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19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抓到人民最关切问题之一 社会主义公共产品社会保障体系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19:3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2021-02-27 14:16:55新华网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6日下午就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他的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积极发展养老、托幼、助残等福利事业,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了相应制度保障。目前,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不足,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习近平强调,我们立足国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注重学习借鉴国外社会保障有益经验,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社会保障事业行稳致远;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制度引领,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目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与时俱进,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前进;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要坚持和发展这些成功经验,不断总结,不断前进。

习近平指出,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蓝图。要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要求,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思考和谋划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要树立战略眼光,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要增强风险意识,研判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发展趋势,提高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

习近平强调,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要准确把握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要强化问题导向,紧盯老百姓在社会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不断推进改革。要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要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要把农村社会救助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完善日常性帮扶措施。要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健全退役军人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要坚持不懈、协同推进“三医联动”,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

习近平指出,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要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依法落实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个人、社会的社会保障权利、义务、责任。要依法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要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行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和每一笔“救助款”、“慈善款”。

习近平强调,要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在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要完善社会保险关系登记和转移接续的措施,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对象精准认定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要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要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的社会保障服务。要总结这次疫情防控的成功做法,完善我国社会保障针对突发重大风险的应急响应机制。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坚持国家顶层设计,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加强对制度运行的管理监督。各地区务必树立大局意识,严肃落实制度改革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对社会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握规律,统筹协调,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在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链接






社会化程度最高 公共产品高铁电网 回陈云计调为主辅市调
2 个回复 - 1101 次查看
负债5.28万亿 高铁是冲撞中国经济发展的“灰犀牛”吗? 2019-04-29 10:03:58 来源:观风闻 作者:黄金飞天鼠   ◆ 中国铁路特别是高铁负债率并不高,大部分负债都处在合理可控的财务风险内  ◆ 与已形成和潜 ...
2019-4-29 22:05 - 焦典 - 前中后三十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20:58:20 | 只看该作者
习近平:社保体系基本建成 为如期全面小康提供有利条件
时间:2021-02-27 17:3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昨天(26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保体系。

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昨天下午就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第28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目前,中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他也提到,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不足,必须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习近平指出,要增强风险意识,研判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发展趋势,提高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

他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要准确把握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

另外,习近平在讲话中也提到,要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把农村社会救助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习近平表示,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他还强调,要总结这次疫情防控的成功做法,完善社会保障针对突发重大风险的应急响应机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20:59:15 | 只看该作者
澳洲陆克文:全球未来面对危险10年
时间:2021-02-27 07:2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陆克文昨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举办的吴庆瑞讲座系列上提醒,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以及国际公共卫生的深远变化,将为全球带来巨大挑战。中美关系是这些变化的核心,但东南亚各国政府必须认清一点——只要大家合作,便能塑造和管控这些挑战,显著地影响区域的未来。

黄小芳 报道

xfhuang@sph.com.sg

2020年代对中国和美国而言都是不成则败(make or break)的关键时间点,中美实力将前所未有的接近,这对全球而言将是“危险的10年”。

澳大利亚前总理、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院长陆克文(Kevin Rudd),昨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举办的吴庆瑞讲座系列上提醒,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以及国际公共卫生的深远变化,将为全球带来巨大挑战。中美关系是这些变化的核心,但东南亚各国政府必须认清一点——只要大家合作,便能塑造和管控这些挑战,显著地影响区域的未来。

陆克文在演讲中分析了中美关系的发展、美国在东南亚的战略机遇,以及东南亚自身可采取的行动。

他指出,过去35年来支撑中美关系的战略框架已支离破碎,中美关系自奥巴马第二任期以来,已开始出现彻底变化,这些变化无法轻易改正。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政治理想幻灭,转化为实际针对行动,但美国的行动在执行上逐渐失去条理。

他认为,中国也必须为中美关系的结构性恶化负起责任。中国摒弃了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外交路线,转而采取“大声与自豪”的外交策略,形成了“战狼外交”。中国也越加自信地认为,美国正面临结构性衰退,2020年代将是中国的年代、中国世纪的开端。其危险之处,在于中国可能低估了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复原的能力。

“显然2020年代将是中国和美国在全球性力量不成则败的10年。华盛顿和北京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战略实力将前所未有的拉近,因此2020年代将是危险的10年。”

在东南亚仍有战略机会拜登政府应顺应区域需求

但陆克文强调,尽管中美竞争加剧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不意味着危机、冲突和战争不可避免。

他认为,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都对中国不受约束的力量感到深切担忧,因此对实质性的战略平

衡有很深的关切,本区域由此才能有更大的战略自主权去主导自己的未来。因此美国在东南亚仍有战略机会,但拜登政府必须顺应区域的需求,而不是像特朗普时期那样违反区域的意愿。

这意味着美国得出席亚细安的最高级别多边会议、委派大使和外交人员,并在旅行恢复时优先安排总统访问本区域,尊重这个区域自身的重要性,聆听和认真对待亚细安国家的核心关切,包括亚细安不希望公开选边的强烈意愿,以及回应本区域的经济和公共卫生诉求。

华盛顿必须依据对这个区域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理解,形成一个有层次、有深度和战略性的外交政策。这包括了解公开政策和运作策略的差异,并用低调的外交达成共同的战略目标,而不是针对美国国内受众采用“扩音器”式的外交策略。

受国内局势影响,拜登已表明美国不太可能在短期内重返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但美国可在数码贸易和医疗产品领域,与东南亚签署一些短暂、局部的协议。陆克文警惕,若美国没有对根本的区域和安全课题采取实际行动,其亚洲外交也会“走入死胡同”。

陆克文敦促拜登效仿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做法,在下来半年内邀请亚细安领导人参与美国——亚细安峰会,这也应成为年度会议,以协助重建美国在本区域的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2-28 09:54:10 | 只看该作者
疫情下的美国租客:“我知道我们快没有房子住了”

