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标题: 外交被围讲空话过不了关 新冷战须弃鸵鸟政策 战略针锋相对 [打印本页]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4 12:29
标题: 外交被围讲空话过不了关 新冷战须弃鸵鸟政策 战略针锋相对
美国务卿布林肯声称:中国是本世纪世界最大地缘政治考验

2021年03月04日 09:06:14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单珊

当地时间3月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上任后第一次外交政策演讲,阐述美国外交政策八大优先事务:新冠、经济、民主、移民、同盟、气候变化、科技、中国。

谈及中国时,布林肯表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本世纪世界最大的地缘政治考验”,美国将根据需求视中国为敌人和竞争对手,但保留合作的可能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美国国务院官网消息,布林肯3日发表题为《一项给美国人民的外交政策》的演说,称美国外交政策的当务之急是维护美式民主价值观。

首先,拜登政府希望结束新冠疫情并“创造全球健康安全”,因为“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免疫之前,我们都不会真正安全。”

第二要务是扭转国内经济危机,“建立一个更稳定、更具包容性的全球经济”。他说,美国需要“为美国的每一份工作而战”,阻止各国窃取美国的发明或操纵美国货币。今日俄罗斯(RT)评价称,这似乎与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民粹主义如出一辙。

第三点是“更新民主和美国优势”,至于美国国务院打算如何做到这一点,布林肯引用拜登常说一句话“我们的榜样力量”。

但他也承认,暴力政权更迭是行不通的,给“促进民主带来了坏名声”。“我们不会通过代价高昂的军事干预来促进民主,也不会试图用武力推翻独裁政权,而是要通过外交发挥领导作用。”

他表示,拜登已承诺,外交永远是美国处理对外问题的首要手段,而非军事行动。不过,当美国民众的生命以及美国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美国将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只有在目标明确、可实现、符合美国价值观与法律并且得到美国民众同意的情况下,美国才会这样做。”

值得注意的是,布林肯是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的倡导者之一,当时他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担任民主党参谋长。

其他优先事项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和“绿色能源”,确保美国在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等。

布林肯把“21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挑战”留到了最后,他解释称,中国对美国构成的挑战与俄罗斯、伊朗以及朝鲜等国构成的挑战不同,因为中国是唯一在经济、外交、军事以及技术领域都拥有实力的国家,对稳定、开放的国际体系构成严峻挑战,而该体系是为美国的利益以及美国人民的“价值观”服务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布林肯表示,美中关系未来将会是在“应该的时候”呈现竞争性,在“可以的时候”呈现合作性,在“必要的时候”呈现对抗性。美国希望“以强势的姿态同中国打交道”,因此需要与盟友以及伙伴们的合作。

布林肯认为,上述优先事项中,有关国内外的内容体量相当,原因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已经“消失”,“国内复兴和美国在世界上的实力完全交织在一起”。

布林肯还呼吁,美国必须领导世界,因为“不管我们喜不喜欢,世界并没有被组织起来”。他认为,如果美国不带头,要么其他国家“不以推进我们利益和价值观的方式”介入,要么没有介入,“然后我们就会陷入混乱和所有由此造成的危险中”。

对于美国一贯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外交部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呼吁,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新的十字路口,也有望打开新的希望之窗。中方希望美方顺应时代潮流,倾听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呼声,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与中方相向而行,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对话,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早日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链接
遭围攻喊'反冷战'自缚手脚 外交有解放思想转向 3/1-2
2 个回复 - 287 次查看
2021年3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1-03-01 外交部网站   彭博社记者:美国国务卿发推特称,美方呼吁中方立即释放此前被拘捕的香港“民主”人士。中方有何评论?  汪文斌:美方会允许其他国家 ...
2021-3-2 00:03 - 焦典 - 世界格局大变动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4 12:42
美国不愿放弃自主武器,害怕在人工智能竞争中输给中国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1:15 2021年03月03日(更新 21:36 2021年03月03日) 缩短网址
作者: 列昂尼德 •科瓦契奇
0 13
美国应当阻止禁止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武器的呼吁,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提交给总统和美国国会的最终报告建议。报告作者指出,在现代敌对行动中,决策时间越来越短,仅靠人已经不能迅速对威胁做出反应。

© CC0
中国不需要绝对领导权

这份报告是由Google前负责人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和美国国防部前副部长罗伯特·沃克(Robert Work)领导的大型团队两年工作的成果。埃里克·施密特目前是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负责人。报告主要内容集中在如何防止中国在2030年之前领先AI领域。给总统和国会的建议包括:到2026年将美国在民用人工智能研究上的支出增加一倍,达到320亿美元;放宽移民法以吸引全球最优秀人才;加速中国人才外流;组建专门机构帮助总统制定全面的AI政策。
贯穿整个报告的主旨是将AI技术与军工联合体相联系。报告指出,几十年来美国一直依靠“重型”军事装备的发展,例如军舰,航空母舰等。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军事应用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报告作者警告说,目前还为时不晚,但是如果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中国将能利用基于群体智能的无人机在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中打败美国,尽管美国拥有强大海军。为了防止中国技术能力快速发展,并保持美国在芯片制造领域至少未来两代人的领导地位,建议继续实行限制对华供应最新一代芯片生产设备的政策,并认真监控其他高科技向中国的供应。建议美国高科技公司每季度报告其与中国的合作情况。公司需要确保,其中向中国提供的技术不会被用来侵犯人权。此外专家们还指出了将包括芯片生产在内的关键全周期产业转移到美国的必要性。报告作者认为,为此有必要制定严厉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是一项重要措施,因为美国不应依赖外国供应链,尤其是中国供应链。

报告:中国或在人工智能领域超越美国
© CC0
报告:中国或在人工智能领域超越美国

此份报告的总体基调表明,华盛顿在某些战略技术方面已经感到落后于中国。正如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黑龙江大学中俄全面战略协作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马友君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的那样,美国人只是不甘忍受。
马友君专家说:“过去美国一直是世界的霸权国,谁要是超过他,对美国而言就是国家安全问题,特别是在涉及威胁美国军事安全地位方面。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突破,中俄两国在某些领域可能要反超美国,特别是在5G等先进技术方面。对此美国在某种意义上是不能容忍的,但是事实就是事实,美国的各种打压和推诿手段是无法阻止中俄两国在军事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实际上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中国的发展是防御性的,是为了保护国家领土和领海的安全。中国并没有像美国一样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基地,也没有向各地派驻军队。但是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美国的海军优势地位越来越不那么突出,导致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个威胁,动摇了他的霸主地位。所以我认为这份报告恰恰反映的是美国霸主地位的衰弱。”
世界上许多专家不止一次表示反对在军事领域使用AI以及开发致命自主武器。这份报告同样受到批评,因为根据一些科学家的看法,报告将让机器人杀手合法化。然而美国报告作者的理由是,美国的潜在对手——中国和俄罗斯——不太可能同意禁止自主武器。如果这样,美国将处于弱势地位。俄罗斯军事问题专家、高等经济大学高级研究员瓦西里·卡申认为,问题还在于如何对自主武器进行分类。

他解释说:“自主武器系统标准的制定存在明显的问题。严格来说,自1960年代和70年代以来,某些武器就已经能够以完全自主的模式运行。例如,舰载防空火炮系统和一些防空导弹系统会发现目标,选择最危险的目标并向其射击。这里没有人工智能,当然这是自动化。但从法律角度看,该系统与具有人工智能的战斗机器人有何不同,以及如何验证这些差异还是个大问题。”

