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07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以马克思资本论为指导 实现国内大循环需动大手术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11:1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甲才:实现国内大循环需动大手术——这是需要有再一个百年大变局的智慧和魄力


作者:李甲才 发布时间:2020-08-26 10:41:01 来源:民族复兴网


  2020、8、25
  内需消费是各国经济的第一驱动力。“国内大循环”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强调促进国内民众的消费能力。实际上也是喊叫多年扩大内需的另一种说法而已。极而言之,希望群众多购买消费品。买东西关键是要有钱,怎么能有钱?其实答案非常简单:长期有事干、工资高,这才是最大最核心的问题症结。
  提出“国内大循环”解决目前的经济下滑不止的趋势,改变和全世界一样的私有化、不一样的外资化一统全国的垄断地位,在政府有权决定调节的“二次分配”(注1)上想方设法,否则是雨过地皮湿的一阵会议风罢了。鼓吹996的内外资本家会善心大发,舍弃利益最大化与穷人同舟共济,促进经济复苏发展,这有可能吗?千百次经久不息的呼喊市场决定资源要素,当权派能改弦易辙重新回归公有制经济?
  经济学法则告诉人们,一次分配在基层单位,聘用职工的工资由各个具体单位决定高低,尽管有了“劳动法”,各地政府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那都是非常宽泛的管理措施。拖欠工人工资的难题新闻媒体时常曝光,舆论大哗。说明“一次分配”政府机构无能为力,无权干涉私有化单位的内部事务。
  私有化、外资化性质的各类单位,普遍的劳工雇佣制度阻碍生产发展,原因是广大工人仅能获得维持保命的薪酬,无多余资金扩大消费,整体社会的企事业系统就不能实现产销平衡、源源不断的获得资金扩大再生产。阶段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不是共产主义社会各取所需的物质财富达到了充分涌流,而是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工人队伍被剥削地购买力极其有限。
  民众失业、停工无收入正常消费,企业、商家产品无销路,势必形成资金周转困难。极力强调复工复产,政府疏通融资渠道,公司化的股份制企业,要限制将到手的贷款用于资本运作的非生产领域,这是行政命令不能解决的资本流动的制度性问题。
  “国内大循环”的重心应放在使9亿多人收入名副其实逐步达到、超过2000元/月(注2),就真正抓住了矛盾的“牛鼻子”。扩大就业,在一次分配上增加职工收入,兼以政府主导的二次分配辅之,必会日见起色,化解内需疲敝的多年未解决的短板。
  以经济角度估量外交,各国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上,优先顾及的是安全。把利益搭配转移到本国群众的分配上,就能不断减少万亿多的维稳支出,各地少搞或不搞纯属浪费的面子工程,节余的资金向底层人倾斜,对国内大循环极有裨益。有人说援外大把撒钱无朋友,连本国的安全都保证不了,人家怎么想?
  最能大量增加就业的“中国制造”不是宣传的那样强大,却向服务业转型的呼声高扬,服务业依靠实体制造业支撑,宜应彼此兼顾。如果真的强大了,美国强盗能如歧视小妾一样,逛公园似的随意飞来舞去藐视中国?“中特社”40多年了,药铺倒了药方在。认真寻找恶作剧毁掉的被卡脖子的各类科技、制造业项目的人员、设备、图纸,尽快干起来。
  工信部长苗圩在政协12届常委会13次会议上陈述:目前全球制造业四级梯队,中国排在第三;在全球科技实力5个级别里是第4名,按各国排第20名。目前这样的治国理政格局,就只能搞些中低端产业,再有3、40年改变得了?芬兰这个只有500万人的国家排名第6位,在20项关键科技领域,有17项排名前10,是中国在北欧的第二大技术转让方。
  所知的落后范围:航空、轮船和汽车各类发动机应加大投资攻关。当年“运十”发动机是100%国内制造,轮船汽车如全国产就更可观。如果国内民航大量使用国产飞机,就能增加数万人就业。原材料冶炼、铸造加工业,干出世界一流的优质金属材料。
  大、中、小高端型精密数控机床、切削刀具与各种大小轴承等类的产业供应链。与之衔接的高精度机械手、高端传感器。其它的如转辙机、农业机械。
  核心集成电路(芯片)和光刻机(注3)。据有关资料,毛主席时代已经成功。芯片出口过美国,都如大飞机一样被抛弃了。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真空蒸镀机、感光干膜。大型主机、透射电子显微镜、数码相机。高级医疗器械、抗癌药、基因检测议等。
  国防工业、核武器应以同大国相批配创建。
  凡国内能生产的宜不再降低关税大量进口,如小汽车。停建、少建或不建劳民伤财无强国意义专为开运动会、论坛之类用的楼堂馆所,过后成为城市难以清理的空城空楼、建筑累赘。
  赶超世界先进的科技潮流,建设不被帝国歧视的强国,依靠地主式资本家不行,还是得高税收的国家力量承担。这是需要起码的付出在当代,功利在后代的博大胸怀,有爱国家爱人民的品德才行。否则,不干类似过去毁坏已成的科技新产品就功德无量了。
  各类产业、产品、商品含食品的质量,事关职业道德,又是适销对路的首要条件。各地高楼林立,能保证2、30年质量完好率的有几栋?南京长江大桥桥墩被撞,货轮损坏桥安全。德国人修建的兰州黄河桥百年完好。汶川地震区域的浆砌片石大桥被定为危桥,几百公斤炸药炸不坏,被誉为“桥坚强”。耗巨资修建粤港澳大桥遇有强风晃动。------。
  “大国工匠”褒义不足,应称国家技工,此与“低端人口”近似,有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精神。屠呦呦评选不上院士,歧视中医折射出科技领域指导、结合、带动实践的趋势不足,与转化为扎扎实实的生产力脱节,致学术论文造假成风。
  扭转经济困局,与之密不可分的是转变政治路线和政策。继续推行陷入泥潭的私有化、外资化,发布“负面清单”国门全开,必是雪上加霜。少数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运行模式,怎能有效提高广大群众的收入增加内需,形成国内大循环?中国14亿人口,比美国、欧盟、澳加加在一起的数量都多,有消费大国的体量,只是畸形分配群众收入特低。长期的出口退税的外向型经济,商品产品外低内高,就是极其荒谬的举措。如不纠正再怎么三令五申,就是六令十申,也是一如既往放放空炮了事。
  分道扬镳行驶在另一条轨道上,遭帝国疯狂打压,就只能对内寻求出路。除大公的社会主义外,全世界迄今为止的各类私有制社会,全是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困。要改变这种人民消费力欠缺的顽症,不动“大手术”不可能解决。高楼连片林立,靠打工收入几人能买下?古已有之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诉说什么道理?
  “两革一建”(注4)挽救了千百年积贫积弱的祖国,解救了底层群众望不到头的苦难。被我们都知道的人摧毁了使帝国主义望而生畏的工农业体系和科技事业,以至于自废能强国的利器,一一列举就悲愤填膺。窒息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的公有制和全民共同富裕,本质上规定了群众性特征,内需自然形成。
  注1,二次分配:政府在第一次分配的基础上,将一部分财政收入进行的再次分配。一次分配主要指工资。通常讲一次分配在基层,二次分配在政府。
  注2,2000元/月: 2020年5月28日李克强答记者问,6亿人月入1000元的数据来自北师大收入研究院课题组。该组在全国分层抽取了7万个样板,分析测算结果非常惊人:低于2000/月的人口9.64亿,占人口的68.85%,近70%。
  其中1090-2000元占26%,有3.6亿;低于1090占42.85%有6亿人。此6亿人中:500-800/月有2亿人;低于500/月有2.2亿人;无收入人口546万人。
  中等收入2000-5000,3.64亿人占26%;其中2000-3000是14.58%2亿人;3000-5000是11.21%1.57亿人。
  高收入人群:5000以上是5%、7182万人;其中1-2万/月是785万,占人口的0.56%;超过2万元的784万人0.05%;超过3万只有70万人。
  注3,光刻机:赵皓阳《1980年光刻机项目下马,2020年中国手机被芯片扼住了喉咙》2020年8月13日,红歌会网,来源:大浪淘沙。“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开始布局研发光刻机,彼时荷兰光刻机生产巨头ASML尚未成立。1965年中国科学院研制出65型接触式光刻机。1970年代,中国科学院开始研制计算机辅助光刻掩膜工艺。1972年,武汉无线电元件三厂编写了行业生产指导《光刻掩膜版的制造》。1980年清华大学研制成功第四代分(机,疑少“机”),光刻精度达到3微米,接近国际主流水平------”
  “上世纪80年代”,“武汉无线电元件三厂在光刻机的科研项目上有了20年的积累,是有可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然而没有了国家经费的支持,一切变成了空谈”。“1994年破产改制,变成了一家副食品加工厂”。
  注4,两革一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11:57:2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项战略抉择
2020-08-26 09:21:44央视新闻客户端



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24日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形成这一新发展格局进行了详细阐述。

■ 国内外大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

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我国经济形势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

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客观上有着此消彼长的态势;

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战略抉择

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国内大循环

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

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 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凡是愿意同我们合作的国家、地区和企业,包括美国的州、地方和企业,我们都要积极开展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

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一个“根本动力”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们要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

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 一个“关键”和一个“安全”

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

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11:59:02 | 只看该作者
郝贵生:我们究竟如何搞“纪念”活动?
2020-08-25 17:55:47作者:郝贵生来源:橘子洲头
我们究竟如何搞“纪念”活动?
——从中央四部门联合举办纪念列宁活动谈起