2021年02月27日 08:13:21
来源:纽约华人资讯网


文:纽约华人资讯网主笔 詹涓


11月下旬,莱恩·德拉特(Rian de Laat)已经走投无路。在过去的一年里,她的母亲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她的父亲动了一次大手术,而44岁的德拉特则被一家生物科技初创公司解雇。她要还两幢房子的按揭——一套平房用来自住,位于西雅图巴拉德(Ballard)社区南部,一处两居室的小公寓用来出租。她的房客奥利·阿尔达马(Ollie Aldama)在3月中旬新冠疫情之初丢了工作,起初是难以支付水电费,后来每月1800美元的房租也付不出来了。到感恩节时,他已经欠了德拉特2万多美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莱恩·德拉特(左)与她的房客奥利·阿尔达马在她租给他的公寓前

疫情期间,各州和国家要求暂缓驱逐令,这导致德拉特没法将阿尔达马赶出去。但是,她自己的经济状况又不足以让她无休止地容忍租客欠租。焦虑了几个月后,她决定利用法律漏洞:她可以自己搬到她出租的公寓里,迫使他离开。

但在11月30日,到了发出最终驱逐通知的时候,德拉特还是没能坚持硬下心肠。一通长谈后,她了解到阿尔达马是当地一家俱乐部的酒吧经理,而这家俱乐部她本人恰恰常常光顾。她还知道阿尔达马患有一种罕见病,而他的伴侣受伤后需要卧床休养,阿尔达马已经在努力送外卖赚钱了,如果这时候扫地出门,他们真的是无处可去。“他哭了,我也哭了,”德拉特对《时代》周刊回忆说。“我做不到。我就是没法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时候把他们赶出去。”

全国各地的房东和租户都面临着类似的情况。随着疫情导致酒吧和餐馆关闭,蓝领就业市场遭遇毁灭性打击,数百万美国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银行存款迅速消失。美国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 1月份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失业率近几个月来有所下降,但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仍在为支付基本的家庭开支而苦苦挣扎,11%的人报告说,他们的家庭前一周没有吃饱。

在疫情之前,美国的住房不安全已经是个很大的问题,近四分之一的租房家庭将收入的一半以上用于租房。而在疫情中,受失业率影响,越来越多的租户开始欠租。进步智库预算与政策优先中心(Center on Budget and Policy Priorities)在2020年12月调查发现,有1550万租房者对自己支付下个月的房租“没有”或“只有轻微的”信心。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的一项调研估计,截至1月份,租房者拖欠的租金、水电费和滞纳金已达530亿美元。其他调查显示,美国家庭对支付下个月的房租越来越悲观,并削减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支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邦政府和地方和州一级出台了暂停驱逐令,确保上千万付不起房租的租房者不会在严寒的冬季和肆虐的疫情中流离失所。美国总统拜登将该禁令延长至3月31日。到目前为止,这些租户中的许多人得以仍然有瓦遮头。

但是,暂停驱逐令显然没有解决最核心的问题:欠了的房租总得有人承担,如果没有联邦的援助,这笔损失就会转嫁到房东的头上,这就是像德玛特这样的小业主面临的艰难选择——如果任由租客欠租,自己要蒙受巨大损失;如果强迫租客离开,不仅会面对良心的折磨,而且在程序上也艰难重重。

同时,暂停驱逐令只是一个权宜之计,禁令将在未来几个月到期,具体到纽约市,部分驱逐禁令只会暂停到2月26日,也就是说,从周六(2月27日)开始,一些房主就会合法启动驱逐程序,预计街头将会出现更多的无家可归者,而这也意味着一些社区将更加不安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陷入敌对的房东与房客

在暂停驱逐令生效后,房客与房东的矛盾也开始不断激化。

一边是无辜的房东。在纽约,《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的一些报道声称有些网红租客在汉普顿(Hamptons)尽情狂欢,却拒绝支付房租,而他们的中产阶级房东则在为大学学费和医疗费苦苦挣扎。在迈阿密,《迈阿密先驱报》(the Miami Herald)上月底报道,一名房主经历了长达近一年的“噩梦”,一名欠了超过6000美元房租的租户不还钱,也不愿离开。在旧金山湾区,房东们向《水星新闻》(the Mercury News)提出了类似的投诉,有一次甚至有转租客换了锁,拒绝离开。

另一边是无助的房客。迫在眉睫的驱逐危机经常被描绘成狄更斯式的漫画:在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健康危机中,贪婪的房东把脆弱的租户推到了街上,而活动人士要求政府完全“取消租金”。

阿尔达玛和德拉特的情况表明,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根据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的数据,超过70%的房东(这里的定义是拥有的出租单元在四套或四套以下)根本不是有钱有度的人,或者斥资数十亿美元建奢华高层公寓楼的企业集团,而是像德拉特这样的人:他们往往是个人或小家庭,住在投资房附近自行管理财产,并依靠租金收入来支付自己的抵押贷款、医疗账单和每月开支。

这些小房东在疫情期间承担着巨大的负担。对许多人来说,这越来越难以为继。德拉特后来在一家制药公司找到了一份基因治疗方面的好工作,现在她的财务状况有所好转。她说:“从道义上讲,我仍然反对让那些付不起房租的人搬出去住,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但她指出,现在是她在负担这套投资房的一切费用。“这是不可持续的,”她说。“但我也不认为他们有办法偿还。”

房客阿尔达马的故事对数百万工薪阶层的美国人来说可能听起来似曾相识。2014年,他患上了一场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昏迷了三个月。之后,他挣扎着重新站了起来,但一直受到一种罕见血液疾病的困扰。由于免疫系统非常脆弱,他在疫情期间很难继续在酒吧这种拥挤的场所上班。他曾经是一名采血医生,但他的资格证早已过期。