在报告作者看来,可以很简单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自主武器系统通过了所有必要的测试,并且在人的指挥下使用,那么这种系统就不会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中国坚持类似立场。尽管如此,2018年在政府专家小组关于“致命自主武器系统”的一次会议上,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第一个支持禁止使用此类系统的常任理事国。的确,致命自主武器系统是在执行战斗任务整个过程中完全排除人为干预和控制的系统。换句话说,至少在技术上提供了人类控制可能性的自主武器系统不属于中国支持的禁令。此外,中国提出了一项倡议,禁止使用完全自主系统,而不是其开发和生产。卡申强调,无论如何,俄罗斯、中国和美国都在发展类似的武器系统,但三国都没有同意采取严厉的禁止性措施。
卡申说:“现在不再需要限制自主武器系统发展的条约,而且难以执行,因为很难为此类系统制定客观标准。但是他们承认存在问题。中方认为需要就此问题达成一致,2018年甚至谈到禁止使用这类武器的可能性,但没有关于其开发和生产的禁令。不过后来再没有就这个话题进行积极讨论。”
在对待自主武器系统上的表现越来越开始近似于主要军事大国在发展核武器方面的做法。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单方面减少本国核武库,因为核武器数量和质量的均等可以保持战略稳定,并且是将来防止侵略的一定保证。顺便说一下,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报告的作者对核武器另有别论。他们认为,此类武器不应在自主武器系统中以任何方式使用,使用此类武器的决定应仅由美国总统决定。
----------------------
报告:中国或在人工智能领域超越美国 © CC0
科技
17:52 2021年03月03日(更新 18:12 2021年03月03日) 缩短网址 0 31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3月3日电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报告称,中国10年后可能会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领域超越美国。

© AFP 2021 / WANG ZHAO
报告: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多个重要领域缩短与美国的差距
报告称:"如果当前的趋势不变,中国拥有在未来十年内超过美国并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导者的实力、才能和雄心。"
为了保持美国的领先地位,该报告撰写者呼吁美国政府在量子计算、机器人技术、3D打印和第五代移动通信领域投入更多资金。该报告还指出,半导体电子产品和软件生产是确保在人工智能方面领导地位的关键领域。
这份750页的报告编写大约耗费2年时间。由15位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制定报告,其中包括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甲骨文总裁萨弗拉·卡茨、微软的埃里克·霍维茨和亚马逊的安迪·杰西。
-----------------------------
报告: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多个重要领域缩短与美国的差距 © AFP 2021 / WANG ZHAO
中国
01:21 2021年01月28日缩短网址 0 51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1月27日电 美国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发布研究报告称,虽然美国的人工智能实力仍遥遥领先,但中国正在多个重要领域不断缩短与美国的差距,欧盟则继续落在中国后面。

U-2‘龙夫人’ (Dragon Lady)侦察机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PUBLIC DOMAIN / 5TH RECONNAISSANCE SQUADRON - U-2 OSAN
美国空军首度用人工智能作飞机副驾驶

基金会指出,数据创新中心2019年曾对中国、欧盟和美国的人工智实力进行评估,根据人才、研究、发展、硬件、应用和数据这六个大类的30项度量指标,制定出百分制得分。当时美国的得分为44.2,中国32.3,欧盟23.5。
基金会的本次报告则更新了其中15项度量指标的数据,并增添了一个新指标。根据报告,目前美国人工智能实力的得分为44.6,中国32.0,欧盟23.3。报告指出,与美国的各项得分相比,中国在超过一半更新后的度量指标缩短了差距或扩大了领先优势,欧盟则只在约四分之一更新后的度量指标得分有所进步。

报告还指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论文的数量为24 929份,超过欧盟(20 418份)和美国(16 233份)。

报告作者指出:"在人工智能开发和使用领先的国家将塑造这项技术的未来,并显著提高其经济的竞争力,落在后面的国家则可能在关键行业失去竞争力。"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4 12:43
美国允诺不再推翻政权 © AP Photo / Jose Luis Magana
政治
03:37 2021年03月04日缩短网址 0 115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周三表示,华盛顿将不再去推翻政权以武力促进民主,因为它行不通。

拜登提醒与中国的战略竞争是长期且严酷的
© REUTERS / KEVIN LAMARQUE
拜登提醒与中国的战略竞争是长期且严酷的

他在给美国人的电视讲话中强调,现任美国领导人不会放弃支持民主。
国务卿说:“我们不会通过昂贵的军事行动或以武力推翻独裁政权来推动它。我们过去曾尝试过这种策略,无论意图多么好,它都行不通。”

他表示,华盛顿 “将用另一种方式来做”,通过美国自身的榜样以及改革与民主的内部动力。

此前美国总统拜登表示,美国与盟友和伙伴应捍卫民主,并证明民主并不是历史遗留物。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4 12:45
美国将俄中两国称为主要威胁 © flickr.com / peonyandthistle
政治
06:09 2021年03月04日(更新 06:14 2021年03月04日) 缩短网址 0 115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华盛顿3月4日电 美国白宫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临时纲要》(The 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中写道,俄中两国为主要威胁,而中国是美国的潜在对手。

文件中指出:“中国快速地变得更加自信。这是唯一的竞争对手,具有整合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向稳定、开放的国际体系发出实质性挑战的潜在能力。俄罗斯依然计划扩大本国的全球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破坏稳定的作用。”
文件称:“北京和莫斯科都付出了重大努力遏制美国优势,干扰我国保卫自己的利益和全球盟国。”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4 12:46
德舰拟穿南中国海 美国表示欢迎
时间:2021-03-04 11:1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美国周三称赞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盟友德国派遣军舰穿越南中国海有争议海域的计划,称美国欢迎支持该地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行动。美国并表示中国威胁到这一秩序。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政府官员周二宣布,一艘德国护卫舰将于8月驶向亚洲,并在返程时穿越南中国海,成为2002年以来驶过该海域的首艘德国战舰。

美国国务院一名发言人表示:“维护和平与稳定、尊重国际法、保护合法商业网络不受阻碍、以及自由航行和其他合法使用该海域的做法,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我们欢迎德国支持在印太地区推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作法。维护开放的海上秩序对国际社会利益攸关。”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各国在南海享有国际法所规定的航行与飞越自由,但表示“不能以此为借口危害沿岸国主权和安全。”

德国官员说,战舰不会进入距离中国和其他国家12海里以内的海域。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4 12:52
美国务卿首场政策演说 将中国挑战列入八大优先
时间:2021-03-04 09:5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三(3月3日)发表任内首场主要外交政策演讲。他列出了美国外交的八大优先,其中之一是应对中国挑战。他指出,中国是唯一能对现有稳定开放的国际秩序构成严重挑战的国家。

据美国之音报道,布林肯宣布,中国是美国21世纪面临的最大地缘政治考验。他说,一些其他国家对美国也构成挑战,包括俄罗斯、伊朗和朝鲜,其他严重挑战还包括也门、埃塞俄比亚和缅甸,但中国的挑战不一样。

他说,中国是“唯一拥有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来对稳定和开放的国际体系,所有那些我们希望世界以这种方式运转的规则、价值观和关系构成重大挑战的国家。而这个体系最终服务于美国人民的利益并反映美国人民的价值。”

这位美国首席外交官说,华盛顿将与中国在应该的时候竞争,在可以的时候合作,在必要时对抗,但他指出,无论是哪种形式“我们都要以实力地位来跟中国接触。”

布林肯强调,美国应对中国挑战时必须与盟国和伙伴合作,“因为我们的团结力量让中国更难忽视。”

为此,布林肯列出了一系列具体行动,“这要求我们在外交中和国际组织中进行接触,因为在我们退出之处,中国已经趁虚而入。这需要我们在新疆的人权受到侵犯、香港的民主遭到践踏时,挺身捍卫我们的价值观,因为如果我们不这样做, 中国将采取更加有恃无恐的行动。这意味着要对美国的工人、公司和技术进行投资,并坚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因为当我们这样做的时侯,我们可以超越任何人。”

布林肯提出的八大外交优先是,击退疫情、重建经济、更新民主制度、改革移民政策、加强盟友关系、应对气候变化、保持高科技领导地位、应对中国挑战。他指出,这些都是最紧迫的需要改变和取得进展的领域,也是拜登总统的战略在外交政策上的反映。

