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2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斗路线 创新v依附 协调v市场无政府 绿色v污染 共享v贫富

[复制链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6 23:2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补标题:斗路线战湘江 。。。开放+安全v卖国

叶方青:对私有化惯性,就是要搞“改革”倒退
叶方青 · 2021-04-26 · 来源:作者来稿

解决所有制不协调,实质是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只有上升到这个认识高度,才能增强解决所有制不协调的紧迫感、使命感,才能激发出解决所有制不协调的自觉性、主动性。放眼历史,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最大的制度创新,去社会主义,无论找出多少“理由”,编出多少“理论”,都只能算是倒退。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明白:私有化惯性,不是前进,而是倒退,对私有化惯性,就是要搞“改革”倒退,倒退就是前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指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旗帜,用新发展理念分析和解决当下中国的一切问题,不仅科学,而且实用,新发展理念正在日益焕发出优秀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所有制关系社会性质,是社会制度的基础性、决定性标志,社会主义作为目前最高级的社会演进形态,区别于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的根本判断点在于社会主义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以公有制为主体为制度基本支撑。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治国理政的主要遵循,以新发展理念的视角观察社会现状,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这就是经过近40年的推进,我国社会已经出现了所有制不协调。
  所有制不协调是有显著表现的,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多反少,不强反弱,民营企业喧宾夺主,反客为主,都是所有制不协调的表现,这样的格局不采取措施加以整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有被异化的风险,长此下去,中国社会就可能会失去和谐稳定、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反复动荡的历史伤痛就可能再次缠身于中国。
  对待所有制不协调,很多爱党爱国、真心拥护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干部群众纷纷表达了看法,提出了建议,但与此相反,也有一些人却欣喜若狂,弹冠相庆,以阴暗的心态把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这一偏差说成是改革开放成果,并以极其险恶的心态和市场化理由鼓吹要淡化所有制,实行所有制中性,企图将所有制不协调固定化、常态化,把中国再次拉回到制度落后状态。
  所有制不协调,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对这一现实,没有必要采取回避的态度。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重大原则,解决所有制不协调,就是要针对性运用治国理政重大原则,想尽千方百计,排除千难万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稳妥有序地把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这一偏差矫正过来。
  解决所有制不协调,阻力肯定是有的,最大的阻力是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但历史总是要向前发展的,阻力再大,也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动力大,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破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历史的新课题、时代的新任务,解决所有制不协调,是解决一切复杂问题的根本,及早提上日程,符合人民心声,契合正能量,当决宜决。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推进改革,方向一定要准,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要把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指导实践。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系统全面,脉络清晰,解决所有制不协调,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总体遵循,创造性地运用多种办法把公有制为主体做真做实。
  解决所有制不协调,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以做手术的方式矫正已经难以自愈的所有制不协调。所有制不协调,是人为不当干预的结果,解决所有制不协调,也必须动用非市场因素进行干预,否则,所有制不协调是不可能恢复正常的。市场不是万能的,在解决所有制不协调问题上,市场作用就是无效的,神化市场作用,要么是迂腐,要么是别有用心,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善于从新发展理念中寻思路,找办法,识时务,顺时势,当明白人,做聪明人,上下一心,合力奋战,坚决把所有制格局扳正,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根本突显!
  要毫不动摇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毫不动摇地做多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毫不动摇地推进民营企业改革,用打组合拳的办法制定所有制不协调解决方案。
  要善于向建国创业时期学习,善于向守护传统、坚守根本的兄弟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善于学习,思路才能打开,智慧才能喷涌,沉迷于惯性,在惯性围墙里左奔右突,是不可能有实质作为的。
  要注重用典型引路,发挥典型生动直观的特殊作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应该也可以产生典型,关键的问题是,有关部门不要指点得过细,放手让具体企业去探索,成效让广大群众去评价,典型就一定能产生。需要反复提醒的是,员工持股,特别是核心员工持股,引入社会资本,无论贴上多少正当性、必要性标签,本质都是顽固残留的私有化惯性,私有化惯性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没有任何关联,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必须警惕和阻止私有化惯性阴魂不散,持续泛滥。需要明白,激励说、效率说、活力说同消除两极分化、促进平等正义、维护社会安定比起来,激励说、效率说、活力说只能是小格局,消除两极分化、促进平等正义、维护社会安定才是大格局,小格局必须服从和让位于大格局。做多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出现了一批以南街经验、周家庄经验、塘约经验、烟台经验、毕节经验为代表的新老典型,宣传、介绍、推广南街经验、周家庄经验、塘约经验、烟台经验、毕节经验,是当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务。推进民营企业改革,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要准备打一场比脱贫攻坚还要艰巨的大仗,打好打赢这场大仗,历史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积极筹划、及时打响这场大仗,时不我待。推进民营企业改革,可以先在一省展开,积累经验后,再渐次扩大区域。
  解决所有制不协调,实质是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只有上升到这个认识高度,才能增强解决所有制不协调的紧迫感、使命感,才能激发出解决所有制不协调的自觉性、主动性。放眼历史,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最大的制度创新,去社会主义,无论找出多少“理由”,编出多少“理论”,都只能算是倒退。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明白:私有化惯性,不是前进,而是倒退,对私有化惯性,就是要搞“改革”倒退,倒退就是前进!
  改革开放作为一个时期,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现在的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伟大复兴时期,伟大复兴时期必然会有新的战略关注点,解决所有制不协调就是伟大复兴时期新的战略关注点。解决所有制不协调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伴随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程指引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同步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必将同步增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4-27 13:42:45 | 只看该作者
习近平回顾湘江战役 强调坚持理想信念

