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标题: 博鳌或成和发间歇期绝唱 帝国主义时代战火错峰吞噬地球村 [打印本页]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3 23:48
标题: 博鳌或成和发间歇期绝唱 帝国主义时代战火错峰吞噬地球村
中国呼吁不要将个别国家“扔下世界发展的大海”

2022年4月21日, 21:1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en.wikipedia.or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列昂尼德· 科瓦契奇
评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表示,冷战思维只会破坏全球和平框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只会危害世界和平,集团对抗只会加剧21世纪安全挑战。他指出,不能搞双重标准,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专家向卫星通讯社表示,中国国家领导人希望以此引起国际社会对需要共同解决的世界问题的关注。这一愿景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北京对乌克兰危机采取的独立立场。

一年一度的海南博鳌论坛通常着眼于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问题。然而,今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世界仍未从新冠疫情导致的危机中恢复过来,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在更大程度上集中在地缘政治局势上。集团外交的声音越来越大,零和博弈论正在获得一些国家的大力支持。 习近平在演讲中警告国际社会不要陷入地缘政治矛盾的陷阱。他指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新冠疫情尚未结束、环境问题和全球气候变化——所有这些问题都没有消失,只能共同解决。他表示,我们要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

近几个月来,冷战论和集团思维的问题尤为清晰地浮出水面。俄罗斯在乌克兰开展军事行动以来,美国及其盟友联合起来对俄罗斯施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和政治压力。俄罗斯大型公司和金融机构受到制裁。与此同时,华盛顿试图说服北京加入反俄制裁,但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 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中方一贯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事实上,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直逼俄边境表示关切,一直呼吁北约国家采取的正是这种态度。 时事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方的立场在于,要摒弃双重标准,建立不侵犯他国利益的安全架构。

“中方提出坚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其中特别强调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这些毫无疑问是针对美国。同时中方还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这是我们对俄乌冲突的一个基本判断。也就是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首先是由北约东扩引起的。另外,我认为在人道主义问题上不应该搞双重标准。此次很多人指责俄罗斯在乌克兰进行了违反人道主义的罪行,然而众所周知,美国在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和阿富汗很多地方同样犯下了人道主义罪行。更何况俄罗斯现在还在不断开辟人道主义通道,让乌克兰居民能够在战区有序撤离,这已经显示出了俄罗斯的人道主义精神。从这一角度来看,中方反对的是搞双重标准,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包括截止目前,仍有一些国家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促使乌克兰选择战斗,而不是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稍早时候,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远程出席 G20 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宣布,由于对俄实施制裁,全球经济面临新的风险。世界经济形势明显恶化。俄财长表示,发达国家近年来推行的过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去年就已造成通胀压力,而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限制不仅进一步加剧了通胀压力,而且还给经济带来了新的风险。中国各级官员曾多次表示,中国反对单边制裁,不打算奉行结盟对抗的政策。习近平在博鳌论坛上也重申了这一思想。

在俄罗斯在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背景下形成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力求保持中立。北京明白,选边站队,表达某一方的立场,不会缓和紧张局势。因此,中方从一开始就始终主张有关各方直接谈判。与此同时,专家周戎指出,尽管存在外部压力,北京仍将独立评估局势,与其他国家发展关系。

“需要强调的是,目前美俄关系和美中关系在乌克兰危机下走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我认为美俄关系恶化不符合中美俄任何一方的利益,也是中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因为美俄关系恶化不会促使中美关系向好,中俄关系破裂也不会推动美俄关系改善。把中美关系搞砸对美俄关系和整个世界都没有好处。当前有人挥舞着制裁大棒,企图逼迫中国放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选边站队。还有人炮制所谓中俄轴心论,曲解中俄关系,让中国对乌克兰危机负责,甚至把台湾问题与乌克兰危机相联系,渲染台海冲突的风险,不顾乌克兰危机警示,在亚太地区制造隔阂和对立,妄图让亚太地区重走欧洲的老路。这些言行实际上对解决乌克兰冲突毫无帮助,反而是要把全世界所有的大国都拖下水。

目前中俄两国背靠背开展实际的战略协作,手挽手发展全方位的务实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公平和正义,这一点不会变。而且即使发生俄乌冲突,中俄关系依然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最高水平。”

在本届博鳌论坛年会上,中国国家主席建议世界各国领导人聚焦紧迫问题,共同寻求解决危机局势的方法。同时,习近平保证,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他以此回应了各方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诸多担忧——由于疫情形势严峻,众多国际投资银行最近下调了年度增长预测。于是中国国家主席向国际社会保证:中国不会改变其改革开放政策。他进一步指出,中国政府愿坚定维护亚洲和平,积极推动亚洲合作。中国将全面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同更多国家和地区商签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中国财长:反对部分G20成员将经济议题政治化
4月21日, 09:00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3 23:50
俄中部军区:特别军事行动第二阶段的任务是控制顿巴斯和乌克兰南部2022年4月22日, 17:0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AFP 2022 / ALEXANDER NEMENOV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叶卡捷琳堡4月22日电 俄罗斯中部军区代理司令明涅卡耶夫表示,俄军特别军事行动第二阶段的任务是全面控制顿巴斯地区和乌克兰南部地区,这将得以建立通往克里米亚半岛的陆路通道。

明涅卡耶夫在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国防工业企业联盟年度全体会议上发言时称:

“特别行动的第二阶段已在两天前启动。第二阶段的任务之一是全面控制顿巴斯地区和乌克兰南部,这将得以建立通往克里米亚半岛的陆路通道。”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3 23:57
美国面临40年来最严重通胀:拜登“甩锅”普京 美国人不买账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4-23 07:15




在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美国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5%,创下1981年12月以来的新高。

面对美国4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白宫和美国总统拜登多次“甩锅”普京,将物价飞涨的原因统统归结于俄乌冲突。但无论是美国媒体,还是美国民众,对这种说法均不买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福克斯电视台主持人 塔克·卡尔森:美国人最关心的不是乌克兰,他们担忧的是其他的事情。首先就是美国经济,尤其是食物、能源和住房的成本(上涨),这才是他们担忧的事情,且这种担忧是对的。目前,美国的经济形势一片严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居民:每次你去购物,都会发现商品的价格又大幅上涨了。这太疯狂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劳工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相比一年前,美国服装价格同比上涨6.6%、食品价格上涨8.6%、电价上涨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居民:牛奶、面粉、糖都涨价了。食用油的价格就更离谱了,是之前的三倍。

面对美国40年来最严重通胀,白宫和拜登屡屡“甩锅”普京,将物价飞涨的原因归结于俄乌冲突。拜登甚至还为此造了个新词儿——“普京涨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称:“我做了行政令规定的、能力范围内的一切,以降低物价,应对‘普京涨价’。”而在4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又称:“人们不知道的是,70%的物价上涨是‘普京涨价’造成的”。

然而,这一说法连美国人自己都不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白宫说美国物价飞涨是俄乌冲突导致的,并称之为“普京涨价”。但请记住,美国物价飞涨早在俄乌冲突前就存在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事实确实如此。图表显示,早在今年俄乌冲突爆发前,准确说,是自2021年初拜登上台以来,在美国国内,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个人消费开支价格指数(PCE)及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等多个通胀指标,均同比大幅上涨。

美国民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上个月的民调显示,面对美国40年来最严重通胀,38%的受访美国民众认为,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是罪魁祸首。其次是疫情(28%)、公司提价(23%),将通胀原因归结于俄乌冲突的仅占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或许是迫于舆论压力,拜登20日在社交媒体发帖改口称,美国目前物价飞涨的原因是“新冠疫情和弗拉基米尔·普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此,有网友在评论区发布图片,上面写道,“谎言,谎言,更多的谎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还有网友直言,美国之所以要屡屡拿普京和俄乌冲突做文章,就是要转移国内矛盾。“面对急剧上升的通胀、肆虐的疫情,拜登政府正不顾一切地利用俄乌冲突,来转移社会矛盾,并营造美国一派团结的氛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政客们想拿乌克兰说事儿,以便人们不再注意到他们的绝对无能和对国内乱象的熟视无睹。”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4 00:10
美媒:通胀导致开销大增 美国上班族抱怨“无钱通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海外网
2022年04月23日 12:14:5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纽约民众通勤上班(资料图)

海外网4月23日电美媒报道称,后疫情时期美国各行各业纷纷重启,但不少美国上班族重新到办公室上班之际,却因为高通胀而发现开销大增,他们纷纷抱怨通勤成本太高无力负担。

据《纽约时报》20日报道,软件公司KnowBe4企业总部所在地佛罗里达州清水市,是全美通膨问题最严重区域之一。公司主管先前讨论回归办公室上班方案时,已料想员工可能抱怨工作弹性减少、通勤成本增加,但最近几个月里,越来越多员工则对通胀导致到办花费增加大吐苦水。某些员工因为托儿或找人代为照顾宠物等问题无法解决,而向该公司申请延后回到办公室上班,某些员工则因为如今通勤上班开销增加,向主管表示希望维持远程上班。该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表示,如果雇主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工作,员工等于要为汽油、餐费多花钱,可能因此抱怨开销增加。

对于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上班的企业来说,加薪压力已经变得越来越沉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远程上班本来是基于防疫考量的安全措施,但现在已经变成一种成本管控的作法。分析人士表示,之前上班族可能会说“不想通勤上班”,但现在说法已经变成“无力负担通勤上班的开销”。(海外网 侯兴川)报道指出,与2020年新冠疫情刚发生时相比,如今美国上班族通勤上班的例行开销,包括汽油、咖啡、食品等花费,都已明显提高。今年3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比一年前同期增加8.5%,增加幅度为1981年以来最大。美国汽车协会统计显示,今年3月美国汽油价格平均为每加仑4.33美元(约合人民币28.15元),2019年时平均每加仑则为2.60美元(约合人民币16.90元)。另外,美国沙拉连锁品牌Sweetgreen的去年要价11.20美元(约合人民币72.82元)的餐点,如今变成11.95美元(约合人民币77.69元)。唐恩都乐烘焙坊(Dunkin' Donuts)拿铁冰咖啡也从大约3.70美元(约合人民币24.05元)涨至现在的3.99美元(约合人民币25.94元)。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4 00:17
人民币连续贬值,背后四大原因曝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证券时报
2022年04月23日 18:37:37






近四个交易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超过1400个基点。

人民币汇率接连回调

A股贬值受益概念崛起

近期,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快速走低。近四个交易日,离岸人民币四连跌,连续跌破6.45、6.46、6.47、6.48、6.49的整数关口,并于周五突破6.5的大关,最低跌至6.5267。近四个交易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超过1400个基点。四天跌幅超过2.2%,同时创下自去年7月以来新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A股市场以纺织服装为代表贬值受益概念获热捧,截至收盘,纺织服装概念有20只以上涨停或涨超1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美货币政策加速分化

人民币短期承压

从人民币贬值原因来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美元指数创下过去两年最高值101.07,对人民币汇率构成较大下跌压力;二是近期日元、韩元等汇率大幅下跌,令不少投资机构纷纷看跌亚太区货币,加剧人民币跌势;三是疫情因素令中国外贸遭遇短期影响,令一些原先看好中国外贸延续高景气的投资机构削减人民币多头头寸;四是全球能源价格上涨,令中国进口企业增加购汇额度以采购能源产品,无形间拖累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信证券指出,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增大,主要来自疫情导致的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与美元走强两方面因素。供应链扰动叠加美元指数上行或将使短期人民币承压,但无需对人民币形成贬值预期,预计人民币贬值对于货币政策影响有限。

有分析指出,中美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分化所造成的利差收窄甚至倒挂难以快速扭转,国际资本外流和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仍将存在,人民币短期或将承压。但市场对于中长期走势无需过度担忧,双向波动仍将是人民币汇率常态。

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海外出口占比较高的上市公司受益明显,典型的包括纺织服装、家电、玩具、机电、家具等出口占比较高的公司。

32家公司海外业务占比收入超90%

从A股来看,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已披露2021年年报的公司中,有1500多家公司有海外业务收入,合计收入总额3.74万亿元,其中有400多家公司海外收入超过10亿元。京东方A、洛阳钼业、海尔智家三家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中国建筑、潍柴动力、建发股份、中国海油等74家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海外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看,220多家公司海外营收占比超50%,32家公司占比超90%。西藏珠峰、海象新材、博迈科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9%,华利集团、雅艺科技、德艺文创等占比超过98%。以西藏珠峰为例,公司去年20.49亿元,其中海外业务收入20.47亿元。

在去年人民币升值的大环境下,上述营收占比超过50%的公司业绩如何。统计显示,220多家公司中,近80余家业绩下滑,140多家去年业绩正增长。西藏珠峰、亚钾国际、北京君正、恒天海龙4股去年净利增幅超过10倍。不过,从业绩增长原因看,西藏珠峰、亚钾国际业绩大增主要因为产品涨价,北京君正主要受益于汽车行业高景气度,恒天海龙则是帘帆布行业供不应。


人民币汇率大跌超1000点 外汇局重磅表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券商中国
2022年04月23日 06:41:3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本周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速度加快,大跌逾千点。

4月22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跌破6.54关口,日内跌逾600个点,创去年5月以来低位;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6.5关口,日内跌逾500个点。

同一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一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及时有效地释放了外部压力,市场预期保持稳定,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当前境内主体外汇存款在7000亿美元以上,这也属于历史高位。企业通常会择机结汇,“逢高结汇、逢低购汇”的理性交易行为,可以有效平抑部分汇率调整,有助于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和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此外,从当前人民币对外汇远期和期权等衍生产品相关指标看,没有隐含明显的升值或贬值预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随着3月以来境内股市波动加大,市场关于证券投资项下跨境资金流动情况较为关注。王春英透露,最新数据显示,3月下旬债券和股票项下外资净流出比中旬环比下降39%和44%,流出规模下降;4月以来进一步缓和,而且部分交易日恢复了流入。她强调,中国跨境证券投资阶段性调整属于市场的自然反应,没有改变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的格局,更不能代表外资的长期投资意愿。随着市场对一些短期因素的消化和预期的释放,境外机构对中国证券投资将会回归稳态,长期价值投资仍然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同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部署要求。

央行强调 ,要在认真落实已经出台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维护市场稳定,维护经济稳定。

银保监会表示 ,要进一步增强和改善融资供给,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促进资本双向流动,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

证监会强调 ,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引导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潜力,进一步提升市场韧性,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强调 ,要进一步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以中小企业为重点优化外汇服务,落实好已出台的外汇支持政策;要加强经济金融形势分析研判和预期引导,强化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值得注意的是,美股周五开盘,尽管大盘弱势,但在美上市中概股持续反弹,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幅一度扩大至5%,随后有所回落。截至北京时间23:30,秦淮数据涨超12%,雾芯科技涨超8%,高途、贝壳涨超5%,好未来、京东涨超4%,拼多多、新东方、携程涨超3%。

人民币汇率还会呈现双向波动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市场运行保持平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基本稳定,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相对均衡。

从一季度的外汇收支状况看,一方面,银行结售汇和跨境收支均保持合理规模顺差。2022年一季度,银行结售汇顺差587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支顺差622亿美元。其中,1月份结售汇顺差和涉外收支顺差保持较高水平;2月受季节性因素和外部环境变化影响,结售汇顺差较低,涉外收支呈现小幅逆差;3月涉外收支恢复顺差103亿美元,结售汇顺差升至268亿美元。

