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02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子贤孙痛心疾首 资本全球化鼻祖被斩首 '破四旧'全球浪潮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16:2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些美国人愤怒了,哥伦布雕像夜里被斩首了!

2020年06月11日 07:55:35
来源:牛弹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

对西方来说,哥伦布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凡人物。在美国,设有专门的哥伦布日(Columbus Day),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辟了历史新纪元。在美国不少城市,都竖立有哥伦布的雕像。

但黑人被跪杀后,情况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6月9日,一个愤怒之夜,在美国北部的波士顿,一座哥伦布的雕像被斩首了。

身子还在,但头没有了。

无头的哥伦布,面对着远方。

波士顿市长说,这个雕像将先被移走,然后评估损失。

更惨烈的是在南部的里士满,一尊哥伦布雕像先是被红色油漆涂鸦,然后,愤怒的示威者用绳索拉倒雕像,之后雕像还被纵火,最终,沉默的哥伦布,被扔进了旁边的湖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湖边,人们还留下了一个“墓碑”(其实就是一张手绘图),上面写着“种族主义:你不会被怀念的”

类似的愤怒,在西方很多城市正在上演。

在里士满,南北战争时南方军队统帅李将军的雕像,被各种涂鸦;在英国,奴隶贩子·科斯顿的雕像被拉倒;在荷兰,利奥波德二世国王的雕像被焚烧、涂鸦、摧毁……

哪怕中国人很熟悉的丘吉尔,这个2002年被BBC选为史上最伟大的英国人,他在伦敦的一尊雕像也被涂鸦,抗议者划去他的名字,写下:这是一个种族主义者。

这只是一种愤怒情绪的狂乱吗?

应该不是的!

如果我们理性看这次黑人弗洛伊德之死,这不仅仅引发了人们的愤怒,让人们走上街头,抗议美国种族歧视、暴力执法;同时,也在引发西方的一场反思:为什么种族主义这么根深蒂固?

那些还在纪念的伟大人物,原来有着太多不堪的种族歧视历史。

固然,有些行为要放在当时历史环境下评估,但反人类的种族主义罪行,不管经历多少年代,都无法为人类所接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

这些美国人的愤怒对准哥伦比,是有理由的。

在美国社交媒体上,对于摧毁哥伦布雕像,有着激烈的争论。

比如,强烈谴责的:哥伦布是西方文明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推到他雕像的这些白痴们,没有一个人可以取得像他这样的伟大成就……

当然,更多人反唇相讥:说他“发现了新大陆”,一块有几千万人口的大陆,是能够被“发现”的,更别提他发现后干了什么……

在世界主流的历史教科书中,哥伦布无疑还是伟大的,他是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开路先锋,他“发现美洲新大陆”,让地球开始连为整体,东西方世界开始真正融合……

但对印第安人来说,他的到来,只是噩梦的开始。

刚看到美国网络上正热传的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哥伦布是一个杀人犯、暴君、恶棍的九个理由》,种种事情确实让人触目惊心。

理由一,哥伦布绑架了一名印第安妇女,交给水手强奸。

当事的水手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抓了一个漂亮女人,哥伦布给了我,她全身赤裸,我很高兴地想让她满足我,她反抗,用指甲抓我。我拿起绳子抽打她,她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尖叫,你不会相信你的耳朵的,最终,我们……

理由二,为了震慑印第安人,哥伦布不仅下令斩首印第安人领袖,还公开割下当地人的耳朵。

理由三,仅在海地岛,哥伦布就抓捕了1000多名当地人,600人留在当地当西班牙人的奴隶,500人被送到西班牙当奴隶。这500人中,200人在海上丧生,然后被西班牙殖民者扔进了大西洋。

理由四,哥伦布下令,每个14岁以上的印第安人,必须向殖民者缴纳大批黄金,没有黄金则交纳大量棉花。什么都没有,那就是死路一条。

理由五,在当时的残暴统治下,约有5万印第安人选择了惨烈的自杀。

理由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1492年,仅在海地岛,当时约有30万印第安人;1494-1496年,10万人死亡;到1508年,因屠杀和逃离,当地人口锐减到6万;到1548年,只有500人了。

理由七,哥伦布的种种酷刑。

理由八,大量9岁-10岁的印第安女孩被卖作性奴。

理由九,殖民者有时懒得解绑,直接将印第安人斩首处理……

殖民主义的罪恶,真的血迹斑斑,罄竹难书。

哥伦布这样的另一面,也难怪一些美国人感到愤怒。

同样的,在英国,科斯顿雕像之所以被扔进大海,是因为这个大奴隶贩子,曾将8万多男女老幼,从非洲贩卖到了美洲。

不错,他为家乡带来了巨额财富,因此人们塑像纪念;但对千千万万非洲人来说,对整个人类来说,他是真正的英雄吗?

还有比利时的利奥波德二世国王,按照BBC的说法,100年前,他将刚果变成了大型的劳工营,从非洲掠夺了巨额财富。抗拒成为奴隶的人常常被射杀,而利奥波德的军队被命令收集被处死者的手……

何其残暴!

至于丘吉尔,他是二战英雄不假,但在种族问题上一直有争议。BBC就引述《丘吉尔:荣耀的终结》(Churchill: The End of Glory)作者约翰·查姆利的话说,丘吉尔信奉种族等级,当中,白人基督教新教徒在最顶端,高于白人天主教徒,而印度人则高于非洲人。

《丘吉尔迷思》(The Churchill Myths)一书作者理查德·托耶(Richard Toye)就说:“他肯定认为白人是优越的,他曾明确地那样说过。他对印度人作出过令人不愉快的评语,他说他们是信仰野蛮宗教的野蛮人;他也对中国人作出过令人不快的评语,我还可以继续举例。”

1937年,丘吉尔曾向巴勒斯坦皇家委员会这样说:“比如,我不承认美洲的红色印第安人或者澳大利亚的黑人是被严重地亏待过。这样说吧,我不承认一个更强大的种族,一个更高级的种族,一个更加见过世面的种族,来到这里夺走他们的地方,就是对这些人的亏待。”

上面这些材料,都是BBC最近的报道。他们的言行,有时代的局限,但难道仅仅是时代的局限。

所以,也难怪一些英国人在愤怒中,也将矛头对准了丘吉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里士满,被扔进湖里前的哥伦布雕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波士顿,被斩首的哥伦布雕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