时间:2021-04-27 07:4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于泽远 北京报道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前天(4月25日)在广西回顾红军长征途中损失惨重的湘江战役,强调中共要像当年那样坚持理想信念。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近期多次要求中共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意在重振中共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战胜外部压力增大给中共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习近平前天到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献花篮,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据央视客户端等官媒报道,习近平说,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

“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我们对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

据报道,习近平还意味深长地说:“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1934年10月开始的中央红军长征是中共历史上的艰难时刻,湘江战役则是红军长征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战。

1934年11月下旬,由博古、李德(共产国际军事顾问)、周恩来组成的“最高三人团”指挥中央红军抵达广西境内全州、兴安一线的湘江边,计划渡江进入湘西。国民政府最高领导人蒋介石调集40万大军布下防线,试图将红军围歼于湘江以东。

中共高层所在的红军中央纵队由于携带辎重过多,行军速度缓慢,错过了强渡湘江的有利时机,被国军压到绝境,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

1934年12月1日凌晨,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联合发出紧急电报,疾呼“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要求全体红军“高举着胜利的旗帜,向着火线上去”。

数万红军经过血战,撕开了国军防线,终于掩护中央纵队渡过湘江。但经此一战,中央红军从8万6000人锐减至3万多人。

湘江战役后,中共高层和红军内部开始反思“最高三人团”的错误,希望毛泽东重返红军领导岗位的呼声渐起。1935年1月,中共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解除了博古、李德的指挥权,确立毛泽东在红军的领导地位。

尽管红军在湘江战役中惨败,但这场战役为遵义会议的召开提供了契机。按照中共说法,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是中共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

今年2月,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时强调,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是中共建党百年,中共高层决定将学习党史作为今年全党一项重要任务。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全面针对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共正面临新的风险和困难。高层认为,中共很有必要从其百年奋斗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提升全党克服困难的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4-27 14:20:35 | 只看该作者
习近平:希望民企放心大胆发展

时间:2021-04-27 11:0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昨天(26日)在广西考察调研时,鼓励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当天在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强调,中国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中共和国家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就是希望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

习近平也前往广西柳工集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研发攻关等情况。

习近平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是重中之重。他认为,高质量发展,创新很重要,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要坚定不移、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4-27 15:10:52 | 只看该作者
于国辉:西方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反思与批判

