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海局势5·20天动地摇 不见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踪迹

[复制链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2:0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环球时报:两岸关系逆转山雨欲来风满楼
时间:2016年04月28日    热线:0311-8962239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台“中央研究院”院士、被视为蔡英文“导师”之一的胡胜正向该报透露,蔡的5·20就职演说将“不说九二共识”,但内容会让中国大陆、美国、日本各方“都可以接受”。胡表示,就职演说将会提出隐含有“九二会谈”历史事实的表述,即在1992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双方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等“政治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与发展。
  分析大多认为,胡胜正的披露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那么如何看这个版本呢?总的来说,它其中既没有“九二共识”的表述,也未提及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它对两岸的核心问题继续做了模糊处理,既从国民党政府的现行立场后退了一大步,也没有更冒进的“台独”表述。蔡英文看来主意已定,准备就这样闯关了。
  由于民进党党纲里就写着“台独”,5·20模糊讲话的后续行动被普遍预期为“隐性台独”的推进,而不是与“台独”的逐渐切割,因此未来海峡局势令人悲观。5·20讲话有可能成为两岸关系逆转的正式开始。
  两岸问题当然不全落在“九二共识”还是“九二事实”的一字之差上,真正的问题在于民进党不肯放弃“台独”的这一根本态度。蔡的文字游戏反映了民进党的斗争策略:要让大陆没理由断然反制,还要能对华盛顿交差,而对台湾的“独立”“主权”则徐图之。
  民进党有可能做到两岸关系“和平逆转”,但它的“和平发展”可能遭遇挫折。没有“九二共识”做基础,两岸的“官方”交往大部分估计要停止,“两会”(海协会与海基会)的协商也可能破局,经济合作不久也会刮起凉风。对此大陆已经有了思想准备,民进党应当也已做过推演。
  在国际舞台上,两岸的博弈难免重新拉开。大陆方面有充分能力缩小台湾已很狭窄的“邦交国”名单,也有能力让台湾未来参加国际组织活动变得更加困难。
  台湾方面则可以强化投向美国和日本怀抱的姿态,做美日同盟对华战略围堵的“编外力量”,从而增加大陆的压力。
  由于两岸届时将在几无政治互信的情况下过手,某个具体摩擦导致两岸重大危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除非民进党将抑制“文化台独”,不搞切香肠式的“去中国化”,否则两岸平稳度过民进党执政的“海峡隆冬”将是低概率情况。
  蔡英文软化表述,但就是不在核心问题上妥协,这一逐渐固化下来的姿态是对其政治决心的清晰呈现。她已经准备同与“九二共识”相联系的两岸关系红利告别,她要以民进党的理念为基础,重建与大陆的关系。
  放平心态是大陆这边最需筑牢的对台心理,这比我们敢怒、敢出手更加重要。在台湾问题上切忌“毕其功于一役”的思维方式,看谁能耗得过谁,看谁更能承受变化带来的风险,围绕台湾问题真正比的是这个本事和意志。
  两岸关系倒退、动荡就是冲击力很大的变动,进一步的可能变动还有台海局势的“地动山摇”。要让民进党很清楚,它每有一个重大的“台独”举动,都要付出代价。这样的预期须有百分之百的落实率,那样的话,“台独”才有可能在某个痛苦不堪的锋线上止步。
  大陆社会用不着喊口号。只要我们不怕承受一点小的损失来换取上述铁律的实现,在必要时用我们的一分损失换取对方的更大损失,我们打败这一轮的“新式台独”就将胜券在握。(环球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2:05:34 | 只看该作者
蔡英文四大转向对大陆形成挑战
2016年04月28日
|
钟厚涛

学界有一个共识:“台湾人从来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在美日相对衰落、中国大陆日益崛起的背景下,无论是马英九执政,还是蔡英文当家,台湾当局无可回避地都会面临一种两难选择:是继续追随美日,还是选择与大陆合作?