布林肯表示,美国“要使用每一个工具来制止那些盗窃我们的知识产权或操纵他们的货币以获取不公平优势的国家。”

布林肯指出,“支持我们的民主制度是外交政策的当务之急。” 否则,正中俄罗斯和中国的下怀,“它们寻找每一个机会质疑我们民主的力量。”

布林肯同时宣布,美国“将不通过昂贵的军事干预或试图用武力推翻专制来促进民主。”

上个月初,美国总统拜登也在国务院发表上任后的首次外交政策讲话,将中国称为是美国“最严峻的竞争者”。拜登说,“我们将直面中国的经济恶行,反制其咄咄逼人、胁迫性的行为,顶回中国对人权、知识产权和全球治理的攻击”,拜登还表示,“但是我们做好了准备,在符合美国利益时与北京共事。”

拜登强调,要更好的竞争,美国必须先处理好国内问题,之后与盟友联手,在国际社会占有一席之地,并重建美国的信用与道德权威。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4 12:56
报告: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落后于中国
时间:2021-03-04 07:2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旧金山综合电)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警告,美国在对未来国家安全和繁荣至关重要的人工智能领域危险落后,没有做好在人工智能时代进行防卫和竞争的准备。

美国人工智慧国家安全委员会(NSCAI)在长达756页的报告中指出,中国正寻求在10年内成为全球人工智能(AI)龙头,美国应为此担忧。

报告建议美国投资400亿美元(约531亿新元)来推进人工智能研发,以赢得与中国的人工智能战略竞赛。

人工智能已被用来发动假信息攻击

美国人工智慧国家安全委员会由美国国会于2018年成立。出任委员会主席的谷歌前董事长施密特,以及副主席的美国国防部前副部长沃克写道:“人工智能将是使未来多代人受益的最强大工具。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系统也将用于争权夺利。我们担心,人工智能工具将成为未来冲突中的首选武器。”

目前,人工智能已被用来发动假信息攻击,以在民主国家制造分裂与混乱。一些国家、恐怖分子和罪犯还可能利用这种技术,把商业无人机变成“智能武器”。

报告中警告:“美国的军事对手正在整合人工智能概念与平台,以挑战美国数十年来的技术优势,这已不是秘密。若没有广泛的人工智能能力与新的作战模式,我们将无法抵御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威胁。”

该委员会呼吁美国成立一个学院,像培养军官那样招募与培训科技人才,并加强科学与技术教育,同时采取更多行动来吸引高技术移民。

报告还建议,美国应把提振先进电脑芯片的国内生产列为优先事项。委员会指出,美国的电脑芯片大多在亚洲的工厂制造,“战略性封堵将大幅提高成本,并威胁到我们的安全”。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4 13:12
转移台湾芯片制造能力表明美国在放弃台湾
时间:2021-03-04 11:0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根据安邦智库2021年3月14日信息: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表示,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厂房预计在今年初动工,2024年就能投入5纳米制程量产。初期月产能为2万片,总月产有望达到10万片以上,预计台积电在美国将成为拥有产能最大、最先进技术的非美系半导体厂房,超越韩国三星等竞争对手。台湾工程部门研究院总监杨瑞临指出,虽然在美国建厂,但台积电掌握最先进的技术,且仍将留在台湾。台积电目前已经能量产5纳米晶圆,且还计划提高产能,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目前,台积电计划在2021年将上半年提升至每月10.5万片晶圆,并计划在下半年进一步扩大加工能力至12万片。到2024年,台积电的5纳米制程产能将达到每月16万片。此外,根据最新报告显示,台积电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开始生产3纳米晶圆,届时将能够加工使用更先进技术生产的3万片。由于苹果的订单承诺,台积电计划在2022年将其3纳米制程产能扩大至每月5.5万,并将在2023年进一步扩大产量至10.5万。要指出的是,虽然台积电应美国要求前往美国投资布局,但这一行动的主因还是地缘政治层面的考虑。台积电最先进的3纳米技术并不会同步迁至美国。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日发表题为《委员会警告说,美国有可能失去芯片优势》的报道称,美国国会授权成立的一个委员会得出结论认为,由于依赖中国台湾地区芯片制造商,美国有可能失去在此领域的优势,而这个优势对商业和军事成功至关重要。

经过两年的研究,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说,美国需要建立设计和制造芯片的“有韧性的国内基地”。

报道称,委员会主席、谷歌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说:“由于我们对台湾地区(芯片)的依赖,我们非常接近于失去驱动我们的公司和军队的微电子技术尖端优势。”

美国防部前副部长、委员会联合主席鲍勃•沃克说:“如果中国大陆收复台湾地区……那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个竞争问题,从领先两代人变成可能落后两代人。”

上述信息,充分表明:美国在担心台湾被中国统一,担心中国控制台湾的芯片制造业,已经在谋求转移台湾的芯片制造能力到美国本土。

笔者认为:这种谋求转移台湾芯片制造能力到美国本土的行动,可以充分表明,美国在放弃台湾。

美国现在就想着转移台湾的芯片制造能力,可以说明,美国没打算大规模武力阻止中国收复台湾。

关于台湾统一,我们还不应该只是想着国家统一层面的这个价值。还有一层更深意义的价值:中国如果成功收复台湾,中国极可能直接以此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世界再无中国老二的说法。美国也极大可能因此放弃打压遏制而选择合作争取利益。故台湾收复的意义不仅是祖国统一,更是中国民族复兴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标志性历史性转折性事件。

据路透社消息,当地时间3月1日,美国政府的一个独立委员会——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NSCAI)投票通过了一份长达700多页的所谓“报告”,报告中建议国会给中国芯片制造技术“收紧瓶颈”,以防中国今后在半导体领域超过美国。报道称,该委员会建议国会限制中国采购制造先进计算芯片所需设备,此类芯片被用于人脸识别等监控技术。报道提到,很多芯片制造设备来自美国的公司,例如应用材料公司和泛林集团,这些企业已经受到美国的出口管制。不过,这些关键设备也可以从日本尼康公司、荷兰阿斯麦控股公司获得。NSCAI在报告中建议美国与这些国家一同制定对华芯片制造设备出口许可的政策。

报告还宣称要让中国半导体行业落后美国“两代”。据报道,除了提出要保护美国芯片制造技术外,报告还建议发展美国自己的芯片制造业,该行业在过去数十年中迁移到了中国台湾和韩国。例如,报告建议给予半导体业的投资40%的免税额度,刺激美国的芯片工厂建设。目前,该委员会已将报告提交给美国国会。

事实上,美国自己的芯片制造能力也不行,他在把全球的芯片制造能力转移到美国。转移完后,就可能打击全球的其他区域制造能力。核心是要掌握全球的高端芯片制造,并以此封锁中国。另外也是对台湾被中国可能即将收复的担忧,因为一旦台湾被统一,美国的芯片制造将被我们卡死,所以他们要趁台湾收复前赶紧转移制造能力。中国其实应该想办法阻止台湾将芯片制造能力转移到美国。

台湾的芯片制造能力,本质上是中国的,不能在收复前都被美国拿走了。

美或将收紧技术以防中国主导半导体领域。美国一个国家安全委员会昨天(3月1日)向美国国会建议,收紧芯片制造技术“阻塞点”(choke points),以防止中国未来几年在半导体领域超越美国。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NSCAI)建议压制中国购买生产先进电脑芯片所需的制造设备的能力。这些芯片可用在面部识别等监视技术中。

报道称,许多芯片制造设备来自美国公司,例如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和泛林集团(Lam Research Corp),而且这些公司已经受到美国出口管制。日本企业尼康(Nikon)和佳能(Canon),以及荷兰企业阿斯麦尔关键器具。

报告建议美国与这些国家进行协调,在每个国家针对输华先进芯片制造工具出口许可证,制定“推定性拒绝”(presumptive denial)政策,并提出促进在美国制造半导体的措施。