另一方面,售汇率和外汇融资总体稳定,结汇率基本稳定,外汇存款小幅增加。截至2022年3月末,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境内外汇存款余额7277亿美元,较2021年末增加318亿美元,说明市场主体外汇流动性仍较充裕。

此外,企业套保比率稳步增长,市场主体汇率风险中性意识继续增强。今年一季度,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合计超3700亿美元,同比增长29%;企业套保比率为26%,较2021年上升4.2个百分点,显示企业汇率风险中性经营理念进一步增强,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适应能力提升。

“今年以来,截至4月21日,美元指数上涨4.2%,欧元、英镑、日元对美元贬值幅度都在4%-1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对美元汇率交易价略贬1.2%,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总体表现稳健。”王春英表示。

对未来人民币汇率的看法,王春英认为还会呈现双向波动,并且会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中国经济韧性比较强,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国际收支结构稳健,经常账户保持合理规模顺差,人民币资产还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王春英说。

中国有基础、有条件适应本轮美联储政策调整

针对美联储加速紧缩货币政策,导致中美利差快速收窄,王春英强调,对于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和跨境资本流动来说,美联储加息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影响变量,但是根本因素还是自身宏观基本面和市场基础。就中国来讲,近年来中国外汇市场韧性不断增强,有基础和有条件适应本轮美联储政策调整。

“经常账户和直接投资等国际收支基础性顺差仍会保持一定的规模,将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作用。”王春英称,我们初步估算,今年一季度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同比增加,全年仍会保持顺差格局;预计直接投资项下还会呈现资金净流入。所以,经常账户、直接投资等国际收支基础顺差还会保持一定规模,将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作用。

同时,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外债偿付风险较低。截至去年底,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和GDP比值是16%,低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这几年,我国外债增长主要来自于外资增配中国债券。

“中国长期保持对外净资产。大家可以通过我们发布的数据看到,去年底中国对外净资产规模接近2万亿美元,处于较高水平。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居全球首位,民间部门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提高,可以很好适应外部流动性的变化。”王春英称。

此外,汇率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外汇市场成熟度不断提升。王春英称,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及时有效地释放了外部压力,市场预期保持稳定,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当前境内主体外汇存款在7000亿美元以上,这也属于历史高位。企业通常会择机结汇,“逢高结汇、逢低购汇”的理性交易行为,可以有效平抑部分汇率调整,有助于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和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跨境证券投资局部调整未改变总体均衡格局

3月以来,境内股市、债市呈现出跨境资金流出的情况,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对于跨境资金在证券投资项下的变化,王春英认为,证券投资短期波动是全球市场的普遍现象,中国跨境证券投资阶段性调整也属于市场的自然反应。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相关的跨境资金流动更加活跃,也曾出现短期波动。近期证券投资再次有所调整,这是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市场的自然反应。

“跨境证券投资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的格局。”王春英强调,经常账户和直接投资项下跨境资金保持顺差,体现了中国良好的经济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这支撑我国跨境收支和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跨境证券投资短期波动不代表外资流动的总体格局,更不能代表外资的长期投资意愿。随着市场对一些短期因素的消化和预期的释放,境外机构对中国证券投资将会回归稳态,长期价值投资仍然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王春英表示,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债券在全球范围内有比较强的投资价值,具有分散化的投资价值。中国宏观政策自主性较强,国内经济和政策周期与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并不同步,这有助于人民币资产成为具备独立行情的重要大类资产。

“2019-2021年,我国本币国债指数与美国国债指数的相关性仅为0.2,可以说基本不太相关。所以,人民币国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分散化投资价值。”王春英称。

一行两会一局同日发声

4月22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部署要求。

人民银行召开党委会,学习传达党中央、国务院重要会议和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金融委工作部署,分析研判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研究下一步金融工作。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局总体良好,但是当前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形成新的挑战,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部分地区物流和供应链受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作出部署,各地方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我国经济金融保持着良好的韧性和活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会议提出,人民银行要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生产和供给畅通,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

银保监会党委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要求,研究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和改善融资供给,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是加大对市场主体的纾困力度,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加强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

二是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加强对吸纳新市民较多区域和行业的金融支持,有效满足新市民创业就业、购房安居、教育培训、医疗养老等方面金融需求。

三是配合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支持加快重大项目工程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更好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五是优化对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扩大消费。

六是全力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扎实做好金融支持能源保供相关工作,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七是持续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长效机制,支持改善和刚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八是积极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促进资本双向流动,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

九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设置好红灯、绿灯,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十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进一步充实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织密国家金融安全网,及时实施好风险处置,确保经济社会保持稳定。

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4月22日上午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关于贯彻近日党中央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工作重要会议精神的部署,分析了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敏感问题,研究了应对措施和政策储备,对近期国务院金融委有关安排进行再落实、再推动。会议强调,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引导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潜力,进一步提升市场韧性,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功胜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部署要求,分析外汇市场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会议强调,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措施精准落地。要进一步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以中小企业为重点优化外汇服务,落实好已出台的外汇支持政策;要加强经济金融形势分析研判和预期引导,强化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记者:孙璐璐)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4 00:18
黄小芳:躺平的深层问题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 黄小芳   邮箱: xfhuang@sph.com.sg
2022-04-23 05:00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鼓励青年“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或许点出青年面对的45度人生的尴尬。

比“躺平”更无奈的处境该如何形容?中国社交媒体今年出现新的网络用语——“45度人生”,形容年轻人想卷卷不动,想躺躺不平的尴尬姿态。

在中国经济面对巨大下行压力、青年就业难题持续加剧的背景下,躺平话题一年来热度不减,似乎愈来愈成为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精神面貌的代名词。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前天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简称白皮书)发布会上答复记者有关躺平的提问时,试图向青年精神喊话。

他说:“真正‘躺平’的是极少数,不懈奋斗的是大多数。”他引述调查称“绝大部分青年对于未来是乐观的”,青年口头语中的“躺平”和“佛系”,更多是缓释压力的调侃和情绪的表达。

不过,贺军科也表明中共对躺平思潮的关注。他说,这些词语背后反映出“深层次问题”。有少部分的青少年长期陷于负面情绪,缺少奋斗精神和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意识,有的逃避现实,幻想轻轻松松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他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这份中国首部专门关于青年的白皮书,让有关青年躺平的舆论再次升温。相关词条昨天进入微博热搜榜前三位,两天内吸引超过2.2亿阅读量,中国媒体也相继转发相关消息与评论。

中国经济网昨天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题目精准地概括了贺军科在发布会上传递的精神,即“‘躺平’可以理解,但是也请你继续奋斗”。

部分网民对这样的精神喊话并不买账,有网民贴文说“我想怎么躺就怎么躺……就是不喝鸡汤不打鸡血起身当奋斗奴”;也有网民认为,目前已经“没有了能让集体奋斗的条件”;这样的情绪并不难理解。

近一个多月来,青年就业课题多次登上媒体版面,阴霾笼罩的青年就业前景,与白皮书中积极正面的基调形成强烈对比。

本周发布的中国第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显示,3月的失业率平均值达到5.8%,超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制定的全年目标控制水平。其中16岁至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明显上涨,达到16.0%,同比增加2.4个百分点,增幅比25岁至59岁人口的0.4%高出许多。

今年被称为“最难的就业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1076万人的新高,但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纷纷缩招。3月开始的春季校园招聘活动已启动超过一个月,不少高校生就业前景依然没有着落。不少舆论担心来临的6月大学毕业季,可能会成为毕业生最大的“失业季”。

智联招聘去年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最向往的工作领域前两名,依次为互联网行业和房地产业,排名前十的其他领域还包括教育和服务业。

但互联网巨头去年经历了反垄断等监管风暴后,今年依旧乌云笼罩。房地产、教育以及服务业也因监管条例和疫情原因持续低迷。智联招聘2021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有25.1%的受访者在2021年遭裁退,其中裁员率排名前五的行业,依序为教育业、房地产业、电商业、生活服务业,以及云计算业。

互联网行业今年也掀起新一波裁员潮,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纷纷传出裁员消息。《中国基金报》3月底报道,京东裁员比率达10%至30%。

进入理想行业的窗口迅速收窄,但制造业领域却有巨大的人力缺口。央广网报道,83%的制造企业面对不同程度的蓝领用工荒。

中国官媒两个多月来相继报道互联网大牛、海归博士、985毕业生回流制造业的新闻,力图改变制造业的“蓝领形象”。但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渴望白领工作、希望坐在办公室里朝九晚五的观念,短期内难以扭转过来。

对满怀理想的青年而言,这是梦想与现实的错位;对国家而言,这是人力市场供需的错配;两者都意味着青年个人理想难以充分发挥,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难以完全释放。