[color=rgba(0, 0, 0, 0.3)]作者:于国辉,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12期


[摘要]在全球经济秩序变革的背景下,西方学者开始对私有化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批判。从经济维度来看,私有化导致企业的生产性投资减少,难以解决市场垄断问题,加剧经济体系的“空心化”。从社会维度来看,私有化过程充满腐败和不公,引发公共服务的质量下降,加剧社会贫富分化程度。从国家维度来看,私有化降低国家的财政能力,扩大经济寡头的影响,加剧国家分裂的政治风险。从全球维度来看,私有化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为西方资本的掠夺提供条件,掩盖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真相。西方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批判,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经济制度自信,抵制私有化的错误思潮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西方学者  新自由主义私有化  新自由主义批判


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特指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西方政府在新自由主义理论指导下将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出售给私人资本的行为及其过程。1979年,英国撒切尔夫人率领保守党取得政权,1980年罗纳德·里根当选为美国第40任总统,二人上台后,均推动了两国的新自由主义私有化进程,使新自由主义在西方乃至世界范围成为一股浪潮。40多年已经过去,新自由主义并没有给西方带来繁荣与稳定,21世纪的西方资本主义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衰落,社会治理能力下降,经济进入长期停滞状态,民众幸福指数不断下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学者开始了对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反思与批判。西方学者主要从企业生产绩效、社会收入分配、社会治理能力以及美国的全球霸权四个维度,揭露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种种问题和失败之处。西方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反思和批判,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私有化的历史与现实,坚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新自由主义私有化降低企业生产效率,导致西方经济衰退


新自由主义私有化带来的首要问题是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20世纪末,由于私有化的短期效应以及国际政治风云变化,西方经济曾出现短暂繁荣。但在随后的20多年中,美国和其他西方经济体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进入经济学家称之为“长期停滞”的阶段。2008年金融危机仅仅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西方经济长期放缓达到顶峰的结果。经济衰退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典型表现,新自由主义私有化无疑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识到,私有化并不能带来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私有企业将更多利润用于股东分红,企业的内部决策机制短视,大型企业的垄断行为阻碍创新,金融领域的投机行为导致经济“空心化”问题。私有化与企业的生产效率并无必然的联系,在很多情况下,私有化阻碍了西方的经济增长。

一是私有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合理,鼓励企业的短视行为。英国发展经济学家、剑桥大学教授张夏准(Ha.Joon Chang)指出,私有化带来的严重问题在于企业行为以大股东的财富增长为中心,股东和管理层攫取了企业的绝大部分利润,影响了企业用于长远发展的再投资水平。西方实行新自由主义私有化以来,企业利润更多地流向股东和管理层的腰包,“他们常常根本不关心公司的长远发展……股东这种降低可以用来再投资的剩余利润总量的做法,实际上是进一步损害了公司的长远利益”[1]。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教授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持有同样的观点,私有企业越来越看重短期绩效报酬对首席执行官(CEO)等高管的激励作用,企业根据当期利润增长率、投资回报或市场份额等短期会计指标,决定管理层的薪酬水平,其收入包括工资、奖金、股票和股票期权等,其中部分人享受高达数亿美元的年薪。这种根据短期利润来决定年薪的薪酬体系,使得企业决策缺乏长远眼光,难以作出必要的发展规划,影响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长期投入[2]。