郝贵生
今年是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诞辰150周年。众所周知,列宁和列宁主义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及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没有列宁和十月革命,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就没有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历史巨人。本来在列宁诞辰15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应该大张旗鼓地在全党和全社会纪念列宁同志,缅怀列宁同志的丰功伟绩,缅怀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贡献,缅怀其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但非常遗憾,种种原因也包括疫情原因,从年初至8月份,始终没有见到由官方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纪念活动。整个官方和主流媒体一片冷清、冷漠。只有部分红色网站发表了一些纪念列宁的文章。大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看过国内拍摄的反映十月革命的影片《以革命的名义》,片中有一句列宁脍炙人口的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曾想过,难道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忘记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杰出贡献了吗?如果真的忘记,是否意味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呢?终于在22日看到由官方几个单位即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牵头承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在8月21日联合举办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理论研讨会。首先庆祝和欢呼这个研讨会的召开。笔者认真阅读了会议报道全文。读完后却对这个极其简单的报道及整个理论研讨会感到非常遗憾。从这次对列宁的纪念活动以及近些年来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以及对五四运动、红军长征等一系列纪念活动,隐隐约约感到,究竟为什么要搞纪念活动,怎样搞纪念活动等问题不是每一个主办纪念活动的组织者都非常明确、清晰的。形式主义地搞纪念活动太严重了。由此笔者就如何搞纪念活动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任何纪念活动都由两大因素构成,一是纪念客体;这个客体可以是人、思想或事件。事件可以是正面事件,也可以是负面事件。如纪念“九一八”、“七七”事变。二是纪念主体即一定的社会群体如政党、国家、社会团体等等。纪念主体与纪念客体之间也有两层关系;一是认识关系及主体对客体的客观认识,如纪念一个人及其思想,就要基本了解准确客观认识这个人的基本经历、思想及其贡献。纪念一个事件就要了解和认识这个事件爆发的主客观原因、过程、性质及历史作用等。二是价值关系。所谓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程度,用通俗话讲就是有什么“用”,有什么“现实意义”。意义就是价值。就是说这个人、思想及事件对与当代正在进行具体活动的社会群体或个人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纪念主体与纪念客体的认识与价值关系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认识关系是价值关系的前提、基础。不能正确、深刻、全面把握对纪念客体的认识,如错误认识、片面认识、肤浅认识,也就不能真正挖掘出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关系即真正的“作用”和“意义”,纪念活动也就失去它本身的作用和意义。但如果只有主体对客体的正确、深刻、全面认识,如果不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进一步进行逻辑推理,也就不能真正揭示纪念客体对纪念主体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不能简单用二者的认识关系代替其价值关系。
举几例说明:
一是纪念十月革命。2017年是伟大的十月革命100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于同年9月26日召开纪念十月革命理论研讨会。宣传部长刘奇葆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既然是纪念“十月革命”这个客体,那就一定完整、准确、深刻讲明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历史意义等。笔者读完刘部长的讲话,就感到既有正确也有不足的方面,正确方面有五点即:一是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二是高度概括了十月革命道路的伟大历史意义。三是高度评价列宁主义的基本内容、实质及其历史意义。四是高度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和历史功绩。五是高度评价十月革命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但也有三点不足和缺陷。即一是只字没有谈到列宁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批判及其对十月革命的影响。二是只字没有谈到列宁关于阶级斗争理论和社会主义建立之后仍然存在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的论述。三是只字不提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杰出的成果——毛泽东思想。由于对“十月革命”这个客体的正确认识推论出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继续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继续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等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谈到列宁对修正主义的批判也就无法揭示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也要继续批判修正主义的历史任务、意义和价值来。没有谈到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后,仍然存在尖锐激烈阶级斗争,就无法引申出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把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历史任务提到极其重要地位上来。没有谈到十月革命和列宁主义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作用,就无法真正认识、理解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对执行贯彻毛泽东思想的自觉主动性。刘部长讲话对十月革命的解读只是对“革命”停留在“夺取政权”这个意义上,而没有解读出紧接而来的“巩固政权”也是一场革命。所以也就没有解读出“十月革命”对于当今的纪念主体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巩固政权的价值、意义来。显然,这样对纪念客体的认识的不完全性导致其对价值意义的不完全性。也就没有完全达到纪念活动的作用。
笔者2017年也写了一篇纪念十月革命的文章,其中写道“列宁开辟的十月革命道路的精髓、核心、实质、根本要点就是革命、是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是继续革命、是消灭私有制、是最终实现没有阶级剥削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我们今天纪念十月革命、继续沿着十月革命的道路前进,绝不是单纯的实现本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是如毛泽东1949年指出的,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要继续革命!要继续进行阶级斗争,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要把巩固社会主义政权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作为党的根本任务,要批判任何否定和歪曲阶级斗争理论的当代修正主义思潮,要实现《宣言》中所提出的“消灭私有制”、“两个决裂”,要在整个地球上消灭剥削压迫制度,要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离开上述内容,无疑是对十月革命道路的自觉不自觉的偏离和背叛。 ”这样认识“十月革命”的客体及其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这个“纪念主体”的价值、意义,也就基本能够达到纪念活动的真正价值、意义来。
二是纪念五四运动。去年“五四”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从中央到地方,许多群众团员也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笔者通过网络了解到许多纪念活动的有关报道、文章和讲话。但笔者感到这些纪念活动、文章、讲话不同程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纪念主体与纪念客体的认识和价值关系上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和不足。大家知道,1939年五四运动20周年时,延安各界青年举行纪念活动,毛泽东出席,并发表“青年运动的方向”重要讲话。毛泽东强调五四运动两点精神实质:一是五四运动的实质是反帝反封的运动,二是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打先锋并与工农相结合,所以毛泽东对延安青年也是对全国青年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求青年学生投身到当今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运动中来,二就是强调青年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对于纪念主体青年人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当时给“五四”命名为“青年节”,毛泽东讲话又给青年人提出要求,似乎给后代共产党人造成一种错觉,就以为五四运动的纪念主体只是青年人,对成年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没有意义、价值。每到“五四青年节”时,领导人讲话和媒体报道,总是青年人如何学习继承五四精神,从不提成年人和各级领导干部如何学习发扬五四精神。这是错误的。原因一是从纪念客体角度讲,五四运动不能单纯看做青年人的运动,实质是青年人打先锋,工人农民踊跃参与的运动。没有工人阶级的参加,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废除21条”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二就是从纪念主体讲,不能只是青年学生纪念五四运动,也应该从青年学生扩张到整个民族,既包括中老年群众,也包括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再有纪念五四运动,对纪念主体的历史任务界定过窄,也无法真正挖掘和拓展五四运动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如去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时,由于这些年官方和主流媒体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只是界定为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复兴”,所以也只是从青年人如何为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复兴”而去认识“五四运动”及其精神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去年纪念五四运动大会上,领导人只是从五四运动青年人的历史责任感角度要求当代青年学生也要增强责任感意识,积极投身到当今“中华民族复兴”的实践中。就连毛主席强调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精神都一字不提。同时,五四运动的性质是反帝反封。依据科学的逻辑推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同样包含反帝反封的任务。这一艰巨任务显然没有完结。但领导人讲话中更不提当代中国共产党和当代中国人民如何继续反帝反封等等。显然这样界定“五四运动”的当代价值、意义就更为狭窄了。五四运动本身的当代价值、意义就大为缩水,太小太小了。问题则出在作为“纪念客体”的狭窄和具体的“纪念主体”的狭窄和任务上。
笔者去年五四运动时,也写了一篇较长的一万多字的纪念文章《五四运动的当代现实意义》。一是拓展作为纪念客体“五四运动”的内涵的认识,既不仅强调前面指出的两点,同时还强调五四运动是在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到中国的产物,强调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民主与科学精神、强调五四运动中涌现出一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优秀知识分子如毛泽东、蔡和森等等等极其丰富的内涵。从纪念主体也单纯从青年人拓展到全党、全民族、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人。笔者该文摘要中指出,100年前发生的五四运动当今不仅对青年学生,而且对全党和全国人民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强化全党、全国人民特别是当代青年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二是继续坚持“五四运动”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三是永远高举和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道路。四是继承“五四运动”的民主精神,真正坚持和落实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五是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仍然需要知识分子包括中老年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六是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真正加强和落实党的政治建设。七是读懂毛泽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回到笔者今天要谈的具体话题即对“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评价上。上面已经谈到,搞好一个纪念活动,关健是对“纪念主体”对“纪念主体”的认识及由此揭示的“纪念客体”对“纪念主体”的价值意义。那么首先看会议报道中关于对纪念“客体”的认识。也就是对列宁和列宁主义的认识。列宁和列宁主义作为两个“概念”对中国人太熟悉了。但列宁的经历是什么?主要理论和实践贡献是什么?列宁主义的的精髓是什么,其对世界共产主义事业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什么,我想目前中国人尤其是中青年人中的大多数包括许多领导干部并不真正了解,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官方媒体基本或极少提到列宁和列宁主义。那么作为官方四个重要部门联合举办的纪念活动的报道中可否把几个发言者对列宁和列宁主义的认识简要概括为几点。但非常遗憾,笔者从这个报道中丝毫没有找到具体内容,特别是列宁主义的实质、精髓。文中只是提到会议对“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创新与教育现代化、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的探索及其启示、列宁的人格风范、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列宁主义的哲学创新、列宁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但这只是涉及列宁思想研究的范围、方面,而非涉及到列宁主义的具体精神实质、精髓、具体特点等等,而该报道把不是列宁的思想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强加到列宁身上更是错误的。如此概括列宁和列宁主义这个“纪念客体”的认识根本无法揭示、挖掘出列宁主义的当代价值、意义。纪念者也提出几点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完全是主观想象,把当今权力者的理论、路线、观点一律主观主义地断定都是对列宁和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纪念客体和纪念主体之间没有任何意义上的乃至逻辑意义上的联系。如本次纪念列宁活动的报道中说,我们纪念列宁,不仅是为了向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致敬,更是为了从源头上深刻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核心要义、人民情怀和理论品格,深刻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历史,深刻把握我们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理论意蕴和实践指向,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从列宁的斗争实践和理论创造的历程中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精髓,把握要义,高举旗帜,指导实践。要从列宁关心群众疾苦、密切联系群众的人民情怀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深入领会和牢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根本立场。”“要从列宁为建立和巩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而进行的探索和斗争中,深刻认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大意义,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要从列宁创造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中深刻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从列宁的崇高风范和他用生命实践所书写的无字之书当中汲取动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丰富和拓展伟大民族精神,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汇聚强大力量等等。如此引申的列宁和列宁主义理论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就太狭窄或片面性了。目前中国思想理论界有一种极其简单化的纪念文章或纪念活动中谈到现实意义时,那就都是具体理解、深化当代某领导人的这个观点或那个观点。而丝毫解读不出客体与领导人讲话内容的真正的内在的逻辑上的科学联系。其实我们经常讲的“现实意义”概念,包括理解党的现行路线、政策。但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批判和解读社会现实,用纪念“客体”的立场、观点、方法解读批判当今国际国内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现象、社会事件,如中美关系,如中国当今腐败现象,如意识形态领域里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如中国当今极其严重的两极分化,如当今整个社会包括哲学界本身的极其严重、猖獗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等等。大家都知道,列宁的的一句名言“只承认阶级斗争不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用这个观点对照中国现实,权力者和主流媒体从来不讲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那么这些人能够说是马克思主义者吗?但这些人依靠权力和掌握舆论工具把“马克思主义”口号喊得震天响,几乎捅破了天。那么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难道不是典型的假“马克思主义”者和冒牌货吗?但是我们搞纪念活动的“纪念主体”根本不去引导群众用“纪念客体”即列宁主义观点揭露、分析、批判现实。这样的纪念活动也就完全失去了其“纪念”的意义。
本文不是全面谈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及其现实意义的。但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同志都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我们党对列宁主义这个“纪念客体”的一系列学习、纪念活动和反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斗争的过程,因此一般老同志对列宁主义的理论实践贡献、精髓大都是熟悉了解的。我想最起码应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即:
关于哲学方面对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论和哲学党性的有关论述。
关于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做出“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个或几个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有关论述。
关于揭露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表现、实质、根源及危害性的有关论述。
关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是成长着的共产主义与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彼此斗争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有关论述。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和阶级斗争功能的有关论述。
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帝国主义垄断性、寄生腐朽性、垂死性的有关论述
关于社会主义历史时代政治与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的有关论述。
上述七个方面虽然不能说非常全面,但列宁主义的基本点和精髓应该说揭示和阐发出来了。这样揭示纪念“客体”的本质、含义、内容就比较容易进一步揭示列宁主义的当代价值意义。但上述几点内容四个部门联合举办的纪念列宁活动报道中完全没有揭示出来,就根本不可能揭示列宁主义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这样的纪念活动就完全流于形式主义。党中央近些年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反对形式主义,为什么由中央几个主要的意识形态部门联合举办的纪念列宁的活动也完全流于形式主义呢?这样的纪念活动报道除了说明我们搞纪念活动了还能说明什么呢?对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全国思想理论界究竟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2020年8月24日
附录:
“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
为深切缅怀列宁的生平事业和历史功绩,重温列宁在继承、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程中所展现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的认识,推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0年8月21日,“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牵头承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谢春涛、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姜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陈理出席会议。中央编译局原局长韦建桦、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北京大学王东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俞良早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安启念教授等5人作了交流发言。研讨会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委员柴方国主持。
曲青山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我们纪念列宁,不仅是为了向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致敬,更是为了从源头上深刻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核心要义、人民情怀和理论品格,深刻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历史,深刻把握我们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理论意蕴和实践指向,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从列宁的斗争实践和理论创造的历程中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精髓,把握要义,高举旗帜,指导实践。要从列宁关心群众疾苦、密切联系群众的人民情怀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深入领会和牢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根本立场。要从列宁为建立和巩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而进行的探索和斗争中,深刻认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大意义,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要从列宁创造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中深刻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从列宁的崇高风范和他用生命实践所书写的无字之书当中汲取动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丰富和拓展伟大民族精神,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汇聚强大力量。
与会代表围绕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创新与教育现代化、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的探索及其启示、列宁的人格风范、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列宁主义的哲学创新、列宁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来自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军事科学院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人民出版社和重庆出版集团代表及首都部分媒体记者约50人参加座谈会。
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12:01:47 | 只看该作者
总书记为何倡导农民合作社?——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面面观