白皮书中鼓励青年“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这或许点出青年目前面对的45度人生的尴尬。如何接受梦想与现实的落差甘于平凡,同时在平凡岗位上继续发挥逐梦的奋斗精神?常做仰卧起坐的人或许能感同身受,要么奋力卷腹、要么放松躺下;45度的状态最难以承受,也难以为继。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4 00:49
1076万高校毕业生的“最难就业季”,我们和几位应届生聊了聊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  编辑/马雪】
“本来觉得能读书还是去读书,还能躲一躲行情不好的时候。结果读完两年,行情似乎还不如2020年。”
在某985高校修读第二学士学位、正在找工作的应届生小刘对观察者网说。
虽然每逢春招都会出现“最难就业季”的感叹,但今年,在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形势似乎格外严峻。
据教育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幅均创新高。
考研人数也在2022年达到了创纪录的457万人,减去110万左右的计划招生人数,意味着有300多万考生或是“二战”“三战”,或是流入春招市场。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阴霾仍未散去,对就业的影响也在持续。就业市场用人需求还存在不确定性,部分企业扩大吸纳就业的能力也有所下降。
而对许多毕业生来说,近期散发疫情导致的封校、线下招聘取消、跨区域实习面试受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延期等问题,也彻底打乱了他们的求职节奏。
收获一份心仪的工作有多难?
在2022年春招进入尾声之际,观察者网和几名应届毕业生聊了聊。其中,有人不急于追求一线城市的高薪工作,为放弃秋招offer而后悔。有人一心求稳,偏爱事业编和国企,但也在求职中遭遇性别歧视。还有发现“海归”优势已不复存在的归国留学生,为追求理想愿意接受“996”。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2年3月14日,一名大学生参加苏州市人才市场举行的高校毕业生公益专场招聘会   图源:视觉中国
“如果能重选,我会在秋招就接受offer”
讲述人:小戴,南京某“双非”院校本科应届生
我就读的大学是一所二本院校,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大学期间也参加过兼职和实习,其中有一个线上销售工作,我的业绩比较好,拿到过证书。但我觉得在找工作过程中,这两段经历几乎没什么用。
我比较倾向于有新鲜感的工作,希望每天接触到不一样的事物,像是用户运营、产品经理或者营销销售这方面的工作都可以。但我不是很能够接受纯文职岗,觉得它们特别无聊。不能跟人聊天、不能说话,我会非常难受。
工作地我不会考虑北京、上海这类一线城市,会选择二、三线城市。薪资的话,到手5000以上就行。因为刚毕业经验少,什么都不懂,薪资能承担房租和消费支出就行。
但希望公司规模不要特别小,最好要在100人以上,有些初创公司可能不太适合应届生从事第一份工作。
去年我参加了秋招,收到5个offer(录用信),但我最后都没有接受。
那时还是大四上学期,对自己的就业感觉还好。虽然离毕业很近了,但心理上还是觉得有些远。而且那几家公司都要求提前实习,让我11、12月就去,我是不太愿意的,觉得还没到要去上班的时候,想趁最后一个寒假玩一玩。
到了春招,明显感到比秋招难很多,很多考研失利的学生会参与进来,提供的岗位也比秋招要少。
秋招时基本上投的简历都会有回应,到了春招,则是大部分“石沉大海”。
3月到现在,我投了100多家公司肯定是有的。有些公司直接给你发拒信,有些连拒信都不发,能有个声的估计也就一半。
最后进入面试环节的公司有10家出头,拿到了2个offer。我拒绝了一家零售企业,因为它的管培生可能需要在卖场搬一些比较重的东西,或者盘货之类的,不是很适合女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2年3月9日,“厦门市2022春季毕业生招聘工作启动式暨厦门理工学院专场招聘会”在厦门理工学院举办  图源:视觉中国
现在我手上还有一家纯电车企的offer,岗位是销售方向,但开出的条件不太能达到我的预期。公司承诺的总薪资里面有差不多五分之二是绩效,说是前三个月会全额发放,但后面是会有业绩要求在里面的。
我上网了解了一下这家公司目前的情况,这是一家新公司,要去的岗位到现在也是第二年,可参考的案例不怎么多。作为一个新牌子,我觉得它的业绩可能不是那么好达成,工资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所以我还在考虑去不去,也在继续找其他工作机会。
如果有我很喜欢的岗位,待遇又好,我是可以接受996的。还比较年轻,觉得多努力多奋斗一下,并没什么问题,毕竟我也不可能在这家公司干20年以上。
我就读的专业算是比较容易就业的,国际贸易这方面可以报的岗位还是比较多的,在学校学的课程范围也比较广。
过去我们学长学姐大多数也是去贸易公司,从事各种各样的销售,教育行业、车企……还有少部分去了国企。应该说毕业就找到工作的难度不是很大。
对比学长学姐之前的经历,我感觉今年应届生求职难度提高了,一是毕业生人数比较多,另一方面疫情也打乱了很多人找工作或面试的节奏。
今年2月,苏州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我有一个银行的面试要求线下进行,最后在HR的争取下才开了视频面试。但很多情况下,HR不急着招人的话,你不能来线下面,就不让你面了。
现在,我们同班同学差不多有一半都是“凑合一下”去了家附近的初创公司。甚至有的公司去掉两个老板,也就是所谓的合伙人,只剩下两个应届生员工。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我应该会在秋招的时候就接受offer,那时公司开出的条件比现在更好,选择余地也更多。
“本想先读书躲一躲,谁料行情还不如两年前”
讲述人:小刘,北京某211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某985高校修读第二学士学位
我本科在北京一所211院校读经济学。2020年毕业正好赶上疫情,考研失败后不想再考了,就去找工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1年12月25日,山东烟台,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们顶风冒雪进入山东烟台二中莱山校区考点  图源:视觉中国
我要求不是很高,线下跑了四、五家企业面试,普遍是私企,工资不如前几年的本科生高。家里人觉得应届生身份可以保留两年,也不太急着让我找工作。
到2020年6、7月份的时候,国家出台了第二学士学位政策,可以花两年时间读另一个本科学位,出来还是应届生,想考研也可以考上之后退学。我觉得这个政策蛮不错的,就去读了一所985院校的会计学。
本来我和家里人都觉得,能读书还是去读书,学一个相关专业作为辅助也挺好,还能躲一躲行情不好的时候。
结果读完两年,行情似乎还不如2020年。
今年二次考研失败后,只能再找工作。
我比较想进事业编,觉得稳定保险一些。倾向岗位一个是财务,因为和第二学位专业对口,另一个是人力资源的员工关系或者薪酬管理方向。
我理想的薪资是税前8000,但对我来说,不加班和离家近这两点更重要。我自己属于没什么太大追求的类型,也不想拿命换钱,要有自己生活的时间,可以去旅旅游、探探店。
如果给我一份比较心仪的工作,我也可以接受薪资低,比如到手三四千。但我不想加班,除非个别极特殊情况。
我目前的求职进展,虽说有一些国企能进面试,比两年前有进步,但依然拿不到offer。事业编只要是符合条件的我都报名了,参加了几场笔试,现在还没出结果。
目前我还在网上筛选企业投简历,但很多都是未查看或者已读不回,大部分单位对第二学士学位政策不熟悉,有时候还要跟他们解释。总体来说很不顺利。
求职过程中,我能深刻感受到现在的女生真的是太难了。我第二学位的班里,有些男生成绩倒数,第一学历也一般,却手握一堆offer。
我的成绩排班里前几名,第一学历211却没有单位要,一些条件比我好的女生也是这样。就很无语。
我一个亲戚的朋友是某世界五百强国企的HR,她说男生即使学历一般,无实习经验,甚至挂几门科,都是一堆公司要。但女生即使成绩优秀,有很好的实习经历,或优秀干部的证明,一些公司还是连简历都不要。更过的是一些HR为了自己的KPI(绩效)拉女生来笔试面试,最后把人家刷掉也不告诉理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1年10月23日,南昌,求职者在南昌大学校园招聘活动现场求职  图源:视觉中国
家里人对我说,像我这样的学历,怎么样都能找个工作,只不过是你自己的满意度如何。这话我只同意一半。
今年春招我已经比两年前降低了要求,一方面是薪资,之前觉得自己211出来应该能拿七八千,现在我都觉得四五千、三四千都行。另一方面是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之前还想去大企业,现在觉得几百人的也可以,只要是国企或者事业单位就行。
但到现在,依然没有确定可以拿到的offer。
我想这可能是大环境决定的吧。疫情已经第三年了,如果我不降低标准,自会有人去降低标准迎合市场;而现在我降低了标准,但其他人可能更没有原则地去迎合企业迎合市场,到头来我们还是找不到工作,更别说心仪不心仪了。
我第一学历专业比较偏理论,大多数人都是要继续深造读研。经济学专业本身没有很对口的工作,本科出来干财务干人力都可以,我之前毕业实习就是干人事助理。
第二学士学位读的会计学,技术性就比较强、偏实践,对口岗位就是公司财务等。
往年好一点大学的毕业生,这种经管大类的专业都不算很难就业,但近几年会计学的专硕已经成为考研最难的专业之一,很多人流入会计领域,就业形势越来越不好。
从我周围同学的情况来看,今年就业确实比较难,班里同学基本都还在找工作。而且大家可能也受社会影响,不管男生女生都想先去试试公务员和事业编,不到万不得已不进企业。
女生的话,班里不少同学需要靠家里关系,包括我自己也在托关系,自己投递简历大都是进入人才库的命运。
工作这么难找,肯定有疫情的原因,人心惶惶,企业效益不好,没活干自然不需要那么多人。以前这时候会有一些在职员工辞职,另谋新机会,但是疫情下大家都在忍耐,自然没有空余岗位。
而且因为疫情,不断有人降低要求迎合企业迎合市场,导致企业的要求高胃口大。什么美国硕士回国干前台,海归当银行柜员,国企餐饮服务员要求优秀本科生之类的,有点太疯狂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2年3月3日,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理工大学2022届毕业生春季学期首场小型双选会正在举行  图源:视觉中国
疫情对我找工作的影响很大。今年3月本来看到一个事业单位招出纳,应该是没编制,我直接跟人联系说想去面试。后来北京一下出现确诊病例,人家都在居家办公,面试一直推迟到现在还没进行。
还有一家国企,一开始是线下无领导小组面试,后来变成线上一对一,最后也没有通过。
最后就是事业编的单位,报名后干等着,战线拉得很长,如果期间面试了企业并且定下来的话,到时候事业单位又联系你,就会后悔。但也没办法去询问或催促,除了干等着没有别的方法,让人很焦虑也很浮躁。
“这几年海归已经没什么优势了”
讲述人:小午,英国某高校硕士毕业
我本科就读于西北一所211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后来去英国一所QS世界排名前100的学校读硕士,学的也是管理类专业。
2021年9月回国后,我以应届生身份参加了秋招。那时候是广撒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只要是很有名的“厂”要我就可以。
薪资的话,我觉得要分一线城市和其他城市,像北上广深,基本上我的期望值大概在1万元左右,再低的话在这些城市生活其实也挺困难的。
秋招那会儿我拿到的offer还蛮不错的,虽然不是腾讯那样的“大厂”,也是挺有名的传统企业。不过,由于是市场营销岗位,多数这类企业后期会往销售方向培养,我还是挺排斥直接从事销售工作的。所以放弃了这个offer。
当时还有一家公司我印象挺好的,但他们要求1月入职,那时刚好是西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没有办法按时入职,所以就错过了那个机会,只能等春招继续投简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2年4月2日,青岛片区举行“蓝凤栖梧职为有你”片区企业线上招聘活动  图源:视觉中国
到了春招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比较明确,针对我研究生就读的专业去应聘。我会去社交网站上看大家都投了哪些,听过的没听过的公司,我觉得都可以试一下。
春招期间我基本上一天会投5、6家公司,总共投了110家左右。不过,能见到真人的面试大概只有15家。
整个春招我收到了4家公司的offer,最后选择了一家业内知名的电子制造业公司,是管培生岗位,和我研究生的专业相匹配。工作地在深圳,每月可以拿到一万出头。
对于我现在选择的企业和岗位,满分10的话我会打8分,我还是挺满意的。
今年有一千多万毕业生,求职竞争压力可能会增加。不过,从我身边同学朋友的经历来看,学历跟我差不多的没有出现找工作很困难的情况。我看大家去的还都是很不错的公司,我都觉得是不是自己节奏慢了,要更努力一些。
我在英国上学时的同学,不少人都进了宝洁、欧莱雅这种大型外资企业。说实话挺羡慕他们的,因为这种企业有传说中的高福利,培养制度也很全面,我个人也非常期待这样的工作。但可能我目前的经验不太匹配这些公司的要求,甚至连见HR的机会都没有。我觉得还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太好高骛远。
企业都是优中选优,竞争也非常激烈,可能你确实是能力不够,经验不够,或者没有相关经验,人家就直接把你排除在外了。所以,找好自己的定位,制定自己的计划,进入一个优秀的平台,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了。
说到“海归”经历能不能给求职加分,我觉得一方面是看学校排名,如果排名太靠后的话,HR会意识到你的学校可能含金量不是特别高。有些HR也不太了解你的大学到底是什么情况,所以还是要跟大家介绍一下,比如说你学校的国际排名、专业排名。
但即使学校排名比较高,和国内的985硕士比起来,其实也没有什么优势。如果只是普通(海外高校)的硕士,可能还会被“歧视”。有些人会觉得你只读了一年制硕士,而且这两年疫情,很多人都只能在家上网课,HR还会问你到底有没有去国外。
所以我觉得这几年“海归”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大家都是看个人能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1年6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研究生毕业典礼在光谷体育馆举行  图源:东方IC
我觉得求职过程中还是要多投简历,首先要看这个平台是不是你喜欢的,不要太纠结于是不是500强。要“雨露均沾”,即使是小公司,去面试一下也是积累经验。
此外还要有完整的规划,我所有面试都是提前做过准备的,包括职责、岗位、公司文化、业务发展等等,我都有提前准备。现在我电脑里光面试就有三四十篇自己写的笔记。
至于“996”的问题,我个人可能不会很介意“996”,因为我觉得机会更重要,我不希望因为这个问题和HR“battle(较量)”,然后最后失去这个机会,我觉得得不偿失。
现在国家也好,企业也好,都在飞速发展,即使是外企,或者你对接的是国外的一些业务,大家有时差,很难避免加班的问题。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本文中均使用化名)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4 12:09
英媒预测:德国经济将会衰亡2022年4月23日, 16:31 (更新: 2022年4月23日, 16:3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REUTERS / WOLFGANG RATTAY



英国《金融时报》发出警告,德国正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文章称,如果柏林官方对俄罗斯载能体实施禁运,德国将会发生经济灾难。

该报指出,在2022-2023 年期间,德国的GDP 可能会减少 6.5%,反过来将摧毁这个已经是欧洲“病人”的国家的经济。

此前,据报道,德国在对俄罗斯石油上的支出有可能从 114 亿欧元增长到143 亿欧元。天然气的进口费用可能会翻一番——从去年的 88 亿欧元到今年的176 亿欧元。此外,根据研究结果,对俄罗斯煤炭需要支付约 20 亿欧元。

德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对俄军在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实施全面制裁后,自己却遭遇燃料价格飙升的局面。尽管如此,欧洲仍不断呼吁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柏林希望,到2022 年底停止进口俄罗斯的煤炭和石油;到 2024 年中期,停止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


顿巴斯两个共和国独立
梅德韦杰夫:欧洲没有俄罗斯天然气连几周都撑不过不去
07:34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4 12:36
两天28例感染者 为何北京如临大敌?
八点健闻
2022年04月24日 08:46:05

过去两天内,本轮北京疫情累计报告了28例阳性感染者。数字乍看并不惊人,却着实地令这座2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进入了风声鹤唳的状态。

4月22日晚10点30分,即将入睡的北京人突然被连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惊醒,刚刚“摘星”的北京又迎来了一波新的疫情。

虽然下午已召开过一场新闻发布会,那一夜,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又额外加开了一场发布会,会上报告了北京新增的确诊4例、核酸复核阳性人员1例、核酸初筛阳性9例,涉及:老年旅游团、装修人员及在校学生。

一位居住在松榆里的市民告诉八点健闻,就在发布会召开后不久,他所在的小区被紧急管控。次日凌晨一点半左右,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又逐户敲门,通知小区居民紧急下楼接受核酸检测。

第二日,陆续有最新的确诊消息传来,新通报的感染者职业中赫然出现了医务人员和快递小哥,有人开始整理“封城生活物资必囤清单”,朝阳区的部分居民发现叮咚、盒马的蔬菜已经被抢光了……

本次疫情轨迹涉及东城、朝阳等6城区

北京这轮疫情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三条独立的传播链——装修工、老年旅游团和学校。

目前这三条传播链来源均不明确,链条中的首个被确诊者也都不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高风险人群。此外,这三条传播链不仅流动性大、聚集性强,目前还未找到彼此间的交集。

作为超大城市的北京,近段时间一直陆续有零星确诊病例出现,但最后都能顺藤摸瓜快速找到关联病例,快速遏制疫情。在这种背景下,更显得北京此轮疫情格外反常。

4月23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初步流调结果显示,目前已隐匿传播了1周。”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极快,世代间的传播天数可短至2-3天,若已经隐匿传播一周,那么目前北京市的新冠病毒可能已经传播数代,影响面不容小觑。

八点健闻注意到,其中20名感染者的居住地跨越了三个区,其中朝阳区确诊人数达到15人,此外还有顺义区和房山区。而他们的活动轨迹还包括东城区、怀柔区和平谷区。这意味着,本轮疫情出现仅两日,北京16区中就已有6区牵涉其中,其中朝阳区和东城区都是人口密集的主城区。

一位传染病专家告诉八点健闻,按照目前形势判断,病毒很有可能早就在城市内有了低烈度的传播,传播时间甚至很可能已经超过了一周。

老年旅游团传播链相关感染者只有一对老年夫妻。这对老年夫妻分别在19日和20日参加了两个旅游团,目前这两个旅游团的规模尚不清楚。但旅游团这个群体曾在中国本土散发疫情中多次出现,本身就属于易感染、易传播群体。未来数天,这两个旅游团中可能会有更多确诊病例出现。

另有10名感染者是汇文中学垂杨柳分校的学生,其中有9人均于4月23日被确诊,而就在前一天,他们还在学校正常上课。

此外,一名学生的三名家人也被传染,其中一人工作单位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这家医院于23日暂停了普通门诊和特需门诊。

上述流行病专家告诉八点健闻,学校内发现这么多确诊,也提示已经出现一定规模的社区传播。

而最让病毒学家常荣山担忧的还是本次感染者中的4名装修从业者。他认为,“装修工人流动性非常大,且很少与其他行业的人群有交集,如果这种情况的人都能感染,就说明社区疫情暗流涌动,规模不小了。”

除此外,令人担忧的还包括,20名感染者中有1人为外卖快递配送员,是作为应检尽检人群被发现的。快递外卖员是高流动性职业,感染后传播风险更高。2020年6月份北京市一名外卖员曾被确诊,其每日平均接单量能达到50单左右。

4月23日,庞星火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感染者人群多样、活动范围广,目前已涉及学校、旅行团及多个家庭。随着排查力度加大,未来还将发现续发病例。

北京这次能扛住考验吗?

3个区,5个以上几无交集的职业场景,这是自R0超过10的新毒株登陆中国后,北京所面临的最严峻的形势。

从天津开始,这株新毒株直接触发了一场全国性的提级管控大战,管控措施在提级,而病毒的蔓延也在提速。在中国被认为是超级城市的四所大城市,病毒已到过了深圳、广州和上海,并给当地居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终于,这一次,它也来到了北京。

本次的疫情源自哪里?

“北京没有国际航班,二月份几乎平安度过了冬奥会,看上去非常安全。然而,在它的周边的河北,新年过后,断断续续的零星病例就几乎没有停过”,常荣山认为,本次神秘出现的病毒,也许只是已在京郊隐匿传播的病毒露出了一角。

这场神秘的北京的疫情会走向何方?

“如果防控措施得当,没有扩大的话,“应该有两三百人的规模可能是跑不掉的”。常荣山告诉八点健闻:当然,前提条件还是要看后面几天的防控情况——要看反应速度能不能迅速把阳性感染者都找到,捞出来。

“在奥密克戎之前,需要看最初一周的情况,但奥密克戎之后,已经不需要等一周了,看三五天的感染情况,就能大概知道整体趋势了”。这位病毒学家分析道。

然而,即便本次的疫情可以得以迅速平息,之后呢?

作为以人口稠密,人类活动密集为特征的特大城市,对奥密克戎这种易传播又擅隐匿的病毒而言,几乎是培育的温床,于是,一旦发现,便已呈社区传播之势,也几乎成了常态。

对于这种几乎需要检出一例就采取极端防疫措施的超级病毒,检出、封控、核酸、清零、再检出,再封控,几乎成了应对这个新毒株的常态。在与上海几乎差不多时候遭遇疫情的深圳,4月6日实现清零,8日即又发现了一例新增确诊。而在广西的边境小城东兴,因为断断续续的疫情几乎没有间隔,自2月中旬起封控时间已达51天。

链接

北京新确诊病例 滴滴网约司机 上海广州首现英国变异病例
63 个回复 - 47766 次查看
详情公布!北京确诊病例所乘列车途经河北两站 来源:燕赵都市报2020-07-28 14:23 今天(28日)上午,北京市召开第161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7月27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境外输入病例1例, ...
2020-7-28 14:52 - 焦典 - 坛友之声


失朴素唯物反映论感性判断力 吹'后疫情时代'弥天大谎 自乱
82 个回复 - 53721 次查看
河南一高中生放假回家遇防疫点被拦截 母女俩大雪中冻一夜2022年01月23日 22:49:08 来源:后浪视频 【河南一高中生放假回家遇防疫点被拦截 母女俩大雪中冻一夜】1月23日,河南许昌。董女士反映,22日晚间,上高中的 ...
2022-1-24 10:27 - 焦典 - 焦点时评


上海新增感染者数量回升?卫健委:建筑工地、企业等聚集性疫情抬头上观新闻APP
2022年04月24日 08:55:41






4月24日上午10:00,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王兴鹏、嘉定区副区长李峰介绍本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记者询问:这两天感染者数量有所回升,大家有点担心,能否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疫情形势是否可控?

