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1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次长期萧条将持续几十年 中国地位 大宗商品160年史回顾

[复制链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5:3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宗商品160年历史回顾:下跌比上涨耗时长50%(图)

2015年10月21日 19:19
来源:凤凰国际iMarket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6人参与 5评论


在中国原材料需求放缓之际,尚未出现可替代的新需求来源
研究历史价格变化发现,大宗商品下跌一般比上涨耗时长50%
如果超过一个世纪的价格周期能够提供一丝线索,那么对于遭受围攻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而言,目前的低迷恐怕没那么快结束。
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David Jacks表示,商品生产商正在遭受几十年以来最长的跌势,但在未来长达24个月的时间里,矿产商、农户和产油企业或许都无法盼来大宗商品价格的底部。2011年,原材料供应达到近8万亿美元的峰值。Jacks对超过160年的价格走势进行了研究,从黄金到棉花,从石油到铜,覆盖方方面面。他认为,可能要等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价格才会出现持续的反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Jacks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Burnaby通过电话表示:“从价格的绝对顶部开始,目前已经完成了下行过程的约75%-80%。底部不会很快完成,在底部将会盘整数年的时间。”作为全球粮食、能源和金属消费大国的中国经济创出20年以来的最慢增速,加剧了大宗商品的大跌。
而此前价格创出纪录高位,令生产商提高产能,因此部分大宗商品的供应仍在增加。Ned Davis Research Group认为,原材料可能处于20年“超级熊市周期”的第四个年头,该机构也研究了18世纪以来大宗商品的萧条期。萧条期过程更长持有类似观点的不止是Jacks。包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基金、研究机构和银行也预测,投资者还需要等待较长时间。
2015年以来,衡量22种大宗商品回报率的彭博商品指数下跌了约15%,8月触及16年低点。该指标即将录得连续第五年的下跌,为199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长跌势。T. Rowe Price Inc.驻悉尼澳大利亚研究部门主管Viral Patel表示:“我们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底部胶着。”该公司在全球管理着超过7700亿美元的资产。他认为,需要至少三年的时间才能出现首波大宗商品的反弹走势,镍和铜最有可能受益于中国向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铜线用于汽车和包括洗衣机、冰箱等电器。
经济学家Bilge Erten(现任职于波士顿的东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Jose Antonio Ocampo在2012年为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进行的一项分析显示,1865年至2010年间,世界经历了四次所谓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他们分析发现,在当前的周期之前,上一次峰值出现在1973年,随后是长达26年的除原油外的商品价格下跌。西门菲沙大学的Jacks分析了30种商品的历史价格变化,他发现,从20世纪之初以来,价格的下行走势一般要比上行走势长约50%。
1999年左右,在最近一轮上行趋势的最初阶段,随着中国经济不断扩张(于2009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原材料成为了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投资选择。2007年前的六年,也就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彭博商品指数增长了一倍以上。Jacks认为,由于中国城镇化步伐迅猛,目前的周期非同寻常。
英国和美国的工业化进程耗费了50-100年的时间,西欧和日本二战重建工作也耗费了很长时间。Jacks公布了一份2013年3月的研究报告,内容有关1850年以来大宗商品的大起与大落。他称,目前没有和中国有类似影响力的新的原材料需求来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Metals to energy have tracked China's rapid expansion
“我们所经历的中国的转变规模是史无前例的”,Jacks表示,“超过3亿人在过去20年中迁入城市。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
据Barrick Gold Corp.的顾问Jim Gowans,在中国需求膨胀时期准备不足的生产商,现在对于中国经济的放缓也无法确定。Gowans在采矿业有着约40年的从业经验,10月1日,以几十年观察铜、镍和金市为基础,他在墨尔本对记者表示:“以前,你能够预测一个周期大约为4-5年。而现在,波动性会大得多了。”
下一个中国在哪里
高盛预计,至少在2019年以前,铜都将延续供大于求的状态,并表示原油价格或在接下来的15年中维持低位。麦格理集团认为,收入减少要延续更长一段时间,才会令生产商降低供应量,从而令金属和矿产市场恢复平衡,并触发价格的反弹。虽然PIMCO称预计大宗商品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反弹,但认为其跌势已经基本结束。
Jacks称,如果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出现新的大规模的工业化,那么反弹周期可能会更加缓慢,延续几十年的时间。他表示,在全球经济增幅超过现有产能之前,价格不会真正地开始上涨。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需求催化剂,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就像21世纪初的中国,但是目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满足这个标准。有些公司运营的投资周期是40、50或是60年,在采矿业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5:38:09 | 只看该作者
鞍钢陷巨亏 国际钢价全面暴跌13个月
熊少翀 · 2015-10-21 · 来源:界面