2020年不一般,一场非同寻常的疫情,现在又是席卷整个西方的抗议潮,以及一场前所未有的对种族歧视和暴力执法的反思。

有些事情,也可以预料的。

1,风暴还会继续,还有更多哥伦布的雕像,将可能被斩首、被推翻、被摧毁,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

2,同样待遇的,还有更多的曾经的形形色色的双手沾满鲜血的种族主义分子。

3,同样面临争议的,还有美国“哥伦布日”,甚至不排除未来某一天,这个节日被美国正式取消。

4,当然,这种激烈的行为,肯定也会在西方引发强烈的争议,甚至引发新的种族冲突。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也是会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

5,这也让世界看得更清楚:殖民主义者当年犯下的种种罪行,以及今天西方种族歧视的深刻根源。确实,从这个角度看,哥伦布更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

6,还是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18:08:09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多地哥伦布雕像被毁
[url=]

2020-06-11 17:10:15
[/url]


来源:观察者网
最后更新: 2020-06-11 17:20:45
【文/观察者网 白紫文】“弗洛伊德之死”燃起反种族主义之风,最终刮倒了美国各地的“哥伦布”。
综合《纽约时报》和美国广播公司6月10日的报道,虽然各地政府对于是否要拆除当地的哥伦布雕像仍然存在争议,但一些地方的民众已经等不及官方定论,率先动手。
在明尼苏达州首府圣保罗城,明尼苏达州议会大厦前的哥伦布雕像被民众拉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视频截图
圣保罗城与“弗洛伊德之死”案发地明尼阿波利斯市隔河相望,被称为明州“双子城”,也是此次美国最早爆发示威游行的城市之一。
雕像被推倒后,很多民众聚集在雕像周围跳舞庆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视频截图
在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市中心的一座雕像被示威者推倒、焚烧后,丢入湖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被推倒后遭焚烧的哥伦布雕像 视频截图
据美联社报道,推倒雕像的示威者称是在为美洲原住民发声,认为美洲原住民的悲剧就始于哥伦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被示威者丢入湖中的哥伦布雕像  视频截图
在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市,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海滨公园内的哥伦布雕像遭人“斩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波士顿当地媒体推特截图
6月初,这座雕像曾被人泼上红漆,基座也被人写上“黑人的命很重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此前在美国请愿网站“change.org”上,民众发起多份情愿要求拆除特定地点的哥伦布雕像。在致纽约市长白思豪的情愿书中,请愿者写道:“哥伦布谋杀、奴役、强奸、掠夺并摧毁土著人和黑人。他不应该再因为掠夺土地、同时在美国历史性野蛮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受人尊敬......新的雕像应该致敬莱纳佩人(Lenni-Lenape,美洲原住民),他们才是纽约市的第一批居民。”
哥伦布雕像被毁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激烈讨论。
推特上,一位自称是美洲原住民的网友讽刺地表示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配了一张中指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右翼新闻社论网站“每日电讯”(Daily Wire)评论员马特·沃尔什(Matt Walsh)则称,哥伦布是“西方文明”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那些拆毁哥伦布雕像的无用白痴当中,没有谁能取得哥伦布的成绩。到处都是不懂感恩的愚蠢小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人认为,有理由要哥伦布为美洲原住民遭到的野蛮大掠杀负责。但给出的理由是,哥伦布本可以在返回英国后声称自己“差点掉出地球边缘”,却偏偏要宣扬美洲是块“部落十分原始,很值得剥削”的土地,因而认为哥伦布是个“100%的混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需要说明的是,相信大地球形说的哥伦布,当初确实游说过英国女王支持他的西行计划,但遭到拒绝。后来是西班牙王室资助了哥伦布,而每次结束航行后哥伦布返回的也是西班牙,而非英国。
也有人不认同毁坏哥伦布雕像具有“合理性”:“拆除哥伦布雕像的行动需要审慎考量,但没有人上前阻止!而且这些‘和平示威者’还在骚扰明州议会大厦。看到这般不敬的行为,令人感到悲哀。什么时候破坏财产也能被称为‘和平’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得州共和党反华参议员泰德•科鲁兹(Ted Cruz)在推特上,将推倒雕像的人称为“美国的塔利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人与科鲁兹看法一致,认为做过摧毁雕像之事的,都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IS)、基地组织和塔利班之徒。
有人则评论反驳道:“你历史可不咋好。”并附上了美联社2015年7月17日报道的巴格达首都拆除萨达姆雕像的视频链接。视频显示,美国海军陆战队协助了萨达姆雕像的拆除,并在拆除过程中将美国国旗绑在了萨达姆雕像的头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掀起的这股毁坏“雕像”之风,也已经吹向了其他西方国家。
英国《标准晚报》7日曾报道,在英国的反种族歧视抗议中,伦敦议会广场上的丘吉尔纪念雕像遭示威者涂鸦,被写上“种族主义者”的字样。加拿大媒体“The Post Millennial”6月10日报道,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场示威抗议中,同样有人呼吁拆除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雕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he Post Millennial推特截图
英国《普利茅斯先驱报》6月9日报道,英国示威民众正在要求移除英国著名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的雕像,理由是德雷克曾从事贩奴贸易。德雷克最闻名的事迹,就是曾率私人船队帮助英国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并因此受封英格兰勋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普利茅斯先驱报》截图
《约克郡早报》9日报道,英国利兹市伍德豪斯穆尔广场上的维多利亚女王雕像,也被人喷上涂鸦:“种族主义者、杀人犯、奴隶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自社交媒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18:10:07 | 只看该作者
怒火蔓延,美国抗议者焚烧“斩首”哥伦布雕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严珊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小时前