  作者:东方财经杂志    来源:今日头条  发布时间:2020-08-23 09:32:44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平市考察。

7月22日,正在吉林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平市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同社员们亲切交流。大家告诉总书记,合作社成立后,土地集中起来,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都有了很大提高,社员们除了土地分红,还通过开展种植养殖业、外出打工等增加收入。习近平听了十分高兴。他指出,合作社的路子怎么走,我们一直在探索。你们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合作社发展道路,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发挥了得天独厚的土地优势,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效益都有了很大提高,很有意义。

很多长期脱离农村生活,对农业工作不了解不熟悉的人,乍一看到这则新闻,似乎都很讶异:难道1950年代的农民合作社,今天又回来了?

其实,再仔细看就不会疑惑,习主席视察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是人们脑海中1950年代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虽然都是农民合作社,但二者却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源起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成为独立的财产主体和市场主体。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小规模家庭经营抗御风险能力弱的缺点逐渐显现,农民便选择抱团、合作,一些地方开始组建与传统社区组织不同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上世纪的农民合作社漫画

1982年,安徽省天长县界牌镇17户农民联合创办了改革后我国第一个新型的农民合作组织——水产研究会。随后,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不断出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地开始积极探索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之路,出现了大量的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1994年,山西省学习日本“农协”,开始在定襄、临汾等4个县进行专业合作社试点,成为我国最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同年,山东莱阳市因出口农产品项目,受日商启发,开始倡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之后,山东泰安、河北邯郸、北京郊区的顺义、房山等地,相继办起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

那一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多项政策,都针对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专门的要求和鼓励措施。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诞生

实践中,这些自发成立的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许多障碍,例如没有发票、公章、银行账号,经济活动没有办法开展,它们迫切需要一个法律地位。

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合作社法。

这部法律赋予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地位,赋予了其独立的法人资格,使合作社得以以合法市场主体身份进入市场,和其他经济主体发展业务关系,使得小农进入市场有了组织化的力量。

2017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布。该法共列十章、七十四条,其中明文规定: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以下一种或者多种业务:(一)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使用;(二)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三)农村民间工艺及制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等;(四)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设施建设运营等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成员以农民为主体;(二)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三)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四)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五)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

国家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享有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有五名以上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以及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不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中,农民至少应当占成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成员总数二十人以下的,可以有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成员;成员总数超过二十人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百分之五。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以及章程规定的其他方式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不得以对该社或者其他成员的债权,充抵出资;不得以缴纳的出资,抵销对该社或者其他成员的债务。

今天存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成员大会,并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按照章程规定对本社实行民主管理;(二)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务和生产经营设施;(三)按照章程规定或者成员大会决议分享盈余;(四)查阅本社的章程、成员名册、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记录、理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账簿和财务审计报告;(五)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选举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成员各享有一票的基本表决权。出资额或者与本社交易量(额)较大的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本社的附加表决权总票数,不得超过本社成员基本表决权总票数的百分之二十。

可见,今天存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所有生产资料比如土地、机械都可以用入股的形式体现出来,基本不存在集体和国家的(除非是村集体领办的合作社)。

简而言之,1950年代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领办的产物,是由上而下的;而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改革开放后,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在个人自愿加入的前提下出现的农村合作组织,是自下而上的。

三、当前农民合作社的主要类型

截至2019年7月底,我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220.7万家,联合社(多个合作社联合)达到1万多家,辐射带动全国近一半的农户。

2019年,我国开展了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

为推广农民合作社规范运行、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先进经验,引导全国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2019年7月,农业农村部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遴选确定了24个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主要为以下九种类型。

(一)党支部领办扶贫类农民合作社

内蒙古扎鲁特旗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等采用村党支部领办农民合作社的做法,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人心凝聚、资源整合方面的作用,推动农民合作社做大做强,带领整村农户脱贫致富,实现了党建与产业齐飞。

(二)粮食规模经营类农民合作社

河北南和县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以主粮生产为主业,创新和加强与成员之间的利益纽带,发展大规模托管服务,推动农民合作社跨区域发展,实现了粮食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三)农产品加工销售类农民合作社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拓宽销售渠道是农民合作社带领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农民合作社占总数的53.4%。福建清流县嵩溪爱珍豆腐皮合作社等积极带领农户成员实施标准化生产,参与制定地方行业标准,统一加工成员产品,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和效益的明显提升。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拓宽销售渠道是农民合作社带领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四)三产融合类农民合作社

目前,有7300多家农民合作社通过整合土地、闲置农房、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要素,进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领域。北京奥金达蜂产品专业合作社等立足当地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循环产业和乡村

(五)农机服务类农民合作社

目前,专门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合作社占总数的7.7%,其中60%以上是农机服务合作社。山东郯城县恒丰农机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采用智慧管理服务系统、全程托管与菜单式服务、“划片管理+三次分红”模式,为农户提供农机等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

专门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合作社占总数的7.7%,其中60%以上是农机服务合作社。

(六)品牌果蔬经营类农民合作社

目前,种植业农民合作社数量上占据全国农民合作社的半壁江山,果蔬类农民合作社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山西临猗县王万保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以品牌兴社,引导农户选育良种,推广绿色、有机、标准化种植,实现了产得优、卖得好。

(七)“三位一体类”农民合作社

浙江瑞安市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从最初的单一农业生产服务,发展到生产、供销、信用综合业务合作,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纽带,实现功能拓展,服务能力提升。

(八)“三变”改革类农民合作社

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中,农民合作社承载“三变”资源资产,成为实施“三变”改革的重要组织载体。贵州盘州市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在农户筹资入社基础上,探索以农户承包地、集体林地、集体水域等资源资产作价出资入社模式,推动整村入社,激发农村资源活力,推动了产业振兴、农户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九)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类

农民合作社依法自愿组建联合社,有助于提升小农户合作层次和规模。浙江台州市台联九生猪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通过社际产业联合,建立行业标准,统一开展服务,实现了产业和服务的规模化、现代化。

2019年,我国开展了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以规范提升单体农民合作社、促进联合与合作、增强县域指导服务能力为重点,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县域样板。试点范围覆盖了31个省份的150个县(市、区)。

四、三个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故事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检槽乡是集“高海拔、山地、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多”为一体的贫困乡,全乡人口有15000多人,贫困发生率曾高达23.04%,外出务工开展种养殖,是该乡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没有支柱产业、没有独有农产品,在先天不占优势的客观条件下,2013年,时为检槽乡哨上村党总支书记的尹志芳磨破了嘴皮子,才动员到11户村民,在村里创办了四方福种植专业合作社,每户入股5000元。

检槽乡哨上村党总支书记尹志芳在合作社蔬菜基地指导农户种植。

7年时间里,尹志芳不但带领合作社发展壮大,还于2018年联合乡里其他村的6个合作社,成立了十方福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6个合作社保留原有架构,实行种养殖品种差异化发展。联合社优先为社员提供种苗等生产资料,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联合社还发展了18名专职收购、跑市场的经纪人,推动实现联合社种养殖品种结构和规模始终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为贫困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鲜活样本。

屯堡乡花枝山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大峡谷入口,全村287户997人,土地面积6.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00亩、林地面积7700亩。花枝山村曾有着“青山绿水”“穷山恶水”对比鲜明的两面。一方面,山清水秀,飞瀑千丈,云雾缭绕,宛若仙境;一方面,山高坡陡,绝壁百里,离市区仅十几公里,却不通公路、自来水,物资进出全靠人力或骡马驼运,村民住的是土墙瓦房,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80%的农户处于贫困状态。2009年,刘小英来到花枝山村,建起茶叶加工厂,成立茶叶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有机茶,“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让茶产业风生水起。10年发展,全村茶园面积达2000多亩,合作社成员有300多户,“花枝山”茶品牌在市场享有盛誉,花枝山村成了富裕村,2019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花枝山”茶让花枝山村成了富裕村。

山西省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是由斗泉乡后山窑村妇女刘金萍于2005年发起创办的。2016年6月注册成立了广灵县第一家,也是目前全县唯一的一家以手工编织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元。

合作社利用“互联网+”搭建了电商销售平台,使产品畅销全国各地。2016年合作社全年创收26万余元,带动136名员工年均收入1.6万余元,2017年合作社员工由136人发展到800人,其中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妇女630名,残疾职工29名,并为残疾职工缴纳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有效地带动了农村贫困妇女就业创业,成就她们脱贫致富的梦想。

目前,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制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式,全国范围内农民合作社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除了各种专业合作社之外,近几年合作社之间联合成为联合社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未来的发展,习主席强调,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综合经营效益。要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模式。希望乡亲们再接再厉,把合作社办得更加红火。


东方财经杂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5#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12:02:52 | 只看该作者
敏感词之思
伏牛石 · 2020-08-24 · 来源:乌有之乡