  连白菜价都追不上的钢铁价格,还在继续下跌。

  10月2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9月末,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61.19点,环比下降3.42%,同比降幅接近三成。

  在中钢协监测的高线、螺纹钢、中厚板、热轧卷板、冷轧薄板、镀锌板、角钢和热轧无缝钢管等八大主要钢材品种中,价格全线下跌,下跌程度在48-117元/吨不等。

  不仅如此,9月CRU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亦环比下降3%、同比下降25.9%至121.8点,为连续第13个月下跌。

  A股钢铁上市公司正在陆续发布三季报预告。界面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已发布三季报或预告的钢企,都已陷入巨额亏损,包括上半年录得盈利的企业,也跌进了三季度的亏损“黑洞”。

  鞍钢股份(000898.SZ)便是典型代表。其上半年盈利1.55亿元,因三季度预亏10.43亿元,前三季度将陷入亏损8.88亿元,而去年同期,鞍钢股份盈利9.23亿元。

  “失血”最严重的并非鞍钢股份。宝钢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韶钢松山(000717.SZ)预计,前三季度亏损高达16亿元,暂列钢企前三季度“亏损王”。

  三季度亏损超过上半年亏损的不在少数。首钢股份(000959.SZ)前三季度预亏5.2亿-6.2亿元,其中三季度亏损为3亿-4亿元,而上年同期则盈利1079万元。华菱钢铁(000932.SZ)的亏损额更大,其前三季度预亏9亿-13亿元,其中三季度亏损7.5亿-11.5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4306万元。

  此外,三钢闽光(002110.SZ)亦预亏6.4亿-6.49亿元,民营企业沙钢股份(002075.SZ)三季度亏损相对较少,为995万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额增加到1393万元,同比下降182%。

  据不完全统计,3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目前已有22家钢企披露了业绩预告,其中多达15家企业预告三季报亏损,占比超过2/3。

  对于巨额亏损,钢铁企业普遍解释为“钢材价格加速下滑”。事实上,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供求关系持续恶化。

  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钢材需求不断收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前三季度生产总值(GDP)增长6.9%,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比1-8月回落0.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降0.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降0.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粗钢产量不降反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全国平均粗钢日产量220.40万吨,环比上月增加4.46万吨,增长2.07%。

  另据海关统计,9月全国出口钢材1125万吨,进口钢材101万吨,净出口钢材1024万吨,折合粗钢1063万吨。按上述数据计算,9月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为5549万吨,环比下降6.1%,使得市场供大于求局面更加紧张。

  此外,主要原燃材料价格的下降,亦减弱了对钢价的支撑作用。据中钢协监测,9月,进口铁矿石(海关)平均价格为58.01美元/吨,环比下降2.65%;国产铁精粉和废钢价格均由升转降,环比分别下降0.98%和4.45%;炼焦煤和冶金焦价格则分别下降2.19%和3.55%。

  价格因素之外,人民币汇率大幅调整亦对钢企造成较大影响。目前国内钢企的生产原料主要靠进口获得,多数公司均有外汇交易,而三季度人民币主动贬值导致汇率大幅波动,令国内涉外企业均受到较大损失。鞍钢股份和华菱钢铁即在业绩预告中提到了这一“致亏”因素。

  “从已经公布的情况来看,企业经营现状较之上半年均会出现大范围的下降,企业经营困难局面不言而喻。”卓创资讯钢铁分析师刘新伟认为,国内钢铁企业在四季度将面临更大的生产压力,停产检修以及被动停产的企业将越来越多,勒紧裤腰带的日子还仅仅是个开始。

  不过,也有不少分析师看好四季度的钢材市场。他们普遍认为随着四季度稳增长措施的继续加码,钢市下游需求有望从一定程度上摆脱房地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再加上最近钢厂检修情况有所增多,钢价下滑动能减弱,预计四季度钢价有望企稳反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5:38:38 | 只看该作者
中钢协披露,2014年国内共生产粗钢8.23亿吨、生铁7.12亿吨、钢材11.2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0.89%、0.47%和4.46%,增幅同比回落6.65个百分点、5.77个百分点和6.89个百分点。钢铁行业整体销售利润率只有0.85%,在整个工业行业中垫底。

  对于市场低迷原因,中钢协给出了众多原因,例如201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传统行业、重化工业经营困难,下游行业中汽车产销增速回落,工程机械等耗钢量大的产品产量大幅下降,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13.9%……

----------------------------------------------

  李友公司被人追债,上千平方米的钢材区已一片狼藉。

  国内钢铁行业进入史无前例“寒冬” 银行停贷本地钢贸商资金链断裂借高利贷“过冬”