赵丹丹表示,大家都非常关心每天感染者的数量。从近阶段的疫情数据情况来看,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还是比较多,处于高位波动状态,主要是在部分建设工地、企业等聚集性疫情有所抬头。因此,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上海疫情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

从近期疫情数据的分析来看,新报告的阳性感染者,在闭环隔离管控外发现的比例逐渐降低,总体是在封控区、管控区、集中隔离点内发现。从绝对数量看,昨天的新发感染者数量较前一天下降了1733例。

针对建设工地、企业等聚集性情况,市、区两级防控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四方责任”,加强健康监测和人员筛查,做好有关区域内的环境消毒,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我们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深入开展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进一步巩固扩大清零攻坚工作成效,上下同心、共同努力,推动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中国禁止全部境外包裹?联邦快递、UPS回应第一财经
2022年04月24日 07:25:53







4月23日,关于多个国家快递公司同时宣布暂停发往中国大陆地区的快递服务的消息在网间传开,称UPS、Canada Post、日本邮政、FedEx先后宣布,暂停发往中国快递,涉及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日本这三个国家,还称如果物流运输链无法恢复,中国可能会暂停全部境外包裹。

对此,第一财经记者分别咨询了联邦快递、UPS等多家国际快递巨头发现,此消息并不属实。

UPS方面表示,“近日就UPS全面暂停中国进口邮件包裹服务的信息不实。UPS持续运营,包括上海及深圳两大转运中心在内,皆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持续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也采取所有必要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对客户的影响。目前,基于疫情发展情况,我们暂停了华东部分地区(上海、浙江、江苏)的进口服务。此外,根据各地政府规定,我们会进行临时性的服务调整。对UPS而言,客户、员工以及我们所服务社区的健康与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并持续定期与员工沟通相关的防护措施以降低健康管理风险。”

联邦快递则表示,联邦快递位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国际快件和货运中心在疫情期间始终保持运营,确保出口业务正常开展,推动全球贸易的复苏和发展。鉴于上海的情况有所改善,联邦快递将从4月25日起恢复接收前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进口国际快递货件。

“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是联邦快递的首要任务。联邦快递密切关注上海市政府相关防疫要求和统一部署,在切实保障员工和客户的健康及安全,以及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力保障跨境物流的畅通和地区供应链的稳定,配合政府有关指引和安排,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记者了解,在上海自3月28日起在全市范围内、以黄浦江为界,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后,尽管联邦快递的多位员工在上海浦东封控之前提前赶到浦东机场坚持封闭工作至今,其上海转运中心也一直在运营,货运航班也都正常起降,但由于市内运输受到一定影响,联邦快递也暂停了一段时间从国外到浦东机场的进口国际快件业务,但出口业务一直正常在开展,此外,从国外到中国其他区域的进口国际快件业务也没有暂停。

此外,自3月29日起,联邦快递还将原华东出口的部分货物转运至位于北京首都机场操作口岸出口,自4月2日起,联邦快递在首都机场每周陆续新增多条货运航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了解,在北京的联邦快递机坪操作部也开启了超高强度操作模式,并配合疫情防控政策实行闭环管理,在人力紧缺的情况下主动延长闭环工作天数,从14+7+7天延长至21+7+7天或者28+7+7天,在闭环管理中的团队成员在隔离酒店远程支援办公室航班数据申报的工作,以确保航班操作和机坪工作的正常运营。闭环外的团队成员们也放弃了周末的休息时间,按照临时增加航班的时刻表随时调整班次,驻守在办公室,白班夜班交替轮值。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4 12:43
美媒曝光:辉瑞“神药”斗不过新冠,患者反映一停药就复阳!
C大调昨天 14:02
4月21日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报道称,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帕昔洛韦在当初面世时,被誉为改变规则的“神药”,但现在有至少两个科学家团队注意到,一些患者的新冠症状在服用药物后似乎有所反弹。
许多人报告说,在完成了为期五天的服药治疗后,感觉好多了,在家中进行了快速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几天后又检测为阳性。
辉瑞在去年秋天提交给联邦监管机构的紧急使用授权文件中也承认,几名受试者似乎在第10天或第14天左右出现反弹,但表示“目前没有明确的信号”显示病毒已经对帕昔洛韦的一个主要成分产生了抗药性。
波士顿退伍军人管理局波士顿医疗系统的办公室主任迈克尔·查内斯博士通过研究服用帕昔洛韦后出现反弹的患者后认为:“从字面上看,帕昔洛韦就是猫,它抑制病毒这只老鼠,然后当停药了猫走后,老鼠就又出来玩耍”。
布里格姆妇女医院感染科临床主任保罗·萨克斯博士说,他从其他病人那里也听到了这个问题。
他指出,帕昔洛韦的任何临床试验或其治疗指南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4 14:48
美国新冠死亡人数逼近百万,最危险的还在后面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04-24 11:42




截至当地时间4月24日,美国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数已超99.1万人。

前几天,原本聚焦俄乌顿巴斯激战的美国媒体,突然转头关心起了本国事务。多家美媒头版头条,主角都是一枚小小的口罩。

新冠疫情暴发三年了,没想到,美国人竟还在为戴不戴口罩,吵得不可开交。

事情的源头,还得从一名被批“不够格”的法官说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资料图:美国加州旧金山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班到达区域。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被判“非法”,政府失望

美国佛罗里达中区联邦地区法院,一名叫做凯瑟琳·金博尔·米泽勒的法官,突然间爆火。

原来,当地时间18日,她做出一项裁决,引发了美国社会的“大论战”。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以下简称美疾控中心)延长在公共交通系统上实施“强制口罩令”的决定,被她推翻。

要知道,这项口罩令已陪伴美国人一年多了,其2021年1月底开始实施,原本2022年4月18日到期。因为近期疫情还是很严重,美疾控中心打算将法令延长到5月3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资料图:判决美国疾控中心强制口罩令无效的法官米泽勒,有网友称之为“英雄”。图片来源:推特页面截图。

但米泽勒在一份长达59页的文书中,裁决“发布口罩令超出美疾控中心职权,且未遵守适当规则制定程序”,认为这事“非法”,就这样让口罩令失效了……

她的裁决,据称是根据两位飞行常客对口罩令所提诉讼而做出的。

联邦政府都惊了,哪里来的“神仙”,这是一波什么操作?

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当天就在记者会上回应称,政府对这一裁决“感到失望”,呼吁人们继续戴口罩。

裁决一出,美国乱了?

这项口罩令涵盖了美国公共交通系统的全部运输工具,包括飞机、火车、地铁、“优步”出租车上等,以及公共交通枢纽的室内场合。无论是否接种过新冠疫苗,乘客在美国境内或出入美国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都须强制佩戴口罩。

废除口罩令的裁决一出,效应立马显现,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四大航空公司、美铁等纷纷宣布执行法官裁定,不再强制要求乘客及雇员在相关设施或场所内戴口罩。

纽约市、新泽西、华盛顿大都会地区、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等一些地区的公共运输系统,则仍执行口罩令。

一些地区将强制改为可选择,认为乘客和雇员可自行选择是不是戴口罩。更让人混乱的是,美国总统拜登被问及此事时,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这取决于美国人自己”。

不过,拜登在登上总统专机“空军一号”时,仍需戴口罩。

美国民众就此事开始了大论战,疯狂吐槽,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当航空公司宣布口罩令接触时,有人为这一决定欢呼,认为“终于可以呼吸得顺畅点儿了”,还有人竖起大拇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名美国网友称:“他们(航空公司)刚宣布航班上的强制口罩令解除了”!图片来源:推特页面截图。

但也有人说,“不戴口罩呼吸是顺畅,但接下来,你就需要呼吸机了”。还有的人在口罩令解除后,为儿童和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担忧。

笔者关注到,美国右派媒体“福克斯新闻”接连两天重点报道此事。前一天其抛出一个犀利的大标题:这是对联邦政府的“一记耳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记耳光:美国疾控中心反对扼杀口罩强制令,即使拜登松口”。图片来源: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截图。

第二天,“福克斯新闻”仍在关注这件事,标题又换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福克斯新闻网21日的头条标题为“准备对峙:美疾控中心呼吁司法部采取措施,回击废除口罩令的法官”。图片来源:福克斯新闻网报道截图。

从“打脸”到“翻脸”,不得不说美媒的文字游戏冷幽默玩得溜啊!

背后还是“驴象之争”

米泽勒的裁决中称,美疾控中心“独断”和“反复无常”,即使理应称赞其做法是为了抗疫,但“所有法庭都完全有权做出这样的决定”。 裁决还认为,目前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在全美国范围内废除口罩令” 。

这样强硬的措辞,使米泽勒被推上风口浪尖。她的一切,被“扒”了个底朝天。

联邦政府很快搞清楚,米泽勒原来是最高法院大法官克拉伦斯·托马斯的前书记员,于2020年底被前总统特朗普任命为联邦法院法官。 任命之时,她只有33岁,当时就遭到民主党人一致反对。

她曾被美国律师协会评为“不合格”,因为其实际从事法律工作时间很短,“缺乏有意义的审判经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网友晒出米泽勒与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托马斯的合照。图片来源:推特网页截图

美国《国会山》报援引法学专家观点称,这样的裁决表明,米泽勒连一些有关概念都“没玩明白”,更没充分认识到判决将带给民众何种影响。

历来反对联邦政府防疫规定的佛州州长德桑蒂斯等共和党人,则对裁定称赞有加。

闹了半天,从疫情发生以来就一直把戴口罩问题政治化的,不是别人,仍是美国两党。出于“驴象之争”,政客和媒体持续将口罩当作政治武器,攻讦对手。

病毒肆虐,未来危险

美国司法部已表示,在美疾控中心完成评估后,仍认为有必要延续口罩令。美司法部已对该裁决提起上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资料图:美国纽约中央车站的人们戴口罩出行。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美疾控中心声明,口罩令在其保护公众健康法律权限内,该机构将继续根据最新科学研究,履行保护民众的职责。

该部门正严密监控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亚型BA.2,在美国快速传播的情况。近期,该毒株感染病例已占该国新增新冠病例的85%以上。

正是出于对该毒株的担忧,美疾控中心才决定延长口罩令。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截至24日,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数超过8097万例,累计死亡病例数超过99.1万例,近期日均新增确诊病例在5万例以上。

美国流行病专家认为,更危险的还在后面。9月份,美国或将迎来疫情高峰。

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新冠疫情难以控制,不仅制约经济发展,使总统拜登支持率下挫,对戴口罩、打疫苗等防疫认知问题的政治化,也造成美国社会进一步撕裂。

近期,美国多名重要政治人物曾相继宣布新冠检测阳性,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副总统哈里斯丈夫埃姆霍夫等人。其中,佩洛西由于与总统拜登等众多美政府官员、工作人员近距离接触引发争议,正是因为他们在出席公务活动时,都没戴口罩。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4 17:30
北京新增21例本土感染者详情公布,高风险区+1,中风险区+1
北京日报APP
2022年04月24日 16:29:35

4月24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13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介绍,4月23日16时至24日16时,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1例,其中确诊病例16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朝阳区11例、房山区6例、顺义区2例、西城区1例、通州区1例。

刚刚,记者查询北京健康宝中“通信行程卡”,发现14天内到达或途经北京市的行程被标记了*(星号)。

行程卡带星号的热点问题:

1、行程卡上的星号“*”是什么意思?

答:到访地右上角的“*”标记表示当前该城市存在中风险或高风险地区,并不表示用户实际到访过这些中高风险地区。

*注意:星号“*”和用户个人健康状况无关,仅作为中高风险地区的提示标志,方便管理人员查验。

2、行程卡记录城市信息的判断规则是什么?坐火车路过某城市也会被记录下来吗?

答:如果您在一个城市驻留时间超过4小时,则会被判断为驻留。如果不超过4小时,比如坐火车路过一个城市,一般是不会判断为驻留的,坐飞机路过中高风险区所在城市上空就更加不会被记录啦。

3、行程卡星号“*”一般多久会消失呢?

答:当您过往14天内行程不包含中高风险地区城市后,星号会自行消失。

4、行程卡中高风险地区星号“*”标记更新时间是?

答:星号标记会根据防疫部门对到访地的认定而变化,通常根据各地方卫健委最新发布的信息于24小时内更新中高风险地区的标星,数据更新有一定的时间差。如出现争议,建议您与相关防疫部门沟通,根据个人旅行车票、住宿单据、社区证明等来确定自己的行程。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4 17:32

王一鸣: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政策举措 力保二季度经济增速重返5%以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凤凰网财经
2022年04月24日 11:22:4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

凤凰网财经讯 4月24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资管峰会举行,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中国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全国政协委员屠光绍等出席会议,凤凰网财经全程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以“加大政策力度,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为主题,发表了对国内经济变化的一些看法。

王一鸣提到,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总体平稳,增长了4.8%,在外部环境发生复杂变化和国内疫情多点频发的情况下,4.8%增速也是实属不易,超出了大多数市场机构对一季度经济的预期。但是,今年3月份以后,受新一波疫情的冲击和俄乌冲突升级的影响,主要的指标都是在放缓的。同时,美联储的加息和全球通胀的攀升,这些也进一步增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冲击了全球的供应链并影响到市场的预期。

王一鸣分析,二季度,这些影响还会有所持续。二季度经济依然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所以说当前有效地控制住疫情,特别是在5月上旬能够控制住疫情,实施更大力度的宏观政策来对冲疫情的影响,使二季度的经济增速能够重返5%以上,为全年实现5.5%的预期目标奠定基础尤为重要。

王一鸣称,当前既要坚定信心,充分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足、空间大、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也是重视短期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些新变化、新挑战。

新变化、新挑战,主要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俄乌冲突带来的影响还会持续,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对外部需求的影响。因为全球经济,世行、IMF都下调了全球的增速,外需会继续收缩,对中国的出口会有影响。另外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也会增大,从最近的指标来看,中国输入型压力已经显现。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也加剧了国际海运、空运价格攀升,中国外贸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在上升。

第二,美联储加息的外溢风险。3月加息25个基点,美联储官员不断地释放鹰派言论,5月份,50个基点看来可能成定局,6月份也很可能是50个基点,会不会是75个基点,还要看通胀的形势变化。

第三,疫情的多点频发,对中国需求的影响,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影响,使得需求的恢复在持续地放缓。最重要的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出现了倒挂。去年,美联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高150个基点,现在已经出现倒挂。随着加息结束,加快力度加大,中国资本外流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大。

第四,生产供给仍然受到新的冲击,物流和供应链的畅通受到一定的制约。

第五,市场主体的预期还没有完全恢复。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遇到更大的困难,消化成本的压力也在加大。大中型企业相对好一点,抗风险能力强,但是市场预期也不稳。

王一鸣再次强调,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是当务之急,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政策举措来力保二季度经济增速重返5%以上,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奠定基础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4 17:54
风暴眼|日元连跌、经济颓靡,失落了三个十年后,留给日本的时间不多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风暴眼
2022年04月23日 11:55:00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文/张沃若

这俩月买什么货币比买卢布更刺激?

