东既要破除中国传统文化的羁绊,又要抵御西方不良文化的入侵,同时,还要吸收外国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益的部分,建立新的中国文化体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讨论毛泽东的问题,无法回避毛泽东晚年的努力,抛开毛泽东晚年的奋起博击,研究毛泽东的战争成就、政治智慧、经济能力,都是舍本求末,缘木求鱼。走进毛泽东晚年的精神世界,才能真正理解毛泽东。


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

毛泽东一生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毕生的信条和宗旨。他一向重视民生和生产发展,历来非常清楚,让人民生活得以改善,人民才会心情舒畅,才会拥护政府。但是,在毛泽东晚年时期,中国的确出现了人民生活改善的速度减缓的情况。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除了人口增长很快,主要还是由于毛泽东要抓紧自己还健在的有限的时间,着手解决一些中国人民的更为长远更为根本利益的问题,以利于在他身后中国的长治久安,故此,将物质经济发展问题置于了第二位。为此,毛泽东做出了个人的最大牺牲,将针对他的不满情绪和恶评置于身后。

晚年毛泽东心中第一位的问题,是人民在整个文化结构中的地位问题,如何使执政者永远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如何让人民有机会监督政府的施政行为,做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对于执政者而言,人民常常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为人民处于社会的底层,手中没有权力,从事着社会生活中最不起眼儿,最容易被其他人所替代的工作,因此也看似最弱势。毛泽东要让执政党看到,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民,一旦被组织起来,被动员起来,其力量是无穷大的,无论多么强大的权力机构都会被淹没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中国20世纪的历史上,毛泽东多次在历史的关键点上,展现出常人难以企及的以弱胜强的智慧和胆略,并最后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依靠人民实现了这些非凡的,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大成功。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毛泽东仍然牢记这一点,切身地感到,如果中国共产党忘记了这一点,就会步国民党的后尘,总有人会重复他自己所走过的路,把人民重新组织起来,那么中国社会就要遭受又一次血雨腥风。

在全国人民都在喊“毛主席万岁”的时候,毛泽东清楚人是不可能活一万岁的,能够万岁的只有人民。由于他的特殊经历、特殊地位、特殊威望,他必须在他还活着而且还健康的时候,把人民组织起来,对权力体制进行一次可控制的冲击。让他亲手组建起来的权力机构,切身地体验一下人民的力量,牢牢记住权力一旦脱离人民,甚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之后,人民的反抗力有多么强大。毛泽东希望人民能够更为直接参与大至国家小至企业的管理和运作,如果社会管理活动,没有人民的参与,政府不去组织人民,人民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处于弱势地位。为此,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要给予人民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的权利;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者和工人要在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中相结合。毛泽东希望在他组建的政府中,让人民有真实的主人翁地位,人民的政府永远与人民息息相关,水乳交融。

很多人试图借晚年毛泽东时代经济工作不是第一要务这一点,把那个时代勾勒为贫穷、落后、封闭的时代,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毛泽东晚年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虽然不是第一要务,但所取得的成就仍然不可忽视。这些成就大多数都是当时不能马上见效,但都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比如塞罕坝林场、成昆铁路、大三线建设等等。这些经济布局,在当时只是投入,只是奉献,一代年轻人怀着扎根艰苦地区的梦想,经过几代人的奉献,终于在50年之后,发挥了巨大的效益。相对地限制一下不合理的经济行为,不搞掠夺性、毁灭性开发才是人民福祉的长久保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晚年毛泽东的外援政策也备受攻击,被认为是不顾国内人民的福祉,对外乱撒钱的行为,其实,这也是一种短见(如果不是恶意攻击的话)。毛泽东接手的中国是一个制造能力极其低下的国度,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可以制造出很多工业品、军工品了。如何让中国的工业品走出国门,是毛泽东早就考虑的问题了。很多外援项目,比如坦赞铁路等,其实就是新中国工业品的广告,也是投石问路的国际化过程。就我们当时的能力而言,我们的产品与欧美相比并不具有竞争力,不白给就不会有人要,中国工业品国际化的第一脚也就永远踢不出去。毛泽东做出的这种外援决策是很有远见的,也是我们现在一带一路战略最早的雏形和布局。

真正为中国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基础的是毛泽东,没有毛泽东完成土地公有制的改造,后来的经济建设就会遇到重重阻力;没有毛泽东的人口政策,中国就不会有后来承接低端制造业转移的人口红利;没有毛泽东的扫盲和科技人才储备的努力,中国就不可能有初级的工业体系、科技体系和军事体系来护卫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被再次打断。虽然还在冷战时期,但仅在1971-1977年之间,就有65个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其中包括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恢复交往等重大成就。这些成就表明,晚年毛泽东努力把中国融入全世界,并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国际环境基础。

三、改造国人性格,为中国文化注入勇于斗争的进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点是我们的这个民族的DNA,是无法抹去的烙印,失去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既不现实也不应该。进入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问题在于,她的成长与壮大,生根与发芽,都是以农业社会为背景的。西方强力将世界带入工业社会之后,中国也必须完成自己的工业化、现代化,故此,必须彻底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

晚年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之后,环顾四周依然危机四伏,中国人如果不彻底改造自己的民族性格的话,迟早还会再次趴下去。为了适应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中国人必须努力改造自身文化。毛泽东改造中国文化的努力方向和他开出的药方,就是斗争哲学。斗争哲学源自外国,并非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所固有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斗争甚至是一个贬义词。毛泽东将斗争精神具体地表达为三大实践,他希望人民都可以具有这种斗争精神,勇敢地迎接社会、生产和科技活动的挑战和考验,这种进取心是一切的基础。

毛泽东这一代人在20世纪前半叶,把中国从亡国灭种的绝境中挽救了回来,但是,在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之下,被中国文化深入骨髓的中国人民的生存空间与生存方式,依然存在着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改造中国文化的唯一手段,就是汲取外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再塑中国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外国文化中的斗争精神,就是毛泽东认定的外来文化的优秀因子。毛泽东喜欢大寨、大庆,推崇鲁迅,厌恶胡适、武训这些人,他的这种偏好被形象地解释为喜欢“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人,推崇造反精神。他的这种取向,就是要中国人摆脱传统的束缚,用向外用力的精神,永远保有奋斗的精神。

晚年毛泽东对于孔子的批判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毛泽东是把孔子作为一种旧文化的象征进行批判的,与孔子本人的关联度的确存在,但不是绝对挂钩的。毛泽东本人对于孔子并没有根深蒂固的愤恨,相反毛泽东非常推崇孔子,甚至是喜爱孔子的。根据一些人的统计,仅在《毛泽东选集》前四卷里,毛泽东就引用中国古典文献和文学作品约60处,其中孔孟等儒家经典著述约20处。他的两个女儿的名字都出自于孔子的一句话,这一点很说明问题。对于任何一个男人来说,特别是经过许多颠沛流离、挫折困苦的男人来说,在40多岁时得到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无限快乐和轻松的女儿,都是一件非常欣慰愉悦的经历,此时的男人给女儿起名,一定是自己心底里,最真诚最美好的祝福。毛泽东没有借助《诗经》、《楚辞》、《易经》,单单对《论语》中孔子的话情有独钟,可见,毛泽东对孔子非但没有恶感,反而是充满了善意。

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通过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反孔高潮,把孔老二的学说连根儿拔了,捎带着中医、中药、京戏全否了,若非中餐实在是太强大,恐也难逃厄运。但实际上,那时反的孔与孔子没啥直接关系了,反的是在孔子身后经过近2500年的改造之后的孔教。孔子本人并不排斥斗争,“当仁不让”,“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但是到了后来,中国人越来越夸大孔子的自省思维,越来越只偏好于向内用力,而忽视了向外用力。佛学传入之后,中国更是彻底失去了进取心,朱熹的理学让国人进一步走向内心自省的沉沦,王阳明灵光一闪之后,又怂了。

完善自我没有错,道德立国也没有错,错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20世纪,过于偏重人的内心道德建设了,故而缺失了外国保有的赖以叩开现代科学大门向外用力的斗争精神。在西方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并以此欺凌东方之后,如果我们还不反省中国传统文化之过,还不拿起斗争武器的话,那么我们就永无翻身之日了。这才是晚年毛泽东致力于批孔的原因所在。缺什么补什么,必须让中国人恢复斗争精神,重振汉唐时期虽远必伐、天可汗的威风。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的三斗之说和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大革命的方向,均借鉴于外国文化。晚年毛泽东就是要通过这样的借鉴,在中国文化的核心领域里进行最深刻的变革,这才是大本大源。

在晚年毛泽东进行这一重大努力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从1966年8月的《我的一张大字报》开始,至1968年9月全国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历时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段内,国内秩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混乱,特别是发生了比较普遍武斗事件。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毛泽东非常痛心,但是这种局面的出现并非完全出于毛泽东的预料之中。他早就说过,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就不能矫枉,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我们不必过分专门地去追究某次武斗的具体起因,甚至不必纠结于某些人转移斗争大方向,因为如果不进行这种极具根本性的社会文化变革的努力的话,这些动荡在当时很难发生,而这种动荡恰恰是社会文化体系转型时期,必须付出的代价与成本。由于毛泽东特有的经历和威望,这种混乱的局面也很快被制止,可以称之为“可控制混乱”。试想如果毛泽东没有在其生前就进行这种深刻的社会文化变革,不预先付出可控制混乱的代价,在其身后,中国如果再次陷入军阀混战或外族入侵,那么,混乱将无法收拾。

晚年毛泽东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于是这种哲学理念出现了行政化的倾向,这种现象和做法的确也是深刻的教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确可以指导中国文化的改造,但是,这种哲学理念如果被生硬地被搬到日常社会行政管理层面,就会过度考验社会的承受力,从而使普通民众对于这种做法更加难以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由于晚年毛泽东的思想过于超前,使得具体办事的人们无法理解他思想的含义,很多情况下,只能生吞活剥地去处理行政事务。

俱往矣,晚年毛泽东期望人民和他的战友们,能够发扬革命战争时的那股劲,继续革命,警钟长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民族振兴过程中,所万万不可缺的斗争精神。


四、破除对西方模式的迷信,走向创造之路


中国共产党最初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自从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自主选出毛泽东以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共逐步走出共产国际的控制。在共产国际解散之后,中国更加独立地发展,但是,即使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还是把苏联视为老大哥,并没有实现完全的精神独立。激烈的《九评》亮出了中苏之间对于共产主义的不同理解,从意识形态上,亮出了一面截然不同的旗帜。有些人总是把毛泽东和苏联的分庭抗礼解释为争夺国际共运领导权,但是,毛泽东更为重视的,还是中国的问题,他明白中国是一个刚从战乱中站起来的弱国,当务之急不是争夺世界领导权,而是完成改造中国的任务。毛泽东通过与赫鲁晓夫的斗争,重塑了民族性格,重新建立了民族独立意识,把中国带向文化创新与道路创新的境界。