  “过去说钢材卖出白菜价,现在是钢材连白菜的价格都不如,一斤钢材还买不到一斤白菜,甚至还便宜过一两猪肉,现在猪肉要十多元一斤呢。”在广州、清远等地有多个钢铁仓库的钢贸商李友(化名)坐在自己的螺纹钢上,抽着广州本地的“双喜”烟,他也不怕裤子上沾上铁锈。而在以前,他抽的是“熊猫”,一包要50元。由于当前国内钢铁行业进入深度“寒冬”,钢材价格跌回到十多年前,在广东,像李友这样做钢铁贸易的老板们日子现在都不好过。李友过去曾是经营着4家钢铁贸易公司的“大腕”,如今却沦落到被高利贷公司追着还债四处躲债的地步。而在钢铁行业内,像他一样陷入资金链断裂的钢贸商不在少数。这位昔日土豪面临的窘境,也折射出当前整个钢铁行业面临的危机。

  李友穿着一件黄色T恤,走在大街上,没人会想到他曾是身家千万的土豪。虽自嘲是个“土包子”,但却很跟得上时代。除了微信、UC浏览器外,他还让手下帮忙装了钢材期货看盘软件和几个钢铁和有色金属资讯网站App。他知道,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的风向标,从这里能读懂行情,说起现在国内的钢铁行业形势,他也是如数家珍,俨然是行家派头。

一斤钢铁不敌一斤白菜

  “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40997万吨,同比下降1.3%。这是2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钢铁消费也下跌得厉害,上半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36231亿吨,同比下降4.7%,去年同期的数字是下降3.4%。”

  以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主力合约为例,今年7月初其价格一举向下突破2000元/吨,8月初一度下挫到1800元/吨,每斤钢材的价格是0.9元,真是贱过白菜。目前,其价格在1900元/吨左右的低价。与期货市场类似,现货市场的价格同样不断下挫。在实体钢材市场,钢材价格更是一路狂泻。位于黄埔大道亿富钢材市场的钢贸商赵茂才拿着一份报价表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韶钢产的HRB400螺纹钢报价在2500元/吨,永达公司产的HRB400螺纹钢报价在2400元/吨,广钢产的HRB400螺纹钢报价在2320元/吨。与6月份相比下挫10%左右。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是行业沉疴,国家也从审批等多个环节严控产能增长。但奇怪的是,钢铁行业的产能越控制越增长。这是行业的一个怪现状。“钢铁行业没有一个市场化的产能退出机制,大家都死撑着,就是不减产。”李友说,从2011年以来,螺纹钢的价格就像决堤的水库一般狂泄。随着经济增速持续回落,房地产等下游需求可能降至“冰点”,逾11亿吨产能和偌大的库存几乎压垮整个行业,“白菜价”的现实令不少钢企正面临严重亏损与出局的尴尬。

“库存的钢铁5年都用不完”

  李友分析说,产能过剩是造成当前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当前港口库存依然在一亿吨以上徘徊,而全国的钢铁库存量大约在11亿吨,其中有2亿吨是富余的,短期内消化不了。“也就是说,未来5年内,中国不用再生产钢材,都已经够用了。”

  一边是库存高企,另一边下游需求却很疲弱。“下游用钢行业疲软,没人向我们买钢,这才是造成钢材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李友说。

  做钢铁贸易商20年,李友的酒量一点点练了出来。从当初的滴酒不沾,到现在能喝一斤半白酒,过去穿29码的裤子,现在要穿33码,坐在办公桌前,“将军肚”都顶着桌子快坐不下了。不过,现在跟过去的不同之处在于,十年前,用钢企业为了把钢铁价格谈下来请他喝酒,而现在,是他求着用钢企业买他的钢材,清理库存“止血”。

  李友说,做钢贸商,房地产开发商和家电制造商都是得罪不起的,这些行业都是用钢大户,都是他要拼命巴结的“财神爷”。

昔日“土豪”今四处躲债

  没有钱都还好说,关键是做起钢铁生意后,整天被人追债,还有人到他的贸易公司捣乱,让他全家人的生活都惴惴不安,李友形容自己现在是“骑虎难下”。

  记者来到李友在清远清新县的钢材贸易公司看到,上千平方米的钢材区已变成一片狼藉,几十根十多米长的螺纹钢横七竖八地堆积在厂区内,周围还有几个工棚也已经倒下。“我还不起从民间借贷公司那里借下的高利贷,他们来催债,我还不起钱,他们就把我的钢材搬走。”蹲在工地一角,落寞写在李友脸上。李友在韶关、清远、广州各有一间钢材贸易公司,其中清远这家经营得最早,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建起。

