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35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交被围讲空话过不了关 新冷战须弃鸵鸟政策 战略针锋相对

[复制链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2:2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务卿布林肯声称:中国是本世纪世界最大地缘政治考验

2021年03月04日 09:06:14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单珊

当地时间3月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上任后第一次外交政策演讲,阐述美国外交政策八大优先事务:新冠、经济、民主、移民、同盟、气候变化、科技、中国。

谈及中国时,布林肯表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本世纪世界最大的地缘政治考验”,美国将根据需求视中国为敌人和竞争对手,但保留合作的可能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美国国务院官网消息,布林肯3日发表题为《一项给美国人民的外交政策》的演说,称美国外交政策的当务之急是维护美式民主价值观。

首先,拜登政府希望结束新冠疫情并“创造全球健康安全”,因为“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免疫之前,我们都不会真正安全。”

第二要务是扭转国内经济危机,“建立一个更稳定、更具包容性的全球经济”。他说,美国需要“为美国的每一份工作而战”,阻止各国窃取美国的发明或操纵美国货币。今日俄罗斯(RT)评价称,这似乎与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民粹主义如出一辙。

第三点是“更新民主和美国优势”,至于美国国务院打算如何做到这一点,布林肯引用拜登常说一句话“我们的榜样力量”。

但他也承认,暴力政权更迭是行不通的,给“促进民主带来了坏名声”。“我们不会通过代价高昂的军事干预来促进民主,也不会试图用武力推翻独裁政权,而是要通过外交发挥领导作用。”

他表示,拜登已承诺,外交永远是美国处理对外问题的首要手段,而非军事行动。不过,当美国民众的生命以及美国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美国将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只有在目标明确、可实现、符合美国价值观与法律并且得到美国民众同意的情况下,美国才会这样做。”

值得注意的是,布林肯是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的倡导者之一,当时他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担任民主党参谋长。

其他优先事项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和“绿色能源”,确保美国在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等。

布林肯把“21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挑战”留到了最后,他解释称,中国对美国构成的挑战与俄罗斯、伊朗以及朝鲜等国构成的挑战不同,因为中国是唯一在经济、外交、军事以及技术领域都拥有实力的国家,对稳定、开放的国际体系构成严峻挑战,而该体系是为美国的利益以及美国人民的“价值观”服务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布林肯表示,美中关系未来将会是在“应该的时候”呈现竞争性,在“可以的时候”呈现合作性,在“必要的时候”呈现对抗性。美国希望“以强势的姿态同中国打交道”,因此需要与盟友以及伙伴们的合作。

布林肯认为,上述优先事项中,有关国内外的内容体量相当,原因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已经“消失”,“国内复兴和美国在世界上的实力完全交织在一起”。

布林肯还呼吁,美国必须领导世界,因为“不管我们喜不喜欢,世界并没有被组织起来”。他认为,如果美国不带头,要么其他国家“不以推进我们利益和价值观的方式”介入,要么没有介入,“然后我们就会陷入混乱和所有由此造成的危险中”。

对于美国一贯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外交部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呼吁,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新的十字路口,也有望打开新的希望之窗。中方希望美方顺应时代潮流,倾听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呼声,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与中方相向而行,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对话,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早日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链接
遭围攻喊'反冷战'自缚手脚 外交有解放思想转向 3/1-2
2 个回复 - 287 次查看
2021年3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1-03-01 外交部网站   彭博社记者:美国国务卿发推特称,美方呼吁中方立即释放此前被拘捕的香港“民主”人士。中方有何评论?  汪文斌:美方会允许其他国家 ...
2021-3-2 00:03 - 焦典 - 世界格局大变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2:42:28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不愿放弃自主武器,害怕在人工智能竞争中输给中国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1:15 2021年03月03日(更新 21:36 2021年03月03日) 缩短网址
作者: 列昂尼德 •科瓦契奇
0 13
美国应当阻止禁止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武器的呼吁,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提交给总统和美国国会的最终报告建议。报告作者指出,在现代敌对行动中,决策时间越来越短,仅靠人已经不能迅速对威胁做出反应。