【文/观察者网 严珊珊】 近日,一项 “传统项目”在美英等国的抗议示威中回归,不少名人雕像成了靶子:奴隶贩“倒”完丘吉尔“倒”,丘吉尔“倒”完哥伦布“倒”……
据《纽约时报》6月10日报道,日前,美国多地的哥伦布雕像接连遭遇被推倒、焚烧和“斩首”的厄运。
建立起欧洲与美洲联系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被不少人奉为伟大的“新大陆开辟者”,而在不少美洲原住民和种族歧视的反对者眼里,他是奴隶制和农奴制的始作俑者,与原住民被屠杀和黑人被歧视的历史脱不了干系。
基于这种争议,在“弗洛伊德之死”引起的为黑人伸张正义的示威中,抗议者把矛头对准了哥伦布。
据《纽约时报》6月10日报道,当地时间6月9日晚,在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抗议者将哥伦布的雕像推倒,喷漆并焚烧,最后扔进了Byrd公园的湖中。
示威者们举着标语,上面写着“哥伦布代表着种族灭绝”。
这座被抛弃在河里的哥伦布雕像,已于10日被移走,当地警局还没有公布雕像的最新处理情况。据《里士满时报》报道,这座哥伦布雕像立于1927年12月,是美国南方竖立的第一座哥伦布雕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没过多久,波士顿的哥伦布雕像就惨遭“斩首”。
当地时间10日凌晨,波士顿北部街区,一座哥伦布雕像的头部被移走,周围还残留了不少碎片。目前,警察正在调查这一事件。
波士顿市长 Marty Walsh 在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座建于1979年的雕像,将被移走并保存起来,同时他们正在讨论是否将其放回公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同样的一幕紧接着又在明尼苏达州上演了。
当地时间10日下午,圣保罗的州议会大厦外,抗议者用绳子拴住哥伦布雕像的头部,将建于1931年的高约10英尺(约3.05米)的雕像一拉而下,围观的人群还发出阵阵欢呼,其中不乏美洲原住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除了对雕像的排斥,不少原住民还呼吁取消“哥伦布日”(Columbus Day),这个为了纪念哥伦布1492年登上美洲大陆而设立的节日,时间定在10月12日或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原住民认为,正是哥伦布的到来,让欧洲人与“新大陆”建立起联系,打破了当地人的平静生活,带来了奴隶制和暴政,导致原住民面临“种族灭绝”的威胁,所以根本就不该纪念哥伦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18:15:47 | 只看该作者
佩洛西:国会大厦南方邦联雕像是在向仇恨致敬,拆了
[url=]


[/url]


2020-06-11 10:17:42来源:观察者网
最后更新: 2020-06-11 10:33:00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每当遇到种族矛盾激化之时,美国就会上演一项“传统项目”,那就是民众以“反歧视”之名摧毁或推倒南方邦联军雕像。
如今,随着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所引发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这一股“风潮”已经吹到了美国国会。
据《国会山报》(The Hill)、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等美媒10日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表示,国会大厦大厅内的南方邦联雕像应该被移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会山报》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10日,佩洛西致信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委员会主席罗伊·布朗特(Roy Blunt)和副主席佐伊·洛夫格伦(Zoe Lofgren),呼吁“国会应当以身作则”,移除在国会大厦大厅内摆放的11座南方邦联雕像。一直以来,该委员会负责监督雕像的摆放。
佩洛西在信中表示,“国会大厦里的雕像应该体现美国人的最高理想,表达我们是谁,我们的国家应该成为什么样子。一些人鼓吹残酷和野蛮以达到种族主义目的,摆放他们的雕像是对这些理想的一种侮辱。”
除了写信,佩洛西10日也在推特上表达了这一想法,她表示这些南方邦联雕像是在“向仇恨致敬”,而并非是在向国家的历史与传统致敬。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是佩洛西第一次对此表态,早在2017年担任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时,她就建议应移除这些邦联雕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自推特
据“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报道,这些南方邦联雕像包括当年美利坚联盟国的总统和副总统,杰斐逊·戴维斯(Jefferson Davis)和亚历山大·斯蒂芬斯(Alexander Stephens),以及美国内战中的士兵和军事领导人,他们的雕像大多穿着南方邦联的服装。
NPR的报道指出,当前美国各地都已出现了民众推倒南方邦联雕像的情况,这些地方包括了阿拉巴马州、肯塔基州、佛罗里达州和弗吉尼亚州等。有批评人士认为,移除这些南方邦联人物和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等其他人物的雕像,是在企图改写历史。
近年来,美国民间掀起了一波反哥伦布,支持原住民权利的风潮。一些人认为哥伦布抵达美洲,意味着对美洲原住民野蛮、残酷大掠杀的开始。近期抗议大潮之下,许多美国民众在网上发起了拆除哥伦布雕像的请愿活动。9日晚,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的一座哥伦布雕像就已被当地民众推倒,扔进河中。
此外,推倒历史名人雕像的浪潮还蔓延到了英国等其他国家。7日,英国布里斯托尔的抗议者将一座17世纪奴隶贩子爱德华·科尔斯顿(Edward Colston)的雕像推倒并扔入水中。同一天,位于伦敦议会广场上的丘吉尔纪念雕像两度被示威者肆意涂鸦,还被人写上了“(丘吉尔)是种族主义者”的字样。
然而,佩洛西则强调,她并不想改变历史,但留下雕像却是在美化这些人的行为。“在国会大厦神圣的大厅或全国各地的荣誉场所,不应该出现这些南方邦联雕像,以纪念他们的暴力和偏执。”
她以杰斐逊·戴维斯和亚历山大·斯蒂芬斯举例,称此二人都曾被指控犯有叛国罪。佩洛西说,按照斯蒂芬斯的观点,南方邦联的基础是建立在“黑人与白人不平等”、“作为奴隶要服从上等种族”等理论之上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国会大厦内的南方邦联雕像 视频截图
据《国会山报》报道,对于佩洛西的致信,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委员会副主席洛夫格伦表达了赞同之意。她表示将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确保在国会大厦中能够展现出一种更积极进取的价值观。
“国会大厦属于全体美国人民,这里并不是纪念仇恨和种族主义的荣誉之地,仇恨和种族主义撕裂了我们的国家,这些雕像正是这种毒害的代表。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并将呼吁图书馆联合委员会主席迅速批准移除这些雕像。”
据NPR介绍,美国国会大厦的雕像厅有100尊雕像,每个州都会指定两尊雕像在国会大厦摆放并展示。
而据美国广播公司(ABC)9日报道,加州民主党众议员芭芭拉·李(Barbara Lee)预计将会重新提出一项法案,要求拆除南方邦联雕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5#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18:21:15 | 只看该作者
美军方考虑给以南方邦联将领命名基地改名,特朗普:不改!
来源:环球网
2020-06-11 09:27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东尧】全美抗议活动还在闹,与美国历史上主张蓄奴的南方邦联有关的“符号”成了反种族主义抗议者的目标,美军方面也考虑给以南方邦联将军名字命名的美军基地改名。美媒前日(9日)报道军方考虑讨论更名一事后,当地时间10日,特朗普发推强调:不考虑改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会山报》报道截图

据《国会山报》报道,特朗普10日在推特上称,以南方邦联将领命名的军事基地“已成为伟大美国遗产的一部分、成为(美国)取胜、胜利与自由历史的一部分”。




特朗普说,“美利坚合众国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训练并部署了我们的英雄们,赢得了两次世界大战。因此,我的政府甚至不会考虑为这些宏伟的军事设施进行重新命名。”