二是大型私有企业存在严重的垄断行为,抑制中小企业的创新。美国东北大学经济学家约翰·沃卡(John Kwoka)指出,美国大型企业正在成为市场的垄断者,他们不仅在真正的创新方面止步不前,而且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压制中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英美国家的新自由主义私有化实质上导致了“寡头型资本主义”的出现,大型企业将维护自身的垄断利益作为主要目的,限制专利传播和技术转移,并不断地打压创新型中小企业,使社会创新的整体氛围低下。与此同时,“反垄断机构在并购案审查与并购实施条件方面过于宽松……审查机构在并购案审查中对降低市场份额和集聚等方面的关注度逐步降低,这也导致很多实质是抑制竞争的并购案被批准”[3]。私有化导致市场的集中化趋势,强势的利益团体滥用自身的垄断地位,垄断因素又扭曲了社会资源的分配,并最终抑制更多的创新。在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西方的市场改革并没有变得更有效率,垄断成为私有化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是私有企业的内部监管体制不合理,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经济学教授热拉尔·罗兰(Gerard Roland)在《私有化的反思》一文中指出,私有企业的内部腐败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一般认为,腐败与寻租只会诞生于公职人员及权力部门。事实上,在私人企业中,采购、项目审批的贪腐、回扣、权力寻租、以权谋私以及权钱色交易无处不在。在私有制下,大型股东机构和管理层的腐败问题日益严重。相比之下,为数众多的平民股东既缺乏监督企业决策的意识,也缺乏必要的专业能力和相应的监管权力。私人企业中的腐败问题在恶化,大量资本被用于非法的内部交易——这些资本本来可以用于企业的再投资活动。私有化并不能真正地制止腐败,反而导致腐败和寻租的加剧,腐败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4]。

四是金融企业急功近利的投机行为导致经济秩序紊乱。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资深调查记者唐纳德·L.巴利特(Donald L.Barlett)等人在《被出卖的美国梦》一书中指出,在金融私有化的浪潮下,银行、证券公司俘获了政府的监管机构,它们脱离政府的规制,从事疯狂的投机活动。美国的金融监管和法律体系已经被华尔街精英所俘获,受到自私自利的利益集团的左右。经济秩序紊乱直接源于美国金融调控政策与金融监管法制存在的重大缺陷。华尔街高管们的严重欺诈行为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并摧毁了数以百万计的中产家庭。但由于他们掌握着强大的经济特权和律师力量,至今逍遥法外。金融领域的私有化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冲击了实体经济,“空心化”成为美国经济难以摆脱的问题[5]。

新自由主义关于私有化促进经济增长的论断是缺乏依据的。西方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历史证明,企业的私有化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线性的关系,一些企业在私有化后实现了效率的提升,一些企业以裁员和提价换取短期的利润,还有相当多的企业在私有化后出现了效率的下降,甚至最终走向倒闭。新自由主义推进的全面私有化是西方经济走向衰落和停滞的重要政策原因。事实上,经济衰退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表现,是由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私有化则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相比之下,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在中国、新加坡、印度、巴西等国,国有企业成为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依靠力量[6]。私有化绝非经济增长的灵丹妙药,国有企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国际经验已经打破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教条。


二、新自由主义私有化排斥社会弱势群体,加剧社会贫富分化


西方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40多年也是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拉大的历史时期。新自由主义理论认为,私有化向全体民众出售国有企业的股权,赋予更多人以投资的机会,这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收入。但4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西方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过程充满着腐败、不公与掠夺,私有化不仅没有造成所谓“中产阶级”的扩大,反而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趋势,导致日益严重的失业率,降低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影响了社会福利的供给。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尤其是在法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最富裕的10%人群占有国民财富的60%以上,他们享受着比普通人更多的财富和权力。西方社会正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贫富分化。私有化是西方社会贫富差距迅速拉大的重要原因[7]。

一是私有化的过程充满腐败和不公,富人掌握更多的经济资本。热拉尔·罗兰在《私有化:成功与失败》一书中指出,那些有着雄厚资金实力或者与政府有着密切关系的投资者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利益,严重的腐败和不公使普通工人的权益进一步被剥夺。“最初的股权结构在长期来看似乎并不稳定……私有化企业股东人数的膨胀也仅仅是昙花一现。”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数十年后,原始股东的人数大幅度下降,企业股票最终被超级富翁、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所收购——这些机构中原本就是富人云集。私有化的过程不过是为了满足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导致经济资源分配的高度集中,使得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私有企业的大股东高度集中,产权主要控制在少数财团和私人手中,他们成为私有化的最大获益者[8]。