毛泽东对于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强大,乃至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之大,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他从未有过许多人攻击他的盲目自大。他一向坚持中国必须向外国学习,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路径是借鉴外国,但如何借鉴,如何在借鉴的过程中,学到好的摒弃坏的,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西方的强大来自于物质层面,在精神层面上,西方有法国的艺术、德国的哲学、英国的历史、中东的宗教等等许多成就,但这些局部的成就,从未作为一种完整的文化体系彻底征服过中国。西方依赖科学崛起,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强大,并没有创造出触及人类心灵的学说和导向,足以替代佛学、理学、心学,能够用以彻底改造中国人心灵。马克思主义源自外国,其斗争哲学也在外国源远流长,列宁成功实践了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手段,这些是中国需要学习的,但是,毛泽东对任何事情都从不迷信,他要打破一切偶像,树立中国人走自我创造的自信之心,破除迷信,不迷信教授,也不迷信马克思。晚年的毛泽东为中国完成了对西方迷信与精神依赖的彻底切割,不破不立,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彻底中国化的过程,让中国人精神世界得到了彻底解放。

对于外国文化采取既要学习又不要照搬的态度。西方在中国之前走上了现代科学之路(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率先搞出现代科学和现代科学对于人类长远利弊问题,不在此处讨论),由此彻底改变了东西方物质力量的对比,东方也必须走向现代科学之路,并且在新的环境下,找到与西方的相处之道。基于这个原因,中国必须向外国学习,因为就现代科学而言,他们在诸多方面都是先进的。

不能照搬的原因也非常明显。苏联属于西方文化体系的边缘。苏联(俄罗斯)在列宁的指导下,运用外国主流文化产生的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政治上的成功,但很快就卫星上天,红旗落地,落入了沙皇俄国的简单、粗暴的霸权主义桎梏之中,不是人类应当发展的方向。美国文化是现代西方文化的主流,也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全球形成了政治、经济、军事和传媒娱乐等诸多领域中的一家独大的全面霸权,而且美国的行事风格不仅仅有武装干涉的简单粗暴,也有利益诱惑的温情脉脉,但这一切都不能掩盖西方文化单边主义的致命弱点。

美国文化被很多国人奉为神明,尊为普世价值,但其核心点无非就是个人权利、私有财产和普选制度,并且将这三点推向极端化。这些都不足以让中国去邯郸学步,西方在获取现有的优势之前并非都奉行这三条原则。他们有过羊吃人和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绝灭的阶段,那时他们从未遵守过个人权利之上的原则。西方的社会变革是在有产阶级的领导下完成的,东方的民族解放则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完成的,这一点造成了在财产所有制方面的根本不同。西方的民主普选制度,是有产者与无产者无奈的妥协结果,并非一个完善的制度。西方的民主制度的实质是一种贵族政治,最初是少数人参与的活动,后来由于民主制度本身自相矛盾的特征,变成了一种少数人操纵多数人参与的活动。这种制度的实施条件要求比较高,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地域,盲目去搞只能乱世。而且这种制度到21世纪之后,在西方国家也问题频出,再继续下去,已经开始威胁到西方文化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晚年的毛泽东直接否定了照搬西方的任何一种模式的思路,告诫中国人不能沿着西方的路子走,要有自己的创造。他要让中国人明白,不能因为别人家现在日子过得好了,于是乎别人家的烟囱里冒的烟都是我们的范本,自己家的烟囱冒的烟如果走了样儿,就是错的。毛泽东从外国借鉴的主要概念除了斗争就是民主,在回答黄炎培的“周期律支配力”之问时,毛泽东就非常明确地指出,这个道路就是民主,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非常推崇民主制,但他并不欣赏西方的具体做法,他需要的是民意的真实、有效的表达和实现。人民人数众多,如果人人参与决策根本不可能,也没有效率,故此,毛泽东提出民主集中制这一重要的极具创造性的概念。按照西方的观点,民主与专制是截然相反的对立概念,而且民主就是一人一票的普选或代议制,专制就是没有一人一票的选举,而由一个人说了算,也就是法西斯。这种说法适用于西方社会,但并不适用于东方社会。民主集中制解决了西方民主理念的粗陋、虚伪问题,使人民的意志得以表达,但又不失去效率,因而是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做法。

晚年的毛泽东试图打破一切偶像崇拜,这种努力也包括打破对于他自己的崇拜,个人崇拜也是在这一阶段出现的一个不好的现象,而且这种个人崇拜一度具有了明显的宗教化倾向。在现代西方社会中,宗教的力量依然是很强大的,是西方文化中无法忽视的重要平衡力量,故此,在借鉴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宗教化的尝试,但这一点显然是不成功的。对于这种现象,毛泽东本人是反对的,没有他的认可,这个风是刹不住的。在毛泽东身后,用了几年的时间,毛泽东就被请下神坛,中国人能做到这一点,实际上是毛泽东生前努力的必然结果。对此,毛泽东生前很坦然地说过,我是准备摔得粉碎的。

毛泽东的一生,努力把中国人从赞美外国的月亮的境地带出来,喊出了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情,中国人也一定能办到。到了今天,国人们可以有机会说,中国人能办到的事情,外国人不一定办得到。为了这种民族自信,发展道路自信,后人不可忘记毛泽东做出努力,他的功绩不可磨灭。


五、培养中国共产党的合格接班人


毛泽东晚年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中国如何在他身后,中国共产党如何继续保持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稳定和发展的问题,也就是革命接班人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毛泽东主要的措施还是锤炼中国共产党这一整体组织,而不是培养具体的某一个或几个人。至于接班人具体的人选,毛泽东非常关注,但他的主要目的还是人民的觉悟,他要培养整整一代接班人。

晚年毛泽东的实践中,林彪事件始终是许多人诟病的话题,认为林彪事件的出现,宣告了晚年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都是错的。林彪事件也的确使晚年毛泽东本人深受打击,但是这一极其不幸的灾难性事件,并不能说明晚年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就是错的。

林彪的接班人地位被写进党章,是建国以后20多年对毛泽东接班人问题的讨论的一种阶段性表述。在此之前,毛泽东多次公开谈论过这个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视刘少奇等一批人为他的接班人。毛泽东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相信生老病死都是人类的正常现象,并不神秘,而且事实上,全党全国人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认为,作为党内二号人物的刘少奇,就是毛泽东的接班人。只是到了九大,这个问题以书面形式,将新的二号人物的地位在党章中得以澄清而已。在林彪的接班人地位体现在党章中的同时,毛泽东多次与林彪谈论过,林彪的接班人是谁的问题,足见党章里的文字只是一个组织框架问题,并不神秘。

林彪之所以成为党的二号人物和接班人,也的确有毛泽东非常深刻的考虑。在六十年代中,毛泽东已经比较确定地要展开一次极为深刻、全面的文化领域的大动作了,他深知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次行动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对内,必须保持社会秩序的最基本稳定,也就是说不能发生军队之间的有组织成建制的内战;对外,苏联正虎视眈眈地垂涎于漫长的边境,必须摆出强硬姿态,才能使苏联不再盘算乘火打劫。加之林彪和毛泽东在历史上的确渊源极深,对毛泽东一向是步步紧跟的。出于多方面的考虑,选择林彪出来担任党的二号人物角色,在当时不仅是合适的,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讲,甚至是必须的。

林彪事件最后演化为中国军人政治的绝唱。军人政治是指职业军人、现役军人,以军人的思维和组织构架从事政治活动。中国近代史上,军人政治维持了很长时间,发轫于李鸿章的淮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军人政治几乎一直是中国政坛的主旋律。袁世凯、北洋政府到蒋介石政府,都是军人政治的典型形态。虽然,毛泽东、邓小平都曾在军队里担任过重要职务,也曾经是军人,但是他们都在建国以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以外的领域了,不能再算作是职业军人,甚至不再算是现役军人。他们的政治活动中,固然还带有军人的烙印和风格,但是他们已经不再是以军人的思维和组织框架从事政治活动了。但是,林彪不一样,他本人和他的团队,还是军人的班底,他们仍然以军人的姿态和风格参与政治活动。

林彪是军事家,但不是政治家。在政治方面,林彪只学到毛泽东的皮毛,未得精髓。而林彪事件的出现,最终结束了近现代中国的军人政治,从那时起,职业军人在党内的地位,就不再起主导作用了。在客观上,林彪事件结束了中国政坛近百年的军人政治得以延续的可能性,至于毛泽东是否在启用林彪时就已经如此考虑,基于史料的有限性,现在尚无法做出结论。但是,毛泽东历来坚持党指挥枪是不争的事实,党指挥枪的理念从首次提出的那一天开始,就是对于职业军人的政治限制。

晚年毛泽东另一个被后人议论较多的问题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隔大约半个世纪,中共18届7个常委中4个知青,25个政治局委员中12个知青;19届7个常委中3个知青,26个政治局委员中11个知青。而且这些知青背景的中共最高领导层,坚决开展了反腐败的斗争,人们不应忘记,在毛泽东的时代,反腐败是被视为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的。东西南北中,工农兵学商,党是领导一切的思想和治国理政思路,又一次获得了肯定和实施。

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上山下乡的亲历者们对于毛泽东当年的号召存有非议,另一些文人在推波助澜。毛泽东一生经历过太多的生离死别、亲人离散,当时在北京火车站,汽笛一声,哭声一片的场面,对他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对于抱怨知青生活艰苦的群众来信,他也清楚此类情况甚多,容慢慢解决。他坚持顶着骂名这样做,目的就是要改造中国文化,青年人是未来中国文化的承载,他们必须深刻地了解中国的国情,亲身体验中国人民的疾苦,在历尽艰辛之后,才可以担起时代的重任,中华民族才有复兴的一天。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一生为了人民,到了晚年初心不改,勇敢、坚定地超越时代局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在他最后的几年中,仍然顽强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改初衷,为的就是让后人深刻记住他的思想,避免人亡政息。为此,毛泽东做出了最大限度的个人牺牲。如果说30年前,我们无法理解毛泽东晚年的精神世界的话,情有可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摆脱时代的羁绊,看得那么远,但是,如果到了今天,还没有人能够理解晚年毛泽东,那就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了。晚年毛泽东的成就和对于我们民族的贡献,需要人们慢慢体味。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23:04:18 | 只看该作者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5#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23:14:31 | 只看该作者
红旗可能落下,红太阳照常升起!——毛主席逝世45周年特稿
2021-09-08 23:42:37作者:青年毛思想信仰者来源:热风2021