在疫情之前,阿尔达马的年收入平均约为3.5万美元。现在他只能通过DoorDash和Postmates送外卖挣钱,收入是原先的三分之一。“我真的从来不买新东西,”40岁的阿尔达马说,除了袜子和内衣,他穿的所有东西都是二手的。但他补充说,现在再怎么省吃俭用也不足以让他摆脱赤字。“在我成年后的生活中,”他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离露宿街头只有一线之遥。”

尽管新冠疫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几乎所有美国人,但低收入人群受到的打击最大——无论是病毒还是由病毒引发的金融危机。根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的一项分析,通过信用卡账单和汽车贷款等债务拖欠模式来衡量,金融脆弱县的新冠感染率和死亡率高于拖欠率较低的县。同样,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数据显示,8月份高收入人群中有14%的人报告说,他们或家里的某个人因疫情失去了工作或工资,而低收入人群中这一比例为33%。

低收入租户面临着疫情对工作的冲击,而在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中,也是底部承受的阵痛最为严重。调查显示,那些拥有高品质和高价公寓的大房东在疫情期间表现出了惊人的弹性,其租客较少受到这场经济衰退的影响。但对小房东和低收入租户的调查显示,滞纳金和债务正在累积。

对于房东所承受的压力,一个迹象是全国各地未缴的房产税正在飙升,以纽约为例,纽约市审计长斯金格(Scott Stringer)表示,预计今年纽约的房产税拖欠率将达到3%,其中住宅物业(公寓楼、合作社、共管公寓和一户至三户家庭的住宅)的未付比例为4.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亟待联邦支援

在最艰难的时刻,许多租户和房东在互相支持。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Boca Raton)的投资者戴维·德韦克(David Dweck)说,他在疫情开始后不久就通知租户,如果他们需要帮助,他将把租金推迟60天。两个房客接受了他的提议;他们都在60天内付清了全部款项。

也有很多租户从非营利组织那里得到了援助。去年3月,因为担心感染妻子、3岁的儿子,以及和他住在一起的两位年迈的父母,30岁的穆罕默德·艾哈迈德(Mohammad Ahmed)放弃了优步(Uber)司机的工作,当他无力支付他们在弗吉尼亚阿灵顿的两居室公寓的租金和电费时,一家主要由纳税人资金资助的当地慈善机构介入。

今年秋天,非营利机构阿灵顿茁壮成长中心(Arlington Thrive)支付了他三个月1259美元的月租金和113美元的电费。

阿灵顿茁壮成长中心也拯救了39岁的艾丽西亚(Alicia)。她是一个单身母亲,有三个孩子,年龄从5岁到15岁不等。在去年3月份,她就职的酒店开始让她停薪留职,之后她申请了好几份工作,但都没有成功。她在7月份联系了这家机构。从8月到12月,该机构帮她支付了1898美元的房租。

他们的经历说明了联邦政府去年3月份批准的《关爱法案》一揽子救济计划非常重要。正是因为这笔资金,联邦政府和郡一级政府对阿灵顿茁壮成长的支持总额在过去一年中从近100万美元上升到650万美元,私人捐款也从60万美元攀升至100多万美元。

尽管如此,联邦政府还没有制定可行的长期计划来解决迫在眉睫的驱逐危机。国会去年12月通过的救济法案包括250亿美元的紧急租赁援助,州和地方政府可以用这笔钱来补偿租客未付房租的房东。但住房专家表示,这只能暂时支撑不稳定的现状。

阿灵顿茁壮中心的执行董事安德鲁·施耐德说,“如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不继续提供大量的支持,那么当暂缓驱逐令结束时,将会有一波灾难性的驱逐潮。”

2月,拜登总统强调了数百万人面临的住房不安全问题。他说,在1.9万亿美元的救助计划中,房租补贴对“让人们保住自己的房子,而不是被扔到街上”至关重要。

而在总统竞选期间,拜登也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解决方案,其中一条是将住房选择券作为一种津贴福利,类似于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和社会保险(Social Security)。问题是政府的公共住房僧多粥少。平均而言,符合条件的家庭需要等待一年半才能获得代金券。对一些人来说,等待的时间要长得多:在美国最大的公共住房管理机构中,有四分之一的机构的等待名单至少要拖上七年。

就像1000多万处于类似情况的美国人一样,阿尔达玛没有那么多时间。联邦驱逐禁令将于3月底到期,目前还不清楚州和地方政府或联邦政府是否会延长禁令,或延长多长时间。阿尔达马说:“我知道我们快要没有房子住了。”

他补充说,他知道他和他的伴侣之所以还呆在家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拉特的耐心。他知道,从长远来看,目前的安排是不可持续的。但他们都不认为有捷径可走。只要他那辆破车还能启动,阿尔达马就会继续送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附文:你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房东

当你的租户不付款时,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暂缓驱逐令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为了避免被驱逐,租户必须向房东提供一份书面声明,证明他们已经寻求政府的租金援助,年收入不超过9.9万美元(如果是联合报税,则为19.8万美元),由于失去收入、工作时间或特殊的医疗费用而无法支付全额租金,已经尽最大努力及时支付部分租金,如果被驱逐,将无家可归。所有的出租房产都在覆盖范围内,但各州和各地可能还有不同的解释。

美国全国公寓协会负责政府事务的高级副主席格雷戈里·斯科特·布朗(Gregory Scott Brown)说,如果暂缓驱逐到期后,房客还是没有支付租金,房东仍然需要通过驱逐程序才能重新获得他们的公寓。布朗建议,房东只要有可能,就应该和租客一起制定还款计划,让他们按期还款。

我可以在暂缓驱逐令期间把我的租户锁在外面吗?

不要这样做。也不要关闭水电气。美国国家公寓协会主席鲍勃·平内加尔(Bob Pinnegar)表示:“重新获得公寓所有权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法院和驱逐程序。如果你自行执法,可能会受到民事或刑事处罚。”

代表房东和租客的纽约市律师霍华德·波奇(Howard Poch)说,在纽约,如果房东这么做,法院甚至可能允许租客回到公寓。

如果我的租客停止付款,我可以怎样做?