让该敏感的“词儿”真正成为我们捍卫国家民族伟大理想的敏感感知,让不该敏感的“词儿”彻底消匿遁形吧。
  什么叫敏感词?本人愚笨,茫然不知其为何路神圣。闲来偶尔所写的几篇文章,常因所谓的敏感词而发不到自己的博客以至网站上,实在令人郁闷之至。
  好在中国是礼仪之邦,每次发不上去文章时,电脑上总会客气地跳出几个字:请修改敏感词后再发。开始本人倒也听从指令,细心搜索自以为是的敏感词文字,并以相近的词语代替,然后再发上去。可惜的是,依然发不上去,电脑上依然跳出那几个令我惊悚莫名的文字:请修改敏感词后再发。于是乎,强忍着心中的疑惑与烦躁,再次坐在键盘前从头到尾搜寻那些令我莫名其妙的敏感词,如是者不下三四次,结果得到的回答依然如故。
  实话说,我已经换了三次博客名号了。前两次由于自己率性,发不上去的文章负气再发。其结果不言而喻,自然是博客被封,或者博客上再也发不上去任何文字。如今使用的博客,是儿子第四次为我登录的博客了。由于前几次的遭遇,此次我很珍惜,一旦所写文字发布上去,绝不再发第二次,深恐博客被封的悲剧再次发生。
  人总是在实践中逐步增长见识的。我虽愚人,却也未愚笨到不可及地步。时间一久,便对敏感词有所醒悟。被拒发的文章里所谓的敏感词,其实也不过如此尔尔罢了。所写文章中,你不能论及汉奸内贼,你不能讴歌建国前三十年尤其是那个被人彻底否定的后十年,你不能讴歌褒赞毛主席,你不能讴歌褒赞社会主义制度,你不能讴歌褒赞中华文明,你不能讴歌褒赞共产党队伍里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直至建国前三十年间涌现的英雄模范,你不能对改开四十年说任何不字,你不能贬低鞭笞以老美为首的西方文明及其社会制度,你不能对污蔑现行制度的无话、圆圆、假什么的反共反社反中华文明言论及著述公然揭露批判,你不能讲阶级及阶级斗争,你不能批评私有制,你不能把民营企业家指斥为资本家,你不能质疑资本家何以能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你不能讴歌义和团等历史上所有的农民起义,你不能拿共产党宣言里那些曾经振聋发聩的底线宣言对照当今的社会现实,你不能把当今社会上的黄赌毒黑与旧中国相提并论……凡此种种,花样繁多,不一而足;敏感词之多,举不胜举,令人发指;禁区之大,无以复加,几近难以立足。
  不避酷暑,无论昼夜,艰难敲打的文字,总希望能有一方平台予以发表。因为这些文章的撰写,不带任何功利目的,未有丝毫物质报酬,只图把自己对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感写出来,一抒胸臆而已,那图求得什么回报啊。可惜的是,网讯部门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就那样轻易地把我辛苦撰写的文章以存在所谓敏感词为由拒之门外,甚而竟至于因此关闭掉我的博客,封杀我写的文章,使我再也无法见到自己曾经呕心付出的精诚之作。
  奇怪的是,相当时期以来,凡是充溢着正能量的文章大都有此难以言说的悲惨遭遇,而那些公然辱骂中国共产党及开国领袖的文章、视频、人物,虽屡遭广大网民斥责,却依然在任何网站上始终安稳如山,随处可搜,随时可见,随时可闻。就说那个曾经登上央视百家讲坛以所谓史上最牛历史老师面目出现的袁什么飞吧,他对人民领袖和革命先烈的辱骂可谓登峰造极,他对老蒋及民国的歌颂、对叛国者达赖的赞美,对西方社会制度的崇拜几近神迷。一个时期以来曾把爱国民众辱骂为“爱国贼”就是这位袁某的“杰作”。就是这样一个跳梁小儿,虽然在广大网民的一片指斥声中受到了一定惩处,可他的影响犹在,他的流毒犹炽。你只要在百度等网站随便一搜索,他的专题介绍文字赫然在目,他的一系列视频讲座依然烈烈在线。按说,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执政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专政是国家的根本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按说,今天的中国社会制度和国家体制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个国家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不忘初心,铭记英烈,无情打击敌对势力,坚定捍卫国家政权,捍卫现行社会体制,捍卫人民的一切利益,捍卫中华优秀的文化。
  可惜的是,民众的理想总是很丰满,而现实却处处充斥着骨感。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的现象,几乎遍及社会各个层面。小丑小人志得意满,不遗余力颠覆现行社会制度之徒高高在上,衷心捍卫现行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志士仁人却僻居山野,寂寂无名,甚至备受打压排斥。
  一个社会,必要有正义之声荡人胸魄,引人前行,社会才能充溢积极因素,健康稳健地不断进步。如果一个社会,听任竖子奸佞横行,任由乌烟瘴气弥散,那必将会光明不再,幽暗渐生,正义灰淡,邪恶横行。
  中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主流声音应该怎么样?共产党内的一切人都应该心知肚明。奇怪的是,与社会制度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英模人物屡屡遭受质疑与谩骂,却无人发声维护;开国领袖被人肆意污蔑谩骂,却无人挺身而出与之作坚决斗争。这样的混乱局面如果得不到强有力的改变,我不知道这个社会制度下的国家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我不知道,长此以往,这个制度还有何生存依赖的根本?这个制度下的国家还有何赢取大多数民心的指望,还如何能带领人民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以国家的制度名义整治网络并收回网络控制权吧,以共产党的党性严厉惩处一切内奸外贼吧,以人民的名义坚定捍卫国家政权和社会体制吧。
  让根本不属于敏感词的爱国爱党爱社文章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吧,让蛀蚀共和国大厦根基的一切真正带有敏感性质的人、文章、书籍统统走进历史垃圾堆吧。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已经责无旁贷地落在中国共产党人肩上,中国人民现在与未来的一切福祉也无所犹疑地要由中国共产党人来创造。只有不忘共产党的革命初心,矢志不移,忘我奋斗,坚决彻底地同一切内外敌人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明明白白地分清敌与友,我与他,是与非,红与黑,善与恶,中国的未来才能迎来光明一片。如果一味任凭内奸外敌兴风作浪而置之不理,麻木不仁,中国的未来必将令人堪忧,充满艰险。
  让该敏感的“词儿”真正成为我们捍卫国家民族伟大理想的敏感感知,让不该敏感的“词儿”彻底消匿遁形吧。
  只有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敏感词大行其道,天庭独步,雄视寰宇,历史的晴空才能笑纳中华民族所有族众,携手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民族,豪迈走向光明灿烂的未来。
  2020/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6#
 楼主| 发表于 2020-8-27 17:17:36 | 只看该作者
李培林:十年阶层剧变, 才是中国潜在的真正挑战李培林、崔岩 · 2020-08-26 · 来源:文化纵横

过去10年,就职业阶层结构而言,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的势头逐渐减弱,而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工业向劳动生产率更低的服务业转移的势头却在增强,这一趋势使得中国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在下降。此外,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虽然持续扩大,但社会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而这对于越来越依赖于国内消费需求的中国经济增长而言,是一大制约和不利因素。
  【文化纵横导读】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中国的内外部环境出现重大变化。在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时代,中国最重要的仍然是做好自己的事,而这需要以对中国社会结构变化及其存在问题的客观理解为前提。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梳理了过去10年中国阶层结构的主要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而分析了这些变化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可能影响。
  作者指出,过去10年,中国社会结构出现了工人阶层数量和比例持续增加、中产阶层快速成长、自由职业群体出人意料地快速发展等新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农民数量和比例仍然很大。就职业阶层结构而言,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的势头逐渐减弱,而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工业向劳动生产率更低的服务业转移的势头却在增强,这一趋势使得中国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在下降。此外,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虽然持续扩大,但社会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而这对于越来越依赖于国内消费需求的中国经济增长而言,是一大制约和不利因素。面对这种形势,本文建议,未来的发展政策应着力于普遍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减少农民数量、警惕和防止过早“去工业化”、重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和规范“新型零工经济”等方面,以有效应对阶层结构巨变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本文原载《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代表作者观点,供诸位参考。



  我国2008—2019年间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及其经济社会影响

  在我国,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一个充满神奇、挑战和转折的时期:在数十年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际贸易的环境不断恶化,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约束条件发生极大改变;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特别是高铁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时间和空间观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环境和贫困治理成效巨大;社会结构转型继续在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出现了一系列历史性转折和阶段性新特征,产生了深刻的经济社会影响。本文将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情况,分析近十余年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领域的影响。该项抽样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150多个县、市、区,共600多个村居委会,访问对象为18至69岁的随机抽取的普通被访者,且每次调查访问10000人左右。

  ▍我国近十余年来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及对工作和就业的影响

  回顾2008-2019年我国职业阶层结构的变化可以发现,其呈现出三个突出的特点,形成了与以往职业阶层结构不同的新趋势。
  首先,在整个就业和职业结构中,工人(包括工业工人和服务人员)的数量和比例持续增加,从2008年的36.5%提高到2019年的40.2%,但其间增长的速度和幅度已大为减弱;更深刻的变化来自工人的内部,即“白领”工人(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快速增长,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从19.8%增长到26.5%,而“蓝领”工人(工业工人)的比例则从16.7%下降到13.7%。
  其次,中产阶层的两大主体,即所谓“新中产”和“老中产”都在快速成长,其中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新中产”比例从6.2%上升到11.1%,以中小民营企业主为主的“老中产”从0.3%上升到1.0%。
  最后,出乎意料的一个巨大变化是自由职业者的快速发展,从0.1%猛增到5.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我们把农民和工业从业人员(蓝领)之外的从业人员,全部都划归服务业从业人员(白领),把表1中八个职业阶层进一步简化为白领、蓝领、农民三大职业阶层,我们就会对近十余年的变化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即从2008—2019年,农民的比例从44.9%减少到30.6%,蓝领的比例从16.7%减少到13.7%,而白领的比例从38.4%增加到55.7%,其中服务业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增幅较大。这样,截至2019年,我们大体可以得到一个56∶44的简化结构,即白领占55.7%,蓝领和农民占44.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通过这样的简化,我们对其变化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
  一是我国的职业结构仍处于工业化后期,但一个白领将进一步超过蓝领和农民之和的新时代即将来临。尽管说在其他发达国家的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过程中,这个新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一系列转折性的深刻变化,但引人深思的是,我国是否过早地出现了“去工业化”?尤其是在房地产迅猛发展之后和实体经济普遍困难的当下,这种转折是否更意味着是一种挑战?
  二是农民的数量和比例还如此之大。多数发达国家在白领占多数的后工业化时代,农民的比例都已经降到5%以下,但我国农民还占30%左右的比例(这个比例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26%的比例)。如果我们把农民的年龄延长到69岁,那么这一比例将进一步增加到38.0%,因为在我们调查的农民从业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超过60岁的农民。这些人如果在城市已经属于非就业的退休人员,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退休,也不可能完全靠微薄的农村基本养老金生活。从这个角度说,我国解决城乡差距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是新的就业形式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自由职业者”有了新的含义。过去“自由职业者”是指没有雇佣单位,自我雇佣的脑力劳动者,其主要包括独立从业的医生、教师、律师、会计、作家、艺术家等,人数有限。然而,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型网络工作岗位,如个体的、形式多样的网络直播、网店经营、网上代购、短视频制作、“慕课”、网约车等从业人员发展异常迅猛,并对传统的就业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在职业阶层结构中占到5.6%的比例,意味着自由职业者这个群体目前已经达到3900万人。
  这也从一个方面佐证了,在目前经济增长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就业能保持基本稳定,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大力推行就业优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促进就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即尽管说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自2012年以来年均减少400多万,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在目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时期也没有降低,很重要的一个新的影响因素,就是互联网自由职业者的大幅度增加,创造了大量的灵活就业的新形式、新业态。这是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深入研究的。