二是私有企业为了利润进行大规模裁员,导致社会失业率上升。美国媒体评论员玛丽·伍兹(Mary Woods)发表文章称,私有化导致越来越多的民众失去就业机会。在英美国家私有化过程中,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通常采用的手段是提价和裁员。随着全球化的展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西方企业还将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转移到工资水准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目的是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私人企业的裁员、技术取代人力以及生产部门的“外包”行为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普通美国人的安全感进一步降低。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恶化了就业状况,纽约州处理失业救济申请的网站由于访问量过多频繁崩溃。“美国的失业率目前(指2020年1月以来)可能处于自富兰克林·罗斯福担任总统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有2390万名失业者,实际失业率已经达到14.7%。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以来的最高水平。”[9]

三是私有企业削减必要的运营投入,导致公共服务的质量下降。法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经济学家米歇尔·于松(Michel Husson)指出,国有企业是确保全体公民普遍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捷径,国有企业在水电气热、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等公益性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体民众提供了普惠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私有企业致力于在最短时间内给大公司管理层和企业股东带来利润,而不愿意在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上进行持续投资,其提供的公共服务在质量和效率上都有所下降。此外,私有企业对公共物品的提价行为,将更多的弱势群体排斥在外,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们难以享有邮政、用水和交通等基本服务。“如果从社会效益——换言之,即从以平等的方式来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这一角度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价格越涨越高,穷人越来越受到排斥。”[10] 西方的私有化以削减公众服务为代价,并不符合公众的福祉和要求。

四是私有企业影响国家的转移支付,导致社会福利体系退步。英国林肯大学教授格伦·里科夫斯基(Glenn Rikowski)在有关教育私有化的批判性文章中指出,国家的支持对于公共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向上攀登的阶梯。但在英美国家,私有企业不断地散播自由主义的“圣经”,指责国家和政府已经成为过时的障碍。但私有化改革导致国家财政和税收的下降,威胁到教育和其他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导致公共教育日益昂贵,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数量明显下降,整个社会向上的流动性正在减小。不仅如此,公共教育的退化还影响到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这是英美国家经济衰落的重要原因。“反对教育领域的私有化”,重建公共教育体系,是西方国家经济社会改革的首要一步[11] 。

总的来看,新自由主义私有化是40多年来西方社会贫富分化的重要原因。新自由主义关于“涓滴效应”的系列学说,被证明是彻底的谎言和欺骗,私有化并不能为广大民众提供更高的福利水平。相反,私有化导致社会经济资源的分配不公,降低公平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加剧西方社会的贫富分化。在此过程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劳动阶级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他们成为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牺牲者。与西方不同,中国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把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做优,使国有企业成为保障人民利益、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力量。中西方经济改革的横向比较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比拟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三、新自由主义私有化降低国家的财政能力,导致国家治理危机


从短期来看,西方国家通过出售国有资产获得一大笔收入,暂时解决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并赢得了右翼群体的支持。但从长期来看,西方政府面临着更为严重的问题和挑战:私有化导致国有资产出售殆尽,国家财政来源的可持续性受到根本影响;私有企业的政治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左右政府决策的寡头势力;社会矛盾趋于尖锐化,暴力和恐怖事件明显增多;地方势力“挟资源以自重”,国家的主权统一受到挑战。私有化最终冲击了政府的公共治理能力,这是西方政治制度衰败的重要原因。

一是私有化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导致政府的财政状况恶化。美国记者希·卡恩(Si Kahn)和伊丽莎白·明尼克(Elizabeth Minnich)在《鸡窝里的狐狸》中写道,美国政府推动私有化的重要原因在于增加政府收入,缓解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但私有化的后果与政府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私有企业将更多的利润放入了股东和管理层的腰包,并且不断地从其运营的公共服务中克扣资金,以种种借口向政府索要更高的补贴。“‘补贴’这个字听上去清白无辜,其实却把我们公众缴纳的税金转入了以牟利为宗旨的私有化大公司的腰包。在当今这个由大公司主宰的世界上,这种现象既不罕见,也不违法。”沃尔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零售公司,其所有者是世界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但它从美国政府和州政府却能得到数十亿美元的补贴。政府对私人企业承担的公共服务的高额补贴,最终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私有化没有让政府甩掉财政包袱,反而让政府和纳税人背上了更沉重的负担[12] 。

