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1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企在非洲遭诟病 新殖民主义+掠夺+劣质产品+不保工人权益

[复制链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12:2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外媒:别不愿意承认 中企在非洲正遭遇四大挑战

2018-03-16 08:31:09
来源:凤凰国际iMarkets








中国企业在非洲遭遇四大挑战:新殖民主义说法抬头,中国被指在非洲掠夺资源、销售劣质产品,中企不尊重工人权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新闻配图
据《金融时报》中文网报道,2月27日至3月2日,应美国公谊会(AFSC)邀请,我远赴津巴布韦参加了一场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关于非洲人对中国的投资是如何认知的。
会议由美国公谊会和津巴布韦环境法律协会(ZELA)合办,邀请了来自非洲各国的官员、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精英。三天的会议,虽然整体看对中国的投资持欢迎态度,但对于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他们也直言不讳地提了出来。
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等整体状况看,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遭遇四大挑战。
挑战一:新殖民主义说法抬头。
非洲有着古老的文明,考古学家认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批智人就是从广袤的非洲大草原走出来的。
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之后,迅速建立起殖民体系,如今的加纳当时被称作黄金海岸,非洲的奴隶就是在那里被运往美洲,一个10平米的屋子装满100多个黑人奴隶,其中只有30%的人活下来。贩卖黑奴,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罪恶之一。
紧接着,西方殖民者占领了非洲。他们不顾部落特征,用一条条直线把非洲大陆硬生生地划为不同的国家;他们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而大打出手,如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布尔战争。在整个非洲大陆,没有被殖民的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国家。埃塞俄比亚之所以能独立,一是他们自己认为国王是以色列国王所罗门和示巴女王的后裔,从而有一面旗帜可以团结起来,不像其他部落国家一样四分五裂;第二是大家所熟知的,他们的对手是比较弱的欧洲国家意大利。
如今,作为曾经的殖民者,一些西方人把殖民者的帽子戴到了中国头上,炮制出中国是非洲的“新殖民者”的概念。由于非洲国家有被殖民的惨痛历史,因此对殖民者的感觉是非常负面的。
中国是新殖民者一说在非洲的蔓延,有三大原因。第一,一些西方媒体的强势传播,对非洲人有耳濡目染的影响;第二,非洲精英相当一部分是接受西方的教育,从价值观层面接受西方的理论体系;第三,非洲国家民主化之后,在大选中,中国往往会成为议题或牺牲品。
这种说法,不仅不利于中非关系,而且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挑战二:中国人被指责是来掠夺资源的。
被称为新殖民主义者,当然也不是空穴来风。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国人被指责为资源的掠夺者,而不是当地的建设者。
二战后,非洲国家渐次赢得独立,但上世纪80年代后,非洲政局动荡,如津巴布韦收缴白人财产,艾滋病泛滥,经济不景气,西方许多国家的企业和个人纷纷离开,非洲成为被西方抛弃的大陆。
在非洲国家赢得独立后,中国迅速和非洲国家建立关系,给予援助;投桃报李,非洲兄弟们也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改革开放后,企业出国开发市场,大批中国企业家走进非洲发展,给非洲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个过程中,中国砍伐树木,开发矿产,投资修建道路。但非洲某些政客和环保组织,批评中国人的时候会只说中国人挖矿掠夺资源,而不提中国大量的援助,导致相当一部分民众误认为中国是掠夺者,心生不满。
挑战三:非洲是中国劣质产品的大市场。
我和来自赞比亚的学者乔治聊天时,告诉他中国造的飞机过几年就要销售了,他瞪大了眼睛表示不能相信。他坦诚地告诉我,他不能相信此事,他眼里的高质量商品是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美国制造,中国人造的飞机,他不敢坐。