  ▍职业阶层结构变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劳动力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的大规模职业流动,从而带动了整体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这里特别指的是庞大的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群体的形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而,现在职业结构变动出现了新的情况,即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势头大为减弱,2018年农民工总人数的增长率只有0.6%,仅增长180多万人,靠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劳动生产率已经难以为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低成本劳动时代的结束和人口红利的消减。
  与此同时,工业劳动力向服务业的转移也发展迅速。根据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推算,从2008年到2019年,有数千万工业劳动者转向服务业。这本来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表征,而且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也大幅度提高;但从图2的走势我们可以看到,在工业劳动生产率高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情况下,劳动力从工业向服务业的转移却造成整体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下降。也就是说,从2000年至2018年,我国整体劳动生产率逐年增长,即从2000年的劳均收入25818元增长至2018年的劳均收入118485元。但与此同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在2007年达到峰值(13.7%)之后,近十年呈下行趋势(到2018年下降至6.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从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比较来看,则呈现出从工业、服务业到农业逐次降低的局面,且这种情况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没有改变。通过计算我们看到,2018年我国的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是171307元/年,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130770元/年,而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只有31998元/年,这个数字低于菲律宾、泰国这些东南亚国家,更是为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从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变化来看,第二产业一枝独秀,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从2010年的7.9%提高到2018年的9.3%,而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速从2010年的10.8%降低至2018年的4.4%,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速从2010年的8.1%降低至2018年的4.0%。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降低,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种看法是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造成了劳动成本的提高拉低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速。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逐年减少,年均减少400多万,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使农民工的雇佣工资在经济增长下行时期也依然在持续增加,相应的社会保险成本也在持续增加。但是,如果我们从三次产业分布情况来看,反而是农业的劳动成本增加得更快。
  另一种看法是由于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不断增长,年龄较大的农民工占全体农民工的比重持续增加。从2011年至2018年, 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从61.7%下降到52.1%,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从14.3%上升到22.4%,从而造成劳动生产率增速的下降。其实,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我国农民工仍以青壮年为主: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1.5%(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占50.4%;“90后”占43.2%;“00后”占6.4%),老一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48.5%。且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供给的比较优势支撑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但这种人口红利正在快速减弱,未来的新人口红利,将更多依赖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受教育水平和劳动技能的提高。尽管这些年来我国大力投资和优先发展教育,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都持续提高,但从蓝领、白领、农民三大职业群体的比较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显示,劳动者受教育水平,白领最高为10年以上,蓝领次之为9.0年,农民最低为6.7年。此外,高学历、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在职业选择时更多地涌入第三产业,如考公务员的热潮多年不减,而进入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较少,进入农业的就更为罕见。这种高学历者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对整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以往的研究成果看,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第二产业比重相对比较大,同时第三产业比重却略显不足。这是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即第三产业的比重会不断提高。但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李钢等认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基础性地位和重要支柱作用,就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看,服务业等其他产业无法替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基础作用;就中国国情来看,中国距工业化发达经济阶段尚有距离,制造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应当加速发展。李钢等还认为:虽然主要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要高于其第二产业,但是就一般现象来看,发达国家的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通常要高于第三产业;不能简单地认为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更高级,虽然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例不断提高,但是这不能说明第三产业是未来产业升级的方向;就中国来说,在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产业结构中,我国第二产业的比重并不高,仍需积极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我国经济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整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过早的“去工业化”需要引起警惕。

  ▍收入阶层结构变化对中等收入群体成长和消费的影响

  随着近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发生的深刻变化,过去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投资和出口贸易的活力已大为减弱,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60%,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关心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因为这个群体未来的规模、发展态势和消费潜力,在某种意义决定了中国持续发展的韧性,也对世界消费市场的扩大具有极大影响。
  我们知道,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受两个关键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是否能够普遍提高,另一个是收入的总体差距是缩小还是扩大。那么,当前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在规模上究竟有多大?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首先应当看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和标准。尽管在以往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关于中等收入群体边界的设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学者采用的划分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我们可以把已有的划分标准分为两类,即“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
  所谓“绝对标准”是指采用收入或支出等客观指标,通过界定一定的收入水平或消费支出水平,来界定中等收入群体。例如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米兰诺维克(Milanovic)和伊扎基(Yitzhaki)在对2002年世界各国收入不平等情况进行分析时,以巴西和意大利的年平均收入为标准,将其分别界定为中等收入群体划分标准的下限和上限,同时又按世界银行估算的2000年购买力平价进行转换,得出人均每天收入10美元到50 美元区间,为中等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当然,也有其他研究采用了不同的客观指标区间,例如卡拉斯(Kharas)以每日人均消费10到100美元作为标准来界定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层群体,并对中产阶层结构进行分析。美国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15年全球中等收入群体研究中表示,其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为按购买力平价来计算,人均每天收入应当在10到20 美元的区间内。也就是说,研究者一般会采用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进行计算,这主要是因为购买力平价美元与汇率美元有所不同:购买力平价美元是按假定的“一篮子商品”在各国国内的价格来进行换算。比如2018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大体是6.94∶1,但是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建议标准,人民币与购买力平价美元的比值是3.56∶1。如果换算成人民币,假定平均一个家庭有三口人,那么中等收入家庭的年收入就是约4万至40万元。依此估算,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大概占总人口的40%,也就是约5.6亿人。
  然而,国内的一些研究也提出了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例如国家发改委课题组以家庭人均年收入2.2万到6.5万为区间,界定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并以此标准估算出我国2010年城镇居民中中等收入群体比例为37%。李强等通过对中日韩三国的比较研究提出,可以将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5万到12万元区间的群体界定为中等收入群体,估算出2012年全国及其城镇和农村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分别为17.9%、27.9%和6%。此外,国家统计局也提出了一个绝对标准,即把家庭年收入在10万到50万之间的群体定义为中等收入家庭,并按该标准测算,2018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约占总人口的28%,这就是目前我们常提到的,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约4亿人的来源。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不同研究采用了不同的绝对标准,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有比较大的差别,依据不同标准估算出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也不一致。
  与之相对应,“相对标准”则是以中位数收入为中心,通过设定上下浮动的一定比例,对中等收入群体边界的上下限进行界定。当然,不同研究设定的这一区间也有所差异。例如,格拉姆等(Graham et al)选取人均收入中位数的125%和75%作为划分中等收入群体的上下限。普里斯曼(Pressman)则采用在收入中位数的67%至200%之间作为标准来界定中等收入群体。国内对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的研究中也有采用相对标准的。例如,李培林等以收入分位值为标准,把城镇居民收入的第95百分位界定为中等收入群体上限,下限则为城镇居民收入的第25百分位。按这一标准,我国城镇中等收入群体在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3年的占比分别为27%、28%、24%和25%。龙莹通过对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进行分析,以收入中位值的75%至125%为标准对中等收入群体进行界定,估算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从1988年的27.9%降低到2010 年的21.1%。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以绝对标准来测量中等收入群体,在不同发展水平和收入结构的国家会遇到一些问题,因为按照这样的绝对标准,发达国家的居民可能80%甚至90%以上都是中等收入群体。所以,在国际比较当中,学术界更倾向于使用相对标准。最通常的做法是,把全国居民收入中位数的75%至200%定义为中等收入群体。但这种相对标准定义的中等收入群体,受收入差距的影响很大。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收入差距不能够缩小,尽管其居民收入在普遍不断提高,但其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比例却可能不仅不扩大,反而会缩小。
  从我国情况来看,如果将居民收入中位数的75%~200%定义为中等收入群体,那么,近10年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则一直维持在40%左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还与俄罗斯、巴西等国的社会学家进行合作,通过对各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较研究,共同确定了标准和分类,并把各国居民收入结构从高到低划分为三大群体和六个人群:即属于高收入群体的高富人群(收入中位值的401%及以上)和富裕人群(收入中位值的201%~400%);属于中等收入群体的中上收入人群(收入中位值的126%~200%)和中下收入人群(收入中位值的76%~125%);属于低收入群体的脆弱人群(收入中位值的26%~75%)和极端贫困人群(收入中位值的25%及以下)。根据这样的分类和标准,基于2015年中国、俄罗斯、巴西等三国的全国社会调查数据,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在俄罗斯为56.5%,在巴西为43.9%,在中国为39.1%。三国的收入分层的最大差别是,中国和巴西的高收入群体比例高出俄罗斯十几个百分点,中国的低收入群体高出俄罗斯和巴西不少,特别是贫困人群高出俄罗斯十几个百分点,巴西近十个百分点。
  然而,按照联合国的数据,2015年中国、俄罗斯、巴西三国几乎在同一发展水平,人均GDP中国是8033美元,俄罗斯是9313美元,巴西是8814美元。而从三国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比较来看,收入差距巴西最大(0.519),中国次之(0.462),俄罗斯再次之(0.377)。造成中国低收入群体比例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农民比例远高于俄罗斯和巴西——到2015年中国还有约30%的农民,而俄罗斯农业就业比例为6.7%,巴西农业就业比例为10.2%。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农民大多数是耕作面积不大的小农,属于低收入群体。也就是说,中国发展到人均GDP一万美元阶段后,还有那么多属于低收入群体的农民,城乡发展差距还那么大,这是中国发展的最大软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约三分之二来自国内消费,但这种发展动力的变化,并非由于国内消费出现了非同平常的增长,而是因为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力量的减弱。当然,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这不仅需要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也需要收入分配结构的不断优化。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我们认真分析了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与扩大消费的密切联系。如果我们把中国家庭按十等份分组就会发现,家庭消费率(家庭消费占家庭支出的比例)存在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规律,即:越是收入高的家庭,家庭消费率越低,10%最高收入家庭的家庭消费率只有45.7%;而越是收入低的家庭,家庭消费率则越高,10%最低收入家庭的家庭消费率高达92.9%。所以,如果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收入差距太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有限,就会造成需要消费的家庭没有钱,而有钱的高富裕家庭又因为消费饱和而相对消费较少,那么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消费就难以持续扩大。而从世界大国的经济推动力来看,国内的市场消费才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性力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再从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结构比较来看,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也更符合现代消费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我们以收入中位数75%~200%为标准界定中等收入群体,低于这一比例的为低收入群体,高于这一比例的为高收入群体。从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这三大收入群体的消费结构特征来看,2019年,作为基础需求的食品消费占收入的比例,也就是所谓的恩格尔系数,低收入群体为27.5%,中等收入群体为21.9%,高收入群体为19.1%;而作为现代消费需求的交通通讯、教育、医疗健康消费占收入的比例,低收入群体为30.1%,中等收入群体为42.7%,高收入群体为22.3%;房贷房租占收入的比例,低收入群体为11.71%,中等收入群体为10.67%,高收入群体则高达21.8%。由此可见,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和消费特征,更符合现代消费发展的趋势,而贫富差距的扩大,则更会助推住房价格的飞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的数据,近十几年来(2006—2019),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的均值和中位值以及中等收入群体的均值和中位值,都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这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加大,这种上升的速度已经放缓。也就是说,在未来我国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持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特别是要防止青年人对未来的预期发生逆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结论和讨论:积极应对社会阶层变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是社会深层的变迁,它以自身特有的方式,产生深远的经济社会影响。下面本文将围绕工作就业方式、劳动生产率和中等收入群体三个热点问题,来分析社会阶层变动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而这些影响和趋势也是我们必须深度了解并积极应对的。
  1.普遍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还是要减少农民数量。众所周知,在现代化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农民数量庞大,收入普遍较低,始终是影响我国走向现代化的最大软肋。尽管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但由于农业耕作人多地少、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农民作为一个整体,其收入在社会比较中还是普遍较低。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现代化过程相比,如与同样也存在人多地少自然条件约束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相比,虽然我国大陆地区在白领从业人员的比例大大超过蓝领从业人员的发展阶段,但居住在乡村并从事农耕的农民比例还那么大,这可能还是与我国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有关。虽然这种限制在社会结构巨变过程中也起到促进社会稳定、防止产生大规模城镇贫民窟的作用,但现在来看也有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弊端,特别是存在乡村的大量资源不能被盘活等问题。再从另一个侧面看,大量的农民聚集在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耕作业,劳动时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也造成了大量农村低收入群体。所以说,从未来的发展来看,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住宅制度、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从减少农民人手,提高农民收入,并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和乡村面貌。
  2.警惕和防止过早“去工业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特别是随着服务业净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从2015年开始超过50%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9年开始超过60%,社会阶层结构和职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白领(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例大幅度增加,并大大超过了蓝领(工业从业人员)。这本来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在工业化后期的必然阶段,但从我国的阶段性特征看,这种快速变化也应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在白领从业人员大幅度增加的背后,我国是否会面临过早“去工业化”的危险?那么,是哪些因素推动了“去工业化”的过程?我们认为,一是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劳动力总量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的人工成本增长较快,利润空间压缩,大量资本退出劳动密集型工业;二是随着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力度大大增加,相当一批粗放经营、环保不达标的中小工业企业退出市场;三是现在青年人的择业观念已发生很大改变,即使每年有一千多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但真正进入工业企业的比例却很低。这种“去工业化”的职业结构变动所带来的整个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下行,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增长,主要依赖的就是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的不断提高。虽然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技术创新,但在这个过程中过早地“去工业化”同样会造成很多负面的结果。
  3.重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随着我国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局面的出现,扩大消费对我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的研究发现,我国家庭消费存在着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现象,所以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对于扩大整体消费,特别是扩大交通、通讯、教育、医疗、健康、休闲等新兴消费至关重要。尽管近十余年来我国以绝对数为标准定义的中等收入群体在不断扩大,但由于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以相对标准定义的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没有显著的增加,特别是在我们对发展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时候,我们必须保持收入差距缩小的发展态势,警惕和遏制收入差距扩大反弹。
  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不仅与扩大消费有密切的联系,也与社会结构的优化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直接相关。从美国的“退群”、英国的“脱欧”到法国持续不断的“黄马甲”运动,一种反全球化、反建制、反精英的新民粹主义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深层社会原因,就是中等收入群体的缩小和平均生活水平的下降,特别是让青年人对未来的社会预期充满焦虑。这种苗头的出现对我国也有很重要的警示作用,即在社会深刻变迁的过程中,要重点保证民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
  4. 鼓励、扩大和规范“新型零工经济”。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还有一个意外发现,就是以自由职业者快速增加为标志的“新型零工”就业方式的蓬勃发展。这种就业方式过去只是一种边缘性的补充,但现在已经开始走上前台,并预示着某种未来的发展趋势。
  黛安娜·马尔卡希在《零工经济》中指出,“零工经济”(Gig Economy)指的是用时短、灵活性强的工作形式。不同于传统的“朝九晚五”式的工作形式,它包括咨询顾问、承接协定、兼职工作、临时工作、自由职业、个体经营、副业,以及通过自由职业网站平台找到的订单式零工。2016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独立工作:选择、必要性和零工经济》披露的数据显示,欧美地区有高达1.62亿人(占全部劳动年龄人口的20%~30%)或多或少地从事某种形式的独立工作。而根据阿里研究院的统计,2015年,中国“零工经济”人员约为1.1亿,占比约为7.8%;“阿里”还预测,到2036年,中国“零工经济”人员将达到4亿人。虽然我们对“新型零工经济”的就业方式还没有深刻的理解,甚至也没有系统的统计数据和社会调查数据,相关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税收和职业资格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还没有准备充分,但我们已从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中,越来越多地认识了各种“新型零工”就业方式的广泛存在和快速发展,这是一种需要宽容、规范和促进的新型就业方式,因为它与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趋势有密切的联系。“新型零工”将会对我国未来就业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也会对在新形势下扩大就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7#
 楼主| 发表于 2020-8-28 13:42:49 | 只看该作者
邓清波:美对华遏制政策的真正杀机
时间:2020-08-28 07:4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邓清波