二是私有企业成为强势的政治寡头集团,影响政府作出决策的能力。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全球发展问题专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指出,私有化过程加强了大型企业资本集团的实力,它们凭借强大的财富资源、人力规模和政治影响力,反过来俘获政府的公共政策,成为控制政治的寡头集团。政府把公共部门的工作转交给私有化的大公司,而后者不但赚得了利润,而且控制了公共部门的更大部分,巩固了自身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实际控制者的角色。“金钱在政治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大的角色,这是当今时代一个严酷的政治现实。认识到这一点是理解金权政治不断扩大影响力的关键……富人构成竞选经费的主要出资者,他们因而能够获得压倒性的政治影响力。” [13] 私有化等于是“让那只贪图利润的狐狸去保卫鸡窝”[14] ,只会带来更多的危险,寡头政治使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更加流于形式。

三是私有化加剧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社会治安问题更为恶化。德国联邦议会资深议员、罗马俱乐部成员、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魏伯乐(Ernst Ulrich Von Weizsècker)等人在《私有化的局限》中指出,美国某些州将监狱和警察力量私有化,这使公共执法机构更加脆弱和不公正,富人区可能有更多的警力来保障安全,贫民区却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在现实中,腐败的法官和追求利润的私人监狱合谋,致力于把更多的人送进监狱,其中很多人都是无罪者,或者是罪罚不足以入狱的人。不仅如此,“私营公司是没有兴趣来改造犯人的,因为只有当犯人待的时间很长,或者一旦被释放了还会再次被判刑的时候,才会产生利润”。政府出售监狱管理的责任,只不过是那些雄心勃勃的商人找到了一种“利用别人的不幸填满自己腰包的方法”,这简直是可怕的人间悲剧。公共执法力量的私有化使社会的不公正进一步凸显,整个社会秩序趋于混乱,民众的安全感再度下降[15] 。

四是私有化导致中央—地方关系的失衡,加剧国家分裂的政治风险。英国《金融时报》首席政治评论员菲利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在《苏格兰公投的启示》一文中指出,私有化还导致了分离主义运动的盛行,地方势力在私有化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经济资源和权力资源,这对于国家的统一来说是巨大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后,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在英国推行私有化改革,将重要的经济资源剥离中央政府的控制,这是苏格兰独立运动崛起的重要历史原因。独立运动领导人“萨尔蒙德在阐述苏格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生存能力时宣称,苏格兰现在是联合王国最富有的地区之一,它拥有石油资源”[16] 。事实上,撒切尔夫人面对苏格兰地区的权力下放与私有化,也表现出极其消极的态度,坦承自己“不喜欢对苏格兰做出‘权力下放’的承诺”。国家的私有化政策,以及随之带来的财政紧缩政策“对维护英国统一的宣传没有帮助”[17] ,这对英国国家治理构成了关键挑战。

从政治的维度看,西方新自由主义私有化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后果。随着私有化改革的推进,政府的作用和力量不断下降,在政府财政预算、公共人力资源、社会动员能力方面面临着一系列危机和挑战。与此同时,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不断扩大,成为左右国家公共政策的政治寡头,裹挟政府的决策过程。西方国家治理能力的弱化导致了全面的社会治理危机,在应对疫情传播、调节社会关系、维护主权方面陷入严重的困局。在发展中国家,私有化带来的政治问题更为严重,不少非洲国家因为私有化走向社会分裂乃至内战——这简直是血的教训。从全球比较的视野来看,中国国有企业的政治作用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国有企业构成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对国有企业的研究应该引入更多的政治视角。