近日,日元汇率连续14个交易日下挫,兑人民币汇率已经在4月20日短暂突破了20大关,创下近半个世纪以来最长连跌纪录。

今年以来日元已经连续贬值,从3月初至今,日元相对美元已经贬值超过10%。而从2021年初至今的一年多时间内,日元相对美元已经大幅贬值超过2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为传统避险货币持续大跌,让日债和日元资产开始被大幅抛售。

虽然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重申了他的观点,即日本央行必须维持其大规模刺激计划,以支撑脆弱的经济复苏。

但对于普通日本人,脆弱的经济复苏是否需要用日元的大幅贬值来支撑还是值得商榷,毕竟日本作为一个进口大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88%,粮食自给率仅有37%。日元贬值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抬升,将直接影响市民的生活。

尤其是大幅宽松了这么多年,可从1990年日本经济崩溃以来,日本平均年GDP增长率不足1%。

宽高了房产、宽起了物价,独独没有宽起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人们多少缺乏点信心。在已经经历了“失落的十年”、"失落的二十年"、“失落的三十年”之后,日本的失落眼看着要奔向亚特兰蒂斯的那个时间维度去了。

第四个十年,日本又是否能绝地翻盘呢?

“失落”始于1990

“失落的十年”最早被提出,是1990年日本股市泡沫破灭。

在这场让日本一蹶不振的泡沫大破灭之前的十数年,日本曾是“缔造奇迹的国家”。

从早期的棉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积累资本,再到后来以制造业为核心产业,积极扩大投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从战后的废墟里迅速重建起本国的工业体系。

到1964年,东京奥运会更是成为衔接日本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标志,由于大规模基建对钢铁的需求以及奥运会开幕对彩电的需求,日本的钢铁、机电行业蓬勃发展,日本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用衬衫换飞机”到“日本制造”的发展阶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65年,日本输出美国的钢铁占到了美国进口总量一半,1968年,日本成为了仅次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与此同时,日本牢牢抓住了新一代的产业革命,汽车、钢铁、电信、半导体、制药全面制霸美国市场,日立、NEC、富士通、三菱和东芝群雄并起。

而美国在当年对日的连年贸易赤字中,产业巨头们一片连年亏损,英特尔甚至一度濒临倒闭。

在被日货打得找不着北的窘境之下,美国不顾脸面地发起了一场国人如今看起来很眼熟的贸易战——

从1981年开始,行销全球的日系汽车开始被美国课以重税,并且在出口额度上被加以限制。

同时,美国以日方“存在倾销行为”为由对日本的电脑、电视等高科技产品征收100%的关税,日本的半导体被设置出口价格下限、日本的芯片被征收100%惩罚性关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议员直播砸碎日本产品

此外,日系企业的高管被以“产业间谍罪”为名拘捕,日本被美国指责为“汇率操纵国”、从美国窃取知识产权,并被要求加大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力度、取消对外企不利的贸易条款、让日本在纺织品、钢铁、电视和机床等行业都实行自愿出口限制,同时进行工厂转移和产业升级……

在不断指责日本通过国家扶持产业政策的同时,美国却在1988年出台新的贸易法,启用“超级301”条款——公然立法干预日本的产业与贸易政策,迫使日本进行制度性改革。

1989年日美开始“日美结构协议”谈判,就经济政策、制度及企业行为等进行磋商,促使日本在流通体制、商业惯例等方面进行开放性改革:例如把住房作为战略性产业,进一步开放流通体制;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按照自由贸易的原则重组进出口体制。

截至1989年,美国贸易代表总计向日本发起了24例301条款案件调查,几乎全部由日本政府做出了让步。

同时,由于1985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达成的“广场协议”,日元兑美元汇率被迫大幅升值。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之后,日元升值到120日元/美元,1988年度升幅高达9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广场协议签订现场

大幅升值的日元对以出口型经济为主的日本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生产成本急剧上涨、优质企业开始逃向海外,为了应对汇率危机,日本政府开始大幅降息,寄希望于“发钱”让企业可以低成本去投资办厂。

可实际上,由于实业回报周期过长,低利率贷出大量的日元并没有被投入到到实体经济,货币市场的充裕流动性,随着日元在广场协议后大幅升值的“强势”开始大量流入房市、股市以及奢侈品市场。

1986 年开始,日本飞速膨胀的经济繁荣被称为“平成景气”,1985年末日经225股价指数收于13083点, 1989年末收于38916点,四年间日经225指数累计上涨197.45%,并且股票总市值继续膨胀至896万亿日元,占日本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0年代的日本街头

东京的地价则是坐地飞升,日本天皇的东京皇居土地价格就超过了整个法国的土地估价;银座地区一张1万日元的纸币扔在地上,也买不到它所覆盖的那一小片土地。

同时,日本人成了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他们横扫全球的手表店、珠宝店以及红酒酒庄,外资银行与证券公司在日本市场数钱数到手软。

与经济现实完全背离的大批股指沽空期权之后,是泡沫膨胀到极致时爆发。

1990年10月,日本长达5年的牛市结束,股市暴跌63.24%,创造了日本股市历史上最大的下跌幅度。次年,楼市暴跌65%,破产企业层出不穷,失业人群人数激增,整个国家财富缩水了近50%。

同时,短期的大幅衰退让无数来不及抽身的普通人被各项资本投资标的物“套牢”,一场经济大洗牌让全社会的财富被转移至少数赢家手中。

此后,日本经济开始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日经平均指数由1989年12月29日历史高位38957,到2008年10月29日最低6994.9,累积跌幅逾82%,其后4年日经平均指数仍然始终徘徊在10,000点左右。

也就是从90年代末开始,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开始不断见诸报端,并至今难题未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十年里,日本具体失去了什么?

2010年,由于日本经济仍无起色,媒体开始提出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

实际上,“二十年”依旧不是日本经济颓靡的终点。自38957的日经225指数历史最高收盘点位开始算起,此后一路下行,期间多次跌至1万点一下,直至2017年才止跌。

2022年4月21日收盘,日经225指数为27530.5点,距其最高点仍有一万多点的差距。

那个让日元急剧升值的“广场协议”,被许多人认为是日本泡沫经济引发大萧条的根源。

但对于这次大萧条的分析中,对于广场协议的批判并不是一致的。原日本大藏省副相行天丰雄甚至亲自出面驳斥过这一观点。

因为在1985年~1990年,借强势日元下的海外投资,日本海外净资产从1万多亿美元上升到3万多亿美元,也就是所谓的“日本之外,还有一个日本”——

日元10年升值300%的同时,是生产成本与人力成本的巨幅抬升。为了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大量日企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海外,这使得日企资本急速外流。

升值迅速的日元与日渐焦灼的日美贸易战也助推了这一外流——强势的日元方便日企投资收购海外企业,同时在外建厂可以绕开美国对“日本制造”的制裁。

从1985年到1990年,日本企业总共进行了21起500亿日元以上的巨型海外并购案。

1989年,三菱公司14亿美元买下的洛克菲勒中心、松下60亿美元买下的美国环球影业、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买下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其中包括漫威如今都没能收回的蜘蛛侠版权;

日本人甚至雄心壮志地要将美国买成“日本的第四十一个县”,为什么从洛杉矶洲际酒店70楼看去的城市那么像东京?

因为当年日本人买下了这里一半的地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日本学者伊藤感在《横跨太平洋的愤怒》中写到,一些日本人相信日本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政府会带领民众"终结美国的时代"。

只是这些地产,属于巨企、属于财团、属于投机者、属于外籍富商,但独独不属于日本的人民。

2020年《产经新闻》报道,日本海外当地法人的营收在近20年内增长了220%,而按照OECD的统计数据,日本2020年的人均购买力水平仅为3.9万美元,比1990年仅增长了4%。

1、三十年不动的收入

1900年以后,日本的投资活动戛然而止。

银行破产、工厂倒闭、房贷成灾,充斥着不良资产的银行不得不合并重组;剧烈抬升的生产成本让企业大批倒闭,最惨的还是普通人——在倒闭潮中被裁员、一辈子的积蓄在泡沫危机中挥发、还要背上沉重的房贷。

而在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崩解后,为了保住工作而拼命加班,“社畜”文化虽然不诞生于日本的泡沫危机,但却在这之后得到了固化——接受竞争和生产效率至上的齿轮对自己的压榨,成了日本打工人最无奈的选择。

但社会发展的洪流推进着日本人前进,却没能给他们应有的回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1年2月,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勤劳统计调查”显示,日本2020年的人均月薪为31万8299日元,约合1.96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2%,创下12年以来最大降幅。

而这一数字在1990年时是35万元左右,当时的日本人平均年收入是425万日元,以当时的汇率计算,月薪约合1.16万人民币。

连续30年“原地踏步”的平均年收入,成了日本最猛烈的“避孕药”。

2、难以逆转的老龄化

2020年,日本总人口居世界11位,是1950年以来首次跌出前十。从1974到2020年,日本出生率由1.86%降至0.67%,在2008年左右开始陷入连续13年的人口负增长。

同时,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640万,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达29.1%。

少子老龄化,导致日本陷入严重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生产率增速趋缓,进而使经济增速持续放缓:

“1961-2020年日本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劳动生产率增速与经济走势基本同步变化。伴随1961-1975年日本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增速维持在1.6%的高位、劳动生产率增速达到8.4%峰值,实际GDP平均增速也维持在7.7%的高位;1976-1988年劳动年龄人口、劳动生产率分别维持0.9%、3.7%的低速增长,实际GDP增速也降至4.4%;1989-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劳动生产率增速分别从0.9%、4.4%大幅降至-0.8%、1.1%,实际GDP增速从5.4%降至-4.4%。”

在劳动人口下降,税收不断减少的情况下,需要支出的养老金等费用却在急速扩大,自1990年起,依附养老金生活的人数已经是纳税人的5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4年日本启动了养老金改革,每年以0.354%的涨幅提高税收,到2017年纳税人缴纳的养老金已占到个人年收入的18.3%,成了日本民众沉重的负担。

日本人类发展指数的排名(测量人均GDP,教育,以及医疗),则从1990年的世界第一掉落至2020年的世界第十九。

同时,日本年轻人因预期收入下降而形成的生活态度消极、物质欲望低下、缺乏奋斗动力的风气,由此产生“蛰居族”。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定义,蛰居族为持续6个月以上待在家里不出门,几乎和外界断绝联系的人群,根据日本内阁府《生活状况相关调查》数据,15-39岁、40-64岁人口蛰居族分别达54.1、61.3万人。

老年人的消费和购房需求远低于年轻人,年轻人又严重缺乏消费欲望,使得总消费难以大幅提升,日本陷入“低欲望社会”。

3、终身QE,却始终乏力

2021年,日本以49374亿美元的GDP总量跌下“5字头”,但依旧是傲视欧洲,名列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经济大国,看起来似乎并不差。

但实际上,日本1995年GDP就已经达到了5.55万亿美元,当时日本GDP与美国GDP的比率是71.34%,2021年,这个比率变成了21.4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与过往的辉煌相比,如今的日本确实有些困窘。

同时,日本的宏观杠杆率也在全球领先。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数据显示,2021 年二季度末,各国宏观杠杆率中美国为286.2%、欧元区为284.3%,而日本为416.5%。

庞大的债务规模来源于日本数十年的量化宽松。

量化宽松,是日本在融领域的一个创新。

1998年,日本央行本央行第一次开始实行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即通过对通货供应量的控制来调节经济活动。

2013年,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推出提振通胀的货币政策刺激计划。

从2013年开始,日元兑美元持续贬值,出口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同时日本基准利率一路下行,十年期国债利率在2016年甚至下降至负数。

同时日本央行开始大规模购入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年均ETF购买规模接近4万亿日元,到2021年,日本央行持有股票占股票ETF的80%以上,占东京证券交易所总市值的5%以上。

虽然日经225指数从2012年的八千点附近,一路走强,在2021年2月甚至突破了三万点大关,但这似乎仍然是一场镜花水月的泡沫化繁荣,因为日本央行注入的巨量基础货币既没有拉高通胀率,也没有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上,日本除核心基础原材料依然保持壁垒优势,其他产业几乎都在裹足不前。汽车、造船、机床、电子产业的市场都在被美、中、韩等国瓜分,新兴产业上更是少有建树。

目前日本独角兽企业数量仅6家,大幅落后于美、中、印、英、德、的554、180、64、43、26家,且估值均小于20亿美元。

同时,日本的债务急剧扩张,截至2021年12月底,由国债、借款及政府短期证券构成的日本国家债务达到1218.4万亿日元,日本国民人均负债约为97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3万4573元。

但在美、英、欧等央行均已开始紧缩步伐的当下,日本央行却仍旧未改变宽松的货币政策。

“逆市”宽松、无限量印钞、日元连跌

日元的连跌始于上个月。

在3月美联储加息落地,并释放后续将加大加息幅度和加快缩表的信号后,英、欧均开始加速收紧货币政策,但日本央行却反其道而行之,坚持维持量化宽松政策。

3 月 28 日,日本央行发布新闻稿宣布,将在3月 29-31 日间,发动抑制利率上升的“连续性指定价格市场操作”措施,即以指定的利率,无限量从民间金融机构手中收购公债。

当天,日元汇率重挫1.38%。

4月20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日本央行又宣布无限量购买10年期国债,以捍卫10年期日本国债0.25%的收益率上限,再度推动了日元的贬值。

有专家认为,由于日元贬值有利于日本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日本央行一直将宽松的货币环境作为提振市场预期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刚刚进入新财年的当下,日本央行更难有可能收紧货币政策。

但宽松能挽救日本经济吗?

实际上,日本贸易结构并不稳定,自安倍政府上台推出无限刺激政策后,出口总额在2012~2015年连续下降,仅2016、2017年两年保持了贸易顺差状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近期全球原油和原材料价格飙升,日元贬值更是抬高了日本企业的成本,拓宽了输入型通胀的渠道。同时,根据OECD发布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国内创造的附加值已经从1995年的94%降至2018年的83%,降低了11%,日本相关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已经越来越难抵消其不断提升的生产成本。

唯一得益的,是日本本土的投机者们,随着美联储大幅落地,美债收益率持续飙涨,美日国债利差已经越来越大,于是本土的投机者们开始大规模沽空日元,借日元买美债的套利。

对于老百姓来说呢?