中美博弈日益朝深水区延伸,中美是否会滑入新的“冷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笔者仍然坚持认为,中美不至于大规模“热战”,也不会重构“冷战”,而将持续呈现“不战”(参见拙文《中美关系是“不战关系”》,载《联合早报》2019年2月19日)。

但是,在最近的一段时期内,中美关系持续恶化,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和危险性都是确实存在的。在选战和民粹情绪、转嫁责任和转移内部矛盾等多重因素的驱使下,无论民主、共和两党候选人谁上台执政,美国将对华采取更加强硬的遏制措施,是可以预见的。

从目前来看,美国当局采取的对华遏制措施不断加码,下手越来越重,不乏让人捏把汗,担心会导致中美重大冲突的冒险举措,如美国军机逼近中国沿岸收集情报、派遣卫生部长访台等。

美国从奥巴马当局时的试图挑动中国周边局势,让菲律宾、越南、印度等充当遏华马前卒,到因为菲律宾、越南乃至印度等不上当,而不得不自己赤膊上阵,直接派遣舰艇到中国门口游弋,再到完全不顾体面,撕下民主、自由、法治等伪装,而赤裸裸地围堵华为、掠夺TikTok等中国企业,发表充满冷战意味的对华政策宣讲,可以说,既是越来越气急败坏,也是越来越图穷匕见。

中国前领导人毛泽东曾经断言,“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主张“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因此,对于美国越来越毒辣的种种遏制招数,中国学界和舆论不乏“藐视”之声,认为美国的这些招数虽然狠毒,美国的实力虽然超级强大,但不足为惧。

政治上,美国自身目前党争严重、政局混沌,而中国更加稳定,使得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演说中,想诱导中国民众抛弃中共的企图,被学者批评为无知;外交上,美国试图拉拢其他国家共同围堵中国的做法,目前还成效有限,不仅中俄关系并未被离间,就连德国、法国等欧洲盟国也不愿意盲目追随;经济上,中国的总量不仅已超越美国半数,以购买力平价计更是可以与美国打平,况且当前在疫情冲击下,中国率先复工复产实现复苏,形势比美国更好;舆论上,特朗普当局的单边主义在国际上备受诟病,美国近年来的所作所为,更使其丧失了道义号召力;军事上,美国虽然保有绝对优势,但须维护全球霸权、到处用兵,备多而力分,且中国也是核国家,虽然核武库远远小于美国,但也足以打消美国冒险进犯的企图。

是以,纵然美国的遏制举措不断升级,从单纯的贸易摩擦到全面的打压,但中国仍然能保持镇定,见招拆招。美国越是气势汹汹,越是亲自冲上遏华一线,越见证其不得人心、黔驴技穷。就是在美国国内,舆论也不乏对美国当局现行对华政策的批评,认为美国舍弃对华接触政策而采全面遏制,只会徒劳无功,甚至将中美推向敌对的陷阱,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

杀机是“心战”

美国的对华遏制政策,就真的都将不起作用、完全没有危险吗?

事实上,美国对华遏制政策,其危害性并不仅仅在于表面上的来势汹汹、充满敌意,不仅仅在于具体的一招一式,而更在于它背后隐藏的巨大杀机。诚然,从政治到军事,美国所采取的各种遏制挑衅的具体举措,都可能被中国成功化解,有些即使暂时不能化解,但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所能造成的伤害也很有限。譬如,美国近期出台的对香港的系列遏制举措,就被认为作用十分有限。

然而,真正的杀机在于,美国的这一系列举措,将形塑起一股对华充满敌意的强烈氛围;而这种强烈的氛围,将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心理,促使中国社会不断升高警惕,有可能导致“内卷化”(involution)现象的产生。这种“心战”,才是美国遏华政策的最大杀机所在。

所谓“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农业的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更高级模式的现象。

芝加哥大学荣休教授杜赞奇(Prasenjit Duara)在《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年-1942年的华北农村》(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中,提出了国家政权内卷化的概念,指的是国家机构不是靠提高旧有或新增机构的效益,而是靠复制或扩大旧有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扩大其行政职能。概言之,就是没有真正的新效益提升,而是滑入保守自闭。

历史上,美苏争霸,苏联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亡于“内卷化”。在冷战壁垒下,苏联及其追随者无限升高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警惕,修建各种各样有形无形的“柏林墙”来封堵来自西方的东西,结果却是自我封闭、故步自封,陷入“内卷化”,使得国家治理中的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日积月累。

等到戈尔巴乔夫想要打破僵局时,只能是病急乱投医,加速苏联的崩溃。戈尔巴乔夫本身就是苏联政权“内卷化”的产物。近代中国清朝也可说是亡于“内卷化”,因为对西方的恐惧而闭关锁国,试图以此维持天朝统治,只能是日益僵化,落后挨打。

现在,中国必须防止的就是,在美国加大遏制力度、于外部塑造形同当年苏联所面对的氛围时,中国自身重蹈覆辙,社会心理上出现“内卷化”的趋向。这表现在,一方面,由于外部环境恶化,在民族主义等情绪的支配下,国民渐渐失去对外部世界的积极乐观心态,变得过度警惕,看不到美国等西方国家依然领先的地方,不再能够保持开放心态,虚心学习借鉴。

另一方面,出于对抗美国遏制煽动的需要,国民更加倾向于认同自身社会治理的优势,对于其中依然存在的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和矛盾问题,也更加能够容忍,乃至视而不见,改革的勇气和激情都有所削弱。换言之,就是民众对改革、开放这两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受到挫伤。这才是美国对华遏制政策所可能取得的最大成果。

要看到,正如中国善于从战略和战术层面处理问题,美国对华遏制政策同样可能具有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的杀机。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其实都只是“战术”层面,只是为了造成短期、表面的干扰;形塑一种全面遏华的氛围、让中国人开始变得对外部世界充满疑虑和敌意、走向“内卷化”,可能才是美国遏华政策的“战略”所在。

当代中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改革开放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抉择。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复兴之路、实现强国梦想的必由路径。因此,如果美国的遏制政策,能够诱导或迫使中国人丧失对改革和开放的信心、激情,那就等于是从根本上阻断中国和平发展的路径,断绝中国的生路。这才是对中国最致命的杀招!