  摘|他说,我们现在讲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教训,既要看到那种遭受到资产阶级武装镇压和失败的无产阶级专政,像巴黎公社、匈牙利苏维埃那时的样子,又要看到另一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复辟,而这是更应该值得我们注意的,更值得引起我们警惕的危险,这就是和平演变。

  1964年7月,毛主席亲自召开几次会议,讨论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的修改。

  会议间,大家逐段边讨论、边修改。毛主席不时亲自动笔修改,更亲自将题目修改确定为我们今天看到的:

  《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吴冷西回忆时评价说,“(题目)经过这么一改,就突出了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全世界革命史上,以至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重要的教训。这样一个题目,使人立即感到文章的宏大气派、理论光彩、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毛主席强调,在九评文章最后一段讲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教训时,要指出一切新生事物,无产阶级专政也一样,都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曲折的过程,中间有成功,也有失败

  他说,我们现在讲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教训,既要看到那种遭受到资产阶级武装镇压和失败的无产阶级专政,像巴黎公社、匈牙利苏维埃那时的样子,又要看到另一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复辟,而这是更应该值得我们注意的,更值得引起我们警惕的危险,这就是和平演变

  毛主席明确指出,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在苏联搞和平演变,是向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我们中国在内,向所有共产党包括我们中国共产党在内,敲响了警钟

  毛主席当时说,帝国主义对我们第一代、第二代大概没有指望了,但他们寄希望于第三代、第四代和平演变,杜勒斯辈就是这么公开说的。因此我们要准备后事,要培养革命接班人(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781-78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在这里,毛主席明确提出了①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倾覆的两种可能性的思想,②关于特别注意无产阶级专政失败“第二种可能性”的思想,③关于“和平演变”完全可能在内部发生的思想。

  毛主席逝世45年来,国际国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和历史,无比雄辩地证明了现代最伟大的马列主义者的英明思想。

  今年是毛主席逝世45周年,同时也是巴黎公社革命150周年、所谓“苏联解体”30周年。

  应当说,巴黎公社,是毛主席指出的无产阶级专政“第一种失败”,即遭受到资产阶级武装镇压而失败的典型;苏联,则是毛主席着重指出的无产阶级专政“第二种失败”,即从内部发生“和平演变”的典型。

  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瓦解的两种“模式”。

  1991年前后,或者说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苏联、东欧国家发生的一系列事变,不过是赫鲁晓夫时代起内部和平演变的最终恶果,甚至只是既得利益的资产阶级履行一个合法手续罢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任何有头脑的人,尤其是马列主义者,都应当看到:

  苏联党和国家不是亡于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那只是名号,只是形式;而是亡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这才是实质。

  毛时代以“九评”为代表的系列文章,已经向全世界人民郑重揭示了这一点!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利用斯大林留下的“官僚社会主义”模式的缺陷,不是从革命立场出发对之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而是反过来,从资产阶级立场出发对其进行所谓“改革”——看上去也是在改革,其实跟社会主义不搭边。由此可以看出,“改革”有各种各样的,任何阶级都可以从维护和扩张自身阶级利益这个根本点出发搞改革,我们所要的是社会主义改革。

  从1956年苏共20大开始,到1961年苏共22大继续大反斯大林、反所谓莫洛托夫“反党集团”、反阿尔巴尼亚、反华,变成一次“四反”的大会,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将错误观点体系化,标志着“莫斯科”牌修正主义的总暴露,其已经发展成为一套比较完整的纲领、路线和理论体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三和两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全民国家”、“全民党”。这是赫鲁晓夫路线的核心。

  1964年,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同时,嘲笑中国20年也造不出原子弹的赫鲁晓夫,“被政变”下台。

  继之而起的,是“勋章帝”勃列日涅夫。

  历史证明,此人执行了一条“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路线”,并使之深化了。

  几年后的1970年,在列宁100周年诞辰之际,我《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编辑部发表题为《列宁主义,还是社会帝国主义?》的纪念文章,尖锐指出:

  “正如恩格斯逝世以后产生了伯恩施坦—考茨基的修正主义一样,在斯大林逝世以后,又产生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修正主义。

  “在赫鲁晓夫掌权十一年之后,修正主义内部发生分裂,勃列日涅夫取代了赫鲁晓夫,他又经历了五年多的时间……”

  文章还说,“这个‘勃列日涅夫主义’,就是贴着‘社会主义’标签的帝国主义,地地道道的霸权主义,赤裸裸的新殖民主义。”

  在斯大林时代,由于对一部分人实行高薪制度,已经有干部蜕化为资产阶级分子。赫、勃时代,苏联资产阶级特权阶层大大膨胀了自己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牢牢占据了统治地位,从中形成了一个新型的大资产阶级,或说官僚垄断资产阶级。

  在对外问题上,以“非斯大林化”而著称的赫鲁晓夫非但没有纠正斯大林的错误倾向,反而大搞“老子党”、大国沙文主义,大反特反国际共运中的左派党、左派国家阿尔巴尼亚和中国,严重分裂了社会主义阵营;勃列日涅夫时期,更是在社会帝国主义霸权国的道路上狂奔,与美帝合流、充当世界宪兵,以突然袭击方式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侵犯我国领土珍宝岛、铁列克提等地区,并对我国进行核威胁——这桩桩件件,充分暴露了其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帝国主义之侵略性和冒险性。

  一句话:虽然苏联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卫国战争时期建立的历史功勋彪炳史册,但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伟大的社会主义苏联已经光辉不再。

  实际上,所谓苏联在1991年“亡党亡国”的提法,或多或少是带有欺骗性的,至少是模糊了问题的关键。

  列宁缔造的苏联党和国家,在斯大林逝世后,就被野心家赫鲁晓夫实际颠覆了;只不过,他们打着苏共、苏联的旗号,搞资本主义,一步步进入社会帝国主义而已。

  最后的所谓“亡党亡国”,只是他们干脆不再要苏共、苏联的空架子了而已,绝不构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更不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失败——既然“亡党亡国”时的苏联并非在搞社会主义制度,更没有实现共产主义,那么,谈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失败”呢?!欺世之谈!

  把违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复辟资本主义而导致的历史悲剧,硬说成是社会主义的“大溃败”“总破产”“行不通”——请问,还有比这更颠倒黑白、更无耻的说法了吗?!

  说穿了,海内外右翼分子把苏联“亡党亡国”归结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论调,实质是硬把“社会主义”红皮下白色资产阶级的胜利说成是社会主义的失败以及共产主义的不合理。这恰恰是在论证资本主义的正当性,恰恰是在论证原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合理性,恰恰是在替资本主义做宣传,恰恰暴露了修、资分子的险恶用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十年来西风劲,四十年后东风渐盛。

  这一点,现在,连那些并非社会主义立场的敏锐的人士,也意识到了。

  只不过,他们对“社会主义”、对“左转”的理解相当肤浅。

  网媒“香港01”近期有一篇文章,题为《世界“左转” 社会主义正重新崛起》

  标题看着不错,里面却写道:

  “今年以来,中国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强化了追求共同富裕的节奏。例如打击平台经济垄断经济,本质上便是为了将利润从数个垄断型的大企业中解放,以惠及到小商户及广大消费者。又例如,国家加强规管外卖平台的员工福利,防止低层员工被无理剥削。中央本周再强调‘共同富裕’,与这些政策互相呼应,展视出对应贫穷悬殊问题的决心。

  “与此同时,即使与中国在价值与理念都相差甚远的美国,近年也出现了类似的‘左倾’浪潮。奥巴马时期推出的奥巴马医保便是试图提高社会福利的尝试。2016年时总统大选时,鼓吹左翼社会主义的民主党进步派桑德斯(Bernie Sanders)和沃伦(Elizabeth Warren)便得到很多年青选民的支持,虽然最终无缘白宫之主的位置,但四年后的大选进步派思潮更为受到广泛支持,这也使得属于民主党传统建制派的总统拜登不得不在施政中加入左翼政策。拜登推出大胆财政预算加大政府开支投放于基建、提倡加征各种富人税、强调对基层的支持等政策方向,都明显有着社会主义的倾向。这也无怪乎,他被对手特朗普攻击为将社会主义带到美国。”

  这些描述所暴露的,正是当今这个仍在持续的“右派世界”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实际上,不论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监管政策的某种强硬化,还是美国社会内部涌动着的“左倾”潮流,都还够不上社会主义,或说马列毛理解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真正深厚的根基在哪里?在草野,在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众。

  我们看到,“左转”的一个表现,就是青年无产者加速“拥抱”毛教员。

  实际上,拥毛崇毛只是“表”,无产阶级的阶级主体意识觉醒、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更加坚定才是“里”。

  对于“教员热”,我们也分析过:归根到底,既不是因为什么复古癖,也不是因为盲目跟风,更不只是在搞什么头脑风暴。

  马克思早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像刚好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时,恰好在这种革命危机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为自己效劳,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

  正是现实社会中资本压迫体系的日渐暴露、资本压迫的日益沉重,使“打工人”越来越认清社会的本来面目,这才越来越从无产阶级导师那里寻找精神资源和确立社会主义信念。换句话说,正是996、阶级固化、贫富鸿沟等资本家的“杰作”,为“教员热”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从尊崇“马老师”(马云)到尊崇“毛教员”,看似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实际上不过是拜资本家“老师”们所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毛主席是离我们并不遥远的现代人物,而他作为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又毕生处在革命斗争的最前沿;现当代革命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就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恰恰在这个斗争中,毛主席坚定站在最前列指引我们,他对现当代阶级斗争做出了一系列天才的判断,他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的理论、路线和政策策略体系,他甚至做出了许多正在不断成真的惊人预言。

  正是如此,使毛泽东其实不仅是一位历史人物——他仍然“活着”,他要解决的社会发展史难题还没有解决,他的敌人仍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并高踞“治人者”之位。

  “死诸葛吓退生仲达”——一波又一波的“教员热”,包括前段时间的像章风波,都是在显示这种奇妙效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6#
 楼主| 发表于 2021-9-9 23:21:13 | 只看该作者
唯有您——深切缅怀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
2021-09-09 09:41:55作者:本土来源:毛旗网

唯有您
——深切缅怀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

□本  土

天下政治家、思想家有许多
军事家、战略家也不少
文学家、书法家更是可以成把抓
但能把这些家集于一身
而且都用于打天下者
唯有您

自古就有打天下者
但打了天下
却不是为了自己作威作福
独享天下
而是为了创建一个新世界者
唯有您

世界上想创建新世界者
其实也是比比皆是
但他们想创建的新世界各有其谋
能够看到人民大众的苦难
并愿意全心全意带领人民大众
实现翻身解放
进而建立一个由人民大众
当家作主的新世界
让人民大众过上幸福生活者
唯有您