四、新自由主义私有化加剧全球两极分化


美国帝国主义的兴起与其主导建立的全球体系有着很大的关系,英美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倡导私有化,进一步维系了沃勒斯坦(Immanuel Maurice Wallerstein)所说的“中心—外围”的世界体系格局。20世纪中后期,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和推动私有化,要求广大发展中国家打开国内市场,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这为新帝国主义的全面崛起进一步开辟了空间。在西方进步学者看来,帝国主义与私有化是紧密相关的,私有化成为美国的国际战略工具,直接导致了社会主义苏联的解体和崩溃;私有化解构了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为西方跨国资本的掠夺扫清了障碍;美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垄断价格,加剧了发展中国家民众的生活困境;私有化成为最大的谎言和说辞,掩盖西方资本主义掠夺的事实真相。美国在发展中国家推动私有化,这已经成为帝国主义有效的政策工具与话语工具,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分化。

一是私有化成为大国进行国际政治斗争的工具,导致社会主义苏联的解体。俄裔美籍学者、南佛罗里达大学副教授罗伯特·V.巴里斯基(Robert V.Barisky)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倡导私有化,已经成为美国霸权战略的组成部分。苏联的政治解体与私有化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苏联私有化的过程中,地方精英集团攫取了大量的资源和利益,他们从经济寡头转变为政治寡头,成为国家分裂的重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地方的精英集团“通过政治分裂来追求自己的利益,并捍卫他们植根于财产私有化的新权利……在旧的自治共和国中出现的分离主义情绪不断强化”。当代俄罗斯显然接受了这一历史性的教训,普京政权坚决打击各种寡头势力,并在重要经济领域发动了“再国有化”的新战略,这对于维护俄罗斯政权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巴里斯基批评美国将私有化作为大国博弈的工具,导致苏联的国土分裂和经济低迷,俄罗斯应该坚决避免苏联的错误[18] 。

二是私有化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资源的私有化,为帝国主义掠夺扫清障碍。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特里夏·图尔克(Patricia R.Stuelke)指出,美国通过学术、教育、文化等一系列的方式,塑造了自由主义私有化的话语霸权,影响了中东、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改革行为,为美国新帝国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以下外国资产都是外国经济的制高点,包括国有企业、石油与矿产、公共设施和主要制造业公司,这些领域的私有化为美国跨国公司的收购行为创造了条件[19] 。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在《新帝国主义》一书中指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完全的自由化,这为西方资本的全球掠夺开辟了空间,私有化成为“剥夺性积累的利刃”。美国向世界大量输出美元,并吸收外国的物资和劳动输出,从而提高了美国国内的消费水平和对外国资产的占有权[20] 。

三是私有化导致跨国公司滥用自身的垄断权力,民众的生活成本持续上升。世界卫生组织公共卫生专家阿曼达·格拉斯曼(Amanda Glassman)指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公共医疗领域私有化,要求发展中国家将公立医院转变为私人企业,并进一步推动制药业的全面私有化。在此过程中,美国的制药业大亨还通过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自身的垄断利益,不断提高医药价格,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些制药公司凭借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自行决定药品价格。公共医疗私有化使发展中国家卫生条件进一步恶化,普通民众无法享有就医的基本权利,也支付不起昂贵的医药费,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私有化导致了世界在卫生健康条件上的分化,发达国家的有钱人享受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中国家的多数患者则缺乏基本的医疗卫生条件[21] 。