© CC0
中国不需要绝对领导权

这份报告是由Google前负责人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和美国国防部前副部长罗伯特·沃克(Robert Work)领导的大型团队两年工作的成果。埃里克·施密特目前是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负责人。报告主要内容集中在如何防止中国在2030年之前领先AI领域。给总统和国会的建议包括:到2026年将美国在民用人工智能研究上的支出增加一倍,达到320亿美元;放宽移民法以吸引全球最优秀人才;加速中国人才外流;组建专门机构帮助总统制定全面的AI政策。
贯穿整个报告的主旨是将AI技术与军工联合体相联系。报告指出,几十年来美国一直依靠“重型”军事装备的发展,例如军舰,航空母舰等。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军事应用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报告作者警告说,目前还为时不晚,但是如果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中国将能利用基于群体智能的无人机在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中打败美国,尽管美国拥有强大海军。为了防止中国技术能力快速发展,并保持美国在芯片制造领域至少未来两代人的领导地位,建议继续实行限制对华供应最新一代芯片生产设备的政策,并认真监控其他高科技向中国的供应。建议美国高科技公司每季度报告其与中国的合作情况。公司需要确保,其中向中国提供的技术不会被用来侵犯人权。此外专家们还指出了将包括芯片生产在内的关键全周期产业转移到美国的必要性。报告作者认为,为此有必要制定严厉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是一项重要措施,因为美国不应依赖外国供应链,尤其是中国供应链。

报告:中国或在人工智能领域超越美国
© CC0
报告:中国或在人工智能领域超越美国

此份报告的总体基调表明,华盛顿在某些战略技术方面已经感到落后于中国。正如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黑龙江大学中俄全面战略协作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马友君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的那样,美国人只是不甘忍受。
马友君专家说:“过去美国一直是世界的霸权国,谁要是超过他,对美国而言就是国家安全问题,特别是在涉及威胁美国军事安全地位方面。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突破,中俄两国在某些领域可能要反超美国,特别是在5G等先进技术方面。对此美国在某种意义上是不能容忍的,但是事实就是事实,美国的各种打压和推诿手段是无法阻止中俄两国在军事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实际上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中国的发展是防御性的,是为了保护国家领土和领海的安全。中国并没有像美国一样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基地,也没有向各地派驻军队。但是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美国的海军优势地位越来越不那么突出,导致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个威胁,动摇了他的霸主地位。所以我认为这份报告恰恰反映的是美国霸主地位的衰弱。”
世界上许多专家不止一次表示反对在军事领域使用AI以及开发致命自主武器。这份报告同样受到批评,因为根据一些科学家的看法,报告将让机器人杀手合法化。然而美国报告作者的理由是,美国的潜在对手——中国和俄罗斯——不太可能同意禁止自主武器。如果这样,美国将处于弱势地位。俄罗斯军事问题专家、高等经济大学高级研究员瓦西里·卡申认为,问题还在于如何对自主武器进行分类。

他解释说:“自主武器系统标准的制定存在明显的问题。严格来说,自1960年代和70年代以来,某些武器就已经能够以完全自主的模式运行。例如,舰载防空火炮系统和一些防空导弹系统会发现目标,选择最危险的目标并向其射击。这里没有人工智能,当然这是自动化。但从法律角度看,该系统与具有人工智能的战斗机器人有何不同,以及如何验证这些差异还是个大问题。”