大地上想让人民大众
过上幸福生活者
也不乏其人
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揭竿而起
那么多杀富济贫和行侠仗义
可是,能够超越那些古代英雄豪杰
为百姓找到根本出路者
唯有您

为百姓找到根本出路者
也有先行的志士
当那个在欧洲游荡的“幽灵”
被带到中国
有多少觉醒者将其高擎
甚至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但在黑暗如铁的沉云下
能把真理与中国实际予以完美结合
为革命事业胜利开辟通途者
唯有您

为革命事业胜利开辟通途
您也有同行者
那些老帅、老将、老“地下”
那些在枪林弹雨中前仆后继的勇士
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在革命取得胜利后
对在西方帝国主义重重封锁下
如何既全面、立体地实现发展与进步
又确保江山永不变色、易帜
作出长远谋划
并带领人民将其变为现实
使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扬眉吐气者
唯有您

使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扬眉吐气者
历史的某些段落或局部也有
但在人民
还不普遍觉悟时
能把自己的所有智慧凝结
​提升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想
然后用以指导一切为了人民
又完全依靠人民的奋斗
从而使奋斗结出丰硕果实者
唯有您

使奋斗结出丰硕果实者
古今中外也不少见
但奋斗得
如此艰苦卓绝、如此气壮山河
且经奋斗使一个人口众多
一盘散沙、积贫积弱的古国
从物质到精神里里外外改天换地
进而震惊世界、影响世界
乃至在作为领袖的人离开世界之后
其品格、精神和思想魅力
越发成为光源
像日月一般放射万丈光芒者
唯有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7#
 楼主| 发表于 2021-9-10 02:21:13 | 只看该作者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您 献给主席逝世45周年纪念日
静夫 · 2021-09-09 · 来源:作者投稿

纪念毛主席逝世45周年毛主席逝世45周年
  又到了每年九月的这个日子,
  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这是一个曾令人心碎而哭泣的日子,
  这是一个让人难忘而自发怀念的日子。
  几十年以来,
  有人想淡化您的存在,
  不惜造谣抹黑肆意污蔑,
  伤痕文学广受吹捧,
  小鬼妖魔满街横行。
  有人因纪念您被警方打压,
  有人因为您鸣不平而被捕坐牢。
  有人曾公然叫嚣要诛杀毛左,
  有人曾公然提议要把您迁出纪念堂。
  您怎能想到,
  在您领导建立国家,
  有一段时间以来,
  您的名字竟然成了敏感词汇,
  无法查询,
  不能出现,
  只能用符号进行代替。
  您曾是剥削阶级和帝国主义的死敌,
  是您让他们品尝了失败的滋味和被消灭的苦痛。
  您曾是贪官污吏的克星,
  是您让他们不敢作威作福骑在人民的头上。
  您教育百姓,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您让人民监督政府,
  您让官员为人民服务。
  您曾是贫苦大众的救星,
  是您让农奴翻身解放让百姓获得平等。
  您在时,
  总把老百姓挂在心中,
  您走后,
  老百姓也自发地把您挂在心中。
  您虽然走了,
  但您早已如同日月星辰成为老百姓心中的指路明灯,
  越是黑暗的时候,
  越是渴望光明。
  那些暂时得势的人,
  再怎么卖力吹捧,
  也难以获得老百姓真心的认同,
  因为人心就是一杆秤,
  他们的两面三刀口是心非,
  老百姓早就看到一清二楚。
  他们虽然口里说是为人民谋福利,
  干的却是中饱私囊以权谋私的勾当。
  他们虽然提倡共同富裕,
  干的却是砸老百姓的饭碗,
  只给少数人带去利益。
  他们背叛了信仰走了和您不同的路,
  看到无法消除您的影响,
  却要不时抬出您来给自己脸上涂脂抹粉。
  对您而言,
  您生就一副菩萨心肠,
  即使对敌人,
  也心怀仁厚给予出路。
  对于同志,
  更是主张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您光辉一生,
  从来没有一个私敌,
  您一心为公光明磊落。
  公者千古,
  私者一时,
  是人民对您的评判。
  您在时,
  您守护人民,
  您走了,
  人民守护您。
  人民不会忘记您的教导,
  人民终将最后觉醒。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不管别人如何刻意地淡忘,
  但您的人民一定不会忘记,
  他们会在心里,
  默默地把您怀念,
  默默地把您想起,
  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您。
  2021/9/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8#
 楼主| 发表于 2021-9-10 02:54:55 | 只看该作者
五千年长河,我只为您一人落泪
欧洲金靴 · 2021-09-09 · 来源:金靴RedBoy公众号