在布局上,马英九时期遵循的是“从中国大陆走向世界”,但蔡英文将变为“由世界走向中国大陆”。

蔡英文上台后,将会拒绝“马规蔡随”,会与马英九做出鲜明的区隔。在位阶上,由马英九时期的“将两岸关系置于台湾对外关系之上”,变为“将台湾对外关系置于两岸关系之上”。

蔡英文的策略与战术全变了

在策略上,蔡英文将由马英九时期的“活路外交”,转向“柔性台独外交”。从具体战术而言,蔡英文也将进行重大调整,主要有:马英九的政策基本上是以现实利益为重,实行“等距接触”、“三边提升”,力图在美日陆三者之间同时示好,不愿意得罪其中任何一方,以便将台湾利益最大化。过往的8年经验证明,马英九的政策基本上是有效的,为台湾带来了诸多利好。

然而,蔡英文上台后,则将以意识形态为主,放弃马英九时期的相对平衡策略,推行“倚美联日抗陆”政策,大幅提升美日在台湾对外布局中的功能和角色。

蔡英文企图挟美日自重,将美日看成是对抗中国大陆的最大靠山,自觉充当美日遏华马前卒,寻求被深度纳入“美日同盟”战略,希望与美日构建“民主同盟”,以此来瓦解两岸关系的进一步纾解,干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对冲中日关系有所缓和的良好氛围。

蔡英文之所以会积极向美日靠拢,是因为在她的沙盘推演中,美日会加大对于台海问题的介入,希望通过打“台湾牌”来强化对于中国大陆的牵制,而台湾自然可以主动迎合,在美日遏华战略中扮演一定角色。显然,蔡英文是在以陈旧思维来看待台湾在美日对华政策中的棋子作用,误认为在美国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台湾处于“第一岛链”的关键位置,可以有效地发挥节点作用,对中国大陆进行“反介入和区域封锁”。

姑且不论目前中国大陆早已冲破了“第一岛链”的围堵,因而台湾的岛链枢纽价值已经大幅缩水。过往的历史事实也已经证明,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美国根本没有任何意愿来强化台湾的角色,只是希望台湾默默地待在一边即可,不要过多参与,用美国知名学者卜睿哲、葛来仪、容安澜等人的话来说,就是只是希望台湾扮演“沉默的贡献者”、“安静的受益者”角色,但不要有过多的实质性动作。

在蔡英文上台后,美国对于台湾的角色会更加谨慎,由于东海、南海问题等,中美之间已经矛盾重重,若是美国再轻易挑衅作为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势必会全面引发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弹,届时美国极有可能会得不偿失,玩火自焚。美国如果不愿强化台湾的棋子作用,作为美国小弟的日本,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此,蔡英文极有可能出现误判,误以为主动向美日靠拢,就可以背靠美日来对抗大陆,那么这种想法即使不是自欺欺人。

外交战追求速效,将重回撒钱旧路

在两蒋、李登辉、陈水扁时期,台湾当局为了拓展“国际活动空间”,一直与大陆强力对抗,竭力寻求建立新的“邦交国”。马英九上台后,主动提出“外交休兵”战术,不再与大陆互挖墙角,也不寻求建立新的“邦交国”,当然也不会放弃原有“邦交国”。马英九的这一做法,被誉为是台湾对外关系史上“最重大的外交转折”。

但蔡英文上台后,出于为“台独”拓展“国际活动空间”的需要,将完全放弃马英九“外交休兵”和“正义外交”战术,转而重新启用李登辉和陈水扁时期“烽火攻防”和“金援外交”,对各个“邦交国”进行高额援助,甚至对部分政要直接撒钱,私下贿赂,因为这种做法效率更快,效果也更明显,以期能够暂时稳住与这些“友邦”的关系。

目前,全世界还有4个国家既未与大陆建交,也未与台湾“建交”,分别是不丹、马其他骑士团,科索沃和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未来蔡英文当局势必会不惜重金与这些国家“建交”,来为台湾拓展新的“友邦”,甚至有可能通过金钱收买的方式,来挖走大陆的建交国。凡此种种,大陆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由于蔡英文上台后将会采用既“固邦”又“拓邦”的战术,迫使大陆也只能随之起舞,两岸有可能在拉美等地区再次展开角逐,其激烈程度不会亚于陈水扁时期。不过,随着中国大陆实力的突飞猛进,大部分台湾“邦交国”如梵蒂冈、宏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都提出希望与中国大陆建交。但大陆出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的目的,并没有轻易接受。

蔡英文上台后,若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大陆没有必要继续对台保持善意和默契,反而应顺其自然,顺水推舟,根据台湾“邦交国”的意愿,借力使力,择机与部分国家建交,实现关系正常化。如此以来,势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蔡英文当局或将面临雪崩式“断交”浪潮,甚至“邦交国”数量最后被完全清零。