在报告作者看来,可以很简单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自主武器系统通过了所有必要的测试,并且在人的指挥下使用,那么这种系统就不会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中国坚持类似立场。尽管如此,2018年在政府专家小组关于“致命自主武器系统”的一次会议上,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第一个支持禁止使用此类系统的常任理事国。的确,致命自主武器系统是在执行战斗任务整个过程中完全排除人为干预和控制的系统。换句话说,至少在技术上提供了人类控制可能性的自主武器系统不属于中国支持的禁令。此外,中国提出了一项倡议,禁止使用完全自主系统,而不是其开发和生产。卡申强调,无论如何,俄罗斯、中国和美国都在发展类似的武器系统,但三国都没有同意采取严厉的禁止性措施。
卡申说:“现在不再需要限制自主武器系统发展的条约,而且难以执行,因为很难为此类系统制定客观标准。但是他们承认存在问题。中方认为需要就此问题达成一致,2018年甚至谈到禁止使用这类武器的可能性,但没有关于其开发和生产的禁令。不过后来再没有就这个话题进行积极讨论。”
在对待自主武器系统上的表现越来越开始近似于主要军事大国在发展核武器方面的做法。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单方面减少本国核武库,因为核武器数量和质量的均等可以保持战略稳定,并且是将来防止侵略的一定保证。顺便说一下,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报告的作者对核武器另有别论。他们认为,此类武器不应在自主武器系统中以任何方式使用,使用此类武器的决定应仅由美国总统决定。
----------------------
报告:中国或在人工智能领域超越美国 © CC0
科技
17:52 2021年03月03日(更新 18:12 2021年03月03日) 缩短网址 0 31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3月3日电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报告称,中国10年后可能会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领域超越美国。

© AFP 2021 / WANG ZHAO
报告: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多个重要领域缩短与美国的差距
报告称:"如果当前的趋势不变,中国拥有在未来十年内超过美国并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导者的实力、才能和雄心。"
为了保持美国的领先地位,该报告撰写者呼吁美国政府在量子计算、机器人技术、3D打印和第五代移动通信领域投入更多资金。该报告还指出,半导体电子产品和软件生产是确保在人工智能方面领导地位的关键领域。
这份750页的报告编写大约耗费2年时间。由15位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制定报告,其中包括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甲骨文总裁萨弗拉·卡茨、微软的埃里克·霍维茨和亚马逊的安迪·杰西。
-----------------------------
报告: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多个重要领域缩短与美国的差距 © AFP 2021 / WANG ZHAO
中国
01:21 2021年01月28日缩短网址 0 51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1月27日电 美国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发布研究报告称,虽然美国的人工智能实力仍遥遥领先,但中国正在多个重要领域不断缩短与美国的差距,欧盟则继续落在中国后面。

U-2‘龙夫人’ (Dragon Lady)侦察机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PUBLIC DOMAIN / 5TH RECONNAISSANCE SQUADRON - U-2 OSAN
美国空军首度用人工智能作飞机副驾驶

基金会指出,数据创新中心2019年曾对中国、欧盟和美国的人工智实力进行评估,根据人才、研究、发展、硬件、应用和数据这六个大类的30项度量指标,制定出百分制得分。当时美国的得分为44.2,中国32.3,欧盟23.5。
基金会的本次报告则更新了其中15项度量指标的数据,并增添了一个新指标。根据报告,目前美国人工智能实力的得分为44.6,中国32.0,欧盟23.3。报告指出,与美国的各项得分相比,中国在超过一半更新后的度量指标缩短了差距或扩大了领先优势,欧盟则只在约四分之一更新后的度量指标得分有所进步。

报告还指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论文的数量为24 929份,超过欧盟(20 418份)和美国(16 233份)。

报告作者指出:"在人工智能开发和使用领先的国家将塑造这项技术的未来,并显著提高其经济的竞争力,落在后面的国家则可能在关键行业失去竞争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2:43:53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允诺不再推翻政权 © AP Photo / Jose Luis Magana
政治
03:37 2021年03月04日缩短网址 0 115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周三表示,华盛顿将不再去推翻政权以武力促进民主,因为它行不通。

拜登提醒与中国的战略竞争是长期且严酷的
© REUTERS / KEVIN LAMARQUE
拜登提醒与中国的战略竞争是长期且严酷的

他在给美国人的电视讲话中强调,现任美国领导人不会放弃支持民主。
国务卿说:“我们不会通过昂贵的军事行动或以武力推翻独裁政权来推动它。我们过去曾尝试过这种策略,无论意图多么好,它都行不通。”