  而当时的钢材就是现在的价格,当时,螺纹钢大约1800元/吨,但铁矿石价格才20美元/吨,钢铁厂议价能力还比较强。为了拓宽销售渠道,不少钢铁厂都会选择像他这样的钢贸商作为一级代理商,回想起那个“躺着就把钱挣了”的年代,李友异常兴奋。“当时的利润率能达到10%以上,甚至20%,当时我们跟钢厂熟,甚至也不用交预付款,都可以直接从那里拿到价值100万元的钢材。”李友说,银行也是“唯利是图”,看到钢贸商荷包鼓,毫不犹豫借钱给他们,而当时还没有这么多担保公司,只要带着一个银行支行的行长或者客户经理,给他看看你的钢铁贸易公司营业执照和存货,银行心里就有底了,随便贷款200万元都是家常便饭。“那时钢材就是硬通货,不怕卖不出去。”李友说。

  在2008年时,他就成为身家超过3000万元的“土豪”,当时,很多老家的亲戚知道他在广州赚大钱,纷纷找他借钱。

  如今李友也极少在广州露面,不过不是怕别人找他借钱,而是为了躲债,刚刚上高一的女儿也被他强制安排退学。“我怕天天有人追债,威胁到他们的安全。”他说,清远和韶关以前各有300多家搞钢铁贸易的公司,现在还在经营的不到100家,倒闭的超过50%,很多钢贸商都跑路了,欠款方都直接到存货区把钢材搬走抵债。白云区以前也有几十家搞钢材贸易的,现在好多都跑路了。“我认识一个钢贸商,以前在白云区搞钢材批发,赚了500多万元,后来被下游的用钢企业拖欠800多万元钢材款,因为借了银行500万元还不起,后来硬生生产生了300万元利息。整个公司都倒闭了,被欠的钱也没收回来。”

银行收紧贷款资金链断裂

  身家千万的钢材老板怎么就债务缠身呢?李友说,钢贸商做生意要有四部分资金“打底”——“银行保证金”、“在途资金”、“工地垫付资金”和“库存资金”,这些都需要银行信贷做支持。他的公司做上游某钢厂“一级代理”,根据行规,他需要将每月平均预计订货量10%的货款作为“保证金”先打给钢厂,而这笔钱要押在钢厂一年,通常要到年底,冲销货款。

  除了要给钢厂押一年的保证金以外,对于从上游订货,钢贸行规是提前一个月提交订单并付款,次月钢厂才配好货发送。就是说,需要钢贸商提前一个月垫付货款。这就是钢贸业内要先付出的“在途资金”。

  而下游的用钢企业在支付货款时也不“爽快”。通常情况下,用钢企业先拿货一到两个月才给钢贸商结算货款。钢贸商要先替企业垫付这些工地货款。如果用钢企业拖欠货款,或者企业被甲方拖欠货款,那就会形成三角债,如果用钢产业死掉,货款更加无法收回。

  资金流动不起来对李友这样的钢贸商就是致命的,因为他每月光支付银行利息都要30多万元。从2010年开始,李友就发现,钢铁公司和用钢企业都开始违约“耍赖”。钢铁公司让他“押一付一”,而用钢企业则表示要等到工程完工后再支付尾款,最终,这家公司拖着50万元,那家公司拖着50万元,李友没收回来的尾款还有400多万元。他也成为欠别人钱的债务方,成了讨债的债权方。

  而更严重的是,作为钢贸商和银行贷款之间最后一道防火墙的担保公司也在当前钢铁业的寒冬中受到影响。李友的几家钢铁贸易公司都是找广州的一级担保公司做担保,向银行先后贷款超过2000万元。如今,李友出现资金链紧张,银行整天催着担保公司还钱。
  而不少钢贸商由于资金链紧张,只有向中间借贷公司借钱拆借,说白了就是借高利贷。但钢贸商从民间借贷利率高,且杠杆大,风险很大。李友说,如今一些大的钢铁贸易商还可以从银行贷到款,但利率要上浮20%左右,小的钢铁贸易商已经不可能从银行获得贷款。现在银行都知道钢铁行业是一个库存严重的“夕阳行业”,都不愿意把钱投入其中。钢贸商资金面总体紧张,现在从民间借贷或者托盘,月息为1分5,融资成本高。由于钢材市场风险较大,从事托盘业务的商家和公司比以前减少了很多。
深度套牢欠下200万高利贷

  而来自官方层面的消息也证实了这一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显示,当前国内钢铁企业的主要经营指标恶化,7月末全行业负债率仍高达69.98%。

