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02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李波事件 市场经济是具有普世价值的生产和交换方式吗

[复制链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1:0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ize=13.3333330154419px]传背后有大陆老板 港书店新店主现身助调查
[size=13.3333330154419px]
2016年01月09日

[size=13.3333330154419px]
[size=13.3333330154419px]

《明报》报道称,经多方求证,证实现身协助警方调查的男子正是铜锣湾书店的最新负责人陈先生,他在一个多月前开始承包经营书店,为期半年,经营期限至今年5月13日。

(香港综合讯)被指是香港铜锣湾书店新店主的“陈先生”曾经在周四(7日)现身,陪同香港警方到书店调查。这名神秘的书店新负责人,据说背后有一名大陆老板,其资金相当雄厚。

《南华早报》报道,香港警方周四再次到铜锣湾书店及其位于柴湾的仓库调查,向该处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咨询他们在12月30日晚上是否曾见过或听到任何不寻常或可疑的现象。在调查结束之后,警方没有向外界发布任何消息就离开了现场。

一名年龄介于30岁至40岁男子在场协助警方调查,他持有书店钥匙,为警主打开锁住书店铁闸的铁链。

现场记者纷纷追问他是否就是“陈先生”,是否承包经营了铜锣湾书店?但这名男子并不作回应。《明报》报道称,经多方求证,证实该男子正是铜锣湾书店的最新负责人陈先生,他在一个多月前开始承包经营书店,为期半年,经营期限至今年5月13日。

去年10月以来,铜锣湾书店五名相关人士相继失踪,股东李波是第五人,在这件备受外界关注的事件中,陈先生是关键人物之一。李波太太蔡嘉苹此前接受端传媒专访时提及,在11月初书店四名股东和职员相继失踪后,一名有意接手书店的买家与李波签订合约,租下了铜锣湾书店。

在引发争议的李波“报平安信”中,收信人便是“陈生”,李波在信中称用“自己的方式”到了大陆,并交托了有关书店、书款等事宜,请对方“依合约继续营运”。此信被公开后,陈先生一直没有公开现身,直至7日他与警方一起赴书店调查。

“陈先生”是港人 做黄色生意

书店一名职员透露,这名陈先生是香港人,“从事黄色事业,是色情相关”,陈先生的背后有一名“很有钱”的大陆老板,他是被老板吩咐到香港接手这书店。

铜锣湾书店人员接连失踪的事件引发香港全城关注,大陆公安可能跨境掳人的现实状况,更引发不少港人对香港“一国两制”与言论自由受到侵蚀的担忧,至于书店的新店主陈先生,他的幕后老板是否真是大陆人,其背景又是如何,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部分香港团体发出呼声,要求中央保证不越境执法,保障本港的出版自由。据《明报》报道,香港支联会将在本星期天(10日)下午将举办游行,主题为“抗议政治绑架、捍卫一国两制”,要求当局立即释放五人。他们预计游行将有5000人参与。支联会主席、立法会议员何俊仁在受访时说,目前是“一国两制”受到最严峻挑战的时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1:01:57 | 只看该作者
新闻人间:李波出禁书惹祸上身
戴庆成 联合早报 2016年01月09日
|
新闻人间

taihingshing@gmail.com

以售卖中国大陆禁书闻名的香港铜锣湾书店,五名负责人及职员先后“失联”,其中股东李波怀疑是在香港被大陆公安越境掳走,引起了香港社会哗然。而更离奇的是,李波原来是出身于亲大陆的左派阵营,让整件事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现年65岁的李波,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曾就读左派学校香岛中学,其后到英国留学,性格沉默。李波的妹妹曾是当红电视演员,是佳视70年代的第一代“小龙女”李通明。

上世纪80年代,李波进入三联书店任美术设计,认识笔名舒非、在三联任职文学编辑的蔡嘉苹,两人结为夫妇。后来,舒非在《大公报》写了20年专栏。

可以说,长期在左派圈子工作的李波夫妇,都是根正苗红的爱国人士。

多年来,李波不时在左派圈子活动。直至2003年,当时北京政府开放大陆民众赴港的限制,通过大陆公民“自由行”刺激香港经济,造就了香港禁书出版业的商机。看好禁书市场的李波决定涉足禁书出版业务,与铜锣湾书店另一负责人桂民海合作,除了主办出版社,也收购了铜锣湾书店。

李波早前接受香港传媒访问时坦言,他出版政治类书籍非为公义,而是看中其利润丰厚,有关国家领导人的题材看似天方夜谭,却吸引不少人购买。“和领导人有关的政治书、禁书,很多自由行大陆人买,出得愈敏感愈好卖。”

出版禁书有利可图,这也反映在李波夫妇持有的物业。目前两人同时持有三个港岛工商厦物业,涉及金额逾1300万元(港元,下同,283万新元),其中位于北角北港商业大厦的一个高层单位,更是在去年1月以逾600万港元的高价购入。

曾几何时,舒非力劝老公不要继续出版大陆禁书,李波却因为认定陆港是“一国两制”,不觉得会出事。他说,相信邓小平所说的1997年后仍然可以骂共产党,只要在行动上没有在香港制造混乱,只是出书,怎会有事?