他表示,华盛顿 “将用另一种方式来做”,通过美国自身的榜样以及改革与民主的内部动力。

此前美国总统拜登表示,美国与盟友和伙伴应捍卫民主,并证明民主并不是历史遗留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2:45:00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将俄中两国称为主要威胁 © flickr.com / peonyandthistle
政治
06:09 2021年03月04日(更新 06:14 2021年03月04日) 缩短网址 0 115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华盛顿3月4日电 美国白宫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临时纲要》(The 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中写道,俄中两国为主要威胁,而中国是美国的潜在对手。

文件中指出:“中国快速地变得更加自信。这是唯一的竞争对手,具有整合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向稳定、开放的国际体系发出实质性挑战的潜在能力。俄罗斯依然计划扩大本国的全球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破坏稳定的作用。”
文件称:“北京和莫斯科都付出了重大努力遏制美国优势,干扰我国保卫自己的利益和全球盟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5#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2:46:45 | 只看该作者
德舰拟穿南中国海 美国表示欢迎
时间:2021-03-04 11:1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美国周三称赞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盟友德国派遣军舰穿越南中国海有争议海域的计划,称美国欢迎支持该地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行动。美国并表示中国威胁到这一秩序。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政府官员周二宣布,一艘德国护卫舰将于8月驶向亚洲,并在返程时穿越南中国海,成为2002年以来驶过该海域的首艘德国战舰。

美国国务院一名发言人表示:“维护和平与稳定、尊重国际法、保护合法商业网络不受阻碍、以及自由航行和其他合法使用该海域的做法,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我们欢迎德国支持在印太地区推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作法。维护开放的海上秩序对国际社会利益攸关。”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各国在南海享有国际法所规定的航行与飞越自由,但表示“不能以此为借口危害沿岸国主权和安全。”

德国官员说,战舰不会进入距离中国和其他国家12海里以内的海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6#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2:52:24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务卿首场政策演说 将中国挑战列入八大优先
时间:2021-03-04 09:5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三(3月3日)发表任内首场主要外交政策演讲。他列出了美国外交的八大优先,其中之一是应对中国挑战。他指出,中国是唯一能对现有稳定开放的国际秩序构成严重挑战的国家。

据美国之音报道,布林肯宣布,中国是美国21世纪面临的最大地缘政治考验。他说,一些其他国家对美国也构成挑战,包括俄罗斯、伊朗和朝鲜,其他严重挑战还包括也门、埃塞俄比亚和缅甸,但中国的挑战不一样。

他说,中国是“唯一拥有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来对稳定和开放的国际体系,所有那些我们希望世界以这种方式运转的规则、价值观和关系构成重大挑战的国家。而这个体系最终服务于美国人民的利益并反映美国人民的价值。”

这位美国首席外交官说,华盛顿将与中国在应该的时候竞争,在可以的时候合作,在必要时对抗,但他指出,无论是哪种形式“我们都要以实力地位来跟中国接触。”

布林肯强调,美国应对中国挑战时必须与盟国和伙伴合作,“因为我们的团结力量让中国更难忽视。”

为此,布林肯列出了一系列具体行动,“这要求我们在外交中和国际组织中进行接触,因为在我们退出之处,中国已经趁虚而入。这需要我们在新疆的人权受到侵犯、香港的民主遭到践踏时,挺身捍卫我们的价值观,因为如果我们不这样做, 中国将采取更加有恃无恐的行动。这意味着要对美国的工人、公司和技术进行投资,并坚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因为当我们这样做的时侯,我们可以超越任何人。”

布林肯提出的八大外交优先是,击退疫情、重建经济、更新民主制度、改革移民政策、加强盟友关系、应对气候变化、保持高科技领导地位、应对中国挑战。他指出,这些都是最紧迫的需要改变和取得进展的领域,也是拜登总统的战略在外交政策上的反映。

布林肯表示,美国“要使用每一个工具来制止那些盗窃我们的知识产权或操纵他们的货币以获取不公平优势的国家。”