物价提升导致生活成本上升、消费力削弱,“失落的三十年”似乎又要延期——被日本央行认定“有利于经济”的日元贬值,多年来从未有效提振过日本的经济增长,反而让日本经济十数年来无法从大规模金融缓和政策中脱出。

4月21日,东京股市两大股指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收盘时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上涨1.23%,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上涨0.67%。

内需不振、货币连跌、贸易条件恶化,股市却走向“繁荣”,泡沫似乎再次胀起。

三十年前,时任央行行长三重野康告诫政府:一个国家绝对不能靠吹经济泡沫生存,否则将是国家的大害。




于是在他上台不久后日本就实行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大幅度提高了贷款利率,主动刺破泡沫。这场硬着陆让日本陷入了数十年的萧条,却也常被后人视为“壮士断腕”的果决。

只是前车已覆,后未知更。

三十年过去,日本似乎还是那个日本。

参考资料:

《80年代美国如何掐住日本的“咽喉”?》,华尔街见闻

《一件衬衫引发的血战:美日贸易战始末及启示》,岭南商业评论

《总人口连续12年负增长,这个国家陷入“失去的30年”?》,泽平宏观

《美日“贸易战”后30年,日本经济的真实模样》,FT中文网

《日元狂贬!跌至20年新低!是谁惹的祸?》,国际金融报

《暴跌创20年新低,日元为什么崩了》,新京报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4 18:02
朱光耀:要高度警惕美国超预期的货币政策调整
2022-04-24 16:03

中国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说,美国这次货币政策调整超过以往历次,其力度和速度都是空前的,中国要高度警惕。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资管峰会今天(24日)在北京召开,担任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顾问的朱光耀在会上说,如今全球经济面临着空前的严峻挑战,要警惕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
朱光耀指出,美国这次货币政策调整超过以往历次,其力度和速度都是空前的。而中国面对最大压力的就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今年年内美联储还有六次例行会议,5月会议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或将提升50个基点。
  
朱光耀分析,美联储系统已达成基本共识,要在今年年底将利率提升至2.5%,目前更为激烈的争论是明年要不要将均衡利率上升至3.5%。朱光耀认为,前提在于通胀水平能否较快地降下来,现在看非常难。
此外,朱光耀认为,还须关注美国是否在今年5月启动缩表。美联储若是在加息的同时缩表,便相当于是加大力度的加息。这种超预期的变化,当务之急便是要高度警惕外资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流出。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4 18:07
印尼财长:作为主要债权国 中国须解决新兴国家债务重组问题
来源:联合早报
2022-04-24 05:00

(华盛顿路透电)印度尼西亚财政部长慕燕妮说,作为世界主要债权国,中国必须在解决低收入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问题上展现出领导力。
慕燕妮前天受访时说,她认为中国必须站出来为所有债权人提供一个平台,讨论如何解决低收入和新兴市场国家进展缓慢的债务重组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周四说,在东非国家赞比亚财政部长抱怨其债务重组延迟之际,中国已承诺加入赞比亚债权国委员会。
赞比亚在2020年成为首个在冠病疫情下的债务违约国,并且背负近320亿美元(439亿新元)的债务负担,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20%。
慕燕妮在谈及赞比亚的债务问题时说,目前要推进赞比亚长期停滞不前的债务重组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并对中国愿意加入赞比亚债权人委员会的消息表示欢迎。
她说,未来会有更多类似的案例出现,其他国家也需要债务减免和重组。二十国集团(G20)在本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员春季会议上,明确表达了他们对债务重组进程缓慢的担忧,约60%的低收入国家目前仍处于债务困境的高风险中。
西方官员指,已成为全球最大债权国的中国一直不愿推进债务重组工作。
慕燕妮说,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债权国的作用极其重要,因为这些国家在如何解决债务问题方面有主导权,因此G20会议通过成立债权国委员会是一个很重要的进展。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4 18:13
中国又有三银行高管落马 今年被查金融高层增至14人
来源:联合早报
2022-04-24 05:00

(北京综合讯)中国三名银行高管前天落马,使今年以来被调查的中国金融高层人员增加至14人,显示在中共二十大召开前,金融反腐力度持续加强。
综合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与第一财经的消息,中纪委前天分别通报,中国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行长田惠宇,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原风险总监韩凤林,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蒋云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调查。
招商银行4月18日传出田惠宇被带走的消息,该行当晚公告称,同意免去田惠宇的行长、董事职务,另有任用。

公开资料显示,蒋云明自1997年起在兴业银行任职,历任兴业银行办公室副总经理,总经理,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兴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监事长。3月24日,兴业银行公告称,蒋云明因工作调动决定辞去公司监事会主席、监事职务。

包括韩凤林在内,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本月已有三名高管被查。该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王业与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张学庆各在4月12日与15日落马。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4 23:09
澳大利亚:中国在所罗门群岛的基地将是“红线”
2022年4月24日, 21:36
澳大利亚:中国在所罗门群岛的基地将是“红线”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4.04.2022
© AP Photo / Rick Rycroft
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称,中国在所罗门群岛建设军事基地将是堪培拉和华盛顿的“红线”。
据ABC 电视台援引莫里森的话报道,“我们致力与新西兰伙伴、当然还有美国伙伴的合作。当涉及这些问题时,我和美国站在同一条红线上。我们不会允许在我们家门口、在我们的地区内建中国海军基地。”
此前,中国驻所罗门群岛大使李明称,中所安全合作光明磊落,没有地缘政治意图,不会侵犯所罗门群岛的主权、干涉其内政。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5 00:27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闭幕 呼吁团结合作应对挑战
发布时间:2022-04-23  来源:中新社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于22日在海南博鳌闭幕。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在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年会深化了合作抗击疫情、共促全球发展的认识,增进了维护亚洲和世界安全、加强全球治理的共识,发出了促进团结协作、构建共同未来的呼声。

中新社报道,“从国际上看,本届年会是在全球发展与安全均面临挑战,世界面临后疫情时代向何处去的重大背景下召开的。”李保东介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就国际社会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发表了全面深刻的见解,并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这是本届年会最大的亮点和最重要的成果。

他介绍,本届年会就亚洲和世界的共同发展凝聚了五点重要共识:

第一,面对疫情必须秉持同舟共济的精神,形成强大的国际合力。各国应加强防疫措施的协调,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大力弥合疫苗鸿沟。

第二,各国应坚持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加强宏观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大力促进投资和贸易恢复,积极推进绿色复苏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第三,如何有效地破解安全困境,寻求共同安全,是摆在当今世界面前的重大课题。“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着眼于发展和安全这两件大事,为建设后疫情世界提供了重要指南。

第四,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国际社会只有团结起来通力协作,才有可能妥善应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合作促进发展、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亚洲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亚洲和亚太国家应进一步深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机制合作,拓宽合作领域,争取更多实效。

李保东表示,中国的经济走势备受各方关注。与会代表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变。中国对于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至关重要,并为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

他介绍,博鳌亚洲论坛计划今年5月在珠海举办科技与创新论坛,6月在青岛举办第三届全球健康卫生论坛大会,11月在海南举办第一届全球旅游论坛大会,12月在长沙举办第二届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大会。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5 00:28
乌克兰媒体称至少6架美国运输机24日抵达波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4-24 21:23

当地时间24日,乌克兰媒体报道称至少有6架美国重型运输机当日抵达波兰,其中包括2架美国空军C-17A军用运输机和几架由五角大楼租用的波音747运输机,24日降落在距离乌克兰边境90公里的波兰城市热舒夫。(总台记者 王斌)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5 12:29
面临境外京外输入多重风险 北京两大机场8成航班取消
南方都市报
2022年04月25日 09:17:10 节选

发布会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面临境外、京外输入及“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增加等多重风险,防控压力持续增大。要采取最果断措施,以最快速度管控风险、流调溯源,坚决阻断病毒传播链条。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近期非必要不出京,倡导就地过节,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等。

多家航司发布退改签政策,有旅客的返京航班被取消。南都记者注意到,截至24日22点,北京两大机场航班大面积取消,取消率80%。根据航班管家App的数据,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计划进出港990架次,取消791架次;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计划进出港902架次,取消728架次。

目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航班管家App通报疫情区域航班取消情况中,24日上午10点半的通报中新增了北京,此外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南昌、哈尔滨、杭州也都面临较大面积取消航班的情况。

其中,上海浦东机场取消航班1058架次,取消率95%;上海虹桥机场取消航班700架次,取消率99%;广州白云机场取消航班1075架次,取消率81%;深圳宝安机场取消航班581架次,取消率57%;南京禄口机场取消航班536架次,取消率79%;南昌昌北机场取消航班302架次,取消率98%;哈尔滨太平机场取消航班382架次,取消率88%;杭州萧山机场取消航班545架次,取消率70%。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5 12:41
SIPRI:2021年世界军费开支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俄罗斯位列第五
2022年4月25日, 12:18
BMP-3步兵战车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5.04.2022
© Sputnik / Alexey Kudenko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苏黎世4月25日电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报告称,2021年世界军费开支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创下新的纪录。俄罗斯国防开支排名第五,位居美国、中国、印度和英国之后。
SIPRI年度报告称:“2021年,世界军费开支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达到2.113万亿美元。2021年的世界军费开支比2020年增长0.7%,比2012年增长12%。”
报告指出,由于全球经济在2021年强劲复苏,当年世界军费开支占到全球GDP的2.2%,而2020年为2.3%。2021年国防预算最高的5个国家是美国、中国、印度、英国和俄罗斯,他们合计占到世界军费开支的62%。

报告:2022年中国国防支出增长7.1%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05.03.2022
报告:2022年中国国防支出增长7.1%
3月5日, 10:21

根据SIPRI的数据,美国2021年的军费开支为8010亿美元,同比下降1.4%。报告称,从2012年到2021年,美国的军事研发经费增加24%,同时武器采购费用下降6.4%。
中国排名第二,其国防开支为2930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4.7%。印度排名第三,去年军费开支为766亿美元,同比增长0.9%。据SIPRI估算,英国去年的国防开支为684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3%。
俄罗斯进入国防开支最高的前五大国家。报告说:“俄罗斯2021年的军费开支增长2.9%,达到659亿美元,同时增加了沿乌克兰边境的兵力。这是连续第三年增长。2021年俄罗斯军费开支占到GDP的4.1%。”

白宫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7.02.2022
拜登要求2023年为五角大楼提供创纪录的7700亿美元预算
2月17日, 03:03

报告援引SIPRI军费开支和军备生产项目主任露西·贝罗-苏德罗的意见说,丰厚的油气收入支撑俄罗斯在2021年增加了军费开支。她说,俄罗斯2016-2019年的军费开支下降,原因是能源价格低,叠加2014年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导致的制裁。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5 12:49
中国首现奥密克戎BA.2.3进化分支个案
2022-04-25 10:31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山东烟台市今早(25日)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他们对来自四个区市的16例本土病例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后发现,这些病例为同一条传播链,病例基因分型为奥密克戎BA.2.3进化分支。

中国山东烟台市出现基因分型为奥密克戎BA.2.3进化分支的冠病个案,此前国内尚未发现。

除了中国大陆和意大利之外,台湾也出现BA.2.3个案。

意大利安莎通讯社本月13日曾引述遗传学家、那不勒斯大学冠病工作小组协调员佐洛(Massimo Zollo)报道,BA.2.3源自BA.2和BA.1,但与BA.2相比,BA.2.3拥有较多的突变数量。

佐洛当时指出,BA.2.3个案已占意大利冠病个案的大约20%。

烟台市昨天新增36名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两例,无症状感染者34例,均已转运至定点医院。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5 17:57

A股重挫:沪指跌超5%时隔21个月重回“2”时代 深证指数跌超6%
[url=]凤凰网财经综合
2022年04月25日 15:00:47

[/url]






凤凰网财经讯 4月25日,A股三大股指大幅下挫,午后,沪指盘中跌破3000点,之后持续下挫,盘中最低至2928点,时隔21个月,沪指重回“2”时代,深证指数大跌超6%,创业板指大跌超过5.5%,航空、有色、公共交通、互联网等板块大跌超过8%;证券、银行、建筑、石油电力等板块跌幅相对小一些,也超过3%。

截止收盘,沪指报2928点,跌5.13%,深证指数报10379点,跌6.08%,创业板指报2169点,跌5.56%,两市全天共计成交近9000亿元,资金流向: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43.97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48.4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4.5亿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跌幅居前板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跌幅相对较小板块

个股方面: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飘红个股不足200只,近千股跌停或跌超10%,超1800只个股跌超9%。

国内商品期货收盘普跌,郑醇主力合约跌停,铁矿石跌超10%,纯碱、沪锡、硅铁跌超6%,纸浆、EG等跌超5%,锰硅、SS等跌超4%,热卷、LU等跌超3%,棉纱、焦炭等跌逾2%,燃油、菜粕等跌超1%,郑棉、花生等小幅下跌;鸡蛋涨超4,棕榈油涨超1%,生猪、尿素小幅上涨。

国盛证券认为,市场在经历短线快速下杀后,回踩2020年7月以来的的箱体底部后,短线再次回踩3月低点,或能双底开启新一轮反弹,可积极跟踪市场资金关注度较高板块个股低吸机会。整体看,市场流动性总体稳定的基调下,在经历长期下跌后,市场估值已经进入长期持股的底部区域,短线关注疫情和外围市场对A股影响后的低吸机会。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5 17:58
卫星图像证实太平岛正“填海造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台湾网
2022年04月25日 14:48:0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卫星图像证实太平岛正“填海造陆”。(图片源自台媒)

中国台湾网4月25日讯 连日来,岛内关于“太平岛机场跑道延长”的消息甚嚣尘上,引发两岸舆论高度关注。日前,长期追踪南海动向的“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官微发布消息称,通过哨兵卫星侦测到的图像显示,太平岛西侧确实在进行“填海造陆”,也印证了此前“民进党当局计划扩建太平岛跑道供战机起降”的消息。或因事态敏感,台军方及海巡部门都对此“矢口否认”,表示“相关说法纯属臆测”。此外,据台媒披露,台军方正计划在全台湾岛设置17处“天弓三型导弹”据点,以应对所谓“大陆军事威胁”。

卫星图像证实太平岛机场跑道扩张 台方矢口否认

据悉,哨兵卫星是欧洲航天局“哥白尼计划”中的地球观测卫星,由两颗小型卫星组成,可提供连续图像,包括各种天候下的昼夜地表画面。

而根据此次哨兵卫星侦测到的图像显示,太平岛机场跑道尾部长年来稳固的新生地,自13日起突然扩大面积且白化,至18日的面积甚至及于1号码头侧面。联系此前岛内多家媒体报道,似乎间接证实了“太平岛机场跑道延长”所言非虚。


观点:太平岛军事价值有限 若强建将惹恼大陆
消息一出,台空军及海巡部门立即“矢口否认”,称“相关说法纯属臆测,不予置评”。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在回应此问题时亦表示“不知道”。

而对于太平岛机场跑道延长的“战略意义”,有岛内学者分析称,太平岛与台湾本岛的最近距离为1600公里,且岛上无任何天险阻挡,属“易攻难守”之地。目前岛上仅两百余名台方的海巡官兵“驻防”,若遇外界军事攻击,台军很难第一时间驰援,因此扩增跑道的军事价值非常有限。