“我们作为世界上最伟大国家的历史不会被篡改。尊重我们的军队!”他还写道。

《国会山报》提到,白宫新闻秘书麦克纳尼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特朗普来说,重新命名这些军事基地是“绝对行不通的事”。她表示,总统不会签署国会可能通过的任何类似要求更名的法案。

该报还报道,目前全美有10座军事基地以南方邦联将领的名字命名,包括李堡、胡德堡、本宁堡与布拉格堡等。这些军事基地分布于南部各州。

随着全美反种族主义抗议活动持续,抗议者将矛头转向在美国内战中支持奴隶制的南方邦联,多座南方邦联军官的争议性雕像已接连“倒”下。五角大楼也开始清除这些“种族主义标志”。在美国海军陆战队5日下令从海军陆战队基地移除所有公开展示的南方邦联旗帜后,美国陆军也计划更改多达10座以南方邦联将领命名的军事基地。

美国《星条旗报》9日称,美国陆军部长瑞安·麦卡锡和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正考虑举行“两党会议”,讨论给十多处以美国内战时期南方邦联将领命名的军事基地和设施改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6#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18:37:12 | 只看该作者
破四旧:那场年轻人的文化战争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ture.china.com.cn  时间: 2010-01-22  责任编辑: 苏向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资料图:1967年广东高州帅堂中学在“破四旧、立四新”中焚烧“封资修”书籍等物资。
  尽管迄今不过三四十年,但包括“文革”本身在内,许多“文革”时期流行的词汇——它们的身影屡屡出现,但往往讳忌莫深;人们貌似能脱口而出,但对其涵义的理解却含混不清。“破四旧”亦是如此。
  “破四旧”的提法,首次出现在1966年6月1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中,这篇名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文章,传达的是“文革”纲领性文件——《五·一六通知》的精神。
  8月8日,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第一条强调,“资产阶级虽然已经被推翻,但是,他们企图用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来腐蚀群众,征服人心,力求达到他们复辟的目的。无产阶级恰恰相反,必须迎头痛击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切挑战,用无产阶级自己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来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移风易俗,本是中共自建立就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之一,但出现在这两个文件里的“破旧立新”非同以往,逾出文化习俗层面,而是直接与“文革”的目标、实现途径等挂钩。
  毛泽东当时的判断是,中共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要彻底改变社会面貌,建设他所憧憬的社会主义,唯有诉诸群众,来一场大革命。
  革命的号召很快得到响应。《五·一六通知》出台后的第13天,5月29日,清华附中预科651班贴出的大字报上,出现了“红卫兵”的署名,意为“毛泽东的红色卫兵”。6月1日之后,其它学校贴的大字报也纷纷以“红卫兵”署名。
  “十六条”通过之后的第11天,8月17日晚,北京二中红卫兵的几个头目聚在一起议论,决定采取行动,破除北京市服务行业的“四旧”,为此起草了《最后通牒——向旧世界宣战》。
  次日凌晨0时50分,这份首倡“破四旧”的文告起草完毕。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百万人参加的“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会”,实际上是全面开展“文革”的动员会,后来习惯称之为“八·一八”大会。
  会上,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的代表,戴上红卫兵献上的袖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现场直播大会实况,第一次正式向全国人民介绍红卫兵这个“首都大中学生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创建的革命群众组织”。林彪在大会上作了以“打倒”为特色的讲话,号召“我们要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毛泽东的接见和林彪的讲话给红卫兵以极大的鼓励。8月18当天和次日,北京二中的红卫兵印刷、散发了他们的传单。20日,更多的红卫兵走上北京街头,张贴大字报,集会演说,反对“四旧”。22日,新华社发出消息,报道红卫兵“猛烈冲击资产阶级的风俗习惯”。2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好得很!》,“为北京市‘红卫兵’小将们的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欢呼!”
  “此举起初并不引人注目。主要是新华社连续作肯定性、歌颂性的报道,由于《人们日报》、《红旗》杂志予以高度评价,除“四旧”不几日就蔓延到上海、天津和全国各大城市。”已故国防大学离休教授、“文革”研究专家王年一在其著作《大动乱的年代》中如此说。
  8月18日的“文革”动员大会召开之后,第一股狂飙运动,就是“破四旧”。或者可以说,“破四旧”是“文革”开始后的第一个“战役”。之所以如此,在王年一看来,大概是因为北京的红卫兵认为林彪所号召的破‘四旧’既易实行,又易立竿见影,更易显出红卫兵的“威风”。
  “年轻人有点荒唐本不足怪,连上帝都会原谅;问题在于上面加以支持和鼓励,以致这股歪风刮遍全国。”王年一认为,“上面的支持和鼓励不是出于荒唐,而是出于发动群众的需要。支持破‘四旧’可以使‘红卫兵’的‘革命造反’精神得到发扬,可以使社会震惊,发动群众的效果远非几篇文章可比”。
  为了更好地“发动群众”,8月22日,公安部转发给毛泽东和中央的报告《严禁出动警察镇压革命学生运动》。其中规定“不准以任何借口,出动警察干涉、镇压革命学生运动”,“重申警察一律不得进入学校”,“重申除了确有证据的杀人、放火、放毒、破坏、盗窃国家机密等现行反革命分子,应当依法处理外,运动中一律不逮捕人”。
  很快,“破四旧”就从思想文化批判,从改商店、街道、工厂、学校的名称,放大并简化为“破除”一切物化形态的“封资修”,一切物化形态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各地红卫兵竞相抄、砸、烧……
  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用文斗,不用武斗》。迅速升级的严重暴力行为在9月初开始受到抑制,下旬,全国性的“破四旧”运动逐渐平息。但此后直至“文革”结束,各地仍有“破四旧”的提法和行为。造成的财产、文物的损毁,至今无法全面精确地统计,更难以计算的,是隐形的损毁。
文章来源: 《国家历史》杂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资料图:北京“西交民巷”被改名为“反修路”。这是“中国人民银行革命造反者”1966 年8月21 日张贴的《“反修路”命名宣言》大字报。
  如何“破四旧”——以北京为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资料图:1966年8月 23日,闻名遐迩的北京东安市场被革命群众改名为“东风市场”。
  改名:8月24日,首都红卫兵组织了40万人的大会,将苏联驻华大使馆前的“扬威路”,改名为“反修路“。北京协和医院改名为“反帝医院”,北京“全聚德”改名为“北京烤鸭店”。不只是“改名”,还包括:剪长发,剪长辫子,剪烫过的头发,剪小裤脚管,剪漂亮的裙子,改警服。
  烧戏装、道具:8月23日,北京市一些红卫兵将市文化局集中收存的戏装、道具,堆积到国子监(孔庙)大院中心,纵火焚烧。
  打人:1966年8、9月,北京市打死1000多人。其中最为骇人听闻的是大兴县。自8月27日至9月1日,大兴县的13个公社、48个大队,先后杀害“四类分子”及其家属325人。最大的80岁,最小的仅38天,有22户被杀绝。
  砸文物:8月23日,北京体育学院“八·一八”红卫兵、教职工和家属273人,到颐和园佛香阁砸碎了佛像。几天之内圣安寺、昌平汉城遗址、延寿寺铜佛被毁殆尽。北京市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中保存下来的6,843处文物古迹中,有4,922处在文革期间被毁,大多数毁于1966年8-9月即破四旧期间。另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仅从各个炼铜厂就抢救出各类金属文物117吨,从造纸厂抢救出图书数据320多万吨,古旧图书235.7万册,其它各类杂项文物53.8万件。
  打击爱国民主人士和摧残民主党派:除民主建国会外,民主党派在京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约有100人先后被红卫兵斗争或抄家,占总数的36.5%。全国工商联8月24日下午有13人被斗。8月23日夜到24日晨,个别红卫兵散发到各民主党派的《最后通牒》,限令72小时内解散并登报声明。从8月25日起,各民主党派机关停止办公,贴出了内容大致如下的《通告》:我们坚决接受红卫兵的意见,自即日起停止办公,报请中央处理。
  抄家:所谓“牛鬼蛇神”,普遍遭到打骂、凌辱和抄家。1966年8、9月,北京被轰回原籍的85198人,被抄家的33695户。各地抄出的财物,大量的是生活用品,有家具、衣服、被褥、化妆品、鞋袜、毛巾、电视机、钢琴、手风琴等等。一般存放在公共场合,堆积如山,后来廉价处理。一堆堆图书被七手八脚地投入冲天的烈火中,不管是莎士比亚还是托尔斯泰的名著,也不管是司马迁还是王实甫的传世之作,都在滚滚的浓烟中化为灰烬。
  (摘自王年一著《大动乱的年代》,2009年5月第1版,人民出版社。迄今,中国大陆出版的“文革”史寥寥无几,而《大动乱的年代》的前言强调,该书经过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审读,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7#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18:55:26 | 只看该作者
殖民压迫种族隔离,美国灯塔的非洲示范区,美吗?
原创 王骁Albert  王骁Albert  昨天