将全力谋求加入新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马英九时期,台湾在加入国际组织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2008年12月,台湾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身份,加入WTO下的政府采购协定(GPA)。2009年之后台湾连续七年以“中华台北”名义、观察员身份加入世界卫生大会(WHA)。2013年台湾又以“中华台北”名义、“客人”身份首次参加“国际民航组织”(ICAO)大会。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马英九时期的这些成绩,都是在两岸协商的前提下所做的暂时性和特例性安排,只是具体个案,并未形成一种模式或惯例。未来如果两岸协商难以为继,这种特殊安排将不复存在。但面对大陆的适度收缩甚至全面清场,蔡英文势必会强烈反弹,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抵制。

首先是全力谋求加入新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蔡英文上台后,可能会继续寻求加入“国际刑警组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大陆或将依据

“存量压缩、增量杜绝”原则,强力阻止,全面封杀,绝不允许民进党当局“借船出海”、“借壳上市”,为“台独”势力扩大“国际活动空间”。

届时,两岸的冲突或将进一步加剧。其次是强力巩固台湾明显是以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名称参与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目前台湾以“中华民国”(Republic of China, R. China),台湾(“中华民国”)[Taiwan (ROC)],中国(China),中国(台湾)[China(Taiwan)],台湾(Taiwan)等名义参与了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如亚洲生产力组织,亚非农村发展组织,亚太粮食肥料技术中心,亚蔬—世界蔬菜中心,中美洲议会,中美洲银行,中美洲暨加勒比海盆地国会议长论坛,中美洲统合体等等。

对于这类台湾明显以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参与的国际组织,大陆或将在适当时机进行适当处理。而蔡英文也不会“坐以待毙”,反而可能会主动出击,提前对中国大陆做出防范。

蔡英文的所有这些动作,都会导致在台湾参与国际政府间组织议题上,两岸既有的对话协商模式被迫停摆,取而代之的则是让人不寒而栗的两岸对抗甚至是对撞。

利用非政府组织的某局最是惊心,空间巨大

蔡英文上台后,在其拒绝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政治互信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台湾谋求参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难度将大幅增加。在这一背景下,蔡英文当局有可能会转而寻求加入非政府组织,加大对于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的参与力度。蔡英文之所以会将INGO作为

自己对外布局的重心,其他原因还有:

首先,意图将台湾民众推向对抗大陆的第一线。蔡英文力推加入INGO,可以将岛内民众及民间团体推上两岸竞争的前沿,以民众的名义侵蚀国际社会“一中框架”,逼迫大陆必须正面应对台湾的所谓“民意”,而蔡英文当局则可以躲在幕后,两头渔利,稳赚不赔。

如此以来,INGO就将成为两岸之间的一颗“地雷”,如果这颗“地雷”没有爆炸,那么台湾就可以顺利进入某些INGO,蔡英文也可以坐享其成,将之宣扬成是自己的政绩。如果这颗地雷爆炸了,那么蔡英文也可以藉机抹黑大陆,所以炸得也是中国大陆。

其次,INGO具有广阔的空间。根据国际协会联盟(UIA)发布的《国际组织年鉴》,截止到2016年4月,全世界共有各类国际组织和机构6万8千多个,其中非政府组织和机构有5万个左右。而台湾参与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有近3000个。

显然,台湾参与INGO的数量仅占全球INGO数量的6%左右,未来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再次,这是民进党执政时的一贯传统。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不久,就在“外交部”增设“非政府组织国际事务委员会”,在行政和财政上增加对于台湾非政府组织参与INGO的扶持力度,力推“全民外交”,希望藉此来展现台湾的“国际能见度”。这也导致在这一时期,台湾参与INGO的数量开始大幅增长。2000年台湾参与INGO的数量为1000个,2003年则迅速增至2074个,目前已经接近3000个。

特别值得点出的是,蔡英文或许还会以为,INGO数量庞大,中国大陆不是在每个INGO重都有足够的影响力,有些INGO中国大陆甚至都没有参与,因而不可能阻挡住台湾加入的步伐。然而,蔡英文或有失算的是,中国大陆的综合实力不可低估。

结语

台湾对外关系问题涉及范围广泛,情况复杂,难度巨大,大陆一以贯之的政策就是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基础,对之作出合情合理的妥善安排。这一政策不会因为岛内政党轮替而发生改变,也不会只是将之限定于某一特定政党。未来蔡英文当局要想在台湾对外关系上继续维持甚至有所突破,唯一的密钥就是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处理好两岸关系。岛内民众对此也有广泛的认知,台“陆委会”一项民调就显示,63.7%的受访者认为,两岸关系改善有助于扩大台湾“国际活动空间”。

普通民众都能如此清醒,蔡英文自然也不会不知,否则就是“装睡的人怎么也叫不醒”。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来源:中时电子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