毛主席逝世45周年纪念毛主席逝世45周年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毛主席的青年时代,在1919年的9月26日曾发表过一篇微型小说,题目叫《原来是他》,全文为:
  车夫拉了一个整天,拉得昏了,不识时宜的拉着客人乱跑。
  忽然,背上飞到几个重拳,连忙叫‘哎哟,了不得!’ 接着眼泪也掉下来。
  本预备着吵嘴,回头一看,原来是他!就不敢说,拉着车,飞也似的跑起来……
  1
  主席的一生是清心寡欲的,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出版书册最多的十年里,他都没有拿过国内一分钱的稿费(见吴连登的访谈),甚至连阿尔巴尼亚和朝鲜方面送来的海外稿费,主席也要求中央办公厅一一退回。
  不过,不要稿费是因为主席痛恨特权和私有买卖;但对自己的作品,老人家一向是很看重的。
  1964年,谈到读《毛选》的问题,主席的回应就别出一格:“《毛选》,怎么是我的东西呢?这是血的著作啊!里面的这些东西,都是群众教给我们的,而不是我自己的,那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
  在那十年前的3月,英国共产党总书记波立特同志曾给中共中央来信,提出要在英译本《毛选》中删去《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的头两段内容,理由是其中“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的论断,并不适用于英国,还会给在英国的美国同志招致很多困难……
  主席闻罢,当即拒绝。
  他让人在回复中表示:“该文件中所说到的原则,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并不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而须要作什么修正”、“如果不合适英美读者,该文可不包括在选集内”。
  论述武装夺取政权的文章,宁肯不收入在西方发行的《毛选》,主席也不愿删改,这是执拗,也是自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武装夺取政权是从大革命失败后尸山血海的教训中得出来的,如果为了逢迎域外读者而让步删节,那么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指导地位必然会下降,中国革命的合法性问题也会被敌对势力大做文章。
  自信人生二百年,这是主席向来的革命热忱。
  早在新中国建立后还没三个月,主席风尘仆仆访问苏联时,就请斯大林同志派一位苏共党内理论家帮自己看看过去发表的文章,能否编辑成集。
  斯大林后决定派苏共著名的理论家、哲学家尤金同志来到中国做此工程。
  主席后来当面对尤金说:“为什么当时我请斯大林同志派一个学者来看我的文章,是不是因为我没有信心?连一个文章都要请你们苏联同志来看一眼?不是的!请你们来中国看看,是要你们看看中国是真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半真半假的马克思主义。”
  1961年初时,有整理文献的同志发现了一篇毛主席写于1930年的题为《调查工作》的文章,让他如获至宝:“这篇文章我是喜欢的!过去到处找,找不到,像丢了小孩子一样啊……”
  三年后,他嘱咐把这篇《调查工作》编入《毛泽东著作选读》,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反对本本主义》。
  建国后,许多旧作都被主席重改了标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要,比如第一卷中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原题其实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毛主席后来的改动就让文章主题直面扑来、便于传播和学习。
  1956年3月在北京,他谈到《新民主主义论》时说:“许多东西在起初是不明确的,在写的过程中才逐渐明确起来,而且经过反复修改,才把意思表达得比较准确。过去写的文章,很多现在并不满意。”
  两年后在杭州,他又提出:“以后翻译的书,没有序言不准出版。初版要有序言,二版修改也要有序言。《共产党宣言》有多少序言?许多十七八世纪的东西,现在如何去看它呢,这也是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这是很大的事。”
  1965年,主席又重读同样未收入《毛选》的《长冈乡调查》,并在上面认真做了批注:“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盲目的必然性往往是自由的祖宗。”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有过1956年在北京宴请越南劳动党总书记长征和印尼共产党总书记艾地时的自白:“我对《实践论》是比较满意的,但《矛盾论》就并不很满意……”;
  也有过1960年在广州阅读《毛选第四卷》解放战争文章时追忆战胜蒋介石法西斯军府的豪迈:“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不如此,不足以对付他蒋介石!”
  然而,有一篇文章却是老人家至离去时都没有解开的心结。
  那篇文章,主席一直没有同意发表。
  他在犹豫中思索,也在思索中彷徨:同志们是否还是当年的那些同志,国家是否还是当年的那个国家,党是否还是当年的那个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1941年9月前后,毛主席曾写过一篇长达五万多字的雄文:《关于一九三一年九月至一九三五年一月期间中央路线的批判》。
  这篇长文着力批判了彼时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中央发出的《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在争取中国革命在一省与数省的首先胜利中中国共产党内机会主义的动摇》等多达九个文件。
  这九个文件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某些过“左”的路线政策,也是毛主席一生中多次倾尽全力对抗“左”倾、孜孜不倦抗衡官僚主义,动作较大的一次。
  就写作角度,主席此文的写法很像是这九个文件的阅读笔记,直截了当层层批驳,不仅点了当时好几位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名字,且用词辛辣、观点尖刻、挖苦嘲笑之语随处可见、满篇尽是激愤之情。
  虽后经数次打磨,但咄咄逼人的严厉语气和犀利文风,终仍难以消除。
  在延安时,毛主席没有将它发表,只给了少奇和弼时两位同志私下看过。
  延安整风我此前有述,不仅是斗争的运动、揭露的运动、批判的运动,其本质实则更是一次团结的运动。
  推荐阅读:延安整风,意义深远
  如果在整风时将这篇关于长征时纠“左”的文章全文公开发表,肯定不利于团结犯错误的同志,乃至还会被反动派分化、利用。
  思考者可以个性化,军事家可以英雄化,文章家可以情绪化,政治家可以脸谱化——但是对于毛主席而言,他什么都是,却又不仅仅局限于其中任何一个。
  毛主席虽不乏个性和情绪、行事与行文均饱含火热,但在治党育吏时仍会竭力控制,更不可能放任自己任何的思绪和主张有“化”的倾向——这也就是为什么老人家的一生总是在与各种“扩大化”作斗争的原因。
  他总是坚守初心,他总是站稳理论。
  那篇五万多字的文章,二十年来,从抗战时的40年代到建国后的60年代,看起来仿佛真的是要被当作记录一段心曲的“历史资料”,永远地被主席搁置起来了。
  可是就在1964年的春天,年过七旬的主席突然毫无征兆地把这篇文章翻出来,批给了少奇同志、恩来同志、小平同志、彭真同志、康生同志、陈云同志、冷西同志、陈毅同志等人阅看,还郑重交代:“请提意见,准备修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次年1月,主席又专门批给富治同志、井泉同志、陶铸同志阅看,还讲:“此文过去没有发表,现在也不宜发表,将来(几十年后)是否发表,由将来的同志们去作决定。”
  既然没有确定要公开发表,为什么还要翻拣出来示人,且准备花功夫重新修改呢?
  看来,在老人家心中,此文并非遁入尘埃的“历史资料”,而是在其文中藏伏着某些立足现实、使他忆及并格外珍惜的东西。
  3
  回看1941年9月的“九月会议”,会议系统性的复盘和检讨了党史上(主要是长征时期)和延安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初步统一了中央领导层的思想,为1942年的整风奠定了认识上的前提。
  九月会议决定组织“清算过去历史委员会”,由毛主席、稼祥同志、弼时同志、康生同志、彭真同志组成,以毛主席为首,由稼祥同志起草文件,组织审查过去被打击干部的委员会,以陈云同志为核心。
  毛主席当时感到,必须冷静地坐下来做一些理论研究,写一批文章,从理论上驳倒党内余温尚存的“左”倾教条主义、王明路线残余。
  九月会议以后,毛主席结合之前编辑的《六大以前》和《六大以来》,写了两个很重要的材料:一是为会议起草结论草案即《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结论草案》;二就是那篇五万多字的批判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九个文件的文章。
  九个部分,其各部分可称既相互联系为整体,又可各自独立成篇,哲学厚度和史实厚度均为政论文章之上乘。
  根据乔木同志的回忆,这九篇批驳文章,光是标题毛主席就修改了三次。
  初始稿的题目是《关于博古路线有关的主要文件》,又先后改为《关于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有关的一些主要文件》、《关于一九三一年九月至一九三五年一月期间中央路线的批判》。
  在延安,毛主席花了很大的气力写出了这九篇文章,原准备发给中央委员进行讨论,但考虑到文章内容太过尖锐、矛头指向过于明确,与一贯倡导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不协调。因此,才只送给了少奇同志和弼时同志两位看。
  然则时过境迁,那些曾经在30年代犯过错误的同志,想必在建国已近二十年时看了此文,也不至于出现过激的情绪反弹——相反,这篇文章对于当时的党内党外,教育意义十分深重。
  1965年5月,毛主席在长沙开始着手修改这篇篇幅浩长的文章,把标题再度改为《驳第三次“左”倾路线(关于一九三一年九月至一九三五年一月期间中央路线的批判)》。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修改完后,经过长久一番犹豫,他最后依然决定:不公开发表。
  不但没有对外公开,也没有在内部向党吏们印发。
  如何处理此文,主席心里确实颇为纠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甚至将近十年之后,老人家竟又再次找出此文,又一次打算印发给全体中央委员……可经一番犹豫,仍然只是给当时的部分政治局委员看了一眼。
  1976年8月,已经几乎说不出话、听觉也严重退化的主席,还请人把这篇文章一遍遍读给他听。
  一个月后,83岁的主席溘然离世,也带走了对这篇文章的款款深情和极为复杂的历史心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一篇二十年前写下、内容是反映三十年前长征时期“左”倾路线的文章,为什么毛主席会在二十年后的60年代中期,重新挖掘,并希望诉发全党?
  同时,老人家又为何最终以犹豫作罢而告终?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文章的批判对象是遵义会议之前困扰红军极深的王明“左”倾路线。
  实际上,自1926年至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之间,共产国际受联共(布)党内日益高度集权及“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组织上日趋威权化,政治路线日渐“左”倾。
  同时,共产国际其时对中国革命堪称遥控指挥,且对中国国情和红军处境的理解存在巨大偏差。
  所以,共产国际制定的远东革命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当时红军的不断失利。
  这一时期,党内先后出现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及瞿秋白、李立三和王明的“左”倾错误——然而,陈独秀的错误虽然后来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但很大层面上仍是在承担共产国际的失实领导和当时中央的集体路线偏离,这是被许多人所忽视的。
  与之类似,李立三犯的错误是“左”,但王明却认为李立三的错误是右倾,是以“左”倾词句掩盖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因此,深受共产国际支持的王明集团便得以将“左”的错误继续下去。
  受共产国际的影响,1928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特别会议,在讨论当时职工运动形势时,仍认为“现在革命潮流是高涨的。”
  约三个月后,苏兆征和向忠发在致红色工会国际执行局的信中指出:“中国目前所经历的政治形势是直接革命的形势”——这种判断最先来源于共产国际于1927年11月召开的全会。
  所谓“直接革命”,就是不考虑敌我力量、直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
  这显然与毛泽东等务实派的理念格格不入。
  明晰了这些,再审视建国后、特别是1956年毛主席因参考斯大林同志逝世后苏联陷入失序的教训而做出退居二线决定之后中国国内遂发生诸多难以控制的“火热乱象”,或许可以帮助今人理解那篇五万字之巨的《关于一九三一年九月至一九三五年一月期间中央路线的批判》,为什么会在1964年重新进入毛主席的心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1956年11月,八届二中全会召开,会议决定从1957年起开展“党内整风运动”。
  1957年4月27日,中央公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发动群众向党提出批评建议。
  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建设的正常步骤,也得到了广大群众、党外人士和广大党员的积极响应,开始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以及党员干部的作风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批评建议。
  不过随着部分民主党派人士的建议与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民主产生了极大矛盾(比如储安平之流),1957年5月15日,毛主席撰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要求认清阶级斗争形势,“注意右派的进攻”。
  6月8日,中央发出《 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 》,同日,《人民日报》也发表了《这是为什么?》的社论。
  由此,在毛主席“全国有约五千右派”的正确指示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右斗争。
  在当时的形势下,对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进攻进行反击,这是正确且必要的。
  从政治层面,这对于分清大是大非、稳定新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与人民政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一切伴随着“扩大化”的发生,正向性戛然而止。
  毛主席点明“约五千名右派”,下面却打出了55万人之多……
  后来,还是在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超过20万“右派知识分子”被成功摘帽、恢复了名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同时,吸收党员的标准也开始侧向技术性人才。
  以上所述为反右运动,与之几乎同时段相生的则是大跃进运动。
  关于大跃进,我之前写过太多了,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我还是想点明和呼应本文的主题:毛主席为什么会在60年代中期格外追忆那篇《关于一九三一年九月至一九三五年一月期间中央路线的批判》?
  换句话说,毛主席为什么会在晚年与“左”较上了劲?
  从1958年10月到1959年4月,毛主席主持召开了足足五次会议:一次郑州会议、武昌会议、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二次郑州会议、上海会议。
  这五次会议均是一个议题:强力纠左、遏制浮夸风。
  正是在毛主席的拨乱反正下,基层“浮夸风”“共产风”的情况才逐渐好转。
  我随便举几例:
  一、1958年11月10日,毛主席审阅修改《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一九五八~一九七二年)》初稿,将第四十条中“一切浮夸和虚构,都必须反对”这句话改为“浮而不实,爱好排场,谎报成绩,表里不一,这一切,都是要不得的。”
  二、1958年11月21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第一次讲话,共讲了八个问题,第一条就是共产主义过渡问题,他说:“我们现在是一穷二白,还有一个一穷二弱。现在吹得太大了,我看是不合事实,没有反映客观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没有经验,现在吹得那么厉害。我担心我们的建设。有一种树,叫钻天杨,钻得非常快,就是不结实,建设搞得太快了,可能天下大乱。这个问题,我总是担心得很。......务虚名而受实祸,虚名也得不了,谁也不相信,说你们中国人吹牛。我看啊,是要谨慎一点。”
  三、针对“石方”的问题,毛主席说:“一千九百亿土石方,总是多了,请你们议一议。你们如果一定要搞,那也没有办法,不能杀我的头就是了。我看,明年水利工程照五百亿土石方,一点也不翻。今年是五百亿,明年是五百亿,后年是五百亿,你搞他十年,不就五千亿了吗?我说留一点给我们的儿子去搞也可以,何必我们统统搞光?比如钢三千万吨,究竟要不要那么多?能不能搞那么多?现在才搞到八百万吨,就是六千万人上阵,明年三千万吨钢,要多少人上阵?是不是定三千万吨,值得考虑。这三千万吨,还联系到焦煤、煤、运输等,请你们议一议.........胡琴的弦不要拉得太紧,搞得太紧了,就有断弦的危险。还有,农业的任务是搞多少?还是要议一下,总是要有实际可能。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现实的可能性,一种是非现实的可能性。能够转化为现实的那种可能性,就是现实的可能性。所谓非现实的可能性,就是空的。”
  四、眼看浮夸风越刮越大,毛主席找到乔木同志、冷西同志、家英同志这些笔杆子们谈话,说:“虚报不好,比瞒产有危险性。报多了,拿不出来。如果根据多报的数字作生产计划,有危险性,作供应计划,更危险。记者到下面去,不能人家说什么,你就反映什么,要有冷静的头脑,要作比较。”
  五、1959年4月15日,毛主席主持召开最高国务会议,在会议上说:“去年的大跃进,伟大胜利也确是真的。报纸上吹的那些东西,不能全信,我是不信的。什么几万斤一亩,哪有那个事?那是并拢来的,禾秧要熟的时候,把许多亩并到一亩。这些浮夸现象要破除,要搞老实的。”
  六、1959年4月29日,毛主席给六级干部,从省级到小队级的干部发了《党内通信》,专门讲了农业的问题他在信中说:“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已!实在办不到,有何益处呢?.........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
  ……………
  他老人家为什么会在三十年后想起了长征?为什么会在二十年后想起了延安整风?为什么会在十年后想起了苏共二十大?
  “卫星上天,红旗落地”,主席寝食难安啊。
  因为,一路走来,他太了解身边的这些老战友、老同志们了……
  推荐阅读:“跟这帮东西玩不起”
  6
  1966年,主席曾有回忆:“庐山会议我是不满意的,尽是他们说了算,弄得我是没有办法的。”
  推荐阅读:庐山之上