面对美国的全面遏制政策,中国除了见招拆招,更必须在全社会始终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就是牢牢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不动摇。美国越是围堵,中国越要以加快扩大开放来突破围堵;美国越是遏制,中国越要以加快深化改革来实现自强。

从根本上讲,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对内有利于改善和维护民生权益,对外有利于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是真正的“得道多助”之举,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康庄大道。只要中国能够坚持不断地深化改革,坚持不断地扩大开放,美国的新冷战大幕就拉不下、关不住。从长远来看,中美博弈的时间和优势,就必定在中国这边。

作者是中国时事评论人

台海关系和舆情研究工作者
------------------------
搜狐百科

邓清波,评论人,间或以其他笔名发表作品。写了大量糟糕的作品,但也时有智慧的火花闪现。现为广东某公司股东,系公务员辞职下海,常居美国和广州。最近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评论是《中国改革的艰难和危难》,这篇评论提醒中国人注意提高承受改革失败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8#
 楼主| 发表于 2020-8-28 15:44:55 | 只看该作者
交通运输部印发指导意见 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2020-08-07 08:37:07

8月6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总体目标,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建设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
《指导意见》提出了5项基本原则,即:服务人民,提升效能;统筹并进,集约共享;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跨界融合,协调联动;积极稳妥,远近结合。近期,加快成熟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领域的深化应用,远期跟踪新技术发展,适度超前布局。
《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有力支撑。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能耗水平有效控制。泛在感知设施、先进传输网络、北斗时空服务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覆盖,行业数据中心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建立,智能列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船舶等逐步应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前瞻性技术应用水平居世界前列。
在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指导意见》提出,打造智慧公路、智能铁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慧枢纽,推进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应用。其中,深化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门架应用,丰富车路协同应用场景。运用信息化现代控制技术提升铁路全路网列车调度指挥和运输管理智能化水平,研制智能型高速动车组。建设航道地理信息测绘和航行水域气象、水文监测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应智能船舶的岸基设施。应用区块链技术,推进电子单证、业务在线办理、危险品全链条监管、全程物流可视化等。推动机场和航空公司、空管、运行保障及监管等单位间核心数据互联共享,实现航空器全球追踪等。建设邮政大数据中心,开展新型寄递地址编码试点应用。引导在城市群等重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超快充、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在助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指导意见》提出,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协同应用、北斗系统和遥感卫星行业应用,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推进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的建设和应用。逐步在高速公路和铁路重点路段、重要综合客运枢纽、港口和物流园区等实现固移结合、宽窄结合、公专结合的网络覆盖。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北斗系统高精度导航与位置服务能力,建设行业北斗系统高精度地理信息地图。加快新技术交通运输场景应用的安全设施配置部署,强化统一认证和数据传输保护。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数据中心,推动跨部门、跨层级综合运输数据资源充分汇聚、有效共享,形成成规模、成体系的行业大数据集。
在完善行业创新基础设施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加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要载体为引领的交通运输领域科研基地体系建设,鼓励社会投资科技基础设施,推动一批科研平台纳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观测网建设。
《指导意见》强调,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确保顺利实施。要加快示范引领,完善标准规范,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推动建立涵盖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的协同机制,共同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解读
2020-08-07 10:27 来源:中国政府网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现就相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密集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两新一重”作为今年重点任务。交通运输是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先进技术赋能,使传统基础设施融入新要素、具备新功能、呈现新形态,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我部制定了《指导意见》。

二、总体要求
《指导意见》提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总体目标,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建设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
《指导意见》提出了服务人民,提升效能;统筹并进,集约共享;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跨界融合,协调联动;积极稳妥,远近结合等五项原则。近期,加快成熟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领域的深化应用,远期跟踪新技术发展,适度超前布局。
《指导意见》明确到2035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有力支撑。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能耗水平有效控制。泛在感知设施、先进传输网络、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覆盖,行业数据中心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建立,智能列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船舶等逐步应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前瞻性技术应用水平居世界前列。

三、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包括14项。一是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以交通运输行业为主实施。以智慧公路、智能铁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慧枢纽,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应用为载体,体现先进信息技术对行业的全方位赋能。二是助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配合相关部门推进先进技术的行业应用,包括5G、北斗系统和遥感卫星、网络安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如自动驾驶等)等。三是完善行业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科技研发支撑能力建设,如实验室、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监测网等。

四、组织实施
为保障有效实施,《指导意见》从加强组织领导、示范引领、标准规范、多元化投融资、协同合作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强调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确保顺利实施。要加快示范引领,完善标准规范,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推动建立协同机制,共同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9#
 楼主| 发表于 2020-8-31 20:11:50 |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真正的“钱学森之问”!
路风 · 2020-08-31 · 来源:瞭望智库

  2020年8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支持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推进在浏阳市筹建钱学森科技大学(暂命名)。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没有以人名命名高校的先例,而且按照已公开的资料,湖南要建的应该不是一所高职高专,而是高水平本科院校,而这必然要得到教育部的批准才能开建。

  由此可见想要顺利获批并不容易,但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中国流传已久的“钱学森之问”又走进了公众的视野。据称这是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但是,至今无人能够严格地提供这句话的出处。
  钱学森之问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文 | 路风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这个传言的缘起是一个事实——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5年7月29日在北京看望了94岁的钱学森。温总理向坐在病床上的钱学森介绍了政府正在组织制定新一轮科技发展规划并采取自主创新方针的情况。钱老听完介绍后表示,“您说的我都同意。但还缺一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我父亲就是这样对我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他让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宣传这个观点。”
  温家宝表示同意说,“而现在学理工的往往只钻研理工,对文学艺术懂得很少,这不利于全面发展。”
  就在这个时刻,钱老说出了后来受到演绎的一段话:“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这段话被演绎成为“钱学森之问”的转折点是在钱老于2009年10月31日逝世后不久,即同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1],信中说:“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振聋发聩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11位教授的公开信旨在呼吁重视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并推进教育改革,演绎出来一个“钱学森之问”是用来加重公开信的分量。
  从此,被演绎出来的“钱学森之问”本身也被不断地演绎。
  如果在网络上搜一下这个主题,会出来一堆如下的文章标题——
  “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国家培养不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为何解放后的人才无法与民国相比”。
  当然,钱学森的任何谈话都没有这些意思,因为硬说涌现出一群“两弹一星”元勋的体制比不上连一台手扶拖拉机都造不出来的“民国大师”,确实不是正常人的逻辑。
  为了澄清到底什么是“钱学森之问”,我们回顾收录在《钱学森现代军事科学思想》(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一书中的一封钱学森亲笔信(第176-177页)。下面是这本书、钱学森亲笔信的照片以及信的全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王寿云同志、于泽元同志、戴汝为同志、汪成为同志、钱学敏同志、涂元秀同志:
  元旦刚过,我就给诸位写这封信,这是因为我读了《中国科学报》去年12月26日4版上几篇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01周年的“毛泽东于科学”研讨会的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毛主席要我们创新,我们做到了吗?回想在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人员是按毛主席教导办的:
  1. 我国理论物理3提出基本粒子的“层子”理论,它先于国外的“夸克”理论。
  2. 我国率先人工合成胰岛素。
  3. 我国成功地实现氢弹引爆的独特技术。
  4. 我国成功地解决了大推力液体燃料氧化剂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问题。
  5. 其它。
  但是今天呢?我国科学技术人员有重要创新吗?诸位比我知道得更多。我认为我们太迷信洋人了,胆子太小了!
  我们这个小集体,如果不创新,我们将成为无能之辈!我们要敢干!
  奉上所说文章复制件,请阅并思考。
    此致
  敬礼!
  钱学森
  1995.1.2
  钱学森的这封亲笔信写于中国依靠引进来实现技术进步或“以市场换技术”的高潮期,他对这种政策显然是持批评的立场。他认为中国能够创新而且必须创新,不能对外国科学技术亦步亦趋。虽然钱老是从他所熟悉的科学技术角度提出问题的,但这个问题也是可以针对一切与科技进步相关领域(如工业)的时代之问。
  钱学森写于1995年的信可以帮助界定他的2005年谈话的涵义。稍微理论化一点地分析,可以看出2005年谈话中的那段话有一个因果关系:不能令人满意的结果(因变量)是“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自变量)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其标志(自变量的本质特征)是“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在这个因果关系中,钱老如果有疑问的话,也不是针对结果,而是针对原因,即为什么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至于“冒”不出杰出人才,则是不按照创新模式办学的必然结果,没有悬念。
  那么,为什么中国不能按照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其实钱老在1995年的亲笔信中已经给出了答案:“我认为我们太迷信洋人了,胆子太小了!”换句话说,原因在于中国的大学变成了跟随型的,不敢原创、不愿坐冷板凳,甚至不敢进取,只是跟随外国大学的研究和理论立课题。虽然“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以及“缺乏人才长远规划的短视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扭曲的考核评价和选拔机制”(都是安徽11位教授公开信的原话),都是这种模式的现象,但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自信,不敢自立。否则,英文发表也不会成为中国大学衡量学术水平和业绩的最高标准。
  因此,为什么中国的大学不能按照敢于自主创新的模式去办,乃至为什么中国工业不能依靠自主开发去实现技术突破,为什么不敢相信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现代化——这才是真正的“钱学森之问”。不仅如此,钱学森对不能这样做的危害也有着自己的确定回答:“……如果不创新,我们将成为无能之辈!我们要敢干!”
  在今天的国际形势下,这是钱老给当代中国社会留下的灵魂之问。
  参考资料:
  1.“安徽11名教授就钱学森之问发出公开信|《新安晚报》2009年11月1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9-2 16:49:08 | 只看该作者
“钱学森之问”与“杨振宁之问”,“为人民卖命”与“为钱卖命”

2020-09-02 11:31:41  来源: 子夜呐喊   作者:秦明





  北大路风教授是大飞机专家论证组成员,曾多次在公开媒体为运十下马鸣不平,痛批“造不如买”的买办路线。最近,瞭望智库刊发了路风教授的文章《这才是真正的“钱学森之问”!》厘清了一段广为流传的“钱学森之问”的真相。

  传言的缘起是2005年时任总理温家宝看望钱学森同志,钱老有一段谈话,其中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钱老的这段话后来就被演绎成了所谓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果粉更是将钱老对后30年办学模式的反思,演绎成了对整个新中国办学模式的否定——“钱学森之问:为何解放后的人才无法与民国相比”。

  为了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钱学森之问",路风教授回顾了收录在《钱学森现代军事科学思想》一书中的一封钱学森同志的亲笔信:

  钱学森同志的这封信写于1995年,所针对的正是八、九十年代盛行的“市场换技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已经深刻影响了中国的高校人才培养以及科研工作的问题。

  “我认为我们太迷信洋人了,胆子太小了!”——所批判的正是那行大行其道的“洋奴思想”。这种现象实际上一直持续到了今天,考核评价和选拔机制“唯洋是从”,能否评副教授、教授,主要不是看实际的治学能力和科研水平,而是看你在国外“权威”刊物发表了几篇论文;课题不敢原创、教授不愿坐冷板凳,甚至不思进取,只是跟随外国大学的研究和理论立项。

  为了骗取国家的专项科研经费,有些科研公司和单位,甚至直接买国外现成的材料或成果蒙骗国家和人民。前有汉芯磨掉国外芯片商标号称自主研发丑闻,中有某所转基因水稻直接购买国外实验室材料涉专利陷阱,最近,又有曾是湖北省重点项目的武汉弘芯洋跃进丑闻……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还有一个令人惋惜的例子:某大型IT企业牛皮吹上了天,国家政策一路绿灯,爱国营销国内销量暴涨,倾轧国内友商,还堂而皇之地践踏劳动法;而坐了将近20年“冷板凳”的胡伟武团队,虽然已经在28nm落后工艺条件下,把龙芯CPU的单核性能优化到极致,追平国际第二巨头AMD,却鲜有资本眷顾,至今产业应用捉襟见肘。

  种种现象,究其根源,就是市场大潮下“一切向钱看”,资本主导一切,市场配置资源;从80年代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到如今流行的金句“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在现如今的大学实验室里,博士生导师不被称作“老师”、“教授”,也不被称作“导师”,而是被称作“老板”,把博士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压榨这在国内高校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此钻到钱眼里的教授,不搞学术腐败,才是奇怪的事。

  如果钱学森同志多活几年,看到反腐大潮下暴露出来的这些“魑魅魍魉”,应该会更加地痛心疾首吧?