  李友表示,在下游需求量剧减以后,钢贸商还要承担大量的库存占用资金。一旦银行收紧贷款,钢贸商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银行给出的“抽贷”主要原因是钢铁产能过剩,认为风险再度加大。一些民营钢企情况更加严重,有的甚至抽贷比例可以达到40%。墙倒众人推,由于钢铁行业集体不景气,银行限贷、抽贷现象十分严重,行业内大部分钢贸商都存在资金紧缺的问题。从2014年开始,以前一直向李友提供贷款的银行也“断粮”,而且一再催他还之前欠下的200万元利息。

  “现在的钢材价格差不多是15年前的价格,但你想想现在的融资成本和人工成本比15年前贵了多少。我现在卖的钢都还是3年前的存货,每卖一吨,差不多要亏150元~200元。我一个月卖1万吨钢的话,就要亏150万元,但如果我不卖的话,银行利息一个月要30万元,所以,怎么算都是失血,真是骑虎难下,坐卧难安。你看我的头发都白了不少。”李友说。原本今年不少城市放开限购后他以为钢材市场会回暖,但现在,整个行业依然是一片“寒冬”,看不到任何复苏的气息。

  如今,李友的钢贸公司还库存着5万吨钢材,除了欠着银行的200万元利息外,他也欠着民间借贷公司的200万元高利贷,经常到他的仓库捣乱的就是这些人。为了还银行贷款,去年他还把自己的一辆奔驰车和在清远的一套别墅都“贱卖”了。“以前大家都叫我‘陈千万’,但现在‘陈千万’只剩下几套房了,成了‘陈百万’了,以后说不定成了‘陈乞丐’呢。以前我们高中同学聚会都是我埋单,现在我都好几年没参加同学聚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5:39:09 | 只看该作者
东莞新一轮企业倒闭潮 电子制造业比08年还糟
2015-10-22 10:03:38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记者

  东莞新一轮企业倒闭潮探因
  【中国经营网注】经济环境、制造行业整体不景气,“世界工厂”过去的问题暴露了出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广东(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龚佳勇认为,东莞是外向型经济,大多数欧美国家还未走出危机,原来做外贸有渠道,还有出口退税补贴,现在转内销利润压缩了,没有了渠道很难开拓市场,东莞制造业大地震可能还会持续很多年,没有了人工成本优势,低端产业淘汰是大势所趋。

  东莞台商协会顾问袁明仁则强调:“不止东莞,全国(制造业)的情况几乎一样。宁波、常州、无锡、昆山、苏州、无锡、天津,这些地区做外销和内需的工厂,业绩普遍下降四成或以上。”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陈志龙也撰文称,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是挥之不去的。如果处理失当,中国制造业可能面临的空心化危机并非危言耸听。

  据界面报道,东莞,位于珠江口东岸,早年“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这座以制造业闻名、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城市,近期收到的评价更多是“熄火”、“衰落”和“危机”。

  东莞当地有17家A股上市公司,行业涵盖机械、金属、橡胶塑料制造和纺织服装等,今年上半年,当地1/3的上市公司业绩同比下降。但这只是东莞企业的一个小小缩影。当地多以电子设备、玩具、皮具、服装生产的小型加工型企业为主,上市公司并不占多数。

  更多的中小企业以工业区的形式,分散在东莞的28个镇区。曾经的常平、寮步、厚街、长安、虎门、石碣、大朗五星级酒店林立,先后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中国女装名城”、“珠三角工业重点卫星镇”等。大型工业区里,酒店、餐馆、超市、车站随处可见。

  据中山大学教授、东莞市特约研究员林江介绍,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东莞电子制造业迎来黄金时期,很多企业赚了钱,东莞也借此成为全球IT业的加工制造基地。

  但昔日繁荣的市镇工业区,现在已是一派破败景象。无论是常平镇的木伦工业区、大朗镇的大井头工业区,还是寮步镇的万荣工业区,都随处可见“厂房急租”的广告,一处空置厂房的院子里堆满了桌椅板凳废弃物,拨打它的招租电话时,村委谭主任一听有买主上门,便说价格好商量。

  偶尔有工厂贴出的招聘海报字迹可以分辨,界面新闻记者在海报前稍微多看了两眼,门口的保安便会好心提醒:已经是一年前的信息了。他说:“现在工厂不招人了,虽然还在做工,大生意差了很多,今年这一片的工厂情况都差不多。”

  作为“手机代工”圣地,东莞集中了5家生产电子设备的上市公司,分别为惠伦晶体(32.300, 1.48, 4.80%)(300460.SZ)、正业科技(68.100, -1.20, -1.73%)(300410.SZ)、生益科技(7.94, 0.11, 1.40%)(600183.SH)、勤上光电(15.33, 0.00, 0.00%)(002638.SZ)、劲胜精密(300083.SZ)。