虽然有暂缓驱逐令,但并不免除租户缴付租金的义务或解除租约的任何其他条款。根据联邦指引,租户必须在声明书上签字,明确说明租金仍未到期,一旦暂缓期解除,租户若不偿还租金,将被驱逐。此外,如果是基于租客从事犯罪活动或损坏你的财产等原因予以驱逐,这仍然是允许的。在这种情况下,记录这些违反租约的行为至关重要。

我可以停止支付我的租赁组合财产的抵押贷款吗?

这样做你可能会面临违约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风险。相反,你应该在第一次签约时就联系你的贷款人,解释情况,要求延期,暂时暂停付款,或者修改贷款条款,这样可以改变你的抵押贷款条款,从而降低利率或延长期限。有各种各样的计划可以帮助业主避免丧失抵押品赎回权,而且不会影响到信用分。

如果你是房客

我还有多少时间?


联邦的禁止驱逐令3月31日到期,而一些州和地方的暂缓驱逐令有所不同。比如在纽约市,暂缓驱逐令虽然理论上延至5月1日,但这只适用于填写经济困难申报表(Hardship Declaration)的租户。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填写这份艰苦声明,房东就可以对租户提起驱逐诉讼,并可以按程序进行驱逐了。不过在这段时间内,你仍然可以尽快采取行动,向法庭或房东提交这份经济困难表,这至少能为你再争取三个月的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救济方案?

努力与房东保持沟通,说明你面临的困难,并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将拖欠的房租按若干月分期付款。

如果你的房东还算过得去,他可能会接受这个条件。即使他表现得不通人情,也要记住保持礼貌。写每一封电子邮件时,都要表现得好像有一天它会被驱逐法庭的法官读到一样。

另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租赁协议的担保人,你的房东可能会向他们追讨你欠的钱。所以,如果你还没有告诉他们你的困境,现在是时候了。你可能想让他们参与你下一步的决定,因为他们的钱也岌岌可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5#
 楼主| 发表于 2021-5-26 01:33:06 | 只看该作者
江宇:“靠养老教育医疗拉动内需”是饮鸩止渴的想法

2021-05-25 10:27:56  来源: 食物天地人   作者:江宇





  导 语

  2018年7月16日,一篇题为《养老、教育、医疗有望成拉动内需“三驾马车”》的报道认为:养老、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刚性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有望成为我国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

  说白了,《三驾马车》就是试图在养老医疗教育领域,让老百姓多花钱、多消费,让社会资本多投资、多盈利。养老、医疗、教育是人的基本需求,是基本人权,把基本人权作为商品来买卖,降低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吗?如果让三驾马车严重透支百姓购买力,百姓还能拉动经济的内需吗?且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江宇如何驳斥“三驾马车”论。市场化的车轮还在滚滚向前,因此江宇的驳斥更是难能可贵的醒世之言。

  作者|江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转载编辑|Ripple

  后台编辑|童话

  2018年7月16日,《经济参考报》发表题为《养老、教育、医疗有望成拉动内需“三驾马车”》【网址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的报道认为:养老、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刚性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有望成为我国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这篇报道发表之后,迅速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绝大多数读者留言表示强烈反对,这值得深思。

  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养老、教育、医疗事业应该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公益事业,而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道路。将养老、教育、医疗作为拉动经济的手段,颠倒了经济发展和民生的关系,既不符合社会事业自身的规律,也不符合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甚至连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不会公开提出这样的主张。《三驾马车》一文的观点,实质是把基本民生福利变成了资本追逐利润的手段,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不成立的。

  鉴于此文比较集中的代表了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我们就以此文解剖麻雀,说明为什么这样的主张不成立。

  01  《三驾马车》一文的主要观点

  “内需”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需求三部分。如果将养老教育医疗事业作为社会福利,由政府提供,那么就构成了政府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确实也能拉动内需,这个标题本身不能算错。

  但是,在我国当前的语境下,包括《三驾马车》一文的观点和案例,显然并不是主张政府承担养老医疗教育的责任,而是着眼于消费和投资需求,也就是说,在养老医疗教育领域,设法让老百姓多花钱、多消费,设法让社会资本多投资、多盈利。

  以《三驾马车》一文为例,此文的主要观点是:

  一方面,养老、教育、医疗的刚性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表现为供不应求的养老院、大受追捧的校外培训机构、去国外治病的需求“爆发式增长”等等;因此,该文作者很自然地认为,既然老百姓有需求,就可以用来拉动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资本进入养老、教育和医疗行业有很强的冲动。该文多次用到“盛宴”“蓝海”“富矿”“如火如荼”等词语,用以描绘各界资本对进入养老、教育和医疗行业的饥渴程度。作者乐观地认为,既然大量资本在养老教育医疗领域投资布局,就应该鼓励这些资本进入,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上述两点,对现象的描述是成立的,但这不能得出养老、教育、医疗有望成拉动内需“三驾马车”的结论。

  02  是“三驾马车”还是“三座大山”

  对《三驾马车》一文,许多网友评论都指出,医疗、教育和养老不是“三驾马车”,而是人民群众的“三座大山”(也有说法认为“三座大山”是教育、医疗和住房,其原理是类似的)。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现状。

  靠社会事业来拉动内需,想办法让老百姓花钱,这不是一个新思路,而是在一段时间里很流行的思路,但这种思路是有问题的。医疗、教育、住房都是极其特殊的商品,因为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而不是一般的消费品。社会事业过度市场化,必然导致基本民生受到影响,虽然有关机构短期可以盈利,但长期来看增加了人民基本生活和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基本公共服务费用过高,会让居民增加预防性储蓄,从而减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影响生产和消费的再循环。

  今天人民群众感受到的看病贵、上学贵等问题,正是一段时间以来片面强调靠社会事业拉动内需的结果。看病贵、上学贵、住房贵,也正是很多老百姓不敢消费、不愿消费的原因。今年5月,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率创多年来的新低,主要原因就是过去两年,大量居民贷款买房,2016年居民部门新增贷款从2015年的3.9万亿大幅上升至6.3万亿,2017年继续上升至7.1万亿,导致购买力被严重透支。这是拉动内需还是抑制内需呢?