  在钱学森同志1995年的那封信中,列举了毛泽东时代我国科学技术工作者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搞科研的例子,其中就提到了毛泽东时代我国的核物理和氢弹技术“敢为世界先”的例子。

  而说到氢弹,不能不提与钱学森同被评为两弹一星元勋的邓稼先,我国独特的氢弹技术就是按照邓稼先和于敏共同提出的“邓-于方案”实现的。

  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邓稼先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生活条件,和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从事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195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做好了一辈子隐姓埋名的准备,参与到了原子弹的秘密研制,担任二机部核物理研究所理论部主任,负责核弹理论设计工作。

  邓稼先作为业务负责人,凡事亲力亲为。他一共参加了32次核试验,其中有15次是亲临现场指挥。一次,爆炸实验失败,必须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那片地区,找到重要部件用手捧回来。就是这事故,导致他的身体被射线严重损害,患上了直肠癌,最终于1986年英年早逝。在80年代的一次试验中,邓稼先仍然使用领导的“特权”,把检查雷管的危险工作揽在自己身上,不让别的同志涉险。在邓稼先身上,我们看到了持之以恒的无私与大无畏。

  在邓稼先病重期间,他的老同学——美籍科学家杨振宁归国看望他,痛心地问他:“老同学,国家到底给了你多少奖金啊,值得你把命搭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邓稼先对冲着杨振宁笑了笑,吃力地伸出了两个手指头,对他说:“20块,原子弹10块,氢弹10块。”

  事实上,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国家没有对研制原子弹的科研人员颁发任何奖状、奖金。直到1985年,国家才给原子能研究所颁发原子弹特等奖的奖金,总额为10000元,最后按10元、5元、3元3个等级发给个人。

  邓稼先与杨振宁是当时的北平崇德中学校友,又先后去了美国留学。后来,杨振宁选择留在了条件优越的美国,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而邓稼先却选择回到了条件极其艰苦的祖国,一辈子隐姓埋名。这就是元勋与专家的区别。

  笔者无意对杨振宁作出道德评价。事实上,杨振宁80年代以后也的确为国内的核物理学术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些帮助,并在2017年选择恢复中国国籍,成为了中科院院士。但是,恐怕直到今天,杨振宁即便理解了邓稼先为何在1950年选择回到祖国,也无法真正理解邓稼先为何会选择“把命搭上”。

  从资本主义国度归来的杨振宁,在考量要不要贡献力量,甚至要不要“把命搭上”问题时,思考的是能够获得多少奖金。这不仅仅是个人道德层面的差异,更主要的是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与作为资本主义老大哥的美国,两个社会的根本差异。

  中国在解放前连铁钉、火柴都不能生产,建国仅仅15年以后,就从古老大地上魔术般地冒出了一支庞大的核工业队伍,引爆了一颗高水平的原子弹。美国从原子弹到氢弹用了7年多,我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导弹和原子弹结合即战略核导弹的试射成功,美国用了11年,我国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这就是效率的差异。

  如果说上述科技成果尽管都是自己独立研制出来的,但并不是世界首创,那么,1965年完成的人工合成牛胰鸟素和1974年完成国家鉴定的杂交水稻两项成果则是享誉中外的重大发明;1970年代初,我国就上马了640工程即反导项目,如果不是70年代中途下马,系统总体水平至少可以与美国匹敌;70年代初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领先程度得到当时世界数学界的普遍认同,连1972年首次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都主动提出想会见这位在当时中国的科学“圣人”。这就是“敢为世界先”。

  社会主义公有制下,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可以无私奉献、高效协作,这一先进的生产关系高度契合了现代科研体系高度综合性、协作面广以及系统性等特性。社会主义国家科研工作的突飞猛进让美国感觉到了焦虑,而美国的重大科研项目都是由大公司承担的,为了弥补不同私人部门在协作方面的门户壁垒以及效率低下,美国国防部依托军工巨头成立了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在国防部的直接领导和操控下实现了军事科研与军火集团的紧密结合。

  尽管如此,军工巨头和资本主义的科学家不可能为美国国防部无私卖命,DARPA成立以后尽管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科研经费却根本降不下来。

  美国在1957年至1965年间的429次火箭发射中,1/4失败,这种不计成本、不惜代价的实验活动,在全世界航天史上恐怕都是绝无仅有的现象。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哪怕是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为了降低科研成本,火箭发射力争是零失败。美国开发一架第四代战斗机需几十亿美元,一艘战略核潜艇开发费达上百亿美元。由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研制的B2隐形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开发费更高达400亿美元。不久前公布的火星探测计划,项目预算更高达25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这些钱大部分都进了美国大资本的口袋,这么庞大的开支来自美国人民的纳税以及美国通过美元白条从其他国家掠夺的财富。

  70年代,中国运十的研制费用总计5.377亿人民币,而同时期,美国和欧洲研制一家同等规格的民航客机,成本至少需要15-20亿美元。这就是科研成本的巨大差异。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是什么支撑钱学森、邓稼先这样一大批科研工作者不计报酬地为了祖国的国防和科研事业“把命搭上”呢?

  1956年,新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工人阶级主动要求加班和星期六义务劳动的社会风气,在之后的几年才慢慢形成。而1957年,钱学森就曾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一等奖,并得到奖金一万元整!但钱学森拿到钱后,却毫不犹豫将钱捐给了中国科技大学,为学生买了一百多把计算尺。没有任何人给钱学森同志提出过要求,这种不要奖金、不要报酬的做法,逐渐在中国的广大科研工作者中形成了一种大家自觉践行的风气,以至于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后,已经不需要这种物质奖励了。科研工作者这种不要物质奖励的行为,是当时中国普通工人阶级身上广泛存在的优秀品质。

  但话说回来,毛主席和党中央也绝不会让科研工作者饿着肚子搞科研,科研工作者的工资水平和家庭社会保障在当时的中国都是较高的。国庆50周年献礼影片《横空出世》里就为我们展现过当时的场景:三年困难时期,科研工作者的生活保障是大大高于解放军战士的,战士们也能完全理解和支持;以至于在吃饭的时候,科研工作者谎称自己饭量小,要把食物匀给战士——这是怎样一幅人与人之间真诚地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场景啊,也只有在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出现这一幕。

  80年代以后,物质奖励和奖金制度又重新回归了。1995年,香港的几个企业家又通过国家给钱学森颁了100万奖金,钱学森同志再次毫不犹豫地将这笔钱捐了出去。钱学森的儿子曾经在媒体上钱永刚曾经在电视媒体上讲述了这个过程:


打不开?点这里>>>

  在困难时期,钱学森愿与人民共患难,拒吃特殊照顾的红烧肉;在新时代,钱学森宁愿住老房子,也不住部长房和将军楼,还把稿费、奖金,或作党费上交,或以教育、科研基金等名义捐出。

  不仅不要钱,对于虚名钱学森同志也是一概拒绝的。1991年10月,中央召开表彰大会,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钱学森应邀发表讲话,话讲得让人感到意外,毅然地告诉大家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么:

  “今天我还不是很激动,真正激动的是前不久我看了王任重同志为《史来贺传》写的序。在这个序里说,中央组织部把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5个人作为解放4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当时我心情激动极了。我激动的是,我现在终于是劳动人民的一份子了,而且与劳动人民中最先进的分子连在一起了。”

  能够成为“劳动人民的一份子”,这才是钱学森的人生追求。在钱学森讲出这番话的时代,“万元户”早已经成了一种社会光荣,工农反而已经和正在沦为了弱势群体。与劳动人民先进分子在一起的殊荣,钱学森早就享受过了——从来不办生日宴的毛主席,在自己71岁生日的时候,还特意搞了一个“饭局”,款待钱学森、王进喜。钱学森特意在表彰大会这样的场合,讲这样的话,多少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与时尚“格格不入”的钱学森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正是在毛泽东时代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三大革命的实践中,完成了从资产阶级世界观到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毛泽东思想的作用至关重要,以至于,钱学森到晚年要大声疾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邓稼先同志也经过类似的思想转变过程。

  某些卑劣小人为了抹黑毛泽东时代,编造了邓稼先“受迫害”的情节,甚至说什么杨振宁1971年回国要求见邓稼先,周总理特批才救了邓稼先,这一段内容还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百度百科的“邓稼先”词条。这些卑劣小人妄图把邓稼先歪曲成一个民族主义者,讲他为了民族利益如何忍辱负重搞研究,两弹元勋勋章也是死后才追授……事实上,在1968年大规模运动就已停止,何来1971年揪斗邓稼先?核武器研究设计院在运动刚开始的确发生过派系斗争,而把两派结合在一起的人,正是邓稼先;中央也很快出了规定,禁止冲击核武器等重要项目研制单位;杨振宁回国想见邓稼先,也是严格遵守组织纪律的邓稼先事先给周总理打的报告,周总理批准后,邓稼先才去见了杨振宁。

  此外,还有邓稼先妻女受“迫害”,15岁的女儿被发配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说法,王明锐同志在《科研战士怀念邓稼先》一文中,讲述了自己在1972年春陪邓稼先去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生产建设兵团探望邓的女儿的经历,文章写道,“那时,在许多有职有权的人都把自己的子女往部队里塞,以逃避上山下乡的时候,你能相信当时作为核武器研究院主管科技的副院长的邓稼先,竟让自己唯一的女儿留在内蒙古建设兵团呆到最后吗?”“除非是因工作需要而与上层交往,他总是把自己看成和工人、农民一样的普通劳动者。”

  无论是邓稼先,还是钱学森,他们都无愧于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毛主席的好学生。他们是劳动人民的一份子,正是千千万万个邓稼先、钱学森这样的科研工作者默默的无私奉献,筑起了毛泽东时代国防和科研事业的巨大辉煌,周总理在1975年的工作报告中庄严地宣告:“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人民奋发图强,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再用二十多年的时间,一定能够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最后,回到本文的标题,“钱学森之问”是钱学森同志基于毛泽东时代的历史经验提出的;“杨振宁之问”则是杨振宁先生基于在美国的工作、生活经验提出的。“钱学森之问”与“杨振宁之问”折射出了两种制度、两个立场的根本对立,“为钱卖命”的人是永远理解不了“为人民卖命”的人的。

  面对今天造假、跟风、唯利是图的学术腐败,面对美国的卡脖子,毛泽东时代科研工作的历史经验摆在那里,问题是毛泽东思想和公有制还在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