上周美国经历了一周的社会混乱,不过整体表现形式上没有领袖、没有纲领、没有目标,只有情绪的宣泄,于是有人跳出来,为美式制度辩护,说大家都是拥护美国道路的,只是心中有不满。

关于这一点,在上周六的节目中,我已经做过解释,不是大家拥护,而是大家无法团结起来反对。
至于认为美国道路一切OK,美国道路光芒万丈的朋友,我刚好知道一个天降美国制度的国家,他们的发展可以说是照搬制度砸自己脚的典型案例。

本期骁话一下,我们就聊聊非洲小美国——利比里亚。

之前我们说南非这个国家的时候,就说过南非这个名字只能体现地理位置,不体现文明。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国家就更好玩儿了,它的国名没有地理元素,不反应民族和文明,而是体现理念,就和苏维埃一样,但不同点在于,这却是个帝国主义人造的国家,它就是利比里亚。来,突击测试,利比里亚在哪里?
回来回来,别跳出去搜索了,利比里亚位于西非,和几内亚、塞拉利昂还有科特迪瓦接壤,这个国家国名的意思就是自由,给大家看看它的国旗,怎么样,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还是后来修改过的,修改以前,国旗是这个样子的,怎么样?对,这就是一个美国创造的国家。

在大航海时代初期,利比里亚地区被称作“谷物海岸”,盛产象牙胡椒,附近还有什么“奴隶海岸”、“黄金海岸”,你光是看名字就知道欧洲人来这儿干什么买卖,就跟老北京的胡同似的,取名一点儿都不隐晦。

上上期美国黑人我们说到,欧洲殖民者创造性的发明了三角贸易,大量黑人流入美洲成为劳动力,其中约有5%,大概60万黑人,进入北美13州殖民地,少数在北方,大部分在南方充当种植园黑奴。

美国独立战争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禁奴和废奴运动在北方如火如荼,再加上南方逃过来的人,到1800年前后,北方已经有20万自由黑人,占全美十分之一。

北方的自由黑人虽然自由,但是遭到工业资本家的剥削压迫,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甚至低于黑奴,因为黑奴是奴隶主的私人财产,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是一种理性。

于是北方社会的黑白冲突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人提出把黑人送回非洲。

他们认为此举既能恢复白人社会的稳定,还能把美式精神和基督教文明传播到非洲,美国道路的光照在非洲大地上,宗教界纷纷点赞,政界也支持,因为建立美式桥头堡,有利于美国在非洲的进一步扩张。

1787年,英国人把一部分黑人送回非洲,建立了塞拉利昂,这让美国废奴派大受鼓舞,1816年他们成立了“美国殖民协会”,拿到国会拨款,一场“天降国家”的人造试验即将开始。

1821年,美国军官,殖民协会成员,还有33名自由黑人登陆,他们拿着枪和当地部落酋长购买土地,你都掏枪了还有啥好说的,最后花了300美元,从部落酋长手上买了一块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是新国家的首都蒙罗维亚,这个名字用来纪念美国总统门罗的,和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的意思差不多。

它的国徽大家可以看一下,就是一艘西方的风帆战舰来到了海岸边,反映了他们的建国史话。

此后美国各州纷纷响应行动,把黑人运过来,建立了多个殖民点,殖民协会将这些殖民点统称为利比里亚。这个名字既有自由、又有解放的语义。

殖民地面对两大难题,首先是原住民反感这些黑人殖民者,而老牌帝国英国借口这里是殖民地,不是文明主权国家,觊觎土地,于是1847年美国殖民协会宣布利比里亚建国。是的,这个地方建国不是为了自由,也不是为了解放,而是为了别英国的马脚。

这个年轻的国家照抄美国宪法,不过搞笑的是,由于南北互斗,美国政府一直到了林肯总统上台,才承认利比里亚,并将其收在帝国的羽翼下。

50年时间里,殖民协会大概将1.6万黑人送过来,这些人被称为“美裔利比里亚人”,说来也是搞笑,在美国被称为非洲裔美国人,在非洲被称为美裔利比里亚人。一拨人,两拨名字,可以窥视种族身份之可笑。
这里我们要提出一个观点,供大家讨论,那就是美国宪法很容易创造独裁者。