该学者认为,鉴于当前俄乌冲突所引发的一系列“蝴蝶效应”,台湾方面若一味在太平岛进行军事建设与部署,将有可能引发中国大陆不满,对“防务安全”极为不利。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5 20:01
全球安全倡议引领世界和平发展
周  翰
2022年04月25日04:5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再次彰显了中国胸怀天下以及在全球安全问题上强烈的历史担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全球安全倡议为世界安全指明了方向。当前世界局势复杂动荡,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而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来实现所谓的绝对安全。世界各国相互关联、休戚与共,这是全球安全倡议的内在需求。只有摒弃弱肉强食、穷兵黩武的霸道做法和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理念,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才能实现普遍安全和共同安全。
多年来,中方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理念、行动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汇聚了世界各国人民关于安全与发展问题的最大公约数,反映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心声,在动荡变革的世界中愈发闪耀着和平的希望之光。
中华民族一直崇尚“协和万邦,四海一家”,追求天下大同,对和平的向往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与发展的珍贵。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大力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国家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也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不仅符合实现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世界的需要,体现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也是对天下一家、和衷共济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全球经济重要的稳定器、动力源。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正是因为树立并践行正确的安全观,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紧紧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才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光辉成就。我们既从世界发展中汲取养分和动力,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将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让全球安全倡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世界变得更加和平、更加安全、更加繁荣。
(作者为国际问题观察员)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5日 16 版)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5 20:04
美国务卿、防长会见泽连斯基后召开发布会 透露了这些信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天下事
2022年04月25日 16:35:39





俄乌战争还在继续,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防长奥斯汀4月24日访问乌克兰,并会晤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布林肯和奥斯汀4月25日在波兰靠近乌克兰边境的秘密地点召开了记者会。

布林肯在记者会上说,俄罗斯的战争目标失败了,而乌克兰正在胜利。他说:“俄罗斯试图维护其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但我们看到了相反的结果。”布林肯说,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将继续下去,直到看到最终的胜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布林肯透露,他和奥斯汀是从波兰坐火车去基辅的,同泽连斯基会晤了将近3小时。布林肯说,他们乘坐了从波兰西南部到基辅的火车,“除了火车窗外,我们什么都没看到。我们直接去了基辅的总统府。(所以)没有太多机会与普通乌克兰人交谈。”

奥斯汀则在记者会上说,美国相信,乌克兰拥有了“正确的装备和正确的支持”就能赢得对俄罗斯的战争。

奥斯汀说:“乌克兰人需要远程火力,他们表达了对坦克的需求。我们正竭尽所能提供有效的(武器)支援类型、火炮类型和弹药。最近拜登总统提供了8亿美元的授权,允许我们提供五个营的155门榴弹炮,数十万发火炮。”奥斯汀说,他看到有迹象表明许多国家将挺身而出,提供额外的弹药和榴弹炮。


-------------
(早报讯)俄罗斯警告美国不要向乌克兰运送更多武器。
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在一次访问中告诉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我们强调,美国向乌克兰运送武器的这种情况是不可接受的,我们要求停止这种做法。”
安东诺夫说,俄罗斯已经向美国发出一份外交照会,表达俄罗斯的关切。他说,美国供应武器将进一步导致局势恶化,提高冲突加剧的风险。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星期天(4月24日)在基辅会见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承诺为乌克兰和其他担心俄罗斯侵略的国家提供价值7.13亿美元(约9.79亿新元)的新援助。4月较早时,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向乌克兰提供额外的8亿美元军事援助,扩大提供武器系统的范围,包括重炮。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5 20:06
胡锡进:北京正发起一场极为关键且有全局意义的保卫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胡锡进
2022年04月25日 17:54:11






北京的这波疫情可能已经隐秘传播了一周,很多人担心病毒会进一步扩散开来。上海何时能够控制住疫情尚不可知,北京如果再大规模沦陷,冲击将是难以想象的。能不能有效控制这波疫情,既是对北京市的考验,也是对国家的考验。

朝阳区今天开始了全员核酸检测,下午宣布升级管控措施,将朝阳区内部的一块区域划出来,要求居民不出这个区域。这是北京市从未有过的管控升级。

老胡本人也在中午做了检测,十个人一拨。我在那个管控区之外,看到的朝阳区其他地方仍在正常运转。中午检测之后我去了一家包子铺,里面人非常多,旁边几家餐馆我看到人也很多。我当时想,人口如此密集的北京市要阻止病毒的隐秘传播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这个包子铺里如果有一个人是阳性,这一天和今后几天进入这个包子铺的人都将是密接,我本人也得“挂了”。然而北京不能因为出了这些疫情就轻易陷入大范围停顿,朝阳区又是北京最繁荣的地区之一,把它相对于北京市的其他地区进行隔离又几乎无法操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月24日,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表示本轮疫情持续高发、隐匿传播,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确保全区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研判,朝阳区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将从4月25日起全区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

通过核酸筛查出隐秘的感染者,以快制快,隔离所有密接,对感染者活动的小区域实施封锁或社交限制,力争切断病毒传播的所有渠道,及时发现这些措施的漏洞并且坚决堵漏,在我看来,这就是北京市的策略。它应该是有效的,而一旦它失效了,最后的防线就只剩下“全域静态管理”,也就是封城了。

放在过去,对封城的极端前景北京人会觉得很遥远,但因为有了上海的前车之鉴,它也不是完全不可想象了,尽管它出现的几率仍很低很低。

老胡要说的是,北京决不能走到“全域静态管理”那一步,这座城市必须能够做到以相对常态的方式,也就是它现在正在做的这一切实现对病毒传播的控制。

上海已经封了,如果北京也走向“全域静态管理”,而且是较长时间的封控和停顿,那么即使最终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实现了清零,其意义也已经大打折扣。

换句话说,北京将证明一件事:我们超大城市的疫情失控究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是某些可以通过总结改进而堵住的工作疏漏导致的,还是奥密克戎毒株突破了人类任何屏障的特殊攻击力所造成的如果说北京带着高度警惕,采取了各种应有措施,还是堵不住病毒的传播,要控制疫情,我们的这座超大城市注定得停顿下来,用“经济休克”来换取,那么中国人对新冠疫情的认识很可能将会被再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以东,西大望路以西,华威南路和松榆南路以北,广渠路以南合围区域提升管控措施:区域内居民足不出区。

我不相信会有很多北京人希望情况会那样发展,而且市政府对控制住疫情的决心显然非常坚定。老胡看到,朝阳区的市民们也很配合,我今天看了三个核酸采样点,都秩序井然。我强烈希望北京市能用一场成本可控的集中战斗击垮病毒的这一轮进攻,继深圳、广州等城市之后,用北京的例子证明奥密克戎在我们的超大城市里的确是可控的,证明防控不意味着只能“一个接一个封城”,给全国的防疫带来一波鼓舞。

所以说,北京正在发起的很可能是一场极为关键、有全局意义的保卫战。我要祝愿北京市成功!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5 23:31
普京:分裂俄罗斯社会成为西方的首要任务
2022年4月25日, 20:45
普京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5.04.2022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4月25日电 俄罗斯总统普京称,分裂俄罗斯社会和摧毁俄罗斯逐渐成为西方的首要任务,但这并没有奏效。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4月25日电 俄罗斯总统普京称,分裂俄罗斯社会和摧毁俄罗斯逐渐成为西方的首要任务,但这并没有奏效。
普京在总检察院扩大院务会议上说:“奇怪的是,欧洲和美国高级外交官正在呼吁他们的卫星国乌克兰利用其所有能力在战场上取胜,我们美欧伙伴的外交策略如此奇怪。(外国)外交官甚至公开号召(乌克兰在战场取胜)。 不过现在他们意识到了那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就改变首要任务,是要分裂俄罗斯社会,从内部摧毁俄罗斯。但这里也失败了,没什么效果。”
普京指出,俄罗斯社会表现出成熟、团结,俄罗斯人支持国家武装力量为了确保俄罗斯安全以及保护居住在顿巴斯的公民所做出的努力。
-------------------
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中国对网络安全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
2022年4月25日, 21:40
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中国对网络安全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5.04.2022
© AFP 2022 / SAUL LOEB
据美国CBS News电视台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称,现在,中国对网络安全构成的威胁规模“史无前例”。
据他介绍,中国的目标在于美国的创新技术、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雷称,中国的黑客计划规模“比任何其他大国的总和都大”。
雷称,“他们窃取的美国人的个人和公司数据比所有国家弄到的总和都多。”
据雷介绍,北京的网络攻击目标是美国经济的所有部门,“从农业到航空,从高科技到医疗保健”,无所不包。他称,“他们的目标是我们的商业机密、创新技术和知识产权。”
雷称,联邦调查局每 12 小时就要启动一次与中国有关的新调查。
他指出,“这样的调查远超2000起,我们所有56个部门都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我保证,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特工无事可做。这表明受到的威胁有多么严重。”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5 23:34
德国工业联盟:未来几年欧洲经济将蒙巨损
作者: 张佳莹  
2022-04-25 23:16
标准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周一(4月25日)报道,拉斯伍尔姆说,欧洲工业必须考虑到未来几年将面对的重大经济损失。

(早报讯)德国工业联盟负责人拉斯伍尔姆(Siegfried Ruswurm)发表声明称,未来几年高昂的能源价格和物流链断裂,将导致欧洲经济蒙受巨大损失。

他也说,柏林和巴黎之间的密切合作“对于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和加强欧洲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拉斯伍尔姆说,法国总统马克龙连任,是给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发出的一个重要信号。德国工业界对法国在国际危机时期始终是强有力的伙伴而感到宽慰。

马克龙在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5 23:36
中国外交部:美背信弃义是造成欧洲安全危机的根源
2022-04-25 21:35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今天(2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批评,美国背信弃义的做法是造成当前欧洲安全危机的根源所在。
据中新社报道,针对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日前指责中国一再重复俄罗斯的一些说法,包括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等,汪文斌在回应相关提问时说,中方拒绝美方这种罔顾事实的无理指责。
汪文斌称,美方应该好好补补课,“安全不可分割”并非俄罗斯一家之言,而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成员国、广大欧洲国家以及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一项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已经载入1975年《赫尔辛基最后文件》、1990年《新欧洲巴黎宪章》、1997年《北约一俄罗斯基本协定》、1999年《欧洲安全宪章》等重要文件,美国是上述文件的签字或参与方。

他续称,忘记历史就是最大的背叛,否认共识将带来严重的后果。美国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法,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历史修正主义,是造成当前欧洲安全危机的根源所在。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6 11:36
俄外长:北约本质上已经在与俄罗斯交战
天下事
2022年04月26日 09:06:38

俄外长:北约本质上已经在与俄罗斯交战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说,西方国家向乌克兰运送武器意味着北约联盟“实质上已经在与俄罗斯交战”。
在周一播出的采访中,他说道:“这些武器将会成为俄罗斯军队在特别行动中的合法目标。”
拉夫罗夫还告诉国家电视台:“北约在本质上是通过一个代理人与俄罗斯进行战争,并且正在为这个代理人提供武器。战争就是战争。”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6 11:54
俄外长: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仍“真实”存在
作者: 黄秀嫱  
2022-04-26 06:47

(早报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周一(4月25日)表示,与乌克兰的和平谈判将继续进行,但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仍“真实”存在。
综合外电报道,拉夫罗夫受访时警告,有鉴于目前的紧张局势,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绝对不能低估。
他也批评乌克兰的谈判方式,并补充说:“善意是有限度的,如果得不到回应,将无助于谈判进程。”
拉夫罗夫还指责曾是演员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假装”谈判。“他是个好演员……如果你仔细观察并注意他说的话,你会发现1000个矛盾之处。”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6 11:55
白宫公布中国商品关税检讨考量范围 包括通胀因素
2022-04-26 08:33
标准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鲍恩(Chad Bown)分析,普萨基的言论会让外界更加相信,总统拜登的政府正考虑降低关税。美国可能会在幕后与中国就降低关税事宜展开谈判。

据路透社报道,白宫发言人普萨基昨天(25日)说,她并没有接到降低关税的信息,原因是贸易代表戴琪仍在检讨于特朗普时期采取的加征关税措施。普萨基称,在展开相关审议工作时所考虑到的因素,就包括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早前认为,采取相关措施以降低关税,是值得考虑的事项,因为此举可能在降低美国通货膨胀率方面有着合意的效果。美国通货膨胀率已达到着40年来的高点。

普萨基也说,检讨工作范围还包括关注其他较大的课题,例如中国在全球市场的行为,以及加征关税对于工资、就业机会和美国的竞争优势所造成的影响。

美国国家安全副顾问辛格(Daleep Singh)上周四(21日)认为,降低非战略性中国商品的关税,如自行车或服饰,可能有助于对抗通胀问题。

美国白宫公布,由于消费价格飙升,美国政府正仔细研究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商品所加征的关税,对通货膨胀问题所造成的影响。

贸易代表戴琪的办公室尚未就此事置评。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6 13:08
金正恩出席朝鲜阅兵式:要以最快速度发展核力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天下事
2022年04月26日 11:55:19






据朝中社26日报道,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25日晚出席朝鲜人民革命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并发表讲话,表明进一步发展核武的决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正恩说:“国防科学和军需工业部门,不断研制和部署新一代先进武器装备,要不断提高人民军队的军事实力。特别是要大规模加强作为国家力量象征和军事力量基础的核力量,使其能够根据不同行动的目的和任务,以不同的方式展示核作战能力,来应对任意的战争局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还说:“当前的形势促使我们采取更多强有力的、更加积极的措施,让我们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现代化和军事技术强势得到永久稳固。为应对未来动荡的政治军事形势和各种危机,我们将在自卫和现代军队建设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特别是要进一步以最快的速度发展我们国家已经保有的核力量。我们将继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实现这个目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强调:“我们核力量的基本任务是制止战争,但是,在这片土地上出现我们从未想要的局面的话,我们的核武器不能只局限于一个‘防止战争’任务。如果有任何势力企图篡夺我国的根本利益,我国核力量将别无选择,只能出其不意地执行第二使命。共和国的核力量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履行其负责任的使命和独特的威慑力。”(凤凰记者霍伟伟报道)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6 22:44
民调:不到25%的美国人视中国为盟国或友好国家
2022年4月26日, 20:55
Americans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6.04.2022
© flickr.com / Maria Eklind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4月26日电 美国晨间咨询公司进行的(Morning Consult)一项民调显示,有不到25%的美国人将中国视为盟国或友好国家。
根据调查结果,23%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盟国或友好国家,60%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敌对国家或不友好的大国。

同时,有79%的中国人认为美国是不友好大国,仅有6%的中国受访者持相反观点。

15%的美国人认为美中两国正处于冷战状态,56%的人认为两国之间存在竞争。同样也有15%的中国人认为目前发生的情况是“冷战”,58%的中国人认为是“竞争”。

25%的美国人认为,如美中两国发生“消耗战”,美国会赢,7%的人认为中国会赢,38%的人认为不会有赢家。

36%的中国人认为中国会取得胜利赢,1%的人认为美国会胜,42%的人认为不会有胜利者。

此外,49%的美国人和46%的中国人认为冲突可能会引发军事升级。 31%的美国人和28%的中国人认为不会升级。

61%的美国人和55%的中国人认为可能会出现经济对抗升级,18%的美国受访者和17%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不太可能出现升级。

此次民调分别于2月12日至4月2日和2月18日至4月5日在美国和中国进行,每个国家各有1000人参与调查。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6 22:46
电视台:三名中国人和一名巴基斯坦人在卡拉奇爆炸中丧生

2022年4月26日, 19:43 (更新: 2022年4月26日, 20:3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AFP 2022 / RIZWAN TABASSUM