布林肯指出,“支持我们的民主制度是外交政策的当务之急。” 否则,正中俄罗斯和中国的下怀,“它们寻找每一个机会质疑我们民主的力量。”

布林肯同时宣布,美国“将不通过昂贵的军事干预或试图用武力推翻专制来促进民主。”

上个月初,美国总统拜登也在国务院发表上任后的首次外交政策讲话,将中国称为是美国“最严峻的竞争者”。拜登说,“我们将直面中国的经济恶行,反制其咄咄逼人、胁迫性的行为,顶回中国对人权、知识产权和全球治理的攻击”,拜登还表示,“但是我们做好了准备,在符合美国利益时与北京共事。”

拜登强调,要更好的竞争,美国必须先处理好国内问题,之后与盟友联手,在国际社会占有一席之地,并重建美国的信用与道德权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7#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2:56:59 | 只看该作者
报告: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落后于中国
时间:2021-03-04 07:2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旧金山综合电)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警告,美国在对未来国家安全和繁荣至关重要的人工智能领域危险落后,没有做好在人工智能时代进行防卫和竞争的准备。

美国人工智慧国家安全委员会(NSCAI)在长达756页的报告中指出,中国正寻求在10年内成为全球人工智能(AI)龙头,美国应为此担忧。

报告建议美国投资400亿美元(约531亿新元)来推进人工智能研发,以赢得与中国的人工智能战略竞赛。

人工智能已被用来发动假信息攻击

美国人工智慧国家安全委员会由美国国会于2018年成立。出任委员会主席的谷歌前董事长施密特,以及副主席的美国国防部前副部长沃克写道:“人工智能将是使未来多代人受益的最强大工具。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系统也将用于争权夺利。我们担心,人工智能工具将成为未来冲突中的首选武器。”

目前,人工智能已被用来发动假信息攻击,以在民主国家制造分裂与混乱。一些国家、恐怖分子和罪犯还可能利用这种技术,把商业无人机变成“智能武器”。

报告中警告:“美国的军事对手正在整合人工智能概念与平台,以挑战美国数十年来的技术优势,这已不是秘密。若没有广泛的人工智能能力与新的作战模式,我们将无法抵御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威胁。”

该委员会呼吁美国成立一个学院,像培养军官那样招募与培训科技人才,并加强科学与技术教育,同时采取更多行动来吸引高技术移民。

报告还建议,美国应把提振先进电脑芯片的国内生产列为优先事项。委员会指出,美国的电脑芯片大多在亚洲的工厂制造,“战略性封堵将大幅提高成本,并威胁到我们的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8#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3:12:48 | 只看该作者
转移台湾芯片制造能力表明美国在放弃台湾
时间:2021-03-04 11:0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根据安邦智库2021年3月14日信息: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表示,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厂房预计在今年初动工,2024年就能投入5纳米制程量产。初期月产能为2万片,总月产有望达到10万片以上,预计台积电在美国将成为拥有产能最大、最先进技术的非美系半导体厂房,超越韩国三星等竞争对手。台湾工程部门研究院总监杨瑞临指出,虽然在美国建厂,但台积电掌握最先进的技术,且仍将留在台湾。台积电目前已经能量产5纳米晶圆,且还计划提高产能,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目前,台积电计划在2021年将上半年提升至每月10.5万片晶圆,并计划在下半年进一步扩大加工能力至12万片。到2024年,台积电的5纳米制程产能将达到每月16万片。此外,根据最新报告显示,台积电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开始生产3纳米晶圆,届时将能够加工使用更先进技术生产的3万片。由于苹果的订单承诺,台积电计划在2022年将其3纳米制程产能扩大至每月5.5万,并将在2023年进一步扩大产量至10.5万。要指出的是,虽然台积电应美国要求前往美国投资布局,但这一行动的主因还是地缘政治层面的考虑。台积电最先进的3纳米技术并不会同步迁至美国。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日发表题为《委员会警告说,美国有可能失去芯片优势》的报道称,美国国会授权成立的一个委员会得出结论认为,由于依赖中国台湾地区芯片制造商,美国有可能失去在此领域的优势,而这个优势对商业和军事成功至关重要。