他说,中国人的产品很便宜,但不结实,一摔就坏。客观地说,这不是贬低中国产品,义乌的小商品行销非洲各地,的确是给人低端、便宜、不耐用的印象。我在津巴布韦街头,看到的车九成以上的日本车。乔治问,你们中国有自己的车吗?我想了想,在北京上海的街头,国产品牌的车确实很少见。于是,绕了圈子告诉他,你知道吧,中国商人李书福已经成了奔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了。然后,我和华侨大学的黄日涵教授努力给他讲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讲质量过硬的华为手机(免费给华为做一次广告)。
研讨会上,非洲的同行提出,中国企业只是把非洲当做市场,销售自己的产品,而不是当做伙伴,他们希望中国企业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因此,建议中国企业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当地人做事,适当地提拔当地人进管理层,如果条件允许,提供技术转让,这样才能长期共同发展,稳步前行。
挑战四:中国企业不尊重工人权益。
这是非洲的非政府组织抱怨比较多的地方,他们提出,很多中国公司没有给员工相应的福利,没有年假,动辄扣工资。企业也不组织工会,如果工人自发组织工会,公司会迅速找个理由,把工会的领导人开掉。
资方和工人的对立问题,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会碰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工人组织工会和公司集体谈判,是惯例。
根据非洲专家提供的数据,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中交建(CCCC),这家公司有着相对完备的工会系统和年假病休机制。
非洲人还认为,中国的企业家对他们区别对待。中国的老板住在富人区,和他们不一起生活;中国的工人自己做饭,自己生活,和非洲工人有不同的待遇。甚至,一位非政府组织官员抱怨说,中国企业把干净的自来水只是提供给中国工人,而不给当地的工人。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挑战
人类的过去在非洲,未来也在非洲。中国企业遭遇“羡慕嫉妒恨”,也不是坏事,说明有一定影响力和存在感,今后要注意的是,如何面对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首先,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夯实和非洲国家的关系,今年要召开中非峰会,相信这会对中非关系有新一轮的提升。津巴布韦的反对党议员在演讲中建议,认可并尊重中国不干涉内政的理念和做法,但希望中国也要加强和在野党的交往。
其次,加强媒体力量,讲好中国故事。破解新殖民主义,破解“中国人只是资源的掠夺者”等说法,媒体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中国的媒体要更多讲述真实的故事,改变一些人的刻板成见;另一方面,无论是外交官还是企业家,都要积极接受西方和当地媒体的采访,敢于说出来,而不是碰到任何事情都先汇报然后再保持沉默。当然,如何说,说什么,还需要要有高超的公关技巧。我研究发现,中国在应对媒体方面,确实经常出现说错话等弄巧成拙的事情。比如说,央视春晚用中国人扮演黑人,就引发西方媒体种族主义的批评。
第三,非官方力量出面会事半功倍。中国人习惯了凡事官方出面,但有些事情非官方力量出面会效果更好。比如说,这次研讨会,我一开始就声明我是来自中国的非官方智库,不代表政府,因此各方都坦诚交流,我也可以更客观地对一些批评做出解释和回应。再有,中国的一些援助是政府对政府,很多民众觉得得不到实惠,因此中国的援助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把一些援助,让非官方机构和当地的非政府组织组织对接,直接给民众,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来自中国的温暖,效果当然会更好。
第四,融入社区,尊重当地人权益。非洲人觉得,中国人只是匆匆过客,赚了钱走人。事实上,由于文化上的不同,中国人要叶落归根,确实缺乏长远的打算。另外,工人大都不懂英语,也缺乏和当地人交流的能力;当作为企业,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大家展开交流,尽可能地建立工会等组织,尽可能地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给当地社区带去帮助。官方花一个亿修建一个体育馆,不如企业花100万给一个村子提供干净的自来水效果好。
当然,有的非洲人也存在自身的问题,一些非洲工人的工作效率和中国熟练工人的工作效率相比,确实有差距。但无论如何,企业在非洲的经营,还是要入乡随俗,共同发展,努力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尽一份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12:29:0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大使痛斥蒂勒森“睁眼说瞎话”,结果蒂勒森下岗了……