  《我不是药神》电影截图

  我国房地产业就是因为过度强调经济属性,忽视了保障属性,在通过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同时,造成了大量刚性需求难以满足、大量家庭成为“房奴”、实体经济受到挤压,而《三驾马车》一文明确认为“养老产业很有可能成为房地产之后下一个产业‘富矿’”,难道是主张养老业将来也成为中国所有家庭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吗?

  和住房一样,养老、教育和医疗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是人能够生存、发展、繁衍生息的前提,再说大点,是基本人权。即使是在封建社会,都不允许在饥荒之年囤积居奇、炒作粮价。而今天,把基本人权作为商品来买卖,是不符合现代国家治理理念的。

  面对基本民生需求(《三架马车》作者笔下的“刚性需求”),普通消费者是没有多少选择能力和谈判能力的,只能被动地接受消费,而不管价格有多高。如果放任资本进入这些行业,那么必然导致价格不断虚高,而消费者没有控制的能力。结果背上沉重的负担,付出本不必要的付出。

  表面上的所谓“爆发式增长”,实际上不是真实的需求。

  ——2007年到2016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从1.2万亿元增长到5万亿元以上。不到十年增长了4倍,可谓“爆发式增长”了。但是,难道老百姓的发病率增长了4倍吗?不是的。某些疾病的发病率确实在上升,但主要原因是医疗体系逐利性导致的大处方、过度服务和药价虚高。

  ——校外培训市场的所谓“火爆”,难道是真实的需求吗?不是。今天的中小学教材和20年前笔者上学时相比,知识容量并没有显著的变化,但为什么今天的孩子要花当年两倍、三倍的时间去学同样的知识呢?主要是因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导致面向升学的竞争,而校外培训机构的商业化、市场化则加剧了这种需求。而校外培训的火爆,又违反了教育自身的规律,造成教育质量的大幅度下降。

  所以,虽然我国养老、教育、医疗的支出确实增长很快,但这种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过度重视这几个领域的经济属性,忽视了其民生属性所导致的。如果进一步将其推向市场,靠他们拉动经济,只会加剧这几个领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降低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起不到拉动内需的作用。

  1965年毛泽东主席说过:“药品医疗不能以赚钱不赚钱来看。一个壮劳力病了,给他治好病不要钱,看上去赔钱,可是他因此能进行农业和工业生产,你看是赚还是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再往远了说,德国早在工业化初期就实现了免费教育,让贫富贵贱的儿童都能平等接受教育,德国元帅毛奇说:德意志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今天的中国已经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应该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好,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03  应该对资本进入  社会事业的后果有清醒认识

  《三驾马车》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对于资本进入养老教育医疗等领域,持十分积极和支持的态度。如该文提到:“养老产业很有可能成为房地产之后下一个产业‘富矿’”,“对于各路资本来说,健康服务产业已经成为竞相追逐的‘蓝海’”;“民众教育需求旺盛,社会资本看好教育市场的前景,资本才会加速流入。”

  南京某学校“小升初”摇号结果公示,场面混乱

  “蓝海”“富矿”“盛宴”等词汇,通常用在投资银行的报告中,用于描绘那些很快就将获得超额利润率的行业。用这些词来描述社会事业,是非常不合适的。即使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办的社会事业诚然是非营利的,而哪怕是社会资本举办的医院、学校、养老院等社会事业,也是以非营利性机构为主,不以追逐利润为主要目标。而《三驾马车》一文却这样高调地肯定资本进入社会事业追逐超额利润,这体现了对资本的本质缺乏认识,对放任逐利性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会造成何种后果缺乏认识。

  不错,社会事业确实需要资源的投入,需要人、财、物的投入,但这和鼓励“资本”进入是两回事。“资本”是一个具有明确定义的政治经济学概念,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追逐增殖为天性,二是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这两个特征,都是不符合社会事业的需要的。

  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也有两个特征:

  首先,作为基本民生,必须保障全社会公平享有。但资本的进入,将破坏社会的公平。因为,资本以逐利为天职,只会进入那些高收益的行业,具体地说,就是为高收入群体服务,提供高成本的服务。如果社会上“贵族学校”“贵族医院”达到一定比例,就会提高全社会的预期,也会破坏政府为大多数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从而导致阶层固化和社会不公平。

  《三驾马车》一文提到:“北京朝阳区的李玉霞最近忙着给父亲找家公立养老院,然而一个月下来还没有结果,有家养老院排队老人甚至高达数百位”,也就是说,供不应求的是公立养老院。其原因非常简单和明确——公立养老院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成本适宜,质量可靠。公立幼儿园、公立医院要排队是同样的道理。而私立医院、幼儿园、养老院通常不会出现供不应求,因为可以用高价把大多数需求者拒之门外。因此,解决“养老院排队”问题的根本办法不是让资本进入,因为资本一定会用饥渴营销的办法制造短缺,而不可能普遍满足各个阶层的需求,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扩大公益性服务的供给。

  其次,社会事业有自身的规律,而资本的逐利性将会破坏这种规律。例如,在教育领域鼓励逐利,因为教育的效果是短期内难以观测到的,那么教育机构就会通过提高培训内容的复杂程度来吸引消费者。在医疗领域,如果以资本逐利为首要目标,就会把主要资源配置在晚期治疗环节,而不是成本低、效益好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环节。目前,全球很多国家医疗体制都面临着费用上升过快的压力,背后就是资本的这种逐利动机所导致的。至于我国“莆田系”为代表的民营医院,通过欺骗患者、夸大病情来获得超额利润,更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情。这个问题通过监管是难以解决的,除非改变资本的逐利性。

  有些媒体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服务产业规模要在2030年达到16万亿元,而2017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规模仅为4.9万亿元为依据,断定我国健康产业将获得快速增长。但事实上,今天的“健康服务业”绝大多数仍然是“医疗服务业”,因为医疗的利润最高。如果我国医疗总费用达到16万亿元,那么就会像美国那样,医疗成本家庭和企业沉重的负担,导致大量家庭和企业破产,成为经济增长的陷阱,而不是动力!