经过两年的研究,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说,美国需要建立设计和制造芯片的“有韧性的国内基地”。

报道称,委员会主席、谷歌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说:“由于我们对台湾地区(芯片)的依赖,我们非常接近于失去驱动我们的公司和军队的微电子技术尖端优势。”

美国防部前副部长、委员会联合主席鲍勃•沃克说:“如果中国大陆收复台湾地区……那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个竞争问题,从领先两代人变成可能落后两代人。”

上述信息,充分表明:美国在担心台湾被中国统一,担心中国控制台湾的芯片制造业,已经在谋求转移台湾的芯片制造能力到美国本土。

笔者认为:这种谋求转移台湾芯片制造能力到美国本土的行动,可以充分表明,美国在放弃台湾。

美国现在就想着转移台湾的芯片制造能力,可以说明,美国没打算大规模武力阻止中国收复台湾。

关于台湾统一,我们还不应该只是想着国家统一层面的这个价值。还有一层更深意义的价值:中国如果成功收复台湾,中国极可能直接以此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世界再无中国老二的说法。美国也极大可能因此放弃打压遏制而选择合作争取利益。故台湾收复的意义不仅是祖国统一,更是中国民族复兴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标志性历史性转折性事件。

据路透社消息,当地时间3月1日,美国政府的一个独立委员会——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NSCAI)投票通过了一份长达700多页的所谓“报告”,报告中建议国会给中国芯片制造技术“收紧瓶颈”,以防中国今后在半导体领域超过美国。报道称,该委员会建议国会限制中国采购制造先进计算芯片所需设备,此类芯片被用于人脸识别等监控技术。报道提到,很多芯片制造设备来自美国的公司,例如应用材料公司和泛林集团,这些企业已经受到美国的出口管制。不过,这些关键设备也可以从日本尼康公司、荷兰阿斯麦控股公司获得。NSCAI在报告中建议美国与这些国家一同制定对华芯片制造设备出口许可的政策。

报告还宣称要让中国半导体行业落后美国“两代”。据报道,除了提出要保护美国芯片制造技术外,报告还建议发展美国自己的芯片制造业,该行业在过去数十年中迁移到了中国台湾和韩国。例如,报告建议给予半导体业的投资40%的免税额度,刺激美国的芯片工厂建设。目前,该委员会已将报告提交给美国国会。

事实上,美国自己的芯片制造能力也不行,他在把全球的芯片制造能力转移到美国。转移完后,就可能打击全球的其他区域制造能力。核心是要掌握全球的高端芯片制造,并以此封锁中国。另外也是对台湾被中国可能即将收复的担忧,因为一旦台湾被统一,美国的芯片制造将被我们卡死,所以他们要趁台湾收复前赶紧转移制造能力。中国其实应该想办法阻止台湾将芯片制造能力转移到美国。

台湾的芯片制造能力,本质上是中国的,不能在收复前都被美国拿走了。

美或将收紧技术以防中国主导半导体领域。美国一个国家安全委员会昨天(3月1日)向美国国会建议,收紧芯片制造技术“阻塞点”(choke points),以防止中国未来几年在半导体领域超越美国。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NSCAI)建议压制中国购买生产先进电脑芯片所需的制造设备的能力。这些芯片可用在面部识别等监视技术中。

报道称,许多芯片制造设备来自美国公司,例如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和泛林集团(Lam Research Corp),而且这些公司已经受到美国出口管制。日本企业尼康(Nikon)和佳能(Canon),以及荷兰企业阿斯麦尔关键器具。

报告建议美国与这些国家进行协调,在每个国家针对输华先进芯片制造工具出口许可证,制定“推定性拒绝”(presumptive denial)政策,并提出促进在美国制造半导体的措施。

委员会官员说,美国的首要“保护”策略,是要比中国的芯片行业“跑得更快”。

在全球芯片产能紧张的大背景下,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言人田玉龙昨天提到,芯片产业是一个全球性产业链,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打造芯片产业链,使它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

