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2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进入“无序时代” 冲突和动荡遂成主流

[复制链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11:2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焦典 于 2014-12-29 01:44 编辑

美媒:2014年世界进入“无序时代”[size=12.17391300201416px]2014-12-18 14:49:48[size=12.17391300201416px] [size=12.17391300201416px]来源:参考消息网[size=12.17391300201416px] [size=12.17391300201416px]作者:大趋势[size=12.17391300201416px] [size=12.17391300201416px]责任编辑:杨宁昱

核心提示:50年后,当历史学家回顾2014年,他们将为今天世界上似乎并存着这么多种相互矛盾的趋势而感到吃惊。

[size=12.17391300201416px]

参考消息网12月18日报道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12月5日刊登题为《在无序时代,美国必须将务实主义置于大战略之上》一文。作者为该网站总编辑朱达·格伦斯坦。

多种矛盾趋势并存

文章称,50年后,当历史学家回顾2014年,他们将为今天世界上似乎并存着这么多种相互矛盾的趋势而感到吃惊。即使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积极的国际危机管理机制设法在其他地方威慑或遏制了冲突,乌克兰危机却显示,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和它反对领土征服的共识受到了损害。全球反多元主义的民粹主义抬头导致民族主义复苏,但同时,国家主权却日益受到一个在全球水平上得以整合并在很大程度上超民族的经济秩序的包围。在亚洲,历史宿怨不时会让地区经济整合与政治和解的进程放慢,但却无法破坏这一进程。而在拉美、亚洲和非洲,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还在努力逃避腐败、不安全和不平等的国家叙事。

一个陷入矛盾的世界使得下结论都变得异常困难,更别提制定政策和进行战略规划。以乌克兰危机为例。对很多观察家来说,俄罗斯总统普京似乎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他吞并了克里米亚,又表明他不仅有能力藐视美国和欧洲的最后通牒,还能藐视当今的国际秩序。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一战术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战略代价,它将基辅更推向西方,同时暴露了俄罗斯经济在西方制裁下的脆弱性,并显示俄罗斯面临的同西方整合这条道路以外的替代选项非常有限。

判断哪种评估是正确的需要依靠时间。然而,即使现在不可能用一致的语言描述目前地缘政治的情况,考察影响今天地缘政治格局的这些趋势依然是可能和有用的。

三种趋势加剧冲突

首先,由于俄罗斯秘密入侵乌克兰,反对武装入侵的全球准则受到了削弱。这并不意味着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马上面临崩溃的风险,但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后,事实显示,对武装入侵作出强烈国际反应的可能性不是无懈可击的。

今天用国际武装冲突来解决领土或政治分歧的可能性远比一年前高得多。对于涉及大国利益的冲突,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遏制或解决它们的能力局限性已经暴露出来。当冲突涉及同大国利益关系不大的国家,事实或许会证明,干预的政治意愿会低于不干预。

第二种趋势是美国及其欧洲盟友越来越多地利用单边经济制裁作为一种运用强制力的手段。制裁的问题在于,它们非常清楚地显示,经济整合是把双刃剑。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展示了全球化导致的经济弱点。更多使用制裁手段暴露了伴随经济整合的地缘政治弱点。目前,双边和地区贸易整合在继续推进。近期,全球贸易谈判也焕发了新生。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给美国银行体系赋予了权力。这一权力使得美国的制裁在很大程度上继续保持其效力。

但是,当可取代美元和美国支配的国际金融体系之外的货币与金融体系不断增加,大量使用制裁可能会让竞争性贸易集团或各种平行经济秩序的崛起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其结果是,美国影响全球发展的能力将进一步衰落。

第三种趋势会让前两种趋势的风险变得更大,那就是全球民粹主义的崛起。民粹主义的崛起是对全球相互融合的经济秩序的失败与短处的一种政治反应。同过去几十年来全球化的理论家支持的观点相反,民粹主义运动的这个新浪潮同崛起的中产阶级不是合不来的。它越来越吸引中产阶级选民,在土耳其和泰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是如此,在匈牙利和法国等发达国家也是如此。一些人假定,经济整合所导致的全球中产阶级的不断崛起将会让民粹主义带来的民族主义与反多元主义自动走向过时。然而,民族主义和反多元主义的言论及其对政治话语的影响会提高采用对抗性方式解决国际冲突的风险。