有一句名言,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美国宪法在美国可以用两百多年,因为美式制度是十三州精英因地制宜发明的制度,不是说这套制度好,而是适合美国。

别看它规定了三权分立,但是其中明确将国家的行政权赋予总统,两院立法互相制衡,国会人数好几百,单个议员权力有限,依附党派,而党派需要总统支持实现政纲,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特朗普倒行逆施,大多数共和党议员还是该支持支持,我最喜欢的《大西洋月刊》每月都要吐槽共和党怎么还不阻止特朗普。

司法上,美国总统又可以提名大法官,宪法没规定大法官人数。罗斯福新政时期,由于大法院阻拦改革,他就一度威胁增加法官人数分权。

虽然很多人会告诉你,美国是把公权力关在笼子里,但是纵观美国政治史,从林肯开始,到小罗斯福,再到尼克松,最后是小布什和特朗普,就是美国总统越来越发现自己权力没有边界的一部历史。

但是美国没有出独裁者的原因是由于美国特殊的社会环境,1787年制宪会议举行时的美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基层由一个个庄园主和乡贤领导,整个制宪会议上55名代表全都是权贵乡贤,有人有公债,有人从事土地投机,有的是银行家,有的是早期工业家,其中甚至有15个奴隶主。

这些人的背后是13个州议会,里头又有大大小小许多类似的乡贤。所以美国建国时的社会权力结构就是一个事实上的贵族共和制,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能力建立独裁政权。

革命领袖华盛顿自己是没有私兵的,钱袋子、印把子、枪杆子都牢牢控制在贵族共同体手中,华盛顿只有使用权。贵族之间会心照不宣的形成许多潜规则,不需要摆到明面上,比如总统只连任一次,这条规矩是一直到小罗斯福连任四次总统以后才写进宪法,此前都是贵族之间的君子协定。

但是只要看看采用美式制度的韩国、菲律宾、拉美各国、还有今天的土耳其,只要用总统制,就出独裁者,一用一个准。

那说回利比里亚,不用猜,采用美式制度,独裁是起步价。利比里亚一开始还装模作样搞搞民主选举,有两个党,一个共和党一个真辉格党,共和党主要是代表黑白混血,而真辉格党主要是代表美裔黑人,早期还能势均力敌,但是随着进入非洲社会,白人人口本来就少,混血经过婚姻,白人的成分就会不断减少。
在1878年真辉格党就完全控制了政权,开始了长达100多年的一党统治。其实一党长期执政没什么问题,只要你能带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那就可以。

但是很可惜,利比里亚把美国最糟糕的那套学过来了。美国制宪会议时期是不把美洲原住民和黑人当人,而继承了美国精神的利比里亚一步到位,毕竟利比里亚的原住民就是黑人,于是在利比里亚共和国,只有占人口总数5%的美裔黑人有投票权,而其余的原住民啥都不是,1.5万人把75万人管得明明白白。

美裔黑人说英语,信基督新教,维持着美国南方生活方式,控制着出海口,享受教育资源,掌握对美关系。美国在国内搞种族隔离,美裔黑人在利比里亚也搞种族隔离,甚至干脆把本地人当奴隶使用,美国人1920年报告记载:“美裔利比里亚人把土著当奴隶用,最不足道的美裔利比里亚人也有半打男仆伺候他。”
要说这黑人在美国本来是韭菜,回到非洲以后摇身一变,成镰刀了。除此之外,美裔黑人还学会了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那一套,1904年,为了扩大统治合法性,真辉格党政府对原住民开放公民权,但是得到公民权的都是地方的酋长,然后再通过这些酋长去间接管理原住民,真辉格党和酋长们合力剥削底层原住民。
当局绞尽脑汁加税,搜刮内陆资源。最典型比如说1925年,部落民建茅草屋要交税,全国一年能收30万美元,原始生活还是原始生活,税还得交。30万美元是什么概念?我党刚建立的时候经费仰仗共产国际,大概一次拿10万美元。这还仅仅只是茅屋税,其他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比比皆是。榨干了以后怎么办?那就直接卖猪仔,本地人被美裔黑人当做奴工一样卖到海外当苦力,去外国大公司当摇钱树。

独裁政府在经济上残酷剥削本地黑人,在外交上极力舔美。因为这是美裔黑人能够维持统治的基础。1909年,英国开始以边境摩擦和未偿还贷款为理由,威胁利比里亚主权,1912年美国给利比里亚安排了一笔40年的贷款,解了燃眉之急,但是利比里亚为此把关税权让给了美国人,你瞧,帝国主义对非洲和大清用的套路都一样。

此外,美国把利比里亚当做美国模式出海的示范区,被美国当成示范区通常是好不了的,菲律宾也被当做过示范区,所以美国把利比里亚的稳定视为头等大事,帮助他们训练军队,美军黑人军官可以直接对接成为利比里亚军事将领,美国还帮助利比里亚把守边境镇压内乱,全国遍布美军基地,二战期间更是充当了战略物资中转站的角色,有了美国爸爸,英法列强和国内底层反对派都不吱声了。

利比里亚也就成了整个非洲唯一一个没有被欧洲帝国主义殖民过的国家,不过这算不得什么光荣的事情,因为对于利比里亚原住民来说,他们上头没有白人殖民者,却有黑人殖民者。这些美裔黑人为了抱住美国爸爸的大腿,也只能不断出卖国家利益,比如美国凡士通轮胎公司租下利比里亚4%的土地种橡胶,而成本只有500万美元,租期却长达100年。

20世纪60年代,非洲掀起殖民地独立浪潮,西非国家陆续独立,利比里亚的黑人殖民政权变得不合时宜,随着人口增长,美裔黑人占比下降到3.4%,但是却控制着全国60%的财富。

国际大气候下,总统塔布曼在1964年进行政治改革,试图缓解社会矛盾。他赋予所有的利比里亚人平等的法律权利,让原住民享有公民权,增加政府部门中原住民的数量,把国内区划重新划分为13个县,统一管理。塔布曼改革形式打破了原本的对立结构,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利比里亚权贵,也就是真辉格党的统治,改革亡党,不改革亡国。