最后,还需要强调的是,台积电本身没有那么重要,但是中国没有台积电这样的产业能力,损失的将是几场收复台湾的战争费用。如果美国已经认为中国几年内可能收台,那么将美国自己也没有的芯片制造能力从台湾转移到美国,并且在收台前让台湾丧失芯片制造能力,是一定会考虑做的行为,这个傻子都会这么做。如果美国自己没有这个制造能力,我们收复台湾后,中美紧张关系肯定将持续一段时间,美国的几大芯片公司不可能再依托中国统一后的台湾提供芯片加工制造,美国人存在这个极大担心。美国防部前副部长、委员会联合主席鲍勃•沃克的担心是极其现实的。

白宫2021年3月3日发布“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文件,白宫强调,拜登政府将外交视为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的第一工具,民主是其最大的资本。 这份文件写道,“美国不应该也不会卷入已经造成数千人死亡和数万亿美元损失的‘永久战争’。

如果美国大规模武力介入中国收复台湾,美国就远不止要接受数千人的死亡和数万亿没有的战争损失了。美国深刻知道自己阻拦不了中国收复台湾,武力阻拦不仅是美国自身损失的问题,更是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决心,损失多少也阻挡不了,毕竟是我们家门口。

再次重复本文判断:美国在担心台湾被中国统一,担心中国控制台湾的芯片制造业,已经在谋求转移台湾的芯片制造能力到美国本土。这种谋求转移台湾芯片制造能力到美国本土的行动,可以充分表明,美国在放弃台湾。美国现在就想着转移台湾的芯片制造能力,可以说明,美国压根没打算大规模武力阻止中国收复台湾,因为美国知道,付出多大的代价都阻拦不了。

作者:彭胜玉(战略研究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9#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3:17:48 | 只看该作者
伟达:中美关系“五大传统”的终结
时间:2021-03-04 07:2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时事透视

美国拜登新政府就职到任以来,目前其主要政策取向逐步清晰:即对国内事务“战略优先”,对国际事务则采取“战略耐心”,此种执政安排并不令人意外。

美国目前国内事务的首要,就是尽快有效控制和消除冠病大瘟疫。若没有这个关键因素,去年总统大选拜登能否有机会击败特朗普都是个大问号。于是大瘟疫就是把双刃剑,它既让拜登抓住了特朗普的执政软肋,得以胜选;但也等于是接过了一个烫手山芋,目前必须全力应对。

当然美国社会还有一个左右政治立场对立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特点是由来已久,不足为怪。国家最高领导人要做的,是努力弥合分歧,而非加剧割裂,美国就会逐步自愈,渐回正轨。

拜登作为一个老牌政治家,总体政治立场比较温和中庸,再加上美国政治三权分立的制衡力量,相信其对修复政治和社会分歧能有所作为。

在国际关系、外交和国防事务方面,拜登政府已明确祭出两大策略,首先是回归重视与传统盟友的协调合作,全球布局,不再特别强调“美国优先”;再就是对俄罗斯及中国等主要对手目前要有“战略耐心”,争取后发制人。

这也就意味着,相对于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政策经常令人眼花缭乱的组合拳出击,拜登的对华策略会相对冷静一些,放缓一些,更加从长计议。

但有一点显而易见,即拜登并无意将特朗普政府所更新的“中共观”及搭建的“对华新策略平台”推倒重来,而是有意在继承其框架的基础上,逐步加入补充自己的战略理念和举措。这将左右未来几年美中关系的基本走向。

对此,中国方面必须明白,这乃意味着过去40年来中美关系形成的“五大传统”的终结:首先是美国对华战略观的重大转变,从原先的希望和谐共处,甚至中美共治,到目前的白宫发言人所称“中国对美国安全,繁荣和价值形成严重挑战”。这基本宣布过去40年中美的良性互动结束,两国关系重回对抗僵化状态。

再就是美国政界和学界对中国政治改革开放的积极期待,尤其是在中国领导构成现状下发生政治改革开放的期待,已基本不复存在。这个由正面向负面的转变举足轻重,将成为美国研判和决策有关对华策略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第三,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要求和平衡举措,将无法再回到过去宽松、谅解和忍让的状态。中美的贸易平衡与中方的承诺兑现,必将是拜登政府的一个关键政策着力点,而且必须做得比前任政府更富成效和有利;否则不就等于自证对原先特朗普政策的自愧不如,大大削弱自身的民意支持和政治声望?