  这5家公司遍布电子制造产业上下游,生产晶体原件、PCB印制电路板、覆铜板、LED和精密结构件,用于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多种电子设备和数码产品,主要服务对象有三星[微博]、OPPO、魅族、中兴等,劲胜精密的前五大客户销售额更是占其去年营业收入的62.92%。

  与工业区实地情况相似,上述5家公司无一例外地在2015上半年出现业绩下滑,坐拥三星大客户的劲胜精密甚至净亏损1.6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14.71%。公司2015半年报显示,塑胶精密结构件营业收入受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主要客户三星塑胶精密结构件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影响,致使公司营业收入下降。

  另一家广东省LED产业联盟主席单位,为天安门广场、国家大剧院提供显示屏的勤上光电上半年净利润也下滑70.27%,并预计1至9月份净利润下降幅度扩大至75.90%,公司在半年报中表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订单量下滑,致使经营情况下降。

  市场和环境是这5家公司针对业绩下滑提到的共同原因。东莞老牌上市公司生益科技在其报告中称,2015年不论是宏观经济形势,还是金融货币形势;不论是大宗商品走向,还是电子市场的前景,均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变化。各种有利不利的因素互相渗透、交错,从而令2015年的市场呈现多变且不稳定的局面。

  “电子制造业今年的状况比2008年还要糟糕。2008年主要面临的是国际因素,今年是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的组合,相比之下国内因素的影响其实更大。”根据东莞台商协会顾问袁明仁的长期观察,国内越发严明的生产、环保法规让企业成本增加,于是难以抵御经济形势疲软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广东(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龚佳勇也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东莞制造的确到了进行产业升级的时候,现在进入衰落的周期,以孕育新的产业模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是相似的。

  今年年初,中国将2015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7%左右,10月初世界银行[微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为6.9%,首次跌破7%,而2014年7.4%的经济增长率是国内近25年来的最低水平。另据数据显示,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降至49.7,为半年来首次跌至荣枯线下方,创下2012年8月以来最低水准,9月PMI为49.8,较上月小幅回升0.1。

  龚佳勇指出,经济形势让企业在以往高速发展过程中潜藏的问题暴露了出来,上市公司一般是业内龙头,但与其业务配套的产业链上中小企业仍会对其造成影响。以往小作坊式的“东莞制造”工厂,仰仗低廉的人工、政策红利、松散的环保要求才得以发展,现在经济环境转变,出现了“倒闭潮”的现象。

  2008年10月,发展了13年的东莞最大玩具代工厂——合俊玩具厂倒闭之后,经济危机的余威扩散数年。调研数据显示,到2011年,东莞3500多家玩具厂倒闭约1800家,目前只剩数百家。当时以玩具厂为代表、仰赖外贸订单的企业大面积关门,形成东莞第一波“倒闭潮”。

  2015上半年,台资企业万士达、联胜关闭东莞工厂,诺基亚[微博]东莞工厂关停,为三星代工的万人大厂东莞普光停产,东莞圣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失联,东莞市美儿德塑胶有限公司老板跑路。2015年7月,东莞素艺玩具有限公司大门上出现法院封条和民事裁定书,证实了这家韩国企业高管跑路的消息。时隔7年,又一家大型玩具企业关门了。

  还是2015年1月,主营代工东南亚手机品牌的东莞兆信通讯公司因倒闭遭到供应商围堵,董事长高民自杀并留下一封绝笔信:“已动用所有资源,但仍无法经营好工厂。”员工称,从2014年11月份开始,工厂已经严重开工不足。这让外界开始关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东莞是不是出现了新一轮“倒闭潮”。

  这次的考验又将持续多久?当地一家创建于2003年的毛绒玩具公司业务经理向界面新闻记者承认,玩具生意不像以往好做,小型工厂倒闭是家常便饭,他们公司主要服务日本、香港的几个大客户,这些客户通常能够拿到迪士尼等品牌的官方授权,工厂依据样板生产,那些制作山寨款玩具的低端厂家在东莞几乎已经被淘汰。

  龚佳勇分析称:“这一轮的倒闭,更多的是产业因素,即传统代工类工厂依靠的产业基础不复存在。那些自身运营水平没有得到改善,又没有品牌和技术的代工类企业,正在退出,属于他们的时代结束了。”

  2014年,市场流传东莞有超过4000家企业关门,这一数字没有得到官方承认。但据东莞市长袁宝成介绍,去年东莞倒闭了428家企业,也可能存在一些企业倒闭后没到工商登记的情况。袁宝成表示,2015年东莞经济形势确实比较严峻,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东莞会继续面临企业倒闭的问题。但政府会高度关注企业倒闭的现象,同时出台一些政策进行扶持。