四是私有化掩盖西方资本主义掠夺的事实真相,成为欺骗性的话语霸权。张夏准指出,西方通过新自由主义理论塑造了“经济学的谎言”,在掩盖自身掠夺真相的同时,欺骗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民众,以维护自身的霸权利益。在历史上,西方国家曾经广泛地利用保护主义、工业和金融业的国有制、管制外国投资、疏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等,但是它们现在却指出这些政策是错误的,要求发展中国家不要采用这些“坏”的政策——这是一种“富国的伪善”。广大发展中国家迷信西方的私有化方案,导致自身陷入被剥削和掠夺的境地,却缺乏有效的理论工具认清事实真相。新自由主义理论作为欺骗性的说辞和谎言,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理论维护者。后发国家不应该听信西方的谎言和欺骗,应该勇敢走自己的道路,在新自由主义私有化之外寻找更多的选择和方案[22] 。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新自由主义私有化更像是一个误导性的骗局。当代西方国家在发展早期普遍经历了国有化、政策扶持、贸易保护的阶段,但随着它们竞争能力的增强和技术优势的形成,西方国家就开始诱导发展中国家实行私有化,这是一种新帝国主义的论调。从全球视野来看,西方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私有化,更多的是服务于西方跨国资本的掠夺需要,导致第三世界国家陷入各种“依附性陷阱”之中。在此过程中,第三世界国家的广大人民受到西方资本的剥削和掠夺,他们承担最辛苦的“外包”工作,赚取微不足道的收入,各种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发展中国家必须团结起来,在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方案之外,寻找新的发展方案,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富裕。



注释: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海外中国学研究成果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的路径研究”(19YJC710094)、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方学者对资本主义私有化的批判性研究”(20KDC019)的阶段性成果。


[1]〔英〕张夏准:《经济学的谎言:为什么不能迷信自由市场主义》,孙建中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年,第12页。
[2]〔美〕菲利普·科特勒:《直面资本主义:困境与出路》,郭金兴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第33—34页。
[3]〔美〕约翰·沃卡:《竞争不足是否会阻碍美国经济发展?》,蔡阅林译,《国际贸易译丛》2019年第1期。
[4]〔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热拉尔·罗兰:《私有化的反思》,《红旗文稿》2011年第22期。
[5]〔美〕唐纳德·L.巴利特、詹姆斯·B.斯蒂尔:《被出卖的美国梦》,陈方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27页。
[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国企角色》,贾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165页。
[7]〔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261页。
[8]〔美〕热拉尔·罗兰:《私有化:成功与失败》,孙宏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59页。
[9]Mary Woods,“Real Un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Likely Hit 14.7%,the Highest Level since 1940”,https://thenewspocket.com/real-u ... t-14-7-the-highest- level-since-1940.
[10]〔法〕米歇尔·于松:《资本主义十讲》,潘革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68页。
[11]Glenn Rikowski,“Privatisation in Education and Commodity Forms”,http://www.jceps.com/wp-content/ uploads/2017/12/15-3-2.pdf.
[12]〔美〕希·卡思、伊丽莎白·明尼克:《鸡窝里的狐狸:私有化是怎样威胁民主的》,肖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13]〔美〕杰弗里·萨克斯:《文明的代价:回归繁荣之路》,钟振明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07页。
[14]〔美〕希·卡思、伊丽莎白·明尼克:《鸡窝里的狐狸:私有化是怎样威胁民主的》,肖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15]〔德〕魏伯乐、〔美〕奥兰·扬、〔瑞士〕马赛厄斯·芬格:《私有化的局限》,王小卫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9年,第261页。
[16]〔英〕菲利普·斯蒂芬斯:《苏格兰公投的启示》,和风译,《青年参考》2014年9月24日。
[17]〔英〕菲利普·斯蒂芬斯:《苏格兰公投的启示》,和风译,《青年参考》2014年9月24日。
[18]〔美〕罗伯特·V.巴里斯基:《俄罗斯民主转型实例:精英的自我解放》,程浩译,《学术研究》2014年第6期。
[19]Patricia R.Stuelke,“The Making of the Affective Turn:U.S.Imperialism and the Privatization of Dissent in the 1980s”,https://open.bu.edu/handle/2144/14085.
[20]〔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付克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92页。
[21]Andrew Jack, “The 'World.s Pharmacy. Faces New Challenges from Western Drug Companies”,https://www.bmj.com/bmj/section- ... 5/Feature.full.pdf.
[22]〔英〕张夏准:《经济学的谎言:为什么不能迷信自由市场主义》,孙建中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年,序言第2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