第四,美国对中国军事力量发展原先的低调克制,甚至有限合作,目前已基本为“零和对抗”的认知和方针所取代,即变成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从东海钓鱼岛,到台湾海峡,到南中国海国际航道及争议岛礁,再到强化关岛的军事力量和作用,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联手合作,美国对华的“岛链和区域遏制”已进入全面立体实施阶段,军事战略重心和实力正明显向印太地区倾斜。

最后,美国认定目前中国已成党文化主导,其动机、意图、宣传、行为等等,对于美国均是非善意的,基本价值立场大相径庭,甚至还包含统战,窃密和渗透的威胁。总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美国和西方所辛苦建立起来的正面文化新形象和信任度,目前已基本毁于一旦。意欲恢复重建,谈何容易?

从中美关系这种全新的态势走向来看,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局面,就是所谓“冷和”。弥漫的敌意、对峙和不信任,必将造“冷”;而考虑到双方直接开战的愿望并不很高,况且都还保有一定规模贸易往来的愿望要求,于是“和”仍有可能。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3:22:5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会否动用政策工具开启稀土战?外媒给出了预判
2021-03-04 08:07:13  来源: 参考消息   作者:记者

  参考消息网3月3日报道法国《世界报》网站3月1日发表让-米歇尔·贝扎题为《北京真的希望开启稀土战吗?》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加利福尼亚有个地方叫芒廷山口。40年前,这里是非常活跃的稀土矿开采地。当时,在稀土这种对汽车、电信、数码、可再生能源、军品产业至关重要的矿藏上美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因为成本过高且污染很大,芒廷山口的开采点在2002年关闭。后来,该采矿点又重新启用,但和被称为“稀土硅谷”的中国内蒙古包头地区相比已经无足轻重了。

  这个采矿地象征着美国人的轻率。中国现在掌控着80%的稀土产能。如果要承受稀土禁运之痛,那么你削减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又有什么用呢?特朗普曾对此感到忧虑,甚至建议购买稀土矿藏丰富的格陵兰岛。拜登表现出更多的外交圆滑但同样对此忧心忡忡。他刚宣布要对半导体、汽车电池、主要药品和稀土这四种关键性产品的来源进行“全面检查”。而稀土领域可能需要至少10年时间才能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

  电动汽车发动机、飞机发动机、风力涡轮机或者医学成像设备都要使用由稀土制成的磁体。

  要成功实现能源转型,稀土产能每15年就会翻倍。其中数字行业需求最多,防务领域同样如此。尽管16万吨稀土只相当于80亿欧元,产品用到稀土的企业则总共带来了6万亿欧元的营业额。

  供给缺乏的威胁同样来自这种无节制消耗以及大规模替代的缺乏。尽管现在有三种克服途径正在显露。在“友好”国家开设采矿点,这是在澳大利亚、阿根廷或者加拿大正在着手的过程。但是,稀土开采行业需要巨额资金以及要符合严格的环保规范。

  其次是发展现在只占到稀土产能1%的稀土回收。在这两种情况下,需要冒着在一个可以被中国情绪影响波动的市场投资的风险。最后,将其留给关键性设备,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么做。

  事实上,北京真的希望动用钪或镧的政策工具吗?动用这一工具一向是可能的。但它同样是把双刃剑。因为中国的利益在于销售这些稀土产品而不是迫使西方转向替代方案。

  在近期多次出现紧张后,中国政府在缓和局面。中国先是表示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的矿藏市场脱钩会让所有人都成为输家,然后宣布2021年的第一批开采配额提高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