  而就算是庐山之后仅仅三年,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再次暗流涌动,“重新进行权力集中,反对分散主义”的声音赫然升腾。
  “权力集中”,集中到哪儿,是到毛主席那儿吗?还是到人民群众那里?
  当然都不是。
  至60年代中期,全国性的各领域贫富差距开始凸显,“三自一包”和户籍制度彻底拉大了城乡差距,教育方面也出现了城市资产阶级子女与高干子女的就学机会远远多于农村儿童的情况。
  这已然表明,其实整个形势已近乎于不在老人家的掌控之下,国家金字塔化开始出现端倪……
  这不但让历史上的诸多悲剧萦绕在老人家的心头,同时也让他隐约得见:过去纠正“左”的努力,可能会全部付诸东流……
  1963年5月,他发表了著名的《前十条》,号召“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然而转眼,四个月后和一年后分别出现了《后十条》和《修正草案》……
  1964年10月3日,毛主席时隔二十年重读那篇五万字长文的半年后,在中南海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上,他不点名批评了某些高级领导在四清运动中的做法:“你只依靠工作队,为什么不依靠那个县的二十几万人?……要让群众去搞!你不相信群众、只相信工作队,这样不好。”
  某些领导鼓吹的“包办代替主义”,使老人家敏锐觉察到了官僚主义在抬头、甚至做大的味道。
  那次会议上,毛主席忧心地说:“去年10月,我在北京讲过,如果北京搞修正主义,你们地方怎么办?是不是学蔡锷起义、打倒袁世凯?我总感到要出问题……”
  还是在那一年,12月20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老人家怒声呵斥:“农村的中心问题,是这一批干部!主要就是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骑在农民头上!农民的日子不好过啊,穷得要死……不是反封建吗?不是民主革命吗?不是分土地吗?至于这些当权派,却从还没有搞臭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山雨欲来风满楼…
  接下来怎么办?
  他没有办法了,从井冈山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老人家这一辈子没有什么“党羽”,也没有什么“集团”,他只剩下一条路,一条已显陈旧却依然闪闪发光的“老路”:依靠工农阶级,依靠人民群众,依靠他的孩子们。
  依靠,他心中的那座井冈山。
  7
  1965年初,毛主席与斯诺谈话时曾谈起“死神躲着走”,他淡然地对斯诺说道,“我的两个弟弟全被敌人杀死了,第一个妻子也在革命中被杀死,我儿子又死在朝鲜,回想起来真奇怪,死神好像总是躲着我。我好几次都做了死的准备,连紧靠着我的警卫员小同志都牺牲过,可我还是活着。”
  从那时起,72岁的他心里就燃起了一把火。
  这把火,从他的回忆里烧过了天津的刘青山/张子善,烧过了反右扩大化,烧过了苏共的二十大、猝死的贝鲁特和骚乱的东欧,也烧过了浮夸风与共产风……
  “我要去井冈山看看,我要去看看我当年被蒋介石包围的地方。你们准备一下吧,记住,一切要从简。”
  五个月后,1965年5月21日,毛主席沿着1927年秋收起义的路,正式踏上了“重登井冈山”的旅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路上,毛主席与张平化畅谈:“我找了一些同志谈话,有人听说我国还有阶级斗争,大吃一惊…资产阶级从来不承认有阶级存在,说阶级斗争是马克思捏造出来的。孙中山也不承认阶级斗争,只说有大贫小贫之分。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这是个根本问题。一部文明史,就是阶级斗争史,我们共产党的第一课就是阶级斗争,血淋淋的阶级斗争。”
  车子缓缓地开,毛主席静静地望着窗外,人民公社的稻田无声地连向远方,连接着株洲、醴陵和萍乡安源的煤海。
  毛主席带着一股苍凉地说,“我们共产党人慢慢地从血的教训中懂得革命要想成功,重要的一条就是吸取教训。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我们也是接收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这个教训是什么呢?那就是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
  22日的傍晚,饭后散步时,毛主席继续说,“井冈山时,官兵生活一个样,除了作战指挥权之外,不分上下。现在看,我们的官兵待遇区别比较大了,我叫总参做过一个调查,上将的工资是上士的17倍多,去年开始有所下降,但仍有10倍以上。这样的部队怎么能有战斗力呢?苏联上将工资是上士的30多倍!”
  说着这些,主席踱着步,又喃喃自语:“我们的高级干部啊,有小车、秘书、小楼、还有专门站岗的……官做大了,钱挣多了,拉开了与群众的距离,还愿不愿意下去当普通人呢?”
  陪同的俊秀同志和卓超同志都回答,“我愿意!”
  主席笑了笑,“愿意就好。”
  随后又说到:“一想到建立红色政权牺牲了那么多的好青年、好同志,我就担心今天的政权。苏联政权改变了颜色,苏共党内就有个特权集团、官僚集团,他们掌握了国家的要害部门,为个人捞取了大量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一般党员和普通老百姓是没有什么权力的,你提意见他们不听……我们国家也有危险,官僚主义作风反了多次,还是存在……我很担心高级干部出现修正主义,中央出现修正主义怎么办?有没有制度管住他们?”
  25日,与俊秀同志谈话。
  主席一边吸着烟,一边望着窗外:“做官的有特权、有政治需要、人情关系。县官不如现管,假话满天飞!这些很容易造成干部的腐化蜕化和变质,这一代不变,下一代、下几代会不会变?有变的社会基础嘛!苏联就是教训。我很担心高级干部出现修正主义,中央出现修正主义怎么办?现在高干子女特殊化成了正常化了,这和我们在井冈山时提倡的东西不一样了……”
  俊秀同志随后在谈到井冈山暴动成立士兵委员会的话题时,问到:“现在工厂都有工会,农村有贫下中农协会,这和士兵委员会是不是差不多的组织?”
  “两者不一样!”毛主席果断地反驳道,“士兵委员会可以监督连长、营长、团长,现在的工厂的工会可以监督厂长书记吗?”
  顿了顿,主席又垂首低语:“谁又来监督我们的市委书记、省委书记呢?谁来监督中央的领导呢?”
  ………
  1965年,夏天的蝉鸣逐渐聒起。
  下了井冈山的毛泽东,胸中百万雄兵沸腾。
  他畏惧过吗?从来没有。
  他开始了人生最后一次搏斗。
  哪怕他知道,一生胜仗无数的自己,这一次恐怕是不会赢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毛主席的警卫员李银桥曾有这样一段回忆自述:
  毛主席转身,终于望住我:“你是哪里人呢?”
  “河北省安平县。”
  “父母干什么呢?”
  “我父亲种地拉脚,农闲倒腾点粮食买卖;母亲操持家务,农忙时节也下地。”
  “我们的家庭很相像嘛。你喜欢父亲还是喜欢母亲?”
  “喜欢母亲。我父亲脑子好,多少账也算不糊涂。可是脾气大,爱喝酒,吃饭他单独吃,他吃饼子我们啃窝头,稍不如意就打人。我母亲心善,对人好,我喜欢母亲。”
  “越说越一致了嘛。你母亲一定信佛。”
  “主席您怎么知道?”
  “你说她心善,出家人慈悲为怀。”
  我目瞪口呆。听惯了政治课,我没想到毛主席会说出这样的话。同时,我又感到与主席突然近了,紧张和拘束消失许多。我小声问:“主席,您母亲也信佛吗?”
  “我也喜欢母亲。她也信佛,心地善良。小时候我还跟她一起去庙里烧过香呢。后来我不信了。你磕多少头,中国也强不起来,人民还是受苦。”
  主席顿一顿,“磕头不如造反!”
  ………………
  “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有没有问题?没问题,但它必须还有一个配套的下半句,叫做“造反有理”。
  也就是毛主席1939年在延安说的:“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几千年来总是说压迫有理、剥削有理,而造反无理。自从马克思主义出来,就把这个旧案翻过来了,这是个大功劳,这个道理是无产阶级从斗争中得来的,而马克思作了结论。根据这个道理,于是就反抗,就斗争,就干社会主义。”
  没有了“造反有理”这个配套的后缀,“人人生而平等”就成了一句空谈。
  推荐阅读: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马克·吐温也曾有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只要我们稍稍回忆和思考一下,就会明白:法国事实上存在两个恐怖时代。
  一个在感情冲动下进行屠杀,一个是冷漠地、蓄意地进行屠杀。
  一个只持续了数月,一个则持续了千年以上。
  一个使千余人死亡,一个则使一亿人丧生。
  可是我们只是对那个小规模的、短暂的恐怖时代感到恐惧……
  然而,刀斧在一瞬间带来的死亡,能够比得上饥饿、冷酷的侮辱、残忍和悲痛的慢性屠杀吗?闪电在一瞬间带来的死亡,能够比得上炮烙之刑的慢性屠杀吗?
  短暂的恐怖时代所填装的棺材,只要城市里的一块墓地就能容纳下了,却有人不断告诉我们要为之战栗和哀鸣。
  可是,那自古以来的真正恐怖、那种不可名状、惨绝人寰的恐怖、其所填装的棺材……就连整个法兰西也容纳不下啊!
  却没有人告诉我们要看到这种恐怖的巨大规模,要寄予应有的同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从少年到耄耋,用尽一生去战胜这种“巨大恐怖”,值得吗?
  为了战胜,为了胜利,为了人民和革命,毛泽东失去了什么?
  1919年,26岁
  当年10月5日,母亲文氏病逝,四个月后50岁的父亲也追随母亲而去;几乎与此同时,恩师、也是准岳父的杨昌济在北京与世长辞……
  短短一年时间,毛泽东的生命中第一次写下了与亲人告别的文字。
  母亲去世当夜,他带着弟弟毛泽潭连夜从长沙徒步赶回韶山,推开家门时,只见棺材而已不见母亲。
  守灵的毛泽民对哥哥说,母亲咽气之前一直在喊着毛泽东的小名:“三伢子,我的三伢子回来了吗……”
  1929年,36岁
  当年8月20日,从小被堂哥毛泽东从做童养媳的悲惨命运中解救出来、又追随堂哥参加革命、曾发动南岳暴动的毛泽建,在衡山县城南门外马庙坪慷慨就义,年仅24岁。
  直到最后一次审讯,国民党反动派问她叫什么名字、逼她承认自己是毛泽东的堂妹时,她的回答仍然是一句:“我叫共产党!”
  1930年,37岁
  当年10月24日,这一天是岸英8岁的生日,却也是在这一天,杨开慧和岸英还没吃上一口长寿面,就被“铲共义勇队”逮捕。
  11月14日,死活不肯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死活不肯放弃共产党员身份的杨开慧,在长沙城浏阳门外的识字岭,被国民党反动派枪决,年仅29岁。
  她在狱中留下的最响亮的一句话就是:“要杀就杀,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1935年,42岁
  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领导核心、从此为红军和中国革命拨开迷雾的毛泽东,却在这一年失去了弟弟毛泽潭。
  当年4月,留守江西苏区的毛泽潭的部队在瑞金被国民党反动派包围,终因寡不敌众全部战死,毛泽潭同样壮烈牺牲,年仅29岁。
  1943年,50岁
  当年9月27日,毛泽民在新疆被反动军阀、因苏德战争爆发而由亲苏亲共转为反苏反共的盛世才杀害,享年47岁。
  在狱中,反动派对毛泽民软硬兼施,严刑审讯,逼他招认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搞“暴动”,逼他脱离共产党,并交代党的一切组织秘密。
  而毛泽民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最终长眠于革命征途中。
  1950年,57岁
  当年11月25日,时任志愿军司令部机要秘书兼俄语翻译的毛岸英,正在朝鲜北部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里紧张工作。
  突然,4架敌机向大榆洞袭来,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只有50平方米的作战室木屋瞬间烈焰冲天,来不及撤离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在一片火海中壮烈牺牲。
  据时为毛主席卫士的李家骥回忆:“主席当时听到消息后,很突然,又拿烟,又把烟丢那儿……回过头,他又点烟。本来那个火柴盒就在他前面,他不知道,还在口袋里找。他泪汪汪的啊……但是不明显地,让你看出来他在哭,可是我们心里明镜得很,他的泪水比我们还要多,还要疼,那是他最亲爱的儿子啊!”
  然而面对垂首的同志们,痛失爱子的毛主席强忍着泪水:“打仗嘛,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次年3月,主席在与老友周世钊的谈话中又讲道:“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我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他也是共产党员呐!”
  1990年,中央警卫局的同志在清理毛主席的遗物时,发现一个柜子,里面竟然是他珍藏的毛岸英的衬衣、袜子、毛巾和军帽。
  这些遗物不是工作人员收拾的,甚至从没人见过。
  从岸英牺牲到主席逝世,间隔二十六年,期间五次搬家,但这些遗物,主席却瞒过所有人。
  二十六年间,一个个灯下的夜晚,他是怎么度过的?他也是一个父亲啊………
  …………………
  “我这个人没有私心,我不想为我的子女谋求什么,我只想中国的老百姓不要受苦受难,他们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众,不能让他们再走回头路。”
  “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
  族谱之中,难寻半笔权贵;
  拂袖转身,留下一个中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跋
  我今天在这里,在这个缅怀主席也是感恩导师的日子里,不想多谈那段空前浓墨重彩的十年,以被不可教也的宵小之徒又用以泼墨暗戕。
  但是我很想表达一种理解。
  通过那样一个十年的尝试,一种五千年文明史上从未有过的政治试验,它给中国共产党上了一道枷锁:这个党,必须始终代表人民,必须始终让人民当家做主,必须始终牢记我们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是打败了谁——从而,我们绝不可以回过头来蜕变成为又一个我们自己曾经最痛恨的那个敌人。
  主席通过这样一场深刻的精神改造,它让这个党极为透彻地感知到人民的力量,以及“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到底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中国革命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甚至,主席在带领并教育亿万人民进行思想再造、进行“第二次建国”——你们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你们才是这片土地的政治核心——这个更为长远和更为根基性的历史工程的过程中,也并没有让经济过于如后世编纂的谣言那般“滑坡”“落后”“崩溃”。
  推荐阅读:前三十年的经济成就
  甚至之甚至,严格从学术和程序的角度,“民众参与政治运动”与“一党领导一切”,理应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彼此共生,互相保障着对方与自己的合法性。
  这其实不难体会,不做过多展开了。
  因而,将五千年来一直被排除于政治舞台的底层人民、普罗大众发动起来,深度嵌入进国家的各项管理与制度性监督监察,这其实是从另一个侧面在稳固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地位,并从实际与规模双重角度超越了西方所谓议会制的、被资本财阀所操弄的“投票民主”。
  八十三载的生命,六十余年的革命。
  前三十年革命拯救肉体,后三十年革命解放灵魂。
  他有过私欲吗?他有过私情吗?他有过私财吗?他有过私军吗?他有过私敌吗?他有过私党吗?
  他什么都没有。
  一生为「公」,一生为「民」。
  行尽帝王将相伟业,却革尽帝王将相之命。
  坐上五千年来多少君王梦寐的潮头之巅,却毫无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之意,而是旋即扭转枪口,将千军万马调集、挥师向自己进攻!
  八十三载,这幅悲壮的生命自始至终都是直线的,他从来没有走过回头路——历史周期率的周而复始,阶级斗争的偃旗息鼓,王朝江山之下百姓的兴亡宿命——这是毛泽东一生的敌人。
  他从来没有半点触摸过他曾反对过的东西,他也从来没有分毫抛离过他曾拥护过的话语。
  不论上山还是下山,不论同伍众僚遁入华贵,还是妻逝子散晚年孤独,到挣扎着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他的双手还在颤抖,滴漏着口水仍在喃喃嘶吼。
  他总是想给同志们、给战友们、给年轻人们、给孩子们,给这个党、给这个国家、给这个世界上所有受苦受难的人们,多留下一些东西。
  用今天的话说,或许叫做「政治遗产」。
  但对于他老人家而言,一生痛失七亲,血脉付诸革命,他连儿子都推上了战场……“遗产”之说,无稽之谈。
  他哪有什么「遗产」,他什么都没有。
  他的心里只有人民——亿万被他亲手扶起、从跪着求生到站着斗争的人民。
  他害怕国家变了色,他忧心人民再度陷泥潭。
  1964年,有同志提出出版《毛选》第二版,他说:“现在学这些东西,我很惭愧,那些都是古董了,应当把现在新的东西写进去。”
  后有外宾发问有没有新的理论著作打算发表,老人家答:“可以肯定回答,现在没有。将来要看有没有可能,我现在还在观察问题。”
  1965年会见斯诺,斯诺在畅谈之余感叹:“我相信主席著作的影响,将远远超过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
  而他听后,顿了顿,慢慢的回答道:“我不能驳你,也不可能赞成,这要看后人几十年后怎么看。现在我的这些东西,还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东西,在一千年以后看来,可能是可笑的了……”
  他还曾感慨:“我人老了,不知道是否还能写出些什么东西来………像《资本论》《反杜林论》这样的作品,我没有写出来啊,我这个人啊,理论研究还是很差……”
  毛主席啊,您差吗?您一点都不差!
  您的东西可笑吗?一点都不可笑!
  中国浩浩汤汤千年长史,看看您生前帝王谱,看看您身后四十年——朝权更迭,星河斗转,一个领袖想流芳百世,最轻松的做法就是远离底层百姓,去讨好精英阶层、去讨好那些拿着笔杆子的人。
  否则,纵然齐天之伟业,也依旧身后骂名滚滚来。
  然而只有您,偏要跟人民站在一起,去和那些生出龙鳞的少年们作对!
  我们喊您万岁,您却说“人民万岁!”
  您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您说:“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
  您说:“妇女能顶半边天”
  您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
  您说:“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您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您说:“你们怕民众上街,我不怕,来他几百万我都不怕”
  您说:“唱戏,净是老的,帝王将相,家院丫头……那个东西不行,要推陈出新”
  您说:“官僚主义者与工人阶级、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这些人是已经变成或者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
  您说:“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
  ………………
  一把手枪指向敌人,一把手枪瞄准自己。
  您离开了,这把掉落的手枪,我们捡起来。
  我们倒下了,我们的身后依然会有人继续握住它。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五千年长河,我只为您一人落泪。
  毛主席万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9#
 楼主| 发表于 2021-9-11 00:11:44 | 只看该作者
陈先义:兰考变“兰溪”,不忘毛主席
2021-09-10 09:40:05  来源: 淮左徐郎本尊   作者:陈先义