岂料,李波自立门户出版禁书,赚了大钱,但也惹上大麻烦。舒非忆述,去年12月30日晚上7时许,李波仍未回家,失去联系,她预感不妙。“结婚这多年,他不会没有交代就不回家吃饭。”

结果,李波失踪至今,只是在早前发一封传真回来,说“以自己的方式返回内地”协助调查。

李波失踪事件的真相至今未明,有说是中央政府公然侵犯“一国两制”,也有人指出,李波是三联书局的老员工,太太也是《大公报》的著名专栏作家,两人都有亲共、亲北京的背景,却闹出这起事件,因此根源可能在中共的内部斗争。

自从李波发出报平安的传真,其妻主动销案后,事件目前进入了相对静止的状态。但无论这起悬案的背后是什么,突然有五名港人“人间蒸发”,还是让许多港人猛然惊醒,原来中央政府保证的“一国两制”根基是这么脆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1:03:41 | 只看该作者
美国首回应港书店:对事件感不安 留意到特首表态
2016年01月09日 1015
|
(明报资料图片)
(明报资料图片)
(联合早报网讯)铜锣湾书店5名股东及职员在两个多月内先后失踪事件上周曝光以来,美国政府首次开腔回应,称对事件感到不安,并对香港市民的关注有同感。

据香港明报援引路透社的报道称,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柯比周五在例行新闻简布会上表示,美国正“密切跟进”事件,并留意到香港特首梁振英本月4日就事件的潜在意涵表达关注,表示美国同样关注有关问题。

梁振英本月4日特别安排会见传媒回应书店5人失踪事件。他表示,特区政府高度关注事件,由于社会上有言论说可能涉及内地人员在港执法,故必须会见传媒以申明特区政府立场。他强调,根据《基本法》,只有香港执法人员有权在港执法,其他人在港执法均是违法。现场记者连番追问他能否承诺“绝不接受”内地执法人员在港执法,梁振英以“不能接受”回应。

早在美国表态前一天,欧盟周四(8日)亦首度开腔,对5人失踪表达“极度忧虑”,促请泰国、中国及本港相关部门调查事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1:04:54 | 只看该作者
香港书商自危“禁书”纷下架
2016年01月08日
|
(香港综合讯)香港铜锣湾书店负责人与工作人员陆续失踪后,当地部分出售“禁书”的书店已将“禁书”下架。

综合香港媒体报道,由新加坡人陈家强创办、在香港有八家分店的叶壹堂(PageOne)自去年11月末开始将“禁书”下架。铜锣湾书店当时已有四名工作人员失踪。

叶壹堂尖沙咀分店的一名店员表示,他们11月底接获通知将所有“禁书”下架,经理并没告知原因,只表示叶壹堂不会再卖“禁书”。叶壹堂九龙塘分店和其中一家机场分店的店员也证实,叶壹堂不会再卖“禁书”。

主要出售英文书籍的叶壹堂并不是香港第一家将“禁书”下架的大型连锁书店;据《苹果日报》报道,联合出版集团旗下的连锁书店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在近几年并不太热衷采购“禁书”。

曾经出版一系列涉及六四事件的书籍的孟浪透露,联合出版集团已大大减少采购“禁书”的数量;即使采购“禁书”,也很快退货或将禁书摆在远离客流的架子上。

香港公司注册记录显示,联合出版集团是由广东新文化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受中国官方掌控。广东新文化事业发展有限公司也拥有香港两家亲北京报纸《大公报》和《文汇报》。

虽然香港部分连锁书店已不售卖“禁书”,但台湾诚品位于香港的分店仍有售卖“禁书”;诚品生活尖沙咀店仍可以找到包括钟祖康《来生不做中国人》等备受争议的书籍。

诚品副董事长吴旻洁前天出席诚品生活太古店的开幕典礼后表示,诚品目前暂未受到将“禁书”下架的压力,并称书籍多元化并不受限制。

出版及出售“禁书”的田园书店则向《立场新闻》表示,该书店仍在售卖“禁书”,而前来购买的人并未明显减少。不过,该书店却因无法承担租金,被迫在2015年最后一天弃租其中一个仓库。

据纽约时报中文网报道,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上台后,中国大陆海关加强执法,使“禁书”主要客源的中国大陆自由行游客不敢买“禁书”。这使香港“禁书”市场开始萎缩,以在尖沙咀专营中文禁书的1908书社业务为例,该书店目前每星期只经营两天。

随着铜锣湾书店五名工作人员失踪,书店经营者人人自危,开始将“禁书”下架,影响“禁书”的销售管道,也冲击“禁书”出版商的利润。香港“禁书”市场预计将进一步萎缩。

在香港出版“禁书”利润丰厚,出版商金钟就表示,出版《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他赚了300万港元(55万5892新元)。而铜锣湾书店的失踪股东桂民海也曾公开表示,他光在2013年就赚了1000万港元,而他用这些钱买房买车,包括在泰国芭堤雅的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5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1:20:12 | 只看该作者
[size=13.3333330154419px]开二战后先例 加注版希特勒自传上市
[size=13.3333330154419px]
2016年01月09日 0942

[size=13.3333330154419px]
[size=13.3333330154419px]

(联合早报网讯)新版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Mein Kampf)今天上市,为二战结束以来首见,令某些犹太人领袖感到不安。形同反犹太宣言的这本书,版权已到期。

据中央社报道,在希特勒败亡后,同盟国1945年将纳粹主要出版社的管理权交付巴伐利亚邦(Bavaria)政府,同时也就将该书版权一并交付管理。

70年来,巴代利亚邦基于对纳粹受害者的尊重并防止激起仇恨,一直不同意这本煽动性的自传再版。

但自今年元月1日开始,“我的奋斗”就属于公共财产。

由德国研究人员添加注解的这本自传达到2000页,今天上市。这些研究人员辩称,这种加注版可为书中声名狼籍的叫嚣解密,且书中内容原本就可轻易在网路上查阅。

慕尼黑当代历史研究所(IFZ)为此书加注的工作自2009年着手,目的在“将希特勒的著作解构,并了解其背景”。

这个研究所说,本书单本售价59欧元,省思了重大的历史问题,诸如“他如何构思文章?他有何目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今在洞悉希特勒无数说词和谎言下,如何加以反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