2018-03-14 00:24 环球时报  李志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月12日,中国驻南非大使林松添驳斥美方对中非互利合作的不实言论。 李志伟摄
  【环球时报驻南非特派记者 李志伟】“美国人在非洲抹黑中国,显然选错了地点,找错了话题,打错了目标。”中国驻南非大使林松添12日在约翰内斯堡举行记者会,对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晚宣布解除蒂勒森职务——编者注)近日声称中国在非洲制造债务危机、助长腐败等言论进行有力驳斥。林松添表示,美国担心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是“别有用心”。
  参加这场记者会的有南非国家广播电视台、非洲通讯社、《星报》等30多家媒体代表。林松添表示,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好不好,只有非洲人民说了算。美国担心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事实上别有用心。他们希望的是,非洲保持贫困和分化,永远受制于人。他们担心的是,非洲在中国帮助下实现了经济上独立,政治上就不再对他们“言听计从”。非洲人民很清楚,非洲经济不独立,政治上永远受制于人。只有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非洲才能摆脱外部干涉,才能对指手画脚的人大声“说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月12日,30余家中非媒体走访非洲商贸中心、伊力达毛毯厂等中资公司。图为非洲商贸中心负责人徐长斌向媒体介绍情况,据悉,该商城为当地2300多人提供了就业。 李志伟摄  
  林松添表示,美国人指责中国制造债务危机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开脱。非洲国家在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三大问题,急需国际社会大量投融资支持,谁帮助非洲破解这三大发展瓶颈,谁就是非洲实现发展真正的合作伙伴。中国已成为非洲主要投资者,不仅关心非洲可能产生的债务问题,而且关注中国资金安全,严格审核每一个投融资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可行性,确保项目效益和借贷方的偿债能力。中国大使强调,只管放贷,不求偿还和合理利润回报,任何金融机构都将面临破产。中国也不例外。美国人口头上担心非洲债务危机,却不愿拿出足够的资金帮助非洲发展,实质上是担心非洲在中国帮助下实现经济独立,进而摆脱外部干涉。“我们期待美国朋友能像中国一样,拿出应有的资金,真心诚意支持非洲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月12日,30余家中非媒体走访非洲商贸中心、伊力达毛毯厂等中资公司。图为非洲商贸中心一名当地商家介绍她的店铺经营情况。 李志伟摄  
  针对美国称中国掠夺资源、剥削非洲人民,林松添说,这完全是“睁眼说瞎话”“不拿镜子照自己”。对非洲而言,中国是“新来者”。非洲石油、矿藏资源早已被开发,且绝大多数都被西方公司控制和垄断。林松添以尼日利亚和乍得为例,指出西方从非洲低价抽取大量原油,再以高昂价格将成品油卖回非洲,“这就是西方对非洲的历史和现实的不公”。而中国在乍得修建唯一的炼油厂,开采的原油全部在当地提炼,帮助乍得实现国家能源安全。“到底谁在掠夺非洲资源?谁在剥削非洲人民?有基本智商的人都会明辨是非。”林松添说。
  就美国声称中国利用非洲搞腐败,林松添认为,这是他们企图混淆是非,吓阻中非互利合作。他强调,中国对非洲发展援助资金没有发达国家那么多,却在非洲建设大量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惠及民生的项目。而一些国家打着“援助非洲”的旗号,从本国纳税人手里拿到远比中国多的钱,却没有建成让非洲人民看得见的项目,对非洲“只承诺、不兑现”。
  中国驻南非大使以多家中国在南在非投资项目等鲜活事例严正驳斥了美方散布中国在非投资“无用论”。他说,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创造就业,是中国对非投资的必然选择。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到非洲投资,就是要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实现中非产业发展对接,助力非洲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有基本智商的人都会明白,投资者当然会优先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而不会把本国昂贵的劳动力带到非洲来。
  “别忘了,非洲需要的是资金支持和有效行动,而不是说教。别忘了,非洲已有足够的成熟和智慧辨别谁才是真正的合作伙伴。千万别再自找难堪。”林松添在记者会最后提醒美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月12日,30余家中非媒体走访非洲商贸中心、伊力达毛毯厂等中资公司。图为伊力达毛毯厂的当地工人在操作机械。该厂为当地解决600多个就业岗位。 李志伟摄  
  非洲通讯社12日报道说,“中国大使措辞强硬,毫不留情地反击美国言论”。泛非通讯社旗下网站AllAfrica总结蒂勒森12日结束的非洲之行时说,当中国愿意大笔投资非洲时,美国没有做到同样的程度。
  12日举行记者会前,中国驻南非大使馆邀请中非媒体实地采访约翰内斯堡非洲商贸中心和伊力达毛毯厂两个中企投资的项目,它们分别为当地提供2300个和600个就业岗位。非洲商贸集团董事长徐长斌说,非洲商贸中心有420户商家,是约堡最大的中国商城。“许多刚开始在商城做生意的中国商人,如今也在南非投资建厂,生产家具、毛毯等产品。另外还有许多人起初只是进口中国商品,现在已将南非的葡萄酒、水果等产品出口到中国。”徐长斌说。
  凯索在非洲商贸中心拥有两家店铺,经营服装与假发生意。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们所有产品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我一个月去中国两次。由于中国和南非之间的贸易发展迅速,很多当地人对中国更加了解,在社交媒体上,大家都知道中国在帮助非洲,投资非洲。”凯索表示,中国为非洲老百姓提供可以消费得起的优质产品,商品种类也在日益丰富。“每次在中国看到好产品,我都想引进到非洲。”
  “这是我人生的更高台阶。”伊力达毛毯厂管理人员乔伊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以前我失业了,现在成为管理人员,进行团队建设、制订生产计划等工作,让我得到了成长。这些工作现在都由南非人承担,相关管理技术也转移到当地。”乔伊斯是一名要抚养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对她而言,中资工厂的兴建改变了她和很多人的生活。