委员会官员说,美国的首要“保护”策略,是要比中国的芯片行业“跑得更快”。

在全球芯片产能紧张的大背景下,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言人田玉龙昨天提到,芯片产业是一个全球性产业链,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打造芯片产业链,使它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

最后,还需要强调的是,台积电本身没有那么重要,但是中国没有台积电这样的产业能力,损失的将是几场收复台湾的战争费用。如果美国已经认为中国几年内可能收台,那么将美国自己也没有的芯片制造能力从台湾转移到美国,并且在收台前让台湾丧失芯片制造能力,是一定会考虑做的行为,这个傻子都会这么做。如果美国自己没有这个制造能力,我们收复台湾后,中美紧张关系肯定将持续一段时间,美国的几大芯片公司不可能再依托中国统一后的台湾提供芯片加工制造,美国人存在这个极大担心。美国防部前副部长、委员会联合主席鲍勃•沃克的担心是极其现实的。

白宫2021年3月3日发布“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文件,白宫强调,拜登政府将外交视为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的第一工具,民主是其最大的资本。 这份文件写道,“美国不应该也不会卷入已经造成数千人死亡和数万亿美元损失的‘永久战争’。

如果美国大规模武力介入中国收复台湾,美国就远不止要接受数千人的死亡和数万亿没有的战争损失了。美国深刻知道自己阻拦不了中国收复台湾,武力阻拦不仅是美国自身损失的问题,更是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决心,损失多少也阻挡不了,毕竟是我们家门口。

再次重复本文判断:美国在担心台湾被中国统一,担心中国控制台湾的芯片制造业,已经在谋求转移台湾的芯片制造能力到美国本土。这种谋求转移台湾芯片制造能力到美国本土的行动,可以充分表明,美国在放弃台湾。美国现在就想着转移台湾的芯片制造能力,可以说明,美国压根没打算大规模武力阻止中国收复台湾,因为美国知道,付出多大的代价都阻拦不了。

作者:彭胜玉(战略研究员)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4 13:17
伟达:中美关系“五大传统”的终结
时间:2021-03-04 07:2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时事透视

美国拜登新政府就职到任以来,目前其主要政策取向逐步清晰:即对国内事务“战略优先”,对国际事务则采取“战略耐心”,此种执政安排并不令人意外。

美国目前国内事务的首要,就是尽快有效控制和消除冠病大瘟疫。若没有这个关键因素,去年总统大选拜登能否有机会击败特朗普都是个大问号。于是大瘟疫就是把双刃剑,它既让拜登抓住了特朗普的执政软肋,得以胜选;但也等于是接过了一个烫手山芋,目前必须全力应对。

当然美国社会还有一个左右政治立场对立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特点是由来已久,不足为怪。国家最高领导人要做的,是努力弥合分歧,而非加剧割裂,美国就会逐步自愈,渐回正轨。

拜登作为一个老牌政治家,总体政治立场比较温和中庸,再加上美国政治三权分立的制衡力量,相信其对修复政治和社会分歧能有所作为。

在国际关系、外交和国防事务方面,拜登政府已明确祭出两大策略,首先是回归重视与传统盟友的协调合作,全球布局,不再特别强调“美国优先”;再就是对俄罗斯及中国等主要对手目前要有“战略耐心”,争取后发制人。

这也就意味着,相对于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政策经常令人眼花缭乱的组合拳出击,拜登的对华策略会相对冷静一些,放缓一些,更加从长计议。

但有一点显而易见,即拜登并无意将特朗普政府所更新的“中共观”及搭建的“对华新策略平台”推倒重来,而是有意在继承其框架的基础上,逐步加入补充自己的战略理念和举措。这将左右未来几年美中关系的基本走向。

对此,中国方面必须明白,这乃意味着过去40年来中美关系形成的“五大传统”的终结:首先是美国对华战略观的重大转变,从原先的希望和谐共处,甚至中美共治,到目前的白宫发言人所称“中国对美国安全,繁荣和价值形成严重挑战”。这基本宣布过去40年中美的良性互动结束,两国关系重回对抗僵化状态。

再就是美国政界和学界对中国政治改革开放的积极期待,尤其是在中国领导构成现状下发生政治改革开放的期待,已基本不复存在。这个由正面向负面的转变举足轻重,将成为美国研判和决策有关对华策略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第三,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要求和平衡举措,将无法再回到过去宽松、谅解和忍让的状态。中美的贸易平衡与中方的承诺兑现,必将是拜登政府的一个关键政策着力点,而且必须做得比前任政府更富成效和有利;否则不就等于自证对原先特朗普政策的自愧不如,大大削弱自身的民意支持和政治声望?

第四,美国对中国军事力量发展原先的低调克制,甚至有限合作,目前已基本为“零和对抗”的认知和方针所取代,即变成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从东海钓鱼岛,到台湾海峡,到南中国海国际航道及争议岛礁,再到强化关岛的军事力量和作用,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联手合作,美国对华的“岛链和区域遏制”已进入全面立体实施阶段,军事战略重心和实力正明显向印太地区倾斜。

最后,美国认定目前中国已成党文化主导,其动机、意图、宣传、行为等等,对于美国均是非善意的,基本价值立场大相径庭,甚至还包含统战,窃密和渗透的威胁。总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美国和西方所辛苦建立起来的正面文化新形象和信任度,目前已基本毁于一旦。意欲恢复重建,谈何容易?

从中美关系这种全新的态势走向来看,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局面,就是所谓“冷和”。弥漫的敌意、对峙和不信任,必将造“冷”;而考虑到双方直接开战的愿望并不很高,况且都还保有一定规模贸易往来的愿望要求,于是“和”仍有可能。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4 13:22
中国会否动用政策工具开启稀土战?外媒给出了预判
2021-03-04 08:07:13  来源: 参考消息   作者:记者

  参考消息网3月3日报道法国《世界报》网站3月1日发表让-米歇尔·贝扎题为《北京真的希望开启稀土战吗?》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加利福尼亚有个地方叫芒廷山口。40年前,这里是非常活跃的稀土矿开采地。当时,在稀土这种对汽车、电信、数码、可再生能源、军品产业至关重要的矿藏上美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因为成本过高且污染很大,芒廷山口的开采点在2002年关闭。后来,该采矿点又重新启用,但和被称为“稀土硅谷”的中国内蒙古包头地区相比已经无足轻重了。

  这个采矿地象征着美国人的轻率。中国现在掌控着80%的稀土产能。如果要承受稀土禁运之痛,那么你削减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又有什么用呢?特朗普曾对此感到忧虑,甚至建议购买稀土矿藏丰富的格陵兰岛。拜登表现出更多的外交圆滑但同样对此忧心忡忡。他刚宣布要对半导体、汽车电池、主要药品和稀土这四种关键性产品的来源进行“全面检查”。而稀土领域可能需要至少10年时间才能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

  电动汽车发动机、飞机发动机、风力涡轮机或者医学成像设备都要使用由稀土制成的磁体。

  要成功实现能源转型,稀土产能每15年就会翻倍。其中数字行业需求最多,防务领域同样如此。尽管16万吨稀土只相当于80亿欧元,产品用到稀土的企业则总共带来了6万亿欧元的营业额。

  供给缺乏的威胁同样来自这种无节制消耗以及大规模替代的缺乏。尽管现在有三种克服途径正在显露。在“友好”国家开设采矿点,这是在澳大利亚、阿根廷或者加拿大正在着手的过程。但是,稀土开采行业需要巨额资金以及要符合严格的环保规范。

  其次是发展现在只占到稀土产能1%的稀土回收。在这两种情况下,需要冒着在一个可以被中国情绪影响波动的市场投资的风险。最后,将其留给关键性设备,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么做。

  事实上,北京真的希望动用钪或镧的政策工具吗?动用这一工具一向是可能的。但它同样是把双刃剑。因为中国的利益在于销售这些稀土产品而不是迫使西方转向替代方案。

  在近期多次出现紧张后,中国政府在缓和局面。中国先是表示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的矿藏市场脱钩会让所有人都成为输家,然后宣布2021年的第一批开采配额提高27%。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4 13:28
下午察:稀土价格能不能“稀而不土”?