  经济环境、制造行业整体不景气,“世界工厂”过去的问题暴露了出来。龚佳勇认为,东莞是外向型经济,大多数欧美国家还未走出危机,原来做外贸有渠道,还有出口退税补贴,现在转内销利润压缩了,没有了渠道很难开拓市场,东莞制造业大地震可能还会持续很多年,没有了人工成本优势,低端产业淘汰是大势所趋。

  袁明仁则向界面新闻记者强调:“不止东莞,全国(制造业)的情况几乎一样。宁波、常州、无锡、昆山、苏州、无锡、天津,这些地区做外销和内需的工厂,业绩普遍下降四成或以上。”

  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陈志龙此前也撰文称,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是挥之不去的。如果处理失当,中国制造业可能面临的空心化危机并非危言耸听。


  不过,得益于可动用资本优势,当地上市公司解困的选择似乎更多。从事电涌保护产品制造的明家科技(34.150,-0.49, -1.41%)(300242.SZ)2015上半年净利润增长幅度超600%,原因是收购了一家移动互联网整合营销公司金源互动。岭南园林(17.33, 0.44, 2.61%)(002717.SZ)、星河生物(18.680, 0.18, 0.97%)(300143.SZ)、银禧科技(10.000,0.05, 0.50%)(300221.SZ)、搜于特(12.79, 0.13, 1.03%)(002503.SZ)也在通过收购、重组、开展新兴项目、进行互联网升级等方式改善经营。

  年初,东莞市政府提出了未来10年间提升制造业的“东莞制造2025”战略,称东莞将实施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制造、优质制造、集群制造、绿色制造“六大工程”,到2025年实现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转变。

  然而即使现在,一间大厂房里几人围坐一桌缝制布包,公放粤语老歌的生产场景依然存在。政策导向蔓延、作用到中小企业身上似乎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大多数身处其中的人还局限在眼前利益,没有醒悟。毛绒玩具厂经理说:“经济环境是一方面吧,老板看重的是稳定的客源。”

  2015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运行相对困难的一年,东莞作为制造业样本,其面临的困境越发明显。“东莞制造”熬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能否再次度过经济疲软的2015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5:39:34 | 只看该作者
倒闭潮到来前资本已瞄准下一个目标!
2015-10-22 10:03: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新生代网络整理
点击:4080   评论:2(查看)分享到: 1

  选择几家震动比较大的倒闭消息:

  ——对于工厂打工者来说,休假十分难得。东莞长安镇金宝电子厂,部分员工竟在中秋国庆期间享受了9天的长假。让他们感到“乐极生悲”的是,假期结束回厂时,却发现生产线已被拆除。有传闻称,相关的生产线要搬迁至泰国。

  ——福昌集团,这家拥有3800名员工的华为、中兴公司的一级供货商,曾经的深圳明星企业,倒闭了。10月8日,福昌公司发布《关于公司放弃经营及涉及员工权益的通告》,称因公司涉诉、银行收贷,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现决定即日起停止生产,公司放弃经营。

  ——继深圳福昌之后,又有两家大名鼎鼎的手机零配件生产商出事。位于深圳和安徽黄山的中显微集团传出股东跑路的消息,而位于惠州的创仕科技于10月15日停产。据悉,中显微共欠下6亿债务,创仕则高达10亿,两家企业的倒下给数百家供货商造成的损失远超刚刚倒闭的深圳福昌集团。

  一家大型的制造业倒闭,很可能引发上游上百家配套企业相跟着破产倒闭并形成更大规模的失业潮。仅以包装印刷业为例,位于东莞的快联达包装,2007年员工达到7000人,2013年9月突然倒闭时仅余1700名员工。皖北最大的包装企业亨浩彩印倒闭导致500多人失业,福建千帆纸业倒闭造成1000多人失业,上海力天有400人……

  从年初至今,我们已经看到了多米诺骨牌般的工厂倒闭事件,而这只不过是供应链公司倒闭大潮中的冰山一角,有一供应商称,在他们行业里几乎两三天就有一家公司倒闭,而今年这种情况尤为严重。

  每一家大型制造业的倒闭,通常会引发群体性事件。随着制造业危机愈演愈烈,倒闭企业员工对工资和补偿方案不满引发的抗议,供货商与倒闭企业因货款引发的纠纷,甚至员工不满地方劳动部门袒护倒闭企业引发的群体示威将会越来越多。

  国外工厂倒闭群体性事件:

  韩国双龙汽车2009年倒闭重组,900名遭裁撤员工不满这一决定,自5月22日起在工会组织下占据厂房,要求重新上岗、政府提供资金拯救公司。这一要求遭到政府拒绝。随后韩国政府出动大批警力攻向工厂,场面晃如战争。警方强行驱散行动5日进入第二天。大约100名防暴警察当天上午借助直升机和起重机向占据3号、4号组装车间和1号喷装车间的工会成员发起“垂直打击”。