  《三驾马车》也说到:“万科、华润、恒大一批地产商大推‘养老地产’项目,虽然有的项目处于亏损状态,但这似乎丝毫没有动摇地产巨头们做养老的决心。”——这些地产大佬真的是要做养老吗?其实质是借着养老的旗号,规避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实质仍然是房地产。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无论从国情、文化和发展阶段来看,都只能是以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为主要养老方式,机构养老只能作为补充。况且,目前大搞“养老地产”的企业,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提供长期护理、医疗卫生等服务上,因为这些环节投入大、利润低、风险大,远不如炒作房价来得快。这就是“养老地产”的实质。

  某养老地产广告

  最后,如果资本进入社会事业之后,势力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绑架公众、绑架政府、绑架社会。这里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医疗。美国的医疗体制就是资本主导的,其卫生总费用占到GDP的19%以上,远高于欧洲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健康绩效在发达国家中排在倒数位置。资本主导的商业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抵制政府控制医疗成本的努力,而政府和公众无能为力。

  这里顺便一提,最近很火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问题的要害就是,垄断资本绑架政府、绑架社会、绑架公众。这种治疗癌症的专利药,其生产厂家利用专利保护构建的垄断地位,获得了远远超出其研发成本的利润,并且不断利用各种办法强化其垄断地位。其中一个手段就是利用媒体造势,渲染患者吃不上药的痛苦。但这种造势不是为了降价,而是要鼓动政府出面为药品付费,从而让医药厂商继续获得超额利润。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办法不是引进,因为连美国都没有办法控制住医药企业的超额利润,我国对一个美国企业的影响力不可能超过美国政府。最根本的办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进自主创新,才能彻底打破大资本的垄断。

  总之,中国人民确实对养老、教育、医疗有着现实的需要,但这和拉动内需是两回事。人民群众需要,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用市场化、商业化的方式提供这些服务,更不意味着可以让养老教育医疗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盛宴”“肥肉”“蓝海”。人民群众需要的是公平性、公益性、成本适宜的服务,而不是资本逐利动机下产生的两极分化、商业化、贵族化的服务。如果是以老百姓带来沉重负担、巨大的社会不公平、影响长期发展能力为代价,这样的经济增长有什么用呢?靠资本进入民生事业追逐利润,结果不可能是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只能是压垮人民群众脊梁的“三座大山”。

  网友热评

  如果人一生的奋斗,主要是面对最基本生存需求的挣扎,那上述这些行业再发达、再先进,这个社会也不过是先进的原始社会,这个社会里的人也不过是过着先进原始人的生活。只不过原始人面对的是恶劣的自然环境,现代原始人面对的是恶劣的资本环境。

  ——太阳树

  自从来到人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和血淋淋的,随时都要向外扩张。

  ——马克思《资本论》

  三驾马车,呵呵哒,如果能赚取1000%的利润而不用付出任何代价,或者只需付出微小代价就行。资本凭什么降价来使大众的消费的起,毕竟刚需!

  ——迟到的XXX

  几年前,李玲有一篇关于医疗制度的专栏,写的很好。一个国家人民的幸福,离开了社会主义,只能靠情怀和觉悟,私有化市场化是一条不归路。市场经济拼得是实力,弱肉强食,强者吞噬弱者,弱者只能去死。如果照那位人士的话去做成拉动内需的产业,发展到极致就是医疗教育养老成为资本渔猎百姓的战场。躺在养老院,躺在病床上,躺在宿舍,这一群群各种各样的人都是资本的猎物和美味。

  ——似是而非

  简单说,养老教育医疗对于资本家来说是三架马车,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三座大山。这三样本来可说是人权,是劳动者应得的权利。如果拿来当做赚钱的工具,则可说是彻底的剥削。以我们厂为例,人均工资不到5000,跟我说什么养老投资,教育投资,说得着吗?

  ——马拉喀什水手

  —END—

  图文来源:观察者APP,2018-07-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6#
 楼主| 发表于 2021-6-4 19:16:52 | 只看该作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1-06-04 17:22
来源:健康中国 中国政府网

国办发〔2021〕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为持续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防控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强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力争通过5年努力,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二、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一)打造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医院。以推动国家医学进步为目标,依托现有资源规划设置国家医学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均含中医,下同)和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形成临床重点专科群,集中力量开展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开展前沿医学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实施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带动全国医疗水平迈上新的大台阶。以省域死亡率高、外转率高的疾病为重点,强化国家级高水平医院对省级医院的技术和人才支持,加快补齐专业专科短板,提升省域诊疗能力,减少跨省就医。

(二)发挥公立医院在城市医疗集团中的牵头作用。按照网格化布局管理,组建由三级公立医院或代表辖区医疗水平的医院(含社会办医院、中医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为成员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统筹负责网格内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集团内各医院加强协作,结合实际建设优势专业专科,形成特色鲜明、专业互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推进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三)发挥县级医院在县域医共体中的龙头作用。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原则,积极发展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能力建设,提升核心专科、夯实支撑专科、打造优势专科,提高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提高县域就诊率。加强城市三级医院对县级医院的对口帮扶,逐步使县级公立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加强县级医院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和业务融合,做实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统筹管理,发挥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团队的技术支撑作用,提升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加快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支持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

(四)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依托现有资源,加快推进传染病、创伤、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建设。支持部分实力强的公立医院在控制单体规模的基础上,适度建设发展多院区,发生重大疫情时迅速转换功能。每个地市选择1家综合医院针对性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对现有独立传染病医院进行基础设施改善和设备升级。县域内依托1家县级医院,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建设。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独特作用,规划布局中医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打造高水平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发挥军队医院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国家生物安全防御中的作用。持续强化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应对能力。