链接:

弃老祖宗后美帝倒栽中国是'新帝国主义列强' 中方挂免战牌

0 个回复 - 550 次查看

美又给中国扣“新帝国主义列强”大帽子,中方回应不服2018-02-03 07:54:34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中国是“新帝国主义列强”!美国国务卿蒂勒森2月1日扣来的大帽子让中国人觉得不服。在中国近现代史 ...

2018-2-3 10:57 - 焦典 - 世界格局大变动


坚持毛周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非休戚与共

5 个回复 - 578 次查看

专家:中国对赢得非洲充满信心 © AFP 2018/ SEYLLOU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1:55 2018年01月17日(更新 14:57 2018年01月20日)缩短网址 0100 中国外长王毅借传统的新年伊始访问非洲之际发出重要政治信号。王毅宣布 ...

2018-2-22 15:12 - 焦典 - 世界格局大变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20:16:29 | 只看该作者
美媒:在非洲,中国治病救人赢得好感!
2018年03月16日 08:05:30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外交学者》3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在非洲的医疗援助  副题:中国不仅在非洲修路还治病救人  皮尤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很多国家对中国的好感正与日俱增。中国在非洲获得这种成就的方式之一是提供公共医疗援助。

  中国对非医疗援助可追溯至半个多世纪前。1963年中国派遣医疗人员援助从法国获得独立的阿尔及利亚。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医疗)援非力度越来越大。在2006年于北京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上,中非官员决定拓宽双边合作,包括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那年中国在非洲对与健康有关的项目支出约3500万美元,到2014年该数字已上升至每年约1.5亿美元。中方在非洲修建卫生设施、捐助物资、提供资金和人员支持。         尽管中国中央政府提供支持,但具体项目是由地方层面开展的。中国采取“省对国”的对口支援模式——单个省份为一个或多个非洲姊妹国家提供援助。例如,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许多项目分别由云南和山东开展。