世界需要务实主义

美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些趋势?所有这些趋势都提高了冲突与动荡的风险。它们矛盾的性质意味着,用于应对它们的各种政策和战略将是按情境制订的,并会受到特殊考虑的限制。联合国和地区多边机构将在一些情况下发挥作用。另一些情况下,特定的联盟将发挥作用。还有一些情况下,缺乏政治意愿和地缘政治兴趣可能会牵制唯一能奏效的方式。但是总体来说,将需要强调务实主义和多元方式,使得我们能在某些问题上同一些国家的政府合作。在另外一些问题上,这些国家的政府可能又是我们的对手。

这将让那些哀叹美国的全球接触缺乏一项大战略来引导的人感到失望。但是要发挥效用,大战略需要拥有一个连贯和可预测的世界秩序。但今天不存在这样的世界秩序。这样一个时期不需要单一的指导性行动框架,而是需要能力和意愿来适应环境和各种不受华盛顿决策者控制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9 01:45:22 | 只看该作者
俄罗斯外交报告:美国走上暂停俄美关系之路
2014年12月28日08:00 中国新闻网 113

  中新社莫斯科12月27日电(记者 贾靖峰) 俄罗斯外交部27日发布2014外交年度报告称,奥巴马当局已走上暂停俄美关系的道路,两国关系有望恢复,但前提是“真正的平等和尊重对方利益”;同时,北约的行为正进一步损害安全空间。


  2014年,俄罗斯外交的“多事之秋”,27日的年度报告以相当大的篇幅阐述了俄与美欧、北约的关系和矛盾。报告称,2014年国际关系的特点是“不稳定因素的积累、危机影响的增加”,这是由于全球正在向一个“多中心”的世界新秩序过渡。一连串地区冲突和各领域激烈竞争的原因,是部分国家试图主导事态、推动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其他国际关系主体的利益。

  报告指出,对俄制裁不断扩大、俄美关系持续恶化,始作俑者是美国,“奥巴马当局已走上了暂停两国关系的道路”,俄方认为,俄美关系有望恢复到稳定状态,但前提是“华盛顿愿意在真正平等和相互尊重对方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对话”。

  不过,俄外交部又表示,俄美目前并没有停止在众多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合作和高层接触,包括乌克兰局势、叙利亚危机、伊朗核问题、中东及北非地区冲突等。

  报告指责2014年9月北约威尔士峰会上有关“在俄边境增强军事存在”的计划正在损害地区安全,“俄方一直不懈地向北约主要成员国阐释这一行为的负面影响,阐释欧洲地区军事部署改变带来的潜在威胁,我们强调,北约的上述行为不仅会进一步损害安全空间,还将违背各国在应对现实威胁和时代挑战方面所作出的共同努力”。(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13:25:32 | 只看该作者
于时语:文明冲突的新布局
于时语 2015年01月01日
|
于时语专栏

过去一年中,全球世局演变令人目不暇接。如果要总结一个主题,便是各种“文明冲突”加快重新布局。

最重要的“板块移动”,当然是乌克兰动乱引发的新冷战,把文明冲突祖师亨廷顿低调处理的俄罗斯斯拉夫文明对西方的威胁,提升到当年共产主义的高度。

自从彼得大帝以来,俄罗斯知识精英一直持有难解的“西方情结”。乌克兰“去俄入欧”,危及俄罗斯的“国家灵魂”,深刻震撼了这一情结。美国控制操纵国际金融体制和能源价格,制造俄罗斯的经济危机,也是利用了俄罗斯近年来仿效西方经济体制。这些发展,无不削弱了俄国主流精英中的“大西洋派”,而强化了主张自主的“欧亚派”。

分析各方报道,华盛顿显然对俄国资本寡头失望,而寄希望于中产阶层来发起“颜色革命”,或是刺杀政变。这未免低估了普京的控制能力,以及乌克兰变色对俄国知识精英的冲击。俄罗斯文明与欧美文明的长期对峙,成为未来世局的重要变数。

逊尼派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组织军突起,造成“文明冲突”的另一新局面。回顾2013年“阿拉伯之春”逆转,而叙利亚内战演变成“三十年战争”式的长期教派冲突。西方不仅不再担心“阿拉伯街头”影响国家政治,更获得分而治之的良机。