三、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一)加强临床专科建设。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建设临床专科,重点发展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儿科、麻醉、影像、病理、检验等临床专科,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提高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加大对中医医院的支持力度。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强相关学科建设。

(二)推进医学技术创新。面向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医药卫生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推动原创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和新策略等的产出。强化科研攻关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支撑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主要用于对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健全职务发明制度。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制定一批中医特色诊疗方案,转化形成一批中医药先进装备、中药新药。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促进医疗新技术进入临床使用。

(三)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大力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强化基础护理,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开设合理用药咨询或药物治疗管理门诊,开展精准用药服务。大力推进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有效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推广中医综合诊疗模式、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全链条服务模式,实施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

(四)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推动手术机器人等智能医疗设备和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建立药品追溯制度,探索公立医院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

四、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

(一)健全运营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为提升医院治理能力和水平提供法治保障。整合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系统和人、财、物等资源系统,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以大数据方法建立病种组合标准体系,形成疾病严重程度与资源消耗在每一个病组的量化治疗标准、药品标准和耗材标准等,对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成本产出、医生绩效等进行监测评价,引导医院回归功能定位,提高效率、节约费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实行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预算管理,贯穿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分析、考核等各环节,从数量、质量、实效、成本、效益等方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定期公开医院相关财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要流程为重点,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强化内部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资产控制、会计控制、政府采购控制、信息公开控制等,防范财务风险、业务风险、法律风险和廉政风险。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降低万元收入能耗支出。推广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

(四)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坚持和强化公益性导向,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持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重点考核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改革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以聘用合同为依据,以岗位职责完成情况为重点,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挂钩。完善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绩效考核制度,促进资源下沉,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

五、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一)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并落实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对编制内外人员待遇统筹考虑。落实岗位管理制度,按照医、护、药、技、管等不同类别合理设置岗位,科学编制岗位责任书,实行竞聘上岗、合同管理,激励人才脱颖而出。增加护士配备,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左右。

(二)改革薪酬分配制度。落实“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要求,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合理确定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例。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实行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公立医院可采取多种方式自主分配。医院可自主设立体现医疗行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薪酬项目,充分发挥各项目的保障和激励作用,更加注重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鼓励对主要负责人实行年薪制。

(三)健全医务人员培养评价制度。强化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中医药师承教育。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老年、儿科、重症、传染病等紧缺护理专业护士的培养培训,推动护理岗位科学管理,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分层分类评价,合理设置评价标准,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增加临床工作数量和质量指标,探索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淡化论文数量要求。稳慎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探索在岗位设置合理、人事管理完善、具有自主评审意愿的三级公立医院试点自主开展高级职称评审。

(四)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稳妥有序试点探索医疗服务价格优化。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医疗机构充分参与、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统筹兼顾医疗发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调控医疗服务价格总体水平。建立灵敏有序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调价评估,达到启动条件的要稳妥有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理顺比价关系,支持公立医院优化收入结构,提高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五)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开展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探索按床日付费、门诊按人头付费。探索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科学制定医保总额预算,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按病种、按床日、按人头等的付费标准。规范医保协议管理,明确结算时限,细化结算规则,确保基金及时足额拨付。指导推动公立医院积极参与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落实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鼓励各地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

六、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

(一)强化患者需求导向。坚守纯粹医者信念,尊重医学科学规律,遵守医学伦理道德,遵循临床诊疗技术规范,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适宜、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检查检验集中预约服务,开展诊间(床旁)结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服务。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开展公益慈善和社工、志愿者服务,建设老年友善医院。加大健康教育和宣传力度,做好医患沟通交流,增进理解与信任,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建设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挖掘整理医院历史、文化特色和名医大家学术思想、高尚医德,提炼医院院训、愿景、使命,凝聚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激发医务人员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不竭动力,唱响大医精诚、医者仁心主旋律,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赢得患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三)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减轻工作负荷,落实学习、工作、休息和带薪休假制度,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鼓励公立医院通过设立青年学习基金等多种方式,关心年轻医务人员成长。健全职工关爱帮扶机制,切实解决医务人员实际困难。建立医务人员职业荣誉制度。加强医院安全防范,强化安保队伍建设,完善必要安检设施。将解决医疗纠纷纳入法治轨道,健全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医闹、暴力伤医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七、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

(一)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公立医院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集体研究决定重大问题。健全完善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建立书记、院长定期沟通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在公立医院章程中明确党建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党委研究决定医院重大问题的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把党的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委书记和院长。党委书记和院长分设的,党委书记一般不兼任行政领导职务,院长是中共党员的同时担任党委副书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医院党委要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制定实施医院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选拔任用具体办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管理办法,建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探索建立以医德、能力、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

(三)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党支部参与人才引进、队伍建设、职称职级晋升、绩效考核、薪酬分配、评奖评优等重大事项讨论决策的制度机制,把好政治关、医德医风关。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四)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卫生健康部门具体负责,教育、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公立医院党委承担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全面开展公立医院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定和巡视巡察工作内容,作为年度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八、加强组织实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各地要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强化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统筹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体制机制改革。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调整完善相关政策,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落实投入责任。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

(三)建立评价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建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有机结合。地方按照属地原则对辖区内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充分考虑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

(四)总结推广经验。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研指导,挖掘、总结、提炼、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国务院办公厅
2021年5月14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6 13:23:10 | 只看该作者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二十万亿元(经济新方位)
来源:人民日报
2022-01-26 09:30
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1月25日,国新办召开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了去年财政政策落实情况。

兜牢“三保”底线

2021年财政收支形势符合预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与2019年相比增长6.4%。其中,税收收入17.27万亿元,增长11.9%;非税收入2.98万亿元,增长4.2%。财政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价格上涨带动,2021年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从财政支出看,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万亿元,增长0.3%。中央部门支出下降,腾出更多资金支持地方、支持基层。