  疟疾是中国尽力在非洲遏制的疾病。10年前中国在非洲设立几十个防治疟疾中心。多年来,中国已为35个非洲国家援助价值2亿多元人民币的抗疟药物。中国还对非洲大陆的特定紧急医疗需求做出反应。高传染性埃博拉病毒爆发时,中国派遣1000多名专业医疗人员赶赴西非,并提供7.5亿元援助。

  去年埃塞俄比亚宣布建设该国首家由华人出资建造的私营医院。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中资公司为这家有600个床位的医院提供3000万美元支持。同年,辽宁一家医疗企业与坦桑尼亚政府签署协议,建造非洲最大医疗设备生产厂。曾在非洲工作两年的中国医生沈龙江(音)说,“中国药企和医疗设备企业正在(非洲)迅速发展。”

  曾为塞拉利昂规划发展部工作的墨尔本大学经济学家劳伦·约翰斯顿表示,推动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是人道主义支持,而非经济考量。而更高的医疗水平有利于经济发展。随着中国想与(更多)非洲国家做生意,“解决公共医疗问题显然是双赢之举。”

  中国援非医疗人员也面临各种挑战,包括当地人迥异于中国人的医疗观念、语言障碍、官员腐败、文化差异等。但“(非洲患者)对中国医生很友好。医患关系远比中国国内好”,沈医生说,而且,“作为一个强大国家,中国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我们需要提高他们的(医疗)专业水平并改善患者的生活。”(作者约书亚·贝特曼等,王会聪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20:18:06 | 只看该作者
港媒:“新帝国主义说”,荒谬!
2018年03月16日 09:58:01
来源:环球时报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3月15日文章,原题:新帝国主义中国之说的谬误  全球权力重心正向东转移,这引起美国政界一些人不快。于是,有关中国的“帝国过度扩张”等狭隘分析层出不穷。其基本论点是,北京神化新丝绸之路,目的是全球夺取权力。

  无疑,“一带一路”涉及中国的庞大外汇储备、建工技术、钢铝和混凝土过剩产能、公私融资合伙关系、人民币国际化和基础设施等。但是,新丝路并非什么以军力为后盾的地缘政治控制工具,它是基于贸易和投资互联互通的地缘政治投射。

  由于“一带一路”具有强大的变局力量,美日印澳四国受到压力,他们指责“一带一路”是“修正主义”,强调有必要对抗中国的全球霸权。特朗普政府去年提出自由和开放的印太战略。该战略的基础是把中国定位为敌对的生存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把这种威胁放大到一种新学说的程度。

  将所谓“修正主义”的指责与中国历史作比较,不无启发。马可·波罗在元朝抵达中国时,看到贸易繁荣的多文化帝国。“蒙古治世”的缩影不是军力投射,而是丝绸之路贸易路线——21世纪的“中国治下的和平”是其数字时代的版本。

  元朝没有“控制”波斯、俄罗斯或印度。当时的超级大国波斯通过贸易与中国相连。这解释了为什么伊朗如今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德黑兰领导人想要新丝绸之路更加牢固。中国-俄罗斯-伊朗的利益联盟肯定会令华盛顿不安。毕竟,五角大楼把所有这些地缘政治参与者视为“威胁”。

  从历史上看,中国与波斯是农耕文明古国,多数时候彼此靠丝绸之路接触。这种友好关系植根于扎实的历史基础。(美国)对“一带一路”不停指责或妖魔化的核心,不仅是为了防止出现一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更糟的是:一个新丝绸之路促成东方出现强大的贸易/互联互通共同体,而美国仍处于问题重重的“西半球”——这与(所谓的)中国的“新帝国主义”毫无关系。(作者佩佩·埃斯科巴,乔恒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