“伊斯兰国”改变了这一坐山观虎斗算盘。伊斯兰极端力量星火燎原,创立了比基地组织(卡伊达)更极端的超国家机构,并掌握远为雄厚的经济资源。一旦蔓延到整个穆斯林世界,将会成为西方极难控制的跨国力量。

其次是这一极端意识形态对欧美土生穆斯林青年的巨大号召力。只要“伊斯兰国”个别西方成员的暴力行为,便可以把文明冲突战场扩大到欧美大陆。这迫使西方重新审视外交政策,特别是逊尼派—什叶派冲突决不是“受控核聚变”,而阻塞“政治伊斯兰”的良性宣泄也非明智。

“伊斯兰国”运动也引起土耳其代表的逊尼派“政治伊斯兰”力量、沙特和埃及代表的逊尼派专制主义、伊朗主导的“什叶派新月”三者之间,以及它们与欧美关系的微妙变化。

虽然以色列是个短期赢家,今年惨烈的加沙战争中,出现阿拉伯伤亡以平民妇孺为主,以方伤亡绝大多数是军人的局面,急剧减少了西方文明尤其欧洲继续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道义资本。

对于仍然主导世界的西方文明而言,乌克兰危机减缓了大西洋两岸的离异,并有效制约了欧洲“第四帝国”——德意志对“盎格鲁—萨克逊轴心”领导地位的蚕食威胁,逆转了柏林与莫斯科建立新欧亚轴心的趋势。部分代价是欧洲经济持续疲软,特别是法国日渐沦为“欧洲病夫”,加剧了欧盟内部的南北分异和摩擦。

美国经济出现实质性改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和失业率下降都非常醒目,而页岩油气革命,对内帮助制造业回流,对外成为利用石油武器打击俄国的前提。但是大部分中产阶层没有从经济复苏获益,贫富和社会上升机会的两极分化并无缓解,使得政治两极分化有增无减,导致民主党在国会中期选举中的惨败,迫使奥巴马打出“赦免”大批非法移民的险牌。

年底前,奥巴马政府宣布与古巴恢复外交关系,是相当出色的外交主动。这是因为美国对古巴政策在拉丁美洲遭到普遍反对,造成山姆大叔的外交孤立。在左翼领袖不断赢得民主选举的“美国后院”,奥巴马此举会显著改善华盛顿的“文明冲突”地位。

由此观察到源自西方的“亚文明”——天主教。首位来自拉美的新教宗方济各不顾保守派阻力,继续“自由化”改革。方济各拒绝在罗马会见西方政界的宠儿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显示教廷有意在国际政治中发挥有别于欧美的独立作用。

在世界经济的新重心——亚洲,尽管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儒教文明”继续遭到周边的离心挑战。

虽然北京以高压手段成功化解了香港的“雨伞运动”,副作用却是国民党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中惨败,带来长远的“去中国化”威胁。面对奥巴马的亚太战略,北京终于认识到朝鲜金氏政权对中国弊大于利,而韩国是制约美日同盟的关键。

另外,俄美爆发新冷战,中国是短期最大的赢家。然而从历史教训和地缘现实,“东正教文明”和“儒教文明”之间能否实现长远整合,具有很大的疑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1:38: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焦典 于 2015-3-6 19:22 编辑

帝国主义时代在美国霸权衰落、多极化加剧下的世界格局大变动特点:(1)新自由主义全球治理的国际秩序造成发达国家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及其国内的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因而难以维持,各种社会矛盾激化;(2)世界经济陷入结构性生产过剩、金融领域虚拟资本去杠杆化的长期萧条,生产进一步集中,对世界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大公司跨国兼并重组和贸易保护主义同时升级;(3)在金融资本主导下,国际垄断资本同盟分化改组,国际金融危机、半排他性的区域经济联盟和单方面经济制裁正在“破全球化”;(4)转嫁危机、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国际生存空间挤压,导致美国霸权下的国际间国家政治联盟出现纵横捭阖态势,“代理人战争”从冷战转向热战;(5)中等阶层被驱入反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运动,有利于第三世界联合第二世界反对美国霸权、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6)所谓“文明(宗教)冲突”大步穿越国界,加快区域布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