从支出结构看,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分别增长3.5%、7.2%、3.4%,均高于总体支出增幅。

许宏才介绍,为兜牢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财政部门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地方财政运行监测机制等手段,保障县级财政资金充足。2021年,用于增加地方财力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10.1%,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长13.2%,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增长8.5%,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增长11%。总体看,过去一年基层财力持续提高,县级“三保”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让中央财政资金高效下沉到市县基层。2021年中央财政直达资金2.8万亿元中,分配市县1.8万亿元,体现了增量资金向基层倾斜的要求。截至12月31日,实际形成支出2.67万亿元。目前所有资金全部分配到了资金使用单位,共安排项目43万多个。

从用途看,支持保居民就业超过510亿元;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基本民生支出超1.92万亿元,约占总支出的72%;相关直接惠企支出累计超过6000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166万余家;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支出超过3300亿元;安排投资额超过1亿元的重点项目接近3000个,累计资金超过1.3万亿元,保障农田水利、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大项目有序开展。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向全面乡村振兴平稳过渡,2021年中央有关补助资金在2016年至2020年连续5年每年增加200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0亿元。资金分配重点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的地区倾斜。

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

2021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精准实施减税降费,突出支持制造业升级和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许宏才介绍,在“十三五”期间累计减税降费超7.6万亿元基础上,2021年又新增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在“强基础”方面,2021年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在“攻关键”方面,财政支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抓重点”方面,财政加强对国家实验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支持;在“推改革”方面,改革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大幅精简预算科目,提高间接费用比例,为科研人员潜心钻研营造良好环境;在“重引导”方面,注重发挥税收政策作用,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除了对高新技术企业减征所得税等税收优惠外,2021年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并且允许企业按半年或者前三季度提前享受优惠。2021年前三季度,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兑现的减免税额约3300亿元。”许宏才说。

提升财政政策效能

许宏才表示,2022年财政部门要准确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一是坚持总量和结构并重,提升财政政策效能。保持财政支出在较高水平,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大力优化支出结构,用好存量和增量资金,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

二是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延续实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措施;继续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避免地方因财力不足而在减税降费上打折扣;坚决打击偷税漏税骗税,坚决制止乱收费。

三是用好地方政府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2021年,全国人大批准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2022年要优化专项债券使用方向,重点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保障重点领域项目建设需要。

四是增加转移支付,保障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财政能力。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着力强化财力薄弱地区的资金保障。通过资金直达和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等方式,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五是严控政府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强化各类预算支出编制、审核和管理,全过程实施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推进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衔接,腾出更多资金用于支持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六是合理把握政策力度,增强可持续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评估和把握财政收支政策。合理安排赤字和债务规模,有效防范风险。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的紧密配合。

链接

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 9个方面22大类80个服务项目 手机户
4 个回复 - 13787 次查看
发改委:《国家标准2021》是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1-04-21 15:30 4月21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近日印发的《国家标准2021》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2021-4-22 01:19 - 焦典 - 资料坛


拒斥私有化 习总: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有力保障人民健康
2 个回复 - 2341 次查看
习近平: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2020-09-15 15:34:32求是网 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习近平2018年1月,我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 ...
2020-9-15 18:35 - 焦典 - 焦点时评









89炉上烤 中小企业政府扶持能救多少 不是说好市场决定吗
8 个回复 - 793 次查看
刘鹤牵头的小组,有个最新判断2020年05月13日 19:09:38 来源:政知道 撰文 | 余晖 5月12日晚,中国政府网发布了一则消息,即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第六次会议,刘鹤主持。在国务院的若干“领导 ...
2020-5-13 23:18 - 焦典 - 前中后三十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8#
 楼主| 发表于 2022-1-26 16:30:09 | 只看该作者
工信部:3-5年内逐步取消来电显示费
来源:人民网
2022-01-26 14:22

1月24日,针对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民关于“来电显示费用何时能够取消”的留言,工业和信息化部回复称,来电显示费不由政府进行定价,目前仅存在于部分未迁转、已经停售的老套餐用户中,占比低于2%,将在3-5年内逐步取消来电显示费用。

网民1月7日在人民网向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肖亚庆留言称,来电显示费用何时能够取消?在如今进入了5g时代,现在的套餐基本上都是减免来电显示费用,但是还是有少部分前期套餐附加的来电显示费用,希望工信部能够在提速降费的安排下减免掉其他套餐的来电显示费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24日回复称,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精神,2014年我部联合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通告》(工信部联通[2014]182号),放开所有电信业务资费,目前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电信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和用户需求制定,不再由政府进行定价。

工业和信息化部非常重视用户对来电显示费的意见建议,自2017年起,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在新增及在售套餐中赠送或包含来电显示业务,不再额外收取费用,并逐步推动存量来电显示收费用户向免费的资费进行迁移。截至目前,来电显示收费仅存在于部分未迁转、已经停售的老套餐用户中,占比低于2%。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通过鼓励市场竞争和加强政策引导等方式,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通过老旧套餐迁转、语音流量资源置换来电显示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免费用户范围,在3-5年内逐步取消来电显示费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8 19:36:45 | 只看该作者
环保问答丨“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来源:光明网作者:张佳兴
2022-01-28 13:17
张波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

“十四五”是我国水环境保护生态的关键时期,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水环境理化指标方面的治理成效是相当显著的。

当前已经接近或者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是同时,我们跟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明显短板。

“十四五”时期优良水体比例的目标定为85%,比2020年83.4%的好III比例上升了1.6个百分点,这跟“十三五”的改善幅度相比相当的稳了。

实际上就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我们不鼓励各地去追求过高的优良水体比例,而希望大家把工作重心放在夯实工作基础,补齐工作短板,提高工作质效上。

在“进”的方面,“十四五”我们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着力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
----------------------
环保问答丨2021年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光明网
2022-01-28 13:17
刘友宾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

过去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生态环境领域8项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4.9%,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达到“十四五”序时进度要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