这种斗而不破的局面维持到1980年4月,新总统威廉·托伯特被青年军人多伊刺杀,山竹权贵的殖民政权历经百年彻底崩溃,多伊军政府没有建立一个平等团结的国家,而是有样学样,把美裔黑人踹下去之后,开始扶持自己的部落,社会矛盾依旧激烈,最终全国进入内战。

1990年9月,军政府始作俑者多伊被反政府武装残忍虐杀致死,先被砍掉十根手指,然后是生殖器,第二天尸体还被吃掉了,被虐杀的视频还被摄影机传遍全世界。新的军头查尔斯·泰勒大家不熟悉,但凯奇哥的《战争之王》里面非洲军阀的原型就是他,他又是一个美裔黑人,大学就在美国念的,他在成为军阀后发明了一套三角贸易。

小李子演的《血钻》大家都看过吧,就是这个泰勒干的。
泰勒深知有钱才有枪,但是利比里亚物产比较匮乏,所以他就盯上了邻国塞拉利昂的钻石。当时苏联垮了,东欧各国大量军火低价抛售,于是泰勒扶持了一个塞拉利昂反政府武装,让他们和政府打仗,他从东欧进口廉价军火,跟塞拉利昂反政府武装换钻石,然后出口钻石赚大把的美元,西非死了30万人,而他赚的盆满钵满。

为了和国内反对派打仗,泰勒甚至把儿童抓起来当兵,给他们注射毒品保持战斗力。
美国人呢?美国人干预了。怎么干预的?美国把当地美国公民接走了,仅此而已。

总之除了国名之外,利比里亚的自由和解放都不存在了。2003年泰勒军政府全国控制区只剩不到三分之一,10月1日联合国维和部队接管利比里亚,解除各派武装,泰勒2012年被海牙国际法庭宣判,入狱50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利比里亚有过高度国际主义壮举,维和部队前后赴利一万人次,工兵分队修复道路7500公里,医疗收治患者五万例,运输队运送过93万吨物资。

今天的利比里亚怎么样呢?不怎么样,今天的利比里亚已经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国家,它的起步其实非常好,但是很遗憾,它的一党专政看似政治稳定,但是却只是5%

的人口的利益代言人,是一个反动种族压迫集团的先锋队,这个国家的建国者们并没有因为祖先遭到过的压迫而决定走向光明,而是沿着当年奴役者的黑暗之路疾驰。所以回到上期我们说的身份政治,这根本就不是肤色的问题,利比里亚的例子证明了African American照样可以压迫African,也再次佐证了当下激烈的社会冲突从一开始就不是种族问题,本就是躲在皮肤颜色下的阶级斗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8#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19:10:58 | 只看该作者
英国一网站发布反种族主义地图 标注78座“问题”雕像
来源:海外网
2020-06-11 16:1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英媒报道截图

海外网6月11日电 随着反种族歧视的浪潮席卷英国,当地许多涉及种族主义争议的雕像遭到毁坏和拆除。英国一家网站日前发布了反种族主义的地图,其中标记了分布在英国各地的78座“问题”雕像和纪念碑。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日报道,英国一个名为“推翻种族主义者”(Topple The Racists)的网站发布了一张地图,标记出英国境内78座被认为“歌颂种族主义和奴隶制”的雕像位置。这些雕像和纪念碑分布在英国39个城镇,其中查理二世国王和詹姆士二世国王等君主的纪念碑也被标注了出来。




网站组织者称,他们是受到了布里斯托抗议者推倒17世纪奴隶贩子爱德华·科尔斯顿雕像的启发。他们敦促当地社区拆除这些雕像,称这些“问题”雕像必须被移除,“英国才能直面过去的真相”。

6月7日,英国布里斯托尔的抗议者拆除了奴隶贩子爱德华·科斯顿的雕像,并将其扔进了港口。抗议者对此进行了庆祝,而一些政客和官员则质疑拆除雕像是一种的“反民主”的行为。

爱德华·科斯顿雕像被推倒后,英国130个劳工委员会表示,他们将对任何与殖民主义和奴隶贸易有关的纪念碑进行“适当性”审查。(海外网 张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9#
 楼主| 发表于 2020-6-12 02:37:36 | 只看该作者
帝国理工学院更新校徽、停用校训:不符合当下价值观
来源:海外网
2020-06-11 21:5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帝国理工学院推特截图

海外网6月11日电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日前发布声明称,该校将放弃使用自1908年以来一直印在校徽上的拉丁语校训,因为该校训不符合当下的文化和价值观。

帝国理工学院在其官方网站上写道,“学校的校训“Scientia imperii decus et tutamen”(1908年开始使用),意思是科学是帝国的荣耀和庇护。我们承认,这一校训和英国历史上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有关。我们不否认那段历史,也不对其进行定义。我们于2020年将校徽更新,不再使用这一校训,也不会在任何资料上再使用。这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学校的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对支持建设多元化和包容性社区的承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此前使用的校徽(左)、更新后的校徽(右)(图:帝国理工学院官网)

网站声明中解释称,帝国理工学院可以停止使用这一校训,但不能随意改写。与大多数大学不同,帝国理工学院的拉丁语校训在1908年获得英国皇室认证后,授予校方。这意味着帝国理工学院可以选择不再显示这一校训,但不能单方面变更或改写。引入新的校训将需要英女王颁布新的皇室认证,并通过纹章院的批准。(海外网 张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6-12 11:00:12 | 只看该作者
连《乱世佳人》都遭遇下架!全美正在清算种族歧视

2020年06月12日 09:59:56
来源:Ifeng电影







文/Nico

近日,蔓延全美的反种族主义抗议活动依然持续高涨。

6月9日,华纳传媒旗下的HBO Max平台下架了根据著名小说《飘》改编的经典爱情电影《乱世佳人》。

其下架原因,是由于“美化奴隶制”、“涉嫌种族歧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HBO Max的发言人告诉Variety杂志:

“《乱世佳人》是时代的产物,很遗憾地,它描述了一些在当时美国社会中司空见惯的民族和种族偏见。这些种族主义的描写在当时是错误的,在今天也是错误的,我们认为,如果不对这些描写作出解释和谴责,保留这部影片是不负责任的。”

发言人表示,《乱世佳人》只是暂时下架,未来还会重新上架,不会删改原片,但会增加历史背景的注释,并对种族歧视内容进行批判。

据悉,此次下架行为,与目前正愈演愈烈的“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议活动之间,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前,编剧约翰·莱德利(代表作《为奴十二年》)曾在《洛杉矶时报》发表文章,对《乱世佳人》予以谴责:

“这是一部歌颂南北战争前的南方地区的电影。这部电影要么在忽视奴隶制度的恐怖性,要么就是在塑造有色人种最痛苦的刻板印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映于1939年的《乱世佳人》,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与白瑞德之间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

该片在当年成功斩获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10项奥斯卡大奖。

片中饰演奶妈的哈蒂·麦克丹尼尔还凭借此片,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奖的黑人演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尽管《乱世佳人》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之一,但该片对奴隶制和黑人的刻画,一直以来却饱受争议。

片中出现的黑人角色,都是忠于庄园主的“幸福的人”。

似乎只有好好当奴隶,才是黑人真正应该为之满足的命运归宿。

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奴隶制的恐怖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事实上,不但《乱世佳人》如此,早期很多好莱坞电影,都曾表现出明显的种族歧视倾向。

比如D.W.格里菲斯导演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便是其中最具典型的一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为美国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片,该片一直以来都被称为是“有污点的杰作”。

它将屠戮黑人的3K党人塑造成英雄,一边传播仇恨,一边蔑视黑人。

2018年,在斯派克·李导演的《黑色党徒》里,就曾对该片予以批驳,进行拨乱反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直到五、六十年代,黑人在好莱坞电影里的形象,才得以重新确立。

他们开始以善良、正直、积极的形象出现在多部电影当中:《挣脱锁链》(1958)、《吾爱吾师》(1967)、《猜猜谁来吃晚餐》(1967)、《炎热的夜晚》(1967)……

这些电影,大多避重就轻,没有直面种族仇恨,而是让黑人通过展现自身魅力来化解种族敌对,无法客观地再现当时风起云涌的种族运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炎热的夜晚》

一系列刻板的黑人形象,由此应运而生。

这种所谓的刻板形象,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他们区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精英类角色。

这种角色,往往机智过人,可以凭借聪明的头脑,在白人社会中脱颖而出。

比如,《隐藏人物》中帮NASA赢得太空竞赛的黑人女主、《绿皮书》中优雅高傲的音乐家唐·雪利,就是其中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角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另一类,是吃苦耐劳、心地善良的黑人角色。

黑人演员从边缘地带进入主流视野后,碍于他们过往所经历的苦难历史,很多白人导演,都从同情的视角出发去拍摄黑人电影。

他们镜头下的黑人角色,大多都以忍辱负重的苦闷形象示人。

其中,此类题材中最成功的一部,我们甚至可以追溯到1985年斯皮尔伯格拍摄的那部《紫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紫色》

《紫色》的故事,主要围绕两位生活在白人社会的黑人女性展开叙述。

影片当年获得了11项奥斯卡提名,可惜最终却颗粒无收。

而当年奥斯卡的大赢家《走出非洲》,则刚好是一部与《紫色》截然相反的话题电影——围绕生活在黑人社会中的白人所展开。

当时社会所奉行的政治立场,从这场满是讽刺的奖项角逐中,我们不难窥得一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走出非洲》

八、九十年代,随着种族意识的不断放宽,很多黑人演员,都开始越来越多的参演到具有票房影响力的商业电影当中。

无论是奖项领域,还是票房领域,黑人演员都齐头并进获得了不俗的成就。

既有丹泽尔·华盛顿、乌比·戈德堡这样的奥斯卡级影星诞生,又有塞缪尔·杰克逊、威尔·史密斯这样的影坛新秀崛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74届奥斯卡,丹泽尔·华盛顿手捧小金人

甚至,在创作方面,还出现了斯派克·李这样极具先锋意识的黑人导演。

可以说,斯派克·李创作的每一部作品,都在极力地去颠覆电影里强加在黑人身上的刻板印象。

经由他所执导的电影,我们成功看到了黑人族群背后的复杂性与混乱性:

《稳操胜券》里,我们看到了黑人女性的性欲解放;《丛林热》里,我们看到了一段悲情的“黑白恋”;《爵士风情》里,我们看到了黑人音乐家的迷人风采;《黑潮》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激进却不乏头脑的黑人政治领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黑潮》

在黑人电影领域,斯派克·李从来都是一位先驱者,而非附和者。

只可惜,在强而有力的主流政治风向面前,他依然一次又一次的败下阵来。

1990年,他的《为所应为》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结果败给了同样探讨种族议题的《为黛西小姐开车》;2019年,他的《黑色党徒》再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结果又败给了同样探讨种族议题的《绿皮书》。

《为黛西小姐开车》和《绿皮书》一样,都是一辆车、一个白人、一个黑人以及一段超越世俗的“黑白友谊”。

对于这个结果,斯派克·李只能无奈地发出调侃:“看来开车的电影是我的克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看,《为黛西小姐开车》和《绿皮书》这两部电影,确实都太过理想化了,虽然表面打着探讨种族问题的幌子,但其实根本没有触及到种族矛盾背后所根植的实质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2年的第74届奥斯卡,是黑人电影极其辉煌的一年。

这一年,有三位黑人演员在颁奖台上成功折桂。

他们当中,有获得终身成就奖的西德尼·波蒂埃,也有凭借《死囚之舞》成功封后的哈利·贝瑞,还有凭借《训练日》二度封帝的丹泽尔·华盛顿。

打这以后,很多黑人电影都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涌现了出来。

它们不但类型繁多,而且风格多变。

《撞车》(2004)、《相助》(2011)、《触不可及》(2011)、《被解救的姜戈》(2012)、《为奴十二年》(201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奴十二年》

乘着这股东风,本来刻板的好莱坞,也变得愈发开明,在“政治正确”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尤其最近几年,黑人电影更是大放异彩,爆款频出。

2017年,黑人同性题材电影《月光男孩》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该片用三个篇章串联起了一位黑人同性恋男孩的个人成长史。

片中有意无意地关照了黑社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贩毒、卖淫、收入不稳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8年,融合了种族、惊悚元素的《逃出绝命镇》以黑马之姿脱颖而出,口碑、票房双双飘红。

导演乔丹·皮尔,以戏谑的手法,直白大胆地探讨了社会内部所暗藏的种族矛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同年,《黑豹》问世,为漫威宇宙加入了一位非裔英雄。

虽然该片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迎合主流而产出的,但其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却早已超越一切,烙印上了别样的时代印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今,好莱坞所谓的“政治正确”,早已成了高悬在所有电影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既要政治正确,又不能拍得刻板、拍得陈规教条。

稍有不慎,便可能如《乱世佳人》一般,陷入历史清算的窘境。

要在这些条条框框下,拍出一部令人满意的黑人电影,这对好莱坞的电影人们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