时间:2021-03-03 22:0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工信部部长肖亚庆3月1日评论稀土产业,指“恶性竞争、竞相压价”令中国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只卖出了“土”的价格。

同日,中国工信部发布《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令中国的稀土概念股大涨。

肖亚庆当天还说,稀土是一个战略性资源,发布条例主要是根据稀土长期发展的战略和市场需求,以及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供给决定价格

那么稀土有没有可能真的如肖亚庆所盼,卖出稀有商品的价格?

经济学告诉我们,一件商品如果要卖出高价,需求要大,供给要小。

稀土是钪、钇、镧、钕等17种金属元素的合称,在国防军事、智能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用途广泛,扮演重要角色,因此需求之大,自然不在话下。

而在供给方面,稀土在全球的含量并不稀缺。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估算,中国的稀土储量全球居首,占全球储量37%;其次是巴西与越南(各占18%),然后是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9年全球稀土储量分布,中国占全球第一。(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在产业链方面,USGS于2017年发布的一份稀土元素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自1990年代后期开始,掌握了全球逾90%的稀土生产,垄断地位明显。

中国工信部在《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的第八条提到,要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实行总量指标管理,并强调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采取必要措施限制或者停止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

这意味着该条例一旦落地实施,中国稀土产业中此前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私自或超额生产、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将面对更严厉的管控。

这会为稀土生产与加工增加成本,推动价格上涨。而由于其他国家的稀土加工行业过去过于依赖中国,因此短时间内,中国在产业链中的定价角色依然无法被替代。

另据《证券时报》今天(3月3日)报道,中国的稀土配额指标虽有放开,但短期释放仍需时间,供应增量有限,需求持续增长,供需缺口显现,因此稀土价格有望继续上涨,利好有资源属性的上游稀土生产冶炼企业。

国际政治的影响

然而,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也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作为在国防与科技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产品,稀土也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重要焦点之一。

中国在2010年因钓鱼岛主权纠纷,一度限制向日本出口稀土,令全球稀土价格暴涨,同时也让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开始关注在稀土上对中国的依赖。

2019年中美贸易战战火激烈的时候,也曾有分析认为中国会利用稀土作为反制筹码。

近至今年2月,依然有媒体称中国在研究是否能通过限制稀土出口,打击美国国防工业发展。彭博社2月20日则引述知情人士称,中国政府也在考虑限制稀土加工和提纯技术的出口,作为政策储备,以防贸易战的再次爆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稀土矿物是美国制造F-35型等第五代战斗机的重要材料。(档案照片)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在2月底已指示自己的经济及国安团队检视美国的稀土供应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此前,美国国防部2020年曾与澳大利亚稀土生产商莱纳斯矿业签订合同,要在美国得州建设重稀土分离加工厂,重新在美国本土进行稀土加工和提纯。

谁来为稀土定价?

肖亚庆3月1日关于稀土价格的表态,暗示了中国希望能继续在稀土价格上扮演主导性的角色。

然而,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去年的一项调查却显示,中国虽然至今主宰全球稀土生产与提炼,但优势正在逐渐缩小。这意味着中国在稀土上的定价权也相应地被削弱。

随着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开始加大稀土生产,中国在全球稀土产量的占比从2010年的97.7%逐渐减少至2019年的62.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辆轮式装载机1月3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芒廷帕斯的MP Materials稀土矿中开采矿石。(路透社档案照)

路透社2019年曾引述美国五角大楼的前供应链专家,称美国自2010年起就在囤积稀土及相关产品,进一步削弱中国的稀土定价能力。

另一方面,CSIS也预测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扩大,中国在2025年前后或将成为稀土的净进口国。

稀土的广泛应用场景,注定了这个产业未来依然会是一个卖方市场。因此,尽管中国以外地区的稀土产量增加,随着中国国内及全球的需求扩大,稀土价格未来会继续水涨船高,“稀而不土”。

最终决定稀土价格的,还将是市场。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4 13:29
中芯与荷兰阿斯麦签订晶圆机器购买单
时间:2021-03-04 12:5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商中芯国际周三公告,根据批量采购协议已就购买阿斯麦产品与荷兰阿斯麦集团签订购买单,总代价约12亿美元(15.99亿新元)。

据路透社报道,中芯国际在香港联交所的公告指,阿斯麦购买单乃于2020年3月16日至2021年3月2日之间就阿斯麦集团向该公司供应用于生产晶圆的机器而作出。

公告并称,根据阿斯麦购买单购买的阿斯麦产品定价乃按公平基准厘定。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4 17:15
美媒:美印太司令部针对中国推动“太平洋威慑计划”
2021年03月04日 12:17:02
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3月4日报道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3月2日发表题为《为应对中国,美国印太司令部谋求270亿美元威慑资金》的报道称,美国印太司令部3月1日提交给国会的一份报告请求在2022年至2027年增加约270亿美元开支,仅2022财年就要求增加46亿美元。这份新报告是自美国会在2021年《国防授权法》中确立针对中国的“太平洋威慑计划”以来五角大楼的首份提案。全文摘编如下:

这份由美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维森上将起草的报告,呼吁在整个地区建立新的反导和防空系统、雷达系统、(部队)集结待命区、情报共享中心、补给仓库和试射场,并与盟国和伙伴开展演习。

增建多项军事设施

美印太司令部再次呼吁美国在关岛投入16亿美元建立“360度持续综合防空能力”,位于帕劳的一个价值2亿美元的高频预警雷达系统和一个价值23亿美元的天基雷达系统将为其提供支持。它还提议投入33亿美元用于研发射程超过500公里的陆基远程火力,构建“第一岛链沿线生存力极强的精确打击网络”。

戴维森说,他的首要任务是2026年前在关岛建立一套陆基“宙斯盾”系统,这将有助于保护那里的美国公民和军队。关岛的“萨德”反导系统旨在防御朝鲜弹道导弹,但其单一的AN/TPY-2相控阵雷达据称易受攻击,无法提供360度覆盖。

今年5.74亿美元的“加强后勤和安全保障”一揽子支出请求包括一项开支增加4倍至2.26亿美元的“信息行动”计划,它将采用“瞄准有害影响的反宣传工具”。其中还包括一项4400万美元的新开支请求,这些资金会用于“电磁战……和情报支持,以利用、攻击、保护和管理军事活动”。

在一份强调远程火力是2022年预算采购重点的五角大楼备忘录遭泄露数天后,美印太司令部的报告再次呼吁建立一个射程超过500公里的陆基远程导弹网络,以保护美军军机和舰船。美军报告认为中国在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方面拥有压倒性优势。

推“太平洋威慑计划”

这份新报告比拜登政府提交2022财年预算申请早了数周,是自美国会在2021年《国防授权法》中确立“太平洋威慑计划”以来五角大楼的首份提案。2020年的报告提议在2026年前支出185亿美元,构成了“太平洋威慑计划”的基础。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访问学者埃里克·塞耶斯说:“这份报告基于国会两党达成的一项一致意见,即国防部目前旨在遏制太平洋地区日益加剧的军事不平衡的计划是不够的。对拜登的国防部来说,‘太平洋威慑计划’拨款是一个早早与国会结盟的好机会。”

拜登政府已经表示将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在参议院确认其任命的听证会上,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承认中国是五角大楼的主要“威胁”,并称“太平洋威慑计划”是他将与国会携手使用的一个“有用工具”。

在人们预期拜登政府将收紧国防预算之际,这份报告今年包含了一些新表述,强调“太平洋威慑计划”是“一项务实并且经济上可行的手段,用以在降低风险和避免局势升级的同时实施旨在捍卫美国在印太地区利益的威慑战略”。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4 17:28
吴士存:关于构建南海新安全秩序的思考
2021-03-03 07:13 环球时报

2020年对南海而言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时,在中国和东盟国家致力于管控海上分歧、推动务实合作和“南海行为准则”(下称“准则”)磋商之际,某些域外国家并不乐见南海和平安宁,仍在南海制造新的不稳定因素。所幸的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始终保持定力,坚持通过对话处理分歧、通过合作增进互信、通过规则制定确保南海长治久安,也正因此,南海海上安全形势才得以总体保持稳定可控。

2020年南海风险点多发但总体可控

回顾2020年,个别域外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不断翻新的花样在南海挑衅搅局,冷战思维和传统安全威胁的阴霾挥之不去。

第一,美国在南海以中国为假想敌、以战场测试甚至战争准备为目标的军事行动为冷战结束以来所罕见。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美军在中国西沙群岛及南沙部分岛礁邻近海空域实施所谓“航行自由行动”达9次之多,向南海派遣超过5000架次军机和近百艘(次)军舰,在南海单独或与其他国家联合开展军演几乎平均每月一次。美还罕见地组织了针对性极强的双航母编队演习。

第二,美欲将新的同盟体系引向南海,大力推动“印太战略”框架下的“四国机制”向南海延伸。去年6月中印边境冲突事件发生后,美明显加大对印度的拉拢力度。日、澳、印等部分域外国家以参与美主导的军事行动为主要方式,将其海上力量向南海和南海周边地区常态化部署或集结,由美催生和主导的“南海军事化”已见雏形。美还多次就南海具体争议发表声明,企图通过“拉偏架”来离间中国和东盟国家间关系,以“主持公道”的假象来诱拉一些南海当事国上美国的战车。

第三,美与某些南海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与互动令南海安全形势更具不确定性。从去年初美国“罗斯福”号航母访问越南岘港,到蓬佩奥和奥布莱恩等时任美方官员密集访问南海周边国家,特朗普政府综合运用政治外交、经贸、军事等手段,特别是借武器援助、情报共享、基地使用、协同演训等军事诱饵,极力拉拢和培养助美搅局南海的新伙伴、新打手。这无疑会助长个别南海当事国仰仗美国支持在海上采取单边行动的气焰。

同样是在2020年,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的正能量也在快速成长。中国与东盟国家携手抗疫,保持双边经贸合作正常开展,合作共赢的地区主基调得到进一步强化。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6846亿美元,东盟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和东盟国家克服疫情影响,创新对话方式,依托领导人峰会、外长和防长视频会议以及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下称“宣言”)联合工作组特别视频会等各层次对话机制,有效管控海上分歧和潜在危机,维护了南海安全局势总体向好的态势。有关各方还就制定“准则”保持密切沟通,加快构建以“稳定、对话、合作”为导向的南海新安全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与南海当事国双边海上务实合作也取得积极进展。中菲有条不紊地推进落实《关于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按照“政府对政府、企业对企业”的双轨并行思路稳步商谈南海共同开发。中越依托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工作组和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机制,就同步推进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划界和南海共同开发等不断深化共识。尽管美国在海上冒险性、挑衅性上升,但中方依然展现极大耐心,同美方就管控海上危机保持沟通。中美两国防长先后两次通话,就加强管控两军在南海可能引发的危机进行积极有效的对话。正是在诸多正面因素叠加作用下,南海安全形势总体趋稳向好的积极面才得以不断扩大。

未来南海形势依然面临挑战

展望未来南海安全形势,有积极和值得期待的一面。2021年,“准则”磋商将进入新阶段,中国与菲、越、马等国巩固或建立海上双边问题磋商机制,共同推进分歧管控和海上务实合作有望取得新的成果。尤其是中菲南海油气共同开发谈判不断深入,未来有可能取得积极进展。与此同时,中国也将利用南海岛礁建设成果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服务产品。这些积极因素将为稳定南海安全局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前不久的中美元首通话,更给外界对两国下一步在南海进行良性互动带来一些期待。

也要看到,美国新政府近期在一些场合也释放出对中国示强的信息。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拜登政府不能对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进行“拨乱反正”,那么影响南海安全局势的阴霾无疑会卷土重来。

首先,美国基于传统的地缘政治考量,很可能继续以维持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绝对军事优势、抵消中国海上力量发展和岛礁建设成果为目标,以更多样化的手段在南海与中国展开军事安全领域的竞争和博弈。维持常态化、高频率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和各式舰机的密集军事侦察或威慑活动,仍可能是拜登政府南海政策的主要选项。

其次,拜登政府似有意将重塑美国际领导力、加强盟友关系、依托盟友和伙伴国联合施压,作为在南海应对所谓中国挑战的主要策略,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及越南可能成为其重点拉拢和倚重的对象。

再者,在美国怂恿下,域内南海问题当事国的单边行动也可能使趋稳向好的南海局势出现“回头浪”。

维护南海持久和平的不二法门

南海问题由来已久、错综复杂,其解决非在一朝一夕。当前,影响南海安全形势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如何遏制南海海上安全趋于恶化态势,是地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亚洲国家反殖民反侵略的历史和本地区国家合作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地区国家排除外部势力干扰、守望相助,携手努力建立以国际法为基础、共同安全为目标的安全秩序,才是实现南海长治久安的不二法门。这一过程中,任何形式的单边行动和外部消极因素介入,只会削弱当事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和推进海上合作的意愿,侵蚀南海和平稳定的根基。

美国是南海问题最大的外部因素。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说,“对情况的错误定义会引发一种新行为,致使最初的错误概念变成真实”,美方一些人有关中美冲突不可避免的观念,很可能就是引发中美冲突的原因。中美关系未来何去何从,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方对两国关系的认知和抉择。同样,未来南海安全形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选择。

(作者是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7 12:23
小米被列入美黑名单 部分原因是雷军
时间:2021-03-07 08:4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美国国防部在一份法律文件中表示,美国官员将中国智能手机巨头小米集团列入与中国军方有联系的公司黑名单,部分原因是该公司创始人雷军曾因他所做的贡献而受到中国政府部门的表彰。

《华尔街日报》报道,小米集团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雷军在2019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中国部门联合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当年获得这个称号的有100位中国企业家。小米集团在公司网站的雷军简历页面上以及小米年报中都宣扬了这个奖项。

报道援引上述法律文件显示,这个奖项再加上小米在5G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领域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足以让美国国防部在今年1月份将小米列入支持中国军方的公司名单。该黑名单禁止美国人投资小米这家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销售商。

美国国防部在一份法庭文件中列出了将小米列入该名单的理由,这是对这家中国公司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地区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推翻这一指定的回应。这份文件于上周公布,但此前没有被报道。它首次揭示了美国国防部将一家公司列入名单的理由。

小米此前已否认与中国军方有任何关联,并表示其产品和服务仅用于民用和商业用途。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7 12:27
评论:难诱欧洲全面抗华 美拟建连锁重叠联盟
时间:2021-03-07 08:4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美欧在航空业竞争休兵,反映双方能够在特定议题上共同应对中国,但从近期欧洲国家领袖的发言所见,法国和德国等主导欧盟的大国显然无意跟美国全面结盟来对抗中国。《金融时报》上周四(4日)的专题报道也提到,拜登政府高官表示如今跟欧洲官员的商讨方向也只是确定可以合作的对华范畴,最终目标是透过在不同议题建立成员不一的联盟,交织成“连锁和重叠”的联盟体系。

“双方将密集会商寻合作范畴”

拜登外交国安团队在欧洲的主要工作是跟对口官员找寻双方可以合作的对华政策范畴。华府官员承认,尽管美欧之间共享许多价值观,但双方存在不同的风险偏好。以早前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为例,在拜登号召以跨大西洋同盟应对中俄挑战之际,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发言却更多强调有需要跟中国合作。

美欧官员透露,双方准备在未来数周举行密集讨论,商讨在特定议题的战略应对方式,以至如何合作制止中国取得敏感科技等各种事务。一名华府高官称,这些讨论将聚焦于立场有交集的议题,建立“连锁和重叠”(interlocking and overlapping)的联盟,而非大型的反制中国联合阵线,藉此令联盟体系尽量扩展。

美官:料欧对港疆有共同立场

曾任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主任的麦艾文(Evan Medeiros)向《金融时报》表示,法德已明确表示无意“结盟”(alignment)来制衡中国,但美国仍可在特定议题建立联盟(coalition)。《金融时报》形容,华府官员有信心在维吾尔人、香港以及涉及内地市场准入的议题上找到共同立场,但预计在5G等在特朗普时代已令跨大西洋关系绷紧的科技议题上较难达成共识。

在特朗普政府出任副亚太助理国务卿的黄之瀚(Alex Wong)则向《金融时报》称,欧洲外交及安全官员其实“完全同意”有必要对中国战略的威胁作出竞争性回应,“问题永远是他们能否说服政客”。但他表示因应中方在疫情缺乏透明度的表现,欧洲的国会议员如今看来更愿意在对华上采取较鹰派的立场。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7 12:59
美军设想沿第一岛链建立“精确导弹打击网络”

2021-03-05 13:38:05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当地时间3月1日,美军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报告,明确提出一项针对中国的“威慑计划”,寻求在未来的2022年至2027年期间获得270多亿美元的军费预算,以建立“沿第一岛链的精确导弹打击网络”为核心,提升对中国的“常规威慑”。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3月2日报道,这份报告由美军印太司令部指挥官菲利普·戴维森(Philip Davidson)起草,计划将资源集中在“威慑中国的关键军事力量上”。报告声称,如果美军在该地区没有“有效且令人信服的常规威慑”,中国就会“采取行动取代美国利益”,尝试“单方面改变现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防务新闻》报道截图
报告称,美军需要沿“第一岛链”部署拥有“精确打击网络”的联合部队,在“第二岛链”配置综合反导系统,从而在西太平洋维持分布式兵力态势以掌控地区形势。
基于这个目标,戴维森要求美国国会为印太司令部提供更多军费开支。根据报告内容,他要求美国政府在2022财年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提供46亿美元开支,这个数字是2021财年经费(22亿美元)的两倍多,接近美国政府每年对抗俄罗斯的军费预算(约50亿美元)。
他还要求美国政府将2022年至2027年的印太司令部军费总开支提高到274亿美元,这比最近六个财年的计划支出要高出了36%。
印太司令部已在报告中列出一些军费开支计划。报告称,美军计划投入33亿美元用于部署射程超过500公里的陆基远程火力,以构建沿“第一岛链”的“具有高度生存能力的精确导弹打击网络”;美军还打算花16亿美元在关岛建设全方位持续的综合防空系统,这同时还需要至少25亿美元的配套设备。
报告还宣称,他们提出的构想可以“创造局部空中和海上优势的临时窗口”,使得美军“有能力实施机动”,而这还需要89亿美元的配套机场和港口设施来实现。
《防务新闻》提到,2月泄露的一份美国国防部备忘录显示,美军已将远程火力列入2022年预算的采购重点,这似乎与印太司令部的精确导弹打击网络构想相一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军印太司令部指挥官菲利普·戴维森,视频截图
报道指出,戴维森此次起草的报告,是去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国防授权法案》以来,美国国防部提出的首个“太平洋威慑计划”具体方案。美国国会在该法案中确立了“太平洋威慑计划”这一概念,谋求在印太地区加强美军的控制力。
无党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学者埃里克·赛耶斯(Eric Sayers)认为,这份报告显然是美国两党在对华遏制政策上达成一致的结果,两党都打算加强对太平洋美军的投入,国会可能会在这个问题上与拜登的国防部达成一致。
日本经济新闻亚洲版则指出,美国长期以来都将海军和空军视作遏制中国的武力基础,但随着中国导弹武器库的快速发展,美国这一策略的效力正迅速降低,这可能是美军提出这项计划的原因之一。
拜登政府已经多次在公开场合暗示要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上个月参议院确认美国国防部长提名的听证会上,拜登任命的国防部长奥斯汀就宣称“中国是五角大楼迫在眉睫的威胁”,还说要利用“太平洋威慑计划”来与国会实施合作。
目前美日两国并未就这一问题进行过任何讨论,但已经有日本政府官员跳出来给美军的构想“唱赞歌”,声称“遏制中国的导弹网络”会成为日本的“加分项”。美国共和党籍参议员吉姆·里施(Jim Risch)则声称,《中导条约》对美国施加了“不必要的限制”,在印太地区部署中导将成为“美日讨论的重要议题”。
日经新闻分析称,美军要想完成这个“精确导弹打击网络”并不简单。当前,驻日美军装备的导弹射程均无法满足戴维森的构想,日本则试图在冲绳等地发展远程导弹打击能力。若日本同意美军部署导弹,必然引起中国的反对,这将使经济联系紧密的中日关系迅速恶化。
针对美国在亚太部署中导的问题,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此前曾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中导。如果美方执意部署,就是在中国“家门口”挑衅,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反制。同时,中方希望日本等有关国家从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谨慎行事,不得允许美在其领土部署中导,以免沦为美地缘政治图谋的牺牲品。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7 20:14
王毅:海峡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不可逾越的红线 © REUTERS / ANN WANG
政治
17:59 2021年03月07日(更新 18:12 2021年03月07日) 缩短网址 0 20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3月7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3月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海峡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大势所趋,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意志,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有记者提问,我们关注到此前美国特朗普政府解除了美台交往限制。也有智库将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爆发危机列为全球最高潜在冲突。请问中方怎样看待美国的对台政策?
对于台湾问题,王毅强调,首先,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历史和法理事实,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王毅说:"第二,海峡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大势所趋,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意志,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有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
王毅指出:"第三,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没有妥协余地,没有退让空间。我们敦促美国新一届政府充分认识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彻底改变上届政府‘越线’、‘玩火’的危险做法,慎重和妥善处理涉台问题。"


王毅:南海面临的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风险主要来自域外 © CC BY 2.0 / Official U.S. Navy Page/Cheyenne Geletka
政治
19:03 2021年03月07日(更新 19:09 2021年03月07日) 缩短网址 0 10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3月7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3月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南海面临的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风险主要来自域外。
有记者提问,拜登政府重新关注亚洲,包括东南亚国家。在此背景下中国将采取什么行动以促进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关系?尤其是当前南海仍存在潜在对抗风险,中国和东盟国家将如何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以使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会成为风险点?
王毅就此表示,近年来,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都看得很清楚,南海面临的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风险主要来自域外。在中国和东盟国家早已就维护南海和平稳定达成重要共识、集中精力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形势之下,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却唯恐南海不乱,打着"自由航行"的旗号,频频来南海兴风作浪,在各种场合不时就南海问题挑拨离间。他们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破坏南海和平,扰乱地区稳定。
王毅指出,这几年中国和东盟国家所做的努力充分证明,地区国家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智慧妥善管控分歧。接下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还是要继续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排除干扰,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力争尽快达成符合国际法、符合各方需要、更具实质内容、更为行之有效的地区规则;二是继续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断凝聚共识,增强互信,推进合作,共同维护好南海的总体稳定。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7 22:26
美国防部公布“保卫国家”优先事项:应对中国挑战仅次于抗击疫情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作者:郭媛丹
2021-03-07 22:11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郭媛丹】 当地时间3月6日,美国国防部在官网发布人事变动声明,任命约翰·阿奎利诺上将为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的前任菲利普·戴维森最近一周频频对中国开火,近期美国国防部也公布了五角大楼的三大优先事项,在“保卫国家”的优先事项中,击退新冠疫情排在第一位,其次就是将中国作为首要挑战。军事专家认为,阿奎利诺将会继承戴维森的措施,继续加大对中国遏制。

2020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提名担任太平洋舰队司令的阿奎利诺为印太司令部司令,接替即将退休的戴维森。美国媒体报道称,当时正值政权交接之际,美国总统拜登可能在这一职位上有自己的看法,不排除会提名另一位候选人。现在阿奎利诺的任命表明,他也获得拜登的认可。

阿奎利诺对华态度强硬,2020年12月13日他在访问泰国期间表示,中国在南海的行动“绝对有军事用途”,意在“胁迫和霸凌区域国家”。阿奎利诺表示,美国和理念相近的伙伴国家将“应对崛起的中国竞争,维护亚洲国家的安全”。

阿奎利诺也曾表示,“我们在与中国竞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冲突”,“我们将在可能的领域与中国合作,在必争的领域竞争。”这种观点与拜登政府不谋而合。 3月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任内首次演讲中列出了美国外交的八大优先,其中之一是应对中国挑战,布林肯认为华盛顿将与中国“在应该的时候竞争,在可以的时候合作,在必要时对抗”。

印度太平洋司令部负责监督美国在整个亚洲和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力量,在该地区起到遏制中国的关键作用。

3月4日,美国国防部官网发布了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致武装力量》的备忘录,公布了五角大楼的三大优先事项,在“保卫国家”的优先事项中,击退新冠疫情排在第一位,其次就是将中国作为首要挑战。可以看出,阿奎利诺上台后势必延续遏制中国政策,对华采取强硬态度。军事专家宋忠平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阿奎利诺会继承戴维森的举措,而戴维森的建议对解放军的发展构成一定威胁。

戴维森曾表示,中国试图破坏印太地区和平,将使美国及盟友处不利地位,因此请求在2022年至2027年增加约270亿美元开支来应对中国,包括采购新武器、加强与盟友的军事合作及演习。

戴维森还呼吁美国在关岛建立价值16亿美元、能够360度持续覆盖的全天候防空能力。在帕劳建设价值2亿美元的高频雷达系统,并建设价值23亿美元的天基雷达星座,同时利用射程超过500公里的地面远程火力系统,组成“第一岛链上高度生存性的精确打击网络”。另一名军事专家表示,美国此举说明其仍然试图把解放军限制在“第一岛链”,封锁在“第二岛链”。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8 02:13
王毅:"中俄组合"团结如山 始终是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 © Fotolia / Zerbor
俄中关系
16:06 2021年03月07日(更新 16:09 2021年03月07日) 缩短网址 0 302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3月7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3月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中俄组合"团结如山,始终是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世界越是动荡不宁,中俄合作越要坚定前行。
有记者提问,中国和俄罗斯是好邻邦,我们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2020年疫情对世界造成很大的影响,请问疫情对中俄关系有何影响?

《国家利益》杂志:俄中关系拉近是因为西方的“背叛”
© AP PHOTO / MARK SCHIEFELBEIN
《国家利益》杂志:俄中关系拉近是因为西方的“背叛”

王毅说:"很高兴先回答我们俄罗斯朋友提出的问题。我们看到面对世纪疫情,中俄两国肩并肩站在一起,背靠背紧密合作,我们携手抵御新冠病毒,共同抗击'政治病毒' 。"中俄组合"团结如山,始终是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世界越是动荡不宁,中俄合作越要坚定前行。两国要互为战略依托,互为发展机遇,互为全球伙伴,这既是历史的经验,也是时代的要求。"
中国外长指出:"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双方已商定将条约延期,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将是中俄关系的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我们双方将弘扬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的条约精神,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王毅表示:"我们将打造战略互信的典范,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核心重大利益,联手反对‘颜色革命’,打击各种虚假信息,维护各自主权和政权安全。我们将打造互利合作的典范,深化‘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推动经贸投资合作提质升级,同时拓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我们将打造民心相通的典范,弘扬传统友好,促进人文交流,让中俄友谊薪火相传。我们还将打造公平正义的典范,携手维护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权威,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
俄专家:美国正将俄中推向军事结盟 © 照片 : 俄罗斯国防部网站
军事
19:12 2021年03月04日(更新 21:53 2021年03月04日) 缩短网址 0 318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3月4日电 军事科学博士康斯坦丁•西夫科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称,美国不断宣布俄罗斯和中国为主要安全威胁,正将莫斯科和北京推向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联盟。

美国将俄中两国称为主要威胁
© 照片 : 微博
美国将俄中两国称为主要威胁

此前白宫发布了国家安全战略的过渡性条款,其中将俄中称为"主要威胁"。 根据该文件,北京和莫斯科"为遏制美国优势"和阻止美国保护自身利益及世界各地的盟友“投入了很多”。
西夫科夫表示:"这份文件毫无新意,这是乔•拜登竞选期说过的话,这也是特朗普多次说过的,更不用说是五角大楼的观点。这一战略将促使俄罗斯和中国团结起来,这可能会导致两国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同盟。这样一来,美国就亲手打造了一个它永远对付不了的对手。"

在专家看来,将中国的人口和经济实力与俄罗斯的科技和军事实力相结合就构成了"热核级混合体",美国和欧洲根本无法对抗。

西夫科夫认为,华盛顿的当今政策表明美国负责关键决策的精英水平有所下降。他提醒,之前几代的美国政治人物则相反,力求离间莫斯科和北京,以防止出现"新的不可战胜的对手"。

他认为:"相反,目前的统治集团正将莫斯科推入北京的怀抱,却没有计算对其自身的灾难性后果。"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9 14:19
新疆部分企业和民众将起诉散布"强迫劳动"等涉疆谣言的德国人郑国恩 © CC BY 3.0 / jun jin luo / Xinjiang Urumqi
政治
10:46 2021年03月09日缩短网址 0 130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3月9日电 据《天山网》报道,新疆部分企业和民众将起诉德国人郑国恩,又名阿德里安•曾兹(Adrian Zenz),原因是郑国恩散布"强迫劳动"等涉疆谣言,致使他们声誉受损并遭受经济损失。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 REUTERS / FRANCOIS WALSCHAERTS
欧盟呼吁中国允许“有实质意义地访问”新疆

报道说,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企业和民众正在委托律师起诉德国人郑国恩。当地民众称,郑国恩散布"强迫劳动"等涉疆谣言,致使他们的声誉受损并遭受经济损失。目前,他们已向新疆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申请,要求郑国恩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并赔偿损失。
据有关媒体报道,郑国恩,又名阿德里安•曾兹(Adrian Zenz),1974年生,是美国极右翼组织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基金会的成员,也是美国反华研究机构骨干。近年来,郑国恩在推特等社交媒体上频频发表涉疆言论,炮制"新疆对少数民族实行强迫劳动"等涉疆虚假学术研究成果,受到西方媒体追捧。受其谣言误导,部分国家和企业减少甚至停止自新疆进口棉花及棉花制品,新疆部分棉农、加工企业遭受较大经济损失。

报道强调,针对德国人郑国恩的民事诉讼案,反映出中国民众法治意识和跨国维权意识的增强。对于郑国恩之类的人员或机构,不排除还会有更多受损的企业和个人提起诉讼申请。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9 22:21
外交部召见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
2021年03月09日 21:01:37
来源:外交部

2021年3月9日,外交部欧洲司负责人召见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奉示就其在社交媒体发表不当署名文章提出严正交涉。

欧洲司负责人指出,对方作为英国驻华外交机构最高级别代表,通过官方平台发文为因虚假新闻和不实报道受制裁的个别外媒鸣冤叫屈,刻意混淆新闻诽谤和新闻监督,对外方打压中国媒体却“选择性失明”。文章通篇充斥着“教师爷”式的傲慢和意识形态的偏见,颠倒黑白、操弄双标,这一做法同外交人员身份及外交机构职能严重不符。文章一经发出就引起中国公众的普遍不满,受到强烈批评。

欧洲司负责人强调,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对的从来不是外国媒体,而是那些打着“新闻自由”、“言论自由”旗号炮制假新闻、恶毒攻击中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制度的错误行为。要求对方深刻反思自身职责,摆正位置,多做有利于促进双边关系发展的事。

链接







欢迎光临 主人公论坛 (http://zhurengong.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