巴基斯坦Geo News电视台援引救援部门的消息称,卡拉奇大学发生汽车爆炸事件,造成四人死亡,其中包括三名中国公民。

三人不同程度受伤被送往医院,其中包括一名外国人。

周二下午,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附近一辆厢式货车发生爆炸。爆炸原因尚未确定,可能是恐怖袭击或车内天然气设备自行爆炸。

爆炸发生后,救援和安全部门人员赶到现场并封锁相关区域。
-----------------



巴基斯坦一所大学发生爆炸 3名中国人遇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天下事
2022年04月26日 19:45:30






美联社4月26日报道,巴基斯坦南部一所大学校园内的一辆面包车发生爆炸,造成三名中国公民及其巴基斯坦司机死亡。

报道称,一个分离主义激进组织宣称对此负责,并称这次袭击是由一名女性采用自杀式爆炸的方式进行的。

据卡拉奇大学发言人穆罕默德·法鲁克(Mohammad Farooq)称,爆炸事件还炸伤了第四名中国公民以及随车而来的一名巴基斯坦警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卡拉奇警察局局长古拉姆·纳比·梅蒙说,现场的闭路电视画面显示,一名穿着罩袍的女性走向面包车,随后发生了爆炸。遇难的中国人包括提供汉语研究生课程的孔子学院院长和两名教师。

《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面包车发生爆炸的视频也被发布在社交媒体上,车辆被完全摧毁,警方很快到达现场并封锁了该地区。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工作人员26日向《环球时报》记者证实了上述消息,并表示3名遇难者均为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中方工作人员。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7 00:28
美国召40余国讨论军援乌克兰,德国态度大转变将提供重武器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齐倩】4月26日,美国主办的国际防长会议在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举行。该会议超40国代表参加,重点讨论了对乌克兰政府的安全援助,包括供应重型武器、武装无人机和弹药。
德国防长会上宣布,德国政府将向乌克兰提供退役后翻新的猎豹自行高炮(Flakpanzer Gepard)。
此消息传出之际,德国政府正因拒绝向乌克兰提供重型武器以及对俄能源依赖等问题广受西方舆论批评。法新社和《华尔街日报》等外媒评价称,这代表德国政府决定打破长期以来的禁忌,将是德国政府在军事上谨慎支持乌克兰政策的大转弯(U-tur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德国防长兰布雷希特,图自德媒
德国国防部长兰布雷希特26日表示,加强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很重要,因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俄罗斯脱离了“文明国家共同体”。
兰布雷希特宣布,德国政府正在翻新已经退役的猎豹自行高炮(Flakpanzer Gepard),随后将运往乌克兰。《华尔街日报》援引两名德国政府官员的话称,数量大约为50门。
公开资料显示,猎豹自行高炮已在十多年前停止使用,现在正由德国武器制造商克劳斯-玛菲-韦格曼公司储存。目前,乌克兰方面已与克劳斯-玛菲-韦格曼公司和其他德国武器制造商接洽,要求签订重武器合同。德国防长兰布雷希特说,就猎豹自行高炮系统而言,德国将支付整个交易的费用。
克劳斯-玛菲-韦格曼公司发言人表示,“我们的高炮状况良好,可以非常、非常迅速地交付”,该公司还为其产品提供培训和维护,但尚未获得政府的任何出口批准。
近一段时间,德国联邦政府“在国内外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更快、更多地向乌克兰运送武器。但是否就向乌克兰提供重型武器一事,德国政府态度谨慎。
4月10日,德国国防部拒绝了德国国防公司莱茵金属公司提出的翻新100辆退役“黄鼠狼”系列(Marder)步兵战车援助乌克兰的提议;20日,德国联邦国防军副总监拒绝了乌克兰驻德大使提出的运送该国自主研制的“豹式”(Leopard)坦克等重型武器的要求。
德国政府此前表示,该国曾向乌克兰提供了56辆装有“火炮”和“机枪”的战车。但据德国《明镜》周刊和路透社报道,这些战车其实是苏制BMP-1步兵战车,是两德合并后德国联邦国防军接收的东德苏制装备,之后又相继转手给瑞典军方和一家捷克企业。
尽管被德国国防部拒绝,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仍未放弃向乌克兰提供重型武器的想法,近日已再次申请许可向乌克兰出口100辆退役“黄鼠狼”系列步兵战车。如若成功,这将是德国向乌克兰运送的第一批重型武器。
乌克兰政府一直对德国政府的态度颇有微词。4月12日,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取消了原定前往基辅的行程,原因则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拒绝接见他。
因此,上述最新消息的发布,将标志着西方国家罕见地向乌克兰提供大量非苏联时期的武器系统,同时也代表德国政府决定打破长期以来的禁忌。法新社和《华尔街日报》等外媒称,此举将是德国政府在军事上谨慎支持乌克兰政策的大转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德国猎豹自行高炮,图自外媒
德国国防部长兰布雷希特是在26日举行的国际外长会议上宣布的这一消息。
当地时间26日,美国在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主办了一场有40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防长会议。这场由美国防长奥斯汀主持的会议,重点是在俄军进攻的关键时刻“武装乌克兰”。
美国防长奥斯汀正在欧洲访问,在25日晚结束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晤后,26日抵达波兰,发表了“美国希望俄罗斯被削弱”的争议性谈话。
美媒从奥斯汀的发言中嗅到了拜登政府战略转变的气味。CNN认为,美方可谓是终于亮明了想要在这场俄乌冲突中达成的目标——削弱俄罗斯实力、长期保持军事中立,并尽量达成可能的停火和解协议。《纽约时报》则认为,当前俄乌冲突的本质已经改变,已从争夺乌克兰控制权变成了事实上的“美俄直接对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布林肯和奥斯汀25日在波兰举行发布会,视频截图
出席国际防长会议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会前表示,此次会谈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同步和协调对乌克兰政府的安全援助,包括供应重型武器、武装无人机和弹药。
“接下来的几周将非常非常关键。”米利告诉随行记者,乌克兰“需要持续的支持才能在战场上取得成功,这就是这次会议的真正目的”。
一名匿名的美国官员评估说,俄罗斯将在军事行动中严重依赖炮击,试图在莫斯科从多个方向调动地面部队以包围并消灭乌军大部分军力,打击乌克兰的阵地。但美国估计许多俄罗斯部队已经兵力不足,其中一些部队的人员损失高达30%,已无法继续战斗。
该官员补充说,俄罗斯仍拥有先进的能力和强大的兵力,并表现出继续向战斗中投入士兵的意愿。
根据俄总参谋部公布数据,截至目前,俄军已有1351人阵亡、3825人受伤。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7 12:50
俄安全会议秘书:世界因反俄制裁陷入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
2022年4月27日, 00:36
尼古拉•帕特鲁舍夫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7.04.2022
© Sputnik / Alexey Nikolsky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4月26日电 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表示,世界因西方推进的反俄制裁陷入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当中,数以千万的人将因此处于饥饿的边缘。
在接受《俄罗斯报》采访时帕特鲁舍夫说:“在反俄制裁背景下,世界正慢慢陷入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当中。非洲、中东地区数千万人将因西方的过错而处于饥饿的边缘。为了生存,他们将涌向欧洲。不敢保证欧洲能够度过这一危机。”

-------------------
德国警告2023年全球史上最大危机
2022年4月27日, 01:19
柏林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7.04.2022
© Sputnik
据德国《紧凑》杂志刊出的一篇文章中称,因乌克兰危机导致的供应链破坏将造成化肥短缺,并将使农场主丧失生产足够作物的可能。
杂志引用化学及制药领域的跨国公司拜耳集团的部门负责人马蒂亚斯·伯宁格的话称,明年我们将面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粮食危机之一。
他的观点得到经济学家马丁·凯姆的赞同,他认为全球饥荒可能影响到多达一亿人。 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大卫·比斯利称,食物短缺将引发大规模的移民潮,与此相比2015年的危机“看起来就像一场夏季野餐”。
对于欧洲国家来说特别重要的是乌拉尔和白俄罗斯的钾肥厂,它们现在受到西方的制裁。
氮肥被建议作为替代来使用,不过正如该杂志所写的那样,由于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它们无法以可承受的价格生产出来。


俄联邦委员会副主席:西方极力将其造成的世界饥饿威胁怪罪于俄罗斯
4月19日, 18:21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7 21:48
联合国:预计最终将有830万乌克兰人逃往境外
2022-04-27 12:13:20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帅蓉

参考消息网4月27日报道 据法新社日内瓦报道,联合国难民署当地时间26日表示,预计最终将有830万乌克兰人作为难民逃往境外。自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已有约520万乌克兰人逃往境外。(编译/金进龙)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4-28 03:32
普京警告说对外部干预乌克兰局势的企图进行闪电般打击

2022年4月27日, 21:40 (更新: 2022年4月27日, 22:3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Sputnik / Evgeny Biyatov

普京称,如果有谁想从外部干预乌克兰的局势并且制造战略性的威胁,那将进行闪电般打击。

普京在俄罗斯立法委员会会议上说:“如果有谁打算从外部干预现正在发生的事件并且对俄罗斯制造我们不能接受的战略性威胁,那么他们应该知道,我们的回应打击将是闪电般快速的打击。”
普京强调说,俄罗斯为此拥有所有任何人现在无法夸耀的工具。
普京指出:“我们不会夸耀。如果需要我们将使用它们。我想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已做出这方面的所有决定。”

德外长谈及核战争威胁:不能完全排除可能性
21:39


================

普京:如果有人想从外部进行干涉 俄罗斯的反击会是闪电般的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4-27 22:04




俄罗斯总统普京27日在圣彼得堡表示,如果有人想从外部进行干涉、制造俄罗斯无法接受的战略威胁,俄罗斯的反击会是闪电般的、快速的,俄罗斯有可用于此的全部工具。俄罗斯不会夸口,而是会在必要时使用这些工具。(总台记者 王斌)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5-19 00:59
联合国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粮食危机
2022-05-18 20:34:24 来源: 央视网  北京 举报
联合国发出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粮食危机(来源:新华社新闻)
【联合国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粮食危机】#全球17亿人面临粮食危机威胁# 俄乌冲突导致黑海地区的小麦出口量暴跌后,全球买家寄希望于世界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的供应,但新德里突然发布的出口禁令,令市场供应短缺矛盾更加突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已经发出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多达17亿人正暴露在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破坏之下,导致贫困和饥饿问题的恶化。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5-19 01:01
杨洁篪应约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通电话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5-18 22:48

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通电话。

杨洁篪表示,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就中美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双方要切实落实好。同时必须指出的是,一段时间以来,美方采取一系列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方利益的错误言行,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予以有力应对。美方应当言行一致,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杨洁篪强调,近来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实际行动与表态大相径庭,如美方执意打“台湾牌”,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必将把局势引向危险境地。中方必将采取坚定行动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我们说到做到。

双方还就乌克兰、朝鲜半岛局势等国际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5-19 01:19
世行将提供300亿美元资金 应对粮食安全危机
作者: 林煇智  
2022-05-18 22:17

(早报讯)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危机,世界银行周三(5月18日)宣布为粮食安全计划追加120亿美元(166亿新元)的资金,使这项计划的资金总额达到300亿美元。
彭博社报道,美国财政部在一份关于粮食安全计划的报告中说,世界银行将提供300亿美元资金以应对由俄乌冲突导致的粮食安全危机。据报道,这笔300亿美元的资金中有120亿美元用于新项目,另包含180亿美元用于投资已获通过但尚未执行的食品相关项目。
俄罗斯入侵粮食生产国乌克兰导致全球粮食短缺。世界银行说,新的资金将在未来15个月为非洲、中东、东欧、中亚以及南亚地区推出粮食安全计划,促进粮食和化肥生产,促进贸易,支持弱势家庭和生产者。

  延伸阅读
  耶伦:乌克兰战争加剧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在一份声明中说:“粮食价格上涨正在对最贫穷和最脆弱的人群造成破坏性影响。至关重要的是,各国现在要明确声明未来的产量增加,以应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影响。”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及全球多国对莫斯科国际经济制裁,扰乱了两国小麦和其他食品的供应,并推高了燃料价格,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5-22 15:53
苹果要求代工商加大中国以外生产 供应链一个季度损失535亿
凤凰网科技
2022年05月22日 07:18:17 来自北京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22日消息,知情人士称,苹果公司已经告诉一些代工商,希望扩大在中国以外的生产。

知情人士称,苹果正在更仔细地研究哪些国家可以顶替中国的部分生产,印度和越南就是备选之一。目前,这两个国家已经在苹果全球生产中占据了一小部分比重。苹果此前披露,供应链限制将导致本季度营收损失40亿美元至80亿美元。

分析师称,iPhone、iPad和MacBook笔记本电脑等90%以上的苹果产品目前由外部代工商在中国生产。在新冠肺炎于2020年初扩散到全球之前,苹果就曾试图降低对中国依赖,实现生产多元化,但这些计划因疫情而变得复杂。现在,苹果正再次努力,并告诉代工商他们应该在哪里建设新的生产能力。

苹果发言人不予置评。今年4月,当被问及苹果的供应链时,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表示:“我们的供应链真正做到了全球化,因此产品是在全球各地生产。我们将继续进行优化。”(作者/箫雨)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5-23 22:1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或面临二战以来最严峻考验
2022年5月23日, 19:3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3.05.2022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5月23日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份报告称,目前世界经济状况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峻的。
该组织写道,世界经济可能面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造成这种情况因素有很多,特别是新冠病毒疫情、乌克兰冲突和气候变化的持续威胁。
所有这些都导致通货膨胀上升: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 此外,财政情况的恶化给债台高筑的国家和企业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为了解决全球经济问题,必须放宽贸易限制,以缓解粮食和其他商品的紧缺并降低其价格。 同时还需要加大共同努力解决债务问题。 此外,还要改进跨境支付和应对气候变化。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2-7-15 14:32
印尼财长警告:若G20无法达成共识 穷国恐面对灾难后果
2022-07-15 11:50

(早报讯)印度尼西亚财政部长慕燕妮在二十国集团(G20)第三次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警告说,如果各国代表无法在这两天的会议上达成共识,在乌克兰战争持续延烧、食品和能源价格不断飙升之际,这恐将给低收入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路透社报道,G20第三次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星期五(7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峇厘岛开幕。
慕燕妮在致开幕词时强调,印尼将扮演一个诚实的斡旋者,并努力寻找各种创意方案,以应对商品价格飙升、全球通货膨胀、乌克兰战争这“三重威胁”。她警告,如果G20财长和央行行长意见分歧,穷国将面临巨大风险。

  延伸阅读耶伦:支持普京的俄官员也得为乌战争后果负责
               耶伦:俄官员在G20财长会议没有一席之地

尽管面对美国和西方盟友的压力,作为G20轮值主席国的印尼还是邀请俄罗斯出席G20会议。印尼希望与会代表能针对数码银行和包容性、气候变化及共同税收标准等议题展开有效的讨论,但俄罗斯参会可能让情况变得复杂。
印尼官员早前透露,印尼正在推动一份公报草案。知情人士称,公报草案没有提及任何与俄罗斯、战争、通货膨胀或供应链有关的内容。
知情人士称,G20财长对当前供应链和通胀问题的成因,以及如何缓解危机存在分歧,这将使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发表联合公报的前景变得复杂。





欢迎光临 主人公论坛 (http://zhurengong.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