  ——10月9日,福昌电子倒闭。消息传出后,约有3800名员工连续2天在在工厂门口拉横幅要求管理层出面,并到工作所在的龙岗区政府门口游行示威,要求企业管理层出面支付欠款工资,并请求政府介入,让福昌电子按劳动法支付工人应有赔偿。多位参与维权的供应商表示,福昌公司拖欠他们的钱款多则数千万,少则几十万,大部分在百万级别。

  ——10月12日,中显集团位于安徽黄山休宁县的生产基地也出现供应商讨要货款,员工讨要工资的混乱场面。有供货商在中显位于深圳盐田工厂写字楼大门上贴出“中显转移资产、中显股东洗钱跑路,周卫华涉嫌转移资产”,“周卫华、张继海还我血汗钱”的大字报。有个别情绪激动的供货商甚至想跳楼。
  
  ——过去一年,失业工人因为失去生活来源,铤而走险走上抢夺或偷盗等犯罪道路的案件正在迅速增加。去年暑假连续几起女大学生失踪案,大多是工厂倒闭或停工后生活无着的“90后”年轻人所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6#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01:21:20 | 只看该作者
火爆!即产即销,企业0库存!这类产品,价格年内涨幅达280%!
来源:央视财经
2021-10-21 21:34




磷化工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但它们却是用于生产化肥、饲料、消防等很多产品的重要原材料。今年以来,因为原料成本上涨和供求关系紧张,磷酸、黄磷等各类磷化工产品的价格快速上涨。

磷化工产品需求爆发 磷酸价格年内涨幅高达280%

贵州省是我国磷矿石和磷化工产业的集中地之一,记者来到一家位于贵州省福泉市的磷化工企业,主营产品是饲料级磷酸二氢钙和消防用磷酸一铵。最近这里的磷矿石消耗量非常大,每天来这里运送的车辆达几百辆。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因为磷矿石、硫酸等原材料成本上涨,磷酸盐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上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消防用磷酸一铵,就是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在当地另外一家消防用品生产公司,负责人王辉告诉记者,工厂今年的原材料价格浮动很大,消防用磷酸一铵的采购价格从年初至今涨幅超过60%。一周一签合同,每一周价格都不一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只是磷酸一铵,今年各类磷化工产品的价格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黄磷和磷酸都是制作磷酸铁锂电池的重要原料 ,由于云南等地区限电限产,黄磷价格从今年7月份每吨20000元左右涨到10月初每吨56000元;磷酸价格也从7月份每吨7000元左右涨到10月初每吨18000元 ,年内涨幅更是高达28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了解,今年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化肥需求增加,对磷化工产品的需求量快速增长,目前已是供不应求。

即产即销 磷矿石企业零库存

磷矿石,是磷产业链主要的矿石原料。我国磷矿资源储量约34亿吨,位居世界第二,但可开采的保有磷矿资源只有21亿吨。与世界其他地区磷矿相比,我国磷矿资源具有富矿少、贫矿多的特点。今年以来,磷化工产业链需求旺盛,上游磷矿石资源也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冯尘阳,是贵州省福泉市一家磷矿企业的生产部负责人,他介绍,近期他们满负荷生产,每天从矿井里开采出的磷矿石接近5000吨。尽管如此,到了傍晚,矿石堆场里面几乎没有剩下的存货,今年磷加工产业的强劲需求可见一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随着磷化工产品的需求量和价格持续攀升,磷化工企业今年的业绩也迎来爆发 。根据云天化发布的公告,该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超25倍;湖北宜化公告显示,前三季度业绩预增超1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252万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资本市场方面,磷化工公司股价涨幅更加明显,尽管近期有所回调,但与年初相比仍有数倍涨幅。此外,因为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大增,不少磷化工企业为迎合市场需求,开始新增建设磷酸铁产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记者了解到,国内新能源车行业对于磷酸铁的需求增速仍然巨大,同时,海运成本高涨,导致海外磷矿资源的综合成本高于国内磷矿,因此,国外丰富的磷矿资源难以对国内磷矿产生冲击。专家判断,短期内,国内磷产业的景气度或将持续,价格仍有支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光大证券基础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 赵乃迪: 预计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有一些成规模的产能陆续投产,大规模的产能体现应该是到后年,所以短期来看,磷酸铁的供需错配依然还会存在。


链接

家里外事难分 大宗原料涨价 成本上升 工企利润增速放缓
6 个回复 - 5869 次查看
成本上升 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放缓 时间:2021-06-27 14:5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随着基数效应减弱以及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中国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放缓。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周日公布的数 ...
2021-6-27 22:03 - 焦典 - 焦点时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