  转瞬之间,毛泽东主席离开我们已经45年了。作为脱了贫的兰考,党的十八大以来变化天翻地覆,摘掉了贫困帽子的兰考百姓,除了发自内心的感谢党,感谢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对兰考人民的深切关怀,人民还时时不忘毛泽东主席在世时对兰考改变贫困面貌的亲切关注。

  兰考人不会忘记,那是1952年10月29日,新中国刚刚成立两年,毛主席便风尘仆仆来到兰考。省市的负责接待的同志赶到兰考时,毛主席已经到了兰考农村的打谷场。省委领导向毛主席问好。毛主席正在和农民王廷选谈话。

  毛主席问王廷选:“你家啥成份啊?”答曰:“贫农。”毛主席问:“村里有无地主富农啊?”王廷选答:“俺这地儿穷,没有地主,只有两家富农。中农和贫下中农19户”。

  毛主席接着问:“那你这儿土改没有?”

  王答:“改罢了。”毛主席问:“每亩收多少斤粮食?”

  王回答:“也就百十斤。”毛主席问:“花生每亩能收多少?”王回答:“好的合两石,雨水不好,也就收一石多点。”

  毛主席接下来问到关键问题:“那每亩缴多少公粮呢?”

  王廷选如实回答:“一百斤缴十几斤。”毛主席指着旁边的白花花的盐碱地问:“这些没有几棵苗的盐碱地,一亩地也那样缴么?”

  王廷选说:“这要看地质量啦,像这种盐碱地,要少点,可再少也得七八斤。”毛主席问:“这儿盐碱地可不少啊?”王答:“都是因为黄河啊,年年透水,透出来的都是清水。”毛主席说:“这怎么解释啊。”王廷选说:“这黄河啊,它是紧沙慢淤澄清碱,流的快了,能够把坏地变淤泥好地,庄稼长得好着呢。澄清的水出来,不是盐就是碱地,坏得很。”毛主席说:“看来得用黄河的长项,用它淤灌为百姓造福。”

  王廷选答:“是啊,过去国民党时期,没人管这事,今天挖沟子,明天挖沟子,天天打仗,都是不管百姓死活,弄得黄河成了害河,这大部分盐碱地跟老蒋滥挖有关系。”

  毛主席点头称赞他的话,说:“我们现在共产党当家了,我们要管住这条河,让它给咱百姓造福。”接着他说:“打公粮公不公?”王廷选说:“公,公,公着哩,人人一份,谁也特殊不了。”毛主席拍着王廷选的肩膀,哈哈笑了起来。

  接着,打谷场上来了很多老百姓,争着来看上边来的大领导。主席跟群众不断打招呼。毛主席问;“你们这儿有没有粮食囤啊”。群众争着答:“俺这地方粮食收成薄,那点粮食还用不着囤。”正说着,不知谁家的二小子喊起来,“俺家堂屋挂的像就是他,对就是他。他是毛主席。”于是,大家禁不住喊起来了,“哎呀,是毛主席,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咱庄上了!”这么一喊,农家人都放下手里活,有的端着吃饭碗赶到了打谷场。毛主席说着笑着,从打谷场朝一户叫董宪德的农家走去。

  老董的老伴儿李桂香满脸堆笑迎毛主席进院,又是倒水又是给毛主席让饭。毛主席问日子过的怎样。李桂香说:俺这儿现在解放了,老蒋被打跑了,俺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日子好着哩!”毛主席问家里几口人,李桂香说:“俺家就三口,老伴儿去县城有事,俺儿当兵在海南岛。”说完,她捧一捧黄豆给毛主席看。毛主席看黄豆,说:“这黄豆怎么像辣子籽一样小啊,今年生虫啦吧。”李桂香说:“是的,主席怎么啥都知道啊,今年蝗虫可厉害。”毛主席看这屋里摆设,桌子上摆了一些农活用具,正方面墙上挂一副毛主席像,像的下边挂了一副南海观音大士画像。

  毛主席一看笑了。李桂香一一解释:“你看,这是我们毛主席的像,这另外一副呢,是老奶像!”毛主席看着这很不协调的摆设笑了说:“旧社会俺老家湖南也挂过,现在不时兴啦。不过你就是挂上也没有啥妨碍,他又不吃你的,也不喝你的。”说完,大家一起哈哈笑了起来。

  毛主席挨家挨户走了很多家,了解的非常细致。大家都舍不得毛主席离开,都比着给毛主席端来饭,拿来馍,让毛主席尝他们的面条馒头。毛主席便拉家常,便互相打招呼,聊得非常开心。

  毛主席非常关心兰考的土地改良问题,在黄河边上,他对随行的省市领导说,既然黄河水可以通过灌淤改良土地,就要用好这个资源办法。黄委会的王化云接着给毛主席做了详细汇报。他说,省里现在正在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做好关于引黄灌溉的大事情。用黄河水来改良兰考的土地。毛主席说,兰考土地不改良,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吃饭问题。你看,黄河改道后,给兰考留下来不是内涝,就是沙荒、盐碱,怎么解决,省市当然要想办法,恐怕主要还是靠兰考县委和群众,人定胜天嘛。江山流血牺牲都打下来了,就不信它打不出粮食来。不能眼看老百姓填不饱肚子。我等着下次来,就要看看兰考的变化。毛主席指着黄河,对着随行的一群干部,把手一挥说:我们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是指点江山似的号召,也是党的领袖对兰考的期待和希望。

  大家都认为毛主席只是说说,真没有想到,六年后,毛主席真的再次来到兰考。毛主席惦记这些黄河边的父老乡亲呐。这时是1958年8月,陪同的有省委领导史向生、地委书记张申、县委书记程约俊,时隔六年,毛主席来到就再次问粮食产量情况。程约俊书记如实回答,“兰考盐碱内涝、风沙确实太严重,条件太差,小麦增产了,今年也就是一百多斤。”毛主席就说,填饱肚子还是不够啊!他逐项问到农民生活,问到黄河治理计划,问到如何改变兰考内涝、风沙、盐碱这种因黄河带来的自然灾害。

  毛主席问他们,那年我来,记得黄河堤上掏洞的狐狸很多,对黄河威胁很大,现在还有没有。毛主席怕兰考人不明白,他说就是偷吃鸡子的那个东西啊。

  程约俊回答说:我们发动群众,已经把狐狸消灭了,把那些狐狸洞灌上淤泥浆淤实,大堤现在很牢固。大堤牢固了,水患少多了,土地危害就会减少。

  听说毛主席要游一下黄河,省里安排县长张钦礼特意带领几十个黄河船工及水性好的小伙子探路试游。此时正是八月,黄河水很大,浪也急,漩涡也多,不要说外地人,就是黄河边的船工也经常出现险情。水性极好的张钦礼来回游了数遍,认为主席在这样十分危险的地方游泳不合适,实在没有把握。

  张钦礼如实把考察情况上报中央以后,中央负责同志向毛主席报告,取消了泅渡黄河的计划。但是这样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定要游一次黄河的毕生夙愿,最终也没有实现。

  在住处,毛主席依然惦记着兰考面貌改变的问题。他1952年来兰考视察时曾经提出大面积植树造林,特别是在古道上那些柔软的沙土地上,他认为适合种植泡桐和多种果树,这次他来到兰考,很想看看落实没有,结果令他分外高兴。看到仪封已经大面积种植苹果葡萄,此时已经果实累累,其中3000亩的苹果园已经都结果了。

  毛主席特别高兴。他很想进一步了解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兰考的内涝、盐碱问题。省里领导商议,让被称为兰考通的本地干部,县长张钦礼配合程约俊详细给毛主席做个汇报报告,在毛主席面前桌子上,张钦礼打开一张县里精心绘制的兰考引黄灌淤根治三害的五年规划图。他向毛主席报告,根据这个规划,通过引黄,准备建造一座有规模的引黄渠,我们叫“人民胜利渠”,把黄河水引出来,对兰考土地逐片灌溉,这样沉积下来的泥沙非常厚,最多达到半米,这样就彻底改变了土壤性质。这样大片盐碱地就会变了地性。至于那些黄河古道留下来的沙丘,我们打算按照主席的要求,大面积种树,只要种上树,沙丘就不再流动,就会稳固下来。

  张钦礼对主席报告说,兰考的问题是黄河留下来的灾害,的确是硬骨头,但是骨头再硬,我们也要一口一口啃下来。请主席放心,我们能在主席的领导下解放兰考,也一定能把这块地方变成米粮川。让老百姓吃饱饭。

  毛主席听得高兴,非常兴奋地说:“人民胜利渠,这名字叫的好,听着鼓劲啊。如果照你们计划干下去,黄河就会由一条害河变成有益之河了。”

  毛主席接着说,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是母亲河,世世代代养育了我们,滋润了我们的文化,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图腾,我们就是要想办法用好这条河。让母亲的乳汁滋养我们。接下来,毛主席有非常详细地查看了兰考淤灌水利建设规划图,看完后,毛主席意味深长地说:如果照这个计划落实下去,多年后,兰考就会成为江浙的鱼米之乡兰溪了!

  张钦礼、程约俊回答毛主席说:我们一定按照主席的号召,想尽一切办法,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把兰考变成兰溪,不辜负主席对我们的期望。这一天,不论省和地区来的干部,还是中央来的随同人员,还是兰考县的本地干部,都显得特别兴奋,因为由兰考县委一班人制定的根治兰考三害的规划得到了国家领袖毛主席的亲自肯定。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一个根治灾害的群众运动在兰考兴起。大家在毛主席面前表态:等主席下次视察兰考,我们一定让兰考彻底变样。给主席一个惊喜。

  毛主席非常高兴地说:好啊,到那时,我一定会再来看中国大中原的“兰溪”,再来听你们讲改天换地的精彩故事。

  1958年,毛主席视察兰考,真正为兰考的三害治理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从那时开始,兰考经历了几代人的奋斗,开始有张钦礼、程约俊一代,六十年代初,党又派来了好书记焦裕禄,他与老县长张钦礼骠起了膀子拼命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焦裕禄去世以后,兰考百姓用“誓将遗愿化宏图”的意志,继续战天斗地。为此有的领导同志还经历无数磨难和冤屈,但最后目标就是一个:治好三害,向九泉之下的毛主席报告。

  但是兰考的特别重大变化,真正实质性的历史巨变,还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对兰考的关注和关怀,桩桩件件都落地有声,全国各地的支援都非常具体实在,促使兰考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如今再去兰考,你就会发现,这里已经是花果之乡、泡桐之乡、乐器之乡等等,兰考当地人会给你讲十个八个这样的“之乡”故事。兰考变了,楼高了、树绿了、百姓服装美了、姑娘小伙个个都像城里人了。兰考应验了毛主席七十年前的期待,兰考成了中原的“兰溪”。

  而这时,兰考百姓最大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再来兰考走一趟,看一看他期待中的兰考是怎么变“兰溪”的,看一眼中原的美丽江南是一番什么模样?希望他为“中原兰溪”留下一首壮美的诗篇。黄河岸边,碧水蓝天,人民在怀念我们当年吹响进军号的伟大领袖。

  今天,在毛主席离开我们45周年之际,兰考人民百倍思念毛主席。领袖得知应笑慰,喜看旧貌换新颜。

  毛主席,兰考人民想念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9-14 00:03:54 | 只看该作者
57年前,毛主席对“娱乐圈”的严厉警告,实在英明!

2021-09-13 19:39:10作者:网文选登来源:昆仑策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导 读】1964年的一场“迎春晚会”引出了毛主席对文艺界的严厉警告:“如不认真改造,势必在将来的某一天,要变成像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这真是英明的预见!
1964年,2月3日在政协礼堂举办的“迎春晚会”翻了车。相传,在当时的晚会中,看似精心准备却实存瑕疵,一些节目尽显庸俗、拙劣与哗众取宠。 甚至带着一些反动情结,在这样严肃的时代里,这使得观众的抗议声空前高涨且持续不断,一些节目在事后得到了众多警告并受到中央的重视与警告。 比如空军文工团表演的《兄妹开荒》,用京剧中的老生、小生、花脸和昆曲的各种曲调来唱,“怪声怪调”; 铁路文工团表演的《梁祝哀史》,用真人学木偶动作,有时女的一下扑倒在男的怀中,“既糟蹋了演员,也糟蹋了剧本”; 哈尔滨话剧院演出男扮女装的《天鹅湖》,一个男演员脱得赤条条的,只穿一条三角裤,披着薄纱,胸前安了两个假乳房,“乱蹦乱跳”。报幕员还对观众赞叹地说:“你们看,那腿是多么富有弹性啊! 晚会过后,当即有一个部队文艺工作者写信反映晚会的情况,说晚会乌七八糟,对组织者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1964年6月27日,毛主席对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全国文联和各协会整风情况的报告》作了批示。 2月3日,中国戏剧家协会在政协礼堂举行“迎春晚会”,参加的有北京的和外地的戏剧工作者约2000多人。部分节目庸俗低级,引起了群众不满。事后有的人写信提出意见。 中宣部立即向剧协党组作了传达,责成他们检查,并于3月下旬召集文联和各协会党组成员,总支和支部书记50多人,连续开了3次会,进行讨论。 随后,全国文联、作协、音协、美协、舞协。民间文艺研究会和摄影学会等10个单位的全体干部集中20多天时间进行整风,中宣部将情况向中央作了汇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毛主席批示说:
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是好的),15年来,基本上(——是一些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如不认真改造,势必在将来的某一天,要变成象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
毛泽东的这个批示也被称作“关于文艺问题的第二个批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今看来,毛主席的预见,实在英明!看看如今的娱